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4(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4(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4(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4(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模擬卷4(上海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2024年高考考前信(上海專用)04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從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2023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試卷保持了穩(wěn)定的題型分布,但在內(nèi)容和

難度上有所調(diào)整。選擇題部分注重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同時也涉及了一些文學(xué)作品的深層次解

讀。非選擇題部分則更加注重對考生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考查,如作文題目就涉及到了對

課本單元主題的深度挖掘和創(chuàng)新思考。

作文題目“一個人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嗎?”中出現(xiàn)了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明確

要求,鼓勵考生在常規(guī)認知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思考。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

人才的需求,也鼓勵考生在日常學(xué)習(xí)中要敢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

<>

—積累運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吾師道也,?(韓愈《師說》)

(2),破滅之道也。(蘇洵《》)

(3)《赤壁賦》中側(cè)面描寫簫聲之悲涼的兩句是:,。

【答案】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賂秦而力虧③.六國論④.

舞幽壑之潛蛟⑤.泣孤舟之蔑婦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掌握文學(xué)常識、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庸、賂、幽壑、蛟、釐。

2.按題目要求選擇。

(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2分)

在中國古代文藝中,浪漫主義始終沒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圍,在建筑中

,,,。頭際

上,它是以玩賞的自由園林(道)來補足居住的整齊屋宇(儒)罷了。

①仍然是把空間意識轉(zhuǎn)化為時間過程

②渲染表達的仍然是現(xiàn)實世間的生活意緒

③而不是超越現(xiàn)實的宗教神秘

④它們也仍然沒有離開平面鋪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線索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2)教師節(jié)期間,張老師收到一封來自畢業(yè)班學(xué)生的感謝信,只有一處畫線部分語言表達得

體,請選出來。(3分)

尊敬的張老師:

您好!

[A]感謝您三年來對我班全體同學(xué)的衷心指導(dǎo)。[B]難忘您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形影

相吊的身姿;[C]難忘您在課上諄諄教誨、教學(xué)相長的話語;[D]難忘您在課后孜孜破

破,埋首備課的場面。值此教師佳節(jié)之際,特此表達我們對您深深的感激之情。祝您工作愉

快!

此致

敬禮!

高三(1)班全體同學(xué)

2023年H月6日

【答案】(1)D(2)D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

選文圍繞古代文藝中的“浪漫主義”來闡述。橫線前面是“在建筑中”,那么后面要出現(xiàn)主

語,因此④應(yīng)排在最前面;而①中的“把空間意識轉(zhuǎn)化為時間過程”與④中的“平面鋪展”

能夠銜接,因此①排在④后;而②③的句式是“是……而不是……”,因此排序為②③。整

個排序為④①②③。

故選Do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

[A]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把“衷心指導(dǎo)”改為“悉心指導(dǎo)”;

【B】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此處形

容老師在講臺上的身影,錯誤。

[C]教學(xué)相長:教與學(xué)互相增長,指通過教授、學(xué)習(xí),不但能使學(xué)生得到進步,而且教師本

身的水準(zhǔn)也可借此提高;表示教與學(xué)相互促進。此處形容“話語”,錯誤。

[D]孜孜破破:勤勉不懈的樣子。此處形容老師辛勤備課的樣子,正確。

二閱讀70分

(-)以下是陳嘉映的哲學(xué)著作《白鷗三十載》“真理掌握我們”章節(jié)中的部分內(nèi)容和圖書

的部分目錄。請閱讀這些內(nèi)容,完成下面小題。(16分)

①真理之能贏得我們,是因為真理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承認它。這是人之為人的本質(zhì)。若

用海德格爾的話說就是:我們以真理的存在為前提,這并不是說我一開始就認識了真理,而

是說,盡管我自以為我是對的,但我承認我可能是錯的或需要修正的。其實,“我是對的”

這一提法已經(jīng)包含了對真理的從屬,已經(jīng)以真理為標(biāo)準(zhǔn),當(dāng)我錯時我準(zhǔn)備認錯。在這句話

里,“對”是核心,“我”是從屬的。

②人之性在于以真理為前提,真理是我們的本性、自然、天性。自以為是和相信自己的

本性是兩個層面上的事情?,F(xiàn)代人提倡個體,仿佛與真理隔離的自我是一切的前提。然而,

人之為人在于,人能區(qū)分小我和道理。

③我只是聲稱,人能區(qū)分什么是我的訴求,什么是道理,而不是聲稱人人隨時準(zhǔn)備順從

道理。也許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更愿意順從小我;我愿說,即使他順從小我,不順從真理,

他也知道他現(xiàn)在不順從真理,他仍然知道小我和大我的區(qū)分。

④人們真會虛席以俟真理嗎?在真理和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難道人們不是更經(jīng)常選擇

了利益嗎?也許利益斗爭占去了實際生存的一大半。我只想說,利益斗爭不是生存的全部。

人們爭奪利益,并不奇怪,讓人驚奇的是:人們有時竟會為真理放棄利益。

⑤真理需要小我,需要我們這些抱有成見的凡人。真理需要人。倪梁康說:“每個人都

有偏見,或多或少而已,這是在探索真相的過程中無法避免的。”這么說雖不錯,但口氣不

太適當(dāng),我是想說,只對那些抱有先見或成見的人,真理才會彰顯。成見對真理具有積極的

構(gòu)成作用。真理是一種克服,是對我們的成見的克服。海德格爾說,真理須爭而后得。不是

像寶藏那樣藏在金銀島,我們互相爭斗以奪取它,最后占有它;而是,真理和我自己的成見

做斗爭,真理在克服我們的成見之際展現(xiàn)自身。沒有我們的看法,真理就無從顯現(xiàn)。我在這

個意義上理解維特根斯坦的話:“人們一定是從錯誤開始,然后由此轉(zhuǎn)向真理?!屇?/p>

人相信真理,僅僅說出真理是不夠的,人們還必須找到從錯誤到真理的道路。

⑥真理和成見同根而生,兩者都植根于關(guān)切。我們具有誠實的看法,已經(jīng)是對真理的吁

請;我若對所涉之事無所謂,真理就無從展現(xiàn)。奧古斯丁說,愛而后有真知,這竟被啟蒙學(xué)

