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編制說明_第1頁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編制說明_第2頁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編制說明_第3頁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編制說明_第4頁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項目來源

根據《關于下達2021年第三十七批團體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

(桂標協〔2021〕98號)文件精神,由桂林市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會提出,恒

晟水環(huán)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團體標準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項目編號:2021-3702)獲批立項。

二、項目背景及目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在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目前,城市黑臭水

體治理工作自推進以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成熟的治理認

識、技術路線,但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方面還比較薄弱。

相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系列政策陸續(xù)出臺,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

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

出“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采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tài),

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的行動要求;為逐步落實《行動方案》內容,生

態(tài)環(huán)境部、農業(yè)農村部進一步制定《農業(yè)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zhàn)行動計劃》,

以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進程,解決存在的突出水環(huán)境問題,達到改善農

村人居環(huán)境的終極目標為行動計劃的核心任務;2019年7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

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農業(yè)農村部辦公廳聯合印發(fā)了《關于推進農村黑

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從‘查、治、管’三方面,深入推

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隨后,2019年11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印發(fā)了《農村黑臭水

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明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排查、治理方案

制定和試點示范等具體要求,指導各地科學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廣西區(qū)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很重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問題,

1

2020年6月,在南寧市召開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態(tài)修復研討會,圍繞

土壤綠色生態(tài)修復和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目標開展精準研討;2021年4

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發(fā)布關于征集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

理典型案例及相關領域專家的通知。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作為農村水環(huán)境整

治的重點任務之一,在政策推動下有望達到良好治理效果。2022年2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發(fā)布了《“十四五”廣西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

施方案》。

水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之一,是人居環(huán)境重要的組

成部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的河、塘、溝渠,承擔著提供水資源、發(fā)揮生

態(tài)效應、承載農村生活等多種功能。近年來農村各項社會事業(yè)和經濟快速

發(fā)展,農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村經濟逐步改善的同時,也造成了農村

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農村污水垃圾、畜禽糞污、農業(yè)面源等產生的污染物未經

處理,隨污水排入農村水體超出水體自凈能力,引起水質惡化,導致水體

黑臭,形成黑臭水體,使人居環(huán)境惡化,影響鄉(xiāng)村振興的進程。農村黑臭

水體綜合治理工作是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逐漸成為生態(tài)文明工

作重點與熱點之一。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是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開

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是實施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和打好農業(yè)農村污染治理

攻堅戰(zhàn)的重要任務,是改善廣大農村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增進廣大農村地

區(qū)人民群眾生態(tài)福祉的重要舉措,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態(tài)工程。

目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方式還不成熟,主要還是沿用一般的水

生態(tài)修復技術和一些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一是內源控制和外源阻斷;

二是物理和化學方法,物理方式有人工曝氣、引水沖刷/稀釋等,化學方

2

法一般利用化學絮凝處理技術進行黑臭水體的化學治理;三是生物生態(tài)修

復方法,如生物膜技術、水生生物投放方法。由于農村黑臭水體分布散且

小而多、各地地勢不同,需要有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農村黑臭水治理技

術。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村污水垃圾、畜禽糞污、農業(yè)面源

污染物等的增多,加之前幾年主要進行的是對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廣西黑

臭水體量不斷增多,有必要規(guī)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以指導后續(xù)的治理

工作,保障我區(q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目標早日實現。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是農村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短板和弱項,農村黑臭水

體中所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1)農村工業(yè)、養(yǎng)殖業(yè)、種植業(yè)發(fā)展迅速,產生了很高的經濟效益,

