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 11567-201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_第1頁
(高清版)GB 11567-201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_第2頁
(高清版)GB 11567-201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_第3頁
(高清版)GB 11567-201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_第4頁
(高清版)GB 11567-2017 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11567.1—2001,GB11567.2—2001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2017-09-29發(fā)布2018-01-01實施I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nèi)容為強制性。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代替GB11567.1—2001《汽車和掛車側面防護要求》和GB11567.2—2001《汽車和掛車后下與GB11567.1—2001和GB11567.2—2001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差異如下:——標準名稱修改為《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修改了“無防御行人”“側面防護裝置""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定義(見3.1、3.2、3.3,2001年版的2.1和2.2);——增加了側面防護裝置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的技術要求(見4.6和6.13);——增加了中置軸掛車的側面防護裝置要求(見5.2.1和6.4.1);——增加了雙轉向軸車輛的側面防護裝置要求(見5.4和6.6);——刪除了可伸縮式掛車的側面防護裝置要求;——修改了橫向構件截面高度的要求(見7.1和9.4,2001年版的3.1和5.4);——增加了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最大水平變形量要求(見7.3和9.6);——增加了后部安裝尾板的車輛技術要求(見7.4和9.8);——修改了后下部防護裝置的下邊緣離地高度為不大于500mm(見8.1和9.1,2001年版的4.1.2和5.1.2);——增加了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裝置安裝位置要求(見8.3和9.2);——增加了同一型式的規(guī)定(見第10章);——增加了標準實施的過渡期要求(見第11章);——增加了側面防護裝置試驗條件(見附錄A);——修改了三點加載的試驗載荷(見附錄B.3.2.2,2001年版的附錄A.3.2.2);——修改了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加載程序(見附錄B.3.3,2001年版的附錄A.3.3);——增加了后下部防護裝置施力點的更換(見附錄B.3.4)。本標準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國家質(zhì)檢總局缺陷產(chǎn)品管理中心、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中機車輛司法鑒定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孫振東、趙建紅、孫昌旺、張明君、張尚嬌、李玉剛、唐小華、高玉廣、李中立、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1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要求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汽車及掛車側面和后下部防護裝置的技術要求及車輛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N?、N?、O?和O?類車輛。本標準不適用于半掛牽引車;也不適用于為了專門目的設計和制造的、由于客觀原因而無法安裝側面防護裝置和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車輛。后下部防護要求不適用于為搬運無法分段的長貨物而專門設計和制造的特殊用途車輛(如運輸木材等貨物的車輛)。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730.2道路車輛質(zhì)量詞匯和代碼GB/T15089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3術語和定義GB/T3730.2和GB/T1508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未受保護的道路使用者unprotectedroadusers在使用道路時可能跌入車輛側面而被卷入車輪下的行人、騎自行車或騎摩托車的人。