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滑輪(學生版+解析)_第1頁
第19課滑輪(學生版+解析)_第2頁
第19課滑輪(學生版+解析)_第3頁
第19課滑輪(學生版+解析)_第4頁
第19課滑輪(學生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課滑輪(學生版)目標導航目標導航課程標準課標解讀1.認識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工作特點;3.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動滑輪力與距離特點;4.會進行有關滑輪計算;5.能分析滑輪的應用實例。1.根據(jù)滑輪的特點學會認識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力、力的方向與距離的特點;3.通過認識各種滑輪的特點會進行各種計算;4.熟練生活中利用滑輪的現(xiàn)象。知識精講知識精講知識點01定滑輪1.滑輪定義:周邊有槽,中心有一轉(zhuǎn)動的輪子叫滑輪。因為滑輪可以連續(xù)旋轉(zhuǎn),因此可看作是能夠連續(xù)旋轉(zhuǎn)的杠桿,仍可以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分析。根據(jù)使用情況不同,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2.定滑輪(1)定義:工作時,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2)實質(zhì):是個等臂杠桿。軸心O點固定不動為支點,其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圓的半徑r,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因為重物勻速上升時不省力。(3)特點:不省力,但可改變力的方向。所謂“改變力的方向”是指我們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個與該力方向不同的力。(4)動力移動的距離與重物移動的距離相等。對于定滑輪來說,無論朝哪個方向用力,定滑輪都是一個等臂杠桿,所用拉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G。(不計繩重和摩擦)知識點02動滑輪1.定義:工作時,軸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2.實質(zhì):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3.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4.動力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2倍。對于動滑輪來說:1)動滑輪在移動的過程中,支點也在不停地移動;2)動滑輪省一半力的條件是:動滑輪與重物一起勻速移動,動力F1的方向與并排繩子平行,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知識點03滑輪組1.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2.特點: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時,有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條件:不計動滑輪、繩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動滑輪的重量則:。3.動力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移動的距離h的關系是: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S=nh。4.繩子端的速度與物體上升的速度關系:。【知識詳解】認識滑輪組1.滑輪組: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有關,決定于滑輪組的使用效果。2.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于重物移動的距離。3.滑輪組的用途:為了既節(jié)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4.幾個關系(滑輪組豎直放置時):(1)s=nh;(2)F=G總/n(不計摩擦);其中s:繩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上升的高度,G總: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力,F(xiàn):繩端所施加的力n:拉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F=1/n×(G物+G動))。在繞時遵循:奇動(滑輪)偶定(滑輪)的原則:根據(jù)F=(1/n)G可知,不考慮摩擦及滑輪重,要使2400N的力變?yōu)?00N需六段繩子,再根據(jù)偶定奇動原則,有偶數(shù)段繩子,故繩子開端應從定滑輪開始,因為要六段繩子,所以需要三個并列的整體動滑輪,對應的,也需要三個并列的定滑輪,從定滑輪組底部的勾勾處繞起,順次繞過第一個動滑輪,第一個定滑輪,第二個…直到最后一段繩子繞過第三個定滑輪,此時繩子方向即向下,且會使拉力為400N(不考慮摩擦與滑輪重)?!局R拓展】改變世界的機械(1)龐然大物人造就:隨著鋼鐵工業(yè)和機器制造業(yè)的空前發(fā)展,人類正在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鋼鐵機械。(2)細微之處顯身手:科學研究是推動精密機械和測量儀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各種各樣的精密儀器,是科學家在天文、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研究中,探測物質(zhì)世界秘密的有力武器。(3)力大無窮山河動:當代人類的智慧和力量,相當程度上通過制造各種強大機械得以表現(xiàn)。