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_第1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_第2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_第3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_第4頁
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學案例

第一課同一首歌

教學目標:

一、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能夠感受和表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喜愛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國、歌頌

友誼的歌曲。

二、聆聽欣賞曲《我的祖國》和《大中國》,能夠背唱歌曲的音樂主題;辨別并說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變化,

以及這種變化與表現歌曲情感的關系;能夠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三、能夠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據感情需要同抒情的、連貫的聲音或熱情激動的聲音進行演唱,表現歌曲

的感情,并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歌曲的演唱形式,嘗試用二聲部演唱此曲。

四、學習秧歌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

五、學習有關合唱知識,知道合唱的聲部及各聲部位置。

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二聲部歌曲。

2、自己設計秧歌動作。

3、學習合唱的聲部及其位置。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課:觀看在柳州舉辦的《同一首歌》錄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導入:讓學生跟著錄象中的音樂,輕聲哼唱《同一首歌》,營造歌曲深情、真摯的意境。

三、學習歌曲

1、跟音樂,輕聲演唱歌曲。

2、老師隨機指導。

3、學習二聲部旋律及其演唱。

4、練習兩個聲部配合。

四、設計演唱形式:

1、聽聽、唱唱《同一首歌》,討論歌曲分成幾段。用色筆在樂譜上標出。哪些地方要唱得親切抒情?哪些地方

要唱得熱情激動?試著自己設計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同一首歌》。

二、聆聽《我的祖國》、《大中國》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隨錄音唱歌詞。

3、引導學生對比《我的祖國》兩個樂段的情緒。

4、隨音樂模仿指揮。

三、布置作業(yè):課后合作找資料,了解中國秧歌的舞蹈特點,并自己學習幾個動作。

第三課時

一、導入,讓學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老師先跟著音樂,即興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進行合作排練。

四、全班跟著音樂進行秧歌表演。

五、分組進行展示、評價。

六、總結。

第四課時

一、跟著音樂表演秧歌舞

二、學習音樂知識

1、結合《我的祖國》和《大中國》兩首歌曲學習合唱音樂知識。

2、懂得二聲部的位置。

三、讓學生自由討論自己平時知道的有些有關合唱的音樂知識。

四、老師小結。

第二課草原牧歌

教學目標: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二、能夠根據《銀杯》及《小黃鵬鳥》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銀杯》;能用獨唱的形式演唱《銀杯》,能

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黃鵬鳥》。

三、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萬馬奔騰》,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能夠辨別馬頭琴的音色。

四、學習并感受五聲調式音階,嘗試用五聲音階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

教學重、難點:

1、繼續(xù)訓練用和諧自然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

2、學習五聲調式,并進行創(chuàng)作。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

我們平時過節(jié)都是怎么過的呀?(學生自由討論)

二、學習歌曲《銀杯》

1、歌曲簡介:它是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調民歌。每當節(jié)日集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家便會在飲宴

的過程中載歌載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對賓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詞多為珍重友誼、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

格言警句。

2、聆聽《銀杯》,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請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帶著學生演唱歌譜。

5、完整的演唱歌譜。

6、自由朗讀歌詞。

7、把歌詞帶進歌譜中試著演唱。

8、老師隨機糾錯,指導。

9、完整演唱。

三、進行音樂知識拓展活動

1、讓學生自由學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動作。

2、創(chuàng)設情境,隨音樂進行蒙古族關節(jié)的情景,讓學生充分體會氣氛。

四、演唱《銀杯》,結束新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銀杯》

二、對比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緒、風格。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與我們平時聽到的女聲演唱的不同之處。

3、對比聆聽《天堂》,請學生思考,與上一首歌曲在風格、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第一、二樂句劃旋律線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聽音樂。

三、邊播放錄音,邊完成作業(yè)。

第三課時

一、開課:

1、復習蒙古族的問候語及形式。

2、談話:我們前節(jié)課學習了蒙古長調民歌一一《銀杯》,那么長調與短調有什么區(qū)別呢?(請學生復習長調與

短調的含義,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蒙古歌曲《小黃鵬鳥》,看看它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

二、學習歌曲《小黃鵬鳥》

1、老師范唱、初步聆聽,學生感受旋律并判斷它屬于長調還是短調。

2、簡單介紹歌曲。

3、讓學生跟著錄音,視唱歌譜。

4、老師伴奏,學生演唱歌譜。

5、自由朗讀歌詞。

6、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如何讀歌詞才好聽。

7、把歌詞帶進歌譜里,試著演唱。

8、隨機糾錯。

9、完整演唱。

三、音樂活動

1、找出《銀杯》與《小黃鵬鳥》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興創(chuàng)作旋律。

五、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觀看蒙古舞蹈錄象一一筷子舞

二、簡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的一種民族舞蹈。這種舞蹈多在喜慶的節(jié)日里由男藝人做單人表

演。表演時,演員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勢邊唱邊跳舞。舞動時,用筷子敲擊手掌、肩部、腰部、腿部,

有時還旋轉著敲擊地面。通常,舞蹈的節(jié)奏會由慢到快。總之,這種舞蹈具有節(jié)奏性強、情緒熱烈歡快的特點。

三、跟著音樂,學動作。

四、隨音樂舞蹈。

五、分組展示。

六、小結。

第三課多彩的美洲

教學目標:

一、樂于以積極的態(tài)度體驗美洲、拉丁美洲音樂的民族風格,喜愛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樂。

二、能夠演唱歌曲《拉庫卡拉查》和《紅河谷》,能表現兩首歌曲的不同情緒,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聽《平原,我的心》和《化裝舞會》,能夠領會拉丁美洲音樂的鮮明民族風格和它們的節(jié)奏特點。

四、結合歌唱、欣賞活動,參與敲打節(jié)奏等創(chuàng)造性活動。

教學重、難點:

