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嚴選指南_第1頁
保險嚴選指南_第2頁
保險嚴選指南_第3頁
保險嚴選指南_第4頁
保險嚴選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保險嚴選指南目錄\h第一章不懂這些,千萬別投保\h保險是什么?它有什么用?\h保險這么多,怎么分類?\h哪些保險一定要買?\h第二章如何科學配置保險方案?\h一年應該花多少錢買保險?\h家里那么多人,應該先給誰買?\h家庭頂梁柱,怎么買保險?\h全職太太,如何優(yōu)化保險方案?\h只花一千元,就能給孩子配好保險?\h家有老人,怎么花最少的錢解決保障問題?\h為什么理財型保險那么招人厭?\h第三章如何避免保險理賠糾紛?\h投保前要不要先去做體檢?\h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問卷,怎么填最聰明?\h如何快速看懂一份保險合同?\h受益人怎么填最穩(wěn)妥?\h第四章幾個不為人知的投保省錢秘訣\h買保險一定要挑大公司、大品牌才靠譜嗎?\h除了代理人,還有什么渠道可以買保險?\h網(wǎng)上的保險那么便宜,靠譜嗎?\h繳費期限怎么選最劃算?\h保險防忽悠指南\h第五章投保后的四大必備錦囊\h務必妥善整理并保管保單\h投保后市場上出現(xiàn)更好的產(chǎn)品,如何更新保障方案?\h如何理賠和退保?\h理賠遇糾紛,如何與財大氣粗的保險公司“對抗”?\h附錄1定期壽險對比評測\h附錄2重疾險評測\h附錄3百萬醫(yī)療險評測\h附錄4意外險評測第一章不懂這些,千萬別投保保險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保險,其實就是一紙合同,白紙黑字寫清楚了我們和保險公司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作為消費者,我們的義務主要是每年要交多少錢給保險公司,以及要交多少年。相應地,保險公司的義務是保險公司要提供哪些保障,保險期間多久。這些權利義務信息,全部在保險合同里寫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簡單來說,保險的作用就是當一些風險,比如意外或疾病不期而至時,我們能夠憑保單找保險公司理賠一筆錢,以便應對風險。根據(jù)不同的保障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保險劃分成不同的種類,比如跟我們生命直接掛鉤的是壽險,跟重大疾病相關的是重疾險,跟意外事故相關的是意外險,等等,后面會給大家一一介紹。保險作為家庭理財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有意思的是,一些所謂理財達人卻經(jīng)常把它跟理財割裂開來,單純地認為理財僅僅是讓資產(chǎn)保值增值,跟保險無關。殊不知,這是誤把投資當成了理財?shù)娜績?nèi)容,但投資只是理財中的一個板塊罷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尤其是家庭理財,第一步是留出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第二步是購買合適的商業(yè)保險以構建家庭財務保障體系,之后才有資格考慮投資賺錢的事。這就像蓋摩天大樓之前一定要把地基打好一樣,否則,不管我們把它蓋得多高多華麗,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它都可能轟然坍塌,我們就會前功盡棄。因此,保險可以說是我們家庭理財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核心基石,當你覺得保險不是當務之急可以慢慢來的時候,可能風險已不期而至。當厄運真的降臨,你才幡然醒悟,悔不當初,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卻為時已晚,因為你已經(jīng)不符合保險公司的投保要求了。這樣的悲劇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發(fā)生太多次了,每次說起來都讓人不禁發(fā)出一聲嘆息。在后面的章節(jié),我會把跟我們關系最密切的保險知識,用盡可能簡潔易懂的語言,進行系統(tǒng)性的闡釋和講解。請相信,讀完這本書,你一定會對保險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今后買保險就能買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絕對不會被保險業(yè)務員牽著鼻子走。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保險的功能。保險的底層功能是保障,升級功能是責任。先來看保障,保障什么?保障自己將來的生活不會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打入“十八層地獄”。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很多家庭都因病致貧或者因病返貧,當不幸來臨的時候,他們只能賣車賣房籌款治病,甚至連累家人背上一屁股債。如果能早早打算,提前給家人配置好保險,這些風險就可以轉(zhuǎn)嫁給保險公司了,兩種不同的選擇導致的最終結果簡直是天壤之別!再說責任,誰的責任?你的責任!你對誰的責任?你對家庭的責任!如果你上有七旬老母要贍養(yǎng),下有三歲小兒要撫養(yǎng),旁邊有全職帶孩子的太太,背上還有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房貸要你慢慢還,這時你突然撒手人寰了,那么倚仗著你的收入來生活的這一大家子人要怎么活下去?更何況他們還是這個世界上你最親最愛的人。你如果是這種家庭狀況,明知自己責任重大,卻心存僥幸,不給自己配置足額的保障,就跟開車不系安全帶以生命為賭注的賭徒?jīng)]有什么區(qū)別。所以,如果不想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意外和不可預知的疾病打斷,我們就要提前規(guī)劃,盡早根據(jù)實際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科學的保險配置,防患于未然。這就是保險的作用,它能保障我們和家人的生活不被突如其來的風險擾亂甚至顛覆。保險這么多,怎么分類?通過前文的講解,大家對保險應該有基本的認識了,了解了它的作用也認識到它對家庭財務的意義,知道它能防止我們被突如其來的風險打入“十八層地獄”。可是市場上的保險產(chǎn)品那么多,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呢?一些之前沒怎么接觸保險的人,可能會誤以為自己只要買了一份保險,就能保障一生。這么想就太天真了,且不說目前還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的產(chǎn)品能做到如此全面,即便真有,力哥相信絕大部分人也是負擔不起的。保險作為一種金融工具,為了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被定制成數(shù)以萬計、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比如有的只保汽車,那就是車險;有的只保癌癥,那就是防癌險;有的只保人的壽命,那就是壽險……我們作為消費者,需要做的就是在眾多保險產(chǎn)品中挑選適合自己的,用盡可能少的資金換取盡可能多的保障。因此,接下來的這部分內(nèi)容我們重點講講如何給保險分類,以幫助我們高效地挑選合適的產(chǎn)品,以便后期我們進行家庭保障規(guī)劃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保險的分類有很多種,這里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分類。1.按照保險的性質(zhì)劃分用這種方式分類,我們可以把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商業(yè)保險和政策性保險。(1)社會保險它指的是國家為了推行某種社會政策,增進某種福利,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實施的一種強制性保險。比如大家熟知的“五險”就是社會保險,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以及生育保險。由于是強制性的,所以這類保險是我國目前普及率最高的保險。(2)商業(yè)保險商業(yè)保險是指簽訂保險合同,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形式,由專門的保險企業(yè)經(jīng)營的保險。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約定好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比如投保人要每年按時繳費,保險公司則負責在發(fā)生事故的時候賠付,幫助被保險人渡過難關。商業(yè)保險跟社會保險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社會保險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福利性,而商業(yè)保險是市場行為,商業(yè)保險公司的創(chuàng)立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當然,不要看到“營利”二字就覺得商業(yè)保險不好,商業(yè)保險的出現(xiàn)給保險市場注入了活力,保險公司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就必須根據(jù)市場的需求開發(fā)出保障更全面、價格更便宜的產(chǎn)品。因此,在品類多樣性方面,商業(yè)保險是社會保險無法比擬的。(3)政策性保險政策性保險應該是大家接觸比較少的一類保險,指政府通過政策的推動,利用保險的機制,以達到某種政策目的的保險形式。政策性保險和商業(yè)性保險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商業(yè)保險是為了追求利潤,而政府推動的政策性保險是利用保險機制達到某種政策性的目的,比如,農(nóng)業(yè)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都屬于政策性保險。2.