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英舞舞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歌歌非遺系列YINGGEWU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1],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4-6]和泰國[7-8]等地也流行?;鸨槿虻挠⒏栉璞蝗罕娪H切地稱之為“中華戰(zhàn)舞”或“中華街舞”。英歌舞始興自嶺南,成為嶺南文化的符號代表,代表了嶺南的精氣神。潮汕地區(qū)英歌舞集戲劇、舞蹈、武術于一體[12],具有獨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既似土風,又似武舞。它以剛勁、雄渾、粗獷、奔放的舞姿,構成了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為《水滸傳》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現(xiàn)手法十分概括寫意,既不敘述故事情節(jié)也不表現(xiàn)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戰(zhàn)斗情景和熱烈氣氛,塑造英雄整體的形象。通過人物造型、服飾道具、形體動態(tài)、音響節(jié)奏等藝術處理,從整體上體現(xiàn)一種男性的剛健之美[21]。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jié)奏強烈。舞后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后棚”。英歌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其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過程較少文字記載,有籍可考的歷史不過四五百年,其源頭有許多不同版本。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非遺系列非遺系列目錄目錄01.歷史淵源02.表演特點03.地區(qū)流派04.傳承保護05.社會影響06.榮譽稱號CATALOGYINGGEWU01.歷史淵源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YINGGEWU非遺系列01.歷史淵源英歌的源流眾說紛紜,有幾種說法,有畬族說、水滸說、儺起源說、從山東經(jīng)莆田再入潮說、外江戲說、練武說、綜合說。畬族說潮汕英歌,實際就是古時畬民唱的秧歌,再與湖南花鼓戲結合,形成潮汕秧歌。初期的秧歌是邊打鼓擊節(jié)邊唱;后來,只留下打擊動作,就沒有唱了。潮汕英歌中扮一百零八好漢的隊伍,打鼓擊節(jié),且舞且喊,舞、擊結合,這是宋人筆記常稱的“打夜胡”、“打野胡”。以前,在秧歌舞隊伍的后面,還有扮男女僧道的短劇演出,稱之為“秧歌后柵”,這是湖南花鼓戲與本土畬歌、疍歌融合的產(chǎn)物。據(jù)考證,湖南花鼓戲流入潮州民間是比較早的,因為湖南花鼓戲?qū)佟跋吕锇腿恕币活?,通俗易懂,與潮州農(nóng)村風土人情吻合,最容易為潮州勞苦大眾所接受,并與潮州的畬歌合流為鄉(xiāng)土藝術。01.歷史淵源儺文化說從時間序列上看,儺文化是目前關于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說法。儺文化發(fā)源的時期,潮汕大地尚處于一片荒蠻,先民的神鬼意識和圖騰崇拜是儺文化產(chǎn)生的基礎?,F(xiàn)代英歌舞多附會為“水泊梁山108將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實這只是“流”,儺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終保持著“驅(qū)鬼逐疫”的實用功能,在過年或其他民俗節(jié)日里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畫臉譜,這是儺面具的進化形式;《水滸傳》中并無英雄舞蛇,英歌隊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閩南民系對蛇的崇拜。01.歷史淵源《潮汕民俗大典》列舉了幾種英歌舞由來的說法,包括由古代祭祀儀式儺舞進化而來,由山東大鼓子秧歌等戲曲演化而來,為反抗官府豪強而創(chuàng)編用于傳武習藝而來等。也有學者認為,“南舞北相”的英歌舞是中原文明向南傳播與嶺南本土文化結合的產(chǎn)物。相傳南宋時期中原軍隊南下,將山東鼓子秧歌和鳳陽花鼓等北方秧歌帶到今天的潮汕地區(qū),在與當?shù)匚幕诤现笮纬闪擞⒏栉?。有人認為,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與“英”字相近,在民間輾轉(zhuǎn)流傳,久而久之便轉(zhuǎn)化為“英歌”。