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際理論_第1頁
跨文化交際理論_第2頁
跨文化交際理論_第3頁
跨文化交際理論_第4頁
跨文化交際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跨文化交際理論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學者對跨文化交際理論的研究有了質的飛躍。1983年,對于跨文化交際理論的初步探討首次出現(xiàn)在《國際與跨文化交際年鑒》中。隨后,跨文化交際的理論探索漸入佳境,學者們互相借鑒、綜合研究,使跨文化理論的發(fā)展突飛猛進,至今已有十幾種之多,涵蓋了跨文化交際研究的各個方面。本章主要就一些研究比較成型、實踐性較強的跨文化交際理論作以詳細論述。4.1意義協(xié)調理論(CoordinatedManagementofMeaning,CMM)人們常常把談話當成生活中最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人們在交談時經常按照大家預期的方式說話,這是約定俗成的方式。為了了解交談的本質,人們常常使用意義協(xié)調理論(CoordinatedManagementofMeaning,CMM)。該理論是由美國傳播學大師W·巴內特·皮爾斯和弗農·克羅農(W.BarnettPearceandVernonCronen)提出的。他們認為交際過程受到規(guī)則制約和指導,因此,規(guī)則在該理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意義協(xié)調理論一般指個體如何確立規(guī)則,創(chuàng)造和解釋意義以及這些規(guī)則如何在交談的意義協(xié)調中使用。皮爾斯和克羅農把生活比作是“沒有導演的戲劇”,談話則是這場戲劇中的主要產品。由于沒有導演也沒有劇本,所以情節(jié)錯綜復雜,演員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獲得意義,同時又不停地與他人協(xié)調著他們的劇本。實際上,那些能夠讀懂他人劇本的人在交談中能夠保持前后一致;而那些讀不懂劇本的人則需要協(xié)調他們的意義??梢姡瑢φ勗拕”具_成共識非常困難。皮爾斯和克羅農這個鮮活的比喻闡明了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本質。該理論是在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成果之上提出的。4.1.1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前提假設意義協(xié)調理論關注的是個人以及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并且它揭示了個體如何把意義賦予某個信息。該理論有以下幾個前提假設:1.個人生活在交際之中。2.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社會實在。3.信息傳遞依賴于個人意義和人際間的意義。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第一個假設說明了交際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皮爾斯認為人類交際的重要性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也就是我們生活在交際之中。意義協(xié)調理論認為社會情景是互動創(chuàng)造的。也就是說,正在進行社會交往的兩個人共同創(chuàng)造了談話的意義。交際活動中的每個人都是人際交往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同時人際交往系統(tǒng)又能幫助解釋每個人的行為和反應??梢?,個體創(chuàng)造了交談的現(xiàn)實,所以每個互動都具有獨特性。西方學術界傾向于把交際看成是無色無味的思考和表達工具,皮爾斯和克羅農則與傳統(tǒng)觀念相悖,他們認為只有重新審視交際,在新的語境中理解交際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行為。所以,首先要承認交際的重要性。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第二個假設是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社會實在。這里所說的社會實在(socialreality),是指個體對意義和行為的理解與他人交際互動的符合程度。在兩個人交談之前,就已經有各自的交談經驗,在談話中,兩個人從不同的起點進入交談,交談的結果又會產生新的社會實在??梢哉f,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創(chuàng)造了新的社會實在。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第三個假設是信息傳遞依賴于個人意義和人際間的意義。所謂的個人意義(personalmeaning)指的是個人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從個人獨特的經驗出發(fā)獲得的意義。個人意義來源于人們過去和他人交往的經驗,所以在這一點上體現(xiàn)了巨大的個體差異。個人意義在交際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人們發(fā)現(xiàn)關于自己的信息和關于他人的信息。當互動的雙方對彼此的解釋達成一致意見時,他們也就獲得了人際間的意義(interpersonalmeaning)。人際間的意義是由參與者共同創(chuàng)建的,它來自不同的情景。由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所以獲得人際間的意義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交談中,人們是不假思索地獲得了個人意義和人際間的意義。以上是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三個假設,可見該理論關注的中心是交際、社會實在和意義。4.1.2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應用意義協(xié)調伴隨著人們交談的始終,但是卻很難描述,唯一的辦法是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由于人們的能力和天賦所限,意義協(xié)調經常出現(xiàn)問題。當人們試圖從談話信息中獲取意義時,意義協(xié)調也就開始了。人們交談中意義協(xié)調的結果只有三種:第一種是雙發(fā)達成一致;第二種是沒有達成一致;第三種是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協(xié)調一致。而在現(xiàn)實中,第三種情況發(fā)生的幾率比較大。意義結構的等級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學者認為,意義可以分為六個層次:內容、言語行為、契約、情節(jié)片段、生活劇本和文化模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層次包含在另一個層次之中,內容是意義的低級層次,文化模式為最高級的層次。高級層次的意義能夠幫助人們理解低級層次的意義,同時,人們是在不同的層次上對意義進行解釋。內容是人們接觸到的原始數(shù)據,也可以說是未經解釋的刺激,它包括行為、噪音、視覺刺激等形式。內容層次是原始數(shù)據向意義轉換的第一步。言語行為是指“通過說話而執(zhí)行的行為,包括抱怨、侮辱、承諾、斷言和質疑等”。言語行為傳遞了講話者的意向而且指明了一個特定的交際應該如何進行。例如,當你對愛人說出“我愛你”的時候,這幾個字就是言語行為,因為這句話還充滿著感情語氣。皮爾斯認為,言語行為不是物體,它們以意義的邏輯和交談行為表現(xiàn)出來。人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言語行為。契約是第三個層次。它是指處于一定關系中的人對雙方關系的可能與限制達成的同意。契約對行為做出規(guī)定,是行為的指導方針。契約還規(guī)定了關系的邊界,幫助區(qū)分了我們和他們,而且它為態(tài)度和行為提供參考,比如,雙發(fā)如何發(fā)言,或者有哪些話題是交談中的禁忌。情節(jié)片段是指有明確的開始、發(fā)展和結局的交際慣例,它描述了人們行為的語境。人們在情節(jié)片段的強調程度上存在分歧。不同的強調意味著對情節(jié)片段的不同表達,因此,就有同一情節(jié)片段的局內人視角和局外人視角。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情節(jié)片段的基礎,當人們在決定情節(jié)片段該如何發(fā)展時,總是懷有各自的文化期望。生活劇本是指一系列過去的、現(xiàn)在的情節(jié)片段,生活劇本是與人們的自我感覺相關聯(lián)的事物。每個人經歷的生活劇本各不相同,存在很大差異。生活劇本還包括兩個人一起創(chuàng)造的那些情節(jié)片段。文化模式是關于世界秩序以及與世界秩序的關系的整體圖像。在解釋意義時,個人與文化的關系非常重要。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以各自不同的視角解釋意義時,就會產生交際的障礙。在交談的過程中,意義層次的作用十分重要。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互動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人們之間的意義等級有很大差異。意義等級的區(qū)分有利于我們理解意義協(xié)調和管理意義。影響協(xié)調過程的因素意義協(xié)調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道德感和是否可獲得資源。