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_第1頁
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_第2頁
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_第3頁
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_第4頁
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

DBJ—20**

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guī)程

(征求意見稿)

Standardfordesignofcitytramengineering

inYunnnanprovince

20****—**發(fā)布20**—**—01日實施

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

前言

根據(jù)《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印發(fā)云南省2019年工程建設

地方標準編制計劃(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經(jīng)編制組廣泛調查研究,

認真總結實踐經(jīng)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參照國家標準

和國內其他省市地方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1總則;2術語;3基本規(guī)定、4交通及市

政配套工程;5行車組織與管理;6車輛;7限界;8線路;9軌道;10

車站建筑;11結構工程;12牽引供電及動力照明;13行車控制;14系

統(tǒng)設備;15車輛基地;16節(jié)能環(huán)保。

本標準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中鐵二院昆明勘

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zhí)行過程中如

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鐵二院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qū)春城路福德立交西北角中鐵二院昆明勘

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郵政編碼:650200),以供今后修改時

參考。

主編單位:中鐵二院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參編單位:云南建設基礎設施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安泰興滇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文山普者黑有軌電車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

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目錄

1總則..............................................................................................................................-1-

2術語.............................................................................................................................-2-

3基本規(guī)定.........................................................................................................................-3-

4交通及市政配套工程.......................................................................................................-5-

4.1交通量預測及評價.......................................................................................................-5-

4.2交通綜合設計...............................................................................................................-5-

4.3道路配套工程...............................................................................................................-6-

4.4市政管線......................................................................................................................-7-

5行車組織與管理..............................................................................................................-8-

5.1一般規(guī)定......................................................................................................................-8-

5.2輔助配線設計...............................................................................................................-8-

5.3其他...........................................................................................................................-8-

6車輛.............................................................................................................................-9-

6.1一般規(guī)定......................................................................................................................-9-

6.2牽引制動性能..............................................................................................................-10-

6.3列車噪聲.....................................................................................................................-11-

6.4制動系統(tǒng).....................................................................................................................-11-

6.5故障運行能力..............................................................................................................-11-

6.6安全設施.....................................................................................................................-12-

6.7其它..............................................................................................................................-12-

7限界...........................................................................................................................-13-

7.1一般規(guī)定......................................................................................................................-13-

7.2限界基本參數(shù)...............................................................................................................-13-

7.3建筑限界......................................................................................................................-13-

8線路...........................................................................................................................-16-

8.1一般規(guī)定.....................................................................................................................-16-

8.2線路平面.....................................................................................................................-16-

8.3線路縱斷面.................................................................................................................-17-

9軌道...........................................................................................................................-19-

9.1一般規(guī)定.......................................................................................................................-19-

9.2基本技術要求...............................................................................................................-19-

9.3軌道部件.......................................................................................................................-20-

9.4道床結構.......................................................................................................................-22-

9.5無縫線路.......................................................................................................................-23-

9.6減振軌道結構...............................................................................................................-23-

9.7軌道附屬設備及安全設備............................................................................................-23-

10車站建筑.....................................................................................................................-24-

10.1一般規(guī)定..................................................................................................................-24-

10.2車站總體布置..........................................................................................................-24-

10.3車站建筑設計.........................................................................................................-24-

10.4車站安全設計............................................................................................................-25-

10.5車站服務設施............................................................................................................-25-

11結構工程.....................................................................................................................-26-

11.1橋梁.........................................................................................................................-26-

11.2路基...........................................................................................................................-29-

11.3隧道...........................................................................................................................-31-

11.4車站結構...................................................................................................................-33-

12供電系統(tǒng).....................................................................................................................-34-

12.1一般規(guī)定...................................................................................................................-34-

12.2電源及供電系統(tǒng)........................................................................................................-34-

12.3變電所與充電站........................................................................................................-35-

12.4牽引網(wǎng).......................................................................................................................-35-

12.5電力監(jiān)控...................................................................................................................-37-

12.6雜散電流腐蝕防護與接地.........................................................................................-37-

12.7動力照明...................................................................................................................-37-

13行車控制.....................................................................................................................-39-

13.1系統(tǒng)組成...................................................................................................................-39-