者視作蒙昧。在你漠不關(guān)心的事情上,你連犯錯誤的機會都沒有。若真有人對萬事都無所

謂,對什么都不持成見,他就與真理絕緣了。人家告訴我,火星上沒有水,那英是中國最好

的歌手,于是我相信;人家明天告訴我,火星上有水,王菲是中國最好的歌手,于是我相

信。我一開始沒錯,現(xiàn)在也沒對,在這些事情上,我或?qū)蝈e都無所謂。無所謂的事情無所

謂對錯。在這些事情上,我和真理無緣,因為我一開始就和錯誤無緣。

⑦這要求我們重新理解寬容。人們現(xiàn)在往往這樣理解寬容:不堅持自己的主張,甚至不

形成自己的主張,或有個主張卻不提出來,對什么都模棱兩可,聲稱哪種看法都同樣有道

理。然而,寬容卻是這樣一種態(tài)度:把自己的見解放到更寬的天地之中,聆聽他人,準(zhǔn)備修

正自己。由于關(guān)切而具有主張,就自己的全部理性所及堅持自己的主張,這不是不寬容,這

恰是寬容的主栗條件。惟確有主張的人才能寬容。

圖書目錄(部分):

一九七七是馬克思還是費爾巴哈?(譯文)

一九七八夢回塔克吐

一九七九人生

一九八O哲學(xué)筆記

12.19日記

二OO四滬申畫廊落成感言

真理掌握我們

二OO五談?wù)劷涣鳌凇耙庀笪湟摹毖杏憰系陌l(fā)言

武夷青龍瀑布

二OO六預(yù)測與假說

二OO七哲學(xué)關(guān)心的是事物的意義

二OO八從建筑說到哲學(xué)——在“現(xiàn)象學(xué)與建筑學(xué)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二OO九《觀看,書寫》序

二O-O“優(yōu)?敏芭藏香芬芳之旅”歡迎宴會上的發(fā)言

3.根據(jù)書名、目錄和選文內(nèi)容,推斷《白鷗三十載》這本書寫的內(nèi)容是0

(2分)

4.以下符合“以真理為前提”表現(xiàn)的一項是()(3分)

A.阿Q被王胡和錢太爺?shù)拇髢鹤哟蛄撕螅J為自己晦氣的原因是見了尼姑,便朝她吐唾沫。

B.《包身工》中打雜的認為蘆柴棒在裝病,用一盆冷水把她潑得跳了起來,以證明是假病。

C.《小二黑結(jié)婚》中二諸葛請區(qū)長“恩典恩典”,好不把給小二黑收的童養(yǎng)媳退回去。

D.《茶館》中宋恩子和吳祥子以常四爺說“大清國要完”為由,認為他是譚嗣同一黨。

5.以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人能區(qū)分小我和道理,與一般人在大部分情況下順從小我并不矛盾。

B.雖然人的成見大部分情況下不是真理,但真理可以依此而得以顯現(xiàn)。

C.反思自己的錯誤所在,比聽他人對真理的解釋更有利于人相信真理。

D.從始至終都要堅持自己的主張,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寬容的人。

6.根據(jù)文意,作者不可能認同的一項是()(3分)

A.在相互說理中,包含著對需要得到論證的真理的前設(shè)。

B.在交流過程中一些人戰(zhàn)勝了另一些人,真理得以顯現(xiàn)。

C.從個人的體驗開始,才有超越個人的體驗的真理來臨。

D.今天是真理的,即使明天可能被否定,今天仍是真理。

7.有人認為從論證和本章節(jié)內(nèi)容的角度看,沒必要寫第⑦段。請結(jié)合選文和圖書目錄反駁這

種觀點。(5分)

【答案】3.作者三十多年的經(jīng)歷及感悟

4.C5.D

6.B7.選文圍繞如何獲得真理展開論證,首先要以真理存在為前提,其次要對事物有關(guān)

切之心并先形成自己的主張。而真正的寬容也應(yīng)該是由于關(guān)切而具有主張,在承認真理存在的

前提下,堅持自己的主張并聆聽他人,準(zhǔn)備修正自己。真正的寬容和獲得真理的方式有相同之

處,同時也是獲得真理的方式之一,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補充。從目錄看,書中的文章有隨感特點,

內(nèi)容上可以超出原話題。

【解析】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根據(jù)原文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

從目錄中的時間來看,《白鷗三十載》所寫內(nèi)容時間跨度為三十多年。

從選文內(nèi)容來看,《真理掌握我們》論述了如何獲得真理,是作者滬申畫廊落成的感言,與

此類似還有《談?wù)劷涣饕灰辉凇耙庀笪湟摹毖杏憰系陌l(fā)言》《從建筑說到哲學(xué)一一在“現(xiàn)

象學(xué)與建筑學(xué)研討會”上的發(fā)言》《〈觀看,書寫〉序》《“優(yōu)?敏芭藏香芬芳之旅”歡迎

宴會上的發(fā)言》,可知《白鷗三十載》所寫內(nèi)容為作者的經(jīng)歷和感悟。

所以,根據(jù)書名、目錄和選文內(nèi)容,推斷《白鷗三十載》這本書寫的內(nèi)容是作者三十多年的

經(jīng)歷及感悟。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據(jù)原文“人之性在于以真理為前提,真理是我們的本性、自然、天性”,可知“以真理為

前提”中的“真理”是指本性、自然、天性。

A.阿Q的做法體現(xiàn)了國民的劣根性。

B.打雜的肆意逞兇,顯出了獸性的兇殘。

C.二諸葛的做法表現(xiàn)了他迷信、迂腐、怯懦而又老實厚道的本性。

D.宋恩子和吳祥子的做法體現(xiàn)無恥、無賴的流氓本性。

故選Co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從始至終都要堅持自己的主張,才能……”錯誤。根據(jù)原文“把自己的見解放到更寬的

天地之中,聆聽他人,準(zhǔn)備修正自己。由于關(guān)切而具有主張,就自己的全部理性所及堅持自

己的主張,這不是不寬容,這恰是寬容的主要條件”,可知要聆聽他人,準(zhǔn)備修正自己,才

能具有主張。把自己的全部理性所及堅持自己的主張只是寬容的主要條件。選項說法過于絕

對化。

故選Do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B.“一些人戰(zhàn)勝了另一些人,真理得以顯現(xiàn)”錯誤。根據(jù)原文“真理是一種克服,是對我們

