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宗教學綜合練習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中國宗教的第一大特點是()。2.仿造巴黎圣母院設計的是()A、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B、上海佘山圣母教堂C、北京西什庫天主教堂D、廣州圣心大教堂3.宗教的概念是什么?4.世界四大文化體系是什么?5.公元392年,()帝國皇帝把基督教奉為國教。A、迪拜

B、希臘

C、羅馬

D、埃及6.道教創(chuàng)立于()A、西漢B、東晉C、東漢D、西晉7.猶太人復活主義運動8.按說宗教信仰是愚昧無知有關,但為什么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仍有宗教?9.太平道的創(chuàng)始人是()A、張陵B、張角C、孫張成D、張道陵10.部派佛教階段分為()。A、大乘、小乘

B、大乘、上座部佛教

C、大眾部佛教、小乘

D、上座部佛教、大眾部佛教11.宗教產生的認識根源主要有哪幾個方面?12.釋迦摩尼成道像的兩個手印是()。A、定印B、與愿印C、觸地印D、無畏印13.宗教的四要素是什么?14.為什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15.耆那教的派別有哪些?差別何在?16.簡述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17.全參與式觀察的最大的優(yōu)點。18.解釋原始佛教的分裂這一史事。19.以利沙代作為新神的意義20.基督教的核心觀念是什么?21.沖突論是社會進行結構分析、也就是反叛對社會進行單純的功能分析的()。22.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時什么?它具體是怎么產生的?23.以上定義都是從何種角度認識宗教的?24.我國宗教社會學尚處于()。25.為什么說宗教的神是社會和人的投影?26.道教女神東岳大帝之女叫()。A、魏華存B、泰山娘娘C、碧霞元君D、華山娘娘27.簡述現當代宗教對話的三種模式28.五體投地禮為()所創(chuàng)。A、阿難B、迦葉C、羅漢D、舍利弗29.闡述世界宗教的特點30.宗教主要有哪幾個基本命題?31.耶和華信仰的三個來源:32.緣起說的意義有哪些?33.印度佛教的“十戒”是哪十戒?34.禁忌的種類有哪些?35.屬于“東方三圣”的是()。A、阿彌陀佛B(yǎng)、日光菩薩C、大勢至菩薩D、月光菩薩E、藥師佛36.宗教學誕生的標志是什么?37.佛教迅速發(fā)展在五代十國時期。38.馬林諾夫斯基關于宗教的定義如何?39.人為宗教的形成,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40.宗教與道德有何異同?41.自然宗教主要有哪幾種基本形式?42.信仰自由是指什么?43.什么是“種姓制度”?44.宗教學的意義有哪些?45.耆那教的教義有哪些?46.信仰的超越性與信仰的內在性47.相對其他研究方法,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具有哪些明顯的優(yōu)越性?48.民族團結教育是對公民進行以什么教育為核心內容?49.簡單說明,蘇格拉底之死與宗教有何關系?50.耆那教的五項誓言是什么?51.新興宗教運動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52.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53.儒、釋、道三教問題凸顯是在()。54.道教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哪些重大的影響?55.簡述宗教組織的基本類型及其相互區(qū)別的針對性56.伊斯蘭教成為中國人的宗教是在()。A、唐B、五代C、十國D、宋57.大乘佛教的兩個主要派別是什么?58.耆那教認為靈魂凈化的等級有哪些?59.唐朝是基督教被叫做()。A、景教

B、也里可溫教

C、天主教

D、基督教60.宗教修行的組織模式61.舉例論證獲得宗教經驗的途徑有哪些?62.伊斯蘭教的主要教義63.麥奎利如何定義宗教?64.威廉?史米特的宗教定義是什么?65.我國的四大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E、天主教66.馬克思主義宗教學與無神論宗教學有什么異同?67.中國少數民族四大史詩中新疆就流傳了三種,分別是什么?68.巫術的種類有哪些?69.中國最早的東正教堂在()。A、北京B、上海C、大連D、雅克薩70.羅漢的含義是什么?71.格魯派的創(chuàng)立人是()。A、朗達瑪B、宗喀巴C、八思巴D、達賴72.佛教中關于“慧”的定義是什么?73.被人們視為靈物的物體主要有哪三種類型?74.學習馬克思主義宗教學主要有哪些意義?75.藏傳佛教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派是()。A、葛舉派B、薩迦派C、格魯派D、寧瑪派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早期宗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中國天主教堂風格大多為()。A、哥特式B、羅馬風格C、希臘風格D、法國風格3.弗洛伊德關于宗教的定義是什么?4.彌勒佛的道場是()。A、九華山

B、天臺山

C、峨眉山

D、雪竇山5.簡述猶太教的形成與發(fā)展6.“梵我同一”的意義是什么?7.屬于宋代清真寺的是()。A、廣州懷圣寺B、泉州麒麟寺C、揚州仙鶴寺D、杭州鳳凰寺8.伊斯蘭教,中國舊稱“大食教”、“回教”、“清真教”等,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其基本教義由哪三部分構成?9.格列高利一世(大格列高利)10.宗教對人民的精神麻醉作用,可以從哪三個方面看出來的?11.佛教走向世界化的原因12.佛教中“五取蘊”是哪五蘊?13.專司宗教活動的祭司和巫師的出現,對神學宗教的形成有哪三個方面的作用?14.庫恩提出的范式理論15.簡述圍繞靈魂觀念的宗教行為有哪些?16.《圣經》對美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17.宗教與自由的關系如何?18.圖騰崇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9.宗教學的分支有哪三大類?20.基督教的教義主要有哪些?21.解釋什么是“船貨崇拜”?22.屬于“三藏經“的是()。A、大乘經B、小乘經C、經藏D、論藏E、大藏經23.科學方法的基本問題24.自然宗教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25.當代沖突論的三種類別。26.宗教社會學這一術語最早于1898年法國社會學家()提出。27.密爾頓?英格關于宗教的定義是什么?28.什么是儀式?其作用是什么?29.宗教組織的社會作用30.宗教的分類有哪些?31.宗教與迷信有什么異同點?32.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主要區(qū)別33.耶穌上十字架的意義是什么?34.大乘佛教的經典闡發(fā)了哪些思想?35.什么是邪教,目前公認的邪教有哪些?36.頓悟成佛:(禪宗)37.恩格斯對宗教的認識如何?38.三內夾兩盆地,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兩盆具體指的是什么?39.宗教行為的種種法門40.印度佛教的發(fā)展分為幾個階段?41.解決意義問題是宗教的()。42.愛德華?泰勒如何定義宗教?43.佛教所說的“業(yè)”有哪三種?44.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有什么異同點?45.印度教的教義有哪些?46.性力派的地位及其理論概述?47.天臺宗的經典是()。A、《往生論》B、《無量壽論》C、《阿彌陀經》D、《法華經》48.騎獅子的是()菩薩。A、大勢至B、普賢C、文殊D、地藏49.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所形成的問題意識因此形成()。50.“雍和宮三絕”是()。A、袛園B、檀木大佛C、百歲宮D、五百羅漢山E、金絲楠木佛盒51.神話的主題有哪些?52.伊斯蘭教傳入我國的歷史有()多年。A、2000

