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_第1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_第2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_第3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_第4頁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射擊瞄準時,光的傳播路徑是(

)。A.人眼→準星→靶標B.人眼→準星→靶標C.人眼→靶標→準星D.靶標→準星→人眼2.大腦的軟硬程度和(

)差不多。A.蘋果B.核桃仁C.豆腐3.兩個不同溫度的物體間發(fā)生熱傳導現象的條件是(

)。A.不能接觸B.必須接觸C.接不接觸都行4.科學家通過研究表明,人的左腦偏重于(

)。A.數學、語言、書寫B(tài).音樂、繪畫、情感C.所有5.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盒,可選用的隔熱材料有(

)。A.鋁熱B.鐵片C.泡沫板6.(

)是人身體的控制中心。A.腦和脊髓B.脊髓和神經C.神經和血管7.空氣中的水蒸氣(

)來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發(fā)。A.極少部分B.多數C.絕大多數8.在變質巖形成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

)。A.地表溫度、風、水等的作用B.地球內部的高溫、高壓作用C.地球重力的作用9.“小孔成像”利用的是(

)原理。A.光沿直線傳播B.平面鏡反射C.光的折射10.下列物質中,傳熱最快的是(

)。A.銅B.木條C.塑料條二.填空題(共10題,共36分)1.我們的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周圍神經和(

)。2.熱在固體中的傳遞方式是(

),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是(

),不依靠任何物體直接傳遞的方式是(

)。3.熱傳遞的方式有熱傳導(

)、(

)三種,熱傳遞時,熱總是從溫度高處傳到溫度低處。4.早晨陽光明媚,小歐知道太陽是地球最大的(

)光源。小鷗覺得頭發(fā)都被太陽曬熱了,這種熱傳遞的方式是(

)。5.(

)和(

)都是地球上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成的像是(

)像。7.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

)行進的。8.熱傳遞有傳導、對流、(

)這三種方式。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會(

),而是兩種或三種同時存在。9.當我們照鏡子時,鏡中的像與我們是完全一樣的。(

)10.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學者(

)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光從門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的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象被稱為(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我們看見的霧、露、霜、雪、雨都是液態(tài)的水。(

)2.生活中用電磁爐燒水就是熱輻射的作用。(

)3.云、霧、露、霜都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

)4.大腦在處理視覺信號時是準確無誤的。(

)5.白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

)6.巖石的變化過程是一個短暫的突變過程。(

)7.熨斗熨衣服時,噴出來的“白氣”是水蒸氣。(

)8.火山噴發(fā)時,噴出的巖漿是熾熱的。(

)9.四周高、中間地勢低的地形是丘陵。(

)10.大腦有時也會出錯。(

)四.連線題(共1題,共4分)1.下列自然景觀的形成與哪些自然力量有關,用線把他們連起來。①沙洲的形成

A.風沙作用

②鐘乳石的形成

B.水結冰膨脹擠壓作用③蘑菇巖的形成

C.水的溶蝕作用④冬天的巖石破碎

D.水流沖刷作用五.簡答題(共6題,共24分)1.蓬松的棉被為什么蓋起來很暖和?2.冬天天氣特別寒冷時,我們會適當增加衣物,那么為什么多穿衣服身體會覺得熱起來了嗎?請解釋原因。3.睡眠對大腦的休息很重要,10歲左右的兒童每天大約需要10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我們的睡眠不足會導致哪些情況出現?4.假如正在教室上課時,突然發(fā)生了地震。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正確的做法是什么?5.對比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的三種傳熱方式,請你找出它們之間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6.“有雨山戴帽,無雨半山腰?!闭垙目茖W的角度解釋這句話。六.綜合題(共3題,共26分)1.如圖所示是模擬火山噴發(fā)的實驗,請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在模擬實驗中,土豆泥代表(

)。2.紅色的番茄醬代表(

)。3.燃著的酒精燈代表(

)。4.根據模擬實驗,你能說說火山形成的原因嗎?2.請根據植物的繁殖方式將下列植物分為利用種子、根、莖、葉繁殖后代的四類。胡蘿卜、菊花、寶石花、花生。(1)用種子繁殖的植物:____________。(2)用根繁殖的植物:____________。(3)用莖繁殖的植物:____________。(4)用葉繁殖的植物:____________。3.風對地表的影響實驗方法:實驗材料托盤、小石頭、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護目鏡等。實驗步驟①在托盤里放幾塊小石頭。②鋪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③用吸管輕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④觀察托盤里的情況。我看到的現象當我們用吸管輕輕的吹托盤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頭的時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氣大一點,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來的是(

)。實驗結論風具有(

)作用。地表(

)同,顆粒被搬運的距離、堆積效果也不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C3.B4.A5.C6.A7.C8.B9.A10.A二.填空題1.脊髓2.熱摶導;熱對流;熱輻射3.熱對流;熱輻射4.自然;熱輻射5.火山噴發(fā);地震6.光沿直線傳播;倒7.直線8.熱輻射;單獨進行9.×10.墨子;小孔成像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棉花隔絕空氣流動,其棉花和空氣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具有保暖作用。2.會覺得熱起來了;但是不是衣服給人熱量,是活人會散熱,衣服阻隔熱量散失,所以多穿衣服身體會覺得熱起來了。3.如果我們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時間長了會導致免疫能力下降,還會影響生長發(fā)育。4.①在老師的統(tǒng)一指揮下,護頭、擦墻邊有秩序地迅速撤離教室。到開闊的地帶避震,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危險物。②鎮(zhèn)定、不擁擠、不喊叫,有秩序撤離③迅速躲到課桌下面,雙手保護頭部,聽教師指揮,可以到空間小的房間暫避。5.相同之處:它們都是由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熱。不同之處:1、熱傳導:①需要直接接觸;②在固體中傳遞能力最強,液體中較強,氣體中最弱。2、熱對流:①循環(huán)流動傳遞熱;②只在液體和氣體中進行。3、熱輻射:①從熱源處向四面八方傳遞熱;②可以不依靠介質而直接傳遞熱。6.“有雨山戴帽,無雨半山腰?!笔且痪錃庀笾V語,主要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