01.歷史淵源練武習藝說韓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柳劍文多年以來致力于潮汕英歌研究。他認為,英歌是男子群體武舞,與農(nóng)事、婚戀無關,并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余雙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裝為武士裝扮,頭槌、二槌等主要演員按所扮人物畫臉譜,其余演員泛指梁山好漢,動作帶有明顯的南拳武技特征,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隊舞、戰(zhàn)陣具有軍樂特征,其主要淵源在武舞,整體表演形式雜糅了戲劇和武術對打,是本土性與外源性盤根錯節(jié)所致。明清兩代的潮汕地區(qū)社會矛盾尖銳,粵東鄉(xiāng)村初步形成了大鄉(xiāng)與小鄉(xiāng)、大姓與雜姓對立的、壁壘森嚴的格局。方耀在《照軒公牘拾遺》中記錄,“潮郡民俗強悍,土匪眾多,由來久矣”“其強橫為一省之最”。鄉(xiāng)社多設武館,民眾亦喜習武,但武館常遭查禁,沒收刀槍,農(nóng)民唯有將長棒截短,結合南拳馬步習武,后演變?yōu)橛⒏栉琛?1.歷史淵源揭陽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歐俊勇認為,英歌舞表演氣勢雄渾、粗獷奔放,這些特點與民眾賦予民間信仰避災驅(qū)邪、禳福祛禍的功能相吻合。同時,潮汕地區(qū)也有濃厚的游神傳統(tǒng),英歌舞的表演也能給游神活動增添氣氛。所以英歌舞與潮汕民間信俗活動關系緊密,是不少地區(qū)游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節(jié)目類型。[24]大部分研究者傾向于認為,英歌舞并無單一起源,這些來由都可能是其在漫長歷史中變化發(fā)展的一部分。已經(jīng)成為民間和學界主流共識的是,當代英歌舞與《水滸傳》故事緊密相關。[12]不管發(fā)源于哪里,不管有多少傳說,今天的英歌都是數(shù)百年來祖輩們留下的文化瑰寶,并在當下持續(xù)展現(xiàn)鮮活的生命力。[19]漳州《英歌舞》源于廣東省普寧縣。廣東潮汕地區(qū)與漳州市是近鄰,語言相通,民間夙有往來,抗日戰(zhàn)爭期間,潮汕事局緊張,不少潮汕百姓移居閩南各地?!队⒏栉琛匪嚾死钣浐?、李明等就是于1942年由普寧縣遷移到漳州來定居的。他們帶來了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也將《英歌舞》帶到了漳州,《英歌舞》傳入漳州后,在生根發(fā)芽成長的過程中與當?shù)氐拿耖g藝術不斷交流,兼容并蓄,慢慢地融進了當?shù)氐拿耖g藝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得到了當?shù)厝藗兊某姓J。已成為漳州市人們喜聞樂見的、節(jié)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01020302.表演特點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YINGGEWU非遺系列02.表演特點臉譜妝容英歌隊一般設有兩領舞者,分別為紅面紅須的“頭槌”,多裝扮為秦明或關勝;黑面黑須的“二槌”,裝扮成李逵。另外“舞蛇者”為時遷,主要是協(xié)助指揮引舞。有些可能還有“三槌”魯智深,“四槌”武松。司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這是臉譜最常見的。此外有些英歌隊還有舉號令旗的公孫勝,這些角色比較固定,也為觀眾熟悉。其他就不太固定,但一般有顧大嫂、孫二娘、史進、解珍、解寶、杜遷、宋萬、孔明、孔亮、李應、鄒淵、鄒潤、劉唐、楊雄、凌振、張順、燕青、王矮虎、孫新、張青、花榮、楊志、穆弘、雷橫、范瑞、柴進、呼延灼等。02.表演特點一般臉譜化妝都是自己化,除了一些較為復雜的臉譜由化妝師幫忙,或演員間相互幫忙?;瘖y時要先凈面然后用二寸寬的黑布帶將頭發(fā)向后勒緊(即“勒頭”,潮語稱為“頭巾”),這樣能讓肌肉展平。武將的化妝是直接畫在臉上(行內(nèi)稱為“勾臉”),而文將則要先用手蘸色在臉上揉均勻,接著才開始畫眉、畫眼窩、鼻窩、嘴角、臉膛,最后才畫臉紋。上色也有一定的順序,先黑色,再用白色,最后是其他顏色。因英歌演員是扮演梁山好漢,為表現(xiàn)草莽英雄的形象,有胡須的多用滿髯,而特定人物又有特定胡須,如魯智深用“虬髯”。有的演員有時還會袒露上身,直接畫花紋在身上。至于里面的女性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的。02.表演特點服飾道具02.表演特點音樂樂器英歌舞是融舞蹈、武術、戲曲于一體的民間廣場舞蹈。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滸傳》,女子英歌則取材自穆桂英掛帥或者花木蘭從軍的故事。