的成見的克服。海德格爾說,真理須爭而后得。不是像寶藏那樣藏在金銀島,我們互相爭斗

以奪取它,最后占有它;而是,真理和我自己的成見做斗爭,真理在克服我們的成見之際展

現(xiàn)自身。沒有我們的看法,真理就無從顯現(xiàn)”,可知真理須爭而后得是指真理和我自己的成

見做斗爭,真理在克服我們的成見之際展現(xiàn)自身。而不是指一些人戰(zhàn)勝了另一些人。

故選B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分析、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從目錄的角度分析,《真理掌握我們》是作者滬申畫廊落成的感言,表達自己的思考,內(nèi)容上

可以超出原話題。

從論證結(jié)構(gòu)和論證內(nèi)容的角度分析,選文圍繞如何獲得真理從兩個反面展開論證。根據(jù)原文“真

理之能贏得我們,是因為真理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承認它”“人之性在于以真理為前提,真理是

我們的本性、自然、天性”,可知獲得真理要以真理存在為前提。根據(jù)原文“真理需要小我,

需要我們這些抱有成見的凡人”“真理和成見同根而生,兩者都植根于關(guān)切”,可知獲得真理

要對事物有關(guān)切之心并先形成自己的主張。

根據(jù)原文“然而,寬容卻是這樣一種態(tài)度:把自己的見解放到更寬的天地之中,聆聽他人,準(zhǔn)

備修正自己。由于關(guān)切而具有主張,就自己的全部理性所及堅持自己的主張,這不是不寬容,

這恰是寬容的主要條件。惟確有主張的人才能寬容”,可知真正的寬容是由于關(guān)切而具有主張,

在承認真理存在的前提下,堅持自己的主張并聆聽他人,準(zhǔn)備修正自己。

由此可見,真正的寬容和獲得真理的方式有相同之處,同時也是獲得真理的方式之一。所以,

第⑦段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補充。

(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16分)

大明湖之春

老舍

①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fēng)給七手八腳的刮了走。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

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fēng)吹得一干二凈,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再睜眼時,春已

過去了!記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開的時候,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鐘吧,屋中就非點燈不可

了;風(fēng)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

院中的兩株紫丁香,花已像煮過一回,嫩葉幾乎全破了!濟南的秋冬,風(fēng)倒很少,大概都留

在春天刮呢。

②有這樣的風(fēng)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③濟南的三大名勝,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狗突泉,大明湖,都多么響亮好聽!一聽

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lián)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xiàn)出一幅美景來。事

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中現(xiàn)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暗亍蓖饬糁鴰讞l溝,游

艇沿溝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

而無波。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擋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景,只見高高低低

的“莊稼”。艇行溝內(nèi),如穿高粱地,熱氣騰騰,碰巧了還臭氣烘烘。夏天總算還好,假若

水不太臭,多少總能聞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綠葉兒。春天,則下有黑湯,旁有破爛

的土壩;風(fēng)又那么野,綠柳新蒲東倒西歪,恰似掙命。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⑤話雖如此,這個湖到底得算個名勝。湖之不大與不明,都因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

“地”都收回,拆開土壩,挖深了湖身,它當(dāng)然可以馬上既大且明起來:湖面原本不小,而

濟南又有的是清涼的泉水呀。這個,也許一時做不到。不過,即使做不到這一步,就現(xiàn)狀而

言,它還應(yīng)當(dāng)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滿可

以不算數(shù)兒,配作個名勝與否簡直沒多大關(guān)系。因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難找的東西呀。水,

可太難找了。濟南城內(nèi)據(jù)說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還非有個湖不可。泉,池,河,

湖,四者俱備,這才顯出濟南的特色與可貴。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這個湖是少不得

的。設(shè)若我游湖時,只見溝而不見湖,請到高處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則見

城北灰綠的一片——大明湖;城外,華鵲二山夾著彎彎的一道灰亮光兒——黃河。這才明白

了濟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這樣多呀。

⑥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

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過蘇州的往往只記得此地的點心,逛過西湖的提起來便念叨那里龍井

茶,藕粉與苑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許比一過眼的美景更容易記住,那么大明湖的蒲

菜,菱白,白花藕,還真許是它馳名天下的重栗原因呢。不論怎么說吧,這些東西既都是水

產(chǎn),多少總帶者些南國風(fēng)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帶著一束束的大白蓮花出賣,在北方大概

只有濟南能這么“闊氣”。

⑦我寫過一本小說——《大明湖》—在一二八與商務(wù)印書館一同被火燒掉了。記得我

描寫過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詞句全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是什么什么秋。條子中先生給我畫過

一張油畫,也畫的是大明湖之秋,現(xiàn)在還在我的屋中掛著。我寫的,他畫的,都是大明湖,

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這里大概有點意思。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濟南的

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fēng),處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墻上走走,俯視秋湖,敗柳殘

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合:土壩上偶爾

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扒f稼”已都收了,

湖顯著大了許多,大了當(dāng)然也就顯著明。不僅是湖寬水凈,顯著明美,抬頭向南看半黃的千

佛山就在面前,開元寺那邊的“派子”,靜靜的立在山頭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

中還生著短短的綠葉。往南往北,往東往西,看吧,處處空闊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

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桑先生那張畫便是在北城墻上面的,湖邊只有幾株秋

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藍色,柳葉兒半黃。湖外,他畫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聯(lián)

成一幅秋圖,明朗,素凈,柳梢上似乎吹著點不大能覺出來的微風(fēng)。

⑧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

(原載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風(fēng)》,有刪減)

【注】亢德先生: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時任《宇宙風(fēng)》雜志編輯。《大明湖之春》

即是由他出題目向老舍先生約的稿。

8.賞析第①段畫線句的語言表現(xiàn)力。(4分)

9.“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在文章中兩次出現(xiàn),分析其作用。(4分)

10.第⑦段畫線句中的個人審美趣味與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的審美趣味異曲同工,請對

此加以賞析。(4分)

11.本文標(biāo)題為“大明湖之春”,最后筆墨卻落在“大明湖之秋”,請分析這樣構(gòu)思的妙

處。(4分)

【答案】8.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狂風(fēng)七手八腳地刮,賦予其人的狀態(tài),寫出了狂風(fēng)狂

