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 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_第1頁
DGJ32 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_第2頁
DGJ32 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_第3頁
DGJ32 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_第4頁
DGJ32 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DGJ32/TJ224—2017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主編單位:江蘇省體育局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批準部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實施日期:2018年1月1日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文件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蘇建科〔2017〕第640號發(fā)布《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的通知根據(jù)《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印發(fā)<2016年度江蘇省工程313號)要求,由省體育局編制的《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標準》已經(jīng)有關部門會審,現(xiàn)批準發(fā)布,編號為DGJ32/TJ224—2017,自2018年1月1本標準的管理由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省發(fā)展改革委員會負2017年12月8日為推進江蘇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體育設施配置體系,優(yōu)化公共體育設施選址與布局,提高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管理水平,促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根據(jù)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印發(fā)<2016年度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和標準設計(蘇建科〔2016〕313號)的要求,編制組在廣泛調研和總結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本標準以國家、江蘇省現(xiàn)行標準、規(guī)范和有關規(guī)定為依據(jù),對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的分級配置、選址與布局、設計與建設及管理與本標準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分級與配置;4選址與布局;5設計與建設;6運營與管理。本標準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管理,由江蘇省體育局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各單位在執(zhí)行過程中若有修改意見或建議,請反饋至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站(地址:南京市江東北路287號銀城廣場B座4樓;郵政編碼:210036),以供今后修編時參考。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參編單位:江蘇省體育產業(yè)集團吳曉波孫經(jīng)緯柳昌貴王晶吳波樊思嘉 1 23分級與配置 4 4 54選址與布局 4.1一般要求 4.2設施布局 5設計與建設 5.1一般要求 5.2公共體育場館 5.3戶外健身設施 6.1設施運營 6.2設施開放 6.3設施管理 引用標準名錄 條文說明 11.0.1為推進江蘇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體育設施配置體系,優(yōu)化公共體育設施選址與布局,規(guī)范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管理,指導全省全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省級、市級、縣(市、區(qū))級、鎮(zhèn)(街道)級、行政村(社區(qū))級、自然村(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建及設施的運營管理等。1.0.3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的配置、選址、布局、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等,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省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22.0.1公共體育設施publicsportsfacilities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者社會力量投資興建的,向社會開放、滿足廣大群眾進行體育鍛煉或觀賞體育競技以及業(yè)余運動員訓練的體育活動場所、設備和配套服務設施。2.0.2體育場stadium有8條及以上標準400m跑道,場地中心含有足球場,并建2.0.3體育館sportshall配備有專門設備,能夠進行單項或多項室內競技比賽和訓練的體育建筑。主要由比賽和練習場地、看臺和輔助用房及設施2.0.4游泳館natatorium可供游泳、戲水活動的室內體育場地。2.0.5全民健身中心publicfitnesscenter通過新建、改建、擴建而建成,不設固定看臺,專用于開展公共體育健身活動,以室內空間環(huán)境為主的綜合性體育設施。