13.2通信系統(tǒng)...................................................................................................................-39-

13.3運行控制系統(tǒng)............................................................................................................-40-

13.4調度中心工藝............................................................................................................-42-

14系統(tǒng)設備.....................................................................................................................-43-

14.1系統(tǒng)設備組成............................................................................................................-43-

14.2車站設備...................................................................................................................-43-

14.3防災報警...................................................................................................................-43-

14.4給排水.......................................................................................................................-44-

14.5通風空調...................................................................................................................-44-

14.6售檢票.......................................................................................................................-45-

14.7設備監(jiān)控...................................................................................................................-45-

15車輛基地.....................................................................................................................-46-

15.1一般規(guī)定...................................................................................................................-46-

15.2工藝設計...................................................................................................................-46-

15.3站場...........................................................................................................................-48-

16節(jié)能環(huán)保.....................................................................................................................-49-

16.1節(jié)約能源...................................................................................................................-49-

16.2環(huán)境保護...................................................................................................................-49-

本標準用詞說明.................................................................................................................-51-

引用標準名錄.....................................................................................................................-52-

附:條文說明...........................................................................................................................-54-

1總則

1.0.1為使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與城市規(guī)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規(guī)劃

建設、有軌電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相適應,更好促進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建設的科

學、有序、可持續(xù)發(fā)展,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云南省范圍內采用鋼輪鋼軌制式、最高運行速度不超過

70km/h的城市有軌電車新建工程的設計。

1.0.3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應符合當?shù)氐某鞘锌傮w規(guī)劃、城市綜合

交通規(guī)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規(guī)劃、公共交通專項規(guī)劃和城市有軌電車網(wǎng)絡布

局規(guī)劃。

1.0.4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應遵循國家和云南省的有關方針政策,從全局出

發(fā),統(tǒng)籌兼顧,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

1.0.5應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有序建設、網(wǎng)絡運營”的原則,各州市政府從實際

需求和可能出發(fā),量力而行,有序發(fā)展,合理安排項目建設。規(guī)劃建設項目應

從交通需求和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出發(fā),合理把握項目建設條件和建設時機。

1.0.6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

關標準的規(guī)定。

-1-

2術語

2.0.1有軌電車tram

與道路上其他交通方式共享路權的低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方式,線路通常設

在地面。

2.0.2專用路權exclusiverightway

經(jīng)過交通管理部門確認,符合相關交通管理法律法規(guī),為城市有軌電車規(guī)

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使用專用通道的權利。

2.0.3信號優(yōu)先signalpriority

在有軌電車通行的路口,為有軌電車提供的優(yōu)先通行服務的道路信號控制

模式。信號優(yōu)先通常分為絕對優(yōu)先和相對優(yōu)先兩種形式。

絕對優(yōu)先是指當有軌電車到達路口時,道路信號系統(tǒng)無條件給予有軌電車

放行信號,與有軌電車沖突的交通車輛暫緩通行的方式。

相對優(yōu)先是指當有軌電車到達路口時,道路信號系統(tǒng)在保障其他交通協(xié)調

運行的前提下,適度給予有軌電車優(yōu)先通行的方式。

2.0.4聯(lián)絡線connectingline

連接兩條獨立運營線路的輔助線路。

2.0.5道岔turnout/switch

車輛從一股軌道轉入或越過另一股軌道的線路連接設備。

2.0.6車載儲能裝置vehiclemountedenergystoragedevice

有軌電車牽引動力來源的一種形式,有軌電車結合了電驅動汽車新技術,

在車上裝載動力驅動裝置。目前有軌電車采用的車載儲能裝置有蓄電池、超級

電容等。

2.0.7運營控制系統(tǒng)operationcontrolsystem

為保障列車安全運營和管理的重要設備,主要實現(xiàn)運行控制、數(shù)據(jù)傳輸、

語音通信、視頻監(jiān)控、售檢票等功能。

2.0.8信號系統(tǒng)signalsystem

根據(jù)有軌電車與線路設備的相對位置與狀態(tài),人工或自動實現(xiàn)行車指揮和

有軌電車運行控制、安全間隔控制的信息自動化系統(tǒng)。

-2-

3基本規(guī)定

3.0.1城市有軌電車的建設規(guī)模,應在充分考慮客流特征、沿線土地規(guī)劃、交

通規(guī)劃和工程條件的基礎上綜合研究確定,應提高項目自我發(fā)展和抗風險能力。

3.0.2有軌電車應根據(jù)其所在區(qū)域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條件,制定相應的專用路權

