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年級上冊第8單元第2課時《龍咚鏘》教學設計授課內容授課時數授課班級授課人數授課地點授課時間課程基本信息1.課程名稱:1年級上冊第8單元第2課時《龍咚鏘》
2.教學年級和班級:一年級
3.授課時間:第2課時
4.教學時數:45分鐘
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鑼鼓的基本知識,學會欣賞《龍咚鏘》。
2.通過模仿、演奏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3.結合課文,引導學生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a.老師展示鑼鼓,引導學生說出鑼鼓的名稱。
b.播放《龍咚鏘》,讓學生初步感受鑼鼓節(jié)奏。
2.新課內容學習(15分鐘):
a.老師講解《龍咚鏘》的節(jié)奏特點,如強弱、快慢等。
b.學生跟隨老師一起模仿演奏《龍咚鏘》。
3.實踐活動(15分鐘):
a.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種鑼鼓,合作演奏《龍咚鏘》。
b.學生互相評價,討論如何提高團隊協作和節(jié)奏感。
4.課文結合(5分鐘):
a.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了解《龍咚鏘》的背景和意義。
b.學生分享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5.總結與拓展(5分鐘):
a.老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強調節(jié)奏感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b.學生課后嘗試創(chuàng)作自己的鑼鼓節(jié)奏,下節(jié)課分享。
教學評價:
1.學生能熟練模仿和演奏《龍咚鏘》。
2.學生能理解并運用鑼鼓的節(jié)奏特點。
3.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認識和興趣。核心素養(yǎng)目標1.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通過《龍咚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辨識并理解鑼鼓音樂的節(jié)奏與韻律。
2.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力,通過模仿演奏,增強學生對音樂強弱、快慢的掌控,展現個體對音樂的獨特表達。
3.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與傳承意識,通過了解《龍咚鏘》的文化背景,激發(fā)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尊重。
4.發(fā)展學生的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在集體演奏活動中,學會互相配合,提高集體協作的效率與藝術表現。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但在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方面仍有待提高。在音樂領域,學生具備以下特點:
1.學生層次:一年級學生對音樂的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知識體系尚不完善。他們對簡單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夠感知和模仿,但對于復雜的音樂元素掌握不足。
2.知識方面:學生在幼兒園階段接觸過一些簡單的音樂活動,如唱歌、跳舞等,但對于鑼鼓音樂的了解相對有限。大部分學生對鑼鼓的名稱、演奏方法及節(jié)奏特點等方面的知識掌握不足。
3.能力方面: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表現力、節(jié)奏感和協調性正處于培養(yǎng)階段。他們在模仿演奏時,可能會出現節(jié)奏不穩(wěn)定、力度控制不當等問題。此外,學生在集體合作演奏中,團隊協作能力有待提高。
4.素質方面:學生在道德素質、文化素養(yǎng)方面表現良好,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尊重和興趣。但在自我約束、課堂紀律方面,部分學生表現不足,可能會影響課堂學習氛圍。
5.行為習慣: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學習中,部分學生可能出現走神、交頭接耳等現象,這對課程學習造成一定影響。
針對以上學情,以下分析對課程學習的影響:
1.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程度影響課程進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調整教學難度,確保學生能夠逐步掌握鑼鼓音樂的節(jié)奏和演奏技巧。
2.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對課堂效果產生影響。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協調性,通過集體演奏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3.學生的行為習慣對課堂紀律和教學氛圍產生影響。教師需加強課堂管理,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4.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尊重有助于課程開展。教師可結合課本內容,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龍咚鏘》的文化背景,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教學資源準備1.教材:
-確保每位學生都有一本1年級上冊音樂教材,包含第8單元《龍咚鏘》的相關內容。
-準備教材中提到的鑼鼓音樂的樂譜和歌詞,以便學生跟唱和演奏。
2.輔助材料:
-收集和準備《龍咚鏘》的演奏視頻,展示不同形式的鑼鼓表演,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學習節(jié)奏。