意義協(xié)調需要個體考慮到更高的道德規(guī)則。道德感涉及倫理,道德規(guī)則的實質是個體在交流中表達倫理立場和觀點的機會。倫理是談話內在的組成部分。在交際中,每個人把不同的道德規(guī)則帶入談話中,人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如朋友、戀人、員工、丈夫等。每一種角色都享有不同的權力,同時承擔不同的責任。比如在一些文化中,男性被認為是領導者和家庭保護者的角色,這種與女性的義務的沖突,就會影響他們交談過程的協(xié)調。此外,一個人資源獲得能力也會影響意義協(xié)調。皮爾斯所說的資源指的是“人們用來使自己的世界充滿意義的故事、形象、象征和制度”,皮爾斯認為資源還包括感知、記憶和幫助人們與他們的社會實在保持一致的概念。協(xié)調在交際中非常重要。有時候,與他人的協(xié)調非常簡單,有時非常困難,因為人們把不同的資源帶入談話,根據自己對意義的理解來做出反應。比如,在工廠工作了10年的職工李某,雖然沒有讀過大學,但是他對自己工作的這座工廠非常了解,因而他受到自己手下幾名員工的尊敬。而張某是新被工廠聘任的大學生,他具有MBA學位,從事管理工作,招聘他是看中他的管理能力,希望他的到來能夠給企業(yè)帶來新的活力,結果張某成了李某所在部門的領導??梢姡捎趦扇说馁Y源不同,必然導致交際上的困難。對工廠的過去非常了解,與其他員工的融洽關系,自己在此的工作經歷,和對企業(yè)目標的認識,這些都是李某的資源。而張某的資源是大學的教育背景,并因此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和工廠里少數(shù)人的信任,而他對工廠歷史卻一無所知??梢?,兩人的資源各不相同,他們的不同經歷和背景使他們在交際時的意義協(xié)調存在很大障礙。除了道德感和資源外,意義的協(xié)調還取決于交談的規(guī)則。意義協(xié)調的規(guī)則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核心之一就是規(guī)則。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建立依據是規(guī)則論的立場。他們認為,個人管理和意義協(xié)調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規(guī)則。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支持者認為,規(guī)則給與人們選擇的自由和空間。一旦對話的規(guī)則確立,交際雙方就在規(guī)則給與的框架內享有足夠的自由空間。交際雙方在交談中能夠使用所需的規(guī)則,不僅需要具有使用規(guī)則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舉一反三的靈活應變能力,但是很難用文字描述這些交際的技巧。交談中的規(guī)則不僅僅是對行為加以約束和規(guī)定。交際雙方必須理解社會實在,并且根據交際的情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協(xié)調。意義協(xié)調者認為規(guī)則分為兩類,即制度性規(guī)則和調節(jié)性規(guī)則。制度性規(guī)則(constitutiverules)指的是在特定的語境下人們如何解釋某個行為,如何通過一個層次的意義理解另一個層次的意義。由于制度性規(guī)則的存在使我們能夠理解別人講話的意圖。比如,當你對父母、子女、戀人說“我愛你”的時候,這句話的含義并不相同。在不同的關系中,我們采用了不同的規(guī)則,所以雙方會根據關系的類型和情節(jié)片段來理解對方發(fā)出的信息。可見,在交際中制度規(guī)則幫助人們對意義做出正確的理解。另一種規(guī)則是調節(jié)性規(guī)則。調節(jié)性規(guī)則(regulativerules)指人們采取的一系列行為,它們能夠幫助引導談話的發(fā)展方向。制度性規(guī)則幫助人們解釋意義,但是卻不對人們行為的加以指導,而調節(jié)性規(guī)則恰恰能夠對人們的行為提供指導??梢?,制度性規(guī)則與調節(jié)性規(guī)則有很大不同。下面的小故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一對共同生活了10年的夫妻發(fā)生了感情危機。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有了外遇決定馬上采取行動,這時候她需要使用制度性規(guī)則和調節(jié)性規(guī)則。制度性規(guī)則告訴她,她必須與丈夫溝通,因為丈夫外遇是錯誤的。同時,她的丈夫必須根據制度性規(guī)則對他們之間的這次談話做出解釋,而且還要在調節(jié)性規(guī)則的指導下采取適當?shù)男袆?。兩個人對此事展開的談話,也就是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的社會實在。在談話的過程中他們會發(fā)現(xiàn)對方的規(guī)則系統(tǒng)。因為對他們來說,在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們沒有處理此類事情的經驗,所以他們不清楚什么是制度性規(guī)則,什么是調節(jié)性規(guī)則。在兩個人交談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發(fā)現(xiàn)對方的規(guī)則系統(tǒng),而且隨著這個發(fā)現(xiàn)對方規(guī)則系統(tǒng)的過程,他們的談話協(xié)調也可能發(fā)生危機。兩個人會使用不同的情節(jié)片段來說明這件事,而且他們也可能并不贊同對方采用的規(guī)則,不過他們能夠理解談話的內容。4.1.3意義協(xié)調理論的批評和總結皮爾斯和克羅農的意義協(xié)調理論試圖探究交際者的內心情況以及他們如何管理意義。意義協(xié)調理論明確地以交際為基礎,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該理論涉及的范圍廣,既可應用于自我交際又可以應用到人際交際中,目前該理論被廣泛應用到交談、文化社群、家庭、組織等領域的研究中。盡管意義協(xié)調理論具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有些學者也對它提出了批評。例如戴維·布倫德斯對“個體在與他人的交談中引入獨特的語言系統(tǒng)”提出了質疑。戴維·布倫德斯不贊同“意義是個人內在的經驗”這個看法。他認為人們擁有共享的語言,那不是私人的產物,而是共享的象征意義的中介。皮爾斯和克羅農認為交談中的使用規(guī)則因人而異,而戴維·布倫德斯則認為這一觀點過于寬泛并沒有說明意義的社會屬性。但是不可否認,這個理論有助于我們理解社會情境中規(guī)則的重要性。4.2言語代碼理論(SpeechCodeTheory)言語代碼理論是由Philipsen在文化交際的研究中提出了基本框架。Philipsen(1992)提出言語代碼理論,即“交際行為文化層面上的不同代碼?!痹摾碚撜J為社區(qū)談話意味著交際行為的不同代碼。文化交際中交際的功能就是保持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力量的健康平衡,提供一種身份的共享感,而這種感覺能夠保持個人尊嚴、自由和創(chuàng)造力。在有著共享身份的文化交際中,維持兩個次級交際過程——(1)創(chuàng)造(2)確認——的平衡可以使該功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文化交際牽扯到社區(qū)談話中使用的文化代碼的協(xié)商問題。社區(qū)談話是人們協(xié)商如何“共同生活”的交流過程。Philipsen指出“言語代碼是指歷史上制定的,社會中建構的與交際行為相關的概念、意義、前提和規(guī)則”。4.2.1言語代碼理論的前提假設Philipsen的言語代碼理論集中研究人們如何與他人交際。他認為文化是影響交際行為的最基本因素。他提出了五個前提假設解釋了言語代碼的基礎。1.每一個文化,都擁有自己特定的言語代碼。2.言語代碼包含一系列體現(xiàn)文化差異的心理學體系、社會學體系及語言風格。3.言語的意義依靠聽者和說者雙方使用的言語代碼對交際行為的創(chuàng)造和解釋。4.言語代碼的細則、使用規(guī)則以及前提與言語本身交織在一起,伴隨著言語的始終。5.對共享的言語代碼的巧妙使用是進行預測、解釋和根據交際行為的可理解性、審慎性及道德標準對語篇形式控制的必要條件。第一個假設的提出是由于言語代碼或多或少都存在差異。Philipsen等學者通過很多獨立的案例研究已經證明人類的交際活動受到文化的影響。言語代碼總是在特定的地點,被特定的一群人所使用。當人們第一次同別人講話時,人們經常要詢問或者猜測這樣的問題,“他們從哪里來?”語言總是與特定地點相聯(lián)系,例如,國家(美國英語、英國英語,或者澳大利亞英語)、地區(qū)(南方、北方)和社區(qū)。第二個假設認為言語代碼同某個文化的心理學特征密切相關。它和人們如何看待自己有關。換句話說,某些態(tài)度、價值觀、心理狀態(tài)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例如,某個阿拉伯人使用Musayra代碼(阿拉伯人使用的言語代碼體系)是為了滿足阿拉伯文化對保持個人尊嚴的預期。保持個人尊嚴是一種控制心理的價值觀念,它要求人們談話中要使用謙卑的代碼,還要熱情好客。使用Musayra言語代碼,就要有禮貌、富于感情而且講話委婉,這樣才能保持個人尊嚴,表達阿拉伯人特定的心理。而與此相反,以色列猶太人則使用Dugri(以色列人使用的言語代碼體系)來表達強烈的民族身份。這種身份是深深地植根于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和自豪之情的。歷史上,以色列民族是動蕩的被壓迫的民族,但是以色列的建國最終改變他們的歷史條件。Dugri語言就是來表達自豪感的一種方式。第三個假設認為言語的意義不是取決于文字而是取決于使用它們的人。這就意味著要真正理解交際行為就要依靠人們的言語和人們使用的言語代碼。交際中,人們發(fā)出某些行為,別人則對這些行為作出解釋。