[19]英歌舞表演除了可以在廣場、開闊地或固定場所進行外,還可以在街巷中穿行表演。英歌舞所用道具主要有隊旗、布蛇、槌、鼓等。伴奏樂隊為大鼓、月鑼、蘇鑼、大鈸、小鈸、欽仔等樂器組成的鑼鼓隊。鑼鼓隊員的服飾除司鼓演奏員按宋江裝扮外,其余著武士服飾。英歌隊表演者大部分都繪臉譜,既有對戲曲臉譜的借鑒,又有自己的特色,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流傳演變,成為具有潮汕風格的民間藝術臉譜。臉譜多以黑、白、紅為主色,配以青、藍、黃等色,色彩鮮艷,對比鮮明。[21]音樂:英歌舞的音樂只有節(jié)奏,沒有旋律。而不同類型的英歌舞對應不同的鑼鼓節(jié)奏。[18]樂器:大鼓,直徑約60厘米左右,木框牛皮鼓。司大鼓的扮演者一般為宋江或林沖。中鼓,直徑約50厘米,其他與大鼓類同。鼓手一般將其綁在自己的身上。欽仔,銅制鑼,潮屬特有樂器。大鑼,即蘇鑼,潮人又稱為“肚臍鑼”。鈸,亦稱“小镲”。云鑼,即月鑼。鐃鈸,亦稱“水镲”。螺號,海螺號。牛角號,聲音洪亮。02.表演特點動作方面英歌舞的動作,包括陣法、步法、身法、手法、指法、眼法,而最重要的是步法,以此來帶動其他法。節(jié)奏板式由于英歌歷史久遠、流傳廣泛,各地民間藝人不同的創(chuàng)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特點。按節(jié)奏板式劃分,英歌舞可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又分對打套式、文派和武派,主要特點是動作剛勁雄渾,粗獷奔放,威武豪邁,場面恢宏壯觀。中板英歌的鑼鼓敲擊比較簡單,節(jié)奏變化不多??彀逵⒏柘鄬η皟煞N,節(jié)奏更加快,鼓點更緊密,隊形變化豐富,動作的幅度增大增強。02.表演特點隊伍結構前棚,即英歌隊伍整體組織中的前頭部分,也是英歌隊的主體部分,小規(guī)模以24或36人組成,大規(guī)模由108名年青力壯的男子漢,化裝為梁山泊起義部隊主力軍的英雄好漢組成。其領頭兩人為指揮,必須掛黑須與紅須,黑須為李逵,紅須為楊志或秦明。和尚打扮的是魯智深或武松。其中還有兩個男扮女裝的為孫二娘和顧大嫂。其他人物有九紋龍史進、獵戶解珍等。整個隊伍中2/3的人手握兩節(jié)木棒,每節(jié)長尺余,敲擊起舞,通過剛勁有力的舞蹈表演,表現(xiàn)英雄事跡。1/3的人手拿小鼓槌棒,敲打起舞,助威前進。另外,隊伍中必有一人扮時遷,手執(zhí)布制長蛇,穿梭騰躍,調(diào)整隊形,交流舞姿動作和舞蹈圖形信息,前棚舞蹈隊伍表演時,敲擊著木棒和小鼓,伴隨著“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鑼鼓節(jié)奏,緊湊整齊地以優(yōu)美的舞姿,演出各式各樣的舞蹈動作和編演表現(xiàn)攻城戰(zhàn)陣的舞圖形。威武壯觀,具有強烈的感人藝術魅力,給觀眾以振奮昂揚的感受,激發(fā)人們扮英雄、學英雄的積極進取精神。英歌舞傳統(tǒng)的舞蹈動作和藝術圖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麥穗花”“田螺圈”“攬槌”“眼鏡框”等。02.表演特點隊伍結構中棚的演出節(jié)目,主要是表演一些戲劇性較強、娛樂氣氛濃郁的傳統(tǒng)曲藝節(jié)目。其傳統(tǒng)的完整表演節(jié)目有13個,都是以民間趣聞軼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編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兩位扮演者頭戴彌勒佛面具,手執(zhí)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觀眾,為中棚隊伍開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聽揚佛”,一至幾人扮演和尚,手執(zhí)佛塵說唱前進。唱詞內(nèi)容多宣揚佛教教義,宣揚因果報應;第三是否“牽豬蕸“,表演民間配種員的生計,屬趣味性節(jié)目;第四層是“雙搖鼓”,表演民間搖鼓貨郎下鄉(xiāng)做日雜生意,屬鬧??;第五是“農(nóng)夫扶犁下地”,反映農(nóng)民一年四季勞動生活艱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車”,取材民間傳聞,反映的是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困苦處境;第七是“釣魚”,屬反映魚人生活情趣的說唱節(jié)目;第八是“桃花過渡”;第九是傳統(tǒng)的斗畬歌方式,取材民間男耕女織的說唱節(jié)目;第十是“和尚戲尼姑”。屬低級趣味的鬧??;第十一是“鬧花燈”,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燈,邊舞邊唱的娛樂性節(jié)目;第十二是“婦女賣藝”,是反映民間藝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會”,是取材于民間故事的喜劇性節(jié)目。02.