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恩施市重點中學中考歷史仿真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史》列傳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布衣超過二分之一,而布衣官員入仕的途徑,在北宋初期以科舉制出身的約占三分之一,到北宋晚期更超過五分之四。除了大幅增加科舉取士名額,進士授官從優(yōu),升遷迅速。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科舉制體現了選官制度的開放和階層流動的增強B.科舉制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C.科舉制能選拔出最優(yōu)秀的官吏D.促進宋代文化昌盛2.下列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十一屆三中全會3.識讀地圖是歷史學習應掌握的技能。下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正面戰(zhàn)場的某次會戰(zhàn),關于這次會戰(zhàn)說法正確的是A.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zhàn)略徹底破滅B.八路軍在會戰(zhàn)中取得平型關大捷C.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zhàn)役勝利D.會戰(zhàn)之后抗日戰(zhàn)爭進入反攻階段4.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擔當的民族。下表空白處與人物相對應的事件是民族英雄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鄧世昌歷史事件抗擊倭寇收復血戰(zhàn)黃海A.抗擊沙俄 B.虎門銷煙 C.收復新疆 D.武昌起義5.在歷史上,他發(fā)表的這部著作,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tǒng)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據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證蔑他的學說“褻瀆圣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他的學說被群起攻之的主要原因是A.否定了神創(chuàng)論B.違背科學規(guī)律C.宣揚馬克思主義D.內容邏輯荒謬6.下圖中展示的是中國某一歷史時期的朝代更替如果請你對這一時期中國歷史的基本特點進行描述,你會說()A.群雄并起與國家分裂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與民族交融D.經濟發(fā)展與科技進步7.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用“五個創(chuàng)造性地”總結毛澤東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強調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這里的“創(chuàng)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A.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C.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8.中華文明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始終都是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兼容并蓄的心態(tài)與世界各國文明進行交流學習。下列史實能夠印證這一觀點的是()①鑒真東渡②玄奘西行③鄭和下西洋④戚繼光抗倭⑤“一帶一路”建設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9.中國古代南北方人口總數及所占比例對照表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口數比例

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據上表可知()A.南方的生產技術比北方先進B.經濟重心南移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C.北方的人口增長率比南方高D.人口遷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10.“西方列強將他們的殖民地作為原料的提供者和制成品的消費者的傳統(tǒng)做法,也有助于日本的成功(注:對亞洲的侵略)(殖民地國家)所有的基本軍用物資都必須從幾千里以外的歐洲或美國運來?!边@段話旨在說明A.西方列強在二戰(zhàn)期間把殖民地變成原料的提供者和制成品的消費者B.西方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傳統(tǒng)做法與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對亞洲的侵略之間的關系C.西方列強的傳統(tǒng)做法有助于日本在一戰(zhàn)期間的成功D.殖民地國家在戰(zhàn)爭期間得到西方列強的幫助,提供基本的軍用物資11.澳門大學校長特別顧問馮達旋的《“一帶一路”與新文藝復興》文章中說到:“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將推動亞歐沿途各地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同時誕生新的文藝復興。以下有關文藝復興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①否定神的絕對權威②鼓勵人們探求知識,追求幸福生活③強調人的價值的力量,發(fā)展人的個性④宣揚忍受苦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維多利亞”號遠洋帆船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越過佛得角群島,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為此,人們稱這次航行的人是第一次“擁抱地球”的人。這里第一次“擁抱地球”的含義是A.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B.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C.世界各地的海洋是連成一體的D.實現首次環(huán)球航行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觀察下圖,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14.19世紀資產階級改革的國家及名稱15.社會治理是國家的基本職能,中國古代歷朝統(tǒng)治者都重視對國家的治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秦皇漢武締造了秦漢帝國的輝煌,實現了秦漢大一統(tǒng)局面。請分別舉出他們?yōu)榧訌娭醒爰瘷喽鴦?chuàng)新的地方治理措施。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開明君主,對推動唐王朝的發(fā)展繁榮作出重大貢獻,說出他們在治理國家上的共同之處。元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為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設置了什么機構?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在北宋通過科舉做官的平民階層越來越多,與宋代科舉制的改革擴大增加選舉名額等有關,說明了選官制度更加開放,更有利于推動社會階層的流動??婆e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重文輕武的政策,同時也促進宋代文化昌盛。但是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員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優(yōu)秀的結論。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在我國建立起來的新形勢,大會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中共八大以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由此可知C項符合題意。中共一大是1921年,中共七大是1945年,AB明顯不符合題意。十一屆三中全會是1978年,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3、A【解析】

