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_第1頁
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_第2頁
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_第3頁
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_第4頁
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討論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5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1、使用工具

科學概念:認識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

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

習慣地稱為工具。

過程與方法:常識在實踐中解決指定的科學問題(如

學習目標拔圖釘、鐵釘和木螺釘),發(fā)現做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

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從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工具和機械可以幫助我

們做一些事情,恰當地選用工具和機械可以提高我們的工

作效率。

選用不同工具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選擇不同工具解決問題的原因討論。

學習難點

記錄表(學生);常用工具,剪刀、螺絲刀、開瓶器、

羊角錘、小刀、鏡子、老虎鉗(教師);釘有三個圖釘、

學習準備

2個鐵釘、兩個木螺絲釘的木板一塊。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個漂亮的窗花剪紙是

用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還能做些

什么事?(剪繩、剪指甲……)

那么錘子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

情?(出示錘子)

二、我們用過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工具來

幫助我們做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我們常用的工具(板書課題:使用工

具)

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他們能幫

助我們做什么事?請大家在小組內討

主論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稱和能做的事

情填在書本P2表格內。比一比,哪些

同學想地更多。

習3、小組討論填表

工具名稱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組匯報:

5、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工具

的使用已經比較熟悉,并且能運用到

現實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請大家

來幫我解決一個問題。(啟后)

2

三、選用什么工具好

1、如果要把釘子沖木板中取出

來,請問我該選擇什么樣的工具比較

合適?

2、請小組內的同學先觀察一下釘

在木板上的釘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

具?

3、說說你選擇這些工具的理由

--、分組發(fā)言共同評論。

合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

1、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

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

探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

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

2、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

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

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

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

3、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

深入理解。

五、全課總結:有一些費力,難

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

以省力、方便的完成。

3

1、機械是()。

2、()叫

達標

簡單機械。

測試

對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

拓展

延伸

1、使用工具

板書機械是能把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

設計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

導學

反思

4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年級六學科科學課型實驗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5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2、杠桿的科學

1、從知識與技能:(1)杠桿有三個點:用力點、

支點和阻力點。(2)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

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3)利用杠桿解決身邊的事

情。

學習目標2、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

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

并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分析、整理數據,發(fā)現杠桿省力的原理。

(1)杠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2)能從眾多看

學習難點似雜亂的數據中,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杠桿省力的原理。

給每組學生準備:杠桿尺、鉤碼一盒、實驗記錄表

給全班學生準備:撬棍撬石頭的圖片、杠桿類和非

學習準備杠桿類工具3—5種。

給教師準備:課件。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

1、

果碰到大石頭擋在路中

5

央,

2、

有什么辦法把它移開嗎

學3、認識杠桿的三要素:

4、認識變形杠桿:

研究杠桿的秘密:

1、出示杠桿尺,問:它是杠桿

嗎?找一找支點?觀察一下,它還

有什么特點。

2、調試杠桿尺:

在兩端相同的位置掛相同的

鉤瑪。3、討論:什么樣的情況

-*、能能說明用杠桿做事情能省力,

什么樣的情況下不能省力?在

實驗中應該收集哪些數據來說

作明問題?

4、分組實驗。

5、統(tǒng)計數據,匯報結果。

究6、分析數據,得出規(guī)律。

(1)用力點距支點遠,阻力

點距支點近,這種杠桿是省力杠

桿。

(2)用力點距支點近,阻力

點距支點遠,這種杠桿是費力杠

桿。

(3)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等

于阻力點距支點的距離,這種杠桿

6

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1、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2、在什么情況下,杠桿省力?

達標3、在什么情況下,杠桿不省力,

也不費力?

測試

出示長短不同的兩根杠桿撬石頭的課件?

拓展

討論:用短的這個能撬動嗎?為什么?