(4)瀚海蒼穹任遨游:現(xiàn)代機械工業(yè)制造出來的車、船、飛機乃至空間飛行器極大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知識點04斜面1.斜面是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但卻費距離。2.當斜面高度h一定時,斜面L越長,越省力(即F越?。划斝泵骈LL相同時,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當斜面L越長,斜面高h越小時,越省力(即F越?。?。【知識拓展】本節(jié)知識導圖分層提分分層提分題組A基礎過關練1.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G1重為100N,物體G2重為10N,當G1不加外力時,G2恰能勻速下降。若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如圖虛線所示),恰能讓G1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為(不計拉繩的重及摩擦)()。A.10NB.20NC.50ND.110N2.如圖所示,用三種方法拉動同一物體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使物體以相等速度移動相同的距離.所用拉力分別是F1、F2、F3,這三個力作用點移動距離分別是S1、S2、S3,移動速度分別為V1、V2、V3,不計滑輪摩擦,則(

)。A.F1:F2:F3=2:1:4、S1:S2:S3=2:1:4;B.F1:F2:F3=2:1:4、S1:S2:S3=2:4:1;C.F1:F2:F3=2:4:1、V1:V2:V3=2:1:4;D.F1:F2:F3=2:1:4、V1:V2:V3=2:4:13.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4.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大小為10N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為0.2m/s,不計滑輪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摩擦,則物體的重力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和。5.如圖所示的三個滑輪中,屬于動滑輪的是,若滑輪的自重和摩擦不計,當分別沿力F1、F2和F3方向勻速提起同一物體時,則F1、F2、F3的大小關系是

。6.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了泥潭中,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車的動力比阻力小800N,則甲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乙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___,其中比較省力的是__圖。(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甲乙甲乙7.定滑輪在使用時相當于一個杠桿。如圖所示,某人用繩子沿著傾斜方向通過定滑輪拉住鉤碼,已知人手的拉力為F,鉤碼重力為G。請在圖中標出這只"杠桿"的支點,畫出拉力,鉤碼重力及它們的力臂(保留作圖痕跡)。若不計摩擦、滑輪重與繩子重,請用杠桿平衡條件推證:F=G。題組B能力提升練1.下列各種機械中,不省力的機械是()。A.鋼絲鉗;B.動滑輪;C.旗桿頂定滑輪;D.斜面2.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3.如圖所示,小明分別使用甲、乙、丙、丁四種機械勻速提升物體(繩長不變),測得拉力和物體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則()。F甲F乙F丙F丁GMGN5.5N12N5.5N8N5N10NA.甲的機械效率比丙的大;B.乙、丁的機械效率相同;C.使用丙提升物體M時省力;D.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無法算出機械效率4.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簡易電梯,由圖可知()。A.A是動滑輪;B.B是定滑輪;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電梯廂將上升;D.電梯廂運動的速度與電動機拉繩的速度相等5.如圖,甲、乙實驗可以得出“定滑輪不能省力”這一結(jié)論。小敏想通過一次實驗既得出結(jié)論,又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側(cè)加上一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重力不能忽略、繩和滑輪之間摩擦不計)。下列四套裝置中能實現(xiàn)的是()。A. B. C. D.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1.(2021·湖南岳陽市·中考真題)A中的杠桿和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B、C、D中的物體被勻速吊起,所有物體重力均為G,不計動滑輪重力、繩重和一切摩擦,則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A.B.C.D.2.(2021·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勻速運動了5s,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的8N,(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A.1.6W B.8W C.3.2W D.16W3.(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如圖,有人利用該滑輪將G=10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20cm(不計繩重G和摩擦),此過程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為______J,若動滑輪重10N,則F=______N。