依據題干,從圖中“武漢”等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應該是武漢會戰(zhàn)的基本情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會戰(zhàn)結束以后,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zhàn)略徹底破滅,故A符合題意。平型關大捷發(fā)生在太原會戰(zhàn)中,故B不符合題意。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zhàn)役勝利發(fā)生在徐州會戰(zhàn)中,故C不符合題意。武漢會戰(zhàn)結束以后,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歷史地圖型材料選擇題的解答策略:抓住歷史地圖中關鍵性地名、國家和區(qū)域分界線等有效信息,調動和運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與試題的相關信息建立正確的聯系,并作出綜合性判斷,從而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4、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擊沙俄的是康熙帝,故A不符合題意;1839年,林則徐領導了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故B符合題意;收復新疆的是左宗棠,故C不符合題意;發(fā)動武昌起義的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859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他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指出一切物種都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不斷變化之中,是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法則發(fā)展的。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沉重打擊了神權統(tǒng)治的根基,故A符合題意;違背科學規(guī)律、宣揚馬克思主義、內容邏輯荒謬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军c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英國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述進化論觀點的作用。6、B【解析】

分析圖片,可知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群雄并起與國家分裂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故A不符合題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一方面國家長期分裂,政權分立,另一方面出現了民族融合的趨勢,故B符合題意。民族交往與民族交融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之一,包含在B選項里,故C不符合題意。經濟發(fā)展與科技進步不符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7、C【解析】

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是列寧開創(chuàng)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中國和蘇聯革命道路的相同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鄧小平開創(chuàng)的,因此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8、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鑒真東渡日本,加強了中日的文化交流,①符合題意;唐朝時期玄奘西行至印度,加強了中印之間的文化交流,②符合題意;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很多國家的關系,③符合題意;當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⑤符合題意;戚繼光抗倭是抗擊倭寇的侵略,④與題意不符,排除。①②③⑤符合題意,故選C。9、B【解析】試題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江南經濟的開發(fā)的史實。東漢末年以來,人口南遷給江南經濟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先進的生產經驗,江南地區(qū)本來就具備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江南經濟開始得到開發(fā)。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圖表數據的變化說明經濟重心南移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刈逍纬墒窃?,所以D說法錯誤,AC對材料理解不準確,不符合題意。選項中B符合題意,故選B?!究键c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經濟重心的南移10、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西方列強將他們的殖民地作為原料的提供者和制成品的消費者的傳統(tǒng)做法,也有助于日本的成功(注:對亞洲的侵略)”可知,西方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傳統(tǒng)做法有助于日本對亞洲的侵略。所以題干反映了西方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傳統(tǒng)做法與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對亞洲的侵略之間的關系。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1、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興起,它是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fā)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它主張一切以人為本,反對神的權威,把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枷鎖下解放出來,否定神的絕對權威;突出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追求現實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①②③項敘述正確,A項符合題意;④項敘述錯誤,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項。故選A。12、D【解析】

根據材料“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渡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越過佛得角群島,于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可知第一次“擁抱地球”指的是麥哲倫率領船隊實行了首次環(huán)球航行,故D正確。A是環(huán)球航行的影響,故排除A項。B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故排除B項。C項說法錯誤,故排除C項。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鄭和下西洋。【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共計七次,船隊從南京出發(fā),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已知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船只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fā)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14、俄:1861年改革日: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進行資產階級改革有俄國、日本、中國。俄國的資產階級改革: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實行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為挽救農奴制危機,鞏固統(tǒng)治;俄國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日本的資產階級改革:1868年推翻幕府統(tǒng)治后,日本政府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逐步轉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它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亞洲強國。中國的資產階級改革: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這一年是農歷戊戌年,因此被稱為“戊戌變法”,因這次變法僅歷時103天又稱它為“百日維新”。15、(1)秦始皇: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