但是由于管網建設不完善、沒有配套的污水處理設備,從而使很多工業(yè)污

水、生活污水、養(yǎng)殖污水不能得到合適的處理,還沒有達到排放標準就

將其排入水系當中。

(2)生活垃圾、生產垃圾大都沒有運到集中的垃圾處理廠,而是直

接堆積在水體沿岸,使一些污染物流入水體,而這些污染物長期得不到正

確的處理,只能累積,吸附沉淀在水體底泥中,造成水體內源污染。

(3)農村河流大都為死水,水體的流動性比較差,而水體的流動性

極大地影響著水體的自凈能力。

導致廣西水體黑臭的主要原因為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底泥淤積、生活

垃圾和生產廢棄物污染以及農村糞污等,據統(tǒng)計,全區(qū)由于農村生活污水

污染造成的黑臭水體有141條,底泥淤積造成的黑臭水體有59條,生活垃

圾和生產廢棄物污染造成的黑臭水體有44條,農村糞污造成的黑臭水體有

3

23條。全區(qū)排查認定的156條農村黑臭水體中,有55條已列入國家優(yōu)先治

理清單,優(yōu)先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數量各市分別為:南寧市20條,柳州市

3條,桂林市1條,梧州市3條,北海市4條,欽州市5條,貴港市5條,玉林

市3條,百色市7條,河池市1條,來賓市1條,崇左市1條,黑臭水體水域

面積合計約18.3萬平方米,優(yōu)先治理的水體的面積大多小于2000平方米,

且水體類型以坑塘為主。需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量多面廣,制定標準來規(guī)

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要求,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提供指導,是有必要

的。

為了積極響應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農業(yè)農村部關于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進

程的要求,逐步改善農村水環(huán)境,補齊農村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整治突出短板,農村

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對于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改善農村水環(huán)境,促

進我國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實現鄉(xiāng)村振興和美麗鄉(xiāng)村意義重大,對后續(xù)農

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順利進行具有指導意義。

三、項目編制過程

(一)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

團體標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項目任務下達后恒晟水環(huán)境

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學成立了標準編制工作組,起草單位制定

了起草編寫方案與進度安排,明確任務職責,確定工作技術路線,開展標

準研制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恒晟水環(huán)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理

工大學相關人員組成標準編制工作組。

標準編制工作組對于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有著豐富的項目經驗與技術

專利。目前標準編制工作組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方面主要項目有:2015年

4

桂林市漓江(城市段)排污綜合治理項目黑臭水體試驗服務項目、桂林市

全州縣才灣鎮(zhèn)鄧吉村珠塘鋪村污水處理工程、桂林市全州縣枧塘鎮(zhèn)珠塘村

排后和白地頭污水處理工程、桂林市全州縣兩河鎮(zhèn)源東村岔口田和同禾田

污水處理工程、桂林市全州縣文橋鎮(zhèn)鄧家村白果樹村污水處理工程、桂林

市全州縣文橋鎮(zhèn)鄧家村銀源村污水處理工程、桂林市秀峰區(qū)農村生活污水

專項治理規(guī)劃編制、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zhèn)三合行政村村屯生活污水治理項

目工程、廣西荔浦縣食品有限公司荔城鎮(zhèn)屠宰場污水處理設計-采購-施工

總承包合同、廣西桂林市陽朔縣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項目、

興安縣碳酸鈣精深加工新型材料產業(yè)園污水處理站工程項目、興安縣農村

環(huán)境連片整治項目、荔浦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服務項目、桂

林市臨桂區(qū)廟嶺鎮(zhèn)回龍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示范工程、桂林市臨桂區(qū)四塘

鄉(xiāng)劉村九龍福休閑山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示范基地及運營維護管理工程、

八仙居休閑山莊廢水收集處理及運營維護管理施工項目、資源縣源祥養(yǎng)殖

專業(yè)合作社養(yǎng)殖廢水處理及運營維護項目等、臨桂區(qū)2019年農村人居環(huán)

境整治三年行動清淤疏浚治理試點村工程、廣西桂林市興安縣水系連通及

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工程。由此可見,標準編制工作組有能力、有條件

保障本項目的有效實施。

編制工作組下設三個組,分別是資料收集組、草案編寫組、標準實施

組。

資料收集組負責國內外有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文獻資料的查

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閱前人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研究情況和目

前科學界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5

草案編寫組負責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和標準編制說明、送審稿

及編制說明的編寫工作,包括后期召開征求意見會、網上征求意見,以及

標準的不斷修改和完善。

標準實施組負責《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團體標準發(fā)布后,組

織開展標準宣貫培訓會,對標準進行詳細解讀,讓相關人員了解標準,并

根據標準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進行規(guī)范化操作和指導,保證農村黑臭

水體的治理質量,并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斷對團體標準提出

修正意見。

(二)收集整理文獻資料

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有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相關文獻資

