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0/0B/wKhkGWZmYwOAB5UkAAHcYTwe2u8373.jpg)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0/0B/wKhkGWZmYwOAB5UkAAHcYTwe2u83732.jpg)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0/0B/wKhkGWZmYwOAB5UkAAHcYTwe2u83733.jpg)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0/0B/wKhkGWZmYwOAB5UkAAHcYTwe2u83734.jpg)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0/0B/wKhkGWZmYwOAB5UkAAHcYTwe2u837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L
%&'()*+,-./01,2345
"!#$
本文件規(guī)定了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終端微功率無線接入協議,包括通信網絡拓撲與協議棧結構、
物理層協議和媒體接入控制層協議。
本文件適用于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終端的微功率無線通信。
%!'()*+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IEEE802.15.4-2015-IEEEStandardforLow-RateWirelessNetworks
LoRaWAN?1.1SpecificationLoRaWAN?1.1規(guī)范
,!-./01
DL/Txxxx-2021界定的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2"!
3456accessnode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的感知層中的通信主設備,具備邊緣計算、自組網和終端接入的功能。
,2%!
7856sinknode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的感知層中的通信中繼設備,具備自組網和終端接入等功能。
,2,!
9:;<sensorterminal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感知層中的終端設備,可實現對輸變電設備運行狀態(tài)感知,并通過無線或者有線
接入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
,2=!
>?@ABCDmicro-powerwirelesscommunication
傳感終端使用470MHz~510MHz頻段且發(fā)射功率小于50mW(e.r.p),或者使用2400MHz~
2483.5MHz頻段且發(fā)射功率小于10mW(e.r.p)無線通信技術。
,2E!
B'FGHGchirpspreadspectrum
在一個周期內,發(fā)射的射頻脈沖信號載頻的頻率作線性變化的調制方式。
,2I!
1
DL
>?@AB34Jmicro-powerwirelessaccessnetworks
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終端以微功率無線通信的方式接入到匯聚節(jié)點,從而構建起由多個匯聚節(jié)
點和傳感終端所組成的數據傳輸業(yè)務承載網絡,以下簡稱為“無線接入網”。
,2K!
LMNwhitelist
白名單用于記錄可在節(jié)點進行注冊接入的傳感終端地址列表。
,2O!
PMNblacklist
黑名單用于記錄不可在節(jié)點進行注冊接入的傳感終端地址列表。
=!QR.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BW:帶寬(Bandwidth)
CR:編碼率(CodingRate)
CSS:線性調頻擴頻(ChirpSpreadSpectrum)
E.R.P:有效輻射功率(EffectiveRadiatedPower)
FEC:前向糾錯(ForwardErrorCorrection)
GFSK:高斯頻移鍵控(GaussFrequencyShiftKeying)
NWK:網絡層(NetworkLayer)
MAC:媒體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
MACPayload:媒體訪問控制層負載(MediaAccessControlPayload)
MIC:信息完整性校驗(MessageIntegrityCheck)
MWP:微功率無線通信協議(Micro-PowerWirelessCommunicationProtocol)
O-QPSK:偏移四進制相移鍵控(Offset-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
