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上)備課_第1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備課_第2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備課_第3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備課_第4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備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教學要求

本冊教學目標:

1、讓學生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

算;

2、讓學生會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會筆算一位數(shù)乘二、

三位數(shù),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

除法;

3、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shù)(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

數(shù)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

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4、讓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

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

行測量;

5、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時間單位分、

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

算;

6、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

定的;能夠列了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

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描

述;

7、讓學生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

中的數(shù)學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8、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

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9、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形成綜合運

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學時間:約60課時

2007-9-2

第一單元:頻U量

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經(jīng)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

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認識質量單位噸,

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讓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

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單位。

3、讓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

進行測量。

4、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

能,發(fā)展實際能力。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6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學要求:

1、讓學生經(jīng)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

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并能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2、讓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

單的換算。

教學重點:建立毫米、分米的長度觀念,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

量出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毫米、分米在實際測量中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米=()厘米

2、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和寬。

二、教學新課

1、認識毫米

教學提示:先讓學生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并了解能不

能直接用厘米作單位表示,然后讓學生看一看1厘米的長度有幾

格,最后得出結論。

教學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shù)時,可以用毫米來表

示。1厘米=10毫米

2、認識分米

教學提示:教學方法同上,1分米=10厘米。

3、認識米和分米的關系

教學結論:1米=10分米

4、教學總結:歸納米、分米、厘米、毫米四個長度單位之間

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

1、教材P5頁練習一。

2、小軍有一支鉛筆長5厘米3毫米,用去一些后還剩3厘米,

用去多少厘米?

四、作業(yè)

1、判斷:蠟筆長6毫米。()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粉筆長75分米。()

2、媽媽做一件上衣用1米3分米布,做一條褲子用布1米,

媽媽做一套衣服至少要用多少米布?

3、畫一條比35毫米長10毫米的線段。

2007、9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毫米、分米的換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換算。

教學過程:

一、按要求畫線段

1、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2、畫一條比15毫米短3毫米的線段。

二、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7^A1Z

1厘米=()筆木,1米-2分米=()分米

三、課堂練習

24毫米+56毫米=)毫米=()厘米

35厘米+25厘米=()厘米=()毫米

78厘米-38厘米=()厘米=()分米

82毫米-42毫米=)毫米=()厘米

1米-7分米=()分米

1厘米-6毫米=()筆木

四、填上“<、>、=

40厘米()40分米3分米()20厘米

13米()130分米600毫米()6分米

21分米()2米52分米()520厘米

2007、9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千米的認識

教學要求: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知道長度單位千米,1千米=1000米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方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口答:

50毫米=()厘米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7厘米-20毫米=()毫米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教學案例:)

師:說一說圖中主要說了些什么?

生1:到葉鎮(zhèn)還有21千米

生2:到靈山還有23千米

師:21千米、23千米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師:我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千米?

生:略

師:大家知道1千米有多長嗎?

生:舉例說明

師: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2、教學例4

教學提示:引導學生到操場去量100米的距離,再讓學生走一

走,并讓學生明白10個100米就是1000千米。

3、練習:教材P9頁1*、2*

三、作業(yè)

1、飛機每小時飛行2千米,5小時飛行多少千米?

2、卡車7小時行350千米,卡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甲乙兩地相距120千米,小剛騎自行車每小時行20千米,

5小時行多少千米?還差多少千米到達乙地?

2007、9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千米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會進行長度單位間

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并知道長度單位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1千米等于多少米?

2、填空:

5千米=()米7米=()分米

4厘米=()毫米200毫米=()分米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教學過程:⑴、出示3千米=()米,并提問:1千米是多少

米?3千米里有幾個1千米?3千米是多少米?

⑵、出小5000米=()千米,并提問:多少米是1

千米?5000米是幾個1000米?5000米是多少千米?

2、練習:教材P9頁3*、4*、5*、6*

三、作業(yè)

1、填空

9千米=()米8000米=()千米

2千米+5千米=()米6000米+2000米=()米

8000米-1000米=()千米21千米-9000米=()千米

2、汽車每小時行54千米,是騎自行車的6倍,騎自行車每小

時行多少千米?

