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整版)初級茶藝師理論知識300題一.選擇題(共259題,共518分)1.下列(D)的滋味是屬于清鮮型。A.婺源茗眉
B.蒙頂黃芽
C.南安石亭綠
D.洞庭碧螺春2.茉莉花茶藝使用的(A)是白瓷壺。A.盛湯壺
B.涼湯壺
C.燒水壺
D.沖水壺3.清飲紅茶品飲時,重在領略它的(
A
)。
A.香氣和滋味
B.醇香和湯色
C.湯色和葉底
D.醇香和濃鮮4.下列(D)不屬于調飲法飲茶方式。A.茶湯中加鹽
B.茶湯中加糖
C.茶湯中加奶
D.茶湯中加水5.品茗焚香時使用的最佳香具是(C)。A.蔑簍
B.木桶
C.香爐
D.竹筒6.泡飲烏龍茶必須用(
C
)以上的水沖泡。
A.75℃
B.80℃
C.95℃
D.100℃7.沖泡茶葉和品飲茶湯是茶藝形式的重要表現部分,稱為“行茶程序”,共分為三個階段:(
A
)。A.備器階段、沖泡階段、奉茶階段B.準備階段、操作階段、完成階段C.迎賓階段、茶藝演示階段、送客階段D.備茶階段、泡茶階段、奉茶階段8.閱畫、賞花、焚香與品茗是古代(C)的系統。A.論道
B.參禪
C.茶藝
D.習畫9.經營單位取得(A)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A.衛(wèi)生許可證
B.商標注冊
C.稅務登記
D.經營許可10.(
C
)是指在無任何污染的茶葉的茶葉產地,按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的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儲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污染,并經有機茶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A.無公害茶
B.綠色食品茶
C.天然有機茶
D.大宗茶11.在為VIP賓客提供服務時,茶藝師應根據VIP賓客的(C)和茶藝館的規(guī)定配備茶品。A.年齡
B.性別
C.等級
D.來館的次數1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真誠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D)。A.有利于企業(yè)提高競爭力
B.有利于企業(yè)樹品牌C.樹立企業(yè)信譽
D.提高技術水平13.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書名是(D)。A.《品茶要錄》
B.《茶具圖贊》
C.《榷茶》
D.《茶經》14.茶葉中的咖啡堿不具有(C)作用。A.興奮
B.利尿
C.強心
D.抗氧化15.(C)多數人愛飲加糖和奶的紅茶,也酷愛冰茶。A.韓國人
B.埃及人
C.美國人
D.德國人16.香油、香花是(A)的香品。A.自然散發(fā)
B.燃燒散發(fā)
C.熏炙散發(fā)
D.烤焙散發(fā)17.相傳蘇東坡非常喜歡杭州(D)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懶將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標記,交給寺里僧人作為取水的憑證,后人稱之為“調水符”。A.茯苓泉
B.觀音泉
C.甘露泉
D.玉女泉18.玻璃杯沖泡綠茶,執(zhí)開水壺以“鳳凰三點頭”高沖注水,使茶杯中茶葉(
B
),有助于茶湯濃度達到上下一致。
A.充分吸濕
B.上下翻滾
C.飄浮水面
D.快速下沉19.“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虛消長景堪傳”。此詩是對(D)泉水景觀的贊美。A.玉泉
B.魚泉
C.石泉
D.圣泉20.巴基斯坦人飲茶普遍愛好()而西北部流行飲()。(D)A.牛奶綠茶、檸檬紅茶
B.冰茶、薄荷綠茶C.甜味綠茶、牛奶紅茶
D.牛奶紅茶、甜綠茶21.在為VIP賓客提供服務時,茶藝師應根據VIP賓客的(C)和茶藝館的規(guī)定配備茶品。A.年齡
B.性別
C.等級
D.來館的次數22.茶藝師著長裙在服務或茶藝表演時,下列(
C
)姿勢是錯誤的。A.在行走中可以步幅稍大些B.在轉動時,注意調整頭、胸、髖三軸的角度C.在營業(yè)場所輕快小跑D.站立時兩手合握腰部23.在茶館的營業(yè)中,有專人在門口進行迎賓,主要根據(C),引導賓客到適當的位置,要向賓客介紹單間是免費還是收費及收費定價,打不打折。A.客人的著裝B.客人的身份C.來客的人數D.客人的主觀意愿24.品茗焚香時使用的最佳香具是(C)。A.蔑簍
B.木桶
C.香爐
D.竹筒25.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是(B)的品質特點。A.信陽毛尖
B.西湖龍井
C.皖南屯綠
D.洞庭碧螺春26.安溪烏龍茶藝一般選擇(D)音樂。A.雨打芭蕉
B.百鳥啁啾
C.平湖秋月
D.南音名曲2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真誠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D)。A.有利于企業(yè)提高競爭力
B.有利于企業(yè)樹品牌C.樹立企業(yè)信譽
D.提高技術水平28.拌花茶是屬于調飲法的(B)類型。A.食物型
B.加香型
C.加入型
D.旁置型29.茶藝是(
C
)的基礎。A.茶文
B.茶情
C.茶道
D.茶俗30.為(B)賓客服務時,盡量當賓客的面沖洗杯子,端茶時要用雙手。A.傣族
B.維吾爾族
C.鄂倫春族
D.撒拉族31.清飲紅茶品飲時,重在領略它的(
A
)。
A.香氣和滋味
B.醇香和湯色
C.湯色和葉底
D.醇香和濃鮮32.摩洛哥人酷愛飲茶,(C)是摩洛哥人社交活動中必備的飲料。A.調味冰茶
B.甜味綠茶
C.檸檬紅茶
D.咸味奶茶33.香氣清高.味道甘鮮是(A)的品質特點。A.六安瓜片
B.君山銀針
C.黃山毛峰
D.滇紅工夫紅茶34.寧紅太子茶藝第七道將水質.茶質喻為(D)。A.石乳