側面防護裝置lateralprotectiondevice由縱向部件和連接結構件組成,并且固定在底盤的側面部件上或車輛其他結構件上的裝置,用于避免未受保護的道路使用者跌入車輛側面而被卷入車輪下;車輛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用作側面防護裝置。由橫向構件和連接結構件組成,并且固定在底盤部件上或車輛其他結構件上的裝置。后下部防護rearunderrunprotection后下部防護指專門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或者依靠自身的外形與特性能夠具有全部或部分后下部防護裝置功能的車輛的車體、車架部件或其他部件。4側面防護裝置的技術要求4.1側面防護裝置應按照附錄A中A.1所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進行測量。側面防護裝置的外表面應光滑,并盡可能前后連續(xù);相鄰部件允許搭接,但搭接的外露邊緣應向后或向下;相鄰部件應沿縱向留出不大于25mm的間隙,但后部不能超出前部的外側。螺栓和鉚釘?shù)膱A頭允許凸出外表面不大于10mm,2其他零件只要其光滑并有類似的圓頭結構,也可凸出外表面不大于10mm。由直徑100mm的球體接觸到的外露的棱邊和棱角應倒圓,其圓角半徑應不小于2.5mm;凸出小于5mm的部件,其朝外表面邊緣應鈍化。4.2側面防護裝置可以是一個連續(xù)平面,或由一根或多根橫桿構成,或者是平面與橫桿的組合體;當采用橫桿結構時,橫桿間距應不大于300mm,且截面高度:a)N?和O?類車輛應不小于50mm;b)N?和O?類車輛應不小于100mm。平面和橫桿的組合結構應形成一個實際連續(xù)的側面防護裝置,并符合4.1的規(guī)定。4.3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應具有一個連續(xù)的、貫穿其整個高度的垂直構件。對于N?和O?類車輛,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5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50mm,至少四分之一圓??;對于N?和O?類車輛,該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10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100mm,至少四分之一圓弧(如圖1所示)。單位為毫米垂直構件的前端面R=50(N,/O?)垂直構件的外側面R=50(N,/O?)R=100(N?/)?)=50(N?/O?)100(N?/O?)圖1垂直構件要求示意圖4.4側面防護裝置應具有一定的剛度,固定牢固(不因振動而松動),除4.5中所述零部件外,應采用金屬或其他適當材料制造。當用直徑220mm±10mm的圓形平壓頭施以1kN的靜壓力垂直作用于該裝置外表面的各部分時,其因受力而產(chǎn)生的變形應符合下述要求:a)側面防護裝置在最后250mm段的變形量不大于30mm;b)其余部分變形量不大于150mm。以作為側面防護裝置的一部分,作為側面防護裝置的一部分時但其尺寸應符合第4章的要求。側面防護裝置與永久固定安裝設施的間隙應符合4.1的要求。4.6側面防護裝置在車輛側面允許被設計成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此時,應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證其安裝后處于正常工作位置上而不會被隨意移動,當調(diào)整其安裝位置時需要施加的力應不超過400N。35裝有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技術要求5.1試驗車輛應按照A.2所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進行測量。側面防護裝置不應增加車輛的總寬,其外表面的主要部分應位于車輛最外沿(最大寬度)以內(nèi)不大于150mm的位置。側面防護裝置的最后段至少有250mm不應位于后輪胎最外側(不包括輪胎接觸地面脹出的部分)向內(nèi)大于30mm的位置。對于某些車輛,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允許按5.2.3和5.2.4向內(nèi)彎曲。5.2側面防護裝置前緣的結構要求5.2.1前緣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對于N?和N?類汽車:前緣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切面之后300mm的范圍之內(nèi),該切面是與車輛縱向平面垂直的鉛垂面。b)對于牽引桿掛車:前緣應處在5.2.la)所述平面之后500mm范圍之內(nèi)。c)對于半掛車:若安裝有支承裝置,則前緣位于支承裝置的中心橫截面之后不大于250mm處。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前緣到牽引主銷位于最后位置時的中心橫截面之間的距離不大于d)對于中置軸掛車:前緣應位于第一軸中心橫截面前面區(qū)域,但不能超過車身的前端,以確保掛車正常的機動性。