B、1300

C、1700

D、300053.東正教堂主要集中在()。A、黑龍江B、上海C、哈爾濱D、北京54.簡述宗教的哲學功能55.密教的特征是什么?56.有關圖騰起源的理論有哪些?57.簡述宗教發(fā)展觀形成的理論背景58.原始宗教與人為宗教的巨大反差在哪里?59.十二緣起是哪十二緣?60.恩格斯關于宗教的解釋為什么可以作為宗教的定義。61.宗教學中的邊緣學科具體分為哪三部分?62.巫術的社會歷史作用有哪些?63.宗教在反映社會現實時,為什么要被一系列中間環(huán)節(jié)弄模糊不清,這個模糊不清的環(huán)節(jié)時怎么造成的?64.我國宗教堅持()的原則。A、獨立自主,團結友愛B、獨立自主,自我完善C、獨立自主,自辦教會D、獨立自主,堅持引導65.基督教的世界化進程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66.禁忌的功能有哪些?67.伊斯蘭教在中國的萌芽時期是()。A、唐B、五代C、十國D、宋68.耆那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其基本信條是什么?69.宗教的中心問題是什么?70.世俗化是絕大多數宗教社會學共同關注的的()。71.構成佛教的思想基礎是什么?72.印度教徒解脫的途徑有哪三種?73.麥克斯?穆勒對宗教的定義如何?74.我國的三大媽祖廟是()。A、湄洲島媽祖廟B、臺灣云林北港朝天宮C、天津天后宮D、寧波天后宮75.人與圖騰的關系怎樣?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包容性2.參考答案:C3.參考答案: 宗教是關于超越人間、超自然力量的一種社會意識,以及因此而對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為,是綜合這種意識和行為并使之規(guī)范化、體制化的社會文化體系。4.參考答案: 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5.參考答案:C6.參考答案:C7.參考答案: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猶太復活主義在歐洲發(fā)源,猶太復活主義思想奠基人摩西赫思向全世界猶太人闡明了一條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規(guī)模社會過度的理想道路,就是動員流散世界各國的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居,1897年在赫思的組織下,第一屆世界猶太人代表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正式成立“世界猶太復國組織”,一戰(zhàn)以后的三十年,大批猶太人紛紛向巴勒斯坦地區(qū)遷移,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發(fā)生武裝沖突,直到第二屆聯大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會議,允許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在特拉維夫宣告成立。8.參考答案: A、物質的極大豐富,但精神文明不一定發(fā)達,在物質下潛伏著一種愚昧的情景 B、外來的宗教對發(fā)達國家的影響很大,多數是移民國家,而大多移民都有信仰,形成一種心里定勢。 C、愚昧無知是宗教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的客觀因素就是它的社會根源,發(fā)達國家盲目競爭的資本主義國家,任何人不敢保證自己的命運,這就給自己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人們要拜托這種壓力,就將其極托給神靈。 D、發(fā)達國家的思想和行為與生活方式都是非常自由的。9.參考答案:B10.參考答案:D11.參考答案: 1、對古代文化的認識不足 2.、對自然認識不足 3.、人類對自然的精神活動和機體活動的關系認識不足 4.、人類還不能正確地認識生與死的區(qū)別12.參考答案:A,C13.參考答案: 宗教觀念、宗教行為、宗教體驗和宗教體制。也有人將其劃分為五要素,分別為:崇拜對象、教義、儀禮、教團組織和宗教體驗。14.參考答案: 首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目標在于維護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權利。一方面,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是一種基本人權,所以國家注重維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就是一件相當自然的事了。另一方面,宗教將在社會主義長期存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宗教具有群眾性,社會主義社會的信教群眾與非信教群眾一樣,也具有歷史創(chuàng)造性,也是社會的主人,因而要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黨堅持唯物主義立場,就該承認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長期存在這樣一個客觀事實,去承認信教群眾的歷史創(chuàng)造性和歷史主人地位,從而承認其宗教信仰自由這一基本權利,因而要將宗教新藥自由政策作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再次,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從來也都是主張宗教信仰自由的。最后,從我國國情來看,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宗教的長期性、民族性、國際性決定了我國更應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將其作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由此來維護我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15.參考答案: 北方的白衣教派和南方的天衣教派16.參考答案: 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為:人類和自然關系的兩重化,社會關系的神圣化。 人類和自然關系的兩重化:“關系”的根本規(guī)定性在于它之為主體而存在的性質。而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最初都主要地是從人對自然界的這種“關系”中產生的,人對自然的依賴感和恐懼感是宗教觀念產生的重大動因。 社會關系的神圣化:人為了從事生產活動必須成為社會存在,必須同他人發(fā)生關系,產生社會聯系。這樣,人們在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欲望的過程中,便不僅感到有“神化”自然的需要,而感到有“神化”社會關系的需要。(原始人為了生存,要與他人合作,因此認可“神圣化”的氏族制度)17.參考答案: 全參與觀察是指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以所觀察的群體或社區(qū)的一員的身份投入到被觀察者之中進行觀察。