B.蘭芷
C.河山
D.江山35.在各種茶葉的沖泡程序中,(D)是沖泡技巧中的三個基本要素。A.茶具.茶葉品種.溫壺
B.置茶.溫壺.沖泡C.茶葉用量.壺溫.浸泡時間
D.茶葉用量.水溫.浸泡時間36.茶樹性喜溫暖(B),通常氣溫在18℃—25℃之間最適宜生長。A.干燥的環(huán)境
B.濕潤的環(huán)境
C.避光的環(huán)境
D.陰冷的環(huán)境37.開展道德評價時,(D)對提高道德品質修養(yǎng)最重要。A.批評檢查他人
B.相互批評
C.相互攀比
D.自我批評38.沖泡茶葉和品飲茶湯是茶藝形式的重要表現部分,稱為“行茶程序”,共分為三個階段:(
A
)。A.備器階段、沖泡階段、奉茶階段B.準備階段、操作階段、完成階段C.迎賓階段、茶藝演示階段、送客階段D.備茶階段、泡茶階段、奉茶階段39.(
A
)飲用茶葉主要是散茶。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漢代40.審評紅.綠.黃.白茶的審評杯碗規(guī)格,碗容量(B)。A.160ml
B.180ml
C.190ml
D.200ml41.安溪鐵觀音的品質特點:沖泡后,香氣馥郁持久,有(
D
)之譽。
A.四泡有余香
B.五泡有余香
C.六泡留余香
D.七泡留余香42.基本茶類分為不發(fā)酵的綠茶類及(D)的黑茶類等,共六大茶類。A.重發(fā)酵
B.后發(fā)酵
C.輕發(fā)酵
D.全發(fā)酵43.沖泡綠茶演示中的潔具,將玻璃杯一字擺開,依次傾人(
B
)杯的開水,從左到右依次凈杯。A.1/2
B.1/3
C.1/4
D.1/544.湯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是(C)的品質特點。A.云南普洱茶
B.滇紅工夫紅茶
C.云南沱茶
D.金銀花茶45.“色綠.形美.香郁.味醇”是(C)茶的品質特征。A.信陽毛尖
B.君山銀針
C.龍井
D.奇蘭46.職業(yè)道德是(
B
)所應遵守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A.人們在家庭生活中
B.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C.人們在與人交往中
D.人們在消費領域中47.沖泡綠茶演示中的潔具,將玻璃杯一字擺開,依次傾人(
B
)杯的開水,從左到右依次凈杯。
A.1/2
B.1/3
C.1/4
D.1/548.(
C
)是指在無任何污染的茶葉的茶葉產地,按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的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儲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污染,并經有機茶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A.無公害茶
B.綠色食品茶
C.天然有機茶
D.大宗茶49.根據茶具的質地和性能,車間.工地.田間甚至出差旅游宜選配下列(C)茶具。A.紫砂茶具泡茶無熟湯味,又可保香也不易變質發(fā)餿。B.玻璃茶具透明度高,泡茶茶姿湯色歷歷在目,增加情趣。C.搪瓷茶具,具有堅固耐用.攜帶方便等優(yōu)點。D.保暖茶具會因泡熟而使茶湯泛紅,香氣低沉,失去鮮爽味。50.烏龍茶藝持杯方法喻為(D)。A.觀音出海
B.敬奉香茗
C.懸壺高沖
D.三龍護鼎51.接待身體殘疾的賓客時,應(D)。A.盡可能將其安排在離出.入口較近位置,便于出入B.安排在窗前C.盡可能安排在光線好的位置D.安排在適當位置,遮掩其缺陷52.干看春紅茶的品質特點是色澤烏潤,茶葉肥壯重,或有(
C
)。A.密披茸毛
B.稍帶白毫C.較多白毫
D.略顯茸毛53.茉莉花茶藝的(A)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稱為口品。A.品茶
B.看茶
C.評茶
D.賞茶54.茉莉花茶藝使用的(A)是白瓷壺。A.盛湯壺
B.涼湯壺
C.燒水壺
D.沖水壺55.接待印度.尼泊爾賓客時,茶藝師應施(C)禮。A.拱手禮
B.擁抱禮
C.合十禮
D.捫胸禮56.臺灣烏龍茶沖泡時,溫壺燙盞是將開水注入紫砂壺和(
A
)中,持壺搖晃數下,以巡回往復的方式注入聞香杯和品茗杯中。A.公道杯
B.品茗杯
C.玻璃杯
D.聞香杯57.在茶藝表演時茶藝師的站姿,下列(C)的姿態(tài)是不正確的。A.雙腳呈“丁”字步
B.目觀下垂,嘴微閉,面帶微笑C.雙手在體前交叉
D.收腹挺胸提臀58.泡茶和飲茶是(A)的主要內容。A.茶道
B.茶儀
C.茶藝
D.茶宴59.城市茶藝館泡茶用水可選擇(A)。A.純凈水
B.魚塘水
C.消防水
D.自來水60.茉莉花茶藝使用的(D)是三才杯。A.評審杯
B.賞茶杯
C.聞香杯
D.品茶杯61.下列選項中,(D)不符合茶室插花的一般要求。A.以鑒賞為主,擺設位置應較低
B.用平實技法,進行自由型插花C.花取素色半開,枝葉取單支為好
D.一花一葉過于單調,花枝繁茂為佳62.防止茶葉陳化變質,應避免存放時間太長,避免(
B
),避免高溫高濕和陽光直射。A.水分含量不是
B.水分含量過高
C.水分含量適中
D.過分干燥63.在茶藝表演時茶藝師的站姿,下列(
C
)的姿態(tài)是不正確的。
A.雙腳呈“丁”字步
B.目觀下垂,嘴微閉,面帶微笑
C.雙手在體前交叉
D.收腹挺胸提臀64.煎制餅茶前須經炙.碾.羅工序的是唐代的(B)。A.點茶的技藝
B.煎茶的技藝
C.煮茶的技藝
D.炙茶的技藝65.茶葉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稱為(A)。A.廣義茶文化
B.狹義茶文化
C.宮廷茶文化
D.文士茶文化66.茶海是用來(B)。A.取茶渣
B.均勻茶湯濃度
C.盛取干茶
D.嗅茶香67.陸羽泉水清味甘,陸羽以自鑿泉水,烹自種之茶,在唐代被譽為(C)。A.神水第一泉
B.四海第一湯
C.天下第四泉
D.天下第六泉68.引發(fā)茶葉變質的主要因素有(D)等。A.磁線
B.射線
C.紅外線