5.2.2當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位于超過25mm的開闊空間時,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應具有一個連續(xù)的、貫穿其整個高度的垂直構件;對于N?和O?類車輛,該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5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50mm,至少四分之一圓??;對于N?和O,類車輛,該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10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100mm,至少四分之一圓弧。5.2.3對于N?和N?類汽車,若5.2.la)中所述的300mm尺寸落在駕駛室區(qū)域,則前緣與駕駛室圍板的間隙不大于100mm,若有必要,應向內(nèi)彎成一個不大于45°的角度。此時,5.2.2的要求不適用。5.2.4對于N?和N?類汽車,若5.2.la)中所述的300mm尺寸落在駕駛室以后,并且前緣與駕駛室圍板的間隙不大于100mm,可以符合5.2.3的規(guī)定。5.3側面防護裝置的后緣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切面之前300mm的范圍之內(nèi),該切面是與車輛縱向平面垂直的鉛垂面;后緣可不要求安裝連續(xù)的垂直構件。5.45.2和5.3的規(guī)定是獨立的,不能組合。但是對于具有雙轉向軸的車輛,如果雙轉向軸的軸距不大于2100mm,則在兩軸間對側面防護裝置不作要求。5.5側面防護裝置前、后外伸出來的長度不應超過按4.4進行試驗時的圓形平壓頭中心與(縱橫)連接件交叉點之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當存在幾個這樣的距離時,不應超過其中的最大者。5.6在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側面防護裝置的下緣任何一點的離地高度不應大于550mm。5.7側面防護裝置的上緣與其上部的車輛構件相距應不大于350mm,該構件是指與切于輪胎外側表面(不包括輪胎接觸地面脹出的部分)的鉛垂平面交割或接觸的零部件。下述情況除外:a)當5.7中所述平面沒有與車輛構件相交,則裝置的上緣應與載貨平臺的平面持平或距離地面至少950mm(取兩者較小值);b)當與5.7中所述平面相交的車輛構件距離地面超過1300mm,則裝置上緣的離地高度不應小c)針對集裝箱運輸或車廂可拆卸式結構專門設計制造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的上緣允許按5.7a)和5.7b)確定,將集裝箱和可拆卸式車廂視為車輛構件;d)配備了用于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的起重機的車輛上,具有永久安裝的用于控制起重機的駕駛室或操作平臺,側面防護裝置的上邊緣可以根據(jù)5.7a)和5.7b)確定,駕駛室或操作平臺被認為是載貨平臺。4圓形平壓頭前或后外仲前或后外仲出部分出部分圖2側面防護裝置前后外伸的示意圖注:第5章內(nèi)容僅適用于裝有符合第4章規(guī)定的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5.8側面防護裝置應牢固地固定,且不能由于車輛正常使用產(chǎn)生的振動而松脫。以作為側面防護裝置的一部分,但其尺寸應符合第5章的要求。側面防護裝置與固定安裝設施的間隙應符合4.1或6.2的要求。5.10在側面防護裝置上不應安裝及固定制動元件、氣體或液體的管路。5.11以下車輛類型應符合:a)對于罐式汽車,即具有固定安裝于車輛的封閉罐體,并備有用于裝卸的軟管或管路接口,為運輸液態(tài)物料而專門設計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除因操作功能而無法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外,其他應符合第5章的要求;b)對于車輛設計在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過程中,安裝有伸縮支承裝置用于提供附加穩(wěn)定性的車輛,允許側面防護裝置留出供支承裝置伸出的相應空間;c)對于安裝有繩纜固定裝置,具備卷揚輸送功能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允許留有供繩纜通過并拉緊的空隙;d)對于安裝了用于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的起重機的車輛,應盡可能安裝符合第6章要求的側面防護裝置;如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起重機的運轉或裝載使得不能安裝側面防護裝置,則可以不需要符合第6章的要求。6具有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技術要求6.1具有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應按照A.2所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進行測量。側面防護裝置不應增加車輛的總寬,其外表面的主要部分位于車輛最外沿(最大寬度)以內(nèi)不大于150mm的位置。側面防護裝置最后段至少有250mm不應位于后輪胎最外側(不包括輪胎接觸地面脹出的部分)向內(nèi)大于30mm的位置。