和信號優(yōu)先策略。

3.0.3有軌電車在道路路段和路口允許的最高運行速度、在平交路口等待位置

和平交路口渠化的要求,應遵循所在道路的交通標志和標線。應根據(jù)封閉路段、

專用路權(不封閉)路段和共享路權路段,分別設定有軌電車行駛的速度限值。

3.0.4當有軌電車線路相交時,宜采用平交。

3.0.5當有軌電車線路間具有換乘需求時,對區(qū)域范圍內有條件的線路,應在

線路條件、設備配置、資源共享等方面設置或預留線網(wǎng)間網(wǎng)絡化運營條件。

3.0.6線路敷設應根據(jù)道路等級和條件,在滿足有軌電車優(yōu)先運營和減少對道

路交通干擾的原則下,綜合研究確定。

線路應以地面敷設為主,當線路穿越快速路主路、其他城市軌道交通、高

速公路、一級公路、鐵路等設施時,應采用立交方式;當線路穿越城市主干路、

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輔路路口時宜采用平交方式。當?shù)缆方徊婵谝?guī)劃有立交

方式時,線路敷設方式應根據(jù)道路規(guī)劃條件進行設置和預留。

3.0.7車站站位宜靠近客流集散點,便于和其他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常規(guī)公交

的換乘。

3.0.8城市有軌電車宜采用與城市公交相同的運營管理模式,包括票制票價、

售檢票方式和與其他交通的換乘方式等。

3.0.9單條線路的系統(tǒng)設計能力宜按高峰小時不小于20對/h控制。

3.0.10設計年限應分為初期、近期、遠期和系統(tǒng)規(guī)模四級。初期應為建成通車

后的第5年,近期應為建成通車后第10年,遠期應為建成通車后的第20年,

系統(tǒng)規(guī)模應為工程各系統(tǒng)最大的配置能力。

3.0.11建設成本中的購車規(guī)模應按初期配置車數(shù)計列;機電設備應按近期需

求配置;車輛基地的停車能力和檢修規(guī)模應按近期需求配置,用地規(guī)模應按系

統(tǒng)設計能力控制;牽引變電所的布點應按系統(tǒng)設計能力需求配置,設備容量應

按不低于近期需求配置。

3.0.12與道路混行的地面線,應滿足相應道路的視距要求。

3.0.13除與既有道路共用行車道、與既有道路并行的線路外,跨越河流、湖泊

和臨近河流、湖泊的城市有軌電車地面工程和高架工程,宜按不低于1/100的

-3-

洪水頻率標準設計。

3.0.14城市有軌電車工程設計應根據(jù)不同氣候地區(qū)的氣象條件,相應配置通

風空調及采暖設施。

3.0.15云南省城市有軌電車的車輛與機電設備的選型,應采用成熟可靠、經(jīng)濟

適用、安全節(jié)能、利于環(huán)保的產(chǎn)品,并考慮標準化、系列化、國產(chǎn)化。

-4-

4交通及市政配套工程

4.1交通量預測及評價

4.1.1道路交通流量的預測年限,應與有軌電車工程設計年限一致。

4.1.2有軌電車客流預測的內容,應包括城市交通總體需求預測、現(xiàn)代有軌電

車網(wǎng)絡客流預測、斷面客流預測、站點乘降量預測、站間OD客流預測、換乘

接駁客流預測、分時客流預測等。

4.1.3道路交通量預測應包括有軌電車沿線道路交通量、路口機動車流量和行

人過街流量等。

4.1.4客流評價分析,應包括最大斷面客流量分析、客運量走勢分析、客流空

間分布、客流的時段分布及決策分析。

4.1.5應分析有軌電車對主要道路路段、交叉路口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的影響,