亂、狂野的特點。②“一干二凈”寫出狂風(fēng)對花朵的摧毀力巨大(摧毀力度很大)。③“卷”

寫出了落花與黃沙在風(fēng)的作用下,攪在一起的慘烈狀態(tài)。④“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用夸

張的手法,寫出了春天逝去的迅速,更凸顯了風(fēng)的狂野。⑤表達了作者對大明湖春日短暫的

可惜之情。

9.①第一次出現(xiàn),針對人們自然地想象大明湖的美,指出現(xiàn)實其真實的狀態(tài),表達了作者對

大明湖現(xiàn)狀的遺憾之情。結(jié)構(gòu)上,引出下文對現(xiàn)實場景的描寫。②第二次出現(xiàn),是在現(xiàn)實場景

描寫之后對大明湖特點的再一次總結(jié)與強調(diào),表達了作者對大明湖被人為毀壞的憤怒與悲哀。

③兩次反復(fù)出現(xiàn),前后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為嚴(yán)謹(jǐn);④兩次出現(xiàn)將作者對大明湖的情感層層推

進。

10.①郁達夫選取“秋草”“落蕊”“秋蟬”等景物,表達出對“清”“靜”“悲涼”故都

秋獨特的享受與喜愛。②本文作者選取了秋日的敗柳、殘荷、破敗土壩、斷藕等意象(景物),

呈現(xiàn)出破敗、衰落的頹勢,寫出了深沉、厚重的感覺;③“一兩截”“三五枝”等數(shù)量詞,寫

出稀疏、寥落的感覺,整體上具有構(gòu)圖之美;④面對“枯瘦”“悲涼”的秋色,作者并非悲傷、

失意,而是表現(xiàn)出了滿懷喜愛、享受與依戀,與郁達夫?qū)徝廊の断嘁恢隆?/p>

11.①文章開篇部分即承接標(biāo)題寫了大明湖的春天,但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人為的破壞,

大明湖的春天無從說起,也無從欣賞,帶有遺憾與可惜。②接著作者寫了大明湖作為名勝的原

因在于其有北方難得的水以及出產(chǎn)有名。③最后寫自己對大明湖的秋景情有獨鐘,因為秋天可

以凸顯大明湖“大”“明”的特點。④文章本質(zhì)上是圍繞“大明湖”進行的構(gòu)思,不管是寫春

遮蔽了它的美,還是秋彰顯了它的美,凸顯的都是作者對大明湖的本身的愛和懷念。⑤標(biāo)題為

“大明湖之春”則更帶有對大明湖恢復(fù)原來面貌的美好期待。

【解析】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

結(jié)合“北方的春本來就不長,還往往被狂風(fēng)給七手八腳的刮了走”可知,運用擬人的修辭手

法,把狂風(fēng)人格化,寫狂風(fēng)七手八腳地刮,賦予其人的狀態(tài),寫出了狂風(fēng)狂亂、狂野的特

點。

結(jié)合“濟南的桃李丁香與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黃風(fēng)吹得一干二凈”可知,“一干二

凈”是成語,形容一點也不剩,寫出狂風(fēng)對花朵的摧毀力巨大(摧毀力度很大)。

結(jié)合“地暗天昏,落花與黃沙卷在一處”可知,“卷”是動詞,用卷字寫落花與黃沙卷在一

處,寫出了落花與黃沙在風(fēng)的作用下,攪在一起的慘烈狀態(tài)。

結(jié)合“再睜眼時,春已過去了!”可知,用夸張的手法,說一眨眼的工夫,春天就過去了,寫

出了春天逝去的迅速,更凸顯了風(fēng)的狂野。表達了作者對大明湖春日短暫的可惜之情。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

結(jié)合“一聽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便聯(lián)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現(xiàn)出一幅

美景來”“事實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可知,第一次出現(xiàn),是針對人們想

象中大明湖的美,指出現(xiàn)實其真實的狀態(tài),字里行間蘊含了作者對大明湖現(xiàn)狀的遺憾之情。

在結(jié)構(gòu)上,引出下文“湖中現(xiàn)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對現(xiàn)實場景的描寫。

結(jié)合“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可知,第二次出現(xiàn),是在現(xiàn)實場景描寫之后,

“現(xiàn)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壩劃開的多少塊‘地'。’地’外留著幾條溝,游艇沿溝而

行,即是逛湖”,描寫現(xiàn)實中的大明湖被人為毀壞的場景,“所以”是對大明湖特點的再一

次總結(jié)與強調(diào),表達了作者對大明湖現(xiàn)實場景的憤怒與悲哀。

“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兩次反復(fù)出現(xiàn),前后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為嚴(yán)謹(jǐn);兩次反復(fù)

出現(xiàn)有強調(diào)作用,將作者對大明湖的情感層層推進。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

從意象選擇上,郁達夫《故都的秋》中以秋蟬、秋雨、破屋、槐樹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

等衰敗景色作為審美對象,體現(xiàn)了以悲為美的審美趣味,表達出對“清”“靜”“悲涼”的

故都秋獨特的享受與喜愛。

結(jié)合“敗柳殘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

合:土壩上偶爾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可

知,從意象選擇上,本文作者選取了秋日的敗柳、殘荷、破敗土壩、斷藕等意象(景物),呈

現(xiàn)出破敗、衰落的頹勢,寫出了深沉、厚重的感覺。

“一兩截”“三五枝”是數(shù)量詞,強調(diào)數(shù)量之少,寫出稀疏、寥落的感覺,整體上具有構(gòu)圖

之美。

面對“枯瘦”“悲涼”的秋色,作者并非悲傷、失意,而是說“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

美呀”“確是有些畫意”“湖寬水凈,顯著明美”表現(xiàn)出了滿懷喜愛、享受與依戀,與郁達

夫?qū)徝廊の断嘁恢隆?/p>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構(gòu)思藝術(shù)的能力。

結(jié)合“有這樣風(fēng)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

可知,文章開篇部分即承接標(biāo)題寫了大明湖的春天,但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人為的破

壞,大明湖的春天無從說起,也無從欣賞,帶有遺憾與可惜。

結(jié)合“不過,即使做不到這一步,就現(xiàn)狀而言,它還應(yīng)當(dāng)算作名勝。北方的城市,要找有這

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況且,湖景若無可觀,湖中的出產(chǎn)可是很名貴呀”可知,