對于N?和N?類汽車,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允許按6.4.3和6.4.4向內(nèi)彎曲。6.2側面防護裝置的外表面應光滑,并盡可能前后連續(xù);相鄰部件允許搭接,但搭接的外露邊緣應向后或向下;相鄰部件可沿縱向留出不大于25mm的間隙,但后部不能超出前部的外側。螺栓和鉚釘?shù)膱A頭允許凸出外表面不大于10mm,其他零件只要其光滑并有類似的圓頭結構,也可凸出外表面不大于10mm。由直徑100mm的球體接觸到的外露的棱邊和棱角應倒圓,其圓角半徑不小于2.5mm;凸出小于5mm的部件,其朝外表面邊緣應鈍化。6.3側面防護裝置可以是一個連續(xù)平面,或由一根或多根橫桿構成,或者是平面與橫桿的組合體;當采用橫桿結構時,橫桿間距不大于300mm,且截面高度:5a)N?和O?類車輛不小于50mm;b)N?和O?類車輛不小于100mm。平面和橫桿的組合結構應形成一個實際連續(xù)的側面防護裝置,應符合6.2的規(guī)定。6.4側面防護裝置前緣的結構要求如下:a)前緣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對于N?和N?類汽車:前緣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切面之后300mm的范圍之內(nèi),該切面是與車輛縱向平面垂直的鉛垂面。2)對于牽引桿掛車:前緣應處在6.4a)1)所述平面之后500mm范圍之內(nèi)。3)對于半掛車:若安裝有支承裝置,則前緣位于支承裝置的中心橫截面之后不大于250mm處。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前緣到牽引主銷位于最后位置時的中心橫截面之間的距離不大于4)對于中置軸掛車:前緣應位于第一軸中心橫截面前面區(qū)域,但不能超過車身的前端,以確保掛車正常的機動性。b)當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位于超過25mm的開闊空間時,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應具有一個連續(xù)的、貫穿其整個高度的垂直構件;對于N。和O?類車輛,該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5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50mm,至少四分之一圓?。粚τ贜?和O?類車輛,該垂直構件的外側面和前端面至少向后100mm、向內(nèi)彎曲100mm,或最小半徑是100mm,至少四分之一圓弧。c)對于N?和N?類汽車,若6.4a)1)中所述的300mm尺寸落在駕駛室區(qū)域,則前緣與駕駛室圍板的間隙不大于100mm,若有必要,應向內(nèi)彎成一個不大于45°的角度。此時,6.4b)的要求不適用。d)對于N?和N?類汽車,若6.4a)1)中所述的300mm尺寸落在駕駛室以后,并且側面防護裝置的前緣向前延伸,進入到駕駛室區(qū)域,則前緣與駕駛室圍板的間隙不大于100mm,可以符合6.5側面防護裝置的后緣應處在最靠近它的輪胎周向切面之前300mm的范圍之內(nèi),該切面是與車輛縱向平面垂直的鉛垂面;后緣可不要求安裝連續(xù)的垂直構件。6.66.4和6.5的規(guī)定是獨立的,不能組合。但是對于具有雙轉向軸的車輛,如果雙轉向軸的軸距不大于2100mm,則在兩軸間對側面防護裝置不作要求。6.7側面防護裝置前、后外伸出來的長度不應超過按6.10進行試驗時的圓形平壓頭中心與(縱橫)連接件交叉點之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當存在幾個這樣的距離時,不應超過其中的最大者。6.8在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側面防護裝置的下緣任何一點的離地高度不應大于550mm。6.9側面防護裝置的上緣與其上部的車輛構件相距應不大于350mm,該構件是指與切于輪胎外側表面(不包括輪胎接觸地面脹出的部分)的鉛垂平面交割或接觸的零部件。下述情況除外:a)當6.9中所述平面沒有與車輛構件相交,則裝置的上緣應與載貨平臺的平面持平或距離地面至少950mm(取兩者較小值);b)當與6.9中所述平面相交的車輛構件距離地面超過1300mm,則裝置上緣的離地高度不應小c)針對集裝箱運輸或車廂可拆卸式結構專門設計制造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的上緣允許按上述6.9a)和6.9b)確定,將集裝箱和可拆卸式車廂視為車輛構件;d)配備了用于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的起重機的車輛上,具有永久安裝的用于控制起重機的駕駛室或操作平臺,側面防護裝置的上邊緣可以根據(jù)6.9a)和6.9b)確定,駕駛室或操作平臺被認為是載貨平臺。6.10側面防護裝置應具有一定的剛度,固定牢固(不因振動而松動),除6.11中所述零部件外,應采用6金屬或其他適當材料制造。當用直徑220mm±10mm的圓形平壓頭施以1kN的靜壓力垂直作用于該裝置外表面的各部分時,其因受力而產(chǎn)生的變形應符合下述要求:a)側面防護裝置在最后250mm段的變形量不大于30mm;b)其余部分變形量不大于150mm。可以作為側面防護裝置的一部分,但其尺寸應符合第6章的要求。側面防護裝置與永久固定安裝設施的間隙應符合6.2的要求。