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新高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清之際,在經濟發(fā)生轉向的江南地區(qū),當時的許多歷史文獻中“紳商”一詞使用的頻率已經很高,一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儒商”,這表明A.商人將儒家思想運用于商業(yè)經營中 B.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呈現(xiàn)轉型的跡象C.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在發(fā)生根本的變化 D.新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出現(xiàn)2.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鄭超麟在回憶錄中寫到:“中華民國八年,寫成世界公歷是最容易記憶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边@一年A.新民主主義理論正式提出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一步傳播C.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D.知識分子群體發(fā)起白話文革命3.1957年蘇聯(lián)人造衛(wèi)星上天,被美國人看成是“技術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國以此為契機,調整科研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重點由原子能轉向空間技術,1969年阿波羅登月。這反映了A.蘇聯(lián)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 B.美國科技全面落后于蘇聯(lián)C.國家間科技競爭被政治化 D.美蘇爭霸集中在科技領域4.1979年,聯(lián)邦德國上映了電影《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zhàn)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zhàn)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影片意在A.剖析冷戰(zhàn)態(tài)勢下人的矛盾心理 B.喚起民眾對戰(zhàn)爭的深層反思C.揭示經濟繁榮背后的道德危機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現(xiàn)實5.某學者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境內企業(yè)出現(xiàn)過三種不同的經營路徑(如下表所示)。由此推知,這一時期中國A.傳統(tǒng)家庭生產經營模式解體加速B.經濟發(fā)展帶有明顯的半殖民地色彩C.民族企業(yè)照搬了外國的管理模式D.西方企業(yè)對華的資本輸出遭到抵制6.新中國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掃盲運動的高潮。從1949年到1960年約有1.5億人參加了掃盲和各級業(yè)余學校的學習。這些掃盲運動A.推動了義務教育的普及B.強化了民眾對國家的認同C.促進高科技水平的提高D.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7.西晉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動蕩大量南遷,南遷人口未納入所在郡縣正式戶籍,不負擔國家調役。東晉于咸和年間(326~334)開始實行“土斷政策”,即取消客籍戶,“不論僑土”將居民一律編入正式戶籍??梢娡翑嗾叩闹饕康氖茿.抑止士族勢力膨脹 B.控制人口擴大賦役來源C.緩和僑土之間矛盾 D.發(fā)展經濟實現(xiàn)重心南移8.“由于唐朝設置了專門管理手工業(yè)的機構,如工部、少府旒、將作監(jiān)等,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建立了各種手工業(yè)作坊,因而對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貴族們所需的服飾、車輦、器物、珍玩以至武器等,都各有生產的手工業(yè)部門?!边@反映出當時A.官營手工業(yè)日益商品化B.官營手工業(yè)的效率提高C.手工業(yè)者人身控制放松D.政府加強對手工業(yè)管理9.據《太祖實錄》記載,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縣官員共4117人的政績,其中擢升者435人,復職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罰者171人,免職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視對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機構不斷膨脹C.監(jiān)察制度比較成熟 D.官員腐敗情況比較嚴重10.“在‘新政’期間,國家不再干預勞資糾紛,而是以‘總資本家’的身份,在激進勞工運動的配合下,迫使壟斷資產階級承認勞工組織工會、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勞工處境?!泵绹母灸康氖茿.擺脫經濟大危機的困境 B.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挽救壟斷資本主義制度 D.緩和資本主義勞工矛盾11.“這場戰(zhàn)爭雖然持續(xù)的時間不長,但中國為此付出的成本卻十分昂貴,其不僅阻礙了中國向近代化國家的緩慢轉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國發(fā)展的險惡用心。這就是通過索要巨額戰(zhàn)爭賠款,切斷中國進行工業(yè)化建設所需的資本供給”。