PSD:功率譜密度(PowerSpectralDensity)
REQ:請求(Request)
RF:無線電頻率(RadioFrequency)
RFU:保留備用(ReservedForUse)
RSP:響應(Response)
RSP_END:響應結束(ResponseEnd)
SF:擴頻因子(SpreadingFactor)
E!JSTUVWXYZ[
E2"!JSTU\9]^_
E2"2"!>?@ABJCDWXJSTU
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網絡中包含接入節(jié)點、匯聚節(jié)點和傳感終端,網絡配置為星型網絡模型,即
多個傳感終端與一個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直接相連,如圖1所示。本網絡模型支持兩種通信傳輸,
分別為單向傳輸和雙向傳輸。
2
DL
傳感終端
傳感終端
匯聚節(jié)點/
接入節(jié)點
傳感終端
傳感終端
傳感終端
`"!abJScb
E2"2%!Nd9]^_
單向傳輸指接入節(jié)點或匯聚節(jié)點與傳感終端在一個單獨的信道上傳輸。單向傳輸只能在傳感終端
發(fā)起,在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進行接收。傳感終端通過上行鏈路上傳數據,如圖2所示。
傳感終端
上行鏈路
匯聚節(jié)點/
接入節(jié)點
上行鏈路傳感終端
`%!Nd9]
3
DL
E2"2,!ed9]^_
雙向傳輸指傳感終端和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通過給定信道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進行數據傳輸,
如圖3所示。多個傳感終端有序接入同一個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時,雙向傳輸由傳感終端在上行鏈路發(fā)
起,匯聚節(jié)點或接入節(jié)點在下行鏈路上進行應答。
傳感終端
上行鏈路
下行鏈路
匯聚節(jié)點/
接入節(jié)點
下行鏈路
上行鏈路傳感終端
`,!ed9]
E2%!WXYZ[
E2%2"!fgZ[
微功率無線網通信協議分為物理層(PHY)和媒體接入控制層(MAC)兩部分,如圖4所示。其
中,物理層用于物理比特流的數據傳輸,媒體接入控制層用于數據鏈路的連接和管理。網絡層部分是由
上層通信協議決定,不在本文件中進行規(guī)定。
網絡層(NWK)
媒體接入控制層
訪問接口
媒體接入控制層(MAC)
物理層
訪問接口
物理層(PHY)
`=!>?@ABJCDWXh[
4
DL
E2%2%!ijg
物理層負責處理比特流的物理傳輸,包括發(fā)送和接收,物理層具有調制與解調、發(fā)送狀態(tài)和接收狀
態(tài)的切換等功能。
E2%2,!kl34m_g
媒體接入控制層用于處理邏輯鏈路的連接和控制問題,包括數據包順序傳輸、交互應答、接入控制、
信道管理、組幀和時間同步、傳輸控制參數配置等功能。
I!ijgWX
I2"!ijgnb
物理層通過無線物理信道發(fā)送和接收物理層協議數據單元,并對物理層數據信息和控制信息進行
管理,具體規(guī)定見以下a、b、c,物理層宜在以下a、b類型中選擇其一:
a)CSS物理層:工作在470MHz~510MHz或者2400MHz~2483.5MHz頻段,采用線性調頻擴頻(CSS)
調制。線性調頻擴頻(CSS)調制應符合LoRaWAN?1.1Specification中第3章對物理層的規(guī)
定。
b)IEEE802.15.4物理層:工作在2400MHz~2483.5MHz頻段,采用偏移四進制相移鍵控(O-QPSK)
調制。偏移四進制相移鍵控(O-QPSK)調制應符合IEEEStd802.15.4TM-2015中第12章對物理
層的規(guī)定。
c)其它物理層調制方式和通信頻段,經論證后滿足本文件第7章媒體接入控制層協議要求的前提
下,可以參照本文執(zhí)行。
I2%!ijgoZ[
I2%2"!oZ[01
物理層的幀結構應符合表1。
p"!ijgoZ[
物理層頭物理層頭校驗物理層負載校驗
前導物理層負載
(可選)(可選)(可選)
注1:CSS物理層幀結構符合附錄A,物理層頭、物理層頭校驗、以及物理層負載校驗字段為必選。
注2:IEEE802.15.4物理層幀結構符合附錄B,物理層頭為必備,不必含有物理層頭校驗字段和物理層負載校驗
字段。
I2%2%!qrGs
本文件共設置2個工作頻段:470MHz~510MHz頻段和2400MHz~2483.5MHz頻段。
I2%2,!CSSijgtu
5
DL
本文件采用的CSS物理層參數應符合表2和表3,CSS物理層470MHz~510MHz頻段和
2400MHz~2483.5MHz頻段信道分配表應符合表4和表5,CSS物理層發(fā)送功率應符合表6和表7,CSS
物理層的調制和傳輸及RF參數要求應符合附錄A。
p%!2400MHz~2483.5MHzGsCSSijgvwp
帶寬前導長度發(fā)射功率
物理層配置編號擴頻因子編碼率備注
kHzSymbolsmW(e.r.p)
默認業(yè)務信道和控制信
18812.5CR4/56<10
道配置方式
27812.5CR4/56<10