6.12在側面防護裝置上不應安裝及固定制動元件、氣體或液體的管路。6.13側面防護裝置在車輛側面允許被設計成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此時,應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證其安裝后處于正常工作位置上而不會被隨意移動,當調(diào)整其安裝位置時需要施加的力不超過400N。6.14以下車輛類型應符合:a)對于罐式汽車,即具有固定安裝于車輛的封閉罐體,并備有用于裝卸的軟管或管路接口,為運輸液態(tài)物料而專門設計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除因操作功能而無法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外,其他應符合第6章的要求;b)對于車輛設計在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過程中,安裝有伸縮支承裝置用于提供附加穩(wěn)定性的車輛,允許側面防護裝置留出供支承裝置伸出的相應空間;c)對于安裝有繩纜固定裝置,具備卷揚輸送功能的車輛,側面防護裝置允許留有供繩纜通過并拉緊的空隙;d)對于安裝了用于裝載、卸載或其他操作的起重機的車輛,不可能符合第6章的所有要求時,為保證起重機運轉或裝載,必要時側面防護裝置可以布置額外的間隙。6.15如果車輛側面的設計和/或裝備的部件的形狀和特性能夠共同符合第6章的要求,則可以代替?zhèn)让娣雷o裝置。7后下部防護裝置的技術要求7.1后下部防護裝置的橫向構件的兩端不應彎向車輛后方且不應有尖銳的外側邊緣。橫向構件的外側端應倒圓,其圓角半徑不小于2.5mm;橫向構件的截面高度,對于N?、O?類車輛不小于100mm,對于N?、O?類車輛不小于120mm。7.2后下部防護裝置在車輛后部可以被設計成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此時,應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證其安裝后在安裝位置上不會隨意被移動,當調(diào)整其安裝位置時需要施加的力不超過400N。7.3后下部防護裝置對追尾碰撞的車輛在平行于車輛縱軸的方向應具有足夠的阻擋能力,以防止發(fā)生鉆入碰撞。該阻擋能力應按照a)的靜態(tài)加載試驗或b)的移動壁障碰撞試驗進行考核。a)按附錄B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在指定的試驗載荷加載過程中和試驗后,記錄可觀測到的后下部防護裝置的最大水平變形量,對于安裝在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上的后下部防護裝置的最大水平變形量應不大于150mm。b)按附錄C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在碰撞過程中可觀測到的移動壁障的鉆入量、最大減速度值及碰撞后的反彈速度應做記錄,對于安裝在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上的后下部防護裝置其最大鉆入量應不大于150mm;同時后下部防護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1)在附錄C中指定的碰撞過程中,后下部防護裝置可以變形、開裂,但是不應整體脫落。2)在附錄C中指定的碰撞過程中,后下部防護裝置應能夠吸收碰撞能量以緩和沖擊。要求移動壁障的最大減速度不大于40g,反彈速度不大于2m/s。7.4對于在后部安裝尾板的車輛,后下部防護裝置可以被中斷。在這種情況下,應符合以下要求:a)當提升設備工作時穿過中斷并此中斷不可避免時,后下部防護裝置部件和尾板部件的最大橫7向間隙不超過25mm。b)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各獨立零件,包括外部的舉升機械裝置,其有效表面積至少為35000mm2。但對于寬度小于2000mm和無法符合上述有效表面積要求的車輛,在符合7.3的條件下,有效面積可以減少。8裝有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車輛技術要求8.1在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車輛在其全部寬度范圍內(nèi)的后下部防護裝置的下邊緣離地高度不大于500mm。按照7.3a)進行試驗時的加載點離地高度:對于N?、O?類車輛不超過550mm,對于N?、O類車輛不超過560mm。8.2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寬度不可大于車輛后軸兩側車輪最外點之間的距離(不包括輪胎的變形量),并且后下部防護裝置任一端的最外緣與這一側車輛后軸車輪最外端的橫向水平距離不大于100mm。如果車輛有兩個以上的后軸,應以最寬的后軸為準。另外,按照7.3a)進行試驗時的加載點與車輛后軸最外端的距離應符合B.3.1.3的要求,并予以記錄。8.3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后部與車輛最后端(包括尾板)的縱向水平距離與按照7.3a)[或7.3b]]的規(guī)定所測量獲得的最大水平變形量(或鉆入量)之和不超過400mm;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應位于車輛最后端。在測量該距離時,處于空載狀態(tài)下的車輛上高于地面2m的任何部分除外。