3、修一條長8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理300米,修了7天,

還剩多少米未修?

2007、9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噸的認識

教學要求: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1噸=1000千克,初步

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會進行質量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5000米=()千米1000克=()千克

8千克=()2千克50克=()克

2、說一說學過哪些質量單位?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6

教學思考:1.出示教材PU頁圖,提問:什么叫限重1噸?

2.誰能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噸作計量單

位?

3.它們能同時過橋嗎?

4.1噸=?

教學結論:1噸=1000千克

2、教學例7

教學提示:3噸就是3個1000克,即3000克;6000克就是6個

1000千克,即6個1噸。

3、練習:教材P12頁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教材P13頁1*、2*、3*

四、作業(yè)

1、填空

2噸=()千克5千克=()克

8000千克=()噸3噸+500千克=()千克

5噸-450千克=()千克

1725千克-725千克=()千克=()噸

2、某食品加工廠第一天運進2噸面粉,第二天運進450千

克,用了1270千克,還剩下多少面粉?

3、一個冷凍倉庫儲藏了75噸豬肉,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

了9次,還剩下多少噸豬肉?

2007、9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課

一、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4千米=()米3000千克=()噸

6噸=()千克9000米=()千米

50分米=()米800厘米=()米

二、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姆?/p>

5000克()5千克100米()1千米

999千克()1噸10厘米()100毫米

4005千克()5噸780克()7千克

三、填空

L一包洗衣粉重500克,8包洗衣粉重()千克;

2.一頭牛重500千克,()頭牛重1噸;

3.7000克比8噸少()千克;

4.1000千米比999千米長()千米。

四、應用題

⑴、一個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運動員每天早晨跑5

圈,運動員每天早晨跑了多少千米?

⑵、一輛汽車從甲城到乙城每小時行40千米,經(jīng)過4小時

后,離乙城還有35千米,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千米?

⑶、一頭黃牛重300千克,一頭水牛重400千克,兩頭牛和

總重量是多少千克?他們比1噸少多少千克?

2007、9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會計算三位數(shù)加、減三位數(shù);

2、讓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

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讓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

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4、讓學生經(jīng)歷與他人各自算法的過程。

單元教學時間:約9課時

2007、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連續(xù)進位加法

教學要求:讓學生掌握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萬以

內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的加法

教學難點:萬以內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列豎式計算:把自己思考的過程用語言表述出來。

63+2934+5855+4562+39

2、口述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法則。

二、教學新課

1、出示教材P15頁圖:

(1)、圖中畫了哪些動物?

(2)、看了這個表,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2、教學例1

教學方法:

(1)、提問:中國特有的爬行動物和鳥類一共有多少種?該怎

樣列式?

(2)、列豎式計算

(3)、說出計算方法:

個位:8加5得13,在個位上寫3,并向十位進1。

十位:9加2得11,再加上個位進來的1得12,這時十位上寫2,

并向百位進1。

百位:因為十位滿了一個十,所以向百位進1,此時百位就寫1。

3、教學總結: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特別指出: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

4、練習:教材P16頁做一做和教材P17頁1*、2*、3*o

三、作業(yè):

1、用豎式計算

43+6942+8743+8829+9237+85

37+5863+5975+8792+3792+38

2007、9

第課時

教學內容:進位加法

教學要求:1、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

進行萬以內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豎式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98+3764+59125+396

2、估算:說說你是根據(jù)什么進行估算的?

49+5164+3278+45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教學案例)

師:已知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生:列式:376+284

師:大家先估一估它們的和大約是多少?

生:(教師引導)376大約是400,284大約是300,估算的結果

大約是700。

師:請大家用豎式算一算是376+284的結果。

生:學生獨立計算。

師:請大家說說計算的過程。

生:說出計算過程。(略)

2、總結加法計算法則

(1)、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3、練習:教材P18頁做一做:要讓學生說出是怎能樣算的。

三、作業(yè)

1、列豎式計算:

278+653709+395437+596639+793

2、列式計算:

(1)、413加569是多少?