這種解釋要依靠言語代碼才能夠完成。當使用Musayra言語代碼的阿拉伯人客氣委婉地與人交談時,那些不使用Musayra言語代碼的人就會認為使用這種語言的人軟弱而且阿諛奉承。這樣的理解必然造成交際上的障礙。而以色列猶太人則有著粗魯好斗的名聲。Dugri言語代碼就是采用直接的方式,所以經常會聽到他們說“你錯了”或者“不對”的話。對很多不了解他們使用的言語代碼的人們來說,這種直接的交際方式聽起來很粗魯,而享有同樣的言語代碼的人們則對此非常習慣??梢娧哉Z代碼的不同經常造成跨文化交際中的障礙。第四個假設意味著言語代碼經常顯現(xiàn),任何人都可以對它有所察覺。可以通過觀察文化成員的交際活動來研究他們使用的言語代碼。還可以通過某些儀式化的交際活動來發(fā)現(xiàn)言語代碼,如打招呼的禮節(jié)。非裔美國人與另一個非裔美國人打招呼的方式就不同于他與白人打招呼的方式。人們會使用特定的詞匯或者身體動作來表明彼此的聯(lián)系和友誼關系。通過研究這些符號形式和交際模式,人們發(fā)現(xiàn)文化世界是有序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第五個假設認為巧妙地理解和使用言語代碼能夠提高交際效果。人們并不是像機器一樣交際。盡管人們被言語代碼所包圍,他們還是會反思這些代碼,改變它們的典型模式。這就意味著有可能改變或者避免代碼的某些方面。而且,情景也能夠改變言語代碼。這就要求交際雙方能夠同時成為交際活動的參與者和觀察者,努力控制或者預測他人的言語和行為。4.2.2言語代碼理論的應用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Philipsen的言語代碼理論。飛機上的乘客們對飛機上提供的食物非常不滿意。其中的兩個乘客,他們都是非裔美國人,對乘務人員表示對食物的不滿。但是乘務人員不懂得他們使用的言語代碼,所以沒有理解他們的意思。就在這時,另一個乘客,一位白人女性,主動為飛機乘務員提供幫助。她表示自己懂他們使用的語言。然后,三個人就開始交談,他們的談話對飛機上的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毫無意義。這個例子很好地解釋了文化影響人們交際的方式。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人們,通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和行為方式,例如,他們的服飾相同,對食物的品位相同,對事物持有很多相同的態(tài)度,他們在交際方式上也具有相似的傾向。某一文化社團的成員們共享語言使用和解釋的一套規(guī)則。這就意味著人們使用語言(如詞匯的選擇、俚語、口音和句法等方面)、理解和解釋語言的含義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人們的文化成員身份。例如,下面的一段對話。JESSE:Yea,I’mthinkin’’boutgettingsomenewink.GENE:Really,whereyougonnaputit?JESSE:Oh,Idon'tknow.I’vestillgotsomecleanspot.這個對話讓人難以理解和困惑。這里的“getnewink”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Gene對把它放在哪里如此關心?而“cleanspot”又是指什么呢?他們是什么人,他們之間對話的文化功能又是什么?難道是Jesse想給自己的墨水筆買瓶墨水,而Gene認為Jesse臟亂的書桌上根本沒有地方放它?其實,這段有趣的對話是發(fā)生在兩個注重文化禁忌,熱衷于使用委婉語的人之間的,他們都生活在某個重視禁忌,而且使用特定談話規(guī)范的文化中。如果你是該文化的成員而且了解他們使用的“言語代碼”,那么你就能輕松地參與到此類談話中。你也會知道他們所說的“newink”其實是指“新的紋身”,而“cleanspot”指的是身上沒有紋身的地方。你也就會理解該文化成員們如何從使用獨特的交際代碼來獲得個人身份的滿足感。Jesse和Gene在使用言語代碼交談,如果你也懂得這套言語代碼,你就能理解和參與到對話中。下面我們來分別描述一下以色列猶太人使用的Dugri和阿拉伯人使用的Musayra言語代碼體系,以便我們能對言語代碼有更深刻的認識。以色列猶太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出現(xiàn)的,而且由于歷史的原因出現(xiàn)了不同交際規(guī)范。人們把阿拉伯交際系統(tǒng)稱為Musayra,是“協(xié)調”或者“與……相處”的意思。這種交際方式要求人們在交流中要與他人發(fā)展和諧的關系。Musayra的產生源于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尊敬、友善和集體主義。一個使用Musayra代碼的阿拉伯人在講話時要禮貌、委婉、客氣而且避免與他人發(fā)生對抗。而Musayra這種語言包含四個交際特征。第一是重復,交際中有很多格式化的重復表達方式。重復的使用主要是恭維和贊揚別人,這是為人和群和努力協(xié)調的表現(xiàn)。重復還用在議論性的文體中,通過重復某些表達方式達到對別人的觀念施加影響的目的。講話方式委婉是Musayra的第二個特征。通過委婉的方式,人們可以在交談中輕松地轉變立場,與他人達到協(xié)調。講話方式委婉是禮貌的表現(xiàn),可以保全面子。語言詳盡是該語言的第三個特征,語言非常富于表現(xiàn)力。它能使交談雙方的聯(lián)系加深,鞏固雙方關系。該語言的第四個特征是注重情感表達。這使得雙方可以互相達成認同,保持和發(fā)展彼此的關系。這與以色列猶太人使用的言語代碼形成了鮮明對比。以色列猶太人采用直接的、注重語用功能的、而且武斷的交際方式。人們把這種語言代碼稱為Dugri,是“直接講話”的意思。與Musayra完全不同,Dugri把“直入主題”作為最重要的交際目標。情感的溝通和禮貌則屈居次要地位。阿拉伯人在交談中注重保全對方的面子和正面形象,而以色列猶太人在交談中則注重自己講話的直接明了。Musayra和Dugri是言語代碼的最好實例。4.2.3言語代碼理論的批評和總結Philipsen認為“每一次社區(qū)談話都在交流行為中留有不同的文化方式與文化內涵的痕跡”。群體成員參與社區(qū)談話是人類生活的普遍現(xiàn)象,但是每一個社會談話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點。他還認為“交際是在個人和社區(qū)生活中使文化的功能得以實現(xiàn)的具有啟發(fā)性和實踐性的資源”。社區(qū)功能包括“個人如何作為社區(qū)成員來生活”。說交際具有“啟發(fā)性”是因為社區(qū)的新生兒與新來者都要通過交際活動來學習本社區(qū)具體的文化方式與文化內涵;說交際具有“實踐性”是因為交際活動允許個人參與到社區(qū)談話中去。Philipsen等人(2005)總結出了言語代碼理論,并進行了實證研究,側重于影響我們交際的文化和代碼。這些學者認為我們運用文化和言語代碼以使自己和他人的交際有意義;我們的文化和言語代碼影響我們自己的行為;我們言語代碼的“修辭力度”的大小取決于我們如何連貫地、合法地、藝術性地運用代碼。盡管言語代碼理論為跨文化交際學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還是有學者對它提出質疑。有的學者認為言語代碼理論過于泛泛,沒有考慮價值觀念和道德倫理等因素。而且Philipsen沒有討論人們如何看待和感受他們每天所要面對的不同情景。但是Philipsen提出的很多觀點還是得到了人們的認同。每個文化的成員都共享一套區(qū)別于其他文化的言語代碼和交際方式。這些代碼對同一個言語社團的人們來說是溝通的橋梁,而對其他言語社團的人們來說則是溝通的障礙。盡管言語代碼相對比較穩(wěn)定,但是他們還是會發(fā)生變化。在某些情境中言語代碼并不能預測交際行為。了解言語代碼是對話和談判的前提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必然會丟失詞語的文化內涵。詞語并不是孤立的,它們從構成言語代碼的符號中獲得意義。4.3面子-協(xié)商理論(Face-NegotiationTheory,F(xiàn)NT)在中國,留美人類學家胡先縉女士首先將面子研究帶入社會科學探討的領域。她將“面子”和“臉”區(qū)分開來,其中,“面子”代表社會對個人名譽和地位的肯定;“臉”代表個人對自己道德品行的判斷,雖然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卻無法分割。這種說法有助于我們認識面子構造的復雜性,但是這種劃分卻受到后來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與其簡單地劃分“面子”與“臉”,不如視面子本身為一個復雜的混合物,這個混合物有多種面孔、多項功能,這種看法相對科學。最早系統(tǒng)地探討面子的學者是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Goffman),他通過戲劇做比喻,認為人們與他人進行交往時總希望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給他人留下特定的印象,這就好比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利用合理的演出技巧操控觀眾對自己的看法。因此,所謂面子,就是人們在與他人的交際過程中,展示出的一種外在的“自我形象”(animageofself),這種“自我形象”包含兩個方面:第一,“自我形象”是他人眼中的“我”;第二,這個“我”是可以操控的。人們都有管理和維持“自我形象”的自然傾向,人們都注重自己的面子,這種關注是影響我們日常交往行為的主要心理因素。從高夫曼的觀點,我們可以知道,面子來源于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活動,一個人有沒有面子,取決于其他人怎樣看待他/她,和他/她覺得其他人會怎樣看待自己,這種面子(“自我形象”)只有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才有可能形成。面子又是人們在交際過程中積極建構起來的東西,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自己/她自己如何做面子給其他人看。