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四)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四)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四)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四)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四)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4文言文課內及課內對比閱讀

【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

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考點透視】(1)識記作家作品;(2)理解常見文言詞語意思;(3)理解常

見文言詞語的用法(4)熟練掌握常見文言現(xiàn)象;(5)熟練掌握常見文言句式;

(6)翻譯文中重點語句;(7)斷句(劃分句子節(jié)奏);(8)概括主要內容

(或事件);(9)理解分析文章內容;(1。)分析人物形象;(11)評價人

物;(12)人物對比;(13)理解作者(或主人公)思想感情;一(14)寫法鑒

賞;(15)觀點表述。(16)閱讀拓展

二、文言文課內對比閱讀

例【一】(2020?貴州銅仁)閱讀下面兩篇文章,按要求完成1—4題。

[甲]富貴不能淫

①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

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

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

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乙]周亞夫軍細柳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

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己而之細柳軍,

軍士吏被甲,銳兵刃,轂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

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p>

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p>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

軍禮見?!碧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

去。

③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

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

久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A.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B.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軍士吏被甲,羸兵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重點詞語用法的能力。A項,淫:詞類活用。形容詞的使

動用法,使……迷惑;B項,軍: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駐軍;C項,

4: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那樣;D項,被:通假字,同“披”,

穿著。故選Do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居居天下之廣居居無何

B.而其將固可襲成虜也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C.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己而,之細柳軍

D.謝使人稱謝:“皇帝成勞將軍。秦王色撓,長跪而

謝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A項,居:居住/經過,表示

相隔一段時間;B項,表順承/表順承;C項,代詞,他/動詞,至IJ,往;D

項,向人致意,表示問候/道歉。故選B。

3.下列對課文的理解分分析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孟子指出具有“仁”“義”“禮”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

夫。

B.乙文主要記敘了漢文帝到周亞夫的細柳營慰問軍士的事件,以生動的事

跡突出了周亞夫“真將軍”的形象。

C.甲乙兩文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都運用記敘和抒情的表達方式,

充分表現(xiàn)了公孫衍、周亞夫的才華和個性。

D.乙文中的周亞夫威武不能屈,應該也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課文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項表述有誤。經分析,甲文

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主要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論述何為“大丈

夫”,而乙文運用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充分表現(xiàn)周亞夫的治軍才華和

“真將軍”個性。故選Co

4.把卷I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答案】把順從當作準則(標準)的人是妾婦的行為。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注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正”,“正理”的意

思。“道”,規(guī)則、道理的意思。注意句中“……者,……也”是判斷句

式。

(2)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p>

【答案】于是(在此時)皇上就派遣使節(jié)手持符節(jié)詔告將軍:“我想要進

入軍營慰問軍隊。”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注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第一個“使”,“派遣”

的意思。第二個“使”,使者的意思;“勞”,犒勞的意思;“詔”是皇

帝發(fā)布的命令。

【參考譯文】

[甲]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大丈夫

嗎?他們一發(fā)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

行加冠禮時,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

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

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

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

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

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

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

[乙]漢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

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在霸上;委派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在棘門;委派

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侵擾。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直接驅車而入,將軍及

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

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噬系南刃行l(wèi)隊到了營前,

不準進入。先行的衛(wèi)隊說:“皇上將要駕到。”鎮(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

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

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我要進

營慰勞軍隊?!敝軄喎蜻@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

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軍營中不準驅車奔馳。”于是皇上的車隊也只好

拉住韁繩,慢慢前行。到了大營前,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雙手抱拳行禮

說:“我是盔甲在身的將士,不便跪拜,請允許我按照軍禮參見?!被噬弦?/p>

此而感動,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橫木,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

地慰勞將軍?!眲谲姸Y儀完畢后辭去。

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感嘆地說:“??!這

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的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樣,匈奴是

完全可以通過偷襲而俘虜那里的將軍,至于周亞夫,豈是能夠侵犯的嗎?”

長時間對周亞夫贊嘆不已。

例【二】(2020?海南)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按要求答題。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

禮記〉二則》)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p>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乎?”(《學而》)(選自《〈論語〉十二章》)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

(2)《兌命》曰:“學學半”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

(4)傳不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味美;②教導;③喜愛,愛好;④傳授,這里指老師傳授

的知識。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

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①句意為:就不知道

它的味美。旨:味美。②句意為:《兌命》上說“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

一半”。學:教導。③句意為: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好:

喜愛,愛好。④句意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傳:傳授,這里

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曰:教學相長也。

【答案】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解析】本題考查重點語句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

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詞語有:故,所以。曰,

說。相長,互相促進。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答案】和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呢?