2.0.6體育服務綜合體sportsservicecomplex以體育功能為主,集休閑、娛樂、商業(yè)、服務等功能于一體2.0.7戶外健身設施outdoorsportsfacilities利用公園、綠地、水域(江、河、湖、海)、山川、廣場等自然地形、地質和景觀條件,建設戶外運動場地,供群眾開展健2.0.8體育公園sportspark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為特色的主題公園,具有多種體育活動3場地及符合各項技術標準的體育設施。體育公園不僅是城鄉(xiāng)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也是城鄉(xiāng)居民重要的休閑游憩活動場所。配置體育場地及設施較少、占地規(guī)模較小的也稱為健身公園、健身2.0.9多功能運動場multifunctionalsportsfield為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結合項目的特點,充分發(fā)揮“一場多用”的集成功能,由多個運動項目組成的多功能的運動場所。2.0.10體育活動室sportsroom專供群眾鍛煉身體及進行各項體育活動的室內小型活動2.0.11健身步道fitnesstrail以體育健身為主要用途的,配置相應的標識系統(tǒng)、服務系統(tǒng)和環(huán)保系統(tǒng)等設施,供人們進行跑步、行走、自行車騎行等健身2.0.12健身路徑fitnessfacilities在社區(qū)、村、公園等地建設的,由一系列室外健身器材組成,專供人們健身、鍛煉使用的體育健身器械。43.1.1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分為省級、市級、縣(市、區(qū))級、鎮(zhèn)(街道)級、行政村(社區(qū))級、自然村(居住小區(qū))級六級。3.1.2省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對象為省域,主要在省會城市統(tǒng)籌配置。滿足承辦國內外重大或綜合性體育賽事及自主品牌賽事需要,同時具備全民健身、體育培訓、專業(yè)訓練以及商業(yè)配套服3.1.3市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對象為市域,在市域范圍內統(tǒng)籌配置。滿足承辦省級綜合性運動會和全國及以上單項高水平比賽需要,同時具備全民健身、體育培訓、專業(yè)訓練以及商業(yè)配套服3.1.4縣(市、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對象為縣(市、區(qū))域,在縣(市、區(qū))域范圍內統(tǒng)籌配置。滿足承辦地區(qū)綜合性運動會和群眾性單項賽事需要,同時具備全民健身、體育培訓、專業(yè)訓練以及商業(yè)配套服務等功能。3.1.5鎮(zhèn)(街道)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對象為鎮(zhèn)(街道)域,3.1.6行政村(社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對象為行政村(社區(qū))域,主要滿足全民健身需要。3.1.7自然村(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是公共體育設施配置的最小單元,滿足自然村(居住小區(qū))居民健身活動的基本53.2基本配置3.2.1省級公共體育設施為省屬大型綜合性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以及其他專項場館等?;九渲脩舷铝幸?表3.2.1):1體育場觀眾座位數(shù)應達到6.0萬座;體育館觀眾座位數(shù)應為1.0~1.5萬座;游泳館觀眾座位數(shù)應達到0.3萬座;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不應小于30000m2;體育公園內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5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為主。2鼓勵依托現(xiàn)有或新建體育設施建設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殘疾人體育活動中心以及體育服務綜表3.2.1省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配置要求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體育場1)能開展大型田徑、足球運動等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大型文藝演出、大型集會等文化活動1)應配置8道400m標準跑道、標準足球場和部分項目的田賽場地;2)田賽場地包括跳遠和三級跳遠、跳高、推鉛球、擲鐵餅和鏈球、撐桿跳高場地體育館1)能開展多項大型室內體育運動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大型文藝演出、大型集會等文化活動應配置能夠進行手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武術等體育項目的場地能開展游泳、水球和花樣游泳等室內比賽和練習應配置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和1個準備池6續(xù)表3.2.1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和小型體育比賽1)應配置室內和室外運動場地,以室內場地為主,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2項;2)宜配置乒乓球室、多功能館(籃球、排球、羽毛球綜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體育項目場地;3)鼓勵配置小型足球場、游泳池、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及武術、舞獅等傳統(tǒng)項目場地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1)陸地面積達500000m2以上,園路及鋪裝路面用地占5%~10%,體育休閑用地占10%~25%,綠化用地占65%以上;2)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5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3)宜配置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排球、足球、門球、輪滑、棋牌、攀巖、極限滑板、極限單車、極限輪滑、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健身步道、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等體育3.2.2市級公共體育設施屬大中型綜合性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以及其他專項場館等?;九渲脩舷铝幸?