根據(jù)保險的標的進行劃分通過區(qū)分不同的保險標的,我們大致可以把保險劃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1)人身保險顧名思義,它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以及意外傷害保險。人身保險中的人壽保險,是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生存保險、生死兩全壽險等。健康保險的標的是我們的人身健康,常見的有重大疾病保險、醫(yī)療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以及護理保險等,被保險人如果因健康原因?qū)е陆?jīng)濟損失,保險公司就給付一定的保險金進行賠償。意外傷害保險是指因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被保險人死亡或者殘疾,由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判斷某個事故是否屬于意外,我們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四點,即“突發(fā)的、外來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比如,交通事故大多屬于意外,而感冒不屬于,因為感冒屬于疾病。(2)財產(chǎn)保險財產(chǎn)保險以法人或自然人所擁有的各種物質(zhì)財產(chǎn)和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因發(fā)生事故導致財產(chǎn)的損失,則以金錢或?qū)嵨镞M行補償?shù)囊环N保險。財產(chǎn)保險包括財產(chǎn)損失保險、責任保險和信用保證保險。實際上,財產(chǎn)保險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財產(chǎn)保險包括財產(chǎn)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狹義的財產(chǎn)保險,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稱為財產(chǎn)損失保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的財產(chǎn)保險一般指保障家庭財務或房屋坍塌損壞的家財險,以及保障汽車的車險。3.根據(jù)是否具有理財功能分類保險從誕生至今,在單純給各種標的提供保障的基礎上,又衍生出資產(chǎn)保值、增值的功能。根據(jù)是否具有理財功能,保險常被分為保障型保險和理財型保險。簡單來說,保障型保險只負責保障,是保險最初最純粹的形態(tài)。而理財型保險是在保障風險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資產(chǎn)的保值增值功能。有的保險只有理財功能,不提供任何人身保障。分紅險、萬能險這類具有理財功能的產(chǎn)品,往往會搭配一些保障型的產(chǎn)品,比如壽險、重疾險等。這樣,在保障身故和重大疾病風險的時候,我們所繳的保費就有了一定的保值或增值功能。而純理財型的產(chǎn)品,如年金險、教育險、養(yǎng)老險,則可以被單獨當作一種“理財產(chǎn)品”看待。至于理財險過去為什么那么招人厭,力哥會在第二章專門講解。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保險的這三種分類方式,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類型的保險產(chǎn)品,我們都能迅速地進行歸類,迅速地判斷某一款保險產(chǎn)品能否為我們所用。哪些保險一定要買?現(xiàn)代保險業(yè)從大類上劃分,主要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我們分別了解一下,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需要配置的險種,看看它們的保障功能是什么,看看它們對我們的財務及生活有什么樣的意義。1.人身保險(1)壽險力哥第一個想分享的是壽險,因為它對一個家庭來說意義重大。下面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講解:壽險是什么?如何確定壽險的保額?哪一種壽險更適合大家?壽險,是人壽保險的簡稱,這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簡單來說,就是去世了就賠錢,一般包括疾病身故、意外身故和自然身故。力哥之所以先給大家講解壽險,是因為它是家庭責任的體現(xiàn),對家庭經(jīng)濟支柱而言尤其重要。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萬一在還需要償還房貸、撫養(yǎng)孩子的壯年時不幸撒手人寰,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活著的配偶、孩子和父母還能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大筆保險賠償金。有了這筆錢,家人今后還房貸和孩子上學的錢就有了,一家人的生活還能正常進行下去,不至于在情感上遭受重創(chuàng)后,在物質(zhì)生活上受到二次打擊。所以壽險的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你現(xiàn)在收入不高,只要身上背負了這些家庭責任,就一定要趁早配置。那我們在給自己購買壽險的時候,應該選擇多少保額最合適呢?這里先介紹一下“保額”的概念,簡單來說,保額就是當風險發(fā)生時,我們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比如壽險的保額是100萬元,如果被保險人不幸去世,保單的受益人可以向保險公司理賠100萬元。一般壽險的保額需要覆蓋4個缺口。缺口1:家庭負債,包括還沒償還的房貸、車貸、民間借貸和信用卡等其他個人欠款。缺口2:家庭日常生活開支,一般建議預留100倍的家庭月開支,如果你們家平時一個月開支4000元,那么這部分缺口至少是40萬元。缺口3: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孩子年齡越小,你對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這部分缺口就會越大。所以,這個缺口不同家庭的差異會比較大,最少可能需要20萬元,最多可能需要200萬~400萬元,上不封頂。缺口4:父母的贍養(yǎng)費,有的人父母生活在農(nóng)村,沒有固定的養(yǎng)老金收入,需要以自己的收入來補貼,那么就要在規(guī)劃自己壽險的時候重點考慮。這部分同樣按照每個家庭的實際需要預留。這4個缺口金額加起來,再扣除家庭所有的流動資金,就是家庭的壽險保障缺口了。比如4個缺口金額合計200萬元,家里的銀行存款、理財產(chǎn)品合計50萬元,那么家庭壽險的保障缺口就是150萬元。搞清楚應該配置多少保額的壽險后,我們再來看看應該具體選擇哪一種壽險。壽險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和生死兩全壽險。定期壽險,顧名思義就是只保一個固定期限的壽險,比如保到60歲,如果60歲之前去世保險公司就賠錢,60歲之后去世就不賠錢。終身壽險是從投保之日起,不管未來被保人活到多少歲去世,保險公司都賠錢。生死兩全壽險則是被保險人在青壯年階段不幸去世,保險公司就賠償壽險保額,等被保險人年齡大了,身上沒有那么多家庭責任了,該保險就變成了養(yǎng)老儲蓄保險,或者在某個年齡段返還全額保費,作為養(yǎng)老金使用。三種壽險,哪一種更適合大多數(shù)人呢?一般情況下,更建議大家選擇定期壽險,雖然保險期間不能覆蓋一生,但它勝在價格低,可以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高的保額,而且保障期限靈活,剛好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作為家庭經(jīng)濟支柱,最需要壽險保駕護航的年齡段是30~60歲,一般人在這30年會有房貸、車貸、結婚、子女教育、給父母養(yǎng)老等方面的責任帶來的支出,這一階段可以是說最“壓力山大”的人生階段。但大多數(shù)人在60歲之后,一般房貸都還清了,孩子畢業(yè)工作了,自己的父母可能已經(jīng)離世了,這時候身上的家庭責任輕了很多,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了,就算此時不幸撒手人寰,也不會對家庭財務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有沒有壽險就沒那么重要了。所以,買壽險的關鍵不是保險期間要多長,而是保障的這段時間是不是我們最要緊的階段。一般保到我們60歲左右就夠了,關鍵是配置的保額一定要充足。至于終身壽險和生死兩全險,人總有一死,這類產(chǎn)品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理賠概率是100%,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也不是吃閑飯的,所以咱們就別想著能占保險公司的便宜了,除非去世得早,否則買這類保險一定是虧的。壽險只跟生或死相關,只要投保的時候符合保險公司的健康要求,基本不會存在什么糾紛,這種相對比較簡單的保險,我們在挑選時直接比較價格就行了。說實話,在這么多保險品種中,壽險是最令人感到窒息的一種。因為它是唯一鐵定和你本人無關的保險,當你贏了這場保險“賭局”的時候,也就是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換句話說,買壽險不是因為愛自己,而是因為愛他人,愛你最愛的那些人。所以,強烈建議以下四類人群,千萬不要心存僥幸,有條件的一定要盡快為自己購買壽險。第一類是已婚,但另一半沒有工作收入或收入比較低的人。第二類是已經(jīng)離婚,并且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人。第三類是名下有高額房貸沒有還清的人。第四類是未婚未育,名下沒有大額負債,但父母在農(nóng)村沒有城鎮(zhèn)社保養(yǎng)老金和醫(yī)療保險的人。(2)重疾險如果說壽險是一個成年人對家庭負責的重要標志,那么重疾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負責的標志。那么,重疾險到底是什么?重疾險是重大疾病保險的簡稱,是指由保險公司以特定重大疾病為保障項目,當疾病確診或達到某種狀況的時候,保險公司就一次性賠付一筆錢。所謂特定重大疾病,包括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后遺癥等等。