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犯罪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開題報告_第1頁
論網絡犯罪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開題報告_第2頁
論網絡犯罪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開題報告_第3頁
論網絡犯罪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開題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題報告一、論文題目:論網絡犯罪二、論文的背景、目的和意義二十世紀下半葉,新科技革命的產生和發(fā)展極大地促使網絡廣泛地應用于很多方面。之后,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和蓬勃發(fā)展又從各個方面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其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像哥倫布一樣,互聯(lián)網引領人類開辟出全新的空間,也就是大家通常意義上稱作的“虛擬空間”。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網絡這把“雙刃劍”,在開拓人類的生活領域的同時,網絡犯罪行為呈現(xiàn)出全新的表現(xiàn)形式和特征。因此網絡像長毛和盾牌同時在天平的兩端,人類在享受到其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就必須忍受犯罪活動在網絡中產生,學者們把網絡犯罪稱作“第五空間”。存在于網絡上的犯罪形式的多種多樣性及犯罪手段的隱蔽性和犯罪結果的危害性也達到了傳統(tǒng)犯罪無法達到的高度。網絡犯罪就像一個如影隨形的惡靈一樣困擾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網絡犯罪的危害如此令人曬舌,那么對于網絡犯罪的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例如什么是網絡犯罪,網絡犯罪發(fā)展到今日有什么新的特征和發(fā)展趨勢,再比如網絡犯罪的刑事管轄權應如何適用,我國網絡犯罪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狀如何,我國網絡犯罪刑法規(guī)制存在何種不足之處,當然還有在此基礎上如何完善我國網絡犯罪刑法規(guī)制等問題就真真切切地擺在了眼前,我們不能也無法逃避。本文針對上問題進行粗淺的探索和研究,拋磚引玉以期更好的打擊網絡犯罪,使網絡更多更好地發(fā)揮其積極效用。三、國內外研究概況1.國外研究國外刑事立法中并未設立本罪相同或近似的罪名,在理論上沒有關于網絡幫助行為的研究。目前,國外對網絡幫助行為的處理集中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中立幫助行為”研究。國外理論界主要存在兩種學說,一是全面處罰說:在進行罪責定罰時,中立幫助行為需要同一般的幫助行為一樣進行處罰。二是限制處罰說,認為可以某種理論為依據限制其處罰范圍。德國和日本的多數(shù)學者均堅持這一觀點。關于限制標準,也存在不同觀點。主觀說認為應當考察犯罪主體的主觀方面,從而進行判斷;客觀說認為應從該行為是否引起了社會危害性來判斷;折中說認為應當對行為的主客觀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對具體判斷方式國外學者存在不同的看法,托馬斯·魏根特認為應當以危險增加量為基準進而判斷這一行為的可罰性,羅克辛教授認為要根據不同情況決定,即對正犯實施犯罪的意圖有確定認識的,應以犯罪意思關聯(lián)為標準來判斷;而對僅僅只是預感的情形應以信賴原則進行判斷。而島田聰一郎則主張應當以幫助行為的發(fā)生是否是加大正犯行為發(fā)生危害結果可能性的主要因素為標準,來限制處罰范圍。①可見國外學者對此仍莫衷一是且尚未形成通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對中立幫助行為的處罰進行限制,國外學者在這一點上立場是一致的。