表3.2.2):1體育場觀眾座位數(shù)應為2.0~3.0萬座;體育館觀眾座位數(shù)不宜超過0.6萬座;游泳館觀眾座位數(shù)宜為0.15萬座左右;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不應小于8000m2;體育公園體育項目不7應少于12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為主。2鼓勵依托現(xiàn)有或新建體育設施建設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殘疾人體育活動中心以及體育服務綜合體。表3.2.2市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配置要求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體育場2.0~3.01)能開展大型田徑、足球運動等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大型文藝演出、集會等文化活動1)應配置標準跑道、標準足球場和部分項目的田賽2)田賽場地包括跳遠和三級跳遠、跳高、推鉛球、擲鐵餅和鏈球、撐桿跳高場地不宜超過1)能開展多項大型室內體育運動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大型文藝演出、集會等文化活動應配置能夠進行手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武術等體育項目的場地宜為0.15左右能開展游泳、水球和花樣游泳等室內比賽和練習應配置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和1個準備池全民健身中心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和小型體育比賽1)應配置室內和室外運動場地,以室內場地為主,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2項;2)宜配置乒乓球室、多功能館(籃球、排球、羽毛球綜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體育項目場地;3)鼓勵配置小型足球場、游泳池、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及武術、舞獅等傳統(tǒng)項目場地8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1)陸地面積為100000~500000m2,園路及鋪裝路面用地占5%~10%,體育休閑用地占25%~35%,綠化用地占55%以上;2)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2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3)宜配置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排球、足球、門球、輪滑、棋牌、攀巖、極限滑板、極限單車、極限輪滑、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健身步道、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等體育3.2.3縣(市、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屬中型綜合性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或室內標準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以及其他專項場館等?;九渲脩舷铝幸?表3.2.3):1體育場觀眾座位數(shù)應為1.0~1.5萬座;體育館觀眾座位數(shù)應達到0.3萬座;游泳館可不設固定觀眾席,室內標準游泳池尺寸不應小于25m×16m;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不應小于5000m2;體育公園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0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2鼓勵依托現(xiàn)有或新建體育設施建設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殘疾人體育活動中心以及體育服務綜合體。9表3.2.3縣(市、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配置要求項目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體育場1)能開展中型田徑、足球運動等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中型文藝演出、集會等文化活動1)應配置標準跑道、標準足球場和部分項目的田賽2)田賽場地包括跳遠和三級跳遠、跳高、推鉛球、擲鐵餅和鏈球、撐桿跳高場地體育館—1)能開展多項中型室內體育運動比賽和練習;2)可進行中型文藝演出、中型集會等文化活動應配置能夠進行籃球、排球、羽毛球、武術等體育項目的場地游泳館或室內標準游泳池可不設固定觀眾席能開展室內游泳比賽和練習1)游泳館應配置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和1個準備池;2)室內標準游泳池尺寸不應小于25m×16m全民健身中心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1)應配置室內和室外運動場地,宜以室內場地為主,體育項目不應少于8項;2)宜配置乒乓球室、多功能館(籃球、排球、羽毛球綜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體育項目場地;3)鼓勵配置小型足球場、游泳池、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及武術、舞獅等傳統(tǒng)項目場地項目類別建筑面積觀眾座位數(shù)(萬座)設施功能配置要求體育公園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運動1)陸地面積為5000~100000m2,園路及鋪裝路面用地占8%~15%,體育休閑用地占35%~45%,綠化用地占45%以上;2)體育項目不應少于103)宜配置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