表演特點隊伍結構后棚即英歌整體組織中的后頭部隊,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義軍與民眾匯合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后備力量。每人手執(zhí)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士隊伍。這支隊伍,一般由象征性的16或24、36人組成,人數(shù)沒有嚴格的數(shù)量要求,只求偶數(shù)。這支隊伍的成員,輪番上場,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術,以表現(xiàn)梁山泊義士個個是英雄好漢。表演過程中,有拳術單打、對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單打、對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真槍實打,驚心動魄,扣人心弦。[18]最后的收場節(jié)目是“打布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員,他的半腰束掛上布制的馬匹,上半身露在布馬上面,下半身為布制馬匹所掩蓋,酷似騎馬形狀。這官員兩持雙锏,與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進行對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敗狼狽而逃作為英歌結束的活動標志?!按虿捡R”的由來,傳說有那么一段故事:清朝時期,里湖境內(nèi)有一庵寺,曰墳頭庵。庵里住著一個武藝高強的和尚,當時的知縣以為這是隱患而前來清剿??墒?,和尚武藝強,縣太爺被打得一敗涂地,狼狽而逃。后民眾便把這個故事編成“打馬布”,并被發(fā)展成為一個藝術程式,隨在英歌后棚演出。02.表演特點表現(xiàn)方式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執(zhí)長約1尺4寸,直徑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zhuǎn),邊走邊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敲打鑼鼓伴唱,有的還加上扮涂戲,或加進武術表演。其隊列變化有長蛇挺進、雙龍出海、四虎并驅(qū)、粉蝶采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臉譜有文面、武面之分;節(jié)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別。在農(nóng)村,英歌被群眾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驅(qū)邪的魔力。一般參加英歌隊者都應是年輕力壯、英武瀟灑的小伙子。姑娘們對他更有一種愛慕之情,常常從英歌隊中挑選自己的意中人。特別是頭槌和二槌,更是姑娘們追求的對象。跳英歌舞歷來被視為吉祥的化身,人們認為跳英歌舞是“好彩頭”。這年誰能夠進入英歌隊,這年辦事就順利,事事如意。02.表演特點演出方式英歌舞表演時長不一,有的大型節(jié)慶活動會持續(xù)整個白天。這不僅對演員的體力是巨大的挑戰(zhàn),也對演員的基本功和團隊配合默契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英歌舞的基本動作是“舞槌”,舞時每人各執(zhí)兩根被稱為“槌”的圓形短木棒,雙腳成騎馬蹲襠步,提腿向橫躍動,雙手隨鑼鼓節(jié)奏上下左右對擊木棒,頭和身體隨之自然晃動。每逢農(nóng)歷新年和民俗節(jié)慶,潮汕地區(qū)“跳英歌”便迎來高峰。英歌舞的舞蹈內(nèi)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03.地區(qū)流派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YINGGEWU非遺系列03.地區(qū)流派潮陽、潮南、普寧、惠來、陸豐、潮安的英歌在廣泛的流傳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風格。潮陽英歌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于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即潮陽英歌是流而不是源,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于鄒魯又異于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qū)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03.