2.國內研究我國大多數(shù)學者對中立幫助行為堅持的觀點是限制處罰說,但同樣并不存在統(tǒng)一的認定標準。因此,這里不做具體說,僅單獨研究本罪的性質。理論上主要觀點有幫助行為正犯化以及量刑規(guī)則。首先是以劉艷紅為代表的學者們所主張的觀點,即本罪是幫助犯的正犯化,她認為本罪含有“幫助”這一關鍵詞,因而屬于幫助行為的正犯化。諸如資助恐怖活動罪、協(xié)助組織賣淫罪等罪名,同樣包含與本罪“幫助”近似的字或詞,這些罪名均屬于這一情形。吳情樹教授也說本罪是幫助行為正犯化的立法體現(xiàn),不能將其看作單純的幫助犯的量刑規(guī)則。第二種觀點是以張明楷教授為主,這種觀點認為本罪并未上升到提出具體的限制理論。對本罪不適用刑法總則中規(guī)定的幫助犯的情形,原因在于分則條文中對其規(guī)定了具體量刑,而不是將其提升為正犯。他認為,不論是從實質層面對《刑法》第287條第一款進行分析,還是字面意義上對該款規(guī)定進行解釋,都應當認定其僅僅是為特定的幫助犯設置了量刑規(guī)則。⑥黎宏教授也認為本罪僅可以作為幫助犯的量刑規(guī)則進行理解。雖然仍要以共犯從屬性的規(guī)定為準則,但并不能據此將其看作幫助行為正犯化。日前,還有學者提出了除上述兩種觀點以外的其他觀點,皮勇教授認為本罪應作獨立犯罪理解。有些犯罪雖然具備幫助犯的特征,但不能據此將其當作幫助犯的正犯化。關于本罪,在認識上應突破幫助犯性質,因為其在客觀實際和刑法立法兩個方面均具備獨立地位。賴早興教授還將該罪定位為一個新的犯罪化,也即犯罪圈的擴大。四、論文的研究方法線下通過查找圖書館館藏書籍,線上通過知網等平臺大量查閱國內外有關本罪的相關文獻、著作材料,經過對文獻資料的深度研究,全面了解該罪的立法背景,理論研究現(xiàn)狀,在對諸多文獻進行整合總結的基礎上,盡力尋找新的思路解決相應難題。五、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引言 一、網絡犯罪概述 (一)網絡犯罪的界定 (二)網絡犯罪的特點 1.網絡犯罪技術含量高 2.網絡犯罪活動手法隱蔽 3.網絡犯罪組織化程度高 4.網絡犯罪的犯罪成本較低 5.網絡犯罪的犯罪空間具有虛擬性 6.網絡犯罪的杜會危害嚴重 7.網絡犯罪低齡化、普遍化趨勢明顯二、網絡犯罪與計算機犯罪的異同探討 三、網絡犯罪的發(fā)展新趨勢 (一)網絡犯罪形式愈加多樣化趨勢 (二)犯罪結果愈加多元化趨勢 (三)犯罪參與者愈加年輕化趨勢 四、網絡犯罪刑法規(guī)制內容的完善建議 (一)設立非法篡改數(shù)據罪 (二)設立濫用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罪 (三)設立未經允許中斷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服務罪 結論 六、論文工作進度安排第1周收集資料,確定論文題目和提綱,提交指導老師審閱;第2~4周根據寫作提綱收集論文的素材和資料,撰寫論文初稿;第5周完成初稿,交指導教師審閱;第6周根據指導老師的修改意見,修改初稿;第7周完成初稿的修改,根據指導老師修改意見修改二稿;第8周完成二稿的修改,交指導教師審閱;第9~10周根據指導教師反饋的意見,進行三、四稿的修改;直至導師認可,最后定稿打印、提交論文。七、參考文獻[1]楊紅梅.新時期網絡犯罪的發(fā)展及其防控對策建議[A].中國犯罪學學會.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4年)[C].中國犯罪學學會:,2014:9.[2]李欣.網絡犯罪問題研究[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5.[3]周維民.國外網絡犯罪治理的最新趨勢[N].人民法院報,2018-03-23(008).[4]和靜鈞.應多管齊下治理網絡犯罪年輕化[N].深圳特區(qū)報,2018-06-22(A02).[5]馬磊.淺析青少年網絡犯罪[N].發(fā)展導報,2019-01-04(020).[6]孫道萃.網絡刑法知識轉型與立法回應[J].現(xiàn)代法學,2017,39(01):117-131.[7]張明楷.網絡時代的刑事立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3):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