排球、足球、門球、室外綜合健身場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徑、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等體育項目3.2.4鎮(zhèn)(街道)級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健身公園等,基本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表3.2.4):1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積不應小于1000m2;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場地面積不應小于2000m2;健身公園體育項目不應少于2鼓勵依托現(xiàn)有或新建體育設施建設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殘疾人體育活動中心以及體育服務綜合體。類別體育場地面積(m2)建筑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全民健身中心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1)以室內場地為主,體育項目不應少于5項;2)宜配置健身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或其他健身活動室;3)鼓勵配置小型足球場、游泳池、老年和兒童活動場地及武術、舞獅等傳統(tǒng)項目場地類別體育場地面積(m2)建筑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應配置1個標準燈光籃球場或不小于標準燈光籃球場面積的其他運動項目場地、2張室外乒乓球臺、2條10件套的健身路徑健身公園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1)陸地面積為2000~5000m2,園路及鋪裝路面用地占10%~20%,體育休閑用地占45%~50%,綠化用地占35%以上;2)體育項目不應少于8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為主;3)宜配置乒乓球、籃球、排球、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健身設施,以及供居民集體鍛煉的場地,如跳舞、打太極等功能性場地3.2.5行政村(社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室、多功能運動場和健身公園等,基本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表3.2.5):1體育活動室建筑面積不應小于100m2;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000m2;健身公園體育項目不應少于5項。2鼓勵依托現(xiàn)有或新建體育設施建設青少年體育輔導站。表3.2.5行政村(社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配置要求項目類別體育場地面積(m2)建筑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體育活動室—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宜配置乒乓球室、棋牌室或其他健身活動室等項目類別體育場地面積(m2)建筑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多功能運動場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應配置1個標準燈光籃球場或不小于標準燈光籃球場面積的其他運動項目場地、2張室外乒乓球臺、1條10件套的健身路徑健身公園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1)陸地面積為1000~2000m2,園路及鋪裝路面用地占15%~25%,體育休閑用地占50%以上,綠化用地占30%以上;2)體育項目不應少于5項,應以戶外運動項目為主;3)宜配置乒乓球、籃球、排球、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健身設施,以及供居民集體鍛煉的場地,如跳舞、打太極等功能性場地3.2.6自然村(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健身廣場、室外乒乓球臺、健身路徑等,基本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表1健身廣場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50m2;室外乒乓球場地面積應為40~85m2;健身路徑應配置5件以上健身器材。2根據(jù)經(jīng)濟水平和建設條件,鼓勵建設籠式球類運動場,表3.2.6自然村(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基本配置要求項目類別場地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健身廣場能開展多項群眾體育健身運動宜配置供居民運動的健身器材、籃球場、羽毛球場、輪滑場等,運動場地數(shù)量不應少于2個續(xù)表3.2.6項目類別場地面積設施功能配置要求室外乒乓球臺40~85能開展乒乓球或其他球類健身活動宜配置1~2張室外乒乓球臺健身路徑需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對身體部位有針對性,同時也應注重趣味性應配置5件以上健身器材4.1一般要求4.1.1應遵循節(jié)約用地原則,符合城市(鎮(zhèn))總體規(guī)劃。4.1.2各地應依據(jù)城市總體規(guī)劃編制體育設施專項規(guī)劃,明確各級各類公共體育設施的等級規(guī)模、服務范圍、功能定位、用地安排、設施構成、配置指標和資金預算、建設時序、市場化運營及對外開放等內容和相關措施。4.1.3應避開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滑坡、風災、地震斷裂等災害影響以及生態(tài)敏感的地段;避開各類保護區(qū)、有開采價值的地下資源和地下采空區(qū)以及文物埋藏區(qū);與各類污染源、高壓線路和易燃、易爆物品存儲場所留有符合防護規(guī)定的安全4.1.4應尊重自然,保護生態(tài),與綠地、山丘、沙灘、河湖水系等自然環(huán)境資源相協(xié)調,滿足運動項目在朝向、光線、風向、風速等方面的要求,便于利用供水、排水、供電、供熱等市政基4.1.5應根據(jù)人口分布特征和城市空間結構合理布局。