以此確定改建道路的車道數(shù)、交叉類型、車道寬度等。

4.2交通綜合設計

Ⅰ一般規(guī)定

4.2.1有軌電車工程應進行交通綜合設計,設計內容包括道路交通組織設計、

交通安全和管理設施設計。

4.2.2有軌電車交通組織設計應規(guī)范車流和人流的通行軌跡,明確有軌電車、

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交通參與者的通行空間和時間。

4.2.3交通安全和管理設施設計包括交通標志、交通標線、防護設施、交通信號燈

等。

Ⅱ交通組織設計

4.2.4在緊急和救援情況下,除緊急服務車輛、救援車輛或道路交通法規(guī)規(guī)定允

許進入的車輛外,其他社會車輛不得進入有軌電車的專用路權區(qū)域。

4.2.5平面交叉路口范圍內,有軌電車的布置應與社會車道的交通組織進行統(tǒng)

一協(xié)調;當交叉路口內需設置接觸網(wǎng)立柱時,立柱應避開交叉路口內交通流線。

4.2.6人行通道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線路和車站范圍內應設置行人專用通道,通道應符合無障礙要求;

2與軌行區(qū)平面交叉的人行過街通道,宜設置二次過街等候區(qū)。

Ⅲ交通安全設施設計

4.2.7有軌電車線路上的交通標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5-

1應設置禁止、警告、指示等專用標志,并應與道路交通標志相協(xié)調;

2專用路權路段設置人行橫道時,宜面向有軌電車設置人行橫道警示標志;

3在橫向道路的進口道,宜設置有軌電車警示標志;

4為提高示認性,宜采用主動發(fā)光標志。

4.2.8交通標線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城市有軌電車線路設置專用路權時,專用車道與社會車道間應采用隔離

設施;條件困難時,可施劃黃色虛線;

2交叉路口或廣場等,城市有軌電車在空間上與其他交通方式混行的區(qū)域,

有軌電車通行區(qū)域應明顯標識;

3交叉路口內宜設置機動車導流標線及禁停區(qū)。

4.2.9防護設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有軌電車的車站站臺與機動車道之間應設置隔離欄。隔離欄應連續(xù)設置

至人行橫道安全島位置處,隔離欄高度應保證行人不能隨意翻越;

2交叉路口內需設置接觸網(wǎng)立柱時,立柱周邊應設置安全防護島;

3有軌電車通行區(qū)域邊緣宜設置反光的輪廓標。

4.2.10信號燈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有軌電車線路采用專用路權時,與次干路(含)以上相交的交叉路口

應采用信號控制;

2交叉路口的信號控制應與整體交通系統(tǒng)協(xié)調運行,在采用信號控制的交

叉口,有軌電車宜享有優(yōu)先權;

3有軌電車在交叉路口的信號應接入道路信號機,信號接入方案和選用設

備應得到交通管理部門認可;

4有軌電車交叉路口除設置機動車道信號燈外,還應雙側設置專用非機動

車道和人行道信號燈。

4.2.11交叉口除設置機動車停止線外,還應雙向設置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止

線。停止線距有軌電車限界導流線1.5~3.0m。

4.3道路配套工程

4.3.1因有軌電車路基開挖、管線遷改等原因造成破壞路面,被破壞的既有路

面應按照當?shù)叵嚓P要求進行恢復。

4.3.2當有軌電車通行車道為混合路權時,有軌電車鋪裝材料與道路路面鋪裝

材料宜統(tǒng)一,路面強度等技術指標應滿足城市道路的相關要求。

4.3.3有軌電車車站和區(qū)間線路占用既有行車道時,應根據(jù)道路實際情況實現(xiàn)

-6-

行車道的合理過渡。

4.3.4有軌電車線路敷設在既有城市橋梁上或下穿隧道內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對新增有軌電車線路的既有城市橋梁進行荷載驗算,若既有橋梁無法

滿足新增荷載要求,應提出增載能力措施;

2有軌電車不宜布置于帶病害的既有城市橋梁上。困難條件下需布置時,

應提供橋梁檢測報告、提出改造方案,并應經(jīng)專項論證通過后,方可實施;