全參與觀察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不會將研究者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強加于他的研究對象,也較少打擾和影響被觀察者的正常活動和自然行為。18.參考答案: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內部由于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后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本二部,以后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大眾部,即北傳佛教,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xù)說”和“心性本凈說”。上座部是南傳佛教,相信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色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并作了詳細的分析。19.參考答案: ①由人神的相互選擇而確定神圣永恒的契約,契約是不可毀的; ②契約雙方要履行責任和義務; ③個體與神直接關聯。20.參考答案: 原罪觀,以及這一觀念的另一個側面——救贖觀 原罪觀將人類所遭遇的一切不幸歸因于所有原罪,此說使民眾的注意力脫離與社會邪惡的斗爭,其結果導致以期待原罪的解脫取代為切身利益而進行斗爭。21.參考答案:理論成果22.參考答案: 目前,宗教理論教科書普遍認為原始宗教是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受自然界沉重的壓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結果。23.參考答案: 以信仰對象為中心的是麥克斯?穆勒、威廉?史米特、涂爾干、瑟德布羅姆、馬雷特、馬林諾夫斯基;以信仰對象的個人體驗為中心的是威廉?詹姆士、麥奎利以及弗洛伊德;以社會功能為中心的是密爾頓?英格。24.參考答案:起步時期25.參考答案: 在各個宗教體系中,人性是通過兩種方式被神格化的: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個本來不具人性的對象之上,使人變成人格化的神;而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來,變成為獨立的實體,這種神靈具有全知、全能的絕對唯一性。第一種方式在自然宗教和古代宗教中表現得非常明顯。第二種方式以基督教最為典型。無論哪種方式,都是人性的對象化或“異化”。26.參考答案:B,C27.參考答案: 宗教對話的三種模式:排他主義(具體內容介紹在P389_390)、 兼容主義(①宗教兼容主義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天主教神學家卡爾?拉納首倡的一種宗教對話模式。 ②其目的是為了破除本己宗教的優(yōu)越感,以便緩解排他主義這一存在于宗教對話中的障礙。 ③為此,它明確肯定了非基督宗教的啟示和救贖功能,宣布“諸宗教”都可以成為拯救的道路。 ④兼容主義與排他主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強調了本己宗教與其它宗教的共同性,從而促進了宗教對話。 ⑤但是從根本上刊,它所強調的共同性還是以本己宗教作為參照系和標準的,因而它依然是一種宗教自我中心主義,依然有把宗教對話演繹成宗教兼并之嫌。) 多元主義(①宗教多元主義是當代宗教對話的三種基本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論代表是英國的約翰?希克。 ②宗教多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破除人們對本己宗教的優(yōu)越感和宗教自我中心主義,以便為真實有效的宗教對話開辟道路。 ③因此,它沒有像宗教兼容主義那樣從某一宗教之中尋求諸宗教的共同性,而是到所有宗教中尋求這種共同性。 ④它把通過這種方式尋求到的存在于所有宗教之后的東西稱為“神圣者”或“終極實在”,并且將其視為比諸宗教的信仰對象更實在、更本原的東西。 ⑤然而,由于以希克為代表的宗教多元主義者混淆了哲學理論與宗教信仰的界限,脫離了宗教的歷史形態(tài)和發(fā)展,所以他們的理論具有明顯的抽象性、非歷史性,從而體現了明顯的烏托邦性質。)28.參考答案:A29.參考答案: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世界性宗教出現在世界宗教史舞臺上,展現出它們是一種新的宗教形態(tài),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的氏族—部落宗教形態(tài)和國家—民族宗教形態(tài)的一些特點。 ①神性和信眾的普世性: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情況則大不相同。它們越過了血緣的譜系和國家的關卡,在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和不同國度里找到了自己的信眾。佛教的佛和釋迦牟尼、基督教的上帝和耶穌基督、伊斯蘭教的真主和穆罕默德,都不再是原初創(chuàng)教者所屬的特定種族和國家所專有的神圣崇拜對象,他們的神性、功用和權能都具有超種族、超國家的普世性。 ②產生的創(chuàng)建性:它們的產生不是傳統(tǒng)宗教的復制,而是對它的改革,在基本教義和宗教儀式上具有反對傳統(tǒng)信仰的及其禮儀的特征。它們是某個(或某些)特殊的個人按照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體驗創(chuàng)建的新型宗教這種新宗教在其開始階段,都是通過創(chuàng)建人的傳教活動來爭取人們的信仰和皈依。 ③組織的獨立性:三大世界性宗教最初都是教主個人創(chuàng)建的宗教,其信奉者是一個一個地分別皈信入教的。為了在面對傳統(tǒng)宗教信仰的敵視和反對時維持自己的生存,新宗教的信仰者有必要在共同信仰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的教會組織,以便共同表達自己的信仰,舉行自己的宗教儀式,同時結成一種社會力量。30.參考答案: 1.神與人的關系; 2.靈魂與肉體的關系; 3.地獄和天國的關系; 4.善于惡的關系31.參考答案: ①埃及的太陽神——阿蒙崇拜; ②米甸人的荊火信仰; ③希伯來傳統(tǒng)的一神信仰。32.參考答案: 無作者義;有因生義(無造物主);離有情義;依他起義;無動作義(無我);性無常義;剎那滅義(無常);因果相續(xù)無間斷義;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因果更互相符順義;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因果相續(xù))。33.參考答案: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涂飾香鬟、不聽視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34.參考答案: a)神圣物禁忌:包括神靈,巫師,酋長,君主、圖騰、偶像甚至與之相關的事物。 b)神圣場所禁忌:如寺廟,圣地,神圣物的存在場所等。 