【解析】本題考查重點語句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

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句中重點詞語有:與,和。交,交

往。信:守信用。

3.比較甲、乙兩段中的畫線句,說說這兩句論述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甲段畫線句是從反面論述不學習的后果,乙段畫線句是從

正面論述要向他人學習。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梳理語段內容,根據(jù)前后文

之間的關系來分析。“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意思是: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案W……”是從反面論述不學習

的后果?!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思是“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yōu)

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擇其善者而從之……”是從正面論述要向他人學習。

4.班級召開“學會反思”主題班會,你代表小組發(fā)言,請從甲、乙兩文中

選一句作為你發(fā)言的論據(jù)寫在橫線上。

【答案】示例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示例2: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根據(jù)活動主題“學會反思”,

從兩段材料中選取恰當?shù)恼Z句即可。所選語句要能支撐“學會反思”這一

主題即可。

【參考譯文】

(甲]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后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后才知道困惑

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所以說

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秲睹飞险f:“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罢f

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乙】

孔子說:“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

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

缺點?!?/p>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

學習為快樂的人?!?/p>

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

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例【三】(2020?山西)詩文佳作膾炙人口,名樓古亭情韻悠悠。請閱讀下

面的古詩文,完成第1—4題。

黃鶴樓

崔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

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醉翁亭記(節(jié)選)

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哪也。山

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

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

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

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

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1.讀準字音,是學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1)芳草萋萋鸚鵡洲()(2)云歸而巖穴暝

()

【答案】qiming

【解析】本題考查給漢字注音的能力?!拜螺隆敝械摹拜?讀"qi";“巖

穴冥”中的"冥"讀“ming”。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名之者誰大名鼎

B.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豁然開朗

C.野芳發(fā)而幽香整裝待

發(fā)

D.朝而往朝思暮想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一詞多義的辨析能力。要求學生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

礎上理解詞語的含義,并且能辨析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A項,前者是

“命名”的意思;后者是“名氣”的意思。B項,前者是“消散”的意思;

后者是“開闊”的意思。C項,前者是“開放”;后者是“出發(fā)”的意思。

D項,二者均是“早晨”的意思。故選D。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1)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譯: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

【答案】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尤其要注意句中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的翻譯。注

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翼然”是名詞活用為狀語,指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臨”是居高而下的意思。另外,句中“……者,……也”是判斷句式。

翻譯時要注意體現(xiàn)句式特征(……是……)。

(2)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翻譯: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答案】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注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落,水位下降,減少。

出,裸露。另外,這是判斷句式,屬于意念上的判斷。翻譯時要注意體現(xiàn)

句式特征(……是……)。

4.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黃鶴樓醉翁亭記

關鍵詞選?、贅?/p>

內容概括描寫了詩人登黃鶴樓的所見所

想,抒發(fā)了吊古傷今之情,表達②

了思鄉(xiāng)的愁緒。

【答案】①愁;②示例一:描寫了醉翁亭周邊宜人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景色,

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樂趣。示例二:敘寫了醉翁亭周邊環(huán)境,得名由來,

山間朝暮、四季之美景,表達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的樂趣。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①空,考查詩人情感的分

析概括。江上的霧藹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

淚花和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xiāng)愁,問鄉(xiāng)鄉(xiāng)不語,思鄉(xiāng)不見鄉(xiāng)。詩作以一“愁”

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

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xiàn)纏綿的鄉(xiāng)愁。關鍵詞“愁”。②空,考

查對選文關鍵內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選文介紹醉翁亭的所在,先“環(huán)滁”

再“西南”,望“瑯珊”聞“水聲”,用“回”“轉”字引出亭子,由遠

及近,層層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接著描寫山間朝暮之景,再寫四季之

景的變化無窮,引出景色不同,流連山中美景的樂趣無窮。據(jù)此填空即可。

答案不唯一,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黃鶴樓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

天色己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

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醉翁亭記

環(huán)繞滁外I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一眼望

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瑯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

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

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高踞于泉水之

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

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

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

在于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

托在酒上。

至于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

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

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

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例【四】(2020?深圳)閱讀下面《禮記。學記》二則,完成1—3題。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

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日:教學相長也。《兌命》日:“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

先?!秲睹啡眨骸澳罱K始典于學?!逼浯酥^乎!