延伸

要求:使用今天得到的實驗數據來解釋這個問題。

2、杠桿的科學

五用力點距支點遠,阻力點距支點近,這種杠桿是省

力。

板書

用力點距支點近,阻力點距支點遠,這種杠桿是費

設計力。

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距支點的距離,這

種杠桿是不省力也不費力。

導學

反思

7

教科學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實驗討

年級六學科科學課型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10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

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

學習目標

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

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學習重點

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學習難點

長竹筷、棉線、紙盤、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鑲

學習準備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剝線鉗、核桃夾、長夾、

小撬棍。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趣味引入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

自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

杯啤酒;

8

學3、用長夾子取隔著講臺的文

具袋。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

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

使用的工具合適嗎?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

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

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

的?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

點,然后進行比較)

合4、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

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5、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

探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

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

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

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

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

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坨雖小,能壓

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

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

9

的稱坨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

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

之間的關系說一說)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

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

(詳見教參P17?18)

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祛碼的

方法在桿上畫出刻度。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

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

重量

三達標

提繩的位置對秤的最大稱重有

什么影響?

測試

四、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

拓展

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延伸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五、3

杠桿分省力的杠桿:天平、桿秤、切紙刀、開瓶器

板書不省力的杠桿:筷子、釣魚竿、夾子

既不勝利也費力的杠桿:剪刀

設計

導學

反思

1()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年級六學科科學課型實驗討論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10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4輪軸的秘密

1.科學概念: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

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

學習目標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極了解輪軸在生活中的應用,

發(fā)展研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通過實驗了解輪軸作用和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

學習重點

學習難點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

大螺絲刀1把、閥門式水龍頭一個;每組鉤碼1盒、

2段棉線、1個鐵架臺、1個大輪、1個小輪、一個軸(簡

學習準備

易機械盒)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導入新課

自主水龍頭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我請一位同學來擰開這個水龍頭;

學習說說它的構造。

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

II

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二、輪軸作用的研究

1、設計家在設計水龍頭的時

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龍頭

上的輪有什么作用呢?

2、用一個輪軸裝置來研究輪

軸的作用。

3、小組成員匯報數據,并進

行交流和思考,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三、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

、響。

1、在輪軸的輪上用力是比較

合省力,那么如果軸固定不變,把輪

換大些會怎么樣呢?

2、示范操作實驗:把更大的

探輪和軸(不變)固定在一起,先在

軸的棉線上掛3?5個鉤碼,然后請

學生嘗試在輪上加鉤碼,使輪上的

鉤碼剛好能拉起軸上的重物。

3、在小組內開展實驗活動,

用不同大小的輪和軸進行實驗,并

請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填入書本

(P11)的表格內。

4、交流討論數據表,說說你

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收集數據的?

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按輪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的順序進行實驗,然后進行對比;

12

發(fā)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

費力的規(guī)律)

三、

輪軸的作用是什么?他們是省力

達標

的還是費力的?

測試

四、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輪軸?

說說它們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那些方便。

拓展

延伸

五、4、輪軸的秘密

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

板書機械,叫做輪軸。

發(fā)現輪越大,越省力,輪越小,越費力的規(guī)律

設計

導學

反思

13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一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實驗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15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5、定滑輪和動滑輪

科學概念: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隨著物體

的移動而移動。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

移動。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相同。

學習目標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

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

同作用,發(fā)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

學習重點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工作原理。

學習難點通過實驗來認識滑輪的工作原理。

學習準備鐵架臺、滑輪、鉤碼、線、測力計、實驗記錄表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

1、出示升國旗的圖片,提問:

自“升旗的時候,我們的隊員是往下

拉繩子,為什么國旗就往上升上去

了呢?”2、引出定滑輪概念:像

學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

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

滑輪。

二、研究旗桿頂部的滑輪一一定滑

14

1、怎樣研究定滑輪是否具有

省力作用呢?請同學們設計研究

二、

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交流,形成一共同的實驗

合2

計劃:小組合作進行實驗,記錄研

作究的數據,填寫13頁《定滑輪作

用實驗記錄表》。

3、小組分析整理自己的發(fā)現。

究4、交流匯報。

5、小結:定滑輪的作用是可

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研究會移動的輪子一一動

滑輪

1、認識動滑輪的定義:可以

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2、學生小組合作,安裝一個

動滑輪,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思考:

動滑輪有什么作用?在提升重物

時,我們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這

說明定滑輪能否改變用力方向?

3、用測力計研究動滑輪是否

具有省力作用。

學生小組活動:小組合作,用

測力計按順序分別測量直接提升

不同個數(「5個)的鉤碼的力和

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力,記錄數

據,填寫13頁《動滑輪作用實驗

記錄表》。分析比較表內數據,發(fā)

現了什么?

15

4全班交流:動滑輪能否省

力?能省多少力?