地區(qū)流派普寧英歌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tǒng)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chuàng)編“英歌舞”傳教于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它起源于人民群眾勞動之余喜習武(學拳頭),借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后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jù)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chuàng)編了"唱英歌",后代代相傳,發(fā)展為南方地區(qū)優(yōu)秀民間傳統(tǒng)舞蹈。普寧英歌于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一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一。另外,普寧英歌曾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還曾先后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譽載京華。也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的《遠方的家》《走遍中國》所專訪。03.地區(qū)流派甲子英歌甲子英歌是英歌舞在汕尾陸豐流傳的一支,多用于廣場、游行演,鄉(xiāng)土氣息濃厚,氣勢磅礴,武姿英俊,動作有力,步伐沉穩(wěn),被譽為“武當一葉”。甲子英歌完整隊列有107個好漢,比梁山108條好漢要少1人,分前部和后部。前有手舞神蛇的“時遷”開道進行表演。舞臺隊列分6隊,分前24人(即八卦24純陰),后12人(即八卦12純陽),由“李逵”“楊志”等36條好漢領隊。他們畫不同的臉譜,頭戴雉尾雙龍武生冠,身著白襟環(huán)花束袖黑衫,腰束腰牌兵器,腳踏側(cè)佩鈴草鞋,手執(zhí)雙棍或單小棍和小鈴鼓,隨著“咚咚,隆咚咚"的鑼鼓節(jié)奏,邁著傳統(tǒng)武當太極蜈蚣步子,步調(diào)一致,齊聲共舞。甲子英歌有削槌、伏槌、摻槌、穿龍等表演動作。表演時,隊伍整齊雄壯,隨著英歌表演交換走動,形成太極八卦圖等隊形圖案,動作整齊,氣勢雄壯,展現(xiàn)出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深受群眾和海內(nèi)外僑胞的贊賞和喜愛。甲子英歌舞帶有戲劇的角色和情節(jié)性。表演時,先由手舞銀蛇的“時遷”領頭,往前沖殺,接著手握雙木棒的“武畔”24人、手提小鈴冬鼓的“文畔”12人,個個腳穿系著小銅鈴的草鞋,由“李逵”帶領列成兩隊緊跟而上。舞蹈進行中,兩個花鼓婆踩在花鼓公肩上,沿著舞隊街道交替來回,使整個舞蹈風格,既剛勁豪邁,又輕松活潑。03.地區(qū)流派惠來英歌舞惠來英歌舞,相傳始于明朝中期,表演形式與陸豐同類活動相似,故稱為“南下英歌”(南下,意即潮境之南)。惠來英歌舞多采用二拍一段連作,無論是在舞蹈、還是在行走的游演,都可在五個手指中旋轉(zhuǎn)三百六十度,即“咚咚—鏘、咚咚—鏘”。是惠來英歌舞以獨特的表演技藝,演繹著海洋博大澎湃的地區(qū)民眾的性格。03.地區(qū)流派潮安文里英歌舞潮安文里英歌舞的主要道具稱為“英歌槌”,長度一般為1.2尺到2.0尺。英歌舞主要是搬演《水滸傳》故事,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表演人數(shù)最多不超過108人。潮安文里英歌的內(nèi)容,與潮汕其他地區(qū)的英歌大致相同,主要是表現(xiàn)梁山好漢化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其主要情節(jié)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妝賣藝、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凱旋歸山、歡慶團圓等。在明快的音樂節(jié)奏中,舞蹈演員邊舞邊吼,虎虎生威,且在舞動過程中不斷地變換著隊型,組合成“天罡圖”“滿天星”“雙金錢”“眾星捧月”“打中街”“雙龍吐瑞”等陣形;潮安文里英歌的動作主要有洗街、藏劍、單、雙鏢槍、背槌、過跨、勾腳等。舞者們手持英歌槌交錯翻轉(zhuǎn)叩擊,其動作豪放、陽剛威武,配合著震天的鼓聲、英歌槌猛擊的聲音,用剛勁、雄輝的腳步,踏出一個波瀾壯闊的世界,展示出不可抑制、直沖九霄的力量與豪情。以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梁山伯英雄好漢形象,與潮汕民間驅(qū)邪除惡、迎祥接福的的社會祈愿聯(lián)系起來,對于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04.