建成區(qū)宜選擇拆遷成本較小、施工干擾較少的地段建設,或利用現(xiàn)有設施進行改建、改造;新開發(fā)區(qū)域宜選擇市政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地段建設。4.1.6應加強與城市道路系統(tǒng)、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銜接,宜鄰近公共交通站點布局,便于人流、車流集散。4.1.7可與其他公共服務功能結合,以體育服務綜合體、文體中心、文體活動室等形式兼容建設;鼓勵通過城鄉(xiāng)公共空間的復合利用,增設公共體育設施。4.1.8應考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尤其注重提升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使用公共體育設施的便捷性、安全性。4.2.1體育館、體育場和游泳館的選址與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2新建場館宜均衡布局,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區(qū)邊緣或新區(qū)中心,與城市空間主要拓展方向一致。3應鄰近城市主、次干道,并與城市公共交通有良好銜接,出入口設置應滿足相關標準、規(guī)范要求。4.2.2全民健身中心的選址與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1宜獨立占地,可采取獨棟體育服務綜合體或建筑群組建造模式。2新建全民健身中心宜布局于城市中心區(qū)邊緣或新區(qū)中心,改(擴)建型全民健身中心宜結合既有體育設施進行改造。4.2.3體育公園的選址與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2應鄰近居住區(qū)布局,便于居民就近使用??膳c文化、商業(yè)等功能結合布置,形成多功能公共服務中心。3建成區(qū)可在既有公園、綠地中增設各類體育設施,改造成為體育公園;新開發(fā)區(qū)域宜與公園、綠地、慢行系統(tǒng)等統(tǒng)籌結合考慮,統(tǒng)一規(guī)劃、同步建設。4體育項目設置應順應地形地貌和自然條件,以戶外運動項目為主。4.2.4鎮(zhèn)、行政村、自然村級公共體育設施的選址與布局應符1鎮(zhèn)級體育設施宜單獨占地,鄰近鎮(zhèn)公共服務中心布局。2行政村級體育設施宜結合村委會設置,以多功能運動場、文體活動室、活動中心等形式建設。3自然村體育設施宜布局于村口或村中心位置,方便村民使用。4.2.5街道、社區(qū)、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的選址與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1宜靠近街道或社區(qū)中心,與行政、文化、商業(yè)等其他公共設施結合布置,形成公共服務中心。2新建居住區(qū)和社區(qū)應按照相關標準規(guī)范配套體育健身設施,按室內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m2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m2執(zhí)行,并與住宅區(qū)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3老城區(qū)與已建成居住區(qū)無群眾健身設施的,或現(xiàn)有設施沒有達到規(guī)劃建設指標要求的,應在尊重小區(qū)居民意愿的前提下,通過新增、擴建、改造等多種方式予以完善。4.3公共空間復合利用4.3.1在滿足功能兼容、環(huán)境協(xié)調和安全防護等要求的前提下,可利用現(xiàn)有或新建城鄉(xiāng)公共空間靈活設置公共體育設施。這些空1建筑物為防護、安全等需要設置的建筑公共樓層空間,包括頂層、架空層、避難層、設備層、人防地下空間等。2供居民休閑游憩的、較大的塊狀開敞空間,包括公園、廣場、街頭綠地、宅間綠地等。3具有景觀營造、休閑游憩或防護隔離作用,且具有一定寬度的線性公共開敞空間,包括濱河、沿路、沿山、沿森林邊緣設置的景觀綠帶、風景廊道、防護林帶等。4被棄置或無人管理維護的空間,包括高壓線下空間、高架橋下空間、邊角廢棄地、閑置地、老舊建筑(廠房、校舍)等。5其他公共設施富余、閑置的公共空間,如高速公路服務區(qū)、機場候機大廳、長途汽車客運站、公交車首末站等。4.3.2根據(jù)空間的大小、周邊環(huán)境和建設條件,可布置標準或非標準籠式足球、籃球、網(wǎng)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多功能運動場地,以及健身公園、健身廣場、拆裝式游泳池、健身步道、健身4.3.3可與其他公共服務功能相結合,以體育健身功能為主,規(guī)劃建設融文化、休閑、娛樂、購物、餐飲、旅游等多種服務功5設計與建設5.1一般要求5.1.1應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根據(jù)公共體育設施的功能、等級和空間使用需求,綜合考慮安全、適用、經(jīng)濟、綠色等要求,合理確定建設規(guī)模和使用年限。5.1.2建筑空間與體育場地設置應具有一定的適應性與靈活性,5.1.3應合理組織內外交通流線、疏散通道和集散場地,滿足交通組織、人流集散、消防安全等要求。5.1.4應注重內外環(huán)境和綠化設計,并結合地形地貌、使用對象、運動項目等合理確定運動場地及周圍緩沖區(qū)尺寸、場地凈5.1.5應有完善的配套設施,且便于維護管理,對使用中發(fā)生的緊急情況和意外事件應有安全、可靠的應對措施。5.1.6應考慮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使用要求,5.1.7建筑風格、形體、色彩應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應能夠體現(xiàn)當?shù)匚幕厣Y構形式應滿足相應的空間使用需求。5.1.8建筑裝修應在滿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優(yōu)先選用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5.1.9工程概預算應滿足國家取費規(guī)定和地方定額標準。5.1.10新建設施在設計、施工、運行各階段均應符合安全、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衛(wèi)生等相關標準、規(guī)范及規(guī)定的要求;既有設施應進行建筑節(jié)能改造,達到相應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的要求。