4.(2021·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勻速運動了5s,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的8N,(不計滑輪和繩子之間的摩擦),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A.1.6W B.8W C.3.2W D.16W第19課滑輪(教師版)目標導航目標導航課程標準課標解讀1.認識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工作特點;3.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動滑輪力與距離特點;4.會進行有關滑輪計算;5.能分析滑輪的應用實例。1.根據(jù)滑輪的特點學會認識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力、力的方向與距離的特點;3.通過認識各種滑輪的特點會進行各種計算;4.熟練生活中利用滑輪的現(xiàn)象。知識精講知識精講知識點01定滑輪1.滑輪定義:周邊有槽,中心有一轉(zhuǎn)動的輪子叫滑輪。因為滑輪可以連續(xù)旋轉(zhuǎn),因此可看作是能夠連續(xù)旋轉(zhuǎn)的杠桿,仍可以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分析。根據(jù)使用情況不同,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2.定滑輪(1)定義:工作時,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2)實質(zhì):是個等臂杠桿。軸心O點固定不動為支點,其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圓的半徑r,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因為重物勻速上升時不省力。(3)特點:不省力,但可改變力的方向。所謂“改變力的方向”是指我們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個與該力方向不同的力。(4)動力移動的距離與重物移動的距離相等。對于定滑輪來說,無論朝哪個方向用力,定滑輪都是一個等臂杠桿,所用拉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G。(不計繩重和摩擦)知識點02動滑輪1.定義:工作時,軸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2.實質(zhì):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3.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4.動力移動的距離是重物移動距離的2倍。對于動滑輪來說:1)動滑輪在移動的過程中,支點也在不停地移動;2)動滑輪省一半力的條件是:動滑輪與重物一起勻速移動,動力F1的方向與并排繩子平行,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知識點03滑輪組1.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2.特點: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輪組時,有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條件:不計動滑輪、繩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動滑輪的重量則:。3.動力移動的距離S和重物移動的距離h的關系是: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S=nh。4.繩子端的速度與物體上升的速度關系:。【知識詳解】認識滑輪組1.滑輪組: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有關,決定于滑輪組的使用效果。2.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于重物移動的距離。3.滑輪組的用途:為了既節(jié)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4.幾個關系(滑輪組豎直放置時):(1)s=nh;(2)F=G總/n(不計摩擦);其中s:繩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上升的高度,G總: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力,F(xiàn):繩端所施加的力n:拉重物的繩子的段數(shù)(F=1/n×(G物+G動))。在繞時遵循:奇動(滑輪)偶定(滑輪)的原則:根據(jù)F=(1/n)G可知,不考慮摩擦及滑輪重,要使2400N的力變?yōu)?00N需六段繩子,再根據(jù)偶定奇動原則,有偶數(shù)段繩子,故繩子開端應從定滑輪開始,因為要六段繩子,所以需要三個并列的整體動滑輪,對應的,也需要三個并列的定滑輪,從定滑輪組底部的勾勾處繞起,順次繞過第一個動滑輪,第一個定滑輪,第二個…直到最后一段繩子繞過第三個定滑輪,此時繩子方向即向下,且會使拉力為400N(不考慮摩擦與滑輪重)。【知識拓展】改變世界的機械(1)龐然大物人造就:隨著鋼鐵工業(yè)和機器制造業(yè)的空前發(fā)展,人類正在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鋼鐵機械。(2)細微之處顯身手:科學研究是推動精密機械和測量儀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各種各樣的精密儀器,是科學家在天文、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研究中,探測物質(zhì)世界秘密的有力武器。(3)力大無窮山河動:當代人類的智慧和力量,相當程度上通過制造各種強大機械得以表現(xiàn)。(4)瀚海蒼穹任遨游:現(xiàn)代機械工業(yè)制造出來的車、船、飛機乃至空間飛行器極大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知識點04斜面1.