5、小結:動滑輪省力,但不

改變力的方向。

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

達標

的不同

測試

四、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有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們

拓展

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定滑輪,什么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延伸

5、定滑輪和動滑輪

五、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

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板書

定滑輪的作用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設計可以隨重物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動滑輪省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

八、

導學

反思

16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一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實驗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15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6、滑輪組

1.科學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認

識滑輪組就是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的,知

道滑輪組能夠改變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及

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小組探究

完成滑輪作用的實驗)、分析綜合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學習目標

2.過程與方法:結合對滑輪組的研究,解釋起重機

的工作原理。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興趣和求知欲,以及

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態(tài)度,培養(yǎng)小組合作

的意識,加強探究氛圍。

學習重點用實驗研究探究滑輪組的作用。

學習難點認識起省力的大小關系和規(guī)律。

學習準備鐵架臺、線、滑輪、鉤碼、測力計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起重

自機嗎?你知道它的作用嗎?能不

能說一說?

(學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見

學的,并說說自己有些什么問題)

如:起重機是怎樣把那么重的

物體送到高處去的呢?

17

二、研究滑輪組作用

1、了解滑輪組的定義

起重機內發(fā)揮作用的是滑輪

組,那么什么是滑輪組呢?

2、實驗探究簡單滑輪組的作

(1)以實驗小組合作組裝一

個最簡單的滑輪組。

(2)先讓學生猜猜,用這個

最簡單滑輪組吊起一個500克或

二、

1000克的鉤碼需要多大的力?,

合(3)再讓學生分組實驗,分

別用這個滑輪組吊起不同重量

(500克或1000克)的鉤碼,并

和直接吊起同樣重鉤碼的力比較,

看看可以發(fā)現什么?

究(4)全班交流匯報:說說這

個最簡單的滑輪組作用。(大約可

以省一半的力)

3、實驗探討有2個動滑輪的

滑輪組的作用。

(1)先提出疑問:如果增加

滑輪組的數量,用力大小會變?

(2)用與前面相同的實驗方

法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狀況,并分

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約能省

四分之一的力)

18

三、

滑輪組有什么作用?

達標

測試

三、游戲體驗

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游戲規(guī)則見教材P15

(1)出示游戲器材(兩根光滑的圓木棒和一條長

四、繩子),找2個大個子學生和一個小個子學生參加游戲。

(2)要求沒有直接參加游戲的同學對數據進行觀

拓展

察記錄,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

延伸(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你從這個游戲中明

白了什么?

(我們從中明白了起重機能夠吊起那么重的物體的道

理。)

五、

板書6、滑輪組

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

設計

六、

導學

反思

19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年級六學科科學課型實驗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22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7、斜面的作用

科學知識: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

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并用實驗的

學習目標

數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極參與科學實驗,愿意與同學

進行合作交流。

學習重點認識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學習難點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生活中去。

1、分組實驗材料一一1塊搭斜面的平木板,4個不同高

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鉤碼、測力計、實驗計劃表。

學習準備2、演示材料一一斧頭、菜刀、螺絲釘。

3、課件一一引橋比較長的大橋、盤山公路、盤旋的

樓梯等。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提問:在一個糧油批

發(fā)商店前,停著一輛大卡車,準備

自主要運一車油,這么重的一桶桶油,

怎樣能把它運到車上呢?你有什

學習

么好辦法嗎?

(2)學生回答。

20

(3)教師小結:像斜搭在汽

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

叫做斜面。

二、學習新課

實驗一:

(1)提供實驗材料。

一個測力計、一塊短木板、圓鐵、

木塊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

利用這些實驗材料,開動腦筋,想

二、個什么方法來證明斜面省力呢?

(3)討論實驗方法。

合(4)匯報實驗方法。

(5)教師小結。

(6)按照實驗計劃學生做實

探驗。(邊實驗邊填好實驗報告單)

(7)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8)教師小結。斜面有省力

的作用。

實驗二:

(1)小組討論一下,用什么

方法來做這個實驗呢?

(2)討論實驗方法

(3)匯報實驗方法

(4)教師小結。實驗時我們

要注意哪些呢?