I,歌曲《拉庫卡拉查》后半拍開始的節(jié)奏特點是這首歌的重點和難點。

2、讓學生領會、體驗國標舞蹈的風格。

3、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紅河谷》。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競猜游戲開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啊我要給大家猜個謎語,打一個國家的名字,給四個提示:1、它是美洲的一個國家;

2、它位于伽勒比海岸邊;3、他們國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4、著名的“瑪雅”文化就是他們的印

第安人發(fā)明的。(墨西哥)

二、導入:那么下面就跟著一段桑巴舞的音樂,讓我們盡情的舞蹈吧。(放《拉庫卡拉查》錄音)

三、學習歌曲

1、聆聽錄音,讓學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庫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師簡介歌曲,并解釋“拉庫卡拉查”的含義。

3、再次聆聽錄音,感受歌譜旋律。

4、跟著伴奏演唱歌譜。

5、有感情朗讀歌詞。

6、學習歌曲。

7、糾錯。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讓學生創(chuàng)編自己的“拉庫卡拉查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拉庫卡拉查〉〉。

二、欣賞樂曲〈〈化裝舞會〉〉

1、讓學生說說自己心目當中的化裝舞會是什么樣子的。

2、初步聆聽樂曲,說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聽。

4、舉行化裝舞會

(1)化裝晚會將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學生開始分組討論,確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節(jié)。有的說要扮演童話故事

的人物,有的說要扮演語文書中的故事,有的說要扮演動畫片中動物,有的說自己創(chuàng)編角色。說著說著有的學

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表演,真讓人羨慕啊!

(2)、怎樣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學生用皺紋紙做衣服,把自己變成美人魚,有的學生

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裝扮成天使,有的做頭飾,有的做面具,各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體現了合作精神,

看到孩子們奇思妙想,真讓人高興呀!

(3)、紛紛上臺表演。孩子們穿上各種表演的服裝,帶上面具或頭飾,扮演成各種角色,然后開始表演,你看

那有的表演憨態(tài)可鞠,有的表演繪聲繪色,有的組分配非常合理,行動統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歡聲、笑聲

在教室里回蕩,真讓人感慨啊!

三、結束新課

第三課時

一、導入: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來聆聽一首歌曲,如果聽過的同學可以舉手告訴老師,如果會唱的同學可以跟

著一起演唱。

二、學習歌曲《紅河谷》

1、教師用爵士樂的風格演繹全曲,伴隨豎笛吹奏激趣

2、復聽范唱,讓學對歌曲有完整印象

3、先用mu哼唱全曲

4、朗讀歌詞

5、把歌詞帶入樂譜

6、糾錯

7、有感情演唱

8、視唱兩聲部樂譜一一強調歌曲弱起處整齊的進入一一引導學生解決呼吸、句法及音色問題

三、簡單跟著錄音學唱英文歌詞。

四、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復習歌曲《紅河谷》

二、欣賞樂曲《平原,我的心》

1、初聽

2、講解歌曲的一些歷史,并引導學生去感受歌曲。

3、復聽。

4、可以根據歌曲的舞蹈特即興表演。

三、進行音樂練習。

第四課芬芳茉莉

教學目標:

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認識到以“茉莉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

一顆璀璨的明珠,樂于進一步收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因素。

2、能夠用柔美的聲音、細膩的情感來演唱根據《茉莉花》改編的合唱,并能夠背唱一段歌詞。

3、欣賞《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三首我國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文

字表述出他們在情感、風格上的差異。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現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茉莉花》,每個學生都在其中承擔任務。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用欣賞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聽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風格帶來不同的感受。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課

1,播放《東邊升起月亮》,讓學生聽辨和我國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簡介它是歌劇《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我們在下一節(jié)課將會欣賞到。

3、讓學生說說他們對我國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認識、了解。

4、導入新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

二、學習新課

1、初步聆聽,請學生邊聽邊想,這首《茉莉花》的曲調可以用什么戲曲的動作來表示并說說為什么?

2、老師簡介小調的相關知識。

3、請學生再次聆聽歌曲,發(fā)現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們平常的演唱不一樣。

4、請學生跟著老師的伴奏學唱歌譜

5、學生自己演唱歌譜。

6跟著奔走把歌詞朗讀一遍,并想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讀出來。

7、把歌詞帶到旋律當中試著演唱。

8、老師指導、糾錯,尤其是演唱這種江南小調的咬字方面要強調。

9、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表意見,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麗、小巧的風格演唱出來。

10、分小組討論并示范,隨機進行評價。

11、完整的演唱。

三、隨著《茉莉花》的音樂,結束新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茉莉花》。

二、欣賞《東邊升起月亮》

1、初步介紹歌劇《圖蘭朵特》的創(chuàng)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關資料。

2、初聽,讓學生尋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樣,聽到了請舉手示意。

3、請學生跟著老師的伴奏,試著哼唱歌譜。

4、學唱歌曲。

三、老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聆聽三首不同地區(qū)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風格

1、閱讀音樂練習。

2、聆聽三個不同地區(qū)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討論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樂練習。

二、聆聽兒童合唱版的《茉莉花》,與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演唱《茉莉花》,結束新課。

第五課神奇的童話

教學目標:

1、喜歡以音樂方式所描述的童話一一《洛列萊》、《魔法師的弟子》和《黃鶴的故事》。樂于主動了解其創(chuàng)作過

程、文化背景及表現形式。知道法國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敘述的口吻、平靜的呼吸、有表情地齊唱或獨唱《洛列萊》。能運用不完全小節(jié)的知識劃分樂句,標記

換氣記號。

3、聆聽《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能聽辨《魔法師的弟子》、《黃鶴的故事》的主題及主奏樂器的音色

與在音樂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據《三個小和尚》的故事,集體創(chuàng)編表演,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承擔任務。