近年來,學者們較多關注的是StellaTing-Toomey于1998年提出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這是一種多元化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面子的建構必須是雙方協(xié)商的過程,成功與否取決于交際雙方的努力。在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積極建構自己的面子,同時也需要給予對方面子,維持自己的面子與維持對方的面子是相輔相成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涉及眾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包括跨文化交際、沖突、禮貌和“面子工作”。這一理論在跨文化交際研究方面的應用猶為突出,具有特別的優(yōu)勢和應用。Ting-Toomey在不同的文化群體中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她認為,只有在一定的文化中,“面子”和“沖突”才能得到表達和保持,所以文化為解釋這些現(xiàn)象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框架。面子--協(xié)商理論是少數(shù)幾個明確提出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在感知和處理沖突上存在差異的理論之一。她認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對他人“面子”的關心程度會有所不同,這種關心程度的差異導致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沖突,這一評論可以成為我們理解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基礎。為了更好地理解面子-協(xié)商理論,我們有必要對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進行了解。1.面子傾向面子傾向決定面子協(xié)商者指引其注意力及相關行為的重心。它包含三個方面:自我面子是指在沖突情境中,當本人的面子受到威脅時而產生的對于本人面子的保護措施;他人面子是指在沖突情境中,對于沖突的另外一方面子的關心或考慮;相互面子是指在沖突情境中,對沖突雙方形象或雙方關系的形象的關心。2.面子工作所謂面子工作(facework),是指人們用來構建和保護自我面子以及用來構建、保護或者威脅他人面子的交際行為。換句話說,面子工作是為了滿足自我或他人的面子需求而采取的行動,即自我如何使自己的所作所為與他人的面子保持一致。面子工作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1)面子傾向或對面子的關心,即對面子的關心是針對自我面子、他人面子還是相互面子的關心。(2)面子行動,即面子是否被保護、維持或者提升。(3)面子工作互動策略,即各種用于保護或者提升面子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4)沖突交際風格,即在沖突協(xié)商的過程中,人們通常采用的行為趨向。(5)面子的范圍,即不同的面子類型或重點。下文中,我們還將介紹這一理論的具體細節(jié),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個理論的前提假設。4.3.1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前提假設雖然面子和面子工作普遍存在,但是在不同文化中,我們如何設定或理解面子的特定含義,如何進行面子工作卻不盡相同。Ting-Toomey將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前提假設簡要地概括為如下幾點:所有文化中的人在所有的交際情境中都努力保持和協(xié)商面子。當交際者在特定情境(這些情境包括尷尬、要求或沖突等使人們的情感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的身份受到質疑時,面子這一概念就尤為難以解決。個體主義--集體主義和大/小權力距離等文化變量維度限定了面子工作的趨向、活動、內容和風格。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決定其成員對自我導向面子工作或他人導向面子工作的喜好。大/小權力距離決定其成員對垂直型面子交流或水平型面子交流的喜好。文化變量維度,連同個體因素(例如:自我解釋)、關系因素(例如:親密程度、地位、內集團/外集團)和情境因素(例如:局部特點),對特定面子工作行為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使用具有影響??缥幕孀庸ぷ髂芰κ侵冈谇‘?、有效地處理以易受身份影響為基礎的沖突情境過程中,知識、意識和交際技巧的最佳融合。基于以上的核心前提假設,32個用來解釋文化與面子策略關系、文化與沖突風格關系和面子策略的個體因素的命題也從1998年版本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中產生出來。自此,更多的關于文化因素和面子策略關系、文化因素和沖突風格關系、個體因素和面子策略關系以及個體因素和沖突風格關系的研究也展開并進行。4.3.2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應用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面子工作和沖突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文化維度上:個體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IC,or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和權力距離(powerdistance)。這兩個維度在面子工作和沖突的解決過程中,起到顯著的作用。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文化與面子工作個體主義文化是由聯(lián)系相對松散的個體組成的一種文化模式,在這樣的文化模式中,個體把其本身看作是獨立的集合體,并認為個人的目標要優(yōu)先于他人的目標,個體主義文化強調個人身份高于群體身份,個人權利高于集體權利,個人需要高于集體需要。個體主義文化通常屬于低語境文化,即在個體主義文化中,意義的傳遞較低少賴于語境,而較多依賴于人們的言語表達。典型的個體主義文化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社會國家。集體主義文化是由聯(lián)系相對緊密的個體組成的一種文化模式,在這樣的文化模式中,個體把其本身看作是一個大的集合體或更多集合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并認為集體的目標要優(yōu)先于個人的目標,集體主義文化強調群體義務高于個人權利,群體的需要高于個人的欲求。集體主義文化通常屬于高語境文化,即在集體主義文化中,意義的傳遞較大程度地依賴于語境,而較少依賴于人們的言語表達。典型的集體主義文化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等東方社會國家。個體主義文化與集體主義文化對面子的看法和處理沖突的方式存在較大差異。Ting-Toomey認為面子有消極的面子和積極的面子兩類。消極的面子是指想保持獨立自主和不受約束,個體主義文化追求的是消極的面子。積極的面子是指希望被我們認為重要的人喜歡和崇拜,集體主義文化追求的是積極的面子。所謂消極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和“留面子”(Face-saving),“挽回面子”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間,避免他人侵害個人的獨立自治;“留面子”即表現(xiàn)出對他人自由、空間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義為“消極”或“被動”性的,是因為這類面子的主要作用是維護自我的最起碼的尊嚴,不具有對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所謂積極的面子包括“要面子”(Face-assertion)和“給面子”(Face-giving)?!耙孀印保硎久孀佑袠O高的價值,人們生活在群體當中,有被接納被保護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認為是最合理的?!敖o面子”是鼓勵支持并滿足人們對被包容、被接納、被承認的需求。在心理動因方面,顯然消極的面子謀求“個體自治”,積極的面子謀求“群體包容”。不同的文化類型決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從而決定了不同的處理沖突的方式。群體價值導向的高語境文化,追求積極的面子,處理沖突的策略一般是親切隨和、協(xié)商妥協(xié)、退縮、避免沖突,也就是通過不斷的“給面子”,來滿足人們的“要面子”,從而化解沖突。個體價值導向的低語境文化,追求消極的面子,處理沖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決問題式的,或者通過競爭謀求獨斷權威。集體主義文化的成員更注重關系的、過程的解決沖突的策略,而個體主義文化的成員則注重獨立的、結果的解決沖突的策略。權力距離(powerdistance)與面子工作權力距離是指在一個國家中的機構和組織內部,權力較小的成員對于權力分配不平等這一現(xiàn)象的期待和接受程度。在權力距離小的國家中,其成員相信個體是相對平等的,他們共同努力去縮短或消除地位差距,平等分配權力。在權力距離大的國家中,其成員強調不同個體之間的地位差異,并接受不平衡的權力分配。權力距離小的文化成員更多的是維護和要求自己的個人權利,而權力距離大的文化成員則更多的是負責承擔起一定的義務。