36812.5CR4/56<10
45812.5CR4/56<10
510812.5CR4/56<10
661625CR4/56<10
p,!470MHz~510MHzGsCSSijgvwp
帶寬前導長度發(fā)射功率
物理層配置編號擴頻因子編碼率備注
kHz字節(jié)mW(e.r.p)
默認業(yè)務信道和控
18500CR4/56<50
制信道配置方式
27500CR4/56<50
36500CR4/56<50
45500CR4/56<50
510500CR4/56<50
p=!CSSijg470MHz~510MHzGsDxfvp
中心頻率
信道編號信道類型
MHz
1默認控制信道470.5
2可配信道471.0
………………
n可配信道(470.5+(n-1)/2)
………………
80可配信道509.5
n=1、2、…、80。除默認控制信道頻點和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外,其它頻點可根據帶寬和業(yè)務要求選定。
注1: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為494.5MHz。
6
DL
pE!CSSijg2400MHz~2483.5MHzGsDxfvp
中心頻率
信道編號信道類型
MHz
1默認控制信道2400.5
2可配信道2401.5
………………
n可配信道2399.5+n
………………
83可配信道2482.5
n=1、2、…、83。除默認控制信道頻點和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外,其它頻點可根據帶寬和業(yè)務要求選定。
注1: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為2424.5MHz。
pI!CSSijg2400MHz~2483.5MHzyz?@
發(fā)送功率
發(fā)送功率編號
dBm
80-20
81-19
…………
nn-100
…………
1099
11010
注:n=80、81、…、110。
pK!CSSijg470MHz~510MHzyz?@
發(fā)送功率
發(fā)送功率編號
dBm
80-20
81-19
…………
nn-10
…………
11616
11717
注:n=80、81、…、117。
I2%2=!IEEE802.15.4ijgtu
7
DL
本文件采用的IEEE802.15.4物理層參數應符合表8,IEEE802.15.4物理層2400MHz~2483.5MHz
頻段信道分配應符合表9,IEEE802.15.4物理層的調制和傳輸及RF參數要求應符合附錄B。
pO!IEEE802.15.4ijgtu
頻段2400MHz~2483.5MHz
發(fā)射功率<10mW(e.r.p)
p{!IEEE802.15.4ijg2400MHz~2483.5MHzGsDxfvp
中心頻率
信道編號信道類型
MHz
1控制信道2403.0
2可配信道2404.0
………………
n可配信道2402.0+n
………………
80可配信道2482.0
n=1、2、…、80。除默認控制信道頻點和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外,其他頻點可根據帶寬和業(yè)務要求選定。
注1: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為2427.0MHz。
K!kl34m_gWX
K2"!kl34m_g|}
媒體接入控制層在物理層提供服務的基礎上向上層提供服務,媒體接入控制層與物理層的幀結構
關系如圖5所示。
媒體接入控制層MAC層頭MAC層負載信息完整度校驗
物理層前導物理層頭物理層頭校驗物理層負載物理層負載校驗
`E!kl34m_gVijg~oZ[?€
K2%!kl34m_goZ[
K2%2"!?s|}
傳輸數據采用幀結構作為基本單元,幀結構應符合表10,物理層負載長度為9到264字節(jié),用來
記錄物理層需要傳輸的數據。
8
DL
p"?!ijg??Z[
字段名稱MAC層頭MAC層負載信息完整度校驗
字段長度8字節(jié)0-255字節(jié)1字節(jié)
注1:MAC層頭描述幀的類型、負載字段的長度和傳感終端ID等配置信息。
注2:MAC層負載承載MAC層傳輸的數據。此字段的數據結構根據幀類型字段的定義進行結構組織和編碼,
其承載的數據長度還受限于物理層約束。
注3:信息完整度校驗用于對MAC層頭和MAC層負載進行校驗,判斷發(fā)送數據是否被第三方篡改。校驗方
法是將MAC層頭和MAC層負載以1字節(jié)為單位進行累加,累加結果作為信息完整度校驗字段的值填
入信息完整度校驗字段。
K2%2%!MACg…
K2%2%2"!MACg…Z[
MAC層頭由幀類型(MType)、通信信令指示(CC_Ind)、加密指示(Key_If)、MAC層負載長
度(Length)和傳感終端ID等字段組成,見表11。
p""!MACg…Z[
字段名稱MTypeCC_IndKey_IfLength傳感終端ID
字段長度4比特1比特3比特1字節(jié)6字節(jié)
注:除特殊說明,本文件各字段均采用高位字節(jié)在前方式傳輸。
K2%2%2%!o?b
幀類型字段長度為4比特,定義幀的具體類型和功能。幀類型的具體編碼及對應的含義應符合表
12。
p"%!o?b??