教學重、難點:

1、用正確的發(fā)音方法和略帶憂傷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聽樂曲,能聽辨主題音樂及音色。

3、創(chuàng)編音樂短劇。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I,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古希臘神話人物。

2、導入新課。

二、教授新課

1、播放歌曲《洛列萊》,學生初聽,感受歌曲帶給大家安靜、略帶憂傷的情緒。

2、簡介歌曲的背景資料: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動人的傳說:音樂之神阿波羅的兒子奧爾菲斯,他美麗的歌聲能使猛獸俯首、頑石

讓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兩座浮動的巖礁。多少年來,這巖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聲誘惑來

往船只上的船員,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尋聲而去,結果船撞在巖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隨船葬身海底。奧爾菲斯知

道這個危險,當歌聲剛一傳來,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員們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讓人們捆綁在桅桿上,使之

無法尋聲而去。奧爾菲斯彈著里拉琴,高聲歌唱,終于帶船隊闖過了險境。

3、讓學生跟著音樂默唱歌譜。

4、跟老師的伴奏輕聲哼唱歌譜。

5、自己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跟著音樂輕聲哼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師指導

8、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9、自學歌曲的第二、三段。

10、師生討論歌曲的演唱情緒。

11、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樂活動

四、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復習歌曲《洛列萊》

二、欣賞《魔法師的弟子》

1、簡介樂曲背景資料

2、初聽音樂,讓學生對樂曲有大概的認識。

3、分部分欣賞:

(1)第一部分,讓學生跟著音樂想像魔法師施法的情景。

(2)第二部分,學生演唱弟子命令掃把拎水的主題音樂。

(3)第三部分,聽出是用了哪些樂器演奏的。

4、讓學生講講聽后的感想。

三、老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欣賞《黃鶴的故事》

1、初聽,想像講了一個有關黃鶴的什么故事。

2、老師簡介樂曲背景資料

3、學生自己自由交流聽后感受

二、學習交響詩的知識:

1、講解交響詩的含義:

按照文字、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創(chuàng)作的一種大型管弦樂曲。她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通

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鳴曲式、變奏曲式等單樂章曲式。結構較自由。文學性的交響詩也稱為音詩;以童話

故事為題材的交響詩有時稱為交響童話。

2、結合《黃鶴的故事》進一步解釋交響詩。

三、老師小結。

第四課時

一、觀看《三個和尚》的動畫片,讓學生說說你對這三個和尚的評論

二、集體創(chuàng)編《三個小和尚》音樂劇所需要的節(jié)奏

1、挑水的節(jié)奏

2、抬水的節(jié)奏

3、沒水吃的節(jié)奏

4、念經的節(jié)奏

三、自由搭配,把以上的節(jié)奏組合在一起,為《三個小和尚》創(chuàng)編音樂劇

四、分組展示、評價

第六課《勞動的歌》

教學目標:

I,能夠對我國勞動號子和勞動歌曲感興趣,喜歡演唱、聆聽教材中的號子和勞動歌曲。

2、演唱《軍民大生產》和《翁嘿呀》兩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時聲音要富有彈性,能夠表現出歌曲的

勞動節(jié)奏特點及樂觀情緒。

3、通過學習演唱《軍民大生產》、《翁嘿呀》和聆聽《連連夯》、《船工號子》,體驗號子和勞動歌曲的風格與特

點。

4、知道勞動號子的音樂特點,初步了解勞動號子和創(chuàng)作勞動歌曲的關系。積極參與勞動號子的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重、難點:

1、激發(fā)學生對勞動號子及勞動歌曲的興趣。

2、學習、體驗、表現勞動歌曲中的節(jié)奏特點及樂觀情緒。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的導入,聆聽《軍民大生產》,感受與我們平常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學習新課

1、揭題,簡單介紹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歌曲創(chuàng)作于1945年,當時在陜甘寧邊區(qū)廣泛流傳。表現了當年陜甘寧邊區(qū)軍民,響應黨中央開展大生產運

動的號召,踴躍投入開荒生產的熱烈情景。

2、再次聆聽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點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襯詞)

3、跟著音樂,自己想像勞動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中。

4、學生帶著勞動時積極的情緒,一起來朗讀歌曲中的襯詞,為后面學習歌曲做鋪墊。

5、歌曲第一段歌詞,跟著節(jié)奏朗讀。

6、指導朗讀的情緒。

6、學習歌譜。

7、把歌詞帶入歌譜中學唱。

8^老師指導。

9、自學歌曲的二——五段。

10、檢查學習情況。

三、音樂活動一一根據平時的勞動場面創(chuàng)編歌詞。

I,自由討論,平時什么勞動場面最讓你印象深刻。

2、分小組創(chuàng)編,要求帶上動作。

3、分組展示,評價。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歌曲《軍民大生產》

二、欣賞獲取《連連夯》

1、老師簡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時唱的勞動歌曲,屬于打夯號子類。多為一領眾和形式。領唱者往往就是集

體勞動的指揮者。《連連夯》就是連續(xù)不停打夯時所唱的號夯。詞多即興編唱,有時也引用某些戲曲唱詞,唱詞

內容除與勞動相關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類的內容。

2、初步聆聽,感受歌曲旋律。

3、讓學生講講聽后的感受。

4、請學生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做打夯的動作。

5、說說體驗的心情。

三、小結。

第三課時

-?、開課

1、播放《大長今》的歌曲,讓學生邊唱邊想,朝鮮歌曲在節(jié)奏和歌曲風格上和我們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師生共同總結出朝鮮歌曲的節(jié)奏多為附點節(jié)奏。

二、學習歌曲

1、初步聆聽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現出有吃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2、按節(jié)奏,自由朗讀第一段歌詞。