料。主要有:

GB3838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GB4284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7959糞便無害化衛(wèi)生要求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11607漁業(yè)水質標準

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

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19379農村戶廁衛(wèi)生標準

GB/T25031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制磚用泥質

6

GB/T36195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guī)范

GB36600土壤環(huán)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T37066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導則

GB/T3707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導則

GB/T38836農村三格式戶廁建設技術規(guī)范

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

GB51347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

HJ497畜禽養(yǎng)殖業(yè)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HJ2005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JTJ319疏浚工程技術規(guī)范

NY/T3821.1農業(yè)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規(guī)范第1部分:平原水網

區(qū)

NY/T3821.2農業(yè)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規(guī)范第2部分∶丘陵山區(qū)

NY/T3822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術規(guī)范稻蟹共生

NY/T3823田溝塘協同防控農田面源污染技術規(guī)范

SL/T800河湖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

SLZ712河湖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水計算規(guī)范

HJ2015-2012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huán)辦土壤函〔2019〕826號

《人工濕地水質凈化技術指南》(環(huán)辦水體函〔2021〕173號)

《湖泊河流環(huán)保疏浚工程技術指南(試行)》(環(huán)發(fā)[2014]138號)

7

(三)研討確定標準主體內容

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后,2021年11月,

標準編制工作組召開了標準編制會議,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

究,并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

確定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程序,界定農村黑臭水體涉及的術語和定

義,提供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原則、資料收集、治理目標、治理技術、黑

臭水體管護機制、治理效果評估內容的工作指導。

(四)調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見稿

2021年12月,標準起草工作小組進行了廣泛實地調研工作,查閱了

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系

統(tǒng)總結。形成了標準的基本構架,對主要內容進行了討論并對項目的工作

進行了部署和安排。

2022年1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之上,通過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

的參考資料中有關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技術要求,并結合農村黑臭水體治

理實際要求的基礎上,按照簡化、統(tǒng)一等原則編制完成團體標準《農村黑

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草案)。

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標準起草工作組深入區(qū)內涉及農村黑臭

水體治理的企業(yè)和村戶,針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情況進行分組實地調

研學習。通過實地調研,掌握各地方關于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具體技術要

求。并實際征求意見,通過收集反饋了大量意見,標準編制工作組多次召

開會議,對標準草案進行了反復修改和研究討論。進一步討論完善標準草

案,形成團體標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和(征

8

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第一稿)。

2022年4月至9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再次深入區(qū)內涉及農村黑臭水體

治理的企業(yè)和村戶,針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實

際征求意見,收集大量意見,根據意見反饋,工作組再次召開標準研制會

議,經過不斷反復研究、討論,修改完善團體標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

術導則》(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第二稿)

四、標準制定原則

(一)實用性原則

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當

前現狀,調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在現有國家、行業(yè)標準相關農村黑

臭水體治理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恒晟水環(huán)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桂林

理工大學多年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經驗、試驗及實踐而總結起草的,

符合當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方向與需求,有利于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有利

于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改善農村水環(huán)境,促進我國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意義重大,對后續(xù)指導我區(q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實現美

麗鄉(xiāng)村,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協調性原則

本文件編寫過程中注意了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

協調問題,在內容上與現行法律法規(guī)、標準協調一致。

(三)規(guī)范性原則

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

9

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編寫本標準的內容,保證標準的編寫質量。

(四)前瞻性原則

本文件在兼顧當前區(qū)內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現實情況的同時,還考慮到

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趨勢和需要,在標準中體現了個別特

色性、前瞻性和先進性條款,作為對廣西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發(fā)展的指

導。

五、標準主要內容及依據來源

1.標準主要內容

團體標準《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導則》主要章節(jié)內容包括:界定了

農村黑臭水體涉及的術語和定義,提供了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原則、資料

收集、治理目標、治理技術、黑臭水體管護機制、治理效果評估內容的工

作指導。

2.主要依據

術語和定義主要依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中給出

的定義并結合實際討論確定,明確了“農村黑臭水體”“點源污染”“面源

污染”“內源污染”“生態(tài)修復”“異位修復”“原位修復”的定義。

治理原則參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中對有關對農

村黑臭水體治理措施的選擇原則確定并結合實際進行了補充、更新,除《農

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中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原則外,還增