c)神圣時間禁忌:包括個人成長過程的轉變時刻,神圣人物的誕辰和忌日等 d)還可以按表現形式將禁忌分為:語言禁忌、行為禁忌、飲食禁忌、性禁忌等。35.參考答案:B,D,E36.參考答案: 1873年F.馬克斯?繆勒在其《宗教學導論》中首先提出了“宗教學”這個名稱,后來被視作宗教學正式誕生的標志。37.參考答案:錯誤38.參考答案: 宗教是對超世而有人格之力的知覺和崇拜。39.參考答案: 1、由多神向以神發(fā)展 人為宗教強化對開始,以法定方式確定一神為固神,以理論化的方式提高神的地位,請大師來主持。是神學宗教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2、宗教僧侶集團的出現 他們是推行和發(fā)展的主體,他們最早出現。 3、與人類思維發(fā)展有關 在神學宗教形成的過程中,各方面都要有思維的參與,將宗教觀念理論化(這是人類思維參與最突出的地方)40.參考答案: a)道德是人的自我揚棄(自律與他律) b)宗教是內在要求與外部限制的結果(宗教的社會性) c)宗教與道德同步,但最終一定要求超越道德(宗教的超越性)41.參考答案: 大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動植物崇拜、圖騰崇拜、靈物崇拜、偶像崇拜42.參考答案: a)信不信的自由。 b)信哪種宗教的自由。 c)信哪個教派的自由。 d)什么時候信的自由。43.參考答案: 印度教將教徒分為四等人,依據四種姓氏劃分高低貴賤——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規(guī)定種姓世襲,互不通婚。通婚所生的子女成為賤民,叫旃陀羅(Sandra),即不可接觸者,不在四種姓之內,最受鄙視。這就是“種姓制度”。44.參考答案: 對宗教現象的"非神圣化"(demystification); 對宗教實踐者來說,了解宗教的本質跟信仰并不矛盾; 宗教學的研究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某種宗教優(yōu)于別種宗教,也不是站在無神論立場上反宗教; 研究宗教是為了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宗教。45.參考答案: (1)羯磨——一個人的業(yè),點滴不差地印在靈魂上并儲存在那里,像一層層的外殼和夾層,侵蝕人的靈魂,需要在生命的過程中通過苦修磨去,并以靈魂的活動把不利的影響排出; (2)靈魂——靈魂的等級凈化觀,脫離物質的靈魂是盡善盡美的,處于永樂境地; (3)物質——物質永恒,由各種形狀的原子構成,羯磨是最為精致的物質,為壞的意念和情欲所激發(fā)。膠著于靈魂上,并向靈魂滲透,并影響輪回轉世,使靈魂墮落在較低的層面上。羯磨可以在生命過程中揮發(fā),靈魂的道德行為也可以產生新羯磨抵消舊羯磨; (4)解脫——沒有梵我同一。神也需要解脫,祈禱毫無效力。人只能依靠自身,達到解脫最可靠迅速的辦法是禁欲和苦行。所有知識都是相對的,只有獲得自由和純潔的靈魂才擁有完善的知識。46.參考答案: 宗教最內在最核心的內容是信仰,宗教信仰對象的本質特征是“神秘”,而“神秘”的成因就是“信仰對象的超越性”。因為信仰對象的“神秘”是由“敬畏”、“威嚴”和“活力”三要素構成。由這三要素而言,必須有絕對超拔信仰者自身的東西,才會有這種感受。它離開了宗教信仰對象的超越性即宗教信仰的“萬能”和“絕不可抗性”無論如何是滋生不出來的。 宗教信仰實質性內容是救贖問題,人的神性是宗教的最終目的。人類強調信仰的超越性乃是為了在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消解它,把身上的“神性”充分展現出來。洞達信仰的超越性無非是洞達宗教信仰的內在性的手段。神人差異歸根到底無非是人的自我分裂,若把人性實現理解為一個過程,則人性的這種分裂就是達到人性重新整合的一種手段。這就是宗教信仰的內在性。47.參考答案: 1、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不是從宗教的本身去尋找宗教的秘密,更反對以宗教解釋歷史,而是從產生宗教的世俗基礎去尋找宗教的秘密,用社會的歷史條件去說服宗教 2、歷史唯物主義更能揭示宗教發(fā)展的規(guī)律。 3、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能對宗教的社會功能、歷史作用作出較正確的評估。 4、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還可以為我們制定正確的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從而有利于社會主義的發(fā)展。48.參考答案: 愛國主義教育。49.參考答案: 宗教罪名(起訴的罪名) (1)不信城邦所信的神,引進新的精靈。 (2)敗壞青年 柏拉圖所有對話都和蘇格拉底之死有關,而游敘弗倫是第一個敘述蘇格拉底之死的著作。在這里談到了虔敬問題,而這是起訴蘇格拉底的第一個罪名。敗壞青年在前,不敬神是敗壞青年的手段。蘇格拉底認為更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而宗教是從屬教育。而控告者莫勒圖認為,宗教的問題是最重要的,教育卻是從屬的。并且在法律上沒有敗壞青年罪名是不成立的. 在雅典,并不存在一個公認的國教,宗教是由一些相對松散的神話和儀式組成的。希臘人不斷地從外邦引進新神,如埃及的神。如果蘇格拉底真的引進雅典人所不知道的某個神,他不會犯大罪按當時的宗教傳統(tǒng),從外引進新的神并不是罪,他們不是持對外來宗教排斥的態(tài)度,而是不斷地豐富其宗教內容。所以引進外邦的神并不是罪,只有無神論者才被控告是犯罪,所以,莫勒圖斯控告的真正含義是蘇格拉底是無神論者。50.參考答案: 不殺生、說真話、不貪婪、禁欲、不依戀任何事物。51.參考答案:當代現象52.參考答案: 度,梵語是波羅蜜多,即到彼岸,指從煩惱的此岸到覺悟的彼岸,六度是六種方法:布施:分財施,無畏施和法施三種;持戒:分防止一切惡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饒益有情三種;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樂利有情;精進:不懈努力地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禪定;般若:即智慧。53.參考答案:魏晉南北朝時期54.參考答案: 道教信徒為了實現長生久世,與自然共長久,過一種不受限制與約束的神仙生活,他們努力去探索大自然與人生的奧妙,尋求長生久世的路徑。為求找到成仙的方法,他們不僅建立了家教理論和崇拜儀式,同時還積極地研究天文,地理礦石生物以及人體本省。并且還在天文歷法,醫(yī)藥衛(wèi)生,還有化學冶金做了許多的實驗,創(chuàng)立了一套幫助人們成仙得道的方法與道術。55.參考答案: (一)政教合一型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權威與世俗權利的高度統(tǒng)一。在這種模式中,宗教領袖同時又是國家首腦。政教同體。宗教教義與宗教法典同時就是國家的法律,宗教利益與國家利益完全一致。國家的行政、司法、教育完全受宗教指導。宗教領袖對制定國家的內外政策擁有絕對權威,政府的一切活動都要體現宗教原則,維護宗教利益。與此同時,這種模式下的宗教是指特定的某一種受到官方認可的宗教,其余的宗教是沒有同樣的特權和社會地位的(梵蒂岡、伊朗、沙特等)。 (二)政教分離型 國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視任何宗教。政府不干預宗教組織的事務,政府內不設管理宗教事務的行政機構。國家不征收宗教稅,也不向任何宗教組織提供任何形式的財政補貼,涉及宗教的開支不得列入國家預算。