8.4車輛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不應超過按照第7章規(guī)定進行試驗的后下部防護裝置所標明的預計安裝車輛的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但對于所標明的預計安裝車輛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不小于2×10?kg的車輛除外。注:第8章內(nèi)容僅適用于裝有符合第7章規(guī)定的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車輛。9具有后下部防護的車輛技術要求9.1在車輛空載狀態(tài)下,車輛在其全部寬度范圍內(nèi)的后下部防護的下邊緣離地高度不大于500mm。9.2后下部防護應盡可能位于靠近車輛后部的位置。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的后下部防護應位于車輛最后端。9.3后下部防護的寬度不可大于車輛后軸兩側車輪最外點之間的距離(不包括輪胎的變形量),并且后下部防護任一端的最外緣與這一側車輛后軸車輪最外端的橫向水平距離不大于100mm。如果車輛有兩個以上的后軸,應以最寬的后軸為準。當裝置屬于車體或車體同時也是裝置的一部分時,如果車體超出后軸寬度,則允許后下部防護超出后軸寬度。9.4后下部防護的橫向構件的兩端不應彎向車輛后方且不應有尖銳的外側邊緣。橫向構件的外側端應倒圓,其圓角半徑不小于2.5mm;橫向構件的截面高度,對于N?、O?類車輛不小于100mm,對于N?、O?類車輛不小于120mm。9.5后下部防護在車輛后部可以被設計為具有不同的安裝位置。此時,應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證其安裝后在安裝位置上不會隨意被移動。當調(diào)整其安裝位置時需要施加的力不超過400N。9.6后下部防護在工作位置上均應與車架或其他類似部件相連接,后下部防護對追尾碰撞的車輛在平行于車輛縱軸的方向應具有足夠的阻擋能力,以防止發(fā)生鉆入碰撞。該阻擋能力應按照a)的靜態(tài)加載試驗或b)的移動壁障碰撞試驗進行考核。a)按附錄B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在指定的試驗載荷加載過程中和試驗后,記錄可觀測到的后下部防護的最大水平變形量,對于安裝在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上的后下部防護的最大水平變形量應不大于150mm。b)按附錄C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在碰撞過程中可觀測到的移動壁障的鉆入量、最大減速度值及碰8撞后的反彈速度應做記錄,對于安裝在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上的后下部防護裝置其最大鉆入量應不大于150mm;同時后下部防護應符合以下要求:1)在附錄C中指定的碰撞過程中,后下部防護可以變形、開裂,但是不應整體脫落。2)在附錄C中指定的碰撞過程中,后下部防護應能夠吸收碰撞能量以緩和沖擊。要求移動壁障的最大減速度不大于40g,反彈速度不大于2m/s。9.7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后部與車輛最后端(包括尾板)的縱向水平距離與按照9.6a)(或9.6b)]的規(guī)定所測量獲得的最大水平變形量(或鉆入量)之和不超過400mm;在測量該距離時,處于空載狀態(tài)下的車輛上高于地面2m的任何部分除外。9.8對于在后部安裝尾板的車輛,后下部防護可能被中斷。在這種情況下,應符合以下要求:a)當提升設備工作時穿過中斷并此中斷不可避免時,后下部防護部件和尾板部件的最大橫向間隙不超過25mm。b)后下部防護的各獨立零件,包括外部的舉升機械裝置,其有效表面積至少為35000mm2。但對于寬度小于2000mm和無法符合上述有效表面積要求的車輛,在符合9.7的條件下,有效面積可以減少。10同一型式的規(guī)定10.1側面防護裝置的同一型式以及裝有側面防護裝置的同一車型,是指在下列方面沒有差異:——側面防護裝置結構、尺寸(截面尺寸相同或增加)、材料相同;——側面防護裝置安裝到車輛上的連接件、連接方式和安裝位置相同;——車輛軸距相同或減少。10.2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同一型式以及裝有后下部防護裝置或后下部防護的同一車型,是指在下列方面沒有差異:——后下部防護裝置結構、尺寸(橫向構件截面尺寸相同或增加)、材料相同;——后下部防護裝置安裝到車輛上的連接件、連接方式相同;——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后部距車輛最后端距離相同或減小(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除外); 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小于2×10?kg的車輛總質(zhì)量相同或減少; 車輛后輪外緣之間寬度相同或減少,11標準實施的過渡期要求11.1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產(chǎn)品、車型,自標準實施之日起1年后開始執(zhí)行。11.2對于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車型,自標準實施之日起2年后開始執(zhí)行。