接著作者寫了大明湖作為名勝的原因在于其有北方難得的水以及出產(chǎn)有名。

結(jié)合“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濟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fēng),處

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墻上走走,俯視秋湖……”可知,最后寫自己對大明湖的秋景情有

獨鐘,因為秋天可以凸顯大明湖“大”“明”的特點。

可見,文章題為“大明湖之春”,最后筆墨落在“大明湖之秋”,本質(zhì)上是圍繞“大明湖”

進行的構(gòu)思,不管是寫春遮蔽了它的美,還是秋彰顯了它的美,凸顯的都是作者對大明湖的

本身的愛和懷念。

“有這樣的風(fēng)在這兒等著,濟南簡直可以說沒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無從說起”,對

大明湖春日短暫的可惜之情,標(biāo)題為“大明湖之春”則更帶有對大明湖恢復(fù)原來面貌的美好

期待。

(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8分)

[甲]秋江送別

[唐]王勃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

【乙】送柴侍御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12.這兩首詩曩不可熊在下列哪本書中被找到?()(1分)

A.《壓卷之作一一唐人絕句精粹》B.《長亭古道一一古代送別詩選》

C.《大唐CP——酬唱詩歌漫談》D.《昨夜星辰一一唐詩名家小傳》

1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躥的一項是()(3分)

A.【甲】詩第一字“歸”和第三字“江”重復(fù)使用,營造出回環(huán)往復(fù)的音韻美。

B.【乙】詩“流水”“通波”顯得兩地江河互聯(lián),“接”字更增添比鄰相近之感。

C.【乙】詩化"近”為“遠”,主觀上使得“兩鄉(xiāng)”變成“一鄉(xiāng)”,意在寬慰友人。

D.兩詩題材相同,但【甲】詩離情濃郁,突出感傷,【乙】詩情感豁達,較為達觀。

14.明代文學(xué)家鐘惺評價《送柴侍御》“翻新脫妙”,試比較【甲】、【乙】詩的后兩句,

分析【乙】詩寫法的妙處。(4分)

【答案】12.C13,C

14.甲詩最后兩句強調(diào)由于離別,一條江水成為兩個不同世界的分界線,突出心理距離之遠,

是送別詩傳統(tǒng)寫法。乙詩闡明因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從而使“兩鄉(xiāng)”成為“一鄉(xiāng)”,抒發(fā)雖

然人分兩地但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近,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甲詩以設(shè)問結(jié)

尾,自問自答,直接抒發(fā)離別的感傷。乙詩以反問結(jié)尾,既是對朋友的寬慰,更強調(diào)友情的深

摯不渝,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zhuǎn)。

【解析】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常識的能力。

C.“酬唱詩歌”錯誤,酬唱,指用詩詞互相贈答唱和,而兩首詩都是送別之作,且王勃是唐

代初期的詩人,王昌齡出生時期晚于王勃,王昌齡與王勃寫此詩時間相差七十多年,故不可

能是酬和詩。

故選C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C."化‘近'為‘遠'”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這兩句寫云雨相同,明

月共睹,應(yīng)是化“遠”為“近”,使“兩鄉(xiāng)”為“一鄉(xiāng)”,蘊涵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

厚誼。

故選Co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

首先,從意象的運用上,王勃的詩選用了“山”“水”,但卻將“一水”“山川”隱于句

中。而王昌齡的詩則將青山、明月兩個意象前置,形象鮮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

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復(fù)致意,懇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這種遷想妙得的

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意境開闊,具有鮮明的個性。

其次,空間處理上,王勃的詩化近為遠。“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由于離別,江水不再是一個小

區(qū)域,而成了兩個不同世界的分界線,強調(diào)了心理距離之遠。而王昌齡的詩則是化遠為近。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兩鄉(xiāng)”為“一鄉(xiāng)”,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

誼。語意新穎,出人意料。

最后,抒情方式上,“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王勃自問自答,以議論的形

式直接表達了別離的感傷。而王昌齡則以景作結(jié),融情入景,反詰收尾,一面是對朋友的寬

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后的思念,滲透在字里行間了。詩人用樂觀開朗又深情

婉轉(zhuǎn)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

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余的直說更加耐人尋味。王勃詩最后兩句強調(diào)由于離別,一條江水成

為兩個不同世界的分界線,突出心理距離之遠,是送別詩傳統(tǒng)寫法。王昌齡詩闡明因云雨相

同,明月共睹,從而使“兩鄉(xiāng)”成為“一鄉(xiāng)”,抒發(fā)雖然人分兩地但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

強調(diào)心理距離之近,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王勃詩以設(shè)問結(jié)尾,自問自答,直接抒發(fā)離別的

感傷。王昌齡詩以反問結(jié)尾,既是對朋友的寬慰,更強調(diào)友情的深摯不渝,樂觀開朗又深情

婉轉(zhuǎn)。

(四)閱讀下文,完成各題。(19分)

張自新傳

①張自新,初名鴻,字子賓,蘇州昆山人。自新少讀書,敏慧絕出。古經(jīng)中疑義,群子弟

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隨口而應(yīng),若素了者。性方簡,無文飾。見之者莫不訕笑,目為鄉(xiāng)里人。

同舍生夜讀倦睡去,自新以燈菜投之,油污滿幾,正色切責(zé),若老師然。髯品喪父,家計不能

支。母曰:“吾見人家讀書,期望青紫②,萬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為書?”自新涕泣長

跪,日:“亡父以此命鴻,且死,未聞有他語,鴻何敢忘?且鴻寧以衣食憂吾母耶?”與其兄

耕田度日,帶笠荷鋤,面色焦黑。夜歸,則正襟危坐,嘯歌古人,飄飄然若在世外,不知貧賤

之為戚也。

②兄為里長,里多逃亡,輸納無所出。每歲終,官府催科,探掠無完膚。自新輒詣縣自代,

而匿其兄他所??h吏怪其意氣,方授杖,輒止之,曰:“叫何人者?”自新日:“里長,實書

生也。”試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③弱冠授徒他所,歲歸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為大

樂。自新視豪勢,眇然不為意。吳中子弟多輕多,冶鮮好衣服,相聚集以褻語戲笑,自新一切

不省。與之語,不答。議論古今,意氣慷慨。酒酣,大聲日:“半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視,