比如,有人買了50萬元保額的重疾險,不幸確診得了癌癥,就可以找保險公司一次性理賠50萬元。重疾險最大的優(yōu)勢是,所得的理賠款可以由我們自行支配,既可以用于治療,也可以挪作他用,比如覆蓋家庭的生活開支。重疾險的保險理賠款主要能解決三個問題。一是看病花費??床【偷没ㄥX,治療重大疾病的花費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這筆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二是病后誤工費。重大疾病可不像感冒發(fā)燒,打個針吃個藥在家里睡一天覺,第二天就能元氣滿滿地復工。一旦確診了重疾,這個人十有八九就得躺在病床上接受漫長的治療,就算沒有一年半載,也得治療好幾個月,肯定要長期請病假,甚至會面臨失業(yè)的問題。這么一來,平日里的工作收入將會大幅下降甚至中斷。如果生病的人過去沒有足夠多的積蓄,日常開支、孩子的教育費、每月的房貸就都成問題了。由于重疾險的理賠款并沒有限制使用范圍,因此這筆賠款也可以用于解決以上問題。三是重大疾病的康復費用。得過重疾的人,一般身體會非常虛弱,不僅要做康復訓練,而且往往需要食用大量的營養(yǎng)品,這些都需要金錢支撐,因此同樣需要重疾險的理賠款作為后援。那這幾項開支大概要花多少錢呢?說實話,沒有上限。以目前中國的物價水平和醫(yī)療花費情況看,至少得50萬元的重疾險保額,再低的話,就很難完全覆蓋這些風險敞口了。如果有條件,建議大家多配置一些,畢竟未來還要面對通貨膨脹以及醫(yī)療通脹的風險。和壽險不同,重疾險種類繁多,有只保癌癥的防癌險,也有保100種重大疾病的重疾險,相對比較復雜。普通人在挑選重疾險時面臨的第一個困惑就是:我到底該選擇保多少種病的重疾險呢?其實這個問題不用太操心,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與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一起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guī)范》,其中規(guī)定重大疾病險必須包含6種必保重疾以及19種建議保障的重疾。1.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2.急性心肌梗死3.腦中風后遺癥——永久性的功能障礙4.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干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5.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6.終末期腎?。ɑ蚍Q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7.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8.急性或亞急性重癥肝炎9.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藥物濫用所致11.腦炎后遺癥或腦膜炎后遺癥——永久性的功能障礙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藥物濫用所致13.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14.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15.癱瘓——永久完全16.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17.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18.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19.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20.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21.嚴重原發(fā)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xiàn)22.嚴重運動神經(jīng)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23.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24.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25.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到了2021年,監(jiān)管又針對以上25種必保重疾做了補充、修訂,不僅更新了一些疾病的定義確診標準,而且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3種重疾和3種輕癥。新增的3種重疾分別是:1.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2.嚴重克羅恩病3.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新增的3種輕癥分別是:1.輕度惡性腫瘤2.較輕急性心肌梗死3.輕度腦中風后遺癥自2021年1月之后上市銷售的重疾險產(chǎn)品,保險公司基本都會乖乖地把這28種重大疾病+3種輕癥包含進去,并且使用最新的疾病確診要求。所以,只要是2021年1月以后推出的重疾險,我們?nèi)シ礂l款就會發(fā)現(xiàn),前28種重疾和前3種輕癥的定義是一樣的。那么,為什么偏偏是這些疾病?因為這28種重疾和3種輕癥的發(fā)病率特別高,以28種重疾為例,10個患重疾的人里面,大概有9個人得的就是這28種重大疾病中的一種。尤其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癥這一重大疾病,就占了所有理賠的近七成。因此,了解這一點之后,我們在選擇重疾險的時候不用過于看重產(chǎn)品包含的疾病數(shù)量。如果擔心患上這28種常見重大疾病之外的重疾,那么你選擇承保大于50種疾病的重疾險也夠了。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重疾險劍走偏鋒,號稱包含了100種甚至更多的重疾,其實那些罕見疾病的發(fā)病概率極低,卻給保險公司大幅提高保費提供了借口,我們不要上當。建議大家在比較市場上的重疾險時,承保同樣多的疾病,保費越便宜越好;付同樣多的保費,承保的疾病越多越好。但如果僅僅是因為多幾十種罕見疾病就要比其他競品貴出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那么我們完全沒必要買。另外,重疾險發(fā)展到現(xiàn)在,早已不是只保病情比較嚴重、治愈率比較低的重大疾病了,很多產(chǎn)品都可以選擇附加輕癥和中癥保障。輕癥、中癥和重疾的劃分標準是在當前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的水平下,判斷該疾病是否危及生命。如果危及生命就是重疾,反之就是輕癥或中癥。它們的保額低于重疾險主險,但保險期間相同。雖然輕疾和中癥的發(fā)生概率高于重疾,但治療費用和對家庭造成的沖擊遠小于重疾,所以到底要不要買附帶輕癥和中癥保障功能的重疾險,并沒有標準答案。如果附帶輕、中癥的產(chǎn)品價格可以接受,選上也無妨。除此之外,有些重疾險還設置了輕癥及中癥的豁免條款,這就是說,發(fā)生輕癥或中癥不但會額外得到一筆理賠款,而且考慮到許多病癥今后有惡化成重疾的可能,會影響被保險人以后的工作收入,所以確診輕癥或中癥后,投保人后續(xù)便不需要再繳納保費,該保險合同繼續(xù)保障到保障期滿,比如70歲或終身。這也是力哥建議大家選擇最長繳費期限的原因之一,如果在長達30年的繳費周期中被保險人不幸罹患輕癥或中癥,只要附加了豁免條款,后續(xù)保費就不用交了。繳費的期限越長,被豁免的概率越高。這點對消費者來說是很好的,大部分良心產(chǎn)品都是默認自帶被保險人輕癥及中癥豁免的,就算單獨附加也多不了多少錢,建議附加上。還有,重疾險和壽險一樣,作為重要的長期保障險種,也存在到底要保障到多大年紀的問題。年紀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年紀越大收入水平越低越需要重疾險雪中送炭,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大家盡量選擇保終身的重疾險,預算有壓力可以考慮保到70歲。繳費方式盡量不要選擇“躉繳”,而是要像還房貸一樣,繳保費的時間能拖多長就拖多長!力哥每次在公眾號上一說到保險,就會有粉絲留言:“力哥,什么保險是性價比最高的?什么保險是最迫切需要買的?什么保險是對我們來說最有意義的?”其實,答案都一樣。那就是用你能承受的小錢,去防范發(fā)生概率雖然不大但也不算非常小,同時一旦發(fā)生又危害特別大的風險的保險。什么保險能同時滿足這三個要素,并且是最重要的呢?那就是重疾險,它完全符合這三條標準。首先,買重疾險花的錢不多;其次,哪天突然被診斷出癌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年齡越大,概率越高;最后,重疾一旦發(fā)生,整個家庭就會陷入無法扭轉(zhuǎn)的悲劇中。所以對個人來說,重疾險是所有保險中最重要的。(3)住院醫(yī)療險重疾險是一旦達到重疾的理賠標準,保險公司就會賠給我們一筆錢,這筆錢主要用來承擔我們的醫(yī)療花費、誤工費以及其他額外損失。接下來我們講另一個跟疾病相關的保險——醫(yī)療險。我們一般說醫(yī)療險,特指住院醫(yī)療險,也就是近幾年大家常聽到的百萬醫(yī)療險,它的保障功能其實和重疾險非常相似,主要也是保障疾病風險。醫(yī)療險與重疾險相比,一個很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報銷額度非常高,現(xiàn)在市場上的醫(yī)療險大多都能報銷上百萬元的住院花費,而且不像重疾險那樣有疾病限制,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是合理且必要的住院醫(yī)療花費它都管,所以乍一看它是一種很“萬能”的保險。不僅如此,對于成年人而言,最便宜的長期重疾險一年也要幾千元,而醫(yī)療險一年只要幾百元,對比下來醫(yī)療險簡直太便宜了。于是經(jīng)常有人問,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性價比“更高”的醫(yī)療險代替重疾險呢?慢著,且聽力哥給大家深度分析一下。重疾險是給付型的,意思是合同約定賠多少錢就賠多少錢。而且大多都是提前給付型的,比如小明買了一個保額為50萬元的重疾險,只要醫(yī)院出具報告證明小明的確得了胃癌,保險公司會立馬打50萬元到小明的銀行賬戶。