5.2公共體育場館5.2.1體育場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建設內容包括標準田徑跑道、標準足球場和田徑場、適量的觀眾看臺及附屬配套用房。2田徑跑道面層材料應采用合成塑膠;田賽場地應包括跳遠和三級跳遠、跳高、推鉛球、擲鐵餅和鏈球、撐桿跳高場地;足球運動場地應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3應適當設置衛(wèi)生間、更衣室、辦公室、會議室、新聞發(fā)布廳及商業(yè)服務等附屬配套用房。5.2.2體育館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具備多種功能,能開展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等多項體育運動,同時可進行文藝演出、大型集會等文化2體育場地面層宜采用木地板。3應適當設置衛(wèi)生間、更衣室、辦公室、會議室、新聞發(fā)布廳及商業(yè)服務等附屬配套用房。5.2.3游泳館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建設內容為1個室內標準游泳池和1個準備池。2室內標準泳池大小為50m×25m或25m×16m。3應適當設置衛(wèi)生間、更衣室、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區(qū)及商業(yè)服務等附屬配套用房。5.2.4全民健身中心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建設內容包括綜合運動場地、體能訓練場地、若干專項場地、附屬用房和設施。2綜合運動場地面積為1000~2000m2,場地凈高不應低于7m;體能訓練場地面積為200~400m2,場地凈高不應低于3.5m;專項場地應依據(jù)不同體育項目,滿足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3附屬用房和設施包括服務臺、更衣淋浴室、體質監(jiān)測室、醫(yī)務室、管理室、衛(wèi)生間、庫房等。4若用地條件允許,可將若干個室內外綜合運動場地組合,共用體能訓練場地、附屬用房和設施。5.2.5本標準未作規(guī)定的其他公共體育場館的設計與建設,除應滿足本標準第5.1節(jié)的要求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江蘇省現(xiàn)行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要求。5.3戶外健身設施5.3.1體育公園、健身公園、健身廣場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根據(jù)設施等級、服務半徑和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合理配置體育項目和健身設施,因地制宜地安排運動場地。2應根據(jù)需要配套設置輔助用房、停車場、衛(wèi)生間、休憩、環(huán)衛(wèi)和適量商業(yè)服務設施。3應進行綠化種植設計、交通組織設計、標識系統(tǒng)設計及燈光照明設計。5.3.2多功能運動場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基本建設內容包括綜合運動場地、室外乒乓球臺、健身路徑等。2綜合運動場地應滿足開展籃球、羽毛球、氣排球、五人制足球和健身操等群眾健身活動要求,長度不應小于30m,寬度不應小于18m,總用地面積不應少于540m2;宜建設籠式綜合運動場地,場地四周圍欄高度不應低于4m。3室外乒乓球場地面積為40~85m2。4健身路徑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本標準第5.3.4條的要求。5.3.3健身步道的設計與建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健身步道一般由步道、驛站、配建體育設施構成。2路線設計宜與風景名勝區(qū)、公園綠地、防護綠帶、綠道、步行道、山路、古道、機耕道、河流等結合設置。3環(huán)形步道長度不宜小于200m,非環(huán)形步道長度不宜小于1000m;城市步道寬度宜為1.2~2.4m,登山步道寬度宜為0.6~1.5m;兩側緩沖帶寬度不應小于20cm,應有植被覆蓋。4步道路面通常采用可保護鍛煉者踝、膝、髖、脊柱等關節(jié)及促進健康的材料鋪設而成,一般采用瀝青(彩色瀝青)、塑膠、板磚(面磚)、木板、鵝卵石、石板條(塊)等材料,鼓勵使用可循環(huán)利用、可再生的環(huán)保材料。5應設立起、終點步道標識,宜在適當位置設立健身步道線路圖、健身知識科普宣傳標牌等。6長距離的健身步道,應在起點、中途、終點等較為空曠的地方,為健身者設立休息驛站,可與沿線的景點、農莊、廣場、茶社等結合設置。5.3.4健身路徑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健身器材的配置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對身體部位有2健身器材的材料、外形結構、穩(wěn)定性、安全警示、安裝及場地、環(huán)保、表面質量、電器安全等應符合《室外健身器材的3應在醒目位置標明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5.3.5本標準未作規(guī)定的其他戶外運動設施,除應滿足本標準第5.1節(jié)的要求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江蘇省現(xiàn)行相關標6.1設施運營6.1.1公共體育設施應按照以體為本、多元經(jīng)營的原則,在保障體育服務功能的前提下,可開展多種形式的經(jīng)營,發(fā)展多元6.1.2公共體育設施應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符合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與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能夠充分發(fā)揮設施效能的運營模式。可采取參股、合作、委托等方式,引入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多種主體,以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參與公共體育設施運營。6.1.3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備專業(yè)運營團隊和專職服務人員,相關專業(yè)技術人6.1.4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確保各項設施符合消防、衛(wèi)生、安全、環(huán)保等要求。