D.光線69.茶藝表演時(D)的作用是營造藝境。A.茶葉
B.香品
C.香爐
D.音樂70.經營單位取得(
A
)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
A.衛(wèi)生許可證
B.商標注冊
C.稅務登記
D.經營許可71.從滋味判斷新、陳茶差別,陳茶即使保管良好,也會出現(
C
)之感。
A.色枯、香沉、味平
B.枯黃、香低、味淡
C.色暗、香沉、味薄
D.枯黃、香清、味醇
72.制作烏龍茶對鮮葉原料的采摘兩葉一芽,大都為對口葉,(D)。A.芽葉幼嫩
B.芽葉已老化
C.芽葉中熟
D.芽葉已成熟73.沖泡(C)的適宜水溫是90℃左右。A.白牡丹茶
B.水金龜茶
C.鐵觀音茶
D.茉莉花茶74.(C)多數人愛飲加糖和奶的紅茶,也酷愛冰茶。A.韓國人
B.埃及人
C.美國人
D.德國人75.在夏季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溫壺(杯)的操作是(C)。A.不需要的,用冷水清洗茶壺(杯)即可B.僅為了清洗茶具C.提高壺(杯)的溫度,同時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D.只有消毒殺菌的作用76.80℃水溫比較適宜沖泡(D)茶葉。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綠茶77.茶藝館的崗位一般設有(
A
)。
A.經理、領班、迎賓員、茶藝師、服務員
B.迎賓員、服務員、茶藝師、茶藝員
C.經理、主管、領班、服務員、雜工
D.經理、主管、領班、茶藝小姐78.茉莉花茶藝中“三才化育甘露美”喻指(A)。A.潤茶
B.悶茶
C.洗杯
D.浸茶79.基本茶類分為不發(fā)酵的綠茶類和部分發(fā)酵的(
D
)等,共六大類。A.烏龍茶類
B.普洱茶
C.苦丁茶
D.白茶類80.窨花茶一般都具有(B)。A.頭泡香氣低沉
B.濃郁純正香氣
C.有茶味無花香
D.有花干無花香81.茶具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西漢時期(
A
)中“武陽買茶,烹茶盡具”。A.王褒《僮約》
B.陸羽《茶經》C.王褒《茶經》
D.陸羽《僮約》82.要泡好一壺茶,需要掌握茶藝的(
B
)要素。A.7
B.6
C.5
D.383.城市茶藝館泡茶用水可選擇(
D
)。
A.雨水
B.雪水
C.井水
D.純凈水84.宋代(
D
)的主要內容是看湯色、湯花。A.泡茶
B.鑒茶
C.分茶
D.斗茶85.沖泡黑茶時,將沸水大水流沖入蓋碗,達到充分洗滌后,將洗茶水(
D
)。
A.直接傾倒出
B.緩慢傾倒出
C.留在碗中
D.從斜置的碗蓋和碗沿的間隙中倒出86.龍腦是制做(A)的主要原料。A.燃燒香品
B.熏炙香品
C.線香
D.盤香87.巴基斯坦人大多習慣飲紅茶,西北地區(qū)流行飲(A),多數配以糖和豆蔻。A.綠茶
B.白茶
C.黃茶
D.黑茶88.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認為“水老”,茶湯品質(C)。A.茶葉下沉,新鮮度提高
B.茶葉下沉,新鮮度下降C.茶浮水面,鮮爽味減弱
D.茶浮水面,鮮爽味提高89.茉莉花茶藝的燙杯喻為(D)。A.卻嫌脂粉污顏色
B.一片冰心在玉壺C.藍田日暖玉生煙
D.春江水暖鴨先知90.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是(D)的優(yōu)點。A.陶土茶具
B.漆器茶具
C.玻璃茶具
D.金屬茶具91.清代茶葉已齊(C)。A.七大茶類
B.兩大茶類
C.六大茶類
D.五大茶類92.茶樹扦插繁殖后代的意義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D)。A.早生早采的特性B.晚生遲采的特性C.高產和優(yōu)質的特性D.性狀和特性93.茶道精神是(
A
)的核心。A.茶禮儀
B.茶道德
C.茶藝術
D.茶文化94.品茗焚香時,香不能緊挨著(A)。A.茶葉
B.鮮花
C.燒爐
D.茶壺95.下列(
C
)井水,水質較差,不適宜泡茶。A.柳毅井
B.文君井
C.城內井
D.薛濤井96.判斷好茶的客觀標準從茶葉的條索外形來看,最好要具備(
B
)。A.色澤、香氣一致
B.色澤、大小、長短都要一致C.大小勻整、香氣濃郁
D.滋味、香氣一致97.茶藝服務中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A
)。
A.態(tài)度和藹、熱情友好
B.低聲說話、緩慢和氣
C.快速回答、簡單明了
D.嚴肅認真、語氣平和98.遵守職業(yè)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體現在(D)。A.促進茶藝從業(yè)人員發(fā)展,與提高道德修養(yǎng)無關B.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與促進行風建設無關C.促進行業(yè)良好風尚建設,與個人修養(yǎng)無關D.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行風建設和事業(yè)發(fā)展99.泡飲烏龍茶必須用(
C
)以上的水沖泡。
A.75℃
B.80℃
C.95℃
D.100℃100.茶葉“干”是指茶葉含水量低于(B),保鮮性能好。A.4%
B.6%
C.7%
D.8%101.茶藝館茶藝師的主要職責有(
A
)。
A.根據賓客的要求準備不同的茶葉及沏泡用具B.經常檢查茶藝館內的清潔衛(wèi)生、員工的個人衛(wèi)生
C.幫助賓客存放衣帽雨傘等物品D.核查賬單,保證在賓客結賬前賬目準確102.職業(yè)道德品質的含義應包括(D)。A.職業(yè)觀念.職業(yè)良心和個人信念
B.職業(yè)觀念.職業(yè)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C.職業(yè)觀念.文化修養(yǎng)和職業(yè)良心
D.職業(yè)觀念.職業(yè)良心和職業(yè)自豪感103.為體現禮節(jié),茶藝師在服務中要注意“三輕”,即(C)。A.問候輕、迎客輕、送客輕