-準備鑼鼓樂器的圖片和名稱,用于課堂上的認知教學。
-制作鑼鼓節(jié)奏的圖表,標出強弱拍,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
-準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相關圖片,如龍圖騰、傳統(tǒng)節(jié)日場景等,用于介紹《龍咚鏘》的文化背景。
3.實驗器材:
-準備一定數量的鑼鼓樂器,如小鼓、鑼、木魚等,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實踐活動中親手操作。
-檢查樂器是否完好無損,確保使用時的安全性。
-準備耳機和音響設備,用于播放音樂和視頻,保證音質清晰。
4.教室布置:
-將教室座位設置為小組形式,每組配有一套鑼鼓樂器,便于學生分組練習和討論。
-在教室前方設置一個表演區(qū)域,用于學生展示和集體演奏。
-在墻上張貼鑼鼓節(jié)奏圖表和傳統(tǒng)文化圖片,營造學習氛圍。
-確保教室光線充足,通風良好,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5.其他準備: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安全,提前進行安全教育,告知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樂器,避免意外傷害。
-準備好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表格,用于記錄學生的表現和進步。
-教師提前熟悉教材和輔助材料,確保教學內容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教學實施過程1.課前自主探索
教師活動:
-發(fā)布預習任務:通過班級微信群,發(fā)布《龍咚鏘》的預習資料,包括樂譜、樂器圖片和預習問題。
-設計預習問題:圍繞鑼鼓音樂的特點,設計問題如“你聽過鑼鼓音樂嗎?它們通常在哪些場合使用?”
-監(jiān)控預習進度:通過微信群收集學生的預習反饋,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
學生活動:
-自主閱讀預習資料:學生按照要求,閱讀預習資料,嘗試理解鑼鼓音樂的基本概念。
-思考預習問題:學生針對預習問題進行思考,記錄自己的理解和疑問。
-提交預習成果:學生將自己的預習筆記或問題提交至微信群或老師處。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微信群共享預習資料,提高預習效率。
作用與目的:
-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鑼鼓音樂,為課堂學習打下基礎。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
2.課中強化技能
教師活動:
-導入新課:通過播放《龍咚鏘》的視頻,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講解知識點:詳細講解鑼鼓的節(jié)奏特點,通過實際演奏展示強弱拍。
-組織課堂活動:設計分組演奏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鑼鼓節(jié)奏。
-解答疑問:針對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
學生活動:
-聽講并思考:學生認真聽講,思考鑼鼓音樂的特點和演奏方法。
-參與課堂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分組演奏,體驗鑼鼓音樂的魅力。
-提問與討論: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提問,與同學和老師討論。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講授法:通過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理解鑼鼓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
-實踐活動法:通過分組演奏,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作用與目的:
-加深學生對鑼鼓音樂節(jié)奏特點的理解,掌握基本演奏技能。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3.課后拓展應用
教師活動:
-布置作業(yè):根據本節(jié)課內容,布置課后練習,如創(chuàng)作自己的鑼鼓節(jié)奏。
-提供拓展資源:推薦與鑼鼓音樂相關的書籍和網站,供學生深入了解。
-反饋作業(yè)情況:及時批改作業(yè),給予學生反饋和鼓勵。
學生活動:
-完成作業(yè):學生認真完成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拓展學習: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進一步探索鑼鼓音樂文化。
-反思總結: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提出改進建議。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習慣。
-反思總結法:引導學生通過反思,促進自我提升。
作用與目的:
-鞏固學生對鑼鼓音樂的理解和演奏技能。
-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通過反思總結,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成效,促進自我改進。教學資源拓展-《中國傳統(tǒng)音樂》:介紹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展歷程、音樂特點以及各種樂器的使用,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
-《音樂欣賞入門》:提供各種音樂類型的欣賞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欣賞音樂,提高音樂素養(yǎng)。
-《音樂與生活》:探討音樂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將音樂融入生活,培養(yǎng)對音樂的熱愛。
-《音樂創(chuàng)作入門》:介紹音樂創(chuàng)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培養(yǎng)音樂創(chuàng)造力。