[注]①典:常。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人不學,不知道()

(4)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

【答案】(1)味美;(2)困感,阻礙;(3)道理;(4)稱王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解釋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

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句(1)的意思:不

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其中“旨”是“味美”的意思;句(2)的意思:

教導人以后才知道困惑。其中“困”是“困感,阻礙”的意思;句(3)的

意思:人如果不學習,則不明白道的存在。其中“道”是“道理”的意思;

句(4)的意思:因此古代的君國要先建立國家統(tǒng)治人民。其中“王”是名

詞活用為動詞,“稱王”的意思。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弗學,不知其善也。

【答案】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尤其要注意句中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的翻譯。注

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弗”是“不”的意思;“善”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好處”的意思。

(2)玉不琢,不成器。

【答案】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器物。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重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須遵循直譯

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注意句中重點詞的翻譯:“琢”是“雕琢”的意

思。

3.根據(jù)內容,完善表格。

【答案】①念終始典于學;②教與學的關系

【解析】本題考查選文主要內容的分析概括能力。①空,這是考查本文主

旨的概括。選文強調的是“人要始終想著學習”的道理,這就是選文的核

心觀點。依據(jù)題目和表格里的要求,要求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從原文中篩選

出體現(xiàn)核心觀點的語句,即原文中“念終始典于學”一句。據(jù)此填空即可;

②空,根據(jù)前面的''教學相長”分析,這是從“教”和“學”之間的關系

來討論的。據(jù)此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

處,教導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

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

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秲睹飞险f:“教人是學的

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乙]璞玉中雖然內含美質,但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美器;人雖

然有內在的天賦,但如果不學習,則不明白道的存在。因此古代的君國要

先建立國家統(tǒng)治人民,不僅要修己治人,還要設立學校,以大學之道教人,

使人學習而化風成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名師支招】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

器具名稱等,可照錄不翻譯;

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jié)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

或多音節(jié)詞;

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shù)匮a充出來;

4.冊院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構上

起標志作用的助詞、湊足音節(jié)的助詞等,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

可刪去;

5.調。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

的調整,使譯文完全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這種方法在古文翻譯中用

得最多,中考幾乎年年考到;

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xiàn)在通俗

的詞語,使譯文通達明快。

【實戰(zhàn)演練】

【一】(2020?四川涼山)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禮記?雖有佳肴》)

【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

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1.下列括號內對加點詞語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雖有佳肴(即使)雖我之死,有

子存焉(雖然)

B.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用作名詞)斗折蛇行(名詞用作狀語)

C.非學無以廣才(增長)知困然后能自強

也(勉勵)

D.其此之謂乎(表推測)其真無馬也(表

反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其中A項錯誤,雖有佳肴(雖

然);雖我之死(即使)。故選A。

2.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甲文先通過類比引入,層層推論得出“教學相長”的論點。

B.乙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待。

C.兩文都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既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又使文章節(jié)

奏鮮明、朗朗上口。

D.兩文都圍繞“學”這個中心論題,提出并充分論證各自與“學”相關的

中心論點。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課文內容、主旨和寫法的能力。其中D項表述

錯誤。甲文集中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教學相長”的道理;乙

文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

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

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故選D。

3.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答案】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依靠儉樸節(jié)約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

德。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應遵循直譯為主,意譯為

輔的翻譯原則。此句中重點的詞有“靜(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以(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修養(yǎng)),養(yǎng)(培養(yǎng))”,注意

根據(jù)句境確定詞義。

【參考譯文】

【甲】君子的行為操守,依靠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依

靠儉樸節(jié)約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

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

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

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

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

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后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后才知

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上說:“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

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二】(2020?天津)閱讀《岳陽樓記》的節(jié)選文字,回答1—3題。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

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

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

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

形,商旅不行,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

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

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

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

風,其喜洋洋者矣。

1.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觀夫巴陵勝狀勝:美好

B.朝暉夕陰暉:日光

C.橘傾楫摧傾:倒下

D.寵辱偕忘偕:和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解釋詞語的能力。其中D項“寵辱偕忘”據(jù)句意為:榮

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句中的“偕”,一起的意思。故選D。

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屬予作文以記

B.前人之述備矣

C.至若春和景

D.而或長煙一空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通假字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A項,句意為:囑咐我寫一篇文

章來記敘這件事。屬:通“囑”,囑托、囑咐。故選A。其他三項沒有通

假字。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