9(規(guī)范性附錄)側面防護裝置試驗條件A.1側面防護裝置的試驗條件a)在預計安裝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上進行;b)在預計安裝側面防護裝置的車輛底盤部分部件上進行,車輛底盤部分部件應代表該車輛c)在剛性試驗臺架上進行。A.1.2在按照A.1.1b)和A.1.1c)進行試驗時,用于連接側面防護裝置和車輛底盤部分部件或剛性試驗臺的連接件應與實際用來將側面防護裝置安裝到車輛上的連接件相同。A.2車輛試驗條件A.2.3輪胎應充氣到車輛制造商所推薦的壓力。A.2.5裝有氣液懸架、液壓或空氣懸架或具有根據(jù)負載自動平衡裝置的車輛,應處于車輛制造商規(guī)定的正常運行的空載狀態(tài)下。(規(guī)范性附錄)后下部防護裝置靜態(tài)加載試驗條件與程序B.1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試驗條件a)在預計安裝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車輛上進行;b)在預計安裝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車輛底盤部分部件上進行,車輛底盤部分部件應代表該車輛型式;c)在剛性試驗臺架上進行。B.1.2在按照B.1.1中b)和c)進行試驗時,用于連接后下部防護裝置和車輛底盤部分部件或剛性試驗臺的連接件應與實際用來將后下部防護裝置安裝到車輛上的連接件相同。B.2車輛試驗條件B.2.3輪胎應充氣到車輛制造商所推薦的壓力。B.2.5裝有氣液懸架、液壓或空氣懸架或具有根據(jù)負載自動平衡裝置的車輛,應處于車輛制造商規(guī)定的正常運行的空載狀態(tài)。B.3試驗程序B.3.1加載點的位置B.3.1.1概述按照7.3a)和9.6a)的要求應通過使用適當?shù)脑囼炘O備進行檢驗。試驗載荷通過圖B.1所示的加載裝置將規(guī)定的載荷施加到后下部防護裝置上,該加載裝置的加載面高度不大于250mm(具體高度由制造商確定),寬度為200mm,加載面與其他側面的倒角半徑為5mm±1mm。按照B.3.2.1和B.3.2.2所規(guī)定的試驗載荷進行分別和連續(xù)加載時,加載裝置的加載面中心離地高應位于后下部防護裝置水平輪廓線以內(nèi)并由制造商指定,而且對于N?、O?類車輛在空載狀態(tài)下,載荷作用點離地面的高度不超過550mm,對于N?、O?類車輛在空載狀態(tài)下,載荷作用點離地面的高度不超過560mm,如圖B.2所示。兩個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在700mm~1000mm之間,且兩個作用點應相對于后下部防護裝置縱向中心線或車輛縱向中心線對稱,作用點的具體位置由制造商給定。圖B.1加載裝置示意圖圖B.2加載點位置示意圖B.3.1.3三點加載并且平行于車輛縱向中心線的垂直平面300mm±25mm,如果車輛有兩個以上的后軸,車輛后軸輪胎的最外端應以距離車輛縱向中心面最遠的點(不包括輪胎的變形量)為準;第三個作用點位于上述兩點連線之間、并且處于車輛中心垂直平面上。在按照B.1.1c)進行試驗時,左右兩邊外側兩個作用點的具體位置由制造商給定;第三個作用點位于上述兩點連線之間、并且處于后下部防護裝置中心垂直平B.3.2試驗載荷B.3.2.1兩點加載時,每點加載力為100kN或者相當于車輛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的50%的水平載荷(取兩者較小值),分別持續(xù)作用于圖B.2所示的左側加載點或右側加載點上。B.3.2.2三點加載時,每點加載力為50kN或相當于車輛最大設計總質(zhì)量25%的水平載荷(取兩者較小值),分別持續(xù)作用于圖B.2所示的左側加載點上或右側加載點上,然后持續(xù)作用在車輛(或后下部防護裝置)縱向中心平面上的加載點上。B.3.3加載程序B.3.3.1試驗順次進行三點加載、兩點加載。在試驗過程中,使用同一試驗樣品。B.3.3.2兩點加載時與加載順序無關。B.3.3.3三點加載時,先進行兩端加載點的加載試驗,然后進行車輛縱向中心平面上的點的加載試驗,左右兩端加載點與加載順序無關。B.3.3.4如果后下部防護裝置以車輛縱向中心平面為軸對稱,則兩點加載和三點加載的兩端加載點,可以只測左右兩側中的一個點,此時兩點加載、三點加載的加載點應位于同一側。B.3.4施力點的更換如果B.3.1中所確定的加載點位于7.4或9.8中所述的后下部防護裝置中斷區(qū)域內(nèi),試驗載荷應施——對于B.3.1.2的要求,在水平中心線上且最靠近施加力點的垂直邊緣的50mm內(nèi);——對于B.3.1.3的要求,距車輛或后下部防護垂直中心線最遠的各部件水平和垂直中心線交點,這些點距車輛后軸輪胎的最外端相切并且平行于車輛縱向中心線的垂直平面的最大距離為(規(guī)范性附錄)移動壁障追尾碰撞試驗條件與程序C.1概述試驗使用移動壁障撞擊汽車及掛車后下部防護裝置,考核后下部防護裝置的:a)阻擋功能——防止追尾碰撞時鉆入汽車及掛車下部;b)緩沖吸能功能——緩和沖擊,減輕對碰撞車輛車內(nèi)乘員的傷害,改善碰撞相容性。C.2移動壁障移動壁障質(zhì)量為1100kg±25kg,前端碰撞表面為剛性,寬1700mm,高400mm,離地間隙240mm。在碰撞表面前面覆蓋一層20mm厚的優(yōu)質(zhì)膠合板。C.3試驗條件及試驗準備C.3.1試驗場地試驗場地應足夠大,以容納跑道、固定壁障和試驗所需的技術設備。在固定壁障前至少5m的跑道應水平、平坦和光滑。