氣勃勃若怒,群兒至欲毆之。補學(xué)官弟子員③,學(xué)官索贄金甚急,自新實無所出,數(shù)召笞辱,

意忽忽不樂,欲棄去,俄得疾卒。

④自新為文,博雅而有奇氣,人無知之者。予嘗以示吳純甫,純甫好獎士類,然其中所許

可者不過一二人,顧獨稱自新。自新之卒也,純甫買棺葬聲。

⑤歸子日:余與自新游最久,見其面斥人過,使人無所容倚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

笑罵紛集,殊不為意。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見者。淪沒至此,天可問邪?世之

乘時得勢、意氣揚揚、自謂己能者,亦可以省矣。

(選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

【注】①屹屹:同“政政”,勤奮不懈樣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經(jīng)帶之色,這里俯楷高官顯

爵。③弟子員:生員。

15.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1)若素了者()(2)純甫買棺葬凈()

16.請為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2分)

(1)而何人者?()

A.如果B.你C.但是D.而且

(2)軍天下竟何如()

A.治理B.主管C.分割D.官

17.翻譯第③段劃線句。(6分)

自新視豪勢,眇然不為意。吳中子弟多輕保,冶鮮好衣服,相聚集以褻語戲笑,自新一切不

省。

18.第⑤段劃線句斷句合適的一項是()(2分)

A.使人無所容/傳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笑罵紛集

B.使人無所容彳壽/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笑罵紛集

C.使人無所容/僖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笑罵紛集

D.使人無所容/待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笑罵/紛集

19.作者認為張自新的性格“性方簡”。請你結(jié)合全文,分析“性方簡”的內(nèi)涵。(3分)

20.本文的另一版本,最后一段結(jié)尾處有這樣幾句,你認為是否應(yīng)當(dāng)保留?(4分)

語曰:“叢蘭欲茂,秋風(fēng)敗之。”余悲自新之死,為之?dāng)⒘衅涫隆W孕录以谛卵蠼?,風(fēng)雨

之夜,江濤有聲,震動數(shù)里。野老相語,以為自新不亡云。

【答案】15.①.平時②.代詞,他

16.(1)A(2)B

17.自新看那些權(quán)豪勢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吳中子弟大多輕薄浮滑,喜好穿著光鮮華麗

的衣服,聚集到一處用猥褻的語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會。

18.A

19.結(jié)尾歸有光寫了自新大庭廣眾斥責(zé)他人,不看人臉色,即使遭人笑罵也不以為然,塑造了

一個直率坦蕩的人物形象。前文中他如老師般懇切斥責(zé)夜讀睡去的同舍書生、不屑吳中弟子的

華麗穿著和輕薄舉動、酒后出狂言,塑造了一個方正剛直的奇才形象。

20.應(yīng)該保留。多出的這兩句話說明寫記的原因是“悲自新之死”,與本段前幾句作者補敘與

張自新交往時見聞其面斥人過的內(nèi)容相照應(yīng),同時增強了文章結(jié)尾的藝術(shù)效果,先用蘭花比喻

張自新,秋風(fēng)比喻世俗,指出張自新不為世俗所容的不幸;寫野老聽到''震動數(shù)里”的江濤聲

便認為張自新沒有死,濤聲正像是剛強正直的他高傲地呼喚、不平地吶喊。蘊含了鄉(xiāng)親們及作

者本人對張自新的深切哀悼之情和對天地不公的憤慨。這一結(jié)尾引人深思,啟發(fā)聯(lián)想,使讀者

對張自新更為同情和崇敬。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素:平時。句意:仿佛很平常很熟識一樣。

(2)焉:代詞,他。句意:純甫買來棺材為他安葬。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而:你。句意:你是什么人?

故選Bo

(2)宰:治理。句意:治理天下終究怎么樣呢?

故選Ao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豪勢”,權(quán)豪勢要之人;“眇然”,淡然,蔑視;“輕保”,輕佻,不莊重;“省”,理

會。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使人無容身之處。大庭廣眾之下,講話不曾看人家的臉色。即便笑罵紛紛揚揚。

“使人無所容”省略了主語,“使”是謂語,“人”既是“使”的賓語,又是“無所容”的

主語,“容”后斷開,排除B;

“未嘗視人顏色”中,“未嘗視”是謂語,“人顏色”是賓語,賓語后斷開,排除CD。

故選Ao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見其面斥人過,使人無所容,僖人廣坐間,出一語未嘗視人顏色,笑罵紛集,殊不

為意”可知,結(jié)尾歸有光寫了自新大庭廣眾斥責(zé)他人,不看人臉色,即使遭人笑罵也不以為

然,塑造了一個直率坦蕩的人物形象。

由原文“油污滿幾,正色切責(zé),若老師然”“吳中子弟多輕保,冶鮮好衣服,相聚集以褻語

戲笑,自新一切不省。與之語,不答”“酒酣,大聲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視,氣

勃勃若怒”可知,前文中他如老師般懇切斥責(zé)夜讀睡去的同舍書生、不屑吳中弟子的華麗穿

著和輕薄舉動、酒后出狂言,塑造了一個方正剛直的奇才形象。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

首先明確:應(yīng)當(dāng)保留。

這個版本中“余悲自新之死,為之?dāng)⒘衅涫隆保淮藶閺堊孕伦鱾髟?,“悲”字表達

了作者對張自新的同情與惋惜;

“叢蘭欲茂,秋風(fēng)敗之”,用蘭花比喻張自新,秋風(fēng)比喻世俗,蘭花被秋風(fēng)吹敗,指出張自

新不為世俗所容的不幸。

“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風(fēng)雨之夜,江濤有聲,震動數(shù)里。野老相語,以為自新不亡云”,以

野老聽到“震動數(shù)里”的江濤聲便認為張自新沒有死作結(jié),聲情并茂,感人肺腑。那震天動

地的濤聲正像是剛強正直的他高傲地呼喚、不平地吶喊。其中蘊含了鄉(xiāng)親們及作者本人對張

自新的深切哀悼之情,也引人深思,啟發(fā)聯(lián)想,使讀者對這被秋風(fēng)吹敗的欲茂叢蘭充滿同情

和崇敬。

參考譯文:

張自新傳

①張自新,原名鴻,字子賓,蘇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讀書,聰慧絕倫,文思敏捷。古

《經(jīng)》中有疑惑難解之處,學(xué)生們都茫然呆立而無所獲,只有自新隨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

熟識一樣。他性格方正誠實,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看見他的人沒有不譏諷他的,都將他看

作鄉(xiāng)下人。同舍的書生晚間讀書,疲倦而睡去,自新扔燈架以提醒他,油污滿桌子,他嚴(yán)肅

懇切地提出批評,仿佛老師一樣。自新幼年喪父,家計不能支撐,母親說:“我看見人家讀

書,期望做大官,萬人中不過一個。況且我們家命運已經(jīng)到了這種地步,還為什么讀書

呢?”自新哭泣、長跪,說:“亡父用這來囑咐我,將離人世時,沒有聽說別的話,我怎么

敢忘卻呢?況且我難道因為衣食的緣故而使母親憂勞嗎?”他和他的兄長耕田度日,戴著斗

笠扛著鋤頭,臉色黝黑。晚間歸來,就正襟危坐,吟詠古人的詩文,飄飄然仿佛在塵世之

外,不覺得貧賤是一種悲戚了。

②他的兄長是里長,鄉(xiāng)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稅沒有地方收取。每到年終,官府催交租

稅,就將他拷打得體無完膚。自新就到縣衙代哥哥受刑,把哥哥藏匿到別的地方去??h吏為

其意氣而感到奇怪,差役剛要施與杖刑,就阻止了,問:“你是什么人?”自新說:“我是

里長,本是一名書生?!笨h官讓他試寫一篇文章,他馬上就寫成了,縣官安慰他,并免去了

對他的刑罰。

③自新二十歲的時候,就在別的地方教授學(xué)生。每年回鄉(xiāng)探親三四次,穿著破衣草鞋,

徒步往返,為他的母親準(zhǔn)備酒菜飯食,兄弟倆酣笑,他把它視為最高興的事。自新看那些權(quán)

豪勢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吳中子弟大多輕薄浮滑,穿著光鮮華麗的衣服,聚集到一

處,用猥褻的語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會。人們和他談話,他也不回答。談?wù)摴沤裰拢?/p>

意氣慷慨。酒喝到酣暢的時候,他大聲說:“治理天下終究怎么樣呢?”并且眼睛往上看,

神氣勃勃仿佛發(fā)怒一樣,那些年輕人想要毆打他。他被補授為秀才,學(xué)官向他索要禮金很是

急迫。自新確實拿不出禮金,屢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樂,想棄官而去,不久就得

病去世。

④自新寫文章,淵博高雅而有奇?zhèn)飧?,人們不知道。我曾把這些文章拿給吳純甫看,

純甫喜歡獎掖士人,然而其中所贊許的人,不過一兩個,而僅稱許自新。自新死了,純甫買

來棺材為他安葬。

⑤歸子說:我和自新交往最久,看見他當(dāng)面斥責(zé)別人過錯,使人無容身之處。大庭廣眾

之下,講句話不曾看人家的臉色。即便笑罵紛紛揚揚,他也從不放在心上。憑借自新的才

華,如果讓他有所舉用,一定有能夠顯現(xiàn)自己的時候。他沉淪埋沒到這種地步,天意可探問

嗎?世間的乘時得勢者,意氣揚揚,自認為自己有才能的人,也可以醒悟了。

(五)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11分)

大龍湫記

[元]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嘗從老先生來觀大龍湫,苦雨積日夜。是日,大風(fēng)起西北,始見

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zhuǎn)出谷中,從者心掉。望見西北立石,作人俯勢,

又如大楹。行過二百步,乃見更作兩股倚立。更進百數(shù)步,又如樹大屏風(fēng)。而其顛給郤,猶蟹

兩螯,時一動搖,行者兀兀,不可入。轉(zhuǎn)緣南山趾,稍北,回視如樹圭。又折而入東崎,則仰

見大水從天上墮地,不掛著四壁,或盤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東巖趾有諾說那庵,相去五

六步,山風(fēng)橫射,水飛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迸入屋,猶如暴雨至。水下撒大潭,轟然萬人鼓

也。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先生日:“壯哉!吾行天下,未見如此瀑

布也?!?/p>

②是后,予一歲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則皆水縮,不能如向所見。今年冬又大旱,

客入,到庵外石石工上,漸聞有水聲。乃緣石石工下,出亂石間,始見瀑布垂,渤渤如蒼煙,乍小

乍大,鳴漸壯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紅如丹砂。石間無秋毫土氣,產(chǎn)木宜瘠,反碧

滑如翠羽鳧毛。潭中有斑魚二十余頭,間轉(zhuǎn)石聲,洋洋遠去,閑暇回緩,如避世士然。家僮方

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不可復(fù)得瓶,乃解衣脫帽著石上,相持扼

孥,爭欲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黃猿數(shù)十,聞聲皆自驚擾,挽崖端偃木牽連下,窺人

而啼??v觀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為瑞鹿寺,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迷不得路,獨

見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謂南山公也。

21.賞析第①段畫線句中“搗”字的妙處。(3分)

22.下列對本文分析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分)

A.第①段中作者將大龍湫四周之景與瀑布之景進行了對比。

B.第②段中作者用魚和猿設(shè)喻,形象表現(xiàn)了大龍湫的寧靜。

C.作者從動與靜、視覺與聽覺等多個角度展現(xiàn)大龍湫之景。

D.作者以秋季大龍湫的動態(tài)美來襯托冬季大龍湫的靜態(tài)美。

23.文中多處描寫了游人的舉動和感受,請分析其作用。(5分)

【答案】21.“搗”字用比擬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瀑布沖入深潭時的磅礴氣勢,傳神地表現(xiàn)出大

龍湫的雄勁,極富視覺沖擊力,也與后文“轟然萬人鼓”的聽覺感受相呼應(yīng)。

22.C

23.答案示例:①第一段中未見瀑布時通過寫游人的膽戰(zhàn)心驚來烘托水聲之大,有先聲奪人之

效;②通過寫“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顧大笑”的舉動和神情反襯出大龍湫瀑

布的聲如“震霆”般的雄壯;③第二段中對人物接水、失瓶、取瓶、大笑的描寫,極具生活氣

息,既突出了冬季大龍湫瀑布水勢“乍大乍小”的特點,又渲染了悠然自得的氛圍;④文章最

后描寫行人游興未盡,徜徉曲徑見月的場面,進一步烘托了大龍湫的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解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詞語的能力。