有條件的運營單位,可引入環(huán)衛(wèi)、安保、工程、綠化等專業(yè)服務機構,提升公共體育設施物業(yè)管理和服務的6.1.5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完善配套服務,引入新型消費和服務模式。有條件的,可建立網(wǎng)絡服務平臺,提供多樣化、人6.1.6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加強能源管理,采取節(jié)能措施,降低單位能耗,節(jié)約運營成本。6.2設施開放6.2.1公共體育設施每周開放時間一般不少于35小時,全年開放時間一般不少于330天。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全民健身日和學校寒暑假期間,每天開放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6.2.2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在醒目位置公示服務內容、開放時間、收費項目和價格、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措施,以及標明設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內容。除不可抗力外,因維修、保養(yǎng)、安全、訓練、賽事等原因,不能向社會開放或調整開放時間的,應當提前7日向公眾公示。6.2.3除因特殊情況外,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不得將設施的主體部分用于非體育活動,舉辦非體育活動期間不得進行改變原有功能的改造,活動結束應立即恢復原狀,不得影響該設施的功6.2.4訓練場館和專業(yè)性較強的場館在保障專業(yè)訓練、比賽等任務的前提下,應創(chuàng)造條件對社會開放;學校體育設施在保證教學需要和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具備開放條件的應向社會開放;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部隊內部的體育設施在保障正常工作和安全的前提下,可在公休日、節(jié)假日以及空閑時段向社會開放。6.3.1公共體育設施運營單位應定期對設施設備、活動場地、活動器材進行保養(yǎng),對安全性能定期檢查并及時更新(報廢)、維修,根據(jù)活動需要添置、拆卸設施。6.3.2公共體育設施需進行移址或拆除的,產權單位必須事先征得體育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毀、遷移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6.3.3公共體育設施受贈單位是受贈設施的產權單位,負責設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的,寫法為引用標準名錄 2術語 3分級與配置 3.1設施分級 3.2基本配置 4選址與布局 4.1一般要求 4.2設施布局 5設計與建設 5.1一般要求 6運營與管理 6.1設施運營 6.2設施開放 6.3設施管理 1.0.1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結合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建設,總結既往經(jīng)驗和存在不足,進一步完善公共體育設施配置體系,促進全省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走向標準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是制定本標準1.0.2本條明確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1.0.3本標準是基本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綜合性通用標準,內容涉及多種專業(yè)和眾多單項體育設施,這些專業(yè)或單項體育設施均頒布了相應的專業(yè)標準和規(guī)范。因此,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的配置、選址、布局、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等,除應執(zhí)行本標準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省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近年來,隨著國家“全民健身”戰(zhàn)略的實施,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和發(fā)展速度加快,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類型,因此,有必要在概念和內涵上加以明確。同時,按照技術標準的要求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暫以目前的英文詞條作為推薦英文對應詞。3.1設施分級3.1.1自《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令第560號)實施以來,江蘇省根據(jù)國家《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和《“十二五"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guī)劃》精神,制定了《江蘇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并與國家體育總局簽署《國家體育總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合作協(xié)議》,出臺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fā)〔2014〕99號),制定了《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辦法(試行)》和《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指標體系(1.0版)》等一系列實施計劃、辦法和文件。在這些建設要求的指導下,江蘇省以南京青奧會為契機,以市級“兩個中心"、縣(市、區(qū))"新四個一工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三室一場一路徑"、行政村(社區(qū))“兩室一場一路徑”、城市社區(qū)“十分鐘體育健身圈”等為建設重點,初步形成了五級公共體育設施體系,在全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處于領先水平。