3有軌電車線路敷設于既有下穿隧道內時,應驗算下穿隧道的建筑限界、

排水設施能力等。

4.3.5交叉口處的道路路面與有軌電車鋼軌間,宜設置過渡板。

4.4市政管線

4.4.1有軌電車線路選線應根據(jù)現(xiàn)狀市政管線的敷設情況,盡量避讓市政管線

中的重力流管道,不宜對現(xiàn)狀市政管線造成重大遷改。

4.4.2與有軌電車同方向的市政管線,宜搬遷出距外側軌道1.5m范圍以外。

4.4.3橫穿有軌電車線路的市政管線,其檢查井、閥門井等檢修設施應移出有

軌電車路權范圍。

4.4.4有軌電車基床表層范圍內,不應有埋深在1.1m以內的橫穿市政管線。埋

深在1.1m~1.5m范圍內的橫穿市政管線,應采取防雜散電流措施。

-7-

5行車組織與管理

5.1一般規(guī)定

5.1.1行車組織設計應根據(jù)有軌電車網(wǎng)絡布局規(guī)劃及項目功能定位,結合客流

預測、工程建設條件等因素,明確系統(tǒng)選型、行車組織方案和管理模式,合理

確定系統(tǒng)的建設規(guī)模。

5.1.2城市有軌電車線路宜按雙線、右側行車設計,列車駕駛采用人工目視駕

駛為主。

5.1.3單條有軌電車線路的系統(tǒng)設計能力不宜小于20對/h。在網(wǎng)絡化運營情況

下,有軌電車線路共線段的列車開行對數(shù),應結合客流需求、道路交通通行能

力等因素綜合研究確定。

5.1.4各設計年限高峰時段行車量按客流預測需求進行設計,初期高峰時段不

宜小于10對/h,初期平峰時段不宜小于6對/h。

5.1.5城市有軌電車全線平均旅行速度不宜低于20km/h,列車通過平交路口的

速度不宜高于30km/h,并滿足地面道路的限速規(guī)定。

5.1.6運營管理機構的設置應滿足系統(tǒng)運營管理和系統(tǒng)運營特點的要求,通過

合理安排組織機構,實現(xiàn)人員精簡、管理高效。

5.2輔助配線設計

5.2.1宜在沿線每隔3~5km,設置列車臨時折返渡線。

5.2.2車輛基地出入線應連通上下行正線。

5.2.3相交線路之間宜設置具備跨線運營條件的聯(lián)絡線。

5.3其他

5.3.1城市有軌電車應設置運營管理中心,具備對列車運行的監(jiān)視能力和指揮

能力。

5.3.2列車乘務制度宜采用單司機、輪乘制,運營初期列車上宜配置乘務員。

5.3.3在首末站及每間隔20km的車站處,宜設置司機換乘室。

5.3.4運營管理人員的定員指標初期不宜超過20人/km。

-8-

6車輛

6.1一般規(guī)定

6.1.1有軌電車車輛應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應技術成熟,經(jīng)濟耐用,

便于管理維修。除本章規(guī)定外,車輛還應符合相應行業(yè)標準的要求。

6.1.2有軌電車車輛應能適應云南省的地理、自然條件和人文環(huán)境,并在車輛

外形、裝飾等環(huán)節(jié)充分融合當?shù)仫L景旅游城市的特征。

6.1.3有軌電車車輛應采用模塊化設計,可由多種模塊組合形成低地板有軌電

車系列。根據(jù)客流需求,可采用按模塊組合加長或重聯(lián)等方式運行。

6.1.470%低地板車輛系列宜采用的基本組成為:=Mc+Tp+Mc=。

注:

Mc----一端設司機室,有一動力轉向架支撐,另一端為鉸接支撐且有貫通道及車間減

振器的車輛模塊;

Tp----有一非動力轉向架支撐,車頂設受電弓,兩端均為鉸接且有貫通道及車間減振

器的車輛模塊;

=----連掛車鉤;