B.點茶輕、泡茶輕、奉茶輕C.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
D.與賓客交談輕、與同事交流輕、行為舉止輕104.在服務接待過程中,目光應(C)。A.直視賓客雙眼
B.避免與賓客正視C.正視對方的眼鼻三角區(qū)
D.視對方額部以上105.閱畫、賞花、焚香與品茗是古代(C)的系統。A.論道
B.參禪
C.茶藝
D.習畫106.(B)茶藝所用的茶杯為玻璃杯。A.烏龍茶
B.龍井茶
C.紅碎茶
D.蒙頂茶107.冬天適宜選飲紅茶,因為紅茶的熱性(
C
)。
A.比青茶強
B.比綠茶差
C.比綠茶強
D.適中108.由于沖泡烏龍茶的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在紫砂茶藝沖泡過程中增加溫壺(杯)和(D)程序,以避免沖泡中溫度降低。A.高沖水讓茶葉在壺中翻滾
B.用過濾網將茶湯濾出C.將茶湯注入聞香杯中
D.沖泡后用開水沖淋壺蓋109.茶葉保存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當茶葉水分含量超過(A)時,就會加速茶葉的變質。A.5%
B.6%
C.7%
D.4%110.下列(D)不屬于調飲法飲茶方式。A.茶湯中加鹽
B.茶湯中加糖
C.茶湯中加奶
D.茶湯中加水111.在茶藝師泡茶時,下列(
B
)的舉止是得體優(yōu)雅的。A.置茶時,為了看清投茶量,把頭低下來往壺內看B.為避免身體盡量不要傾斜,將茶罐移到身體正前方取茶C.右手泡茶,左手垂直吊在身旁D.彎著身體埋頭苦干112.磚茶的“燒心”是由(A)大量滋生引起。A.黑曲霉
B.蠟葉枝孢霉
C.簇孢匍柄霉
D.互隔交鏈孢霉113.職業(yè)道德是(B)所應遵守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的總和。
A.人們在家庭生活中
B.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
C.人們在與人交往中
D.人們在消費領域中114.在為賓客引路指示方向時,下列舉止不妥當的是(B)。A.眼睛看著目標方向,并兼顧賓客
B.指向目標方向C.面帶微笑,語氣溫和
D.手指明確指向目標方向115.為體現禮節(jié),茶藝師在服務中要注意“三輕”,即(
C
)。
A.問候輕、迎客輕、送客輕
B.點茶輕、泡茶輕、奉茶輕
C.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
D.與賓客交談輕、與同事交流輕、行為舉止輕116.茶葉中的咖啡堿不具有(
C
)作用。
A.興奮
B.利尿
C.強心
D.抗氧化117.(
A
)瓷器素有“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A.江西景德鎮(zhèn)
B.河北唐山
C.浙江余姚
D.湖南長沙118..陸羽《茶經》指出:“其水,用山水上,(
D
)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A.河水
B.溪水
C.泉水
D.江水119.在唐代(A)已經形成系統。A.飲茶
B.喝酒
C.說書
D.斗茶120.茶葉的保存應注意氧氣的控制,維生素C的氧化及茶黃素,(A)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氣有關。A.茶褐素
B.茶色素
C.葉黃素
D.茶紅素121.玉泉催花是寧紅太子茶藝(D)的雅稱。A.洗器
B.獻茶
C.燒水
D.篩水122.沖泡綠茶時,通常一只容量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為(
C
)。
A.1~2g
B.1~1.5g
C.2~3g
D.3~4g123.在《勞動法》中對勞動者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是(
B
)。A.勞動者的認真工作
B.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C.勞動者不斷提高技能
D.滿足工作要求124.用玻璃杯用具泡茶的準備中,主泡器包含玻璃杯、(C)。A.隨手泡
B.茶巾
C.茶船
D.茶荷125.在茶館的營業(yè)中,有專人在門口進行迎賓,主要根據(C),引導賓客到適當的位置,要向賓客介紹單間是免費還是收費及收費定價,打不打折。A.客人的著裝
B.客人的身份
C.來客的人數
D.客人的主觀意愿126.防止茶葉陳化變質,應避免存放時間太長,水分含量過高,避免(
C
)和陽光直射。
A.高溫干燥
B.低溫干燥
C.高溫高濕
D.低溫低濕127.茶的起源,傳說是(
A
)嘗百草,得茶解毒。A.神農B.伏曦
C.堯舜D.吳理真禪師128.品茗焚香時,(A)。A.濃香的茶需配合焚較淡的香品
B.烏龍茶需配合焚較淡的香品C.幽香的茶需配合焚較淡的香品
D.濃香的茶需配合焚較淡的香品129.黃茶按鮮葉老嫩不同,分為(D)三大類。A.蒙頂茶.黃大茶.太平猴魁
B.信陽毛尖.黃大茶.洞庭茶C.黃金桂.黃小茶.都勻毛尖
D.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130.泡茶時,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葉,泡一定時間再注滿水,稱為(B)。A.上投法
B.中投法
C.下投法
D.點茶法131.用經過氯化處理自來水泡茶,茶湯品質(
B
)。A.湯味變淡
B.香氣變淡
C.湯味帶咸
D.湯色變暗132.世界上第一部(A)的作者是陸羽。A.茶書
B.經書
C.史書
D.道書133.基本茶類分為不發(fā)酵的(
A
)、全發(fā)酵的紅茶類、半發(fā)酵的青茶類、部分發(fā)酵的白茶類、部分發(fā)酵的黃茶類及后發(fā)酵的黑茶類,共計六類。A.綠茶類
B.花茶類
C.普洱茶
D.苦丁茶134.臺灣烏龍茶沖泡時,溫壺燙盞是將開水注入紫砂壺和(
A
)中,持壺搖晃數下,以巡回往復的方式注入聞香杯和品茗杯中。
A.公道杯
B.品茗杯
C.玻璃杯
