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1頁
棗莊市薛城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2頁
棗莊市薛城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3頁
棗莊市薛城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4頁
棗莊市薛城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業(yè)綜合素養(yǎng)監(jiān)測七年級生物試題2023.4一、從下面每個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找出一個最佳答案,將字母標號填入下表中。(每小題2分,共40分)1.我們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營養(yǎng)物質中,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A.水、無機鹽、蛋白質 B.維生素、糖類、脂肪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糖類、脂肪、蛋白質2.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統(tǒng)完成的,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組器官是()A.口腔、胃 B.咽、食管 C.胃、小腸 D.小腸、大腸3.下列對于圖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A.①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對脂肪進行化學性消化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質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4.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本探究實驗的變量不唯一,無法得出結論B.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C.滴加碘液后,兩試管中的顏色變化是①不變藍,②變藍D.該實驗可得出結論:37℃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強5.今天考試,媽媽為小紅準備了一份營養(yǎng)午餐:米飯、紅燒肉、清蒸魚、雞蛋。根據你所學的生物知識,你認為還要添加下列哪種食物使這份食譜更合理()A饅頭 B.排骨湯C.素炒油菜 D.牛奶6.下列呼吸器官,負責氣體交換的是()A肺 B.支氣管 C.喉 D.鼻腔7.呼出氣體和吸入氣體相比,其變化是()①溫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氣含量減少;④氧氣含量降為零;⑤二氧化碳含量減少;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8.如圖為模擬呼吸肌與呼吸運動的關系示意圖。則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圖演示吸氣,膈肌收縮,對應丙圖的B狀態(tài)B.乙圖演示吸氣,膈肌收縮,對應丙圖的A狀態(tài)C.甲圖演示呼氣,膈肌舒張,對應丙圖A狀態(tài)D.乙圖演示呼氣,膈肌舒張,對應丙圖的B狀態(tài)9.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fā)季節(jié),煤氣中毒患者是呼吸過程中的哪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了障礙()A.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B.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C.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D.組織里的氣體交換10.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Ⅰ代表骨骼肌處毛細血管,Ⅲ代表肺部毛細血管,圖中曲線表示的物質是()A.氧氣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尿素11.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細胞①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B.細胞②和③都不能用來做DNA親子鑒定C.細胞③因富含血紅蛋白而呈紅色D.細胞②的數量高于正常值,有可能身體有了炎癥12.小軍在旅游途中發(fā)生意外,因外傷出血過多而急需輸血,經血型鑒定發(fā)現,他的血型是B型,輸血時最好選擇下列哪種血型()A.A型 B.B型 C.O型 D.AB型13.下列關于人體心臟的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流動脈血的結構是④⑤⑥⑧B.②與③之間、⑤與⑥之間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C.由心臟輸送出去的血液都是動脈血D.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各一次14.下圖中表示動脈及其內部血流狀況的是()A. B. C. D.15.正常人的心臟瓣膜向一個方向開放,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流動的正確方向是()A.心房→心室→靜脈 B.心房→心室→動脈 C.心室→心房→靜脈 D.心室→心房→動脈16.如圖表示人體內某結構中血液流動示意圖,②表示器官或結構,①、③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②表示大腦,則③內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都減少B.若②表示肺,則③表示肺靜脈,血管內流靜脈血C.若②表示小腸,則③內血液中的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都增加D.若②表示腎小球,則③內流出的血液為靜脈血17.下列關于血壓和脈搏敘述錯誤的是()A.血壓的高低和脈搏的強弱能反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B.不同的器官在同一時間內的血流量不同C.通常說的血壓是指肺循環(huán)的動脈血壓D.切脈時把手指按壓在腕部外側橈動脈處18.健康成年人每晝夜大約排尿1.5升,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葡萄糖 B.水 C.無機鹽 D.尿素、尿酸19.如圖所示為人體的泌尿系統(tǒng)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通過排尿可以調節(jié)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 B.乙是輸尿管,能將尿液輸送至膀胱C.丙是膀胱,起到暫時儲存尿液的作用 D.甲是腎臟,是人體內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20.下列關于皮膚的敘述錯誤的是()A.皮膚具有排汗功能,也可以調節(jié)體溫B.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分為表皮和真皮,都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C.皮試時感到疼痛,因為真皮內含有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D.皮膚表皮的生發(fā)層可以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細胞二、識圖簡答題。(每空2分,共60分)21.菜煎餅是棗莊的特色美食。菜煎餅由面餅夾多種蔬菜以及搭配雞蛋和火腿等煎制而成。菜煎餅中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可被人體消化吸收。下圖中X、Y、Z分別表示三類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曲線,A、B、C、D表示器官。請據圖回答問題:(1)菜煎餅的消化和吸收由人體消化系統(tǒng)完成,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道和____________組成。做菜煎餅時會加入菠菜等多種新鮮的蔬菜,它們富含的維生素________可以預防患壞血病。(2)菜煎餅中的蛋白質最終被分解成______,才能被人體吸收;圖中曲線____________可表示該物質的消化過程。(3)菜煎餅中的營養(yǎng)物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圖中的[]________,該部位中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4)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基本觀點之一。小腸內表面有許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小腸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積。22.近期許多人感染甲型流感,甲流可引起鼻塞、咳嗽、發(fā)燒以及肺部感染等癥狀。如圖一是人體呼吸系統(tǒng)示意圖,圖二是肺泡的結構圖(a、b、c、d表示相關氣體成分),圖三是人體的氣體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中的3表示____________,參與構成呼吸道。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起到了____、溫暖和濕潤的作用。(2)感染甲流后引起的鼻塞導致呼吸不暢,人體會大力吸氣以使更多的空氣進入體內。大力吸氣時,肺內氣壓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外界氣壓,氣體進入肺。當血液從圖二中的毛細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血液中b的含量會______。(3)圖三中,過程3表示的是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該過程是通過____________實現的,組織細胞獲得氧氣后進行呼吸作用時所釋放的____________,用于各項生命活動和維持體溫。據此可以推測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地方是____________。23.圖一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過程模式圖,圖二為心臟內部結構及其內部血流方向。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中,上下腔靜脈屬于________循環(huán)的組成部分,肺循環(huán)的起點是[]____________。(2)圖一所示心臟四個腔中,流動脈血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在A和C之間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是____________。圖二中心臟的兩心房舒張,兩心室收縮時,動脈瓣處于____________(填“打開”或“關閉”)。(3)若某人腳部受傷,傷口感染發(fā)炎,在從手背進行藥物輸液時,護士把針刺部位的____________(填“近心端”或“遠心端”)用膠皮管捆住,用針刺入皮膚中的“青筋”,即____________血管,則藥物隨血液循環(huán)最先到達圖二心臟的[]______。24.下圖為尿液在腎單位中的形成過程,表格中樣品A、B、C分別表示尿液形成過程中的所采集的三種液體中各成分的相對含量?;卮鹣铝袉栴}:物質樣品A樣品B樣品C葡萄糖00.10.1無機鹽1.60.750.9蛋白質0微量70尿素2.00.030.03(1)腎單位由圖中____________構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