權力距離小的文化成員傾向于通過信息交流將尊敬-順從的距離降到最低程度,而權力距離大的文化成員則更喜歡垂直型上對下/下對上的面子交流。權力距離大的文化中地位高的成員比地位低的成員在口頭上更傾向于使用間接的面子策略,而權力距離小的文化中地位高的成員比地位低的成員在口頭上則往往使用更直接的面子策略。不同文化間的沖突管理Ting-Toomey認為,當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進行交際的時候,就會產生沖突,他們采取的沖突處理風格也是不一樣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注重文化對沖突管理的影響。事實上,上述的個體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和權力距離兩個文化維度會影響人們對于沖突處理風格的選擇。沖突處理風格大致包含如下幾種:逃避(Avoiding,AV)、迎合(Obliging,OB)、妥協(xié)(Compromising,CO)、控制(Dominating,DO)和整合(Integrating,IN)。自我面子是與控制策略面子工作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人面子是與整合策略、逃避策略、妥協(xié)策略和迎合策略等面子工作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相互面子是與整合策略面子工作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使用逃避風格的人會避免分歧,避免與他人產生不愉快的交際;使用迎合風格的人會消極地適應、努力滿足他人的需求和同意他人的建議;在妥協(xié)的風格中,個人想要尋找一條中間的出路來解決沖突,使用交換的方式來達到妥協(xié);控制風格通過使用權力、影響力或專業(yè)知識,讓他人接受某種觀點或作出決策;整合風格一般被人們用來尋找針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它要求對自己和他人都給予高度重視,這與妥協(xié)風格相反,妥協(xié)風格并不予以重視。Ting-Toomey認為人們在個體文化群體的社會化過程中,習得面子行為和沖突風格。個體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和權力距離是用來辨別文化差異的兩個主要維度。經過在不同國家實施的調查和研究,她發(fā)現(xiàn),個體主義文化成員多采用自我導向的面子維護策略,例如控制策略,以保護個人利益;集體主義文化成員多采用他人導向的面子維護策略,例如逃避和迎合策略以維護關系的和諧。在權力距離較大的文化中,其成員依據交際對象的地位是否高于自己而采取不同的面子工作行為;在權力距離較小的文化中,其成員較少依據交際對象的地位是否高于自己而采取不同的面子工作行為,他們更傾向于采取一種更為公平的方法來處理地位上存在差異的交際對象的關系。4.3.3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批評與總結面子—協(xié)商理論對于跨文化交際研究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該理論吸引了眾多跨文化交際研究者的興趣,日本和美國等國的學者在Ting-Toomey之后進行了不同的調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發(fā)現(xiàn)與進展。因此,這一理論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性,此外,Ting-Toomey對于這一理論及相關概念進行了十分清晰的表述,使得該理論的范圍和邊界也很明確。但是,該理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該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個體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的面子工作差異和沖突處理風格的差異,但是該理論并不能完全說明或解釋這其中的文化差異。此外,Ting-Toomey的面子—協(xié)商理論是建立于Brown和Levinson的禮貌原則的基礎之上的,但是某些學者認為Brown和Levinson的理論中某些成分過于抽象,不能很明確地解釋某些具體問題。對此,Ting-Toomey也表示贊同,她認為Brown和Levinson的理論只是為面子—協(xié)商理論的提出提供了最初的參考,但是很多數(shù)據表明他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問題??偟膩碚f,面子—協(xié)商理論為我們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際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如何解決不同文化之間交際障礙的機會。4.4談話制約理論(ConversationalConstraintsTheory)談話制約理論由韓國學者Min-SunKim于1994年提出,他認為談話制約是個體在交際的過程中,關于信息構建方式的最基本的關心。這種關心會影響個體參與的每一次談話的特點,并影響個體的總體交際風格。事實上,這一理論所關注的并非是“要說什么”,而是“如何表達要傳遞的信息”。Kim的談話制約理論主要是來源于西方學者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所提出的禮貌理論。Brown和Levinson將其禮貌理論中的“理智的人都希望滿足某種需要”這一論點加以擴展,于1978年提出了“面子理論”,第一次系統(tǒng)地從理論角度談論面子。他們認為,人人都需要面子,面子是禮貌概念的根本,是人們交際時的心理基礎,并且是個超語言概念。在Brown和Levinson看來,面子是人們交際中的心理現(xiàn)實,而維護面子是言語交際的最終目的,并且是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他們認為面子是可以在情感上被感知的,可以被丟失、保持或加強,并且在交際過程中,需要被經常注意到,是每一個社會成員想要為自己爭取的公眾自我形象。Brown和Levinson把面子分為“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前者是指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愛、肯定和贊許;后者是指希望個人的自由不受他人的干預。在言語交際過程中,我們需要尊重對方的“積極面子”與“消極面子”。但是,Brown和Levinson認為,有些類型的言語行為本質上和交際者的面子相悖,它們對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都會產生威脅,并且對說話人和聽話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脅,這些言語行為被稱為“威脅面子行為(FaceThreateningActs簡稱FTA)”。批評言語行為會威脅聽話人的積極面子,在實施這一言語行為時,說話人要根據當時的社會情境和批評目的,選擇合適的批評言語行為類型,以取得恰當?shù)慕浑H效果。面子理論認為人們會根據他們所感知的面子受威脅程度來使用禮貌策略,根據發(fā)話人與受話人之間的社會距離、權勢差異以及言語行為威脅面子度等三個相互獨立、受制于文化的變量,理性的發(fā)話人能夠確定威脅面子行為(FTA)的嚴重性,進而采取相應的禮貌策略,完成信息傳遞并實現(xiàn)禮貌意圖,進而也就減少了雙方交際時的面子損失。這樣,語言禮貌成為盡量減少威脅面子行為本質的手段,是一種策略。基于以上的原因,Kim認為人們在交際的過程中,對其言語和言語表達的方式有所限制,以達到維護交際雙方面子的目的。4.4.1談話制約理論的內容Kim認為在交際過程中,存在五種談話制約,包括:對于明確性的關心、對于如何將強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關心、對于避免傷害他人情感的關心、對于避免使聽話者形成負面印象的關心、對于交際有效性的關心。對于明確性的關心對于明確性的關心是指交際個體通過一句話語使得自己的意圖變得清楚明確的可能性。在會話原則中,明確性是人們較為關注的問題之一。例如,說話者想要傳遞命令的行為,可以使用祈使句,如“請把錢還給我?!睂τ谌绾螌娂邮挛锝档偷阶钚〕潭鹊年P心這一談話制約主要是關于話語能夠避免干預聽話者自主行為能力或避免干涉聽話者行動自由的程度。這種談話制約往往涉及很多較為抽象的概念,如“消極禮貌”等,目的在于避免對他人強加命令或意圖,因此這種談話制約被認為是一種用來保護聽話者消極面子的手段。美國學者Scollon認為當說話者認為聽話者不愿合作或說話者愿意給予聽話者不順從的機會時,“禮貌”一詞就帶上了“對對方表示尊重”的含義。對于避免傷害他人情感的關心當說話者做出要求的時候,他們也會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聽話者的情感。因此,對于避免傷害他人感情的關心是指說話者認定的幫助聽話者索取并保持積極自我形象的義務。例如,積極面子就是尊重對方情感狀態(tài)的一種比較合適的手段;語氣不平和的祈使句,則會很有可能傷害他人的情感,不注意這種談話制約的說話者往往只注重完成其實際目的,而往往忽略了與聽話者關系的保持和發(fā)展。對于避免使聽話者形成負面印象的關心這種談話制約代表說話者有意避免使談話對象對自己形成負面印象或評價。事實上,交際者對于自我的肯定取決于其本身認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此,交際者會盡量避免能夠引起他人對自己消極評價的行為,這種談話制約符合Brown和Levinson的觀點,即說話者都有保持自己積極面子的愿望。對于交際有效性的關心交際有效性是影響談話技巧和策略選擇的主要維度。當說話者為了完成某個目標去實施某種交際行為的時候,他們主要關心交際目標是否能夠實現(xiàn)。對于說話者交際能力的判斷主要取決于其所追求的交際目標完成的有效程度。