D.聞香杯135.不適合錄制品茶時播放的大自然之聲是(C)。A.風吹竹枝
B.秋蟲鳴唱
C.暴雨雷鳴
D.萬鳥啁啾136.為營造品茶氛圍,品茶環(huán)境布置的基本格調講求:(
B
)。A.“華貴、精致”
B.“幽、凈、雅、潔”C.“古典、華麗”
D.“文化、高貴137.福建、廣東、臺灣主要生產制做的茶類是(B)。A.綠茶
B.烏龍茶
C.黃茶
D.紅茶138.通常泡茶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
A
)。
A.25℃
B.30℃
C.35℃
D.45℃139.在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環(huán)節(jié)講究(A)。A.不同茶葉品種所需水溫不同
B.不同茶葉外形煮水溫度不同C.根據不同的茶具選擇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葉品種所需時間不同140.茶葉中的咖啡堿不具有(D)作用。A.興奮
B.利尿
C.調節(jié)體溫
D.抗衰老141.宋代(C)的產地是當時的福建建安。A.龍團茶B.栗粒茶C.北苑貢茶
D.蠟面茶142.玻璃茶具的特點是(B),光澤奪目,但易破碎,易燙手。
A.保溫性強
B.質地透明
C.質地堅硬
D.可塑性差143.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主要是由(
A
)、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組成。A.兒茶素
B.氨基酸
C.咖啡堿
D.維生素144.(
B
)是大眾首選的自來水軟化的方法。A.活性炭吸收
B.靜置煮沸
C.加入明礬
D.多次蒸餾145.防止茶葉陳化變質,應避免存放時間太長,含水量過高,高溫高濕和(D)。A.無光線
B.燈光照射
C.漫射光照射
D.陽光直射146.按照國家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C)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不得高于0.05mg/kg。A.平地茶
B.高山茶
C.有機茶
D.綠色食品茶147.品茗賞花插的花稱為(D)。A.池花
B.院花
C.齋花
D.茶花148.《空山鳥語》是擬(C)的古典名曲。A.山間流水
B.禽鳥之聲
C.林間蟬噪
D.田野蛙鳴149.不同種類的茶葉中維生素含量最高的茶類是(
C
)。A.烏龍茶
B.紅茶
C.綠茶
D.黑茶150.茶樹扦插繁殖后代的意義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
D
)。A.早生早采的特性
B.晚生遲采的特性C.高產和優(yōu)質的特性
D.性狀和特性151.安溪烏龍茶藝“懸壺高沖”意指(D)方法。A.洗杯
B.燒水
C.斟茶
D.沖水152.寧紅太子茶藝焚香時使用(C),是有一定寓意的。A.1個香爐
B.2個香爐
C.3個香爐
D.4個香爐153.龍井茶泡茶的適宜水溫是(C)左右。A.100℃
B.70℃
C.80℃
D.90℃154.白茶沖泡的全部器具包括(
D
)。
A.無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葉缸、茶匙
B.無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匙、賞茶盤
C.無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茶匙、茶葉罐、賞茶盤、燒水爐具
D.無刻花直筒形透明玻璃杯、杯托、茶葉罐、茶匙、賞茶盤、燒水爐具155.(D)茶葉的種類有粗.散.末.餅茶。A.漢代
B.元代
C.宋代
D.唐代156.紅茶的呈味物質,茶褐素是使(B),它的含量增多對品質不利。A.茶湯發(fā)紅,葉底暗褐
B.茶湯紅亮,葉底暗褐C.茶湯發(fā)暗,葉底暗褐
D.茶湯發(fā)紅,葉底紅亮157.在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環(huán)節(jié)講究根據茶葉品種不同,所需(
D
)不同。A.水質
B.煮水器皿
C.時間
D.水溫158.在各種茶葉的沖泡程序中,茶葉的用量、(
B
)和茶葉的浸泡時間是沖泡技巧中的三個基本要素。A.壺溫
B.水溫
C.水質
D.水量159.綠茶的發(fā)酵度為0,故屬于不發(fā)酵茶類。其茶葉顏色翠綠,茶湯(
D
)。A.橙黃
B.橙紅
C.黃綠
D.綠黃160.在沖泡條索松散的武夷水仙烏龍茶時,投干茶用量以(
C
)。A.喝茶人的多少來定B.壺的二三成滿C.壺容積的八成滿為宜D.喝茶人的口味為主要的投茶依據,沒有其他的要領。161.安溪烏龍茶茶藝在(A)時使用的主茶具是白瓷蓋甌。A.泡茶
B.喝茶
C.看湯色
D.評葉底162.90℃左右水溫比較適宜沖泡(A)茶葉。A.紅茶
B.龍井茶
C.烏龍茶
D.普洱茶163.用玻璃杯用具泡茶的準備中,主泡器包含玻璃杯、(
C
)。
A.隨手泡
B.茶巾
C.茶船
D.茶荷164.香油、香花是(A)的香品。A.自然散發(fā)
B.燃燒散發(fā)
C.熏炙散發(fā)
D.烤焙散發(fā)165.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是(C)品質特點。A.安溪鐵觀音
B.云南普洱茶
C.祁門紅茶
D.太平猴魁166.茶葉與茶具的配合是(A)的關鍵。A.茶藝表演臺布置
B.茶藝表演者發(fā)揮C.茶藝表演創(chuàng)造氛圍
D.茶藝表演成敗167.龍井茶藝的(C)是寓意向嘉賓三致意。A.金獅三呈祥
B.祥龍三叩首
C.鳳凰三點頭
D.孔雀三清聲168.(B)茶藝的程序共為16道。A.梅花三弄
B.茉莉花茶
C.白族三道茶
D.安溪烏龍茶169.沖泡茶的過程中,在以下(
A
)動作體現茶藝師借用形體動作傳遞對賓客的敬意。
A.雙手奉茶
B.高沖水
C.溫潤泡
D.溫壺170.孔雀開屏是寧紅太子茶藝(D)的擺設形狀。A.香爐
B.茶點
C.客座位