文中“向近代化國家的緩慢轉型”和“索要巨額戰(zhàn)爭賠款”的事件分別是指:A.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 B.洋務運動/《馬關條約》C.太平天國/《天津條約》 D.戊戌變法/《辛丑條約》12.榮氏企業(yè)有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fā)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企業(yè)經營再次好轉。這反應了A.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yè)化發(fā)展B.列強侵略是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障礙C.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充滿艱辛D.民族企業(yè)家踐行實業(yè)救國思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逝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成為“顯學”的原因。——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喙獭稘h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先韺W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進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約束帶有自我色彩、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瓚摽吹?,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獜堘纺辍⒎搅⒖恕吨袊幕耪摗凡牧纤娜绻麤]有長期以來形成的多民族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會在全球化浪潮和現(xiàn)代化過程中被“化”掉……從歷史上看,儒家曾不斷吸取周邊各民族的文化、豐富自身?!寮椅幕粌H是農業(yè)文明的產物,也是華夏族群的精神形態(tài)……作為民族的意識與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著的?!R勇《儒家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儒學在戰(zhàn)國后期成為“顯學”(蔚然大宗)的理由。(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樣的世界觀?從理論來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點。董仲舒的“道”與先秦道家的“道”在內涵上有何區(qū)別?(3)理學家是如何深化傳統(tǒng)儒學,使之成為“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的?依據材料三,說明理學“影響至深至巨”的表現(xiàn)。(4)依據材料四,你認為中國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儒家文化應怎樣體現(xiàn)自身的社會價值?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茶館是成都人休閑娛樂之地,無論是上層精英還是下層民眾、富人還是窮人、閑人還是忙人,都在茶館這個公共空間里活動:人們去茶館會友、交易、推銷、賣藝、閑聊,或無所事事、觀看街頭行人,后來,有人在茶館討論時事、宣傳演講、發(fā)動民眾。晚清以來,茶館一直被地方政府批評為“秩序不良”之地,1903年,剛建立的成都警察公布了茶館規(guī)則以約束茶館。1916年警察制訂新的控制條文,申明任何表演都不得有“淫蕩”的語言和動作,否則將被禁止。茶館雖經常藐視規(guī)章,但也力圖改變面貌以迎合時尚.1912年陶然亭茶館開張,特設有一球房,據稱是要提倡西方“文明”、“健康”的娛樂,還提供電話、報紙和食品等服務。有些茶館還把話劇引入成都舞臺。如今,茶館仍然是大多數(shù)市民最能接受的公共生活空間?!幾酝醯选抖兰o初的茶館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以成都為例》材料二1650年,牛津開設了英格蘭第一家咖啡館,之后,咖啡館吸引了貴族、文人、學者、科學家、商人等不同群體的光顧與參與咖啡館顧客們彼此之間相互平等、包容而開放,不論政治、宗教話題,或科學、文學、商業(yè)話題都可討論。17世紀中葉后.英國政局動蕩,一些咖啡館俱樂部時常在咖啡館內對政治、宗教等嚴肅話題進行計論,新舊社會階層在咖啡館中試圖引導社會群體為其代言的政黨服務,咖啡館內各種新聞信息的易取得性、政治化、謠言化,使政府加強對咖啡館內信息傳播的管控。18世紀,期刊雜志報紙在咖啡館中流轉,成為顧客爭相取閱的對象。此外,咖啡館被英國人視為增進知識、培養(yǎng)技藝的重要場所,過去專屬于知識精英的各種專業(yè)學問都能在此獲得有效傳播?!幾酝鹾朴睢督缙谟Х瑞^文化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0世紀初成都茶館發(fā)展的主要原因。(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況英國咖啡館和成都茶館的共同特征,并簡要說明兩者對社會發(fā)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之際江南地區(qū)“紳商”、“儒商”等的出現(xiàn)說明一些士紳和讀書人也開始參與經商,傳統(tǒng)的“士農工商”社會結構呈現(xiàn)轉型的跡象,因此B選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xiàn)儒家思想在商業(yè)經營中的運用,A選項錯誤;C項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未涉及資本主義萌芽的內容,D選項錯誤。故選B。2、B【解析】