這就意味著我們有了選擇權,比如,明知這病治不好,但還是想用這50萬元去搏一搏。或者知道這病真的很難治好,但也不想就此放棄,所以先拿這筆錢治病,等到病情越來越嚴重,不想浪費更多錢了,就將剩下的二三十萬元留給家人做未來生活之用。又或者,知道這病肯定治不好,索性聽天由命,也不用花冤枉錢天天躺在醫(yī)院里受罪了,趁人生最后還有幾個月的壽命,拿著這筆錢環(huán)游世界,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享受人生最后的時光。但醫(yī)療保險的理賠方式不一樣,是報銷型的。對手頭緊張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你得先東拼西湊把巨額醫(yī)藥費墊上,病看完了才能拿著發(fā)票找保險公司理賠。不僅如此,醫(yī)療險還有3個不可忽略的問題。首先,百萬醫(yī)療險一般都有免賠額,比如免賠額為1萬元,這意味著每次看病的花費經(jīng)過社保報銷后少于1萬元不賠,普通的門診看病和小病小災就別想理賠了。其次,別看醫(yī)療險的保費當下比重疾險低很多,但它的保費是隨著年齡上漲的,年齡越大保費越高,等到60多歲的時候,每年都要繳納大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累計的總保費遠遠大于重疾險的總保費。最后,醫(yī)療險的續(xù)保受制于未來不確定的醫(yī)療通脹情況,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長期保證續(xù)保的普通的百萬醫(yī)療險產(chǎn)品,大多是繳1年保1年,最好的情況也就是繳20年保20年,未來產(chǎn)品停售就不能續(xù)保了。這會導致一個致命的問題,萬一在四五十歲,身體小毛病比較多的時候,你長期投保的醫(yī)療險突然停售了,這時候想換別的醫(yī)療險接續(xù),那可就難了。由此可見,醫(yī)療險是萬萬不能代替重疾險的。不過反過來說也一樣,醫(yī)療險雖然限制多,但對比重疾險優(yōu)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短期看相當便宜。另外,醫(yī)療險是你只要住院接受治療保險公司就賠錢。但去醫(yī)院并不一定都是因為生病,也可能是被車撞了或者被人打了,情況嚴重需要住院,并且花費達到一定標準,醫(yī)療險也是能賠付的。也就是說,醫(yī)療險還包含意外導致的醫(yī)療費用,實際上它起到了一部分意外險的作用,保障范圍更大。所以,重疾險也不能完全替代醫(yī)療險。既然它們各有特色,相互不能替代,那么我們在什么情況下該買重疾險,在什么情況下該買醫(yī)療險呢?很簡單,就看我們手里的錢夠不夠多。眼下收入微薄的人,想省錢就買一年幾百元的醫(yī)療險,但要知道醫(yī)療險的局限性,以后有條件了一定要盡早補充重疾險。而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的人,最好是重疾險和醫(yī)療險一起配置,大病小病都有保障,千萬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醫(yī)療險和重疾險是一對王牌搭檔,千萬別拆散它們,兩個都配置,保障才更穩(wěn)妥?。?)意外險前文我們分別講了人身保險中的壽險、重疾險以及醫(yī)療險,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說一說人身保險的最后一個險種——意外險。有句老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個“萬一”指的就是意外。人人都有發(fā)生意外的可能,不同于壽險和重疾險,消費型意外險的價格非常便宜,一年幾百元的保費就能獲得幾十萬保額的意外險,杠桿很高,老少皆宜。力哥建議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買了基礎的社保之后,可以先給自己配置上意外險。接下來我們就從意外險的概念、如何確定保額、怎樣挑選意外險這三方面,說一說我們?nèi)绾位ㄐ″X辦大事。意外險,全名叫意外傷害保險,是指以意外傷害而致身故或殘疾為給付條件的人身保險。意外傷害按情況輕重分三種,意外身故、意外傷殘以及意外醫(yī)療。意外身故直接賠付合同規(guī)定的保額;意外傷殘則根據(jù)殘疾等級鑒定結果,按比例賠付保額;意外醫(yī)療最為常見,簡單說就是因為意外事故導致的傷害,不管嚴重與否,需要去醫(yī)院看病治療的情況統(tǒng)統(tǒng)算作意外醫(yī)療,可以憑醫(yī)院的票據(jù)報銷。其實說白了,意外險就是因意外事故去世進行賠付,因意外事故致殘進行賠付,因意外受傷看病給予報銷,有些意外保險甚至還給付住院津貼。那么,我們該如何確定意外險的保額呢?力哥建議一般以年收入的5到10倍來計算意外險的保額。消費型意外險的性價比很高,一份50萬元保額的綜合意外險一年不到200元,就算是預算比較緊張的家庭,也不會覺得負擔特別重。另外,建議大家選擇消費型意外險,一年一買就可以。至于那種繳10年保30年最后還會返還本金的意外險就不要碰了,其中的套路我們后面會專門進行講解??偠灾?,購買意外險相對比較簡單,在確認基本信息沒有問題、符合自己的需求后,在同樣的保障條件下哪個便宜就買哪個。具體來說,在挑選意外險時需要重點考察以下幾點。一是致使意外身故和傷殘的條件范圍夠不夠廣。有的產(chǎn)品只限定了交通意外,也就是在乘坐的交通工具上發(fā)生意外才能獲得理賠,甚至有些產(chǎn)品還限定了公共交通意外險,如果是自己開車或者騎自行車被撞了,是不賠的。而有的是綜合意外,無論在哪里發(fā)生的意外傷害都可以獲得理賠。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了,要選擇保障范圍更大的。二是意外醫(yī)療貓膩比較多。我們在挑選意外醫(yī)療險的時候,除了要留意它的賠付額度和免賠額,還要注意它的賠付比例。力哥建議大家最好選擇賠付比例為95%到100%的意外醫(yī)療險,同時還要關注意外醫(yī)療費用的報銷,是否包含社保外的用藥,如果包含的話就更好了。三是我們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職業(yè),是否符合意外險的投保要求。意外險只保意外,所以一般對健康沒有什么要求,即便已經(jīng)得了重大疾病,也有很多產(chǎn)品可以直接投保,獲得保障。但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意外險對被保人的職業(yè)是有限制的,職業(yè)風險等級越高越不好買。原因很簡單,辦公室文員發(fā)生意外的概率跟我們平時見到的在大廈外用繩索吊著清洗外墻的“蜘蛛人”相比,要低得多。因此,一般從事1~3類職業(yè)的人買意外險是輕而易舉的,而從事4~6類職業(yè)的人,則要好好挑選才行。具體屬于哪類職業(yè),要根據(jù)保險公司的“職業(yè)分類表”確定,各家公司的標準不統(tǒng)一。記住,一定要確定自己的職業(yè)符合意外險的保障要求再投保,避免以后發(fā)生不必要的糾紛。總結一下這四種人身保險的保障內(nèi)容。壽險是只要人去世了就賠,不管是因為意外、疾病還是自然死亡。重疾險是只要達到規(guī)定的理賠標準,就一次性賠付保額,可以是罹患重大疾病,也可以是因為意外事故導致肢體缺失、深度昏迷等。醫(yī)療險是只要住院花費達標,就可以憑醫(yī)院的票據(jù)報銷,沒有具體疾病的限制,無論是闌尾炎還是癌癥,只要花費符合要求就能申請報銷。意外險最簡單,只看是否是意外導致的事故,保障內(nèi)容包括意外身故、傷殘和醫(yī)療費用報銷。整體來看,一個人只要配置好以上四大險種,就足以應對一生中90%以上的疾病和意外風險。2.財產(chǎn)保險現(xiàn)代保險業(yè)從大類上劃分,主要是人身保險和財產(chǎn)保險,上面我們將主要的人身保險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講解財產(chǎn)保險中和老百姓關系最大的家財險和車險。(1)家財險家財險,全稱家庭財產(chǎn)保險,是以有形財產(chǎn)為保險標的的一種保險。說白了,就是針對你房子以及屋內(nèi)有形財產(chǎn)的意外險。許多人會忽視家財險,覺得沒用,其實保費才一百多元的家財險性價比非常高,建議大家趁早配置。不管你名下有自住房還是出租房,建議都買一下家財險。尤其是出租房,租客不會像你那么愛惜房子,所以房子容易出各種問題,比如私拉亂接電線,就有可能造成火災,火一燒起來,損失就大了。我們該怎樣挑選家財險呢?有三點建議。第一,家財險的保障范圍并不都是一樣的,保費也不一樣,一般來說,保障范圍越大的保費越高。但并不是說保障范圍越大、價格越高的家財險就一定好,建議大家仔細查看每種家財險的保障范圍和免責條款,在符合自家實際情況的前提下,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個。第二,保險公司一般不保金銀首飾、古董收藏這些不好鑒定實際價值的物品,如果需要對這些財物進行特別的保障,還要去買專門的財產(chǎn)險。第三,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家財險會排除“地震”和“海嘯”這兩種自然災害。所以如果你家那邊發(fā)生地震或海嘯的風險特別高,就不要買這種家財險了。簡單來說,家財險就是保障家庭房屋財產(chǎn)的一種意外險,根據(jù)自己想保障的內(nèi)容進行挑選就好,價格不會太貴,保障我們動輒幾百萬的房子一年的保費也就一兩百元。(2)車險說完家財險,我們再聊一聊車險,有車的朋友在購買車險時要注意,過去車險的坑非常多,直到2020年做了改革才變得簡單了起來。車險,全稱“機動車輛保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險種,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很多險種,包括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險、司機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玻璃險、盜搶險、涉水險、自燃險、劃痕險等等。其中,交強險是必須交的,不交違法,如果交警在路上查到你的車沒交交強險,可以當場扣車。而車損險沒什么好說的,也是基本配置,要注意的是,車損險的保額就是你這輛車的實際價值,而車子每年是會不斷折舊貶值的,所以車損險的最高保額每年都會下降,相應的車損險保費每年也會略微降一點兒。三責險是你的車萬一撞了人,保險公司理賠給你的你需要賠給被撞人的錢。按中國法律,只要開車撞人,不管是不是對方全責,涉事車輛多少都要賠點兒錢??偨Y一下,交強險是車險中的標配,不可或缺,此外,商業(yè)車險套餐中最重要的就是車損險和三責險?,F(xiàn)在人命很值錢,強烈建議大家一線城市三責險保額選擇150萬~200萬元,二線城市選擇100萬元,三四五六線城市最少選擇50萬元。那目前我們在哪里買車險更劃算呢?