D.茶杯171.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書名是(D)。A.《品茶要錄》
B.《茶具圖贊》
C.《榷茶》
D.《茶經》172.為營造品茶氛圍,品茶環(huán)境布置的基本格調講求:(
B
)。
A.“華貴、精致”
B.“幽、凈、雅、潔”
C.“古典、華麗”
D.“文化、高貴173.清飲法是以沸水直接沖泡葉茶,清飲茶湯,品嘗茶葉(B)。A.香味
B.真香本味
C.湯色
D.欣賞“茶舞”174.白茶品飲中,沖泡開始時,茶葉都浮在水面,經(
B
)后,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
A.十幾分鐘
B.五六分鐘
C.七八分鐘
D.二三分鐘175.(
B
)是用于中和茶湯,使之濃淡均勻。
A.茶荷
B.茶海
C.茶壺
D.茶通176.審評茶葉應包括(D)兩個項目。A.香氣與內質
B.外形與香氣
C.色澤與內質
D.外形與內質177.小瓷杯是安溪烏龍茶藝(B)使用的茶具。A.泡茶
B.品茶
C.觀賞
D.聞香178.茶藝師為VIP賓客服務,每天都要了解VIP賓客的(B)。A.預定節(jié)目
B.預定情況
C.接待動向
D.工作情況179.茉莉花茶藝投茶的喻意是(A)。A.落英繽紛
B.仙女散花
C.落雁沉魚
D.落花有意180.(D)是焚香散發(fā)香氣方式之一。A.與煤同燒
B.加油燃燒
C.與柴合燒
D.自然散發(fā)181.茉莉花茶(C)程序被喻為“杯里清香浮清趣”。A.品水
B.觀色
C.聞香
D.玩味182.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渾濁度不得超過(A),不含肉眼可見懸浮微粒。A.50
B.150
C.200
D.250183.用經過氯化處理自來水泡茶,茶湯品質(D)。A.湯味變淡
B.湯色金黃
C.湯味帶咸
D.香氣變淡184.在日常營業(yè)中為營造品茶環(huán)境,為達到“凈、雅、潔”的效果,下列做法不妥當的是(
B
)。A.整理茶藝館內的掛畫、插花、陳列品等裝飾物B.播放進行曲C.點香D.使光線柔和,空氣流通185.茶藝館的崗位一般設有(
A
)。A.經理、領班、迎賓員、茶藝師、服務員B.迎賓員、服務員、茶藝師、茶藝員C.經理、主管、領班、服務員、雜工D.經理、主管、領班、茶藝小姐186.蘇東坡詩中提到陸羽遺卻的一道泉是指(D)。A.紫薇泉
B.鳴弦泉
C.招隱泉
D.安平泉187.為(A)賓客服務時,要注意斟茶不能過滿,奉茶時要用雙手。A.壯族
B.苗族
C.白族
D.藏族188.茶樹性喜溫暖、(
B
),通常氣溫在18~25℃之間最適宜生長。A.干燥的環(huán)境
B.濕潤的環(huán)境
C.避光的環(huán)境
D.陰冷的環(huán)境189.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書名是(
C
)。A.《補茶經》
B.《續(xù)茶譜》
C.《茶經》
D.《茶錄》190.泡茶的水溫應因茶類而異,普通紅茶、花茶和綠茶,可用滾沸不久的(
C
)左右的水沖泡。
A.100℃
B.80℃
C.90℃
D.70℃191.烏龍茶類中(A)葉底不顯綠葉紅鑲邊。A.武夷水仙
B.安溪鐵觀音
C.廣東色種
D.白毫烏龍192.不符合茶藝表演者發(fā)型要求的是(C)。A.短發(fā)
B.馬尾辮
C.長發(fā)披肩
D.寸頭193.(C)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A.《陽關三疊》
B.《瀟湘水云》
C.《空山鳥語》
D.《彩云追月》194.瓷器茶具按色澤不同可分為(B)茶具等。A.白瓷.青瓷和彩瓷
B.白瓷.青瓷和黑瓷C.玉瓷.青瓷和彩瓷
D.白瓷.青瓷和紅瓷195.茶葉(B)是衡量茶葉采摘和加工優(yōu)劣的重要參考依據。A.新
B.勻
C.凈
D.純196.下列(D)夾雜物直接影響到茶葉的衛(wèi)生。A.茶梗
B.茶花
C.茶片
D.草葉197.職業(yè)道德是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應遵循的與(B)緊密相聯系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總和。A.法律法規(guī)
B.文化修養(yǎng)
C.職業(yè)活動
D.政策規(guī)定198.安溪鐵觀音的品質特點:沖泡后,香氣馥郁持久,有(D)之譽。A.四泡有余香
B.五泡有余香
C.六泡留余香
D.七泡留余香199.根據俄羅斯人對茶飲愛好的特點,茶藝師在服務中可向他們推薦一些(A)茶點。A.花生酪
B.牛肉干
C.咸橄欖
D.蘿卜干200.清代出現(A)品飲藝術。A.烏龍功夫茶
B.白族三道茶
C.寧紅太子茶
D.云南普洱茶201.天然有機茶是指在無任何污染的茶葉的茶葉產地,按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的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儲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污染,并經(C)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A.有機茶
B.農業(yè)部
C.茶葉檢測
D.茶葉公司202.(D)在宋代的名稱叫茗粥。A.散茶
B.團茶
C.末茶
D.擂茶203.(C)瓷胎薄質,釉層飽滿,釉面顯現紋片,紋片形狀多樣。A.定窯
B.鈞窯
C.哥窯
D.建窯204.(A)值越小,溶液的酸堿度越小。A.pH
B.pF
C.ppb
D.ppt205.用黃豆.芝麻.姜.鹽.茶合成,直接用開水沏泡的是宋代(A)。A.豆子茶
B.薄荷茶
C.蔥頭茶
D.黃豆茶206.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是(B)。A.纖細如針
B.卷曲如螺
C.扁平光滑
D.曲卷多毫207.陶器與瓷器的區(qū)別不在于(A)。A.原料不同
B.上色不同
C.燒制溫度不同
D.吸水率不同208.烏龍茶類中茶湯色澤顯橙黃型的是(C)。A.閩南青茶
B.武夷巖茶