宗教組織不干預國家的司法、行政、教育,也不接受政府的政治指導。政教關系完全由法律調節(jié)。這種模式下,政府與宗教的法律關系是相互平等、平行、獨立的,各宗教之間也是平等的(美國)。 (三)國教型 國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為正統(tǒng)信仰,其政治、社會地位高于其它宗教或教派。國家領袖不是宗教領袖,但宗教領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特權地位。國家從各方面鼓勵和支持享有特權地位的宗教,包括提供財政上的支持。宗教組織對政府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享有監(jiān)督指導權。政府設有專門負責宗教事務的機構和官員。在這種模式下,不屬于國教的其它宗教或教派常常處于社會的邊緣,或在政治上受到歧視。國家各項政策對國教的支持和對其它宗教的壓制同樣明顯。這類國家與政教合一的國家的區(qū)別在于宗教與政府在組織機構上不是一套人馬(英國、德國、挪威、丹麥、芬蘭、瑞典、希臘及絕大多數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都是此類國家)。 (四)國家控制宗教型 國家權威高于宗教,政府通過行政管理機構控制宗教,宗教組織必須接受國家的政治指導,但不能干預國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對于不接受政府政治指導或不與政府合作的宗教、教派,國家不承認其合法性。宗教組織的活動完全置于政府的監(jiān)控之下。政府與宗教組織的關系是政治上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財務與人事上,宗教組織雖然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受政府監(jiān)管(前蘇聯、東歐國家,越南、朝鮮、古巴等國家)。 從宗教同政治或政權組織的關系看,把宗教區(qū)分為政教合一型和政教分離型宗教;從宗教同社會的關系看,區(qū)分為入世宗教和出世宗教;就宗教組織的存在形態(tài)而言,分為隱形宗教和顯性宗教,制度性宗教和彌散型宗教,教堂寺廟型宗教和協(xié)會型宗教。56.參考答案:D57.參考答案: 中觀派和瑜珈行派58.參考答案: 第一等級:無關的生物所具有的; 第二等級:具有四個感官; 第三等級:沒有視覺和聽覺; 第四等級:只有觸覺和味覺; 最后一級:只有觸覺。59.參考答案:A60.參考答案: (一)個人隱修。真正的宗教隱士和隱修制度的主要特點是非常注重單獨生活,在修道中,特別重視沉思靜修,長期而且不斷地進行默禱。 (二)寺院修道。寺院修道的基本特點就是它是集體進行的,因而必須有一套規(guī)范化的修行條例,建立一種對修行者個人有約束力的共同遵守的修行體制。 (三)托缽僧及其修會。云游乞食是許多宗教修道生活的一種形式和制度。其基本含意是把修行者置于清貧寡欲的生活條件下,一方面用苦行磨練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另一方面借云游四方進行布道和求道。61.參考答案: 一、理論的指導 即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證明神的存在。把信仰者引導到教義規(guī)定的修行目標上去,使信徒在理智上堅定對神的信仰,引導信徒產生感情上的反應,產生宗教經驗。 二、道德的凈化 旨在使心靈潔凈,行為純正,從而邀取神、佛的恩寵和悅納。 三、藥物的作用 許多宗教神秘主義者都使用興奮性和麻醉性藥物,激發(fā)神秘的宗教體驗。 四、宗教的修習 各種宗教的神秘主義者為獲得神秘的宗教體驗,都有一套修習方法。通過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排除外物的刺激和肉欲的干擾,把思想集中到宗教目標上來。62.參考答案: 第一,信阿拉。相信阿拉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恩養(yǎng)者和唯一的主宰,是全能全知、大仁大慈、無形象、無所在又無所不在、不生育也不被生、無始無終、永生自存、獨一無二的。 第二,信天使,相信天使是阿拉用光創(chuàng)造的一種妙體,人眼無法看見。天使只受阿拉的驅使,只接受阿拉的命令。它們各司其職,但并無神性,只可承信它們的存在,不能膜拜。天使很多,最著名的為四大天使,其中尤以吉卜利勒地位最高。 第三,信經典。相信《古蘭經》是阿拉的語言,是通過穆罕默德降示的最后一部經典。 第四,信先知。相信自人祖阿丹以來,阿拉曾派遣過許多傳布阿拉之道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后一個先知,也是最偉大的先知。 第五,信后世。相信人都要經歷今生和后世,終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會停止,進行總清算,即世界末日的來臨。屆時所有的人都將復活,接受阿拉的裁判,行善者進天堂,作惡者下火獄。63.參考答案: 宗教是存在本身對人的觸及,以及人對這種觸及的反應。64.參考答案: 宗教是對某種神圣之物的信仰。65.參考答案:A,B,C,D66.參考答案: A、舊無神論學派在自然觀上雖然是唯物主義的,但社會觀卻是唯心的,沒有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來研究,因此無神論無法揭示宗教的根源,也就不能發(fā)現宗教的產生、發(fā)展與消亡的規(guī)律。 B、無神論宗教學沒有同發(fā)達的科學軒昂聯系,因此對有神論和宗教神學的批判缺乏堅實的科學依據。 C、無神論宗教學在批判宗教的時候,具有不徹底性,主張對宗教進行一定的保留,因為宗教的形式對社會有利,給人提供精神支持,對社會有維護秩序的作用。67.參考答案: 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史詩《江格爾》、藏族史詩《格薩爾》。68.參考答案: 按巫術的原理和法則:模仿巫術和接觸巫術,分別遵循類似法則和接觸法則。 按功能分:生產巫術、保護性巫術和進攻性巫術 按道德評判分:黑巫術和白巫術69.參考答案:D70.參考答案: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有殺賊、應供、無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笆苤T人尊敬供養(yǎng)(應供)。于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71.參考答案:B72.參考答案: 慧是分別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與共相(一般性)、通達四諦的道理,而有斷除迷惑證悟真理的作用。戒、定、慧三學,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法。73.參考答案: 純屬自然物、人的加工物、與神有關的靈魂74.參考答案: 1、通過宗教學的學習,可以提高我們對宗教的認識,從而擔負起將人類從宗教的愚昧狀況中挽救出來的任務 2、通過宗教學的學習,有利于我們在民族地區(qū)中開展工作 3、學習宗教學可以提高我們研究宗教的能力 ①通過宗教的研究,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發(fā)展,能更科學地解釋各種文化現象 ②通過宗教的研究,為黨和國家制定正確的宗教政策,提供理論的依據,這對于正確地實行民族政策是極為重要的 ③通過宗教的研究,有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文明 ④通過宗教的研究,了解世界各國宗教的歷史現狀,為進一步增進國際交往,加強國際合作作出貢獻75.