21

(5)按照實驗計劃學生做實

驗。(邊實驗邊填好實驗報告單)

(6)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教

師板書:斜面越平緩越省力)

4、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用你們的聰明才智

探究了兩個問題,不但知道了斜面

省力,還知道了斜面越平緩越省

力。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多觀察、

多動腦、多實踐了解斜面的更多的

用途。

看課件上的圖片哪里運用了

斜面?

達標

1、立交橋的引橋

2、盤山公路

測試

3、樓梯

四老師這里有兩個螺絲釘想取出來,有一把羊角錘和

一把螺絲刀,假如是你你想用哪個工具?說一說為什

拓展

么?上前面來試一試?

延伸

板書7、斜面的作用

斜面省力

設計

斜面越平緩越省力

導學

反思

22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年級六學科科學課型討論觀察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9月22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1—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科學概念:自行車運用了輪軸、斜面、杠桿等簡單

機械的原理,是應用廣泛的交通工具。

過程與方法:發(fā)現并分析自行車上更多的機械種類

學習目標

和作用,然后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一次梳理和總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整理已認識的各類機械和機

械的作用,意識到機械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學習重點對鏈條和齒輪的研究

學習難點對其他簡單機械的原理解釋

組裝好的齒輪傳動裝置,齒鏈傳動裝置,輪帶傳動

學習準備

裝置,齒輪組實驗盒,簡單機械圖片、電腦課件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引入

自行車的哪個結構顯然是最

重要的?

自主觀察前后2個齒輪,你發(fā)現

了什么?齒輪的大小對自行車速

學習

度有什么影響?

23

二、對鏈條和齒輪的研究

1、展示齒鏈傳動裝置,讓學

生觀察大小齒輪的運動情況。

2、小組內進行探究討論,找

出關系,并進行總結。

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速度

變(),

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速度

變()。

三、咬合傳動與鏈帶傳動的比

(一)、展示齒輪傳動裝置,齒

鏈傳動裝置,兩者進行比較。

合作2、請學生上臺來配合實驗:

兩只手各揪住大小齒輪的軸,同時

探究

扭動軸來較勁,說說哪個齒輪的軸

感覺費勁?(學生發(fā)現大齒輪轉得

慢,小齒輪轉得快,感覺大齒輪軸

上感覺費勁,說明“咬合傳動時,

大齒輪轉得(慢)軸上(費)力;小齒

輪轉得(快)軸上(省)力?!?/p>

3、在齒輪傳動裝置上,用粉

筆給大小齒輪作標記,順時針轉大

齒輪發(fā)現小齒輪逆時針轉;逆時針

轉大齒輪發(fā)現小齒輪順時針轉,說

明“咬合傳動時齒輪轉動方向相

(反)”。(這里補充說明咬合傳動的

危險性,告誡學生不要去碰開動中

24

的齒輪機器)

4、在齒鏈傳動裝置,用粉筆

給大小齒輪作標記,順時針轉大齒

輪發(fā)現小齒輪順時針轉;逆時針轉

大齒輪發(fā)現小齒輪順時針轉,說明

“鏈帶傳動時齒輪轉動方向相

(同)

四、本單元小結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學

到了哪些知識,現在我們就一起來

回憶一下。(杠桿、輪軸、定滑輪、

動滑輪、滑輪組、斜面、齒輪這幾

類簡單機械的原理及應用。)

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1、展示課件圖片,找找

看,我們能在自行車上發(fā)現哪

些簡單的機械的應用。課件演

示:車把、閘把、車閘、踏腳、

飛輪、腳蹬、花盤齒輪、鏈條

等圖片

達標

2、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把大家

測試的發(fā)現記錄下來。

自行簡單所起

車部件機械類型到的作用

25

1、請同學們默讀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然后設

四計一個把大船移入水的方案,可以把各種省力工具綜合

運用。

拓展

2、展示杠桿與滑輪組合的方案。

延伸3、展示多級齒輪放大力量的方案。

4、學會感恩先輩們的偉大發(fā)明,以后要多搞發(fā)明

創(chuàng)造,建設美好未來。

板書

設計

導學

反思

26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一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討論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8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2--1、抵抗彎曲

1、科學概念: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

彎曲。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

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學習目標

2、過程與方法: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據,分析所數據并得出

合理結論。用簡單實驗說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橫梁為什么都是立著

安放的。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夠大膽假設又能在實驗中小心求證。

在有關的因素中實驗研究抗彎曲能力分別與梁的寬度、厚度

學習重點

的關系;