雖然交際有效性并非是評價交際能力的唯一標準,但是,它卻可以反映出談話制約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重要性?;谏鲜鑫宸N談話制約,Kim把談話規(guī)則劃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任務導向型關系談話制約和社會關系型談話制約。上述五種談話制約的第一種和最后一種屬于任務導向型關系談話制約,其余三種屬于社會關系型談話制約,即任務導向型關系談話制約強調談話的清晰明確(如信息被清晰表達的程度)和交際的有效性;社會關系型談話制約強調對他人的關心,注意避免傷害聽話者的情感,并盡量不要把意見強加給聽話者。在跨文化交際過程當中,我們也要注意根據不同的交際情景,選擇不同類型的談話制約形式。4.4.2談話制約理論的應用Kim研究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在跨文化交際中作到“恰當”和“有效”。他認為以往的跨文化交際理論雖注意到達到“恰當”和“有效”的重要性,但是卻忽視了如何達到“恰當”和“有效”。他認為無論在何種文化情境中,“社交恰當性”和“有效性”的本質特點都是一致的。但是,對于已經習慣于不同社會傳統(tǒng)的人們來說,達到“恰當”和“有效”的手段卻不盡相同?!扒‘敗焙汀坝行А边@兩個因素只適用于解釋某一種文化之中的交際行為,因此,二者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則顯得過為寬泛。對此,Kim給出兩種解釋,首先,在任何文化中,都會存在為取得成功交際而對避免負面評價和取得有效性的不同程度上的關心。但是,文化之間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導致不同文化看待和評價有效性的方式和標準存在巨大差異;另外一種解釋是,在五種談話制約中,在某些文化中,某種或某幾種談話制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轉換到另外的一些文化之中,這些顯而易見的談話制約就會和其它的談話制約發(fā)生混淆。例如,有時,當人們想要降低他人的負面評價并提升交際有效性時,對于明確性的關心、對于如何將強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關心、對于避免傷害他人情感的關心這三種談話制約就會與前兩者發(fā)生混淆。此外,Kim在交際策略的選擇中解釋了跨文化交際的差異性。他嘗試將集體主義文化和個體主義文化的差異和談話制約聯(lián)系起來,即比較集體主義文化和個體主義文化中,人們對談話制約使用所存在的差異。針對不同的文化群體,他進行了調查研究,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不同文化群體在交際行為的結構和內容的認知上存在哪些差異,其中主要關注的是在談話過程中,人們有何種關心。通過研究,Kim針對談話制約和個體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的關系,形成了幾點認識。雖然個體主義文化和集體主義文化都注重這五種談話制約,但是,不同的文化對于這五種談話制約的偏愛程度卻存在差異。集體主義文化更傾向于使用社會關系型談話制約,即集體主義文化成員注重對他人的關心,注意避免傷害聽話者的情感,并盡量不把意見強加給聽話者;個體主義文化更傾向于使用任務導向型談話制約,即個體主義文化成員注重談話的清晰明確(如信息被清晰表達的程度)和交際的有效性。Kim提出集體主義文化成員在交際過程中,更注重關系問題,即面子問題,較之個體主義文化成員,集體主義文化成員更注重面子,他們對面子的要求標準更高,會選擇能夠最大化面子支持的策略;與之相反,個體主義文化成員比集體主義文化成員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對信息傳遞的明確性和交際達到的有效程度的要求更多,門檻更高。Kim還認為:目標追求過程中,依賴型自我闡釋的個人比獨立型自我闡釋的個人更看重不傷及聽者感情和盡量少地強加意見于人;而獨立型自我闡釋的個人比依賴型自我闡釋的個人把透明度看得更重要。具有雙重的自我闡釋類型的個人則同時看重關系限制和透明度限制。此外,Kim的另一個獨到之處是采用被認可的需要、控制的需要以及社會性別角色等來闡釋談話制約。他認為個體越渴望贊同,他們就越尊重聽眾的感情,越不把意見強加于人;個體越渴望支配,他們就越強調透明度。個體的心理性別角色越男性化,就強調透明度;越女性化,則越強調不傷害聽眾的感情及不把意見強加于人。4.4.3談話制約理論的批評和總結Kim的談話制約理論對于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有效地吸收與借鑒了前人的觀點,形成了獨到的視角。他把語用學中的談話現(xiàn)象與跨文化交際有機地結合起來,研究角度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尤其是他將同一交際過程中的調節(jié)文化變異性及個人層面的因素融合成一體,在他隨后的研究中,有支持文化層面的,有支持個人層面的,更有對兩個層面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的。4.5.期望違背理論(ExpectancyViolaitonsTheory,EVT)在跨文化交際中,非言語交際所占的比重有時比言語交際還要大。為了理解非言語交際及其在談話中對信息的影響,朱迪·伯貢(JudeeBurgoon,1978)提出了期望違背理論(ExpectancyViolaitonsTheory,EVT)。伯貢和她的許多同事研究了各種信息以及非言語交際對信息產生的影響。伯貢(1994)在討論非言語交際與信息的關系時提出:“非語言線索是信息創(chuàng)造和解釋中始終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边@個理論采取的是實證的和普遍規(guī)律的取向,它最初被稱為“非語言的期望違背理論”。但是伯貢后來去掉了“非語言的”這個詞,因為這個理論現(xiàn)在研究的問題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非言語交際領域。從20世紀70年代晚期這個理論提出以來,期望違背理論已經成為研究非言語交際對行為影響的主要理論。期望違背理論認為,人們對他人的非語言行為抱有期望。伯貢指出,在交際者之間,交談距離如果發(fā)生期望以外的變化會造成生理喚起,經常還會產生模糊的意義。對期望違背中所蘊涵意義的解釋,取決于“違背者”的受歡迎程度。4.5.1期望違背理論的假設期望違背理論關注的是在談話過程中,如何從他人以及他人的行為中獲得信息。這個理論有三個前提假設:(1)人類的互動行為受到期望的驅使。(2)對人類行為的期望是后天學習的。(3)交際者獲得的獎勵的價值會影響對背離期望的行為的評價。人類的互動行為受到期望的驅使第一個假設說明,人們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總是帶著期望。換句話說,人們的互動受到期望的驅使。期望(expectations)可以被定義為:在與他人交談過程中,預測的和預先規(guī)定的認知和行為。因此,期望必須包括個體的非語言行為和語言行為。在早期的期望違背理論研究中伯貢(1978)提出,人們并不把他人的行為看成是隨意的。人們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具有不同的期望。如果你是一個面試官,你會盼望應聘者采用什么樣的非語言行為和語言行為?許多主持面試的人肯定會期望對方表現(xiàn)出一定的自信,如熱情地握手、流暢的問答、積極的傾聽等。應聘者也希望在面試過程中與面試官保持一定的距離。許多美國人不希望不認識的人站得太近或太遠。伯貢和其他期望違背理論研究者認為,無論是在面試的場合還是在兩個之前存在一定關系的人之間的討論,人們在進入互動時總是對應該如何傳遞信息有許多期望。圖4-1列出了影響個人期望的一些條件。圖4-1:影響期望的條件朱迪·伯貢和杰羅特·黑爾(JudeeBurgoonandJeroldHale,1998)提出,共有兩種期望:互動前的期望和互動中的期望?;忧暗钠谕?pre-interactionalexpectations)包括交際者互動的能力。換句話說,在他/她進入對話之前,交際者擁有什么樣的互動知識和技能。人們并不總是知道進入或維持對話需要什么條件。比如說一些交談者可能非常喜歡爭論,而另一些交談者則極為被動。許多人并不期望在他們的對話中遇到這類極端行為?;又械钠谕?interactionalexpectations)指的是個體進行互動的能力。大多數(shù)人期望與他人保持適當?shù)慕徽劸嚯x。此外,在與他人溝通時,他們還經常期望看到像長時間視線接觸這樣的傾聽行為。在研究互動前的期望和互動中的期望時,這些行為以及其他許多行為非常重要。當然,根據交際者文化背景的不同,這些行為也會因人而異。此外,我們的期望是否得到滿足經常還會受到我們所在的文化,以及我們是否把文化模式內化到談話期望中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把我們引向期望違背理論的第二個假設。對人類行為的期望是后天學習的人們不僅從文化中學習期望,還從文化中的個體那里學習期望。比如,美國文化告訴人們,師生關系更強調教師這一方。雖然在大多數(shù)高校中沒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教師一般比學生享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在他們與學生的關系中存在某些期望。比如,人們期望教師在專業(yè)領域能夠有淵博的知識,能夠用清晰的方式向學生說明知識,當學生對某個問題不理解時能夠隨時提供幫助。人們還期望教師能夠以一種謹慎的方式與同學發(fā)生身體接觸,因為男女同學對教師的身體行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師生關系只不過是人們從文化中學習關系期望的一個例子。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任何討論都在一定文化決定的如何交往的期望之中進行。許多不同的社會機構(如家庭、媒體、商業(yè)和工廠等)決定著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文化模式。