參考答案:D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原始的超自然主義,包括相信存在靈魂;相信巫術是實際的事實;相信一切與神有關的事物,都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相信靈感是人本身的一種能力,來源于一種超自然力量。2.參考答案:A3.參考答案: 宗教是人感到畏怖時的需要。4.參考答案:D5.參考答案: 猶太教從古代的氏族——部落宗教發(fā)展為信仰一個上帝的一神教,經歷了曲折的歷史過程: (1)亞伯拉罕時代:古代希伯來氏族——部落宗教。這一時期的希伯來人的各部落均有部落神,希伯來人處于多神信仰時代。但是亞伯拉罕時代越來越強調對耶和華的信仰,以及認為不愛割禮即為違約。 (2)摩西時代:猶太教的創(chuàng)立。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前往迦南,在途中于西奈山獲“上帝賜下的十誡”。從此猶太教在摩西時代開始其端并在“巴比倫之囚”后定型為一神教。 (3)猶太教的發(fā)展和完成:摩西死后,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建立以色列,南部猶太國、北部以色列兩國,后兩國先后被滅,巴比倫統(tǒng)治者將其遷入巴比倫為囚,后又為居魯士大帝所放。以色列——猶太人這一段慘痛的歷史加強了他們的民族意識,形成了幾條基本信條:上帝耶和華是宇宙的獨一真神;以色列——猶太人的災難,是上帝對他們所犯的罪的懲罰;救世主觀念(以色列人堅信上帝雖然在懲罰自己,但仍是以色列為他特選的子孫,是不會置斯民于水火而不顧的)。6.參考答案: 吠槽多則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是宇宙的終極實在,梵天、濕婆、毗濕奴都是梵的具體化,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就是個體的自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兩者統(tǒng)一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7.參考答案:A,B,C,D8.參考答案: 信仰、宗教義務、善行。9.參考答案: 極有管理才能,任羅馬執(zhí)政關時期,將巨額財產用于濟貧和建立修道院,任羅馬主教后,妥善處理了教堂修復、財務管理等涉及教會內外等重重困難問題,他還有許多著作,并在教會音樂,崇拜儀式上和解釋講道等方面做出了貢獻。當君士坦丁堡主教自稱“普世教長”時,他自稱“上帝眾仆之主”從而爭得更高聲譽而居于首位,他也被稱為最后一個羅馬主教和第一教皇。10.參考答案: 1.宗教對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在理論起著論證和辯解的作用; 2.宗教給人們以“幻想的幸?!?,為人民身上的鎖鏈裝飾“幻想的花朵”; 3.教為人們設想的一個虛幻的救世主,把人們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帝和神明的身上使人們盲目相信神靈是人類的唯一救星。11.參考答案: (一)、從宗教本身的性質看,佛教具有完全不同于原始時代氏族宗教和古代國家宗教的特殊性; (二)、佛教的基本教義適合于各種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不同國家的歷代統(tǒng)治者的支持; (三)、佛教不僅沒有民族宗教和國家宗教的狹隘性,而且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比起來,也具有排他性較少、寬容性較多的特性。12.參考答案: 色、授、想、行、識。13.參考答案: 1、對神學宗教理論的建立起來極其重要的作用 原始時期的祭司和巫師是屬于兼職性的,所以他們沒有時間與精力去從事宗教理論的研究與探討,當他們成為專職人員后,他們就專門從事宗教理論的研究,從而形成了宗教理論。 2、他們對于宗教活動的組織化和規(guī)范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3、職業(yè)的宗教人員的出現已直接成為統(tǒng)治階級執(zhí)行政治統(tǒng)治的有力工具 他們得到了政治上的扶持,很容易是某一個宗教成為統(tǒng)治的工具,他們的出現使宗教出現了許多人為因素14.參考答案: 1、庫恩提出的理論:前范式科學(經過競爭而建立起范式)――常規(guī)科學(反常與危機使既有的范式發(fā)生動搖)――科學革命(經過競爭與選擇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規(guī)科學。 2、借自語言學引申出的含義:模式模型、范例等諸多意思。范式的變革不可能是知識的直線積累,而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飛躍,一種科學體系的革命。 3、在某種范式的指導下,科學家不斷的積累知識由此而形成了常規(guī)科學。并不斷的擴展開拓范式的內涵為新的突破奠定基礎,是研究科學中的常態(tài)有連續(xù)和階段性的特征。雖然可能出現“反常”現象但此時的范式是學科成熟的標志是大家共同遵守的理論體系和規(guī)范范型,它可以有力的保障大家調整反常。但一旦“反?!钡念l率越來越高并且所有調整“反?!钡姆椒w于無效。 4、唯一的需求就是尋找一個新的范式來替代舊的范式,科學革命就開始了,新舊范式之間是不可以通約的,他們之間沒有公約數,只有質的差別。15.參考答案: 對于靈魂的崇拜活動的全部表現形式基本上都是圍繞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進行的。 ⑴嬰兒的降生,在不少少數民族中被認為是靈魂附于胎兒的結果。 ⑵人生過程中的疾病與衰老被認為是“靈魂”的活動,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把疾病說成是病人的“靈魂”離開了他的肉體,為病人招魂成了許多民族的巫師和祭司們的專門技能。 ⑶在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利害沖突和敵對關系,也會相應地投射到幽靈世界。 ⑷生命的終結或是死亡,被認為是靈魂永久的脫離肉體,而不是靈魂的死亡,因之產生的喪葬禮儀和喪葬制度是古代人靈魂不滅觀念最生動、最集中的體現。16.參考答案: 英美國家是基督教國家,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無不與基督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英美國家,孩子生下來以后,往往要接受洗禮,父母或把孩子抱進教堂,或請牧師到家里,牧師在讀完《圣經》中的詞句后,把清水輕輕的灑在孩子頭上,同時,還給孩子取個名,既用《圣經》中的人名給孩子取名。洗禮和命名結束后,有時父母會給小孩戴上一個小小的十字架,心中祝福孩子在主的保佑下一生平安。基督教認為,婚姻是上帝配給的,而且婚姻應該建立在敬畏上帝的基礎上,人們要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使上帝得到榮耀。因而婚姻在英美國家中是一個重要的禮儀?;槎Y在教堂由牧師主持。男女雙方在上帝面前盟誓,終生相愛。之后,他們隨牧師到小禮拜堂,在結婚證書和登記冊上簽字。