加了建管并舉、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則,主要考慮落實生態(tài)修復、活水保質

等工程措施,水質水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同步建設,結合地方自身特點和經濟承受

能力,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治理措施,盡量使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

10

的污水處理技術,減少建設和運行壓力。

資料收集主要從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前期所需充分了解水體有關情況

以便后續(xù)開展治理工作的方面考慮,根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際需要,明

確了收集目標水體水文、水質和氣象資料、目標水體周邊土地利用與下墊

面資料及水文地質條件資料。由于廣西地區(qū)的地質條件較為特殊,屬于喀

斯特地貌,存在許多巖溶地區(qū),巖溶地區(qū)存在的農村黑臭水體污染問題也

較為常見。因此細化了巖溶地區(qū)的資料收集問題。巖溶地區(qū)應重點收集巖

溶水系統(tǒng)及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巖溶地下水資源評價資料;井、泉、地下河、

鉆孔及地表塌陷資料。其中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相

比,增加了“水文地質條件”,收集區(qū)域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包括

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下水有關的相關資料;有關地表水、

地下水長期觀測資料;地下水資源評價資料。巖溶地區(qū)應重點收集巖溶水

系統(tǒng)及水資源開發(fā)利用資料;巖溶地下水資源評價資料;井、泉、地下河、

鉆孔及地表塌陷資料。

現狀調查參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主要從點源污

染調查、面源污染調查、內源污染調查入手,并根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過

程中的實地調查實際經驗,其他需要調查的內容包括政策及規(guī)劃、排水系

統(tǒng)、垃圾堆放面積、堆放量、村民投訴情況、影響村民人數、生活習性、

風土人情、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目標、水體功能、水生植物與動物等。根據

現狀調查,識別農村黑臭水體問題,包括對黑臭水體主要污染源、主要污

染物、水體功能、允許納污負荷及污染物種類、種群結構和數量、多樣性

指標、生物鏈等,判斷黑臭主要成因。目的是為了在資料收集工作的基礎

11

上,進一步調查水體現狀、水體黑臭原因,為治理技術的選擇和工程量預

測提供依據。

治理目標主要參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并結合實

際討論確定。明確了水質目標、生態(tài)目標以及群眾滿意度目標。在《農村

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態(tài)目標以及群眾滿

意度目標,其中水質目標透明度大于25cm、溶解氧大于2mg/L、氨氮小

于15mg/L。

治理技術結合黑臭水體現狀調查結果,系統(tǒng)分析黑臭水體污染成因,

合理確定水體治理和長效保持技術路線。分為點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

理、內源污染治理以及水量、水質保障工程四個方面,同時針對不同的污

染類型適宜采用的治理技術,均給出了明確方向,有利于指導我區(qū)農村黑

臭水體的有效治理。

點源污染治理主要包括對農村生活污水點源污染、農村廁所糞污點源

污染、規(guī)?;B(yǎng)殖廢水和工業(yè)廢水點源污染的控源截污,避免未處理直接

排入水體。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是點源污染最主要原因之一,故點源污染治理主要

對農村生活污水排放處理給出技術指導。農村生活污水點源污染治理方式

有分戶處理、集中處理和納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處理,污水處理技術有化糞池、

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式設備、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厭氧生物膜池、生物接