傳承保護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YINGGEWU非遺系列04.傳承保護傳承價值通過英歌祈求平安吉祥,表達愛憎,抒發(fā)斗志。從最初的游神賽會,到如今的節(jié)日盛會、商戶開業(yè)、樓宇落成、大橋通車、華僑觀光等等活動,無不請英歌隊到場表演,以表示歡樂和慶賀。英歌又是增進鄉(xiāng)誼、鄰誼、僑胞和睦團結的重要紐帶,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不可分,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傳承現(xiàn)狀英歌表演主要依附于民俗活動,依靠鄉(xiāng)土文化代代傳承的凝聚力。如今,這一綿延數(shù)百年的非遺也在傳承發(fā)展,改進表演內(nèi)容、走進學校社區(qū)、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在當下生活迸發(fā)嶄新活力。[19]為推動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近年來,汕頭潮州等地組織英歌進校園、進社區(qū),推動英歌表演技藝的傳承發(fā)展。加入英歌隊伍的年輕人逐年增加,表演水平也逐步提高。04.傳承保護保護措施2006年5月20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公布,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申報的英歌(普寧英歌、潮陽英歌)項目作為民間舞蹈之一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11年5月23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公布,廣東省陸豐市申報的英歌(甲子英歌)項目作為傳統(tǒng)舞蹈之一進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05.社會影響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是流行于廣東省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區(qū)?一種糅合南派武術、戲?等劇?地方藝術為?體一?的民間廣場舞蹈,中國香港和泰國等地也流行YINGGEWU非遺系列05.社會影響英歌舞在北京2006年5月20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公布,廣東省揭陽市、汕頭市申報的英歌(普寧英歌、潮陽英歌)項目作為民間舞蹈之一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英歌舞在北京198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LNG運輸車輛改裝與安全檢測合同3篇
- 2024年食品行業(yè)社會保險管理與代繳合同
- 2025年度物流車輛智能系統(tǒng)升級合同4篇
- 2025年度醫(yī)療健康公司股權轉(zhuǎn)讓與產(chǎn)業(yè)鏈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業(yè)大廈車位包銷及物業(yè)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倉儲物流系統(tǒng)建設承包經(jīng)營協(xié)議4篇
- 2024石材行業(yè)石材應用技術研究采購合同2篇
- 2025年度網(wǎng)絡直播個人勞務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嬰幼兒專用牛奶采購合作協(xié)議書3篇
- 2025年電動自行車品牌代理銷售合同標準版2篇
- 有砟軌道施工工藝課件
- 兩辦意見八硬措施煤礦安全生產(chǎn)條例宣貫學習課件
- 廣西失敗企業(yè)案例分析報告
- 湖南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監(jiān)理服務費計費規(guī)則
-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第九章 統(tǒng)計》同步練習及答案解析
- 兒科護理安全警示教育課件
- GB/T 16886.23-2023醫(y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23部分:刺激試驗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
- 洪恩識字識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國家中英文名稱及代碼縮寫(三位)
- 高二物理選修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