作為基督教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天主教,把婚禮列為七種圣禮之一,并不是沒有道理的。英美國家的喪禮,也帶有濃厚的基督教色彩,喪禮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在教堂里舉行,后半部分在墓地舉行。教堂的喪禮由牧師主持,包括禱告、唱贊美詩和牧師致頌詞。整個儀式包含一個愿望,愿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入天堂。在墓地舉行簡短的入葬儀式,由牧師做下葬祈禱。在英國,下葬時死者面朝東方表示迎接日出或復活之意。17.參考答案: a)超越的實現意味著自由 b)宗教的起點是不自由(認知與社會) c)宗教與自由的悖論 d)從哲學的角度,宗教孕育著積極因素,必將突破自身,促進人的自我解放。18.參考答案: a)社區(qū)內每個氏族都有圖騰。 b)認為本氏族的祖先與氏族圖騰有血緣關系或某種特殊關系。 c)圖騰具有某種神秘力量。 d)圖騰崇拜有些禁忌。 e)同一圖騰集團的成員是一個整體。19.參考答案: 宗教學的分支有基礎學科、應用學科和邊緣學科。20.參考答案: A、信仰“三位一體”的上帝,創(chuàng)造并主宰世界。三位一體指“圣文、圣子、圣靈” B、信仰耶穌是救世主基督 C、信仰“三位一體”的第三位圣靈,即上帝的圣靈 D、相信教會是由基督所建立,凡是加入教會的都具有圣潔性、普世性 E、相信人為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21.參考答案: 新的事物出現干擾了土著原先建立的世界秩序,因此有必要對此作出新的理解,確立新的秩序,依次緩解族群在未知事物的壓力下而產生的心理危機。于是神秘的因素被強化,以一種權威的形式制止了人們對此的訊問。因此神話一方面以積極的姿態(tài)對世界進行解釋和理解,另一方面卻又以消極的姿態(tài)阻礙著認識的進一步深入。這就是神話也是宗教對人類認識起到的兩方面作用。飛機作為新事物擾亂了土著建立的秩序,為接受這一新事物,土著把飛機看為一種權威,對這一神秘事物頂禮膜拜,于是當飛機離開土著的世界,土著便把飛機降落的場地看作一種圖騰類似物,這一現象叫做“船貨崇拜”。22.參考答案:C,D23.參考答案: 即科學的合理性問題包括兩條路線。 1、預設主義。 預設兩個前提來為科學做辯護 1、以經驗的合理性為最終目標。2、以邏輯為合理性的基本形式。認為科學的全部合理性就在于科學的實證性,認為科學是描述人類經驗的規(guī)律性。另外的一個基本特點是邏輯主義。兩個疊加構成了科學的最終標準,命題的意義所在非經驗莫屬,認為可以解決科學的合理性問題。 2、相對主義: 與預設主義相對,認為科學中沒有一個單一的包羅萬象的科學特征方法,科學的發(fā)展的同時導致對世界的方法、推理規(guī)則、科學概念的改變。科學的發(fā)展并非已被證實的東西逐漸積累,而是一個科學共同體的世界觀的變革為核心的科學革命。任何形式的東西都不是絕對的不可改變的。 此兩者具有互補性。24.參考答案: 1、自然崇拜占有突出的地位 2、人與自然的直接關系是人們崇拜自然的基礎 3、自然宗教的多神性和宗教崇拜的多樣性 4、靈魂世界的初步形成 5、原始宗教信仰的目的直接為著現實生活25.參考答案: 首先,當代沖突論劃分出宗教群體與外部大社會系統(tǒng)之間的沖突。這樣的沖突往往導致更大的社會的報復。比如在1953年,加拿大的斗可侯波們焚燒學校,舉行裸體游行,以抗議教育當局在就讀公立學校方面對孩子們越來越強硬的立場。其次是宗教群體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往往發(fā)生在宗教邊界與政治邊界共存的情形里。典型例子是15世紀末“基督教君主”對西班牙的再征服,在此沖突中,宗教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第三種類型的與宗教有關的社會沖突是宗教群體內部的沖突,早期新教改革運動時期的沖突就代表了這種類型。那時,抗羅宗的群體被界定為羅馬天主教內部的分裂性群體。26.參考答案:涂爾干27.參考答案: 宗教是人們籍以和生活中的根本問題進行斗爭的信仰和行動體系。28.參考答案: 儀式是由一種心理狀態(tài)向另一種心理狀態(tài)轉變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作用是撫平焦慮,提供信仰。29.參考答案: 宗教組織的宗教功能具有兩重性:既是宗教觀念得到鞏固和發(fā)展的條件,又是宗教觀念進一步發(fā)展必須突破的桎梏。 宗教組織的類型不同,他們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也因此而有不同。救世型的宗教組織總是力圖直接干預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社會影響之大顯而易見;出世型組織,其社會作用特別是對社會政治生活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大都是間接的,而它在宗教方面的作用則較救世型組織表現的更為直接和明顯。30.參考答案: a)發(fā)展階段分類法:原始,古代,歷史 b)流傳范圍分類法:氏族-部落,民族,世界 c)政治關系分類法:國教,非國教,秘密宗教 d)崇拜對象分類法:多神,一神,無神 e)通行分類法:自發(fā)宗教,人為宗教 f)體驗程度分類法:神秘教派,大眾教派31.參考答案: 相同點: 1.)從根源上看,宗教與封建迷信都淵源于原始人類對自然界、人類自身錯誤看法; 2.)從思想的本質看,宗教和封建迷信都崇拜超自然的力量,只是形式上有高低之分、精粗之別,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3.)兩者都反對用實踐經驗,要人盲目崇拜; 4.)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看,宗教和封建迷信都起來消極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不同點: 1.)從社會作用來看, ①宗教已經形成宗教組織的人都信仰,而封建迷信則是沒有形成組織的人的信仰,宗教是高級信仰,封建迷信是原始信仰; ②宗教有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而封建迷信沒有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2.)從組織形式看, 宗教有完整體系的宗教教義,宗教哲學,有不同嚴密程度宗教組織和宗教團體,并制定宗教的宗教制度,宗教儀式。開辦各種形式的教會學習,遵守教規(guī)、培養(yǎng)接班人。而封建迷信沒有。32.參考答案: 猶太教-猶太教認為亞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上帝通過摩西和以色列人訂立約定《十戒》,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約定,只崇拜唯一上帝,上帝將保佑以色列人。信仰上,猶太教只承認《圣經》中的舊約部份。猶太教不接受圣子論,他們并不認為耶穌基督是他們的彌賽亞,并繼續(xù)等待彌賽亞的來臨。 基督教-耶穌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穌是神,相信舊約新約,以實踐新約為主?;浇堂撎ビ诠砸皇兰o左右一個新興猶太教派。該教派認為猶太人違背了上帝和以色列人定的約(即舊約),所以派他的兒子耶穌作為彌賽亞以自己的生命為人類贖罪,不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體人類訂立“新約”。 