觸氧化池、人工濕地、穩(wěn)定塘、生物濾池、活性污泥法等。宜利用“均勻

流場人工濕地生態(tài)凈化技術”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均勻流場

人工濕地生態(tài)凈化技術”基于三維滲流場理論,以流場均勻分布為目的,

12

利用常密度三維流動基本水流數學模型對潛流式人工濕地結構參數進行

定量化,以提升人工濕地水力效率及床體填料的利用率,充分發(fā)揮填料對

污染物的截留、吸附和共沉淀作用,提升人工濕地對污染物的凈化效果。

解決了傳統(tǒng)人工濕地經驗化設計、凈化效率低、水力性能差,易堵塞、適

用面窄等技術難題。攻克了短流、死區(qū)等設計缺陷;水力效率提升20%、

去除率提高30%、用地節(jié)約30%;突破了人工濕地技術應用的效能瓶頸;

適用于不同濃度污染水體修復。以此為核心形成地表水體生態(tài)修復技術體

系,具有處理效果好、工藝簡單、投資省、運維費用低等特點,為農村點

源、面源污染的處理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技術支持。該技術已列入廣西水污

染防治先進技術與產品指導目錄和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協會2019年重點環(huán)境保

護實用技術目錄,并形成廣西地方標準,指導流域污染水體修復工作。主

要專利有:一種均勻流人工濕地水體凈化方法(ZL201110307210.1)、

一種基于流場分布的潛流人工濕地基質結構設計方法(ZL20131

0595315.0)、一種可拆卸維護的人工濕地曝氣裝置(ZL201921343487.8)、

一種變流速污染水體生態(tài)凈化系統(tǒng)(ZL201721900061.9)、一種多流態(tài)

污染水體生態(tài)凈化系統(tǒng)(ZL201721900063.8)、一種雙層中心微氧水體

生態(tài)修復系統(tǒng)(ZL201721896738.6)、一種多氧態(tài)水體生態(tài)修復系統(tǒng)(ZL

201721896832.1)。

13

圖5桂林市臨桂區(qū)廟嶺鎮(zhèn)回龍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集中處理示范工程

農村廁所糞污治理在指南的內容基礎上,增加了利用“廁所集污一體

化技術”將農村廁所排放污水進行收集,通過多層次厭氧-好氧過程一系

14

列的生化反應和沉淀-消毒等物理作用下,并在實現CODCr、BOD5、氮、磷

等污染物以及病蟲卵、糞大腸桿菌等的有效去除,實現廁所污水無害化處

理。該技術能耗低,處理效果好,結構強度高,占地面積較小,安裝簡便,

使用壽命長,運營管理費用低,安裝后基本無需后期管理,維護管理方便。

主要專利有:一種廁所集污一體式無害化處理裝置(ZL201821728858.X)、

一種加強型廁所集污一體式無害化處理裝置(ZL201821728893.1)。

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從源頭、過程、終端三個階段入手。農村黑臭水體

面源污染包括農村生產生活垃圾處理、種植業(yè)污染、畜禽養(yǎng)殖污染、水產

養(yǎng)殖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是由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所造成的,要從源頭、

過程、終端三個階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污染源頭上,要控制面源污染物

的產生量和排放量。在農業(yè)種植中減少使用有害化肥和農藥,在養(yǎng)殖場內

采用固液分離處理系統(tǒng)或水質凈化裝置,只有污水達到排污標準才能排

放。居民排泄物、牲畜糞便、魚塘沉積物等固體廢物可通過厭氧發(fā)酵、生

物制作有機肥料等技術進行綠色化處理,實現廢物的再次利用。在面源污

染的過程中,主要是應用生態(tài)攔截技術,對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進行吸附

攔截,防止污染物進入水系。改造生態(tài)溝渠,優(yōu)化灌溉溝渠,利用植被來

吸附污染物,或者在溝渠中鋪設吸附材料,達到濾滲吸附的目的。在面源

污染的終端,要構建水生植物攔截帶,這是阻止污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后一

道屏障,有效攔截農田排水與地表徑流,從而進一步改善農村的水環(huán)境。

種植業(yè)污染治理在指南的內容基礎上,細化了農田面源污染防控的源

頭控制、過程阻斷和末端強化治理。源頭控制采用節(jié)水灌溉、改進施肥方

式、科學施藥。過程阻斷通過建立生態(tài)田埂、生態(tài)溝渠、植物隔離條帶、

15

凈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減緩氮磷流失。末端強化治理利用現有溝

渠、塘池進行生態(tài)改造和功能強化,或建設生態(tài)治理工程,在徑流匯流區(qū)