除了傳統(tǒng)的保險公司,我們還可以在一些國家許可的代銷保險的第三方平臺上購買車險,比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寶和微信都有賣車險的小程序,只不過入口隱藏得比較深,大家需要找一下。這兩個平臺賣的車險,總體上非常便宜,而且都是經(jīng)過挑選的大品牌保險公司。這些大公司因為資源豐富,除了發(fā)生重大事故后提供定損和救援的速度相對比較快,還會提供各種增值服務?;ヂ?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為保險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保險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老百姓。以上就是本章的內(nèi)容,內(nèi)容比較多,但比較重要,希望大家能反復閱讀,盡量把各個險種的保障功能和作用都記到自己的大腦中,這對我們后續(xù)章節(jié)的學習至關重要!第二章如何科學配置保險方案?一年應該花多少錢買保險?通過本書第一章的講解,相信大家對保險已有基本的認識,從本章開始,我們將進入家庭保障規(guī)劃的理論環(huán)節(jié),正式開始講解如何科學地為全家人配置保險。第一章強調(diào)過,家庭理財?shù)牡谝徊绞橇舫鼍o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第二步是購買合適的商業(yè)保險以構建家庭財務保障體系,之后才有資格考慮投資賺錢的事兒。換句話說,判斷一個人懂不懂理財,最重要的標志不是看他有沒有買房或者會不會炒股,而是看他有沒有考慮先給自己和家人配置最合適的保險,以應對不可預期的風險。我們先來解決家庭保障規(guī)劃中一個實際的問題——每年花多少錢買保險最合適?花得太多,會影響家庭資產(chǎn)的增長速度;花得太少,家庭保障不夠全面。不同的家庭,財務狀況也不一樣,如何為每個家庭科學規(guī)劃保費預算,確實是個技術活兒。力哥認為,主要有兩個衡量標準,一是看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二是看家庭的儲蓄和負債情況。我們在買保險時這兩個財務因素都要考慮到,但相比較而言,我覺得前者的參考價值更大。因為不管是出車禍、生重病還是不幸離世,這些都會導致我們預期的收入中斷、減少或永久喪失,而家庭的支出卻很可能會因此大幅提高。比如,一個人不幸罹患癌癥,就不能再正常上班了,他需要每天奔波于醫(yī)院或藥店,這樣不僅會導致收入中斷,還會產(chǎn)生大量的醫(yī)藥費用,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所以無論是考慮保費還是保額,收入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至于買保險的錢應該占家庭收入的多少,并沒有一個剛性的標準,一般來說,占比3%~10%都是合理的。收入越低,生活越拮據(jù),能買保險的錢越少。因為收入低的家庭,需要拿出更高比例的預算用于日常開支,如果把過多的預算放在保險上是不理智的。眼下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何談保障?而收入越高,生活越寬裕,越需要未雨綢繆,提前規(guī)避未來可能遭遇的風險,買保險相對占比可以更高一些,可以盡量選擇保障期限更長、保障內(nèi)容更豐富的產(chǎn)品,為家人構建更全面的保障方案。如果家庭收入非常高,家庭資產(chǎn)也很高,比如年收入200萬元,資產(chǎn)幾千萬元,那么以現(xiàn)在市面上一般的保險保額來看,它們對防范家庭財務風險已經(jīng)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從家庭保障規(guī)劃角度看,保險不再是剛需,如果這樣的家庭需要買保險,那么也是為了資產(chǎn)配置、避稅和規(guī)避離婚風險等等,而不是單純的保障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家庭需要買的往往是儲蓄型保險,尤其是香港的儲蓄型保險,它們具有更強的資產(chǎn)配置和投資理財功能。對普通百姓來說,其實每年只要拿出收入的6%~8%用于配置保險就夠了。防范財務風險只是我們理財?shù)囊粋€訴求點,資產(chǎn)增值才是更重要的需求,如果把太多的錢用于保障,會拖慢財富的增長速度,反而得不償失。說到底,理財?shù)暮诵木褪瞧胶?。因此,本書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大家盡量以最低的保費獲得最全面的保障,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家里那么多人,應該先給誰買?在規(guī)劃家庭保險保障時,很多人都會犯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先給孩子和老人配置保險。因為大家普遍認為,老人和孩子是免疫力最弱的群體,一旦有個頭疼腦熱就可能生病住院,所以很多人先給孩子和老人買保險,最后才是身強力壯的自己。與此同時,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在開發(fā)產(chǎn)品的時候更多地考慮到“育兒”和“養(yǎng)老”這兩個問題,推出各種各樣針對兒童和老人的“保險全家桶”。這有點兒像把麥克風對準了音響,聲音不停地循環(huán)放大。有的人不僅要買,而且要挑最貴的買,以表為人父母的愛心和為人子女的孝心。然而,如果我們站在家庭財務保障的角度去審視,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保險配置的順序其實搞反了。正確的家庭保險配置優(yōu)先級應該是:成人優(yōu)先,孩子其次,老人最后。為什么?因為成人,尤其是有收入的成年人,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承擔著更多的家庭經(jīng)濟負擔。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或老人生病了沒有保險,會怎么樣?只要家庭經(jīng)濟支柱還在,就算老人孩子沒有配置任何保險,這個家庭就不會遭遇“滅頂之災”。因為經(jīng)濟支柱有足夠的賺錢和籌款能力,能幫助整個家庭渡過難關。相反,如果成人不幸出了事卻沒有任何的保險保障,那么會怎么樣呢?孩子和老人不僅不能伸出援手解決問題,可能還會因此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法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孩子和老人配置了再多的保險,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千萬要記住,愛孩子、孝父母就先給自己買保險,在自己還沒有充分完善的保障之前,先給他們買一大堆保險產(chǎn)品是非常不理智的選擇。孩子的保險雖然便宜,但從理財?shù)慕嵌葋碚f,孩子是家庭負債而非資產(chǎn),所以一般沒有必要給孩子買太多的保險,在家庭保障規(guī)劃中孩子處于次優(yōu)先級。而老人的保險,保費高保障少,杠桿非常低。比如,有的產(chǎn)品如果稍微比一比總保費和保額,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的數(shù)額基本相等,跟自己存錢沒什么區(qū)別,所以給老人買保險的優(yōu)先級排在最后。因此,在給家庭做保障規(guī)劃時,我們應該優(yōu)先考慮成人的保障,尤其是作為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成人,保障他們在承擔家庭經(jīng)濟責任的時期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風險而被迫撂挑子。隨后,在預算支持的前提下,再考慮為孩子和老人配置保險保障,盡可能地把風險轉(zhuǎn)嫁給保險公司,以減輕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負擔。怎么樣,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家庭頂梁柱,怎么買保險?前文我們講了,站在理財師的角度給家庭做保障規(guī)劃時,應該先為成人,也就是家庭經(jīng)濟支柱配置保險,建立起一道家庭最關鍵的防線,其次才是為孩子和老人配置保險。接下來我們將講一下到底如何給家庭頂梁柱配置合理且必要的保險。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四大險種的保障內(nèi)容,免得在講后面內(nèi)容時大家對不上。首先是壽險。壽險是在保障期內(nèi),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人去世了就賠錢,包括自然身故、疾病身故和意外身故。其次是重疾險。簡單來說,它是得了重大疾病就能賠錢的險種,比如確診了癌癥,保險公司一次性賠50萬元,理賠款到賬后怎么花我們自己說了算,非常實用。再次是住院醫(yī)療險。它跟重疾險有點兒像,也保疾病,但沒有具體疾病的要求,只要住院了就可以憑醫(yī)院的票據(jù)報銷,住院金額達到報銷門檻后實報實銷。最后是意外險。很好理解,它主要保障由意外導致的風險。比如意外去世,保險公司直接賠一筆錢;意外骨折住院了,被保險人可以報銷住院花費。另外,有的保險產(chǎn)品還會根據(jù)住院天數(shù),按天給付住院津貼。從這四個險種的保障內(nèi)容來看,力哥認為,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人,也就是家庭經(jīng)濟支柱來說,第一個要配置的就是最讓人窒息的壽險。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在30歲左右的時候一般肩上都會有哪些經(jīng)濟負擔。房貸、孩子的學費、家里每月的生活費、定時給老人的贍養(yǎng)費等等,這些都是一刻也不能卸下來的經(jīng)濟重擔。所以像壽險這種去世了就賠錢的險種,正適合保障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人,它能幫助我們?nèi)缙诼男胸熑巍Hf一哪天自己真的不在了,家里人能憑這份保單找保險公司理賠一筆錢,至少生活還有著落。所謂“站著是臺印鈔機,躺下是堆人民幣”,就是這個意思。具體的額度選擇,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公式:負債+孩子教育費用+預留家庭生活費+父母贍養(yǎng)費-家庭流動資產(chǎn)=壽險保額我們一個個來看。負債。一般指長期的房貸和車貸,信用卡債務一般是短期負債,如果是長期循環(huán)借貸,那么也算負債。孩子教育費用。