伊斯蘭教-繼續(xù)等待救世主,但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傳遞了上帝給人類最后的信息,全部記載于古蘭經中。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復興者而不是創(chuàng)始人。伊斯蘭教不接受圣子論,他們認為基督宗教內圣父、圣子、圣靈是三個神而非一個,他們不相信上帝會生兒子,認為上帝每隔一段時間選出一位先知,賜予一部經卷(如舊約、新約),亞伯拉罕、摩西、大衛(wèi)王、爾薩都是先知,穆罕默德是上帝選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是“封印至圣”。后賜的經卷對以前的經卷進行修正和補充,《古蘭經》是上帝發(fā)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經卷,是眾經中最權威的。 通過對三大宗教的學習研究,雖然會有不準確的地方,但我越發(fā)地體驗到,對于個人來說,信仰最大的意義是解除人們心靈的孤獨,沒有人能像上帝那樣永恒、無私地給予愛,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付出感動了人們,人們才能給予上帝對于任何人都不曾有過的傾注和全部身心的愛。我相信,人類的感情,正是多了種可努力的多變性,才能帶給了人所謂的希望。就像潘多拉的魔盒里,最后被釋放出來的,也正是這個詞語.33.參考答案: 揭示人的拯救之路,體現宗教的本質;為奇跡提供了契機;為基督教提供了完美的崇拜對象;神格與人格在理論上統(tǒng)一,在組織上分離。34.參考答案: 闡發(fā)了空、中道、實相、六度、菩薩道、多佛、三乘分別和一心本凈等等思想。35.參考答案: 所謂邪教指的是新興宗教中那些導致信徒或者無辜百姓蒙受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造成了嚴重嚴重危害社會秩序、違反法律和滅絕人性的事件的極為個別的教團。上述對邪教的界定顯示了邪教與新興宗教的關系,即邪教是當代成千上萬的新興宗教團體中的極為個別的反社會、反人性的特殊現象,是由一般新興宗教團體惡變形成的。 目前公認的邪教有:人民圣殿教、奧姆真理教、上帝的兒女(愛的家庭)、太陽圣殿教、拉杰尼希靜修會、法輪功等。36.參考答案: 1、禪宗的基本觀點:傳統(tǒng)佛教要求從世界萬法或幻象中洞見“真如佛性”,實際是將佛性排斥了。 2、惠能將其收歸于心,認為一切萬法盡在心其中,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向外求佛,也就是向內求解脫即頓法,佛于眾生的差別只在一念之中。當下成佛,強調成佛之易。37.參考答案: 一切宗教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應,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斗炊帕终摗?8.參考答案: 三山是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兩盆是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39.參考答案: (一)遵守禁忌規(guī)定。遵守禁忌規(guī)定是盛行于原始宗教時代的一種宗教行為,其目的是在超自然力量面前限制自己的行為,對超自然力量表示敬畏、博其好感,求其不為己害。 (二)獨身。獨身不婚,是各種宗教的修行體制和修道生活中一項常見而且重要的內容。 (三)禁欲與苦行。在宗教史上,禁欲和苦行一直是宗教修行實踐和修道生活中最為普遍也最為重要的方式。 (四)瑜伽、禪定。瑜伽、禪定是印度宗教特有的修定方式。古代印度各派宗教幾乎都認為瑜伽、禪定是實現人的最終解脫、體證“梵我合一”的基本途徑。 (五)外丹與內丹。外丹術與內丹術是中國道教的基本修行法門。道教修行所追求的終極境界是長生成仙,秦漢時代的神仙方術即已提出了一系列修煉成仙的方術。40.參考答案: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佛教、現代佛教。41.參考答案:核心功能42.參考答案: 宗教是對于精靈實體的信仰。43.參考答案: 身、口、意三種。44.參考答案: 相同點:都信奉黃老道,都信奉陰陽五行。 不同點: A、采用的經典不同,各有側重。其中五斗米道采用《道德經》和《老子想爾注》,而太平道采用《太平經》 B、這兩種宗教受到了社會的不同對待(由于政治主張不同) 五斗米道主張互助互濟,初期沒有明確的政治目的,本身沒有向政治靠攏,但被統(tǒng)治者利用,與封建統(tǒng)治發(fā)生關系,不僅在民間流傳,還在上層社會流行。眾多思想參雜起來,豐富和充實了宗教的內容和教義,主要是一些忠君倫理,打上了封建階級的烙印,并不斷發(fā)展壯大。 太平道一開始就將斗爭的矛頭指向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以宗教的形式發(fā)動起義,因此遭到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鎮(zhèn)壓,所以后來消失了。45.參考答案: (1)創(chuàng)世論:“梵”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主。 (2)業(yè)報輪回:靈魂會轉世,每段生命都由前世行為(業(yè))所決定,周而復始,無窮無盡;動物、人和神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huán)節(jié)。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 (3)求“解脫”:力圖通過修行使靈魂脫離肉體,徹底擺脫輪回之苦。 (4)牛是神的化身,稱作“如意?!保硇腋<?,受保護不被宰殺。 (5)恒河是印度的圣河,稱為天河。 (6)通過制作護身符來建立自己與神和神力之間的聯系。46.參考答案: 性力派是印度教的另一大派別,與濕婆派的林加崇拜相反,這個教派崇拜女性生殖力,象征物為“沙克蒂”。他們宣稱,宇宙的發(fā)生和人類的產生是一樣的道理,了解人身的玄妙就能了解宇宙的奧秘,而人身又以性現象最為神秘,產生奇異的力量,所以探索性力就能解釋宇宙。47.參考答案:D48.參考答案:C49.參考答案:社會動力學50.參考答案:B,D,E51.參考答案: ⑴宇宙的起源。 ⑵人類及動物起源的神話。 ⑶秩序的產生。 ⑷反常自然現象。 ⑸自然物。 ⑹神的起源。 ⑻死后存在及冥界的神話。 ⑼妖怪的神話。 ⑽英雄、家庭與民族的神話。 ⑾社會制度及物質發(fā)明的神話。 ⑿歷史事件的神話。52.參考答案:B53.參考答案:C54.參考答案: 宗教對形而上學(本體論)的助推功能 宗教對人學(人生哲學)的助推功能 宗教對認識論(方法論)的認識功能55.參考答案: 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仰為其特征。主張修“三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56.參考答案: a)赫伯特?斯賓塞的“命名”說:馬克斯?繆勒認為:“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部族的標記,而后是部族的名字?!碧├盏膶W生朗格認為,名字對原始部族有重要意義,而且關系到人的本質。他們確信人若以某種動物命名,就必然會與這種動物產生神秘而有意義的關系。 b)社會學理論:涂爾干認為圖騰社會性宗教的明顯表現,圖騰所體現的社會性,是部族成員崇拜的真正現象。弗雷澤認為圖騰是自然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