+----鉸接、貫通道及車間減振器。

6.1.5100%低地板車輛可由多種模塊組成,轉向架布置方式可采用浮車型、單

車型、鉸接型。

6.1.6高地板車輛可由多種模塊組成,轉向架布置方式可采用單車型、鉸接型。

6.1.7車輛主要技術參數(shù)應符合表6.1.7-1的規(guī)定。

各型有軌電車車輛基本參數(shù)(mm)表6.1.7-1

低地板有軌電車

序號名稱高地板有軌電車

70%低地板100%低地板

1車輛基本長度/mm約34500約28000約34000

2車輛寬度/mm≤2650≤2650

3車輛高度/mm≤3800≤3700

4車體材料鋁合金/不銹鋼鋁合金/不銹鋼

車內客室通道凈高高地板區(qū)

5≥2000≥2100

/mm≥2000

客室通道地板面高低地板區(qū)

6≤1130≤350

度/mm≤350

7客室側門雙開門≥1300≥1300

-9-

低地板有軌電車

序號名稱高地板有軌電車

70%低地板100%低地板

口寬度/mm單開門≥800≥800

8客室側門口高度/mm≥1850≥1850

9車門型式電動塞拉門/內藏門電動塞拉門/內藏門

10轉向架固定軸距/mm≤1900≤1900

11車輪直徑/mm≤760≤760≤680

12車鉤高度/mm≤680≤680

13受電弓工作高度/mm3900~59003900~5900

14軸重/t≤12.5≤11.5≤12.5

定員

15(立席密度6≥280≥220≥290

載員/人/m2)

人超員

16(立席密度8≥350≥300≥360

人/m2)

車輛最小轉彎半徑

17≤50≤25

/m

車輛最高運行速度

187070

/km/h

19最大坡度/‰6060

注:1.車體寬度不包括后視攝像頭、后視鏡、示廓燈;

2.采用車載儲能設備的車輛高度不大于3850mm;

3.獨立車輪軸距為同一轉向架兩端的兩同心獨立車輪所形成的同心軸線之間的距

離;

4.高地板車輛基本模塊為2、3模塊;70%低地板車輛基本模塊3模塊;100%低地板

車輛基本模塊為4、5模塊。

6.1.8有軌電車的供電方式,根據(jù)項目環(huán)境和建設條件可采用下列三種形式:

1DC750V/DC1500V接觸網(wǎng)供電;

2接觸網(wǎng)加車載儲能裝置供電;

3車載儲能裝置無接觸網(wǎng)供電。

6.2牽引制動性能

6.2.1有軌電車的最高運行速度:70km/h。

6.2.2車輛構造速度不小于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的1.1倍。

6.2.3額定載荷條件下,在干燥平直軌道上,車輪半磨耗狀態(tài),額定供電電壓

時,起動平均加速度為:

-10-

0~40km/h:≥0.95m/s2;

0~70km/h:≥0.6m/s2。

6.2.4額定載荷條件下,在干燥平直軌道上,車輪半磨耗狀態(tài),列車從最高運

行速度到停車,制動平均減速度為:

常用制動平均減速度:≥1.1m/s2

安全制動平均減速度:≥1.0m/s2

緊急制動平均減速度:≥2.0m/s2。

6.3列車噪聲

6.3.1車輛內部噪音限值和測量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下鐵道電動車組

司機室、客室噪聲限值》GB/T14892的規(guī)定;當車輛以70km/h的速度運行

時,司機室內離地板1.5m高處噪聲水平不應大于75dB(A);在客室內離地板面

1.2m高處等效連續(xù)噪聲值不應大于75dB(A)。

6.3.2車輛外部噪音測量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鐵車輛通用技術條件》

GB/T7928的規(guī)定,停車時不應大于68dB(A);當車輛以70km/h速度運行

時,在車外距軌道中心7.5m、軌面高度1.5m處,連續(xù)噪聲不應大于79dB(A)。

6.4制動系統(tǒng)

6.4.1有軌電車應具有微機控制的制動系統(tǒng),并應具有電制動、液壓制動(或

空氣制動)、停車制動、磁軌制動等制動方式。

6.4.2電制動包含再生制動及電阻制動,制動系統(tǒng)優(yōu)先采用再生制動,將再生

電能反饋回電網(wǎng)或儲能裝置。當負載無法吸收再生電能時,自動應用過壓保護

電阻制動。

6.4.3液壓制動(或空氣制動)應具有獨立執(zhí)行制動的功能和與電制動交替平

滑轉換的混合制動功能。

6.4.4有軌電車應具有撒砂功能,可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保持所需的粘著力,滿