(2)、甲數(shù)是2785,它比乙數(shù)少498,乙數(shù)是多少?

3、東風小學有學生809人,光明小學有793人,兩個學生共

有學生多少人?

2007、9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進位加法的練習課

教學要求:讓學生鞏固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

真細心、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要看清運算符號)

905+6068-237X8+437-26280+560

45-19150-60620+803X9+5

2、列豎式計算:

263+605354+76748+252

二、指導練習

1、教材P20頁第5題:提醒學生先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shù),

再把兩個得數(shù)相同的算式連起來。

2、教材P20頁第7題:要讓學生清楚地說出每個算式錯誤

的原因,然后改正過來。

3、教材P21頁第9題:要主學生認真審題,可以先讓學生

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列舉出來,然后回答走哪條路最

近?

三、基本練習

1、列豎式計算:

419+5063683+6794309+16916338+2079

2、一艘客船有乘客278人,到了一個港口上來56人,這時船

上有乘客多少人?

3、新華書店運來一批《十萬個為什么》,賣了247本,還剩

103本,運來了多少本?

四、作業(yè)

1、計算

659+306527+68452+1383806+4574

2、最大的三位數(shù)與最小的三位數(shù)的和是多少?

3、修一條公路,第一天修了495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36

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4、希望小學少先隊員參加科技展覽,一年級去了238人,

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去69人,兩個年級一共去了多少人?

2007、9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要求:讓學生掌握萬以內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

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良好

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萬以內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方法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如果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20-1718-917-815-923-1835-17

23-1417-719-819-1163-2425-19

2、計算: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148-39263-13545-145

二、教學新課

1、出示教材P23頁圖:美麗的去南

☆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

☆從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

2、教學例2(教學案例)

師:這一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生1:已知條件是:從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是517千米,從昆明到

大理的路程是418千米。

生2:問題是:從大理到麗江的路程是多少?

師:怎樣列式?

生:517-348

師:誰能估計一下大理到麗江的路程大約是多少千米?

生1:517看作500,348看作350,500-350=150,即從大理到麗

江的路程大約是150千米。

生2:517看作520,348看作350,520-350=170,即從大理到麗

江的路程大約是170千米。

師:請大家列豎式計算

生:學生獨立計算

師:大家在計算中發(fā)現(xiàn)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生:不僅個位不夠減,十位也不夠減。

師:怎么辦?

生:當十位不夠減時,繼續(xù)向百位借一當十。

師:誰能把計算過程說一遍?

生:略。

3、教師總結:

兩個數(shù)相減,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的數(shù)不

夠減,就從前一位退一當十,并與本位上的數(shù)相加后繼續(xù)減。

三、作業(yè)

1、計算

567-385321-93628-473412-871123-995

2、296比384少多少?

3、比735少86的數(shù)是多少?

2007、9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被減數(shù)中間、尾數(shù)有0的退位減法

教學要求:讓學生理解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80-3100-101000-200900-60

8000-1000800-50410-40700-70

2、計算:讓學生說說每一數(shù)位的退位過程

316-2174987-2998

二、教學例2

教學提示:先讓學生試算出得數(shù),然后再通過豎式講解。

教學說明:個位7減8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

應從百位上退1,當作10個十,然后再從十位上退1個給個

位,當作10個1,這時,十位上就剩下9個十,個位就是17-8=9;

從百位上退1后,十位上是10,退給個位1個十后,十位上

是9,9-4=5;百位上是5,退給十位1個后,剩下4-3=1。

三、教學例3

方法一:用豎式計算:個位0減5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而十

位上是0,應接著向百位退1,……

方法二:把185看成100+85,500-100=400,400-85=315

方法三:把185看成200-15,500-200=300,300+15=315

教學小結:你認為哪種方法好,就用哪種方法來做。

四、演排:

700-207800-4961000-7873002-273

4010-17548003-60595004-298

五、作業(yè)

1、計算

2300-408700-648000-376500-108

2、養(yǎng)雞場運來500袋飼料,喂雞用了128袋,喂豬用了343

袋,還剩下多少袋?