C.廣東青茶
D.白毫烏龍209.烏龍茶屬青茶類,為半發(fā)酵茶,其茶葉呈深綠或青褐色,茶湯呈密綠或(D)色。A.綠 B.淺綠
C.黃綠
D.密黃210.時興(D)的地點是潮汕和漳泉。A.黑茶茶藝
B.茉莉花茶藝
C.紅茶茶藝
D.烏龍茶藝211.原始社會茶具的特點是(B)。A.金屬茶具
B.一器多用
C.木制茶具
D.石制茶具212.下列選項中,(D)不屬于禮儀最基本要素。A.語言
B.行為表情
C.服飾
D.道德213.(C)為表示對客人的敬重,對尊貴賓客要斟茶三道,俗稱“三道茶”。A.壯族
B.維族
C.傣族
D.回族214.炒青.烘青.曬青是(A)按干燥方式不同劃分的三個種類。A.綠茶
B.紅茶
C.青茶
D.白茶215.鑒別真假茶,應了解茶葉的植物學特征,葉面?zhèn)让}伸展至離葉緣(D)向上彎,連接上一條側脈。A.1/4處
B.2/4處
C.1/3處
D.2/3處216.藏族喝茶有一定禮節(jié),三杯后當賓客將添滿的茶湯一飲而盡時,茶藝師就(B)。A.繼續(xù)添茶
B.不再添茶
C.可以離開
D.準備送客217.爐、壺、甌杯、托盤被稱為(C)。A.文房四寶
B.畫室四寶
C.茶室四寶
D.禪房四寶218.香品原料的主要種類有(C)。A.天然性、植物性、動物性
B.陸生性、動物性、合成性C.植物性、動物性、合成性
D.海洋性、植物性、合成性219.沖泡茶的過程中,在以下(D)動作是不規(guī)范的,不能體現茶藝師對賓客的敬意。A.用杯托雙手將茶奉到賓客面前
B.用托盤雙手將茶奉到賓客面前C.雙手平穩(wěn)奉茶
D.奉茶時將茶湯溢出220.(A)飲茶,大多推崇純茶清飲,茶藝師可根據賓客所點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沏茶。A.漢族
B.苗族
C.白族
D.侗族221.下列選項不符合茶藝師坐資要求的是(B)。A.挺胸立腰顯精神
B.兩腿交叉疊放顯優(yōu)雅C.端莊嫻雅身體隨服務要求而動顯自然
D.坐正坐直顯端莊222.不銹鋼茶具外表光潔明亮,造型規(guī)整有現代感,具有(C)的特點。A.傳熱慢
B.透氣
C.傳熱快,不透氣
D.傳熱快,透氣223.茶藝表演者的服飾要與(D)相配套。A.表演場所
B.觀看對象
C.茶葉品質
D.茶藝內容224.80℃水溫比較適宜沖泡(
D
)茶葉。
A.白茶
B.花茶
C.沱茶
D.綠茶225.用玻璃杯用具泡茶的準備中,輔助用具包含: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巾、(
D
)。
A.隨手泡
B.茶船
C.儲茶器
D.茶海226.下列選項中(A)茶室插花的目的。A.烘托品茗環(huán)境
B.寓意主題C.為茶室增添色彩
D.表達心情227.下列(D)被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A.湖北姊歸縣香溪泉
B.廬山棲賢寺招隱泉C.四川峨嵋山玉液泉
D.廬山康王谷谷簾泉228.沖泡黑茶時,將沸水大水流沖入蓋碗,達到充分洗滌后,將洗茶水(D)。A.直接傾倒出
B.緩慢傾倒出C.留在碗中
D.從斜置的碗蓋和碗沿的間隙中倒出229.最適合茶藝表演的音樂是(C)。A.通俗音樂
B.世界流行音樂
C.中國古典音樂
D.外國搖滾音樂230.琴、棋、書、畫是我國古代(D)修身的四課內容。A.儒家
B.道家
C.隱居者
D.士大夫231.泡茶時沖泡器具選擇,如飲用(
D
)則重在“啜”,宜用紫砂壺來泡茶。
A.紅茶
B.綠茶
C.花茶
D.烏龍茶232.茶藝師導購中推介商品和服務時,可采取(
C
)。A.先為顧客展示最高級的茶品,使顧客加深印象B.為顧客講解茶藝服務哲理,激發(fā)其對茶葉商品的興趣C.多上一些品種,便于顧客比較選擇D.為顧客講解茶葉商品的使用方法,并讓顧客明確其物有所值233.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是(
B
)。A.纖細如針B.卷曲如螺C.扁平光滑D.曲卷多毫234.唐代茶葉的種類有(
B
)。
A.綠、白、粗、散茶
B.粗、散、末、餅茶
C.團、粒、末、餅茶
D.黃、粒、粗、散茶235.茶藝師在工作中禮節(jié)具體體現在語言上的禮節(jié)和(
C
)的禮節(jié)。A.服飾上
B.儀態(tài)上
C.行為舉止上
D.地域文化上236.龍井茶沖泡中(B)的作用是預防燙傷茶芽。A.燙杯
B.溫潤泡
C.涼湯
D.浸潤237.通常泡茶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A)。A.25℃
B.30℃
C.35℃
D.45℃238.潮汕工夫茶沖水時用開水壺向碗中沖入沸水,水柱從高處(
A
)。
A.直沖而人
B.先慢后快人
C.慢沖而人
D.點沖而人239.舒城小蘭花干茶色澤屬于(D)。A.灰綠型
B.砂綠型
C.棕紅型
D.黃綠型240.體力勞動者常選用(C)泡茶,大口急飲。A.茶杯
B.茶壺
C.茶碗
D.茶盅241.冬季嚴寒最適選飲青茶,青茶味微甘、性溫、(
C
)。
A.寒性強
B.溫和適中
C.熱性強
D.醇厚鮮爽242.茶葉儲存的條件是:低溫、干燥、無氧氣、(D)、無異味。A.透氣B.光照C.日曬D.不透明243.烏龍茶品飲時,強調熱飲,即沖泡即品飲,因(
C
),故飲后杯中仍有余香。A.杯深、香高、熱燙B.杯高、香清、湯熱C.杯小、香濃、湯熱D.杯厚、香長、湯燙244.茶藝服務中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A)。A.態(tài)度和藹、熱情友好
B.低聲說話、緩慢和氣C.快速回答、簡單明了
D.嚴肅認真、語氣平和245.在沖泡烏龍茶時,第一泡1分鐘左右將茶湯與茶分離,從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D)。A.30s
B.15s
C.60s
D.75s246.茶葉保存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當茶葉水分含量超過(A)時,就會加速茶葉的變質。A.5%B.6%C.7%D.4%247.茶葉保存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當茶葉水分含量(D)時,就會加速茶葉的變質。A.超過4%
