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低溫療法(部編)課件_第1頁
亞低溫療法(部編)課件_第2頁
亞低溫療法(部編)課件_第3頁
亞低溫療法(部編)課件_第4頁
亞低溫療法(部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亞低溫療法在

重型顱腦損傷的應用

蘭大一院ICU

低溫治療顱腦損傷的歷史1941年美國Fay首次應用冬眠低溫治療顱腦損傷,對臨床總體預后的改變不顯著。1993年美國Mariou和Clifton用亞低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發(fā)現患者顱內壓、腦氧代謝較正常體溫組明顯下降。1996年德國Metz用亞低溫治療10例特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其生存率有明顯提高。概念亞低溫(直腸溫度33-35℃)狀態(tài)人體所有器官可以保持正常狀態(tài),無并發(fā)癥。概述深度體溫中度體溫輕度體溫亞低溫17oC-27oC28oC-32oC33oC-35oC17oC-27oC低溫治療的作用關鍵----積極預防、控制腦水腫和腦缺氧

防止由于腦損害而引起的高熱,保護血腦屏障、防止腦水腫進一步惡化。降低腦組織代謝率和耗氧量,減少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降低顱內壓。甘露醇用量減少,腎功能損害的毒副作用也相應減小。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及降低顱內壓。減少Ca2+的內流,調節(jié)鈣蛋白激酶Ⅱ活性。作用機理降低腦細胞氧耗量,降低腦能量代謝,減少腦組織乳酸堆積。抑制有害物質釋放,減少對腦組織的損害。增加泛激素的合成,促進腦細胞結構和功能修復。體溫與代謝率的關系體溫與代謝率關系體溫oC代謝率%正常36.8100降低5oC31.875-8030.060-70降低10oC26.85020.025降低20oC16.8206.86低溫對代謝的影響大腦明顯氧耗下降肝臟代謝明顯下降,解毒能力下降藥物分解代謝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Glu

;K+

;Ca++輕度;Na+

、Cl-、Mg++基本無變化。低溫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心臟活動隨著溫度降低而逐漸減少。P-R、QRS、Q-T間期延長,降至17oC時仍能保持竇性節(jié)律,10oC-15oC時心臟停跳。冠脈擴張。心臟在25oC-28oC時易發(fā)生室顫。心臟的耗氧量減少,主要是HR

、代謝。低溫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血細胞壓積

粘稠度

白細胞

血小板

BT

、CT

低溫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當體溫下降至25oC時,腦組織耗氧量僅及正常的1/3體溫每下降1oC,腦血流量減少6.7%但在復溫后,氧耗并非恢復到以前水平,而是增加了15%低溫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影響腦脊液壓力也隨體溫下降而下降,體溫每下降1oC,腦脊液壓力下降5.5%體溫于25oC時,腦實質容積約縮小4.1%體溫在18-20oC時,腦循環(huán)阻斷30分鐘時是安全的低溫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隨體溫下降逐漸抑制16oC-20oC時,呼吸停止CompanyLOGO重型和特重型顱腦損傷病人難以控制的顱內高壓亞低溫治療的適應癥

心肺復蘇術后廣泛性腦挫裂傷、腦水腫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腦干損傷中樞性高熱亞低溫方法全身降溫:安全、可靠局部降溫局部

法半導體冰毯

(以半導體作為制冷源)

優(yōu)點:機器體積小,制冷無燥音

缺點:制冷速度慢,易損壞,維修費高

空壓機冰毯:(通過空壓機壓縮冷媒制冷)

優(yōu)點:制冷速度快,功率大,效果可靠,可一機多毯。不易損壞,維修費用低缺點:燥聲大,向環(huán)境散熱,我們科室使用的儀器體表降溫是獲得淺低溫及中度低溫最常用的方法常用冰毯、冰水浴、冰屑等降溫前準備目的:避免發(fā)生寒戰(zhàn);肌肉完全松弛;末梢血管擴張良好;中樞作用;病人舒適昏迷病人:可直接降溫或配以氯丙嗪、異丙嗪各

50mg,im,Q4-6h降溫前準備清醒或朦朧者:可先給予亞冬眠或冬眠,然后給予降溫。待病人進入冬眠時,調節(jié)顱腦降溫儀頭盔溫度在2℃-5℃,將病人頭部放于頭盔恒溫槽中,注意保護耳廓、枕部和頂部,維持肛溫在33℃-35℃左右,為加強亞低溫治療效果,室溫最好控制在21℃-24℃。實施方法在降溫過程中,全身各部位溫度的下降是不均衡的常用的探測體溫的部位:直腸、鼻咽、食管—體內溫度復溫若設定體溫32-35oC,可直接停機若體溫在32oC以下,一般降體溫緩慢恢復至32oC,每小時升高1oC左右亞低溫治療的并發(fā)癥低溫并發(fā)癥御寒反應:寒戰(zhàn)和小血管收縮。肺并發(fā)癥:肺水腫、肺炎低溫并發(fā)癥血鉀下降室顫:低溫期間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最嚴重的是VF,28oC以下常見。與鉀有關,亦與洋地黃有關。防止缺氧降溫平穩(wěn)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預防措施警惕臨界溫度臨床資料

2007年1月一2008年3月:年齡18-78歲共計50例病人,男性36例,女性14例傷后24h入院,CT證實為腦外傷,有手術指征者行開顱減壓術。無其他部位合并傷,無心、肺、肝、腎等器質性病變方法一般治療:脫水、抗炎、降顱壓、全身營養(yǎng)支持及糖皮質激素等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物理降溫方法進行低溫治療。病人頭部和大動脈處敷以冰塊,每小時更換一次冰塊。實驗組:除一般治療外均于入院后或手術后12-24h立即應用顱腦降溫儀行亞低溫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人院后7天采用GCS評分測量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結果血糖及顱內壓、血乳酸對比

結果結果本組結果提示33-35℃亞低溫能顯著縮短患者昏迷時間,降低顱內壓,抑制傷后早期高血糖癥,降低病死率。討論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差,治療上很棘手;創(chuàng)傷所致的急性腦水腫和高顱壓是腦損傷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ICP是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亞低溫治療能顯著降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預后,并具有安全、顯著降低癲癇發(fā)生率、不產生任何嚴重并發(fā)癥。2000年,日本大學醫(yī)學院報道采用7-14d長時程32-33℃亞低溫治療99例特重型顱腦傷研究證明:亞低溫組恢復良好率為42.0%,死亡率45.0%,常溫組恢復良好率僅為17.0%。死亡率為6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