這些一般的文化規(guī)則最后體現(xiàn)在個體的具體交談之中。處于一定文化中的個體也會對交際期望產生影響。伯貢和黑爾(1988)評論說,對他人的了解、我們與他們的關系史以及我們的觀察,這些差異也都值得重視。此外,期望還受到觀察的影響。比如某個家庭習慣于彼此之間距離很近,但是這個習慣并不適用于所有家庭。當遵循不同社會規(guī)范的人進行交談時,就會發(fā)生許多有趣的事情。因為對交談距離的期望因人而異,它可能會影響人們對互動的感知,或許還會引起其他后果。交際者獲得的獎勵的價值會影響對背離期望的行為的評價期望違背理論的第三個假設與談話中我們的期望得不到滿足有關。伯貢認為,當人們背離期望時,這種背離是否被接受取決于它對他人的回報。伯貢、德博拉·科克爾和雷·科克爾(Burgoon,DeborahCoker,RayCoker,1986)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違背行為都必然導致負面的感知。研究者還進一步說明:“當一個行為的意義比較模糊或可以做多種解釋時,如果交際者提供的回報很高,其違背行為則會被賦予積極的意義,而如果交際者提供的回報很低,其違背行為則會被賦予消極的意義?!?Burgoon,1986:498)在交際過程中,交際者可以提供多種回報,包括微笑、點頭、身體吸引、相似的態(tài)度、社會經濟地位、可信性和能力。伯貢認為,人們在交談中既能提供獎勵,也能提供懲罰;她還認為,人們能給互動帶來積極的和消極的特征。她把這種情況稱為交際者獎勵效價(communicationrewardvalence),即交際者積極的和消極的特征之和以及所帶來的回報和懲罰。伯貢認為,所謂獎勵就是一系列令某個人更討人喜歡的特征。根據期望違背理論,對違背的解釋常常取決于交際者及其價值觀。我們可以用這一假設來解釋不同情境中的行為。在公交車里長時間地盯著某人看可能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行為。但是如果把行為主體換成戀人,這個行為就令人感到高興。如果宴會的主題發(fā)言人在發(fā)言時看著聽眾頭上的地方,許多人就會因為缺乏視線接觸而感到迷惑。但是如果陌生人在街頭擦身而過,沒有眼神接觸就是意料之中的事?;蛘吣憧梢栽O想一下當你的上司或同事長時間地盯著你看,這意味著什么?最后,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對視線接觸的感知。如果一個妻子一邊告訴丈夫自己很愛他,一邊卻避免視線接觸,這肯定會和有視線接觸時的評價不一樣。但是,對行為的解釋也會因文化而異。一些人(比如愛爾蘭裔美國人)期望另一個人在說一些像“我愛你”之類非常私人的信息時,直接注視著他們。但是另一些人(比如日本裔美國人)則不會認為視線接觸有這么重要。在上述這些環(huán)境中,對期望的慣常行為的違背可能會因為我們對交際者的接受程度而產生不同的解釋。4.5.2期望違背理論的應用期望違背理論可以在實際工作中起到作用。比如,在面試中,面試官可以通過對面試者期望的違背來減輕其緊張度,相反,也可以通過對面試者期望的違背來考察其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在下面的案例中,珍妮特利用期望違背理論,最終確定蘇珊是適合工作的人選。蘇珊是一個有兩個小孩的40歲的母親,她即將參加一家公司的面試,她認為憑自己的生活經驗足以應付任何刁鉆的問題,因為她曾是女童子軍的團長,在中學的家長—教師聯(lián)合會管理過財物,還兼職做執(zhí)行助理,她認為這些經驗會對回答面試的問題非常有幫助。所以她充滿了信心。雖然信心十足,但是蘇珊還是突然對與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代表珍妮特見面感到緊張。當辦公室助理告知她即將開始面試時,她來到辦公室,敲了敲門,然后走進房間。當她走到離大辦公桌10英尺以外時,珍妮特抬起頭問道:“你是蘇珊女士嗎?”蘇珊回答道:“我就是。”珍妮特接著說:“好的。走近一些,坐下來,我們聊聊?!碑斕K珊開始面試時,一種緊張感油然而生。她有一種預料不到的緊張感。珍妮特可以感覺到蘇珊很緊張,她問蘇珊喝咖啡還是茶?!爸x謝,不用了。”蘇珊說。“那么,為什么不坐下?”珍妮特問。蘇珊真的很想得到這份工作。她和丈夫為這次面試做過準備,昨天晚上他問了她各種問題。她不想失去得到這份工作的機會,當兩個人坐下來開始聊工作和職責時,蘇珊的心里開始打鼓。為什么她會如此緊張?她也曾經面對過許多人,而且她自己對于這份工作很有經驗。珍妮特談到了蘇珊的工作責任以及向誰報告。當談到這些內容時,珍妮特開始在辦公室里走來走去,并不時地斜靠在蘇珊椅子前的辦公桌上。珍妮特還有許多不同的問題要問,而且想多聽聽蘇珊的意見。但是,蘇珊還是非常緊張?!澳阕罱催^什么精彩的電影嗎?”珍妮特問?!班?,對不起,我沒有時間看電影?!碧K珊回答?!拔夷懿碌皆?,你是一個大忙人,我非常驚訝你能同時做這么多事。你的孩子非常幸運。休息的時候你和家人做什么?”“噢,我確實有閑下來的時候,我會試著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們一起?!闭劦剿绾握疹檭蓚€女兒時,蘇珊感到更放松了。接下來她談到自己如何能夠同時處理許多事情。珍妮特說;“太好了!讓我們再談談你如何處理工作最后期限的問題?!焙茱@然,隨著談話的進行,蘇珊感到越來越適應。最后,她消除了緊張,而且為自己正在成為該公司的職員而感到高興。蘇珊開始與面試官交談的時候有一種緊張的感覺,她一開始與對方進行互動時,就對他們之間空間的變化感到不安。珍妮特在面試過程中向蘇珊靠近,使蘇珊感到不舒服。但是,當談話內容轉向蘇珊的孩子時,她就不再把珍妮特與她的接近看成是對自己信心的威脅。珍妮特在面試中的親近雖然是違背期望的行為,但是蘇珊可能把它看成是正面的行為。珍妮特的行為之所以被認為是正面的,是因為其他的一些特征,比如她得體的行為方式和對蘇珊的孩子的興趣。通過這種對于期望的違背,珍妮特使蘇珊減輕了緊張感,使面試順利進行,取得了成功。4.5.3期望違背理論的批評和總結朱迪·伯貢的期望違背理論是少數(shù)幾個專門關注非言語交際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假設和核心概念明確地說明了非語言信息和傳遞過程的重要性。期望違背理論也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期望是如何影響談話距離的。但是這些理論沒有涉及交際者心理的變化和交際者在交談過程中如何時時監(jiān)控非語言行為。這個理論的價值可能來自它的范圍和邊界。期望違背理論在這兩方面非常明晰,因為它關注的就是非言語交際,當然,后來在理論的應用中又轉向了語言信息。雖然非言語交際是一個非常廣的領域,但是伯貢及其同事所進行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個人空間問題上。她也調查了諸如注視等其他非語言行為,但是她最初的工作在研究范圍方面還是非常明確的。她在研究中還討論了陌生人之間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個人空間,因而擴展了原始模式的研究領域。除了在研究領域方面做得比較出色以外,期望違背理論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理論。伯貢的理論在如何獲得良好印象和空間侵犯的意義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此外,這個理論的解釋非常清晰,邏輯嚴密。從早期的論文到最近的研究,使用期望違背理論框架進行的研究保持了清晰性。最后,期望違背理論還是一個可檢驗的理論??蓹z驗性要求一個理論有明確具體的概念。實際上,伯貢(1978)是少數(shù)幾個從理論一提出就明確地對概念作出界定的理論家之一。她提出的概念明確、可檢驗,為未來研究者的操作和重復檢驗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一些研究者對伯貢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意見,這些批評引發(fā)了一些爭論。比如,格倫·斯帕克斯和約翰·格林(GlennSparksandJohnGreene,1992)提出,自我感知和喚起的測量不太合理。他們特別指出伯貢及其同事沒有能夠建立有效的觀察測量指標,因此“只有研究的有效性得到說明,我們才能接受非語言測量指標的正確性”(Sparks&Greene,1992)。這些學術化的討論看上去可能無關緊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喚起是期望違背理論的關鍵概念。伯貢(Burgoon&LaPoire,1992)在回應這個批評時,首先聲明格倫·斯帕克斯和約翰·格林并沒有公平地反映伯貢研究中的目標。此外,伯貢和拉波爾反駁說,因為喚起是一個復雜和多層次的概念,因此他們定義喚起的方法仍然是有效的。期望違背理論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因為它提出了一種聯(lián)結行為和認知的方式。它是少數(shù)幾個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以及他人的需要和個人空間的傳播理論。因此,伯貢的研究對于跨文化交際學來說仍然非常重要。4.6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AUM)1975年,Berger和Calabrese最早提出了“減少不確定性”理論(URT)。1985年,古迪昆斯特(Gudykunst)將之同“社會身份”理論整合在一起,把這一理論擴展到跨群體交往的范圍,邁出了“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AUM)的第一步。1988年,Gudykunst\o"點擊查看詳情vogate!"提出了一個概括性理論,即用“不確定性”(如無法預測或解釋他人的\o"點擊查看詳情vogate!"態(tài)度、行為和感受)和“焦慮”(如感到不安、緊張、擔心或憂慮)來解釋人際或群體際有效交流的問題。這就要求將誤解減少到最小。在AUM理論里,跨文化交際是跨群體交際的一種。Gudykunst(1988,1993,1995,2005a)又使用Simmel(1908/1950)提出的“陌生人”概念(如個體存在于某一環(huán)境下,但卻并非是該群體的成員)作為理論\o"點擊查看詳情vogate!"