根據“中華民國八年”可知這一年是1919年,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一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故選B項;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提出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排除A項;中國人民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后,排除C項;知識分子群體發(fā)起白話文革命是在新文化運動中,排除D項。3、C【解析】

材料反映出因美蘇爭霸,各自在航天領域展開競爭,故反映出國家間科技競爭被政治化,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是蘇聯(lián)威脅美國,排除A項;二者競爭,不能說明美國落后,排除B項;科技領域只是一方面,排除D項。4、B【解析】

據材料“影片中女主角從二戰(zhàn)的廢墟上爬起來,拋棄了過去的歷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賺錢行列,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她心系關押在戰(zhàn)俘營的丈夫,然而苦心經營的婚煙卻被丈夫出賣”可知,二戰(zhàn)后德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卻不能彌補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空虛和心靈創(chuàng)傷,因此電影的目的是喚起民眾對戰(zhàn)爭的深層反思,B正確;據影片內容分析可知,女主角為了生存變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關押在戰(zhàn)俘營的丈夫,A說法錯誤;C不是材料主旨;D與材料無關。5、B【解析】

中國境內同時出現(xiàn)和存在西方企業(yè)管理層級結構、日本企業(yè)管理層結構都是受外來侵略影響,同時還存在中國企業(yè)的關系網絡,是中國社會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由此體現(xiàn)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的半殖民地色彩,故選B;表格內容和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無關,不能說明民族企業(yè)照搬外國管理模式,更無法體現(xiàn)對外國資本輸出的抵制,排除ACD。故選B。6、B【解析】

新中國前期的四次掃盲運動有利于提高普通民眾的識字率,掃盲運動并非一般意義的文化教育,而是著眼于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塑造,是希望由此塑造農民對新國家的政治認同,故選B項;義務教育是在改革開放后才開始,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高科技水平需要大學科研人員的鉆研,掃盲運動不可能促進高科技水平的提高,排除C項;奠定高校院系調整的基礎需要國家政策支持和經費的支撐,并非掃盲運動,排除D項。7、B【解析】

依據材料“未納入所在郡縣正式戶籍,不負擔國家調役”“將居民一律編入正式戶籍”來看,僑人由不負擔國家調役,轉變?yōu)樾枰摀?,此舉可以加強對僑人的控制,并且增加賦役來源。B正確;材料反映土斷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賦役來源,抑止士族勢力膨脹不符合材料主旨,A錯誤;材料信息未反映僑人和正式居民之間的矛盾,C錯誤;材料信息與實現(xiàn)重心南移無關,D錯誤。故選B。8、D【解析】

依據材料中“設置了專門管理手工業(yè)的機構”“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可知,政府加強了對手工業(yè)的管理,加強了對工匠的人身控制。故答案為D項,C項排除。AB項,依據材料中“對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貴族們所需的服飾……都各有生產的手工業(yè)部門”可知,“日益商品化”與材料信息不符,也不能體現(xiàn)官營手工業(yè)的效率提高,排除?!军c睛】推斷(理)型選擇題解答時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guī)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xiàn)象、總結歷史規(guī)律并掌握運用。9、A【解析】

明太祖對數(shù)千名地方官員進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體現(xiàn)了明朝初年國家重視對地方的掌控,A項正確;明太祖并未擴充地方官僚隊伍,沒有使地方行政機構“不斷膨脹”,B項錯誤;“監(jiān)察制度”成熟和官員腐敗情況嚴重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xiàn),CD兩項錯誤。10、C【解析】

注意題干中的限定詞“根本目的”,美國國家改善勞工的處境,表面看是緩和階級矛盾,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總資本家”的利益,維護壟斷資本主義制度,C正確;AD是目的之一,但其根本目的是雛護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是為達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排除。故選C。11、B【解析】試題分析:中國向近代化轉型的努力是洋務運動,興辦了一大批的軍事和民用企業(yè)。甲午戰(zhàn)爭,洋務運動失敗,被迫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大量的土地和進行大量的賠款。故選B。AC項時期并未進行近代化運動;D項是政治運動,和材料中的工業(yè)化無關。考點:洋務運動與《馬關條約》點評:洋務運動運用西方科技興建了一批近代軍用、民用企業(yè),希望使中國富強,實現(xiàn)中興,但是結果并沒有挽救沒落的封建制度,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洋務運動破產。《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之后的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允許外國在華投資設廠,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2、A【解析】