3、小明家在學校東邊500米,小紅家在學校的西邊,比小明

家到學校遠150米,小明家離學校有多少米?小紅家到小明家

要走多少米?

2007、9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加減法的驗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學會加減的驗算,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驗算的

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重點:加減法的驗算

教學難點: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5+2746-2548+3452-3525+21

82-4852-2746-2182-3491-49

2、根據(jù)地37+254=391,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3、根據(jù)487-226=261,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學過程:(1)、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的內容

(2)、提問:要求“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

多少元?”想想該怎樣列式?

(3)、列式并計算:135+48=183(元)(讓學生說清楚

列式的根據(jù))

(4)、檢驗: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鞋一共要183元對不

對?

方法一:把加數(shù)135和48交換一下位置,看得數(shù)是不是183。

方法二:用183-135,看是不是等于48。

方法三:用183-48,看是不是等于135o

教學強調:1.在進行驗算時,不要直接把被驗算的結果抄上,而

要認真地計算一遍,真正起到驗算的目的。

2.要讓學生明確:一個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5)、練習:教材P27頁:做一做,要讓學生說清楚是

怎樣驗算的。

2、教學例2

教學提示:重點是讓學生討論并說出驗算的方法:

驗算方法一:用“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的方法來驗算

驗算方法二:用“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的方法來驗算

三、練習:

1、教材P28頁做一做

2、教材P29頁第3*。

四、作業(yè):

1、計算并驗算

518+239495-277204-199107+284

2、《365夜》有189頁,《新編小學生詞典》有436頁,《365

夜》比《新編小學生詞典》少多少頁?

2007、9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加減法的驗算的練習

教學要求: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的驗算方法,并養(yǎng)成良好的

驗算的習慣。

教學過程:

、填表: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加數(shù)485659

加數(shù)659348509

和100314783000

被減數(shù)60037000654

減數(shù)495387

差436983589

、指導練習

1、教材P29頁:第4題:先讓學生想一想每一道題的突破

□o

2、教材P30頁第5題:先讓學生說說每一小題的已知條件

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找出其中的關系式,然后列式計算

并填入表中。

總數(shù)量=賣出的數(shù)量+還剩的數(shù)量

賣出的數(shù)量=總數(shù)量-還剩的數(shù)量

還剩的數(shù)量=總數(shù)量-賣出的數(shù)量

3、教材P3O頁第6題:先讓學生根據(jù)畫面內容編一道應用

題,并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列式

解答。

三、課堂練習

1、計算并驗算

568+432707-6744010-1859

2、養(yǎng)殖場養(yǎng)雞1874只,鴨978只,鵝1345只,雞比鴨多多

少只?鵝比鴨多多少只?

2007、9

第,、課時

教學內容:整理與復習

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熟練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加法和減

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從而提

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1、計算并驗算

347+714398+8561492-728403-274300-124

教學強調:(1)、兩數(shù)相加應該怎樣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數(shù)

位對齊,個位算起,哪一位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后繼續(xù)加)

(2)、兩數(shù)相減應該怎樣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數(shù)

位對齊,個位算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退1當

十,并加在原數(shù)位上再減。)

(3)、驗算時可采用什么方法驗算?

加法:可采用交換兩面三刀個加數(shù)的位置進行驗算,也可采

用和減一個加數(shù)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

減法:可采用被減數(shù)減差等于減數(shù),也可用減數(shù)加差等于被減

數(shù)。

2、教材P33第2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900只雞蛋孵小雞,上

午孵出337只,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

(2)、要求下午孵出多少只小雞?必須具備哪兩個條件?怎樣

列式?:上午孵出337只,下午比上午多孵出多少只。列式:

337+118=455(只)。

(3)、要求這一天共孵出多少只小雞?又必須具備哪兩個條

件?:上午孵出多少只和下午孵出多少只?列式:

337+455=792只。

(4)、要求還剩多少個雞蛋?要具備的條件是:一共有多少個

雞蛋和已孵出多少個小雞?列式:900-792=108(只)。

教學小結:解答題目時,要認真審題,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

題,并能根據(jù)問題找出所需的條件,再認真進行解答。

3、作業(yè):

(1)、計算并驗算:

309+474504-279900-177455-545③

(2)、下面上交易市場蔬菜批發(fā)情況:

種類大白菜白蘿卜出子黃瓜藕

數(shù)量(千克)483124250207635

①、今天批發(fā)的大白菜和黃瓜一共有多少千克?