域進行收集,采用植草溝、生態(tài)塘、人工濕地等對污染物進行強化凈化和

處理。利用“節(jié)水減排生態(tài)灌溉技術”,以減少化肥施加量,減少農田的

面源污染。該技術改變流域農民“多施多產”、“大水串灌、漫灌”的傳統(tǒng)

意識,實現源頭減量的目的。主要專利有:一種高效節(jié)水灌溉系統(tǒng)(ZL2017

21617344.2)。

畜禽養(yǎng)殖污染防控在指南基礎上進行了細化,通過嚴格養(yǎng)殖場選址,

遠離水源地、高下滲區(qū)域、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和其他敏感地區(qū)等。利用

“微生物產電自傳導生態(tài)凈化技術”對農村畜禽養(yǎng)殖污染廢水進行生態(tài)處

理。“微生物產電自傳導生態(tài)凈化技術”通過復合流場環(huán)境的構建,結合

植物、微生物的獨特設計,在生態(tài)凈化系統(tǒng)中形成陰、陽極環(huán)境。在陽極

區(qū),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燃料(電子供體)被微生物直接分解轉化為電能,

釋放出的電子依靠電子傳遞介體原位傳導到陰極區(qū),并在陰極區(qū)以水中氧

氣、硝酸鹽等氧化物為電子受體消納形成回路,從而在無外加動力情況下,

使生態(tài)凈化系統(tǒng)中形成自發(fā)電勢場。在電勢場的驅動下,極大地促進作為

電子供體的傳統(tǒng)水體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經研究發(fā)現,其對污染物的降解

率達90%以上,從而極大的保障了出水的水質安全。除此之外,系統(tǒng)中原

位傳導的電子能夠通過氧化還原作用使污水中的抗生素、農藥、個人護理

用品等新型污染物的官能團失活,并降解為二氧化碳、氮氣和水等。主要

專利有: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產電原位利用水體凈化裝置(ZL20162

0029597.7)、微曝氣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水體凈化裝置(ZL20162

16

0029598.1)、一種旁側微氧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水體凈化裝置(ZL

201620029599.6)、一種外產電內匯式水流人工濕地污水凈化方法(ZL

201810010337.9)、一種外產電內匯式水流人工濕地污水凈化系統(tǒng)(ZL

201810010338.3)、一種內產電外翻式水流人工濕地污水凈化方法(ZL

201810010466.8)、一種周導式菌藻一體微生物燃料電池生態(tài)水體凈化

方法(ZL201810010339.8)、一種內導式菌藻一體微生物燃料電池生態(tài)

水體凈化方法(ZL201810010325.6)、一種內導式菌藻一體微生物燃料

電池生態(tài)水體凈化系統(tǒng)(ZL201810010493.5)、一種周導式菌藻一體微

生物燃料電池生態(tài)水體凈化系統(tǒng)(ZL201810010491.6)。

17

內源污染治理包括環(huán)保疏浚、原位修復、周邊垃圾以及漂浮物的處置,

其中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基礎上,增加了原位修復、

周邊垃圾以及漂浮物的處置。水體中存在的已經被污染的底泥、生活垃圾

和腐爛的動物尸體等都是水體內源存在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

工作人員結合不同的情況對癥下藥。例如像水面比較窄的河道,工作人員

就可以就近打撈,對水面進行定期管理。對于水體受污染的底泥,為了防

止出現河岸坍塌的事故,工作人員可以采用排干清淤、水下清淤和環(huán)保清

淤等清淤疏浚措施來清除受污染的底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排干清

淤的方式進行清除,就要密切關注天氣,不能在汛期進行施工。對于河道

過窄的水體不能采用水下清淤和環(huán)保清淤這兩種方式來進行清理。若處理

區(qū)底泥的污染程度不高,可以采用沉水植物修復法、微生物修復法、微電

解修復法等原位生物修復技術來解決內源污染問題。

水量、水質保障工程包括水系恢復、動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構建、生態(tài)護岸