3、跟著老師的伴奏演唱歌譜。

4、把歌詞帶入歌譜中試唱。

5、老師指導、糾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學第二段歌曲。

8、自己用第一段的學習方法來指導第二段的演唱情緒。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樂活動一一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節(jié)奏。

四、小結。

第四課時

一、復習歌曲《翁嘿呀》

二、欣賞歌曲《船工號子》

I,老師簡介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它是影片《旋渦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的音樂素材和結構特點創(chuàng)作而

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現船工勞動的男聲獨唱曲。

2、初步聆聽歌曲,感受旋律。

3、學生交流歌曲帶給大家振奮人心的感受。

4、跟著音樂,帶上拉纖的動作來感受。

5、試著哼唱歌曲。

三、小結。

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1課音樂的風格

《小白菜》

教學目標

1、能夠饒有興趣地運用音樂要素分析音樂作品,從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中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愉悅。

2、對比兩個鐘的不同,初步感受中國民間樂曲《秧歌舞曲》與小提琴獨奏曲《I)大調小步舞曲》兩首舞曲的不

同風格,并能聽辨出鋼琴奏鳴曲《0849NO.2》與哪一首樂曲的音樂風格相似;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與

《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樂做出不同的體態(tài)律動;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結合聽唱分析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鋼

琴曲《節(jié)日舞》。

3、能夠從所學的歌曲中找出兩首不同風格的歌曲并加以分析評價。能夠辨別區(qū)分出與音樂要素相關的一些音樂

用語和音樂記號。

課時安排:

本課內容建議2課時

教學重點:

通過對各音樂要素的理解,探索歌(樂)曲的不同風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鐘表的不同風格

主要采用看、想結合方式引導教學。

1、出示鐘表圖,讓學生找出兩個鐘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如:開關、聲音等,看誰找到的多,用語言描述。

2、引導學生了解兩種物體由于有其差異,才會形成各自的風格特點。

二、欣賞中國民間樂曲《秧歌舞曲》與小提琴獨奏曲《D大調小步舞曲》

欣賞這兩首舞曲時,目的并不是詳細地分析作品,而是學生能感受到并說出兩首舞曲風格的不同,從聽覺

上初次體驗音樂風格的不同。

三、欣賞方法

1、聽一聽,說一說

首先讓學生欣賞《秧歌舞曲》和《I)大調小步舞曲》,聽后說說感受: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讓學生

各安己見,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出示:

2、聽一聽,議一議

讓學生欣賞《鋼琴奏鳴曲0P.49NO.2》的第二樂章,聽聽它的音樂風格與前面哪首樂曲的風格相似。

四、欣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與《草原就是我的家》

學生對這兩首歌曲都秀熟悉,欣賞時著重根據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做出不同的律動。

1、出示踏步與蒙古族動作的視頻或圖片,播放《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和《草原就是我的家》,讓學生隨音樂

自由律動。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兩首歌曲在情緒、速度、節(jié)拍等音樂要素有何不同。

第二課時

一、對比歌曲《小白菜》與樂曲《節(jié)日舞》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音樂要素并結合聽唱,對比河北民歌《小白菜》與樂曲《節(jié)日舞》。

主要采用唱、聽、議、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聽唱和欣賞方法的設計上,要關注到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

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讓學生聆聽《小白菜》,說說歌中描寫了什么事情?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帶首學生唱唱歌曲旋律,還可

以邊唱邊劃出旋律線,既了解了歌曲的情緒又感受了歌曲旋律逐漸下午的走向特點。

三、欣賞《節(jié)日舞》,引導學生感受與《小白菜》情緒的不同,唱唱樂曲的主題旋律,劃出旋律線,感受其旋律

上行的特點。

四、指導學生完成表格的填寫。

以上步驟是老師先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如:旋律進行、節(jié)奏特點等),再讓學生完成相對簡單的內容填寫,

這樣能提高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興趣,學習如何更好地欣賞音樂。

四、完成課本第13頁的書面練習。

將音樂用語和音樂記號與它們所屬的音樂要素用線連起來。

第2課兩首風格不同的臺灣民謠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器樂曲《臺灣島》與歌曲《臺灣島》,學生能感受臺灣島的美麗、臺灣資源富饒的景象;體驗

到臺灣歌曲的美感,從而激發(fā)對寶島臺灣的熱愛,從而表達對祖國資源的愛護之情。

二.通i麻曲《版近褊,、《后亮月光光3話學習,使學玉能探云出影響我兩音歌ii風格(節(jié)奏、速度、結束音)

的因素。并通過兩首歌曲的對比、辨別,學生能掌握弱起小節(jié)的歌曲特征。體現不同的音樂風格、情緒和意境。

三.掌握八分休止符,通過對比的方式,體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放紙鶴》中的作用。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二、學唱歌曲《放紙鶴》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唱唱做做,學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1、感受音樂。

探索構成歌曲風格的因素是本課的重點。弱起小節(jié)的四拍

子歌曲感受是本課的難點。

教師播放《月亮月光光》的錄音帶,全班分四組,反復練

習把握均勻感覺。

熟練上面練習后,全班分四組,請學生聽著音樂拍出歌曲的節(jié)奏。教師播放《放紙鶴》的錄音帶,請一組

學生拍四拍子的節(jié)拍,另一組學生拍節(jié)奏。

2、學唱歌曲。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月亮月光光》,并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請學生跟隨教師的朗讀做拍腿、拍手、拍腿、

拍腿的連續(xù)反復,弱起小節(jié)的四拍子拍律感。

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月亮月光光》,請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弱起小節(jié)的四拍子

拍律感。

師播放多媒體課件《月亮月光光》,并用廣東方言范唱歌曲。

三、拓展。現在我們的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空氣中的灰塵之類的越來越多,我們很少看見天空中一閃一