學習難點對科學實驗的變量識別與控制。

為小組準備:寬度不同、顏色的相同的紙條(3cm、6cm、12cm);

學習準備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1張、2張、4張);小墊圈。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1、認識“橫梁”和“柱子”

橫梁和柱子都是支撐房子和橋梁的

結構,直立的材料一一柱子;橫放的材

自主

料一一橫梁。

學習2、明確本課的探究問題:橫梁的寬

度和厚度與抵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系。

:O

27

(-)探究紙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

力的關系

1、回憶五年級主要學習的實驗方法

——對比實驗,能說出對比實驗的特點

和要求是怎么樣的?

2、提問:我們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A、書本在兩邊墊起相同的高度一一

柱子;

B、不同寬度的紙梁一一橫梁;

C、相同質量的墊圈—重物。

3、提問:實驗中的不同條件是什么?

學生回答:紙梁寬度不同。

4、提問:除了寬度之外的條件呢?

合作學生回答:其他條件都要相同。

5、怎樣改變紙梁的寬度比較容易看出

探究

抗彎曲能力的變化?

學生回答:成倍增加紙梁的寬度。

6、你如何知道紙梁能抵抗多大的彎

曲?

學生回答:每次實驗以紙條中部接

觸到桌面為最大彎曲度,這時承載的墊

圈數為它的抗彎曲能力。

(二)探究紙梁的厚度與抵抗彎曲

能力的關系

提問:實驗方法是否與上一個實驗

相同?有什么是不同的嗎?

學生回答:不同條件:紙梁的厚度

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

28

(三)學生探究實驗

1、溫馨小提示:

紙梁墊起的高度為兩本科學書

疊放的高度

兩根“柱子”之間的距離適中

(不要太近或太遠)

墊圈一個一個輕輕擺放在紙梁

的中間位置

小組內互相合作,輕聲交流,

爭做小小科學家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交流

分別挑選兩個小組匯報不同的

實驗數據,收集數據填寫表格,分析數

據。

4、分別歸納小結:

①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強梁的抗彎

曲能力。

②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強梁的抗

彎曲能力。

5、提問:對比兩組不同實驗的實驗數

據,你又能發(fā)現什么?

學生回答: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

增強梁的抗彎曲能力。

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9

描述紙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

達標

測試

思考:橫梁橫著放好還是豎著放好?為什么?

拓展

試一試:用尺子證明你的想法!

延伸

2—1、抵抗彎曲

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強

板書

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強

設計

立放比橫放抗彎曲能力強

導學

反思

30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一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實驗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8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2—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科學概念::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抗彎曲能

力。

過程與方法:

1、完成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系的實驗。

學習目標

2、觀察瓦楞紙板結構,作出解釋和提出問題。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逐漸養(yǎng)成小組合作,共同實驗、學習的習慣。

2、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敢于提問的學習態(tài)度。

通過研究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的實驗,得

學習重點

出科學結論。

學習難點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瓦楞紙抗彎曲能力強的原因。

實驗用的大小相同的紙若干、回形、膠水、包裝箱

學習準備瓦楞紙板不同形狀的鋼、鋁型材料樣品或是圖片、多媒

體設備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新課引入

1、思考:為什么鋼材和鋁材

要設計成T“U”“L”“工”

自主“口”字形狀呢?這些形狀與抗彎

曲能力有關嗎?

學習

2、明確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實

驗研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系。

31

二、形狀與抗彎曲能力關系研究

實驗一:

1、小組合作,先預測再做實

驗,分別測出"一"字形、“U”

形和“W”形紙的抗彎曲能力。

2、思考:

(1)其他材料的形狀發(fā)生改變

后,其抗彎曲能力也會改變嗎?

(2)為什么改變形狀可以提高

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

3、引導:

(1)增加寬度和增加厚度,哪

個更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2)將“一”字形的材料變成

合作

“L”形材料,相當于那一部分是

立放了?寬度怎么變?厚度怎么

探究

變呢?

4、總結:

“L”形材料雖然寬度減小了,但

是厚度卻增加了,在不增加材料的

情況下,“L”形材料比“一”字

形材料具有更強的抗彎曲能力。

三、瓦楞紙板的研究

1、觀察瓦楞紙板的結構并思考:

(1)它有幾層?