②、今天賣出的白蘿卜和藕共有多少千克?

③、如果你是交易商,哪種蔬菜在第二天會多運一些?為什

么?

2007、9

第九課時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課

1、計算并驗算

387+937900-3057006-25075010-725

2、列式計算

⑴、5207比一個數(shù)多1989,這個數(shù)是多少?

⑵、減數(shù)是785,差是216,被減數(shù)是多少?

⑶、一個數(shù)比2085少1758,這個數(shù)是多少?

⑷、兩個數(shù)的和是523,其中一個加數(shù)是515,另一個加數(shù)是多

少?

⑸、兩個數(shù)的差123,被減數(shù)是411,減數(shù)是多少/

3、王師傅每天加工850個零件,張師傅每天比王師傅多加工105

個零件,張師傅每天加工多少個零件?

4、某蔬菜商店,第一天賣出148千克,第二天賣出215千克,

還剩387千克,這個商店原有蔬菜多少千克?

5、張大爺家養(yǎng)了兩頭大肥豬,其中有一頭重89千克,另一

頭重135千克,這兩頭豬共重多少千克?

2007、9

第三單元;四邊形

本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

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讓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

周長計算公式,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讓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4、讓學生能通過各種活動,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6課時

2007、9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要求:讓學生認識四邊形,了解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并

能對四邊形進行簡單的分類。

教學重點:四邊形的特點的理解

教學難點:四邊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觀察教材P34圖,說說畫面的內容。

2、說一說圖中畫了哪些圖形?

3、把所有的四邊形描出來。

4、觀察這些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二、教學例1

過程:⑴、出示各種圖形:(教材P35圖)

⑵、找出四邊形(說說自己的理由)

⑶、討論1: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教學小結:四邊形有四條邊,并且都有四個角。

⑷、討論2:為什么說(?不是四邊形?(因為它不是

由四條線段圍成的)

三、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教學提示:要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的分法,只要學生能說出分類的

依據(jù)就可以。

分得結果:第一種按四個角都是直角分為兩類;第二種按對邊相

等分為兩類;第三種按四條邊相等、只有對邊相等和四邊都

不相等分為三類……

四、練習:教材P36頁做一做

五、作業(yè):略

2007、9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教學要求:讓學生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初步體會平行四邊形對

邊相等的特征,掌握平行四邊形易變形性的特征,并引導學

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和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和特性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什么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判斷:找出下圖中四邊形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平行四邊形

過程:⑴、看教材P37頁圖:試著畫出圖中的圖形,這些圖有什

么共同特征?(有四條邊、四個角)

⑵、討論:這些圖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不同在哪里?(四

個角都不是直角)

⑶、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平行四邊形

2、講解平行四邊形的特性

教學小結:三角形的特性是不容易變形;

四邊形的特性是容易變形。(伸縮門、遮陽門的伸縮

架等都是運用這個道理)

教學討論:課桌椅搖晃,工人師傅是怎樣修理的?他們應用了什

么知識?(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因為在四邊形中,任意

地畫一條線段,都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

3、講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過程:⑴、讓學生在方格中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并借助方格看一

看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

⑵、總結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相對的邊長度相等,相對的

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邊是平行的。

三、鞏固練習

1、教材P39頁第1*: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判斷的?

2、教材P39頁第2*:讓學生想清楚應該怎樣畫?