閃的星星,月亮有時候也很少看見,霾的天氣越:來越頻繁,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怎樣挽救我

患蹶日益嚴重污染的地球。

四、總結

五、下課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臺灣島》,初步了解聽賞《放紙鶴》

L欣賞《臺灣島》,感受音樂。

放器樂曲《臺灣島》,請學生認真傾聽,體驗臺灣樂曲的美感。

播放器樂曲《臺灣島》,請學生在音樂伴隨下朗誦《臺灣島》這首歌詞。播放歌曲《臺灣島》,學生可以輕聲跟

唱加以感受。播放課件,請學生在我國的地圖上找出臺灣省,并說說有關臺灣的事。請學生課后收集有關臺灣的

資料并在下堂課進行交流。

2.初步了解聽賞《放紙鶴》

師播放《放紙鶴》的錄音帶,并出示四張音符卡片:

XXXX

(tatatata)

師放《放紙鶴》的錄音帶,學生反復練習把握均勻感覺。

師播放《放紙鶴》的錄音帶,讓學生聽著音樂邊聽邊拍。

熟練上面練習后,請學生聽著音樂拍出歌曲的節(jié)奏。

師播放《放紙鶴》的錄音帶,初步了解聽賞《放紙鶴》。

三、總結:熱愛我國的土地,愛國教育,激發(fā)對寶島臺灣的熱愛,從而表達對祖國資源的愛護之情。

四、下課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唱唱做做,學唱歌曲

1、師播放課件《放紙鶴》,并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請學生跟隨教師的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

拍律感。

I師播放課件《放紙鶴》,請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3、師播放課件《放紙鶴》,并范唱歌曲。

4、師播放課件《放紙鶴》,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歌曲演唱要注意的地方有:1、歌詞的咬字吐字要清晰。2、四度大跳的音高演唱要準確。

3、提醒學生在演唱相同歌詞時,其旋律音高是不同的。4、注意段落反復記號的運用。)

演唱歌曲的位置稍靠前,音色要清脆、悅耳。

分組合作,表現歌曲《放紙鶴》。

熟唱歌曲后,再演唱幾首以前學過的歌曲唱名,請學生比較歌

曲的結束音有什么不同?

5、教材與繪畫結合。

教師播放歌曲《放紙鶴》做背景音樂。請學生根據對《放紙鶴》

歌詞的理解,發(fā)揮想象力,畫一幅圖畫。

三、拓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祖國環(huán)境,怎樣愛護大自然,怎樣防止我們生存的地球被污染,請學生分組

討論,然后一起總結

四、總結

五、下課

第3課環(huán)球音樂探寶(六)一拉丁美洲之旅

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欣賞聞名于世的墨西哥“草帽舞”、巴西的“桑巴舞”,參與巴西狂歡節(jié),感受拉丁美洲地區(qū)的民族風情和

音樂文化的特色。

二、能用活潑的歌聲演唱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吧!朋友》,學會墨西哥舞的基本舞步并能隨著音樂

表現,欣賞古巴歌曲《賣花生》并做到即興表演。

三、了解拉丁美洲音樂的風格特點,認識拉丁美洲音樂中幾種常見的打擊樂器及典型的節(jié)奏型一一切分節(jié)奏X

X.X并能隨《桑巴舞曲》用打擊樂器敲一敲。

教學內容:

一、走進墨西哥、學唱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吧!朋友》;欣賞〈墨西哥草帽舞〉;

二、走進巴西、欣賞《桑巴舞曲》;

三、走進古巴、學唱古巴歌曲〈賣花生〉。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對拉丁美洲音樂文化的感受。

課時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關于墨西哥、巴西、古巴三國各種形式的資料,如:圖片、文字、影片等。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1、走進墨西哥。

2、學唱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快來吧!朋友》;

3、欣賞〈墨西哥草帽舞〉;

課前準備:選擇幾位女孩子從家里收集一些帽子和圍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授課:

1、回憶引入:

讓學生回憶以前去過歐洲、亞洲“探寶旅游”,老師提問學生在這些地方找到了哪些音樂寶藏?讓他們暢所欲言,

導入:這節(jié)課老師再帶大家去拉丁美洲看一看一一播放〈墨西哥草帽舞〉……讓同學們猜猜我們的第一站是哪

里?

2、看一看:了解墨西哥的首都、國旗、國徽及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音樂風格等。(教師展示各種圖片資料)

3、聽一聽。

1)播放墨西哥歌曲《我們在廣場上相遇》和《快來吧!朋友》,引導學生實聽時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自由舞動身體;

2)復聽一次,請同學們選一首喜歡的歌曲來學唱,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4、學唱〈快來吧!朋友〉:

1)看譜認真地、安靜地聽范唱錄音。

2)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靜靜地“看”,一組盡情地“動”,由看者點評動者,然后互換角色,聽熟悉音樂后再

唱。

3)演唱歌曲時,在“tata”處加上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

4)自己學習教材第47頁的兒歌和短曲。

5、跳一跳。

1)學唱基本的墨西哥舞步。請學生自找一位同學結為舞伴,分面對面或肩并肩或背對背三種形式,隨口令''右

左右左右左"跳,練習基本舞步。

2)熟練后隨音樂《快來吧!朋友》的歌聲來跳,為使同學們的表演更逼真,師指導大家動手用報紙設計一些帽

子戴著來跳。

3)基本舞步熟練后,播放《墨西哥草帽舞》讓大家盡情模仿,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三、小結本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走進巴西

2、欣賞《桑巴舞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展示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巴西的圖片在課上展示。如班里有到過巴西的同學,請他給大家介

紹一下巴西,并展示自己在那里的留影,效果會很好。

2、參與巴西的狂歡:播放教學配套課件一一看看巴西有名的狂歡節(jié)……引導學生參與狂歡,情不自禁地隨拉丁

美洲特有的節(jié)奏敲起來(利用身體各部位及身邊可以發(fā)聲的桌椅、筆盒等)跳起來。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合著