榮氏企業(yè)有過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都是在民族主義運動的推動下出現(xiàn)的,說明民族主義運動促進了工業(yè)化發(fā)展,故A正確;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列強侵略”,排除B;材料說明榮氏企業(yè)的三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無法體現(xiàn)“充滿艱辛”,排除C;材料信息與“實業(yè)救國思想”無關,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發(fā)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經歷了1922-1924年的蕭條之后,在1925五卅運動的推動下”,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理由:在分封制宗法社會和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更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世界觀:天不變、道亦不變。(自然界不變化,則倫理道德不變。)特點:以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學,形成新的儒學體系。區(qū)別:道家的“道”是指世界萬物的本原(自然法則),強調順應自然,清靜無為。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社會法則)。(3)理學家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表現(xiàn):注重民族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4)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時俱進,不斷豐富自身內涵;發(fā)揮精神引領作用?!窘馕觥吭囶}分析:(1)根據材料一所述,儒學具有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的特點,并且使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之間建立起一種有機聯(lián)系,聯(lián)系史實,儒學能順應時代發(fā)展,合理吸收其他學派思想,這是其成為顯學的原因。(2)分析材料,董仲舒引入了“天”的概念,用以說明他的觀點,即天不變、道亦不變。第二小問可聯(lián)系史實,董仲舒改造儒學時吸收了各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學體系。第三小問仍然聯(lián)系所學史實,道家的“道”指萬物本源,材料中董仲舒的“道”指社會倫理道德。(3)分析問題,實際是要求回答理學家在哪些方面對傳統(tǒng)儒學進行了完善,可聯(lián)系所學解答。如:吸收佛道思想。第二小問可從材料中總結答案,如:對中華民族民族氣節(jié)的養(yǎng)成等。(4)材料四這強調“作為民族的意識與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著的”,可根據這一精神進行闡發(fā),如:發(fā)揚民族精神,吸收外來文化豐富自身等。考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名師點睛】此題難度很大,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演變發(fā)展歷程以及當今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客觀認識儒家思想在新時期的積極作用。14、(1)主要原因: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群體的形成;晚清以來政治動蕩,民族危機嚴重;政府的控制與管理;西方文明的傳入;茶館具有便民的經濟和社會功能;人們觀念的逐漸變化。(2)特征:參與人群多樣;具有一定平等屬性;功能多樣、豐富;都一定程度受政府管控;具有傳播文化的啟蒙作用。意義:為社會提供了休閑、交流的公共空間和平臺;推動傳播知識,促進民眾啟蒙;有利于大眾議政格局的形成,促進社會政治改良;形成獨特的地城文化,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客觀上有利于平等觀念的形成?!窘馕觥?/p>

(1)主要原因:根據材料“人們去茶館會友、交易、推銷、賣藝、閑聊,或無所事事、觀看街頭行人”和所學知識可知,茶館的發(fā)展首要原因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群體的形成;根據材料“有人在茶館討論時事、宣傳演講、發(fā)動民眾”可知,晚清以來政治動蕩,民族危機嚴重;根據材料“1903年,剛建立的成都警察公布了茶館規(guī)則以約束茶館。1916年警察制訂新的控制條文,申明任何表演都不得有‘淫蕩’的語言和動作,否則將被禁止”可知,政府的控制與管理促進了茶館的興起;根據材料“1912年陶然亭茶館開張,特設有一球房,據稱是要提倡西方‘文明’、‘健康’的娛樂,還提供電話、報紙和食品等服務”可知,西方文明的傳入有助于茶館的興起;從茶館的功能來看,“人們去茶館會友、交易、推銷、賣藝、閑聊,或無所事事、觀看街頭行人”可知,茶館具有便民的經濟和社會功能;根據材料“茶館雖經常藐視規(guī)章,但也力圖改變面貌以迎合時尚”可知,人們觀念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