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_第1頁
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_第2頁
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_第3頁
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_第4頁
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1、一些概念1.1免疫應答:免疫細胞對抗原物質(zhì)的識別、活化、分化和效應過程,分為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應答。第2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1.2非特異性免疫:即固有免疫,是生物體在長期種系發(fā)育和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系列防衛(wèi)機制。在個體出生時就具備,可對外來的病原體迅速產(chǎn)生免疫應答,產(chǎn)生非特異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時在特異性免疫應答過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對多種微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防御作用,沒有特殊的針對性,與機體的屏障結(jié)構(gòu)、吞噬細胞、NK細胞和正常體液及組織中的抗菌物質(zhì)密切配合,共同發(fā)揮作用。第3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1.3特異性免疫:在非特異性免疫基礎(chǔ)上建立的,是個體在生命過程中接受抗原性異物刺激后,主動產(chǎn)生或者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動獲得的,又稱適應性或獲得性免疫。第4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第5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非特異性免疫2.1屏障結(jié)構(gòu)2.1.1體表屏障:皮膚、粘膜及其附屬腺體;三種作用方式(機械阻擋和排除作用,粘多糖和纖毛;分泌殺菌和抑菌物質(zhì),乳酸、脂肪酸、溶菌酶等;正常菌群拮抗作用)2.1.2內(nèi)部屏障:血腦屏障、血胎屏障。第6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第7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2非特異性免疫抗感染的作用時相2.2.1即刻非特異性免疫應答階段:感染0-4小時,皮膚、粘膜上皮細胞及其分泌液中的抗菌物質(zhì)和表面正常菌群作為體表屏障阻止病原體對上皮細胞的粘附。第8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2.2早期非特異性免疫應答階段:感染4-96小時,吞噬細胞活化,殺傷功能增強,并產(chǎn)生大量細胞因子,血管擴張。第9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2.3特異性免疫應答誘導階段:感染96小時以后,活化巨噬細胞將加工處理過的病原微生物等攜帶至淋巴結(jié)等處,誘導特異性免疫。第10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3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應答的細胞吞噬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NK細胞第11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2.4正常體液和組織中的抗微生物物質(zhì)補體系統(tǒng)、干擾素、溶菌酶、乙型溶素。第12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特異性免疫細胞3.1T淋巴細胞T細胞亞群T細胞功能3.1.1T淋巴細胞的分化階段特征:來源于骨髓的干細胞,成熟于胸腺,在外周淋巴器官起作用。第13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1.1第一階段:保留T細胞前體特征,如:Tdt陽性,CD4CD8雙陰性。此階段分化的主要標志是:人出現(xiàn)CD2分子,小鼠出現(xiàn)CD2、CD25。TCR基因開始重排。3.1.1.2第二階段:表面開始表達低水平的CD8CD4,TCRa亦開始重排,CD3-TCR復合物開始裝配。第14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1.3第三階段:在胸腺髓質(zhì)中進行CD8CD4高水平表達。開始出現(xiàn)CD8與CD4的不成熟細胞亞群。TCR仍處于低水平,Tdt開始轉(zhuǎn)為陰性。3.1.1.4第四階段:成熟階段,開始出現(xiàn)CD8、CD4單陽性細胞,并進入外周免疫器官;TCR表達量到達成熟水平。第15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T淋巴細胞表面標記3.1.2.1表面抗原3.1.2.1.1HLA抗原:人類主要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對T細胞激活和產(chǎn)生免疫效應有重要作用。第16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1.2白細胞分化抗原:即CD抗原,是成熟T細胞表面表達的表型分子。

3.1.2.1.2.1CD2:存在于外周T細胞和胸腺細胞表面,能與綿羊紅細胞結(jié)合,故稱E受體,可促進和加強T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的結(jié)合和作用,并由此產(chǎn)生協(xié)同刺激信號,誘導T細胞活化。第17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1.2.2CD3:存在于所有成熟T細胞膜上,常與TCR形成復合物,可將TCR與抗原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活化信號傳遞到細胞內(nèi)3.1.2.1.2.3CD4:主要表達在成熟的T輔助細胞(TH)上,促進TH細胞的活化。3.1.2.1.2.4CD8:主要識別MHC-2類抗原。第18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1.2.5CD11:T細胞表面的一種粘附分子,誘導T細胞活化。3.1.2.1.2.6CD28:協(xié)同刺激分子受體,誘導T細胞活化。第19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2表面受體3.1.2.2.1T細胞抗原識別受體TCR:是T細胞表面能夠特異性識別和結(jié)合抗原的結(jié)構(gòu)。第20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2.2綿羊紅細胞受體:簡稱E受體(CD2分子)。在一定條件下,T細胞與綿羊紅細胞結(jié)合,形成玫瑰花樣的細胞集團,稱E玫瑰花結(jié)。E玫瑰花結(jié)試驗常用來檢測受試者外周血T細胞的比例和數(shù)量,能間接反映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況。第21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2.3有絲分裂原受體:能刺激多克隆下T、B細胞增生分化。3.1.2.2.4白細胞介素受體:由免疫細胞和非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一組能夠介導白細胞間和其他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促進T細胞活化、增生、分化和成熟。第22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2.5FC受體:參與對抗體產(chǎn)生的調(diào)節(jié)和促進細胞間的黏附及相互作用。