四、作業(yè):

1、數(shù)一數(shù)圖中有多少個平行四邊形:

2、在方格中畫出和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2007、9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平行四邊形認識的練習課

教學要求:讓學生畫和剪平行四邊形,進一步鞏固平行四邊形易

變形的特性,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觀察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剪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提示:1.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剪法,只要符合平行四邊形的特

點就行。

2.要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剪?

3.剪完后讓學生說說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二、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討論:要畫一個平行四邊形,應該怎樣畫?

可以利用方格紙上的長方形來畫。首先確定一個頂點,再任

意畫一條邊,以及與它相鄰的一條邊,最后一個頂點就不能

任意畫了,要使兩組對邊平行,而且還要相等。要使兩組對

邊平行,可利用方格紙上的長方形的邊來畫。

三、練習

1、教材P39頁第3*:先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總結:把不

相等的對邊改相等,把不平行的對邊改平行即可。

2、教材P40頁第4*:探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

邊、角的特征。

四條邊四個角

圖形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都相等都相等

正方形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小結:從表中可以看出:長方形具備了平行四邊形所有的特點,

正方形又具備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所有特點。因此,

我們可以說: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的四邊形,正方形是特

殊的長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四、作業(yè):

1、任意畫一個平行四邊形。

2、把下圖改成平行四邊形:

2007、9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周長的認識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觀察各種實物和圖形,理解周長的意義,

并學會動手測量各種物體和圖形的周長;理解和掌握求長方

形周長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意義,會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會測量各種物體和圖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認識周長

教學說明: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教學提示:要測量一個物體和圖形的周長,可用繩子把物體圍一

圈,然后量出繩子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直接量等方法。

二、教學長方形的周長

過程:(1)、讓學生自己算一算長方形的周長:

6+6+4+4=20(厘米)

(2)、說一說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方法一':長+長+寬+寬

方法一-:長+寬+長+寬

方法三:長X2+寬X2

方法四:(長+寬)X2

要讓學生說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義。

三、練習

1、教材P42頁做一做。

2、一個操場長150米,寬90米,這個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四、作業(yè)

1、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地,長25米,寬15米,周長是多少?

3、一口魚塘,長是30米,正好是寬的5倍,它的周長是多

少?

五、拓展題:填表

長18米70分米32米80厘米

寬15米4厘米40分米70厘米

周長26厘米120米

2007、9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要求:

第四單元有余數(shù)的除法

本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

2、讓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和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讓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

題。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5課時

2007、10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除法豎式的認識和計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了解豎式除法中各部分的含義,學會用堅式

計算表內除法。

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表內除法

教學難點:了解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教學教材P49頁主題圖:

1、畫面上都畫了些什么?讓大家先說一說。

2、在籃球場上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幾個同學為一組?

3、參加跳繩的每組有多少人?

4、花盆幾盆擺一組?

二、教學例1

教學方法:⑴、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畫面的內容

⑵、讓學生編一道應用題:學校布置會場,同學們

搬了15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

⑶、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⑷、讓學生列式,并計算。

三、教學除法堅式

1、除法堅式的寫法:先寫“廠”,表示除法計算,也可以

理解為除號;被除數(shù)寫在“廠”里,除數(shù)寫在“廠”

的左邊;商寫在“廠”的上面;除數(shù)與商相乘的積寫

在被除數(shù)的下面;用被除數(shù)減去這個積的得數(shù)寫在橫

線的下面(得數(shù)0要寫在個位的下面)。

特別強調:被除數(shù)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到哪一位的上面。

2、指導學生寫除法算式:214-7644-8814-9

3、讓學生說出每個除法算式是怎樣寫的?又是怎樣

計算的?

教學總結:除法豎式的寫法:1.先寫“廠”;2.把被除數(shù)寫

在“廠”的里面,把除數(shù)寫在“廠”的左面,把商寫在“廠”

的上面;3.用商乘除數(shù)得到的積寫在被除數(shù)的下面;4.在積

的下面加一橫線,然后做減法,并把差寫在橫線的下面。

四、作業(yè)

1、用豎式計算:

324-4634-7404-848+8354-7

2、列式計算:

(1)、72里面有幾個8?