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律動,切不可游離在音樂之外亂起哄。

3、感受桑巴的音樂:

1)欣賞桑巴舞。這是巴西代表性舞蹈,源自黑人舞蹈,聞名與世。讓學生了解桑巴舞的表演形式、舞蹈服飾、

舞蹈節(jié)奏(切分音)、音樂的情緒等。

2)認識桑巴舞節(jié)奏(切分音):拍一拍、讀一讀(教材50頁中節(jié)奏譜例)。

3)認識桑巴舞音樂常用的打擊樂器,并嘗試用他們來敲一敲。(練習教材49頁中的桑巴舞音樂的基本節(jié)奏)

4)播放《桑巴舞曲》音樂片刻,邊聽邊用手拍節(jié)奏,也可以尋找音源或小敲擊樂器來試奏。

5)再次播放桑巴舞片段,請大家模仿學習兩個動作并隨之舞蹈、伴奏等。

三、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走進古巴。

2、學唱歌曲《賣花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新課教學:

1、欣賞與了解:播放一段速度中等、音樂纏綿、舞態(tài)柔美、舞步動作婀娜款擺的古巴代表性舞蹈“倫巴”,學

生自由模仿。老師引入簡介古巴的地理環(huán)境、風土人情、音樂風格等。

2、初聽與交流:讓學生聆聽古巴歌曲《賣花生》,和大家分享對歌曲音樂風格特點的第一感受。

3、復聽與觀察:請學生對照歌譜聽錄音,看看這首歌曲的節(jié)奏有何特點(切分音是拉丁美洲音樂的典型節(jié)奏。

4、拍擊與感受:老師講解古巴民歌的節(jié)奏特點,請學生用自己的手腿來拍擊感受(書中第51頁的練習)。

5、再聽與表演:先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再請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來“喊”歌詞,即嘗試著表演“賣花生”的場

景;最后讓學生在音樂中即興模仿表演“賣花生”。

三、小結。

第4課乘著歌聲的翅膀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學目標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感和表情學會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2、能夠和同學們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簡單表演。

3、能積極參加以上音樂活動,生發(fā)對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緬懷之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感激發(fā)

學生在7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樂中進教室,像參觀革命紀念館一樣,安靜有序地繞教室一圈。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教室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

師:你們了解紅纓槍、紅軍帽嗎?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二、歌曲學習

將歌曲進行分段處理。

第一段:敘述性段落

1、聽音樂故事2、說一說3、學一學(1)模仿演唱。(2)學唱歌譜。

4、唱一唱:全班隨音樂演唱歌曲第一段。

第二、三段:故事起因

1、師生探究,講故事

師:二小到哪兒去了呢?在熟悉的音樂中談我們來聽聽他的同伴怎么說的。

背景音樂:《歌唱二小放牛郎》。

2、唱一唱,比一比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

第四段:二小機智斗敵人

1、劇情設想

師:二小被敵人抓住了,情況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敵人抓住要你帶路的話,你會怎么做呢?

2、歌曲學習

(1)說情節(jié):

(2)身勢創(chuàng)作,激發(fā)情緒

3、歌曲表演

(1)表演設計:學生分組討論,填寫表演策劃表,安排演員角色;教師巡回指導。

(2)表演故事

4、唱一唱

全班隨音樂演唱歌曲第四段。

第五段:二小犧牲

1、激發(fā)情感

2、進一步激發(fā)情感

3、唱一唱

第六段:懷念二小

1、朗誦動情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四、課堂拓展

師:從歌聲中,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對英雄王二小的無限崇敬和懷念。其實,在我們新中國成長的道路上,還有

許許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燒死的邱少云,還有……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

心中。

五、緬懷英烈,結束全課

第5課海鷗,我們的朋友

《歌曲》海鷗

課題:海鷗總課時數:第2節(jié)

教學內容:

1、綜合訓練一

2、熟練唱會“海鷗”,并作歌曲處理。

3、欣賞:國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以堅定、熱烈的情緒,明亮而富有彈性的歌聲演唱,贊美海鷗的剛強意志和勇敢精神。

2、通過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通過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旋律進行的特點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現方式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第6頁綜合訓練(一)。

(譜例略)

注意:節(jié)奏要正確,聲音有彈性,并注意重音在第一拍而不能放在第二、三拍,否則會造成笨重的感覺。

二、檢查復習。

1、請同學在黑板上的五線譜中寫出高音譜號、幾個老師規(guī)定的音符,其他同學在書上寫。

2、整曲視唱曲譜。

三、學唱“海鷗”。

1、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派出一位同學。講解自己找到的有關海鷗的小知識,看誰講的好,講

的好的同學將為自己的小組匾得一枚小紅花。(講解,評出優(yōu)秀組)

2、師:剛才大家講的真棒!希望你們今后也向海鷗一樣勇敢堅強不怕困難。下面我們來學習海鷗,看

誰克服困難唱的最好。

教師范唱,請同學跟著哼一哼。

3、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注意讀出感情來。

4、跟琴學唱歌曲,師彈一句生唱一句。

熟練地唱全曲,用稍快的速度。

四、歌曲處理:

1、請同學們將書上所有的休止符標出來。并分別唱一唱。討論:有休止符唱出來的感覺會怎樣?休止

符在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討論:歌曲整體應該用什么情緒來演唱,高潮在那里?應該怎樣演唱?