比特序列幀類型(英文)幀類型(中文)
0b0000MESSAGE業(yè)務信道信息幀
0b0001REQ控制信道請求幀
0b0010RSP控制信道應答幀
0b0011RSP_END控制信道應答終幀
0b0100BURST控制信道突發(fā)幀
0b0101ACK控制信道確認幀
其他RFU保留備用
注:0b表示二進制數字。
K2%2%2,!CDD‰??
9
DL
通信信令指示(CC_Ind)用于指示MAC負載是業(yè)務或通信指令;取值0b1表示業(yè)務,取值0b0表
示通信指令。通信信令指示只在控制信道突發(fā)幀(BURST)、控制信道應答幀(RSP幀)或控制信道應
答終幀(RSP_END幀)中有效。
K2%2%2=!????
加密指示字段表明發(fā)送的MAC層負載和信息完整度校驗是否進行了加密,長度為3比特:0b000
表示不加密;0b001表示加密。
K2%2%2E!MACg????
MAC層負載長度字段定義了MAC層負載字段的字節(jié)長度,此字段長度為1字節(jié),MAC層負載字
段的長度為0到255字節(jié)。
K2%2%2I!9:;<ID
傳感終端ID是傳感終端設備在網絡中的唯一標識,每個傳感終端都會被分配一個唯一的傳感終端
地址。傳感終端ID字段的長度為6字節(jié),傳感終端ID的構成參見“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器數據規(guī)
范”。
K2%2,!?‘DxD’o
業(yè)務信道信息幀(MESSAGE)為在業(yè)務信道中傳輸的一種幀的類型,其功能主要為將發(fā)送端的數
據按照指定的數據格式以及傳輸規(guī)則有序地傳輸給接收端,用于傳感終端上報監(jiān)測數據報文,傳感終端
ID的構成參見“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器數據規(guī)范”。為減少數據傳輸,省略了監(jiān)測數據報文中的傳感
終端ID,只保留MAC幀頭中的傳感終端ID。
K2%2=!m_Dx“”o
控制信道請求幀(REQ)為在控制信道中傳輸的一種幀的類型,其功能主要為發(fā)送端以一定的傳輸
規(guī)則向接收端發(fā)送信息,并請求回復。發(fā)送端根據需求將數據寫入請求數據類型字段。控制信道請求幀
的MAC層負載字段的結構應符合表13,由信息類型和保留備用組成。
p",!m_Dx“”o~MACg??
信息類型保留備用
1字節(jié)1字節(jié)
注1:信息類型字段取值范圍是0~2,取值為0表示“任意類型”,取值為1表示“通信指令”,取值為2表示“控制報
文”。
注2:信息類型字段的默認值為0;保留備用字段的默認值為0。
K2%2E!m_Dx?–o
K2%2E2"!m_Dx?–o?—
控制信道應答幀可承載通信指令或者控制報文??刂菩诺缿饚≧SP)是在控制信道中傳輸的一
種幀的類型,其功能主要為接收端在接收到控制信道請求幀后,根據控制信道請求幀的信息類型字段向
發(fā)送端進行控制信息的回復。通信指令和控制報文不能在同一個的RSP幀或控制信道應答終幀
(RSP_END)內傳輸。
10
DL
K2%2E2%!??CD?‰
MAC幀頭中的CC_Ind取值0b0。為減少傳輸的交互次數,將多個通信指令組合成單幀進行發(fā)送,
單幀的數據結構應符合表14,單個RSP幀或RSP_END幀承載的數據不能超過MAC負載上限,即255
字節(jié)。每個通信指令數據由通信指令類型和通信指令內容組成應符合表15,其中通信指令類型和內容
字段的定義應符合表16。
p"=!CDD‰u?Z[
通信指令1通信指令2……通信指令i……通信指令N
注1:通信指令i字段為回復的第i個通信指令,通信指令N字段為回復的最后一個通信指令。
注2:每組數據采用統一的數據格式,具體格式應符合表16。
p"E!CD?‰u???