“搗”的本義是用棍子等的一端撞擊或捶打。原本是人的動作,這里用來寫瀑布的“水”,

用的是比擬手法;“搗”很有力量感,“水下?lián)v大潭”,意思是瀑水向下沖擊大水潭;該字

形象地寫出了瀑布沖入深潭時的磅礴氣勢,這個瀑布就是大龍湫,只用了這個細節(jié)描寫,用

了這一個字就傳神地表現(xiàn)出大龍湫的雄勁,極富視覺沖擊力,也與后文“轟然萬人鼓”的聽

覺感受相呼應(yīng)。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對比”錯,作者寫從大龍湫四周之景,主要從聽覺、視覺的角度對沿路山景進行描摹,

種種奇山異石令人目不暇接,為大龍湫正式出場做足了鋪墊,因此寫周圍景色是烘托大龍

湫;

B.“用魚和猿設(shè)喻”錯,此處寫魚和猿不是比喻,而是實寫,以魚和猿兩種動物來寫這里環(huán)

境的自在悠然,遠離塵囂。

D.“襯托”錯,文章寫了大龍湫的兩種不同的景色:雨季的大龍湫,其基調(diào)是“雄奇喧

騰”;而旱季大龍湫的基調(diào)則是“明麗幽靜”。二者是并列關(guān)系,并非誰襯托誰。

故選Co

[2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寫作技巧的能力。

①第一段中未見瀑布時寫游人“入谷,未到五里余,聞大聲轉(zhuǎn)出谷中,從者心掉”,距離大

龍湫還有好幾里,水聲之大令游人“心掉”,這是通過寫游人的膽戰(zhàn)心驚來烘托水聲之大,

有先聲奪人之效;

②看到大龍湫之后寫“水下?lián)v大潭,轟然萬人鼓也。人相持語,但見張口,不聞作聲,則相

顧大笑”,先寫水聲之大,猶如萬人擊鼓,接著通過寫游人的舉動和神情反襯出大龍湫瀑布

的聲如“震霆”般的雄壯;

③第二段中寫仆人的行為,“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壯一倍,不

可復(fù)得瓶,乃解衣脫帽著石上,相持扼孥,爭欲取之,因大呼笑”,對人物接水、失瓶、取

瓶、大笑的描寫,極具生活氣息;此處寫的是大龍湫旱季的特點,呈現(xiàn)出“渤渤如蒼煙,乍

小乍大”的飄緲變幻之狀,水聲也變得回環(huán)潺諼,需要走上鄰近的石橋,方能聆其清音。而

此處寫僮仆的行為,既突出了冬季大龍湫瀑布水勢“乍大乍小”的特點,又渲染了悠然自得

的氛圍;

④文章最后描寫“縱觀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一一今為瑞鹿寺,日已入。蒼林積葉,前行,人

迷不得路,獨見明月宛宛如故人”,面對這樣的美景,作者的游興到薄暮還未盡,直至月出

東山,依然徜徉在灑滿月色的曲徑上。行人游興未盡,徜徉曲徑見月的場面,進一步烘托了

大龍湫的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參考譯文:

①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間,我曾經(jīng)跟隨老先生來觀賞大龍湫瀑布,正逢陰雨連綿,日夜不

停。這一天,大風(fēng)從西北刮起,才見到太陽出來。大龍湫的水勢正大,進入山谷,還不到五

里多路,就聽到巨大的聲響從谷中曲折傳出。跟隨者都膽戰(zhàn)心驚。望見西北方屹立的一座山

峰,作出人俯伏的姿勢,又很像堂前的柱子。走過二百步,接著見到此峰變得好像是兩腿互

相支撐站立。再前行一百多步,此峰就又像是豎立著的大屏風(fēng)了。它的頂峰裂開而又深陷,

仿佛螃蟹的兩只螯足,不時地搖動,游人心神緊張而不敢再往里走。我們轉(zhuǎn)身沿著南山腳,

向偏北方向走去,回頭再看那山峰就像是樹立的玉圭了。而后轉(zhuǎn)彎進入東山,抬頭就看見大

水從天上直落到地上,一點也不沾掛四邊石壁,有時瀑水在半空中回旋久久不落,剎那間又

迸落如雷霆萬鈞。東山腳下有諾說那庵,相距五六步遠,山風(fēng)橫吹過來,瀑水就飛射到人的

身上。走進庵堂躲避,瀑水的余沫仍然會飛濺入屋,好像暴雨來了一樣。瀑水向下沖擊大水

潭,轟然震響如同萬人擊鼓。游人互相拉手說話,只看見嘴巴張開,卻聽不見話音,于是相

視大笑。老先生說:“壯觀啊!我走遍天下,沒有見過如同這樣的瀑布?!?/p>

②從此以后,我每年都會來一次。來時,常在九月。因為在十月,瀑水就減少,不能像

以前所見到的那樣了。今年冬天又是大旱,我自外而來,到諾說那庵外的石橋上,漸漸有水

流聲可以聽到。于是順著石橋下去,走出亂石叢,才看見瀑布垂掛著,水氣噴溢升騰有如青

色的云煙,忽大忽小,而水聲也漸漸宏壯急迫起來。瀑水跌落在水潭中低凹的石面上,石面

被瀑水猛烈地沖擊,反射出丹砂一般的紅光。石間沒有絲毫的泥土氣息,生長于此的樹木本

該瘦瘠,卻反而像翡翠鳥和野鴨的羽毛那樣碧綠光滑。水潭里有二十多尾斑魚,聽到石頭被

水沖擊轉(zhuǎn)動的聲音,就舒緩地搖尾游向遠處,悠閑徘徊,就像避世的隱士那樣。家僮此時在

石旁放置了大瓶,想盛接由上而來的瀑水。瀑水忽然飛舞著向人們撲來,勢頭加大了一倍,

家里的奴仆們不能再取回瓶子。于是他們解衣脫帽放在石上,互相牽拉著手,想爭先取回瓶

子,因此而大聲呼叫笑鬧。西南方的石壁上,有幾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