足最大緊急制動所要求的性能。

6.5故障運行能力

6.5.1一列有軌電車,當在超員荷載(AW3)工況下,且喪失1/2動力時,應

能在正線最大坡道上起動,運行到下一站,清客后應能運行至車輛基地。

6.5.2一列有軌電車,當在空載(AW0)工況下,且在正線上喪失全部動力時,

應能由一列空載(AW0)有軌電車救援,并推送至車輛基地。

-11-

6.6安全設施

有軌電車的安全應急設施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

件》(GB7258)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配置滅火器材;

2緊急情況下客室側門應有人工開啟疏散乘客的功能,兩側側門應能同時

開啟;

3在車輛客室、司機室內,前方和兩外側應有視頻監(jiān)控;

4應根據(jù)需要配置相應的信號防護設備;

5車體應設置防雷、防漏電保護裝置,車輛內各電氣設備應有可靠的保護

接地;

6車窗旁應配置安全錘。

6.7其它

6.7.1有軌電車運行的平穩(wěn)性指標應小于2.5,脫軌系數(shù)應小于1.2;縱向沖擊

率不應大于1m/s3。

6.7.2根據(jù)云南省氣象和環(huán)境條件,封閉車廂內應設置通風空調設備。

6.7.3根據(jù)具體線路運營情況,有軌電車可具有重聯(lián)運行功能。

6.7.4有軌電車防火設計應滿足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防火要求》

(CJ/T416)的規(guī)定及所在城市相關消防條例的要求。

-12-

7限界

7.1一般規(guī)定

7.1.1城市有軌電車限界可分為車輛限界、設備限界和建筑限界。按照隧道內

外區(qū)域分為隧道內限界和隧道外限界,按照運行區(qū)域分為區(qū)間限界、車站限界

和車輛基地限界。

7.1.2相鄰區(qū)間線路,當兩線間無墻、柱或設備時,兩設備限界之間的安全間

隙不應小于100mm;當兩線間有墻或柱時,應按建筑限界加上墻或柱的寬度及

其施工誤差確定。

1當接觸網(wǎng)支柱布置在線路外側時,最小線間距宜不小于3600mm;

2當接觸網(wǎng)支柱布置在兩線中間時,最小線間距宜不小于4000mm。

曲線地段的線間距應根據(jù)曲線半徑、軌道超高和行車速度進行計算。

7.2限界基本參數(shù)

7.2.1車輛基本參數(shù)應符合本規(guī)程車輛章節(jié)的規(guī)定。

7.2.2軌道基本參數(shù)應符合本規(guī)程軌道章節(jié)的規(guī)定。

7.2.3區(qū)間限界列車計算速度為70km/h,車站限界列車計算速度為40km/h。

7.2.4高架線或地面線計算風荷載為400N/m2;

7.2.5當區(qū)間需設置疏散平臺時,疏散平臺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表7.2.1疏散平臺最小寬度(mm)

區(qū)域及條件隧道內隧道外

設置位置一般情況困難情況一般情況困難情況

單線(設于一側)700550700550

雙線共用(設于中

10008001000800

央)

7.3建筑限界

7.3.1建筑限界坐標系規(guī)定正交于軌道中心線的平面內的直角坐標,通過兩鋼

軌軌頂中心連線的中點引出的水平坐標軸稱水平軸,以Y表示;通過該中點垂

直于水平軸的坐標軸稱垂直軸,以Z表示。

-13-

bL、bR——左、右側的設備等最大安裝寬度值(mm);

c——安全間隙,取值50(mm);

h1——受電弓工作高度(mm);

h2——接觸網(wǎng)系統(tǒng)高度(mm);

h3——軌道結構高度(mm);