斜面是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但卻費距離。2.當斜面高度h一定時,斜面L越長,越省力(即F越?。?;當斜面長L相同時,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當斜面L越長,斜面高h越小時,越省力(即F越?。!局R拓展】本節(jié)知識導圖分層提分分層提分題組A基礎過關練1.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G1重為100N,物體G2重為10N,當G1不加外力時,G2恰能勻速下降。若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如圖虛線所示),恰能讓G1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為(不計拉繩的重及摩擦)()。A.10NB.20NC.50ND.110N【答案】B?!窘馕觥渴紫龋擥1不加外力時,G2勻速下降,根據(jù)定滑輪的特點可知,可求出G1受力到的摩擦力大?。挥捎贕1對水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當G1受拉力向左移動時,摩擦力大小不變;要讓G1勻速向左運動,拉力應該等于摩擦力加上G2的重力。當G1不加外力時,因為G2勻速下降,根據(jù)定滑輪的特點可知,G1受到的摩擦力f=G2=10N。當G1受到拉力水平向左勻速運動時,摩擦力的方向雖然變了,但大小不變,所以拉力F=f+G2=10N+10N=20N。故選B。2.如圖所示,用三種方法拉動同一物體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使物體以相等速度移動相同的距離.所用拉力分別是F1、F2、F3,這三個力作用點移動距離分別是S1、S2、S3,移動速度分別為V1、V2、V3,不計滑輪摩擦,則(

)。A.F1:F2:F3=2:1:4、S1:S2:S3=2:1:4;B.F1:F2:F3=2:1:4、S1:S2:S3=2:4:1;C.F1:F2:F3=2:4:1、V1:V2:V3=2:1:4;D.F1:F2:F3=2:1:4、V1:V2:V3=2:4:1【答案】B?!窘馕觥坑蓤D可見,本題中三個滑輪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假設物體與水平面的摩擦力f,物體移動的速度為v0,運動的時間為t,則對這三個圖分析可得:甲圖:滑輪為定滑輪,因為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不能省力,所以根據(jù)二力平衡,此時拉力F1=f;拉力的作用點移動的速度v1=v0,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1=v0t。(2)乙圖:滑輪為動滑輪,因為動滑輪相當于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據(jù)二力平衡,此時拉力;但是費2倍的距離,拉力的作用點移動的速v2=2v0,作用點移動的距離S2=2v0t。(3)丙圖:滑輪為動滑輪,拉力的作用點在動滑輪的軸上,因此是個費力杠桿,費2倍的力,省2倍的距離,因此F3=2f,拉力的作用點移動的速度,作用點移動的距離;綜上分析可知:①F1:F2:F3=f:f:2f=2:1:4;②v1:v2:v3=v0:2v0:v0=2:4:1;③S1:S2:S3=v0t:2v0t:v0t=2:4:1。故選B。3.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答案】C?!窘馕觥緼和D都能省一半的力,B不省力,只有C用物重的1/3的力就能將重物提起,故C是正確的。4.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大小為10N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為0.2m/s,不計滑輪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摩擦,則物體的重力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和?!敬鸢浮?N、0.1m/s。【解析】根據(jù)題干中圖可知:該滑輪動滑輪的特殊使用方法,根據(jù)動滑輪的特點可知:F=2G=10N,則G=5N;F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二分之一,故重物A上升速度為0.2m/s,F(xiàn)上升的速度就是0.1m/s。故答案為:5N、0.1m/s。5.如圖所示的三個滑輪中,屬于動滑輪的是,若滑輪的自重和摩擦不計,當分別沿力F1、F2和F3方向勻速提起同一物體時,則F1、F2、F3的大小關系是

。【答案】乙;F1=F3>F2?!窘馕觥坎挥嬆Σ梁蛣踊喼兀挥肍1的力提升重物時,用的是定滑輪;根據(jù)定滑輪不省力,故F1=G。用F2的力提升重物時,用的是動滑輪;根據(jù)動滑輪能夠省一半的力,故F2=。用F3的力提升重物時,用的是定滑輪;根據(jù)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F3=G。故答案為:乙;F1=F3>F2。6.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了泥潭中,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安裝滑輪,均可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車的動力比阻力小800N,則甲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乙圖中人拉動汽車的拉力至少為___,其中比較省力的是__圖。(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甲乙甲乙【答案】800N、400N、乙?!窘馕觥渴褂靡粋€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使用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甲圖滑輪為定滑輪,F(xiàn)=f=800N;乙圖滑輪為動滑輪,F(xiàn)==400N,比較省力的是乙圖。故答案:800N、400N、乙。7.定滑輪在使用時相當于一個杠桿。如圖所示,某人用繩子沿著傾斜方向通過定滑輪拉住鉤碼,已知人手的拉力為F,鉤碼重力為G。