討論后練唱

3,整曲演唱,注意情緒、速度。(請同學邊唱邊做一做動作)

五、欣賞: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復聽全曲,集體齊唱。

六、預習第二課,兩人一組讀一讀譜。

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能夠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2)了解意大利船歌的特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背唱其中一段歌詞,并能認識船歌這種音樂

體裁。

(3)能夠感受,體驗《桑塔.露琪亞》的音樂情緒和風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點。

(4)能夠參與演唱活動中的即興表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老師,學生相互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新課步驟

1,《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又名“那波里”)的一首著名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根據

威尼斯船歌的風格創(chuàng)作而改編成的。歌曲的旋律優(yōu)美而流暢,歌詞將夏夜的美麗景色展示在人們面前。歌曲為

大調式,3/8拍子,由兩個樂段構成。

2、體裁

3,(是否可以先聽一次旋律?)然后老師才示范唱旋律,學生再邊隨琴用mu輕聲哼唱旋律。

〈1>、學唱第一段

(1)隨琴用mu輕聲哼唱旋律,找一找這一段有幾句?

⑵師:逐句演唱一、二句歌譜,句中最高音出現在什么位置?

(3)師:聽唱第三句歌譜,音樂的起伏和一、二句一樣嗎?

(4)師:聽唱第四句歌譜,浪尖在哪里?為什么?

⑸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譜

(6)女聲唱歌譜男聲唱lu,然后交換,男聲唱歌詞女聲唱lu,要能夠聽到對方聲部的聲音。

〈2>、學唱第二樂段

(1)聽老師唱第二段,比較與第一段有什么不同?(音高、音強)

為什么第二段音高了?怎樣才能唱上高音?(正確的用氣,激情的表情)

⑵起立演唱。這段唱的什么?(船夫在熱情地招攬顧客)你能邊唱邊演嗎?背唱第二段歌詞

⑶輕聲唱歌譜,找一找樂句中最低音、相對弱音的位置,畫旋律線,是什么形狀?學生畫(還是波浪,但方向

相反)為什么還是波浪線?(還是聯貫,有起伏)

4,唱得差不多的時候老師要抽查幾個學生,好的要馬上表揚,差的也要加以鼓勵

5,最后也可以讓同學們聽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對這首歌曲的演唱,感受一下他是怎樣的情緒唱

這首歌曲的?(深情,贊美的,開朗的,熱情洋溢的),歌唱家演唱的時候自己就是一個船夫樣,劃著小船,歌

唱這美好的夜晚,如歌詞,多么令人陶醉樣

6,讓同學們小聲的用感情聽伴奏歌唱,老師劃著3/8手勢給出強弱弱的節(jié)拍提示

7,讓學生用歌曲應該的情緒放聲歌唱。老師給予點評。(多鼓勵,少批評

六、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演唱的兩首歌曲都是來自于一個有著悠久音樂文化歷史的美麗國家一一意大利。其實在歐洲蘊

藏著很深的民間音樂文化,他們等待著我們去了解,我們共同努力吧!

第6課到這里來欣賞動漫歌曲

歌曲《斑鳩調》

教學目標:

1、能用樂觀的情緒學會演唱《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體會人民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深厚情感,接受革命

傳統教育,產生對湘麓紅色革命圣地的熱愛之情。

2、能聽賞并跟唱《斑鳩調》,感受江西民歌的音樂特點。

3、能聽賞管弦樂曲《看燈》,感受音樂的氣氛與情緒。

教學重點:能用樂觀的情緒學會演唱《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

教學難點:體會歌曲的情緒。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鋼琴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用言語導入江西井岡山

現在井岡上是旅游景點,不僅是由因為有宜人的風光,還因為是一塊紅色的革命圣地。早在1927年,毛澤

東同志就帶領眾多革命前輩們在江西創(chuàng)建的井岡山革命根據的。。。。。。

二、聽賞與跟唱《斑鳩調》

1、學生聽賞《斑鳩調》

學生體會音樂的基本情緒?說一說音樂的基本內容?

2、學生跟唱

學生隨琴視唱歌譜,然后學生跟唱歌曲

也可以讓學生編一編歌詞唱一唱

第8課校園歌曲

《鄉(xiāng)間的小路》

一、教學內容

1、唱《鄉(xiāng)間的小路》

2、聽《赤足走在田域上》

3、完成我的創(chuàng)造

二、教學目標

1、能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鄉(xiāng)間的小路》,初步了解臺灣校園民謠,表達心中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

2、通過欣賞《赤足走在田域上》,感受無伴奏合唱的意境。

3、通過我的創(chuàng)造,能用自己的音樂方式開展采集與創(chuàng)造活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對歌曲的演唱形式進行多種探索。

2、歌曲意境的理解與表現。

四、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多媒體)欣賞鄉(xiāng)間小路風景圖片,配以鄉(xiāng)間的小路伴奏為背景音樂。

師:這是什么地方?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么?

生:(說出自己看了圖片后內心的感受)

師:同學們的心情我很理解,讓我們帶著這份心情一起跟著音樂到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A、生跟《鄉(xiāng)間的小路》的音樂以律動的形式表演,體會其中的樂趣。

B、請學生以XXX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請生用其他伴奏為歌曲伴奏(踏步、拍手等)

2、新歌教學

(1)教師跟伴奏范唱歌曲《鄉(xiāng)間的小路》,請學生聽完后說說歌曲的情緒。(前、后部分歡快、跳躍,中間部分

優(yōu)美連貫)

(2)用多媒體出示歌譜,請學生再聽,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

(3)請學生說說歌曲的演唱順序,教師指導認識“反復記號”、“附點音符”、“休止符”、“三連音”、“切分音”。

(4)學唱歌曲

A、跟隨琴慢速輕唱前半部分。教師提示:注意“聲斷氣連”和前半拍休止。

B、跟著琴輕唱B段,讓學生自己發(fā)現難點。

師:有沒有哪個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師彈琴并示范,學生分句模唱兩個樂句,注意附點節(jié)奏。

叫個別學生單獨唱,學生進行評價。

C、學唱結束句。

D、全曲連唱。

(5)歌曲處理

師:用什么樣的聲音唱最合適?