通信指令i
通信指令類型(1字節(jié))通信指令內容(變長)
p"I!CD?‰?b/??01
通信指令分類通信指令類型取值通信指令內容長度單位
字節(jié)
配置業(yè)務周期長度0b000000004ms
配置控制周期長度0b000000012業(yè)務周期
配置延遲時間0b000000104ms
配置最大隨機擾動時長0b0000001115ms
配置業(yè)務信道頻點(編號)0b000001001-
配置物理層參數(編號)0b000001011-
配置REQ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00001101ms
配置BURST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00001111ms
配置發(fā)送功率(編號)0b000010001-
保留0b00001001~0b00111111--
查詢業(yè)務周期長度0b01000000--
查詢控制周期長度0b01000001--
查詢延遲時間0b01000010--
查詢最大隨機擾動時長0b01000011--
查詢業(yè)務信道頻點(編號)0b01000100--
查詢物理層參數(編號)0b01000101--
查詢REQ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1000110--
查詢BURST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1000111--
查詢發(fā)送功率(編號)0b01001000--
保留0b01001000~0b01111111--
用戶自定義0b10000000~0b11000000--
11
DL
查詢業(yè)務周期+控制周期組合+延遲
0b11111110--
+隨機擾動時長
注1:業(yè)務周期定義為發(fā)送端發(fā)送業(yè)務信息的周期。
注2:控制周期定義為發(fā)送端發(fā)送控制信息請求的周期,以業(yè)務周期(默認或配置后的業(yè)務周期)為單位??刂浦?/p>
期為0時,發(fā)送端不發(fā)送控制信息請求幀;控制周期為1時,每個業(yè)務周期發(fā)送1次控制信道請求幀,不發(fā)
送業(yè)務信道信息幀;控制周期為m時,每m個業(yè)務周期,發(fā)送一次控制信道請求幀,發(fā)送m-1次業(yè)務信道
信息幀。
注3:延遲時間定義為業(yè)務信息發(fā)送時刻的時間偏移量。
注4:最大隨機擾動時長定義為發(fā)送端發(fā)送時刻偏離發(fā)射基準時刻的最大允許范圍,以5ms為單位。隨機擾動時長
與延時配合使用,確定發(fā)送端的發(fā)射時刻。
注5:業(yè)務信道頻點用于控制業(yè)務信道的頻點,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不支持動態(tài)配置,默認業(yè)務信道被配置在固定的
頻點,并且采用默認的物理層配置。傳感終端可以在匯聚節(jié)點的指派下,從默認業(yè)務信道頻點轉移到其它業(yè)
務信道頻點下進行通信。
注6:物理層參數配置用于指定業(yè)務信道和控制信道的物理層參數配置編號,默認物理層參數不支持動態(tài)配置。傳
感終端可以在匯聚節(jié)點的指派下,按指定的物理層參數配置編號進行配置。
注7:REQ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定義為發(fā)送端發(fā)送REQ幀后等待回復的時間。
注8:BURST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定義為發(fā)送端發(fā)送BURST幀后等待回復的時間。
K2%2E2,!m_?*
MAC幀頭中的CC_Ind取值0b1。MAC層負載內容承載控制報文,報文格式見“輸變電設備物聯
網傳感器數據規(guī)范”。為減少數據傳輸,省略報文中的傳感終端ID,只保留MAC幀頭中的傳感終端
ID。
K2%2I!m_Dx?–;o
控制信道應答終幀(RSP_END)為控制信道應答幀的擴展。當發(fā)送端回復控制信道應答幀時,表
明發(fā)送端發(fā)送的信息還沒有結束,此后還會有信息發(fā)送。當發(fā)送端回復控制信道應答終幀時,表明此次
發(fā)送的信息已經結束,此后沒有新幀發(fā)送。控制信道應答終幀的MAC層負載字段與控制信道應答幀相
同,應符合7.2.5小節(jié)。
K2%2K!m_Dx?yo
K2%2K2"!m_Dx?yo01
控制信道突發(fā)幀(BURST)為在控制信道中傳輸的一種幀的類型,可承載通信指令、告警數據報文
或者控制數據報文,應符合以下a、b、c中的要求。
a)承載告警數據報文或控制數據報文時,傳感終端的報文格式應符合“輸變電設備物聯網傳感器
數據規(guī)范”;為減少數據傳輸,省略告警數據報文中的傳感終端ID,只保留MAC幀頭中的傳感終端ID。
b)承載通信指令時,用于傳感終端上報通信參數。
c)告警數據報文和通信指令不能在同一個的BURST幀內傳輸。
K2%2K2%!??CD?‰
MAC幀頭中的CC_Ind取值0b0。為減少傳輸的交互次數,將多個通信指令組合成單幀進行發(fā)送,
單幀的數據結構應符合表17,單個BURST幀承載的數據不能超過MAC負載上限,即255字節(jié)。每個
12
DL
通信指令數據由通信指令類型和通信指令內容組成應符合表18,其中通信指令類型和內容字段的定義
應符合表19。
p"K!tu??~u?Z[
通信指令1通信指令2……通信指令i……通信指令N
注1:通信指令i字段為回復的第i個通信指令,通信指令N字段為回復的最后一個通信指令。
注2:每組數據采用統一的數據格式,具體格式應符合表18。
p"O!tu??~u???