18

修復、濕地生態(tài)凈化以及水體增氧。動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構建對“種植水生植

物,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去除水體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

物?!边M行了細化,明確了選擇收割與管理容易、經濟價值高、景觀效果

好的具有較強抗逆性的本土植物;合理搭配種類和數量的本土動物,利用

水生動植物構建與恢復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加了水系恢復工程,主要考慮到農村

水系大都比較封閉,水體連通性較差,水動力不足,水中溶解氧含量較少,

容易出現缺氧、厭氧的情況,因此可利用活水循環(huán)技術實現水體的流動性。

活水循環(huán)技術涉及到農村的河、湖、塘等水系連片整治??梢酝ㄟ^打通斷

頭河實現水系疏通,融合灌溉、排水系統(tǒng),連通水系溝渠與湖、塘,必要

時新建連通通道、連通樞紐等來增強水體連動性,逐步恢復水體之間的水

力聯系,盤活農村水體。水體增氧,也可通過設置噴泉、管式曝氣器、水

車式增氧機等機械增氧的形式增強水體復氧能力。為使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根據操作性和指導性,推薦了具體治理方法。采用“太陽能增氧曝氣人工

浮島水體凈化技術”,治理河、湖、庫、塘等地表水體污染問題,該技術

是專門針對河、湖、庫、塘等地表水體污染問題研制開發(fā)的原位凈化水體

系統(tǒng),采用不銹鋼和工程材料等耐腐蝕材料,利用集太陽能曝氣增氧,通

過充氧作用及不同溶解氧功能填料區(qū)的設計,集好氧-厭氧降解有機物、

硝化-反硝化脫氮以及吸附共沉淀除磷、鐵、錳等多種污染物凈化功能于

一體。構建出污染物-細菌-藻類-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的食物鏈,強化污染

物凈化功能,改善水環(huán)境健康狀況。該技術突破常規(guī)浮床類技術僅能以造

景功能為主的瓶頸問題,具有高效率、無能耗、低噪音、智能化遠程控制

功能的特點,同時可根據水體輪廓,設計成多種圖案組合,美化景觀。廣

19

泛應用于富營養(yǎng)化、黑臭水體的治理。

圖8桂林市臨桂新城人工水系治理

采用“河湖補水污染治理強化技術”,從外部調入新水體,保持河湖

水系的流動性,增加溶解氧含量,該技術能夠明顯地提高河流自凈能力,

改善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維持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生物多樣性,同時保障防洪安全

和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已在桂林多個地方推廣應用,例如陽朔的疊翠胡。

水體凈化措施是治理農村黑臭水體問題的最終手段,也是根治該問題的最

后一道防線。以修復生態(tài)為目的,利用治理工程設施即原位凈化修復模式

將農村水系中存在的污染物清除,大多是利用水生動植物恢復生態(tài),從而

形成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刺激農村水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凈化能力,能夠持續(xù)有效

地吸收處理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專利有:太陽能曝氣人工浮島水體凈化系

統(tǒng)(ZL201821728712.5)。

20

圖9太陽能曝氣人工浮島水體凈化系統(tǒng)

圖10桂林市陽朔縣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項目

21

圖11全州縣東山瑤族鄉(xiāng)三江村委分水塘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

黑臭水體管護機制建設在參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

的基礎上,結合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現狀及實際需要,考慮到農村黑臭水體

長期水質穩(wěn)定達標,應以管控措施為主要手段。增加了明確落實河長制、

黑臭水體治理信息公開機制、垃圾收集清運處置體系、水體及各類治污設

施日常維護管理機制、聯合執(zhí)法機制。河長制有利于分工明確,責任具體

化,全面保障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黑臭水體治理信息公開機制可起到引導

人民群眾自覺維護治理成果,監(jiān)督治理成效的作用。垃圾收集清運處置體

系明確建立河道及河岸垃圾清理體系,完善垃圾轉運體系,可起到規(guī)范垃

圾堆放點及垃圾中轉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