(2)、被除數(shù)是49,除數(shù)是7,商是多少?

(3)、5的9倍是多少?

2007、10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有余數(shù)除法的認識與計算

教學要求:

1、讓學生初步建立有除數(shù)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數(shù)除

法的書寫格式和算式的讀法;

2、讓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說說被數(shù)、除數(shù)、商應該寫在哪兒?

424-736?6544-9

2、()里最大能填幾?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X<224X()<37()X5<38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教學案例)

師:出示教材P51頁主題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是什么意

思、?

生:共有23盆花,每組擺5盆,擺了4組,還多3盆。

師:誰能列出橫式?

生:234-5=

師:誰能用豎式計算?

生:列出豎式:

師:說說被除數(shù)、除數(shù)應該寫在“廠”的哪個位置?

生:略

師:在()X5<23式中,()里最大能填幾?

生:最大能填4

師:那23+4的商應該是幾?

生:商是4,因為4乘5最接近23,但又不會超過23。

師:剩下的3叫什么?

生:叫余數(shù)。

師:為了分清商和余數(shù),就在商的后面先寫“……”,然后寫上

余數(shù),并讀作“商是4余數(shù)是3”。

師:指出有余數(shù)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注意:單位名稱的正確寫法。

2、教學小結:在計算除法時,沒有除完還有余數(shù),就叫做“有

余數(shù)的除法”。

3、練習:教材P51頁做一做。

4、教學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提示:先讓學生觀察例3中的除數(shù)與余數(shù),然后引導學生得

出結論。

教學結論:余數(shù)總比除數(shù)小。

5、鞏固練習:教材P52頁做一做:要讓學生指出錯誤的原因

和正確的計算方法。

三、作業(yè):

1、()里最大能填幾?

()X6<274X()<35

9X()<64()X8<61

2、列豎式計算

434-8374-6564-9254-3

444-9524-6614-8334-5

3、今天下了39枚雞蛋,每8枚雞蛋裝一袋,可以裝多少袋?還

剩多少枚?

2007、10

第三課葉

教學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練習課

教學要求: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并

能正確地列堅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鞏固除數(shù)與余數(shù)之間的

關系。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

1、口算:

6X74X36X97X68X37X84X7

304-5354-781+9244-640+854+9

2、教材P53頁第1*,讓學生說出12+5=2(個)……2(個)

式中的兩個2表示什么意思?

二、指導練習

1、教材P53頁3*: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用除法來算出卡

片上的最大值。

2、教材P53頁4*:先讓學生演排,然后讓學生說說計算過

程,并讓學生回答:商是幾?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時要注意

什么?(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橫式別忘寫除數(shù))

3、教材P54頁6*:先讓學生計算,然后總結:在計算時,

當余數(shù)大于除數(shù)時,說明商小了要往大調;商與除數(shù)的

乘積大于被除數(shù)時,說明商大了要往小調。

三、課堂練習

1、列豎式計算:

474-6364-767+969+8414-7

2、有61塊餅干,平均分給9個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幾塊?

還剩多少塊?

2007、10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解決問題

教學要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用有余數(shù)的除

法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能正確地寫出商和余

數(shù)的單位名稱。

教學過程:

一、復習: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商和余數(shù)

214-4194-2324-620+327+5

二、教學例4(教學案例)

師:出示例4圖,讓學生說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已知條件:共有32人,每6人一組;

問題:可分成幾組?還多幾人?

師:怎樣列式?

生:324-6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口算:324-6=5(組)……(人)

生2:用豎式計算:(略)

師: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5的后面的單位名稱怎樣寫?

生:略

師:余數(shù)2表示什么?單位名稱又是什么?

生:略。

三、練習:教材P55做一做

四、作業(yè):

1、小朋友們到森林公園去旅游,每輛車限坐7人,26人至少

要坐幾輛車?

2、小白兔每天吃6個蘿卜,51個蘿卜夠吃幾天?

3、一袋香瓜子9元錢,媽媽帶了5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袋

香瓜子?