教育費用可高可低,參考目前中國的教育費用支出和未來的增長空間,如果孩子剛出生,最少要準備30萬元教育基金;如果已經(jīng)上小學,最少準備25萬元;已經(jīng)上初中,最少準備20萬元;馬上要考大學了,至少要準備10萬元。如果有兩個孩子,這個金額就要加倍。如果對孩子有更高的教育期望,比如希望孩子讀私立名校或者以后出國留學,可能學費一年就要10萬元,40萬元根本不夠,得100萬元以上。預留家庭生活費。一般是現(xiàn)在家庭每月正常開支的100倍,也就是如果不幸去世,家人還能正常生活八九年甚至更多。父母贍養(yǎng)費。要看父母現(xiàn)在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完善的社保,如果沒有社保,相對就要留更多的錢給父母以后看病,這項費用最少不能低于20萬元。家庭流動資產(chǎn)。包括股票、基金、銀行理財?shù)榷唐诳梢哉{(diào)用的資金,它們可以抵扣一部分壽險缺口。比如,負債+孩子教育費用+預留家庭生活費+父母贍養(yǎng)費,共需200萬元,家庭目前的流動資金是70萬元,那么整個家庭所需的壽險保額就是130萬元。以2020年的標準來看,一般壽險的保額最少50萬元,大部分家庭頂梁柱需要配置100萬元以上,即便配置五六百萬元的壽險也毫不稀奇。說完壽險,接下來講講成人要配置的第二個險種,重疾險。重疾險應對的是重大疾病導致的風險,萬一不幸罹患重疾,比如癌癥或急性心肌梗死,就可以直接拿到治療費。重疾險的理賠款可以解決三個非?,F(xiàn)實的問題。一是治療費,毋庸置疑,看病就得花錢;二是得了重大疾病之后收入中斷的問題;三是康復費用。試想一下,在三天兩頭要打針化療的狀況下,誰還能正常上班?又有哪家公司愿意接受這樣的員工?所以在配置重疾險的時候,要優(yōu)先滿足我們的保額需求,這樣才有足夠的底氣面對疾病,避免整個家庭陷入無法扭轉(zhuǎn)的巨大悲劇。以目前中國的實際醫(yī)療花費情況來看,力哥建議至少配置50萬元重疾險保額,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提高到80萬元或100萬元,因為未來醫(yī)療費用不斷增長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斎?,保險期間也要盡量拉長,因為年紀越大疾病發(fā)生概率越高,最少要保到70歲,保到終身則是最穩(wěn)妥的。第三個險種是醫(yī)療險,它的功能主要是補充重疾險和國家醫(yī)保的不足。比如,重疾險只管重大疾病和重大疾病的早期癥狀,也就是輕癥或中癥。但即便是輕癥,對我們來說也很嚴重了,像早期惡性腫瘤、輕微腦中風、冠狀動脈搭橋術等,動輒就是十幾萬元的花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相比輕癥更輕微點兒的情況,比如闌尾炎手術住院、骨折住院,花費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個時候醫(yī)療險就能體現(xiàn)它的價值了,它可以報銷住院花費,保障重疾險保障不到的小病小災。另外,我們也知道醫(yī)保報銷有很多限制,比如自費藥和進口藥一般是不能報銷的,而且有的地區(qū)還有報銷上限。所以商業(yè)的住院醫(yī)療險,也就是百萬醫(yī)療險的另一大作用,就是補充報銷醫(yī)保不能報的部分,減輕我們的醫(yī)療壓力。有了國家醫(yī)保,再加上商業(yè)的重疾險和醫(yī)療險,這三個搭配起來能解決我們90%以上的看病花費問題。最后一個要配置的險種是意外險,力哥建議大家選擇交一年保一年的消費型產(chǎn)品,一年不到兩百元就有50萬元的意外保障。意外險價格低保障高,無論戶外活動是多還是少,力哥建議每個家庭頂梁柱都配置一個,以防不可預期的風險??傊痪湓?,家庭經(jīng)濟支柱很重要,壽險、重疾險、醫(yī)療險和意外險,一個都不能少!全職太太,如何優(yōu)化保險方案?前文我們講了家庭經(jīng)濟支柱應該怎樣給自己配置最合適的保障,由于經(jīng)濟支柱是家庭財務的第一道防線,需要優(yōu)先重點保障,所以在配置保險的時候要把四個險種都配置齊全,以保障家庭經(jīng)濟支柱履行自己的經(jīng)濟責任,保障家庭不會被不期而至的風險擊垮。其中,力哥特別強調(diào)壽險對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意義,家庭經(jīng)濟支柱萬一發(fā)生意外或者因疾病去世了,可以留下一筆理賠款,支撐家人繼續(xù)生活下去。但是我們也知道,家庭各成員的分工是不一樣的,有些家庭為了照顧孩子和老人,會讓妻子全職在家,或者只是做點兒兼職補貼家用,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這種現(xiàn)象都很常見。在這種情況下,妻子雖然也是成人,但并不是家庭經(jīng)濟支柱,不承擔家庭的主要經(jīng)濟負擔,所以在配置的時候我們需要調(diào)整優(yōu)化,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保費開支??偟膩碚f,全職太太最大的風險敞口就是疾病和意外風險,一般我們只要滿足全職太太這兩方面的保障需求就可以了。先說疾病風險的保障,分兩種:一種是大病,也就是重大疾病;另一種是小病,指一般的因病住院,比如闌尾炎住院、急性腸胃炎住院等。重大疾病還是一樣,選擇重疾險進行保障,萬一罹患重大疾病,比如癌癥,可以一次性獲得一筆錢,這樣不僅能夠解決治療費的問題,還可以解決病后康復的營養(yǎng)花費等問題。如果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患重大疾病,那么通常需要另一個成員全天候照顧,這有可能導致家庭收入暫時中斷。因此力哥建議給全職太太配置重疾險的時候,也要預留出一部分誤工費用,保額最少50萬元。如果有條件,配置到80萬元甚至100萬元更好。至于不大不小的病,建議用住院醫(yī)療險保障,它對疾病種類沒有具體的要求和限制,一般只要住院且花費達到免賠額標準,就能憑發(fā)票找保險公司報銷。假如免賠額是1萬元,手術住院花了10萬元,其中醫(yī)保承擔3萬元,剩下的7萬元可以找保險公司報銷6萬元,自己要承擔免賠部分的花費。重疾險和醫(yī)療險的組合,可以覆蓋我們90%以上的看病支出。而像常見的感冒發(fā)燒,我們沒有必要進行額外保障,因為成年人的抵抗力普遍比較好,一年也去不了幾次醫(yī)院,就算看門診也不可能花上萬元,加上這類門診保險的保費又比較高,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看病花的錢跟買保險花的錢差不多,相當于買了個團購券,所以小額的門診保障不配置也罷。解決好疾病風險,剩下的就是意外風險了。全職太太雖然生活環(huán)境相對簡單,出門發(fā)生意外的概率不高,但是還是建議配置一個意外險。意外險是所有保險里杠桿最高的險種之一,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配置很高的保額,一般一年只需要不到200元就能獲得50萬元的保額,意外導致的身故或者殘疾都能獲賠。另外,很多意外險還有意外醫(yī)療保障,意外導致的磕磕碰碰,比如要去醫(yī)院進行包扎治療或打石膏,也可以憑發(fā)票報銷醫(yī)療費用,門檻低,但很實用。有了重疾險、醫(yī)療險和意外險這三個險種的搭配,全職太太的保障就很完善了。而像家庭經(jīng)濟支柱必備的壽險,預算充足的家庭可以給全職太太少量配置,比如配置50萬元或100萬元保額,女性配置壽險的保費本身就只有男性的一半,非常便宜。假如家庭預算有限,全職太太的壽險可以暫免,主要原因是全職太太不負責賺錢,不承擔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如果不幸去世,對家庭財務來說影響并不大。我們買保險的原則始終是把錢花在刀刃上。這里再多說一句,目前中國家庭更常見的情況是夫妻雙方一起工作,一起賺錢養(yǎng)家,這時的保險配置方案要遵循誰賺錢多誰保障多的原則。假如一方的收入遠超另一方,是家庭收入的主力軍,那么另一方的保障也可以參照上面說的全職太太的情況配置。但如果夫妻雙方收入旗鼓相當,共同撐起了這個家,那么兩人都是家庭經(jīng)濟支柱,都要按照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保障方案來配置??傊kU配置是非常個性化的,需要根據(jù)家庭的實際情況動態(tài)調(diào)整,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只花一千元,就能給孩子配好保險?根據(jù)我們之前的分析,家庭保障規(guī)劃的順序是先大人后小孩。理由很簡單,成人是家里的頂梁柱,也是家庭經(jīng)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最不能出事。站在理財?shù)慕嵌瓤?,孩子是家庭的“負債”而非“資產(chǎn)”,所以一般沒必要買太多保險,在家庭保障規(guī)劃中處于次優(yōu)先級。通過前文的講解,想必大家已經(jīng)了解如何給家庭經(jīng)濟支柱和全職太太配置保障方案。我們接下來講一講應該怎樣給孩子配置保險產(chǎn)品。力哥作為一個父親,非常理解做父母的都想給自己的寶貝孩子未來的生活提供最全面的保障的想法,但對孩子來說,最大最好的保障不是什么保險,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孩子出事了,即便他們什么保險都沒有,只要我們還在,作為父母我們肯定也會想盡辦法拼盡全力保他們平安。但如果我們自己因為疾病或意外而導致家庭收入中斷,那么未來誰來養(yǎng)孩子呢?這個時候,就算你給孩子買了再多的保險,又有什么用呢?即便有保險,他們能承擔得起保費嗎?所以,給孩子買保險的首要原則是先給我們自己做好充足完善的保障,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再考慮為孩子配置合適的保險。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所以很多保險業(yè)務員特別聰明,會重點留意身邊剛生孩子的朋友,有的人甚至還會在婦產(chǎn)科“守株待兔”。如果我們在懷孕的時候就被業(yè)務員“盯上”了,業(yè)務員肯定會經(jīng)常上門走訪,苦口婆心地讓我們給孩子買保險,好像如果你不給孩子買保險就是不愛孩子。當然,這時候很多初為父母的朋友,花錢花得特別慷慨果斷,很多人情單就是這么來的。錢花了,如果能達到我們預期的保障效果還好,但坑人的是,這些保單往往不是高性價比的消費型保險,而是價格高、保障少的理財型保險,要保障沒保障,要收益沒收益,有的甚至還跑不過貨幣基金……所以力哥特別提醒,大家給孩子買保險一定要先從保障型產(chǎn)品入手,等全家人都買齊了基本的保障性保險之后,如果你手上還有多余的資金,又沒有其他更合適的產(chǎn)品可以放心投資,再考慮肯定保本但收益相對比較低的理財型保險。另外,因為孩子沒有賺錢的能力,不承擔家庭經(jīng)濟責任,所以除非你的孩子已經(jīng)是能為家庭賺大錢的童星,否則沒有必要給孩子買壽險。