讓學生通過欣賞多媒體出示的“鄉(xiāng)間”與“城市”兩種不同風格的圖片,對比其環(huán)境氛圍的不同,從而引導學

生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6)用輕快、明亮的聲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3、分組表演并創(chuàng)編

(1)學生分成四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處理歌曲。如:對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師對每組的表現做鼓勵性

評價。

4、欣賞教學

師:《鄉(xiāng)間的小路》是一首非常好聽的臺灣校園民謠,由著名音樂人葉佳修詞曲兼演唱。除了這首臺灣校園民謠

以外,音樂人葉佳修還創(chuàng)作了其他一些校園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國大陸也廣為流傳,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埃

上》。

(1)學生欣賞歌曲。

(2)師:有沒有覺得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生討論,了解無伴奏合唱。

(3)師:歌詞也很美,輕輕的讀一讀吧。

(4)再聽,跟錄音輕聲哼唱旋律。

5、拓展

簡單介紹校園民謠

校園民謠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祖國寶島臺灣的大學生在“鄉(xiāng)土文學”影響下,出現一股“唱自己的歌”

的熱潮。這些青年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一些表達他們思想感情的歌,被稱為“校園民謠”。

六、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唱、欣賞了幾首好聽的歌曲,我想問問同學們,是不是校園歌曲就只適合在校園內演唱呢?那

么再想一想,這些二三十年前的歌曲為什么到現在仍然流傳甚廣?臺灣、大陸兩地的校園歌曲還有很多,同學

們課外可以自己去搜集這些歌曲的音響資料。

第9課多彩的鄉(xiāng)音(六)

課題:《盼紅軍》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激發(fā)我們對大人民子弟兵的的熱愛與歌頌。

2、知識與技能:過歌曲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演唱技

巧。

3、過程與方法:通過視唱練習掌握音準、熟悉樂譜。

教學重點: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緒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教學難點: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現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以及嘗試用不同的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聽音樂,提問:同學們,這是什么音樂?誰來告訴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2、聽到這樣的音樂你會想到什么呢?解放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過雪山、過草地一

小結:紅軍的生活是艱苦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就是他們浴血奮戰(zhàn),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

安寧的生活,所以紅軍是英雄,是勇士,我們想不想向他們學習?

3、排隊形:女生分兩豎排面對面排至兩側,扮演老百姓和女游擊,在戰(zhàn)斗中她們同樣是英雄;男生兩兩對齊,

排成兩豎排在中間,扮演英勇的解放軍。不過要記住勝利的隊伍離不開嚴明的紀律。

跟音樂原地踏步。我們是英勇之師,勝利之師,要收腹挺胸,精神抖擻的。

4、手握空拳作背槍狀行軍。前面有敵人怎么辦?隱蔽、臥倒。慢慢前進,趁敵人還沒有發(fā)現,射擊------消

滅敵人。我們紅軍有沒有勝利?響亮地回答。

5、這座城市解放了,紅軍整理行裝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城來。想象一下,受盡苦難的老百姓一見到紅軍會怎

么說呢?親人哪,我終于盼到你們了。

6、揭示課題:《盼紅軍》四川民歌

二、鞏固歌曲。

1、這首歌曲上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下面復習一下。齊唱歌譜和歌詞。

2,同學們,我們怎樣做能把歌曲的意思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討論的問題。

看黑板上出現的“情緒、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就是說我們要把這五段歌詞用不同的情緒、速度力度、演唱

形式表現出來。比如第一段,老師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問學生聽出了什么?

有點悲傷,為什么呢?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的老百姓,還有雷鋒,在這么冷的天里,他還會上山砍柴嗎?有誰

知道雷鋒小時侯那悲慘的事情?他只是舊社會悲慘世界的一個縮影,那么這一段情緒是什么?唱悲傷的、凄慘

的曲子用什么速度,什么力度?演唱形式呢?老師范唱,指導學生唱出感情。

3、逐段講述、討論完成以下表格并唱一唱。

段落情緒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第一段悲傷地、凄慘地

稍慢、mp女聲齊唱

第二段優(yōu)美地、舒展地中速、f女聲獨唱

第三段急切地、喜悅地稍快、f男聲齊唱

第四段高興地、活躍地中速、f全體齊唱

第五段興高采烈地中速、ff輪唱

結束句興高采烈地漸慢、齊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藝術合作。

1、同學們唱得太感人了,連我都被感染了。想一下,象親人一樣的解放軍就要來了,

如果我們是當地的老百姓會準備些什么來歡迎他們呢?你認為他們最需要什么呢?為什么?請同學們用小故事

來描述,如“過草地”、“一個蘋果”、“金色的魚鉤”、“豐碑”他們是解放軍也是英雄,英雄要戴什么?

我希望今后的你們一個個都是剛強、英勇的男子漢,或者花木蘭式的巾幗英雄,沒有什么困難可以屈服的。

2、分組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認真作業(yè),然后互相參觀,評出優(yōu)勝,鼓掌表揚。

四、綜合表演。

1、按照開始時隊行排好。女生在兩邊手拿好畫作夾道歡迎狀。男生作握槍狀。后面的動作可自由發(fā)揮。例如最

后高潮出可跳躍、擁抱、歡呼!

2、;跟音樂完整地表演一次,掀起高潮。

五、小結。

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解放前紅軍的歌曲?聽《紅星歌》,然后整理東西和著音樂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教室,

完滿結束這一課

《金瓶似的小山》

教學內容:多種器樂形式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目標

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經常舉行有趣的篝火晚會,人們通宵達旦地歌舞狂歡,可

以說“家家有舞,人人能跳本節(jié)課通過多種器樂形式為民樂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編配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學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樂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