2007、10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課

教學要求: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能夠比較熟練地解答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5X38X4124-37X98X642?6

357544-9244-3134-2254-4

2、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344-7634-847+653+882+9294-4

二、指導練習

1、教材P57頁第4題:先讓學生根據(jù)題意編一道應用題,

然后列式解答,并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字表示

什么意思。

2、教材P57頁第5題:先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找出已知

條件和問題,然后通過列式計算說明35只小動物都有座

位坐。

3、教材P58頁第8題:讓學生明確每一束花需要7枝月季、

3枝康乃馨、2枝百合組成,而:

22+7=3(束)……1(枝)

16+3=5(束)……1(枝)

10+2=5(束)

通過分析得出:這些花最多只能扎出3束.

三、練習

1、做一套衣服要用2米布,一匹長17米的布能做幾套衣

服?還剩多少米?

2、試養(yǎng)小組養(yǎng)了74只雞,平均裝在9個籠子時里,每個籠

子裝幾只?還剩幾只雞?

3、老師買了33本練習本,平均分給4位同學,平均每人分

幾本?還剩同幾本?

2007、10

第五單元時、分、秒

本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認識時、分、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

簡單的時間計算;

2、讓學生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遵守和愛

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秒的認識

教學要求:讓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

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教學過程:

、認識秒

1、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一秒

2、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3、觀察鐘面,認識秒針:略

4、得出:1分=60秒

二、看鐘表,讀時間

三、填空

1、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秒,走一圈的時間是(),

正好是()分。

2、秒針走1圈,分針走()小格;分針走1圈,時針走()

大格。

3、1時=()分,1分=()秒。

四、小實驗:體驗1分鐘有多長和1分鐘能做些什么。

五、作業(yè):

1、小林6:40走床,小海6:30起床,誰起得早?

2、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衛(wèi)星每秒飛行7900米,衛(wèi)星

比噴氣式飛機每秒多行多少千米?

3、月亮每秒繞地球行8000米,人造地球衛(wèi)星比月亮每秒少行

100米,人造地球衛(wèi)星每秒飛行多少米?

2007、10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時間的計算

教學要求:讓學生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計算,加深對時間單位的

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時=()分,1分=()秒

2、讓學生讀出不同的時間。

二、教學新課

1、教學2時=()分

過程:1.2時是幾個小時?2.1時等于60分,2時有幾個60分?

3.2個60分相加是多少分?

小結:1時是60分,2時是2個60分,也就是120分。

2、教學例2

過程:1.讓學生自己讀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你想怎樣算?

算法一:分針從6走到9,走了三大格,一大格5分鐘,一共是

15分鐘;

算法二:用到學校的時間減去上學的時間:45-30=15(分鐘)

3、練習:教材P62頁做一做。

三、作業(yè)

1、填空

2分=()秒4時=()分

3時=()分5分=()秒

2、跑400米,小強用了1分48秒,小方用了1分54秒,小

方比小強多用了多少秒?

3、鴿子飛行24米需要8秒,平均每科飛行幾米?

4、小明每分鐘練習9個大字,6分鐘寫了多少大字?

5、爸爸每天7:40上班,H:40下班,下午2:00上班,5:00

下班,爸爸一天工作了多長時間?

2007、10

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本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兩位

數(shù)乘一位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讓學生經(jīng)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學會多位數(shù)乘一

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讓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

路;

4、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13課時

2007、10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

教學要求:讓學生掌握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

感受計算乘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5X39X48X53X24X76X58X69X8

2、口答

(1)、50是幾個十?700是幾個百?6000是幾個千?

(2)、8個十是多少?12個十是多少?12個百是多少?

(3)、4個3是多少?3個4是多少?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學過程:①、問題1應該怎樣列式解決?

☆2X9

'A"2+2+2+2+2+2+2+2+2

②、結果是多少?哪種簡單?(說說自己的想法)

③、10人要多少錢該怎樣列式計算?(2X10)

教學說明:2X10可以看成10個2相加,也可以看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