萬一孩子在成年之前夭折,就算保險公司給我們理賠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我們心靈遭受的巨大傷害,而且父母在使用這筆理賠款的時候,會有巨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這筆錢是以孩子夭折為代價換來的。他們會下意識想到一個問題:我孩子的命,就只值這點兒錢嗎?這筆錢不管以后拿去買房買車還是旅游消費,他們都會覺得這錢是用孩子的命換來的,內(nèi)心總會隱隱作痛。所以,再次強調(diào),不管是終身壽險、定期壽險還是返還型壽險,通通不要給孩子買。孩子需要的主要是疾病險和意外險。疾病風險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說過很多次了,國家醫(yī)保、商業(yè)重疾險和住院醫(yī)療險,三個險種配合起來,就能防范90%以上的疾病風險。意外風險也很簡單,給孩子配置一年期的消費型意外險即可,孩子的意外險都很便宜,一年幾十元足夠了,保費低保額高。一些孩子比較頑皮,玩鬧的時候容易磕磕碰碰,大家在挑選意外險產(chǎn)品的時候可以重點注意一下意外險的意外醫(yī)療保障內(nèi)容,盡量選擇報銷門檻低且報銷范圍廣的產(chǎn)品。整體來說,一般家庭給孩子配置保險,如果是基礎的保障,一年的保費加起來也就幾百元,最多不超過1000元,如果是終身型的保障,一年不會超過3000元。大家可以記住這兩個數(shù)字,如果超過這兩個數(shù)字,說明你可能被“宰”了。家有老人,怎么花最少的錢解決保障問題?在前文中,我們分別講了如何給大人和孩子買保險,并多次提到家庭保險配置的優(yōu)先級別是成人優(yōu)先,孩子其次,老人最后。下面我們講一講如何給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配置保險。為人子女,讓父母有安逸舒心的晚年生活,這既是我們的心愿,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現(xiàn)實是,我們父母那輩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大多沒有保險意識,并沒有趁著身體健康及時給自己配置好保險,而我們80后、90后這一輩中青年人長大后,大多成家立業(yè)都比較晚,而且很多是獨生子女,當我們成長到有能力為父母做一些事的時候,父母的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甚至可能已經(jīng)病痛纏身。這個時候,再想通過保險這個金融工具給父母構建保障,從而幫助父母也幫助我們自己轉(zhuǎn)移巨大的醫(yī)療支出壓力,其實已經(jīng)非常困難了。父母年紀大了之后,大多數(shù)都疾病纏身,醫(yī)療成本非常高,而保險公司賣給我們保險是一種商業(yè)行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它們絕不會做虧本買賣,所以這時很多非常好的險種或產(chǎn)品,要么根本就不賣給老人,要么把保費定得很貴,性價比很低??杉幢闳绱?,我們也要盡力為父母做些事情,把能買的保險先買了,把能做的保障先做了,盡量幫助父母減少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減輕他們害怕成為我們負擔的心理壓力。那么,給父母配置保險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給父母購買保險之前要先確保自己和孩子有了充足完善的保障,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再考慮為父母配置合適的保險。其次,在給父母買商業(yè)保險時,首選意外險,其次是醫(yī)療險,最后經(jīng)濟實力足夠強的家庭可以考慮重疾險。為什么首選意外險?因為老年人腿腳不便,老眼昏花,實際上發(fā)生意外的概率遠高于年輕人,而意外險的保費設置往往是一視同仁的,即使是老人買意外險,保費也很便宜,所以一定要優(yōu)先安排。另外,由于重疾險的保費是跟年齡直接掛鉤的,年紀越大,重疾險越貴,而且50歲以后,由于重疾患病概率上升,保費幾乎指數(shù)級增長,等65歲以后,就算你不在意花多少錢,保險公司也不愿意賣你重疾險了。這時,醫(yī)療險就比重疾險更適合老人,市場上還是能找到幾百元到一兩千元就能購買的醫(yī)療險,而且醫(yī)療險對疾病沒有具體的限制,只要花費達標就能報銷,非常實用。最后,如果你的父母已經(jīng)退休或者還在工作,但因為我們已經(jīng)長大,我們的收入不斷提高,父母已經(jīng)不再是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給他們買壽險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壽險應該保障家庭經(jīng)濟支柱。了解了給父母購買保險的三個注意事項之后,我們就進入給父母配置保險的實操環(huán)節(jié)。第一步,先確認父母有沒有醫(yī)保。對老人來說,醫(yī)保絕對是一份非常好的保障。因為醫(yī)保的本質(zhì)就是拿青壯年交的錢補貼老人和孩子,尤其優(yōu)先補貼高齡老人。它不僅門檻低,而且能覆蓋大量的醫(yī)療費用,性價比很高。所以,比起商業(yè)保險,先幫父母把基礎的醫(yī)?;蛏绫^k好,才是最重要的。第二步,著手給父母配置合適的意外險。建議大家在挑選產(chǎn)品的時候,重點看看意外醫(yī)療險的報銷條件,盡量選擇零免賠額且最好是不限社保用藥的,這類醫(yī)療險的報銷門檻更低,相對來講更實用。第三步,給父母配置合適的百萬醫(yī)療險,有條件再考慮重疾險。因為重疾險的保費在50歲前后是有巨大差異的,過了50歲,保費就越來越趨向于以指數(shù)級增長,所以到50歲以后才想到買重疾險就很被動了。如果你的父母現(xiàn)在還不到50歲,有條件的可以趕緊“上車”;如果已經(jīng)超過50歲,一般家庭就不建議再給父母配置重疾險了??偨Y一下,力哥建議優(yōu)先給父母買好作為社會福利的醫(yī)保,然后是商業(yè)的意外險和醫(yī)療險,重疾險因人而異,不能勉強。這部分內(nèi)容教給大家的最關鍵的保險理念就是,給父母買保險,千萬不能等,投保年紀越大越被動。關于如何給家庭經(jīng)濟支柱、全職太太、孩子、父母配置保險,到這里就講完了。最后,我們對這部分內(nèi)容做一個簡要的總結梳理。一是家庭頂梁柱最好四大險種都配齊,壽險、重疾險、醫(yī)療險、意外險一個都不能少。二是全職太太和孩子最重要的是防范疾病和意外風險,一般不需要配置壽險。對于他們來說,重疾險、醫(yī)療險、意外險是最佳搭配。三是父母年紀大了沒必要配置壽險,重疾險性價比也不是很高,有了醫(yī)保之后,一般再配置意外險和醫(yī)療險就夠了。為什么理財型保險那么招人厭?前面給大家講了保險的功能和意義,以及一些實操內(nèi)容,比如如何給家庭各個成員科學地配置保險。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心里都癢癢的,想立馬著手為自己和家人進行保障規(guī)劃。但是,力哥不得不提醒大家,在實操過程中有很多讓人前赴后繼往里跳的“坑”,如果不早些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家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時候就會被個別無良業(yè)務員給套路了,所以力哥把原本計劃放在后面的內(nèi)容提前講解,力哥想告訴大家,為什么不建議你買返還型保險和理財型保險。先說返還型保險。返還型保險說白了就是有事賠錢沒事還本的保險,而與之相對的是消費型保險,也就是在保險期間內(nèi)如果發(fā)生了事故就賠錢,如果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保費就算送給保險公司了,保險公司以后一分錢不會返還。乍一看,明明是返還型保險更好,不管需不需要理賠,這筆錢都旱澇保收,完全不用擔心“虧損”,為什么力哥建議大家選擇可能會虧本的消費型保險?其中的奧妙,就在于保費。消費型保險的優(yōu)點是保費低,缺點是如果不出事就什么都沒有了,這種感覺就像自己的錢打了水漂。返還型保險則相反,價格高,但就算將來不出事也能拿回本金利息,這讓人心里舒坦點兒。許多人既不想多繳保費,又不想白給保險公司送錢,所以才會糾結,不知道到底怎么選。其實這是保險公司長期的銷售誤導讓你中招了。記住一點,只要買保險,不管你買什么類型的,都是在給保險公司送錢,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免費幫我們承擔風險。比如,保險公司精算后發(fā)現(xiàn),要承保你這個保險的綜合成本是1000元,公司另外還要賺200元。假如你買消費型保險,你就要付保險公司1200元保費。但因為不出事就白給保險公司送錢,很多人會覺得心里不爽,保險公司說,要不你每年交1萬元保費,連續(xù)交20年。本金合計交了多少?20萬元。中途任何一年你出事了都按合同理賠,如果到60歲你還健康安好,保險公司就還你20萬元本金加5萬元利息,怎么樣?聽上去是不是挺靠譜的?但只要懂得復利效應就知道這里面的套路了,不管消費型保險還是返還型保險,保險公司承保所需的1000元成本總是擺在那里的,是無差異的。我們再來算一筆賬,保險公司第一年拿到你的1萬元保費后,先剔除1000元保險成本,剩下的9000元就拿去做投資了。復利效應在前幾年并不明顯,但如果拉長到二三十年看,就很可觀了。到你60歲時,別說還你本金20萬元加5萬元利息,就算再貼你5萬元利息,保險公司也還是賺了很多。所以說,返還型保險只是玩了個數(shù)字游戲,有良心的人會推薦大家去買消費型保險,把省下來的保費自己拿去投資生息,哪怕是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也比買返還型保險要好!下面我再說說為什么不建議一般的家庭買理財型保險。理財型保險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具有保障功能,而且有理財功能。但這種能賺錢的理財保險真的劃算嗎?保險的底層功能是保障,升級功能是責任,而理財,是可有可無的衍生功能。如果你跟著力哥系統(tǒng)地學習理財知識,了解到其他投資賺錢的工具和方法,那么你又有什么必要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去做低效的理財呢?可問題是,保險公司最喜歡推銷的往往就是這種具有理財功能的保險產(chǎn)品。為什么?說到底,還是利益使然。因為這類理財型保險利潤最豐厚,能給保險公司帶來相對更多的收入,同時也是我們投保人買了相對最吃虧的產(chǎn)品。在實操過程中,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的理財型保險的保障內(nèi)容并不全面,它們通常會以附加險的形式存在,保什么不保什么,大多數(shù)消費者會被業(yè)務員牽著鼻子走。