通信指令i
通信指令類型(1字節(jié))通信指令內容(變長)
p"{!tu??~?‰??01
通信指令分類通信指令類型取值通信指令內容長度單位
字節(jié)
上報業(yè)務周期長度0b000000004ms
上報控制周期長度0b000000012業(yè)務周期
上報延遲時間0b000000104ms
上報最大隨機擾動時長0b0000001115ms
上報業(yè)務信道頻點(編號)0b000001001-
上報物理層參數(編號)0b000001011-
上報REQ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00001101ms
上報BURST幀等待回復超時時間0b000001111ms
上報發(fā)送功率(編號)0b000010001-
保留備用0b00001001~0b00111111--
用戶自定義0b01000000~0b11111110--
上報業(yè)務周期+控制周期組合+延遲+
0b1111111111-
隨機擾動時長
K2%2O!m_Dx?o
控制信道確認幀(ACK)為在控制信道中傳輸的一種幀的類型,其功能主要為接收端在接收到需要
確認回復的幀后,向發(fā)送端發(fā)送控制信道確認幀進行確認??刂菩诺来_認幀的使用情況應符合表20。
控制信道確認幀的MAC層負載字段定義了控制信道確認幀的類型,長度為1字節(jié),具體的編碼及對應
含義應符合表21。
p%?!m_Dx?o~¢)
發(fā)送幀類型是否需要回復ACK幀(Y/N)
業(yè)務信道信息幀N
13
DL
控制信道請求幀N
控制信道應答幀Y
控制信道應答終幀Y
控制信道突發(fā)幀Y
p%"!m_Dx?o~MACg???sZ[
比特序列(b7b6b5b4b3b2b1b0)ACK幀類型(英文)ACK幀類型(中文)
0b00000001RSP_END_ACKRSP_END幀確認幀
0b00000010BURST_ACKBURST幀確認幀
0b00000100RSP_ACKRSP幀確認幀
其它RFU_ACK保留
K2%2{!£¤¥)o
保留備用幀(RFU)是用來保留以備使用者需要增加新的定義幀所準備的一種幀的類型。使用者可
以根據需要添加的功能,在不與現有的幀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定義設計此幀的結構和編碼形式。新的幀
格式和編碼必須在收發(fā)雙方設備中同時更新,確保收發(fā)雙方通信的可靠性。保留備用幀的使用增加了本
文件的可擴展性。
K2,!|§tu01
可配置的時間參數類型及名稱應符合表22。這些參數均可在控制信道的接入過程進行配置。
p%%!¨vw~|§tu01
時間定義類型參數名稱初值范圍
業(yè)務周期長度Message_Length5min5min~71580min
控制周期長度Control_Length24個業(yè)務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16.1.2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聽評課記錄4
-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3課《新興力量的崛起》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2.1《去括號》聽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13課《羅斯福新政》
- 人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24.2《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1)》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完全平方公式》聽評課記錄6
- 小學二年級上冊除法口算
- 九年級第一學期班主任總結
- 五年級下冊口算題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題
- 品管圈活動提高氧氣霧化吸入注意事項知曉率
- 格力GMV多聯機安裝及維修手冊
- 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課件
- 尿失禁健康講座(SUI)
- 南網5S管理、四步法、八步驟
- 幼兒園中班健康:《小河馬的大口罩》 課件
- 管道工程污水管網監(jiān)理規(guī)劃(共44)
- 洪屏抽水蓄能電站達標投產策劃方案
- 危貨運輸車輛日常維護檢查及記錄表
- 公司生產報廢單
- 心身疾病優(yōu)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