(2)各部分的厚薄、軟硬是如何

的呢?

(3)瓦楞紙板有什么特點?

2、思考:

32

瓦楞紙板抗彎曲能力強的原

因是什么?

(瓦楞紙板報有好幾層,比較

厚,里面有層是彎折的,又折有黏

合,具有較強的抗彎曲能力。)

瓦楞紙板的結構為什么能使柔

達標軟的紙變堅硬了?試著作出自己

的解釋。

測試

舉例我們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利用改變材料的形狀來

拓展

增強起抗彎曲能力的。

延伸

2--2、形狀和抗彎曲能力

板書

LIA△」TL

設計

導學

反思

33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導學案

、一

年級八學科科學課型觀察教師李建新

設計時間2015年10月15日課時1課時

學習內容2-一3、拱形的力量

1、科學概念:

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

鄰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

大的壓力。

2、過程方法:能夠邊實驗邊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

學習目標

個問題。能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

力的狀況。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體驗科技的力量、

創(chuàng)造的快樂。

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設法保

學習重點

持拱形的形狀,使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學習難點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出拱的受力特點。

教師準備:做拱形的卡紙,課件(教師用)。畫有一

學習準備定距離的紙,一元硬幣、半圓形的瓜皮。

學生準備:每生帶四五本書用于抵住拱足。

具體內容方法指導

一、引入

談話: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在不增加

自主

材料的情況下,增強材料抗彎曲能力的

學習

幾種辦法,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讓一

34

張紙承受更大壓力的方法。

演示;看老師手中的這張紙。(把它平

放著,用手托住紙的兩端將紙平放在兩

手之間,紙塌下去了)它連自身的重量

都承受不起,這樣柔軟無力的紙你能用

什么辦法讓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

下去嗎?

學生匯報。

二、測試紙拱的承重能力

1、實驗一:做一個紙拱,放在墊板上觀

察,說一說拱自身的重量在哪里?

(1)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匯報。

合作

探究⑶小結:

2、實驗二: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

承載多大的重量

(1)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匯報。

35

(3)小結:

3、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怎么使紙拱承受更大的壓力?你打

算怎么做?先將自己的方案寫下來,再

匯報。

(1)我們的設計

(2)學生匯報實驗方案。

學生聽取別人的意見后對自己的方

案可能有修改,讓學生改進設想,完善

方案。

(3)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匯報。

請學生試著解釋。

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

力?(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

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

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

時會產生一個向外的推力,如果能抵住

36

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過渡:從同學們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

到抵住拱足的物體的多了、重了,拱的

承重能力就增強了!那現在老師有個問

題了,要是我們繼續(xù)在旁邊加書本,拱

是不是會一直都這樣,承受的物體越來

越多呢?(引出極限、“限載”的含義)

4、實驗四:

利用拱形的特點,人們用小塊的磚、

石材也可以建造很大的拱。現在我們

來進行次比賽,利用老師給大家提供

的積木來搭一個座拱橋,看誰搭得

好。

(1)、學生分組活動。兩組學生分別在

講臺兩邊桌上搭積木拱。其他同學觀看,

助威。

(2)、全體觀看積木拱橋,教師往拱上

添加生物,同時小結。

37

1、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

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

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

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

量。

2、在做“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關

系”的實驗時,我們是用(對比)的實

驗方法進行研究的,需要改變因素是(紙

達標的寬度),不變的因數是(紙的厚度)、

(紙的長度)。我們的結論是(增加寬

測試

度可以增加杭彎曲能力)。

3、在做“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關

系”的實驗時,我們是用(對比)的實

驗方法進行研究的,需要改變因素是(紙

的厚度),不變的因數是(紙的寬度)、

(紙的長度)。我們的結論是(增加厚

度可以增加杭彎曲能力)。

四請看大屏幕(課件內容:飲馬大橋、涪江三橋、九

州體育館、市博物館、國家大劇院....)!

拓展

延伸這些拱形建筑有的將承重部分下移更符合實際需

38

求。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拱形形狀的物體。比

如在我們的身體內就存在著拱形的物體。大家可以在下

課之后去發(fā)現我們身邊存在的拱形??茨懿荒苡脤W到的

科學知識解釋它們。

3、拱形的力量

--------

板書

設計

導學

反思

39

教科版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