而業(yè)務員在搭配方案的時候,又會“情不自禁”地考慮搭配一些提成更高的附加險,一來二去,很多人通過理財險附加的保障都是缺斤少兩的。這導致很多人花掉的保費不算少,但真正面臨風險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保單非常雞肋,它能提供的財務防護根本不堪一擊。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地區(qū)的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型保險的理財功能實際上并不亮眼,不管是年金險、分紅險,還是萬能險,無一例外。主要原因是保險公司能投資的范圍實在有限,這也不許投,那也不許投,這導致保險公司靠投資根本賺不到多少錢,本就不多的收益被保險公司分掉一大塊,再分到投保人手上的,自然就更少了。以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chǎn)品為例,長期持有一個保險期間幾十年的萬能險,實際到手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也就是2%~3%。這還是相對靠譜的,如果你買的是分紅險,未來分紅的不確定性就更高了,長期看保本沒問題,但到底能給你賺多少錢,真不好說。哪怕我們隨便投點兒貨幣基金,收益也比這些理財型保險強。更不要說如果你掌握了科學的投資工具,比如跟著力哥做基金七步定投,那么你的長期年化收益率至少有10%,結果可謂天壤之別。由此可見,無論從買保險的角度還是單從理財?shù)慕嵌瓤矗碡敱kU都不適合大多數(shù)普通人,尤其是可投資金融資產(chǎn)在100萬元以內(nèi)的家庭。所以力哥給絕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的建議是,千萬別買返還型保險,謹慎考慮理財型保險。我們買保險的首要目的是求一個保障,應該配置最純粹的保障型產(chǎn)品。如果真的想理財,想獲得更理想的收益,就應該把錢留出來,去買各種實實在在的理財產(chǎn)品。讓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讓保障的歸保障,投資的歸投資。切記切記。第三章如何避免保險理賠糾紛?投保前要不要先去做體檢?上一章我們講了如何為家庭各個成員科學地配置保險,相信很多讀者看完之后已經(jīng)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想試著給家人搭配幾個方案。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正式開始做規(guī)劃之前,還有幾個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告訴大家,學會了,你就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日后的理賠糾紛。畢竟,買保險能否成功理賠才是關鍵。下面先跟大家探討一個很多人都搞錯了答案的問題——投保前,要不要先做個體檢?力哥接觸過不少保險小白,大部分人是這么想的,保險公司的健康險對健康都有要求,投保人需要符合保險公司的要求才能投保,否則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有權拒賠。因此,很多人會想,投保前如果先去做個體檢,確認自己沒問題了,就可以放心投保,這樣以后理賠就不用擔心了。這么想是沒錯,但如果你真這么做了,就等于把你自己往火坑里推!在講為什么之前,先科普一下健康告知是什么。保險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yè)機構,為了避免賠出去的錢比收來的保費多,保險公司設置了健康告知這個投保限制。健康告知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的健康問卷,所有投保人必須如實回答,否則將來保險公司有權拒賠。如果健康告知問“是否患有惡性腫瘤”,那么得了癌癥的人不能投保。反之,如果沒有這個限制,所有癌癥患者都可以投保然后申請理賠,那么保險公司都倒閉了。那所有的保險都會要求健康告知嗎?并不是。健康告知一般會出現(xiàn)在跟健康有關的保險中,比如壽險、重疾險和醫(yī)療險,是我們投保時必須過的一關,就像考駕照的時候必須過的科目一。不同公司的產(chǎn)品,所要求的健康告知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會問我們是否有甲狀腺結節(jié),而有的完全不問,各有各的側(cè)重點。那健康告知怎么過呢?國內(nèi)健康險的健康告知一般采用的都是“有限告知”,注意“有限”兩個字。《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正)》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問到的如實回答,沒問到的就不用說!比如健康告知只問我們是否有高血壓,如果有的話就如實告知,沒有的話不用主動告知,即便身體有其他問題,比如糖尿病、脂肪肝,都不用說,這就是有限告知。有的人可能會困惑,從來都沒體檢過,健康告知問的那些問題自己都不確定有沒有,真的不用去體檢再投保嗎?力哥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訴你:不用!以最常見的甲狀腺結節(jié)為例。體檢之前,我們可能由于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或生活壓力等因素已經(jīng)患有甲狀腺結節(jié),但是它不疼不癢沒有任何感覺,我們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也沒有任何一個醫(yī)生給出相關的診斷,那么在投保的時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直接選擇“無以上問題”,通過健康告知,直接投保。由于我們并未在醫(yī)療機構確診這個問題,沒有任何相關患病記錄,保險公司也無法證明我們在投保前確實患有甲狀腺結節(jié),我們在申請健康險理賠的時候并不會因此受到阻礙。反之,如果在投保前我們在醫(yī)院或體檢機構用B超檢查出了甲狀腺結節(jié),并被記錄在案了,那么不好意思,對保險公司來說,我們就算有“案底”了。即便這個問題再小,醫(yī)生再怎么說它對健康沒什么影響,但只要投保的時候健康告知問到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把自己當成健康體直接投保,需要把相關的檢查結果或病例交給保險公司的核保人員審核,由保險公司決定我們還有沒有資格投保。所以,同樣是有甲狀腺結節(jié),有沒有被查出來,有沒有在醫(yī)療機構留過“案底”,投保時可謂天壤之別。沒“案底”是我們挑產(chǎn)品,有“案底”就變成了產(chǎn)品挑我們……了解這點之后,相信大家也就理解為什么力哥極力反對大家在投保前進行體檢了。一個人,可能身體有些小毛病但自己并不知情,他投保的時候可以作為健康體直接投保,未來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也不會找他麻煩。而如果投保前他進行了360度的全方位體檢,把所有的小毛病都查了出來,那么等待他的將是漫長的核保,只要有一項是保險公司認為風險比較高的,他就會被拒于門外。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看,最好所有的投保人都去做一遍體檢再來投保,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把身體有小毛病的人排除在外,進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理賠率。但這對我們消費者或者投保人來說就虧大了。所以記住一句話,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投保前要盡量避免體檢,以免因為查出某些小毛病而喪失投保資格!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問卷,怎么填最聰明?前文我們說了,在購買健康險之前最好不要體檢,因為健康險都有健康告知限制,萬一體檢查出一些小毛病留下了“案底”,可能會喪失保險產(chǎn)品的挑選權。因此,要想順利配置自己心儀的保險產(chǎn)品,一是要有一個“沒有案底”的健康體魄,二是要仔細填寫健康告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機智地填寫健康告知。健康告知說白了就是一張健康問卷,上面寫了各種限制投保的疾病。身體健康的人自然很順利,直接過。然而人吃五谷雜糧,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結節(jié)、乳腺增生之類的,健康告知環(huán)節(jié)通過不了,怎么辦呢?簡單來說,還是要利用前文提到的“有限告知”原則,問到的如實回答,沒問的不用說。再次提醒大家,如實告知≠全部告知,更不需要為此專門做個體檢!舉個例子,十人九痔,如果自己有痔瘡,但健康告知里面沒有問這個問題,你就可以直接投保,未來理賠的時候不會有人因此找你的麻煩。但你如果有乙肝小三陽,而健康告知中有“肝炎病毒攜帶”的限制,你就不能直接投保,否則未來理賠可能會產(chǎn)生糾紛??傊樌ㄟ^健康告知是一個技術活,需要耐心加細心,一條條仔細看,有沒有歷史記錄涉及健康告知提到的癥狀和時間限制。比如保險公司問“2年內(nèi)有沒有得過××病”,你5年前得過,而且早就痊愈了,那就不礙事。說到這兒,力哥送給大家兩個通過健康告知的小錦囊。一是以正規(guī)醫(yī)院或體檢機構的檢查記錄為準,自己在家里自我診斷的疾病一律不算。所以,在買保險之前千萬不要輕易去做體檢,等買完保險過了等待期,再去看醫(yī)生或者做體檢,那時候即使發(fā)現(xiàn)身體有什么小問題,保險公司也不能拒保、拒賠。二是不同保險公司的保險產(chǎn)品對健康的要求不一樣,有松有嚴,側(cè)重點也不一樣,如果身體有小毛病,建議多選幾個產(chǎn)品看看,說不定就能找到一個符合自己要求的。一般用上這兩個錦囊,只要你的身體沒什么大的毛病,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那用了這兩個錦囊,還是過不了怎么辦?比如甲狀腺結節(jié),中國有這個小毛病的人簡直太多了,而且?guī)缀趺總€跟健康相關的保險產(chǎn)品都會問這個問題,那是不是說,得了甲狀腺結節(jié)的人就和健康險無緣了?當然不至于,遠沒到山窮水盡要放棄的地步,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下“智能核?!?。智能核保聽起來很高級,其實就是個“是非問答”的過程。當我們身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