請在圖中標出這只"杠桿"的支點,畫出拉力,鉤碼重力及它們的力臂(保留作圖痕跡)。若不計摩擦、滑輪重與繩子重,請用杠桿平衡條件推證:F=G?!窘馕觥浚?)在外力作用下,杠桿可以繞某一固定點轉(zhuǎn)動,根據(jù)杠桿的定義中的某一固定點確定支點O;手作用在繩子上的力為拉力F,過鉤碼的重心作豎直向下的力即重力;最后根據(jù)力臂的定義畫出相應的力臂;(2)從圖中找出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關系,利用杠桿平衡條件的即可驗證拉力和鉤碼重力的關系。定滑輪可以繞中間軸轉(zhuǎn)動,所以支點O為定滑輪的軸;拉力是自由端沿繩子斜向下的拉力,過鉤碼重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過支點O分別作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動力臂L2和阻力臂L1),如圖所示。(2)由幾何知識知:l1=l2=R(R為滑輪半徑),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即F?ll=G?l2,得:F=G。題組B能力提升練1.下列各種機械中,不省力的機械是()。A.鋼絲鉗;B.動滑輪;C.旗桿頂定滑輪;D.斜面【答案】C?!窘馕觥緼、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B、動滑輪實質(zhì)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動滑輪在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故B不符合題意;C、定滑輪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故C符合題意;D、利用斜面提升物體,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是省力機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敬鸢浮緾?!窘馕觥緼、此圖是動滑輪,由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可知,省一半的力,即F=1/2G;B、此圖是定滑輪,由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可知,不省力,即F=G;C、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由3股,則F=1/3G;D、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由2股,則F=1/2G。3.如圖所示,小明分別使用甲、乙、丙、丁四種機械勻速提升物體(繩長不變),測得拉力和物體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則()。F甲F乙F丙F丁GMGN5.5N12N5.5N8N5N10NA.甲的機械效率比丙的大;B.乙、丁的機械效率相同;C.使用丙提升物體M時省力;D.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無法算出機械效率【答案】A。【解析】設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為n,則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nh,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拉力做的總功W總=Fs=F×nh=nFh,機械效率η===。甲圖中,使用的是定滑輪,n甲=1,機械效率η甲==×100%≈90.9%;乙圖中,使用的是定滑輪,n乙=1,機械效率η乙==×100%≈83.3%;丙圖中,使用的是動滑輪,n丙=2,機械效率η丙==×100%≈45.5%;丁圖中,使用的是滑輪組,n?。?,機械效率η?。剑健?00%=62.5%。A、由上面計算可知,η甲≈90.9%,η丙≈45.5%,所以甲的機械效率比丙的大,故A正確;B、由上面計算可知,η乙≈83.3%,η?。?2.5%,所以乙的機械效率比丁的大,故B錯誤;C、使用丙提升物體M時,GM=5N,F(xiàn)丙=5.5N,F(xiàn)丙>GM,是費力的,故C錯誤;D、由上面計算可知,利用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可以算出機械效率,故D錯誤。故選:A。4.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如圖所示的簡易電梯,由圖可知()。A.A是動滑輪;B.B是定滑輪;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電梯廂將上升;D.電梯廂運動的速度與電動機拉繩的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A、圖中A滑輪固定不動,因此它是定滑輪,故A錯誤;B、圖中B滑輪和電梯廂一塊運動,因此它是動滑輪,故B錯誤;C、如果電動機向下拉動繩子.通過定滑輪改變了力的方向,所以電梯廂將上升,正確;D、此滑輪組的繩子股數(shù)為2股,因此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電梯廂運動速度的2倍。故D錯誤。5.如圖,甲、乙實驗可以得出“定滑輪不能省力”這一結(jié)論。小敏想通過一次實驗既得出結(jié)論,又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側(cè)加上一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重力不能忽略、繩和滑輪之間摩擦不計)。下列四套裝置中能實現(xiàn)的是()。A. B. C. D.【答案】D?!窘馕觥浚?)在AC兩圖中,鉤碼掛在拉環(huán)上(即左邊測力計倒置使用),因為彈簧測力計本身有重力,所以此時測力計顯示的示數(shù)等于測力計自身的重力與鉤碼重力之和,則不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小,故AC錯誤;(2)在BD兩圖中,鉤碼掛在掛鉤上(即左邊測力計正常使用),所以能直接顯示出鉤碼的重力大?。虎貰圖中,右邊的測力計倒置使用,此時右邊測力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