B.達到5%
C.不足5%
D.超過5%248.宋徽宗趙佶寫有一部茶書,名為(A)。A.《大觀茶論》
B.《品茗要錄》
C.《茶經》
D.《茶譜》249.(D)對“茶醉”無緩解作用。A.吃水果
B.吃糖果
C.吃點心
D.抽煙250.茶藝館茶藝師的主要職責有(
A
)。A.根據賓客的要求準備不同的茶葉及沏泡用具B.經常檢查茶藝館內的清潔衛(wèi)生、員工的個人衛(wèi)生C.幫助賓客存放衣帽雨傘等物品D.核查賬單,保證在賓客結賬前賬目準確251.“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是(A)的品質特點。A.安溪鐵觀音
B.云南普洱茶
C.祁門紅茶
D.太平猴魁252.判斷好茶的客觀標準主要從茶葉外形的勻整、色澤、(D)、凈度來看。A.韻味
B.葉底
C.品種
D.香氣253.現代最著名的紫砂壺大師,被尊稱為“壺藝泰斗”的是(B)。A.陳鳴遠
B.顧景洲
C.蔣蓉
D.時大彬254.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是(C)的品質特點。A.信陽毛尖
B.西湖龍井
C.皖南屯綠
D.洞庭碧螺春255.茶葉保存應注意溫度的控制。溫度平均每升高(C),茶葉褐變速度將增加3—5倍。A.6℃
B.8℃
C.10℃
D.12℃256.茉莉花茶藝“回味”被喻為是(D)。A.塵心洗盡興難盡
B.臨風一啜心自省C.眾人之醉我可清
D.茶味人生細品悟257.在秦漢時代出現了(A)。A.焚香
B.燒紙
C.祭祀
D.拜神258.下列(D)的滋味是屬于清鮮型。A.婺源茗眉
B.蒙頂黃芽
C.南安石亭綠
D.洞庭碧螺春259.音樂是我國古代(B)的必修課。A.為官人
B.文化人
C.行伍人
D.隱逸人二.判斷題(共41題,共82分)1.茶藝服務中的文明用語通過語氣.表情.聲調等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語氣平和.態(tài)度和藹.熱情友好。(√)2.為了將茶葉沖泡好,在選擇茶具時主要的參考因素是:看場合.看人數.看茶葉。(×)3.飲濃茶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堿含量很高,對人體刺激過于強烈。(√)4.過量飲濃茶,會引起頭痛、惡心、失眠、煩躁等不良癥狀。(
√
)5.信陽毛尖內質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6.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書名是《茶譜》。(
×
)7.為營造輕松氛圍,服務中,應盡可能多地與顧客聊天,空閑時服務人員之間也可聊天。(×)8.紫砂壺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韻,茶葉不易霉餿質,泥色多變,耐人尋味,壺經久用,反而光澤美觀等優(yōu)點。(√)9.陸羽認為二沸的水適宜泡茶。(
√
)10.《茶葉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茶葉中DDT的含量不能超過0.2mg/kg。(√)11.家庭儲存茶葉,較妥當的做法是常用茶葉罐宜小不宜大。(
√
)12.茶藝服務中的文明用語通過語氣、表情、聲調等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語氣平和、態(tài)度和藹、熱情友好。(
√
)13.茶藝職業(yè)道德的基本準則,應包含這幾方面主要內容:遵守職業(yè)道德原則,熱愛茶藝工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等。(√)14.京津等大中城市,大都選用紫砂茶具品飲名優(yōu)茶。(√)15.太平猴魁外形特點是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16.四川峨眉玉液泉“神水”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其味頗似汽水。用以和面烙餅.蒸饅頭有既不用發(fā)酵,也不必用堿中和的奇特功效。(√)17.茶葉中的維生素A.E.K屬于脂溶性維生素。(×)18.白茶按鮮葉原料的茶樹品種分為大芽和小芽兩大類。(×)19.沖泡綠茶演示中的潔具,將玻璃杯一字擺開,依次傾入1/5杯的開水,從右到左依次凈杯。(
×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合同
- IT系統開發(fā)與維護服務協議
- 互聯網醫(yī)院合作協議
- 合法的商品買賣合同
-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應注意的事項
- 項目總結報告及未來發(fā)展方向展望與分析
- 教育培訓行業(yè)在線課程服務合同
- 聯合采購協議書
- 基于用戶需求的移動支付應用創(chuàng)新方案設計
- 文化傳播項目投資合同
- 2024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山東省海洋知識競賽(初中組)考試題及答案
- 藥品流通監(jiān)管培訓
- JD37-009-2024 山東省存量更新片區(qū)城市設計編制技術導則
- 《廣西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評價工作 指導手冊》
- 幼兒園藝術領域活動設計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含反思
- 北京市海淀區(qū)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數學押題試卷含解析
- 霧化吸入技術教學課件
- 2024EPC施工總包合同范本
- 上海市寶山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