設計的核心概念,并將這一原理應用到外交領域。Gudykunst(1993)加入了能力指標框架擴展了該理論,并首次使用了“AUM”一詞。在該理論版本中,Gudykunst把以往的超理論假設進行了細化。該理論的假設避免了極端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立場。Gudykunst(1993)增加了理論中公理的數(shù)量,以使理論更易理解和應用。該理論也包含了倫理問題以及不確定性和焦慮的最大和最小限度(如有效交際要求交際者的焦慮和不確定應介于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間)。當焦慮和不確定性高于最大限度時,就無法有效交際(例如因為我們過分關注焦慮或者不能預測陌生人的行為);當焦慮和不確定性低于最小限度時,由于不在意發(fā)生的事件(由于焦慮?。┗蚴沁^于自信所作預測(由于不確定性?。?,也無法有效交際。對最小和最大限度的關注致使理論核心從“焦慮和不確定消減”轉向了“焦慮和不確定管理”。Gudykunst又引入了Langer提出的“留意(mindful)”這一概念,作為AUM和有效交際的折中點,Langer(1997)認為“有意識”包括“接納新信息”、“察覺各種變化”、“對不同語境保持敏感”、“留意各種視角”以及“適應當前環(huán)境”。他假設個體的交際受到他的文化和群體身份的影響,但只要留意,他也可自己選擇與他人交際的方式,能夠把焦慮和不確定性控制在最大和最小限度之間,并和陌生人協(xié)商信息內涵。Gudykunst分別于1995年和2005年兩次修改了“焦慮/不確定性理論”。繼Lieberson(1985)之后,Gudykunst談到有效交際有“基本”和“表面”因素。他認為焦慮和不確定性管理(包括留意)是實現(xiàn)有效交際的基本因素,它調節(jié)有效交際的其它“表面”因素(如身份、移情能力、吸引陌生人、尊重陌生人)的作用。個體對自身行為的留意程度控制著焦慮和不確定管理對交際有效性的影響力以及在提高交際有效性實踐中的應用。因此,當焦慮和不確定性介于最小和最大限度之間時,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控制一種基本因素(如移情力)來提高交際質量或者有意識地與陌生人協(xié)商信息內涵。該理論1995年的版本囊括了94個公理(47個關于人際交際和群體交際,47個關于文化多變性),而2005年的版本則只涵蓋了一半(只有47個)。Gudykunst刪減了一些不太必要的公理,并將文化多樣性的公理的使用范圍縮小至有效交際的基本因子上。4.6.1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的前提假設人們在許多人際交往的場合會產生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一種讓人厭惡的狀態(tài),會產生認知壓力。當陌生人見面時,他們首先關心的是減少他們的不確定性或提高預測能力。人際交流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會經歷數(shù)個階段。在許多交往的場合,人們會感到不確定性。因為不同場合存在不同的期望,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人們在與他人見面時會感到不確定甚至緊張。不確定性是一種讓人厭惡的狀態(tài)。換句話說,保持不確定性狀態(tài)會浪費大量感情、令人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在新的工作環(huán)境中,人們經常產生這種緊張感。當陌生人相遇時,他們最關心的是兩件事:減少不確定性,提高預測能力。研究結果顯示,交流的時間越長,不確定性減少得越多。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認為有效的交際與對來自其他文化的成員的誤解最小化相關。由于誤解的增加,我們對他人與陌生的場合感到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會在我們體內產生焦慮。反過來又會提供減少不確定性與增加留心程度的動力,這些基本過程是不變的,無論場合、文化與時間如何變化。焦慮/不確定性管理是AUM理論的核心。這一核心調解了其他文化變量對有效交際的影響。盡管不確定性與焦慮是影響有效交際的基本原因,但其他文化變量被認為是影響有效交際的表面原因。Gudykunst在表面原因與不確定性/焦慮之間以及在不確定性與有效交際之間提出了假設,詳細地提出了多個原則。一旦人們感到足夠的焦慮,他們就有動機去采取減少不確定性的策略以便減少不確定性。通過減少對陌生人的預期的不確定性,他們就有能力減少誤解和增加跨文化交際的有效性。4.6.2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的應用AUM的有效交際理論是從個人與陌生人(他人接近個人的圈子)交際的角度來寫的,而AUM的適應性理論則是從陌生人(如寄居者)進入新的文化并且與當?shù)厝诉M行交流的角度來論述的。

Gudykunst從對于“陌生人”的交際困境的發(fā)現(xiàn)開始研究。所謂“陌生人”,包括僑民、新到者、新成員、暫時逗留者、闖入者、邊緣人、新移民、旅居者等。這是隨著全球范圍的人口流動,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的陌生面孔。Gudykunst發(fā)展出一套對“陌生人”進行描述的技術,集中研究他們的倫理認同、交友類型、話語類型、感知習慣、自我意識和自我訓誡。他發(fā)現(xiàn),所謂陌生人現(xiàn)象,只是跨文化交際的普遍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對于陌生人交際困境的研究,不只是為了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而是要發(fā)現(xiàn)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有效的交際是經由何種條件達到的。他指出,三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慮和不確定性。三組表面性因素是:動機因素(需求、吸引、社會義務、自我概念、對新的信息的開放程度)、知識因素(知識期待、信息網絡的分享、對多種觀點的知識、對可供選擇的解釋的知識、關于同一的和差異的知識)、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種觀點的能力、適應溝通的能力、創(chuàng)造新概念的能力、調適行為的能力、搜集適用信息的能力)。這些因素的非平衡交互作用導致陌生人面臨交際情境時產生焦慮或不確定性。有效的交際是對焦慮和不確定性的管理的結果,是將誤解降低到最低水平。當陌生人進入新的文化之中,他們會對當?shù)厝说膽B(tài)度、感覺、信仰、價值觀以及行為感到不確定。他們需要預測居住地成員會采用什么樣的行為方式。他們也希望能解釋當?shù)厝说膽B(tài)度、感情與行為。無論何時,當陌生人想要弄清當?shù)厝藶槭裁慈绱诵袨闀r,他們就正處于不確定性減少的狀態(tài)。當陌生人與居住國文化成員進行交流時,他們也會感到不確定和焦慮。焦慮是一種緊張的情緒,一種不安的感覺,是陌生人在與居住國文化成員交流時因消極預期的結果,包含了通常所謂的“文化沖擊”。為了適應其它的文化,陌生人不想要完全消除自己的焦慮與不確定性。但如果他們的不確定與焦慮感較重,就會妨礙他們與居住國文化成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如果不確定性過重,陌生人則很難準確地理解居住國文化成員的信息,也很難對其行為作出準確的預測。而如果焦慮極重,陌生人的交際活動將會變得非常機械,并用自己的文化參照系來解釋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還會因此導致陌生人處理信息的方式過于簡單而限制了他們預測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的能力。反過來說,如果陌生人不確定性較低時,他們又會變得過于自信,認為自己可以理解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而毫不擔心自己的預測是否會出錯。而如果焦慮的程度過低,陌生人會覺得沒有動力和興趣與居住國文化的成員進行交流。如果焦慮或不確定性過強或過弱,陌生人必須有意調整他們的焦慮情緒,從而進行有效的交流及適應居住國文化。調整焦慮情緒需要陌生人懂得“留意”(比如建立新的分類體系,對新信息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意識到不同的視角和觀點)。控制了焦慮后,陌生人需要對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作出準確的推測與解釋(比如控制不確定感)。如果交際活動陷于機械,陌生人會用自己的參照系來預測和理解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與此相反,如果陌生人懂得時刻留意,對外來的信息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并意識到不同的視角觀點(比如從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角度理解交際活動),就可以對居住國文化成員的行為作出準確的預測。Gudykunst把個體主義—集體主義與自我和群體相關的眾多變量(如自我、自我觀念、社會與個人身份、自我監(jiān)察和社會分類等)相聯(lián)系。個體主義的文化成員需要保持獨立的自我構元,允許個人身份影響自己的行為,與陌生人的交往比集體主義文化的成員更會監(jiān)察自我。與此相類似,集體主義文化的成員利用互依自我構元指引自己的行為,允許社會身份影響自己的行為,在與他人交往時比個體主義文化的成員更關心社交的得體性。Gudykunst還把避免不確定性的理論與諸多變量相聯(lián)系。避免不確定性高的文化成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