7.3.2矩形隧道直線地段建筑限界應在直線設備限界基礎上考慮設備安裝、人

員疏散的空間需求進行加寬;曲線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應在直線地段建筑

限界基礎上計算加寬。矩形隧道建筑限界高度,應統(tǒng)一采用曲線地段最大高度。

7.3.3單線馬蹄形隧道宜按采用礦山法施工段的平面曲線最小半徑確定隧道

建筑限界。

7.3.4馬蹄形隧道在曲線有超高地段,采用隧道中心向線路中心線內側偏移的

-14-

方法解決軌道超高造成的內外側不均勻間隙量。

7.3.5隧道外建筑限界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隧道外的區(qū)間建筑限界,應按隧道外設備限界及設備安裝尺寸計算確

定;

2設置接觸網(wǎng)支柱或聲屏障時,其與設備限界的最小安全間隙不應小于

100mm。

3建筑限界高度應按軌道結構高度、受電弓工作高度和接觸網(wǎng)系統(tǒng)高度

并考慮絕緣安全距離共同確定。

7.3.6道岔區(qū)的建筑限界,應在直線地段建筑限界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類型的

道岔和車輛技術參數(shù),分別按欠超高和曲線軌道參數(shù)計算合成后進行加寬。

7.3.7軌道區(qū)管線設備布置原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軌道區(qū)內安裝的設備和管線(含支架)距設備限界應保持不小于50mm

的安全間隙;

2強弱電設備宜分別布置在線路兩側,若必須布置在同側時,其間隔距離

應符合強弱電干擾距離的規(guī)定。區(qū)間內的各種管線布置宜保持順直。

7.3.8車站直線地段建筑限界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站臺面比設計車廂地板面低50mm;

2計算長度內的站臺邊緣至軌道中心線的距離,應滿足站臺不侵入車輛

限界要求。計算長度外的站臺邊緣至軌道中心線距離,宜按設備限界另加不小

于50mm的安全間隙確定。

7.3.9曲線站臺邊緣與車門門檻之間的間隙,應按線路曲線半徑和有無軌道超

高計算確定。曲線車站站臺邊緣與車廂地板面高度處車輛輪廓線的水平間隙不

大于180mm。

7.3.10車輛基地限界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車輛基地庫外限界應按區(qū)間限界規(guī)定執(zhí)行;

2車輛基地庫內高架雙層檢修平臺建筑限界應按行車速度不大于5km/h、

空車、整體道床條件下計算的車輛限界進行設計,高平臺及安全柵欄與車輛輪

廓線之間應留有80mm安全間隙,低平臺建筑限界采用車站站臺建筑限界;

3當受電弓車輛升弓進庫時,車庫大門應按接觸網(wǎng)導線加不小于50mm安

全間隙設計。

7.3.11警沖標設在有行車交匯的兩線之間,設置位置滿足相鄰線設備限界的

要求。

-15-

8線路

8.1一般規(guī)定

8.1.1線路按運營功能及定位,分為正線、輔助線和車場線。輔助線包含車輛

基地出入線、折返線、停車線、聯(lián)通線、聯(lián)絡線、渡線及安全線。

8.1.2線路選線應結合城市規(guī)劃、旅游資源分布、地質地形條件等因素綜合

確定。

8.1.3線路應符合運營效益原則,線路走向應布置于主要客流走廊內,應有

通勤客流或大型客流集散點的支撐。

8.1.4線路選線應符合工程安全原則,宜繞避不良水文和不良工程地質地段,

宜減少管線遷改,應保護文物和重要建、構筑物,同時應結合施工方法,降低

工程實施風險。

8.1.5線路設計應做到平、縱、橫的協(xié)調配合,平面順適、縱斷面均衡、橫斷

面合理。

8.1.6線路選線應滿足城市環(huán)境的相關規(guī)定,應減少對周圍敏感點的影響。

8.1.7車站分布及型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車站分布應以布局規(guī)劃的換乘節(jié)點、城市交通樞紐點、客流集散點為基

本站點,結合城市道路布局后綜合確定,車站布設應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原則;

2車站站位選擇應滿足用地規(guī)劃和環(huán)境要求,并考慮與其他交通方式的

銜接;

3車站型式可結合道路條件及乘客需求合理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