2014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46號)的出臺,標志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也標志著公共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從“金牌體育”向“全民體育”轉變。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正逐漸改變長期以來以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為重點的發(fā)展導向,向更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便民設施建設轉變。為了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推進全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促進全省全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本標準在總結全省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既有經(jīng)驗和存在不足的基礎上,形成了省、市、縣(市、區(qū))、鎮(zhèn)(街道)、行政村(社區(qū))、自然村(居住小區(qū))六級配置體系。3.1.2~3.1.7這幾條分別闡述了各級公共體育設施的服務范圍和應滿足的功能要求。3.2基本配置本節(jié)規(guī)定了各級公共體育設施最基本的配置內容、標準等要求,各地在滿足基本配置要求的基礎上,鼓勵根據(jù)經(jīng)濟水平和發(fā)展需求建設更多類型和數(shù)量的公共體育設施,以提升公共體育服表3.2.1~表3.2.6中“項目類別”一欄,規(guī)定了各級公共體育設施應配置的獨立項目,各層級和各項目之間不可相互重疊或包含。如:鎮(zhèn)(街道)級、行政村(社區(qū))級公共體育設施配置要求中的多功能運動場和健身公園是指兩個空間分離、分別建設的獨立設施,不可將健身公園中配建的多功能運動場視為滿足兩項設施建設要求。體育公園、健身公園、健身廣場等,總結借鑒了揚州等城市的實踐經(jīng)驗,根據(jù)服務半徑、承載功能和項目設置的區(qū)別,形成省、市、縣(市、區(qū))三級體育公園,鎮(zhèn)(街道)、行政村(社區(qū))兩級健身公園和自然村(居住小區(qū))健身廣場等規(guī)模較大的市級游泳館觀眾座位數(shù)宜為0.15萬座左右,在具體建設中應根據(jù)城市發(fā)展實際需求確定,避免盲目求大??h(市、區(qū))級游泳館或室內標準游泳池,可以不設固定觀眾席,但應預留足夠空間,在有需要時,便于搭建臨時看臺。條文中的自然村指人口規(guī)模較大的自然村,各地在標準實施過程中應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應配置公共體育設施的自然村的最小規(guī)模。4.1一般要求4.1.1本條規(guī)定了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獨立占地的設施用地應納入城市(鎮(zhèn))總體規(guī)劃統(tǒng)籌考慮。4.1.2本條規(guī)定了城市人民政府應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組織編制體育設施專項規(guī)劃。提出了編制體育設施專項規(guī)劃應包含的主要內容,以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令第560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46號)相關精神和要求。4.1.3本條指出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選址與布局時,應避開不利的地質條件,與危險源必須保持的安全防護距離。4.1.4公共體育設施用地選址與布局時,應注重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及應滿足的基本建設條件和需考慮4.1.5本條從經(jīng)濟性和環(huán)境影響角度,對新建地區(qū)和已建地區(qū)公共體育設施的布局提出了引導。4.1.6本條強調了設施選址與布局中,應與城鄉(xiāng)道路系統(tǒng)、公共交通系統(tǒng)保持良好的銜接,尤其是與軌道交通、BRT等快速大容量公交站點的銜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設施的交通可達性、便捷性,另一方面便于進行內外交通組織。4.1.7鼓勵公共體育設施與其他公共設施兼容建設,以及利用其他公共空間增設體育設施。一方面促進體育產業(yè)多元化發(fā)展,另一方面彌補體育設施用地空間不足的問題,提高空間利用4.1.8本條強調選址與布局中,應考慮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對設施的使用要求。4.2設施布局4.2.1、4.2.2考慮江蘇省市級“兩個中心”、縣(市、區(qū))“新四個一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未來新建大中型體育場館應更強4.2.3體育公園與文化、商業(yè)其他功能相結合,有利于形成城市公共活動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活力,更有利于提高設施的利用效率和土地使用效率;順應自然地形地貌,與公園、綠地、城市慢行系統(tǒng)等結合布局,有利于形成休閑、游憩和良好的景觀體系,進而促進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提升戶外健身效果。4.2.4、4.2.5行政村、自然村、社區(qū)、居住小區(qū)級公共體育設由于面廣量大,用地安排上難以滿足獨立設置要求,宜結合現(xiàn)有公共空間增設體育設施;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規(guī)模少、空間范圍小,公共服務功能應相對集中,可利用現(xiàn)有設施增加體育服務4.3公共空間復合利用4.3.1、4.3.2這兩條提出了可進行復合利用的城鄉(xiāng)公共空間的主要類型,鼓勵根據(jù)空間大小、周邊環(huán)境和建設條件,因地制宜,以標準或非標準場地形式,靈活布置體育健身設施。各地在公園、綠地、風景名勝區(qū)、慢行系統(tǒng)等建設中,宜將體育行政主管部門作為聯(lián)審部門參與審查,以促進各類公共空間的復合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