3.1.2.2.6補體受體:促進T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第23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2.3T細胞亞群是由一群功能和表面分化抗原不同的細胞組成的群體。按CD分子不同,T細胞分為CD4+和CD8+兩大亞群。第24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B淋巴細胞B細胞亞群B細胞功能3.2.1B淋巴細胞分化為漿細胞過程:第25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1.1第一階段:形態(tài)較大,無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可表達CD19抗原分子。3.2.1.2第二階段:IgM單體分子表達于細胞膜表面。CD19等表達量增加。3.2.1.3第三階段:表膜開始表達IgD、FC受體和補體受體。3.2.1.4第四階段:分化為能產(chǎn)生抗體的漿細胞和能對再次刺激起反應的記憶B細胞。第26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2B淋巴細胞表面標記表面抗原和表面受體第27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2.1表面抗原3.2.2.1.1HLA抗原:富含HLA1和HLA2類分子,后者對B細胞活化產(chǎn)生免疫應答具有重要作用。3.2.2.1.2CD抗原:CD19和CD20分子是特有的抗原分子。CD21和CD40表達于成熟B細胞。CD79a和CD79b能與B細胞抗原受體結(jié)合,起傳導信號作用。CD80分子在活化B細胞高量表達。第28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2.2表面受體:3.2.2.2.1B細胞抗原受體:BCR,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與外來抗原起反應。成熟B細胞抗原受體為SmIgM和SmIgD,未成熟的為SmIgM。3.2.2.2.2IgGFc受體:不是特有標志,作用不同,第29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2.2.3補體受體:能與補體裂解片斷C3b和C3d結(jié)合的受體,可介導免疫黏附。3.2.2.2.4有絲分裂原受體:激活多克隆,發(fā)生有絲分裂。3.2.2.2.5白細胞介素受體,對B細胞活化、增生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第30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3亞群B1和B2兩大類第31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3.1B1:主要分布于腹腔和胸腺,表面高表達SmIgM,低表達SmIgD。3.2.3.2B2:高表達SmIgD和B220抗原,表達VD23分子。第32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4B細胞功能產(chǎn)生抗體、提呈抗原、分泌細胞因子和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第33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其他免疫細胞能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呈遞給T淋巴細胞,故又稱為抗原提呈細胞。第34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1吞噬細胞包括骨髓中的前單核細胞、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和組織內(nèi)的巨噬細胞。據(jù)有抗感染、抗腫瘤、參與免疫應答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等多種生物學作用,因具有黏附玻璃和塑料表面的特性,又稱為黏附細胞。第35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2樹突狀細胞體內(nèi)功能最強的抗原體呈細胞,分布于淋巴細胞和皮膚中居多,不具有吞噬作用,但作為輔佐細胞體呈抗原。第36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3K細胞在體外能夠溶解IgG抗體致敏的靶細胞。第37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4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來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直接殺傷感染的靶細胞和腫瘤,不具有識別抗原功能,殺傷作用不具記憶性。第38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5粒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髓系干細胞,成熟后釋放入血,根據(jù)胞漿顆粒對組織染料著色反應的不同,可分為:中性、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第39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5.1中性粒細胞具有高度移動性和非特異性吞噬功能,對病原微生物處理過程分為:趨化與接觸、吞入與脫粒和殺傷與消化三個階段第40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5.2嗜酸性內(nèi)含粗大的嗜酸性顆粒,多種水解酶,殺傷能力不及中性粒細胞。第41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5.3嗜堿性內(nèi)含許多嗜堿性顆粒,可引導超敏反應。第42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6紅細胞載氧,還可吞噬與清除病原微生物。第43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4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其調(diào)節(jié)因子3.4.1作用模式:在對抗原的免疫應答過程中,巨嗜細胞首先對抗原進行吞噬、加工和處理,并將其遞給T輔助細胞,使T細胞被活化,活化的巨嗜細胞能分泌白細胞介素1,后者進一步支持T細胞的分化,活化的T細胞能夠分泌多種淋巴因子,后者有多種作用。第44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3.4.2調(diào)節(jié):T細胞是最重要的調(diào)節(jié)因子。第45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4、細胞因子4.1概念:由多種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細胞因子之間相互作用,與神經(jīng)遞質(zhì)及內(nèi)分泌激素共同組成了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物質(zhì),對細胞物理功能、炎癥反應、免疫應答等多種生物學效應起作用。其起作用必須依賴于相應的細胞表面因子受體(CKR)的存在。第46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4.2細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絕大多數(shù)細胞因子是低分子量的蛋白或糖蛋白;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內(nèi)分泌方式發(fā)揮作用;一種細胞可產(chǎn)生多種細胞因子。第47頁,共51頁,星期六,2024年,5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