C.3.2固定壁障固定壁障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前端寬度不小于3m,高度不小于1.5m。壁障厚度應保證其質(zhì)量不低于7×10?kg。壁障前表面應鉛垂,其法線與車輛直線行駛方向成0°夾角,壁障前表面應具有適當?shù)慕Y構以便安裝試件。C.3.3.1從載貨汽車的車架上取下一段車尾部結構,用于安裝待試驗的后下部防護裝置。C.3.3.3按照載貨汽車空載時的尺寸將制備好的試件用螺栓剛性地固定在固定壁障前端,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前表面與固定壁障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000mm,剛性的車尾部結構的下表面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不小于800mm(如果載貨汽車空載時車尾部車架的下表面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小于800mm,將其調(diào)節(jié)到800mm)。C.3.3.4在試件和移動壁障上貼上易于高速攝影分析用的醒目的標志,作為鉆入量、反彈速度測量的測點和標尺。C.4碰撞試驗的實施C.4.2移動壁障到達后下部防護裝置的路線的過程中,在橫向任一方向偏離理論軌跡均不得超過C.4.3在碰撞瞬間,移動壁障的速度應為32_2km/h。如果試驗在更高的速度下進行,并且后下部防護裝置滿足要求,也認為試驗合格。C.5測量項目C.5.1移動壁障碰撞車速的測量在碰撞前1m范圍內(nèi)測量移動壁障的運動速度。C.5.2移動壁障鉆入量的測量使用不低于1000幅/s的高速攝影(像)機從正側面拍攝碰撞過程,由圖像分析測量碰撞過程中移動壁障的鉆入量。光學測量系統(tǒng)必須有確定碰撞零時刻的裝置,以便確定鉆入量測量的初始位置。C.5.3移動壁障碰撞過程最大減速度值的測量在移動壁障安裝2個敏感軸向為水平縱向的加速度傳感器,采用符合附錄D的要求且CFC為60的數(shù)據(jù)通道。C.5.4移動壁障碰撞后反彈速度的測量使用不低于1000幅/s的高速攝影(像)機從正側面拍攝碰撞過程,由圖像分析測量碰撞后移動壁障的反彈車速。反彈車速的測量從最大鉆入量位置為初始位置,測量反彈到約0.2m位置的平均速度;如果反彈距離小于0.2m,反彈速度以0計,認為移動壁障的動能在碰撞過程中被后下部防護裝置的塑性變形能吸收,沒有發(fā)生反彈。(規(guī)范性附錄)D.1定義數(shù)據(jù)通道datachannel數(shù)據(jù)通道包括從傳感器(或以某種特定方式結合在一起輸出信號的復合傳感器)到數(shù)據(jù)分析儀器(可以分析數(shù)據(jù)的頻率成分和幅值成分)的所有設備。數(shù)據(jù)通道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用來將被測的物理量轉換成為其他的量(如電壓),以便接后處理設備。通道的幅值等級channelamplitudeclass符合本附錄規(guī)定的某些幅值特性的數(shù)據(jù)通道的表示方法。CAC值在數(shù)值上等于測量范圍的上限。FH、F?、FN這些頻率的定義如圖D.1所示。通道的頻率等級channelsfrequencyclass由某一數(shù)值表示,該值表明通道的頻率響應位于圖D.1規(guī)定的限值內(nèi)。CFC值在數(shù)值上等于靈敏度系數(shù)sensitivitycoefficient在通道的頻率等級內(nèi),采用最小二乘法對標定值擬合,所得直線的斜率即為靈敏度系數(shù)。數(shù)據(jù)通道的標定系數(shù)calibrationfactorofadatachannel在對數(shù)坐標上,位于F?與Fn/2.5之間,用等間隔頻率點的靈敏度系數(shù)的平均值表示。標定值與D.1.6定義的直線上對應讀數(shù)之間的最大差值同通道幅值等級的比,用百分數(shù)表示。橫向靈敏度crosssensitivity當一個激勵施加于與測量軸線垂直的傳感器上時的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比值。該值表示為主測量軸橫向靈敏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數(shù)據(jù)通道的相位滯后時間等于某正弦信號的相位滯后[用rad(弧度)表示]除以該信號的角頻率[用rad/s(弧度/秒)表示]。靈敏度系數(shù)標定系數(shù)靈敏度系數(shù)標定系數(shù)環(huán)境environment在給定的時刻,數(shù)據(jù)通道所處的外部條件與受到的影響的總稱。D.2性能要求D.2.1線性誤差CFC中任何頻率下數(shù)據(jù)通道的線性誤差的絕對值,在整個測量范圍內(nèi),應等于或小于CAC值的D.2.2幅值對頻率的關系數(shù)據(jù)通道的頻率響應應位于圖D.1給定的限定曲線內(nèi)。0dB線由標定系數(shù)確定。頻率/I[zN對數(shù)坐標ABCDEFG十0.5十0.5CdB/倍頻程dB/倍頻程圖D.1頻率響應曲線D.2.3相位滯后時間數(shù)據(jù)通道的輸入與輸出信號之間的相位滯后時間,在0.03FH與F之間,不應超過1/(10F)s。D.2.4.1時基時基應予記錄并至少為1/100s,準確度為1%。D.2.4.2相對時間延遲兩個或多個數(shù)據(jù)通道信號之間的相對時間延遲,不管何頻率等級,應不超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