-《音樂家故事》:分享著名音樂家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故事,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音樂情懷。
2.拓展建議:
-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中國傳統(tǒng)音樂》,了解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文化素養(yǎng)。
-鼓勵學生閱讀《音樂欣賞入門》,學會欣賞各種類型的音樂,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建議學生將所學音樂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記錄生活中的音樂元素,培養(yǎng)對音樂的熱愛。
-鼓勵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自己的音樂作品,激發(fā)音樂創(chuàng)造力,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建議學生閱讀《音樂家故事》,了解音樂家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故事,培養(yǎng)音樂情懷。
3.課外活動:
-組織學生參觀音樂廳或音樂會,讓學生現場感受音樂的魅力,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鼓勵學生參加學?;蛏鐓^(qū)的音樂活動,如合唱團、樂隊等,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組織音樂創(chuàng)作比賽,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音樂作品。
-邀請音樂家到校進行講座或表演,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音樂家,了解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心得體會。
-組織學生參加音樂夏令營或音樂交流活動,拓寬音樂視野,提升音樂素養(yǎng)。
4.家長參與:
-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如陪伴孩子練習樂器、參加音樂活動等,增進親子關系,共同體驗音樂的魅力。
-與家長分享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了解音樂對孩子成長的積極作用,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欣賞音樂、參加音樂活動,共同營造家庭音樂氛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興趣。課后作業(yè)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龍咚鏘》的節(jié)奏特點,并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還能聽到哪些類似的節(jié)奏。
答案示例:節(jié)奏特點:強弱分明,快速激烈。類似節(jié)奏:如打擊碗筷、拍手等。
2.請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一段簡單的鑼鼓節(jié)奏,并描述創(chuàng)作思路。
答案示例:創(chuàng)作思路:以強弱節(jié)奏為基礎,加入快慢變化,形成獨特的鑼鼓節(jié)奏。
3.請學生列舉本節(jié)課學到的鑼鼓樂器,并簡要介紹其特點。
答案示例:鑼鼓樂器:小鼓、鑼、木魚。特點:小鼓聲音清脆,鑼聲音洪亮,木魚聲音短促。
4.請學生描述在分組演奏活動中,自己所在團隊的合作過程和收獲。
答案示例:合作過程:團隊成員相互溝通,共同練習,逐步協調。收獲: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和節(jié)奏感。
5.請學生談談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并結合《龍咚鏘》的學習,說明音樂在傳承文化中的作用。
答案示例: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豐富的音樂元素。作用:音樂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音樂可以感受到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歷史文化。教學反思與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一年級的學生對于鑼鼓音樂的興趣非常濃厚,他們活潑好動,愿意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在分組演奏環(huán)節(jié),我觀察到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有了明顯的提升,他們互相幫助,共同練習,逐步協調,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然而,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首先,部分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場調查類合同范例
- 工地鋼材合同范例
- 外墻保溫安裝合同范例
- 開發(fā)空間租賃合同范例
- 建筑原料供貨合同范例
- 衛(wèi)生監(jiān)督聘用合同范例
- 小區(qū)閑置租賃合同范例
- 與他人簽訂合作合同模板
- 外貿進進口合同范例
- 建筑公司用人合同范例
- 100句英文記7000雅思單詞帶單詞解釋和音標
- 勞務投標書技術標
- 送達地址確認書(訴訟類范本)
-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第五章 馬克思列寧主義在蘇聯的發(fā)展及曲折
- ASME-第Ⅸ卷焊接工藝評定,焊工技能評定
- 初三家長會物理學科
- 調度通信系統(tǒng)搬遷方案
- 師曠論學 課件
- 化學品鑒別分類報告
- 國風古韻中國風文化模板課件
- 西門子RWD60控制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