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 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 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 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 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之二doc教案教

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3、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5、練習把詩句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小擂臺

以小組為單位介紹唐朝大詩人李白。(相同的內容不重復)

二、揭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夜宿山寺》

三、學習新課

1、教師用投影出示插圖,請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說圖畫的內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廟,云霧縈繞在山腰,星星在寺廟周圍眨著眼睛。

2、教師伴著音樂范讀古詩,請學生進行評價。

3、學生自己讀古詩,對照生字表自學生字,記住它們的音、形、義。

4、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驚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危:上面是々,第三筆是橫。

辰:部首是“廠”字頭,第五筆是豎提。

摘:左右結構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與“取”字的區(qū)分。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字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

列出來)

宿:住宿。

寺:廟。

危:|Wjo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驚:驚動。

語:說話。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結合注釋和投影中的解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

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危樓高百尺:這座高高的寺廟高不可測。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聲語:在這里不敢大聲說話。

恐驚天上人:害怕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

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6)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

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5、指導朗讀

(1)結合電腦欣賞當時的意境,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競賽,而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6、體會詩中出現(xiàn)的兩個“高”字,結合詩句內容談出自己的感受。

(“危樓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繪了寺廟的高聳入天,伸手即可摘到

星星的景象,以此說明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聲語”描寫詩人說話時聲音的大

小,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了天上的神仙,這兩個字用得巧妙。)

三、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摘:左窄右寬,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寬窄,高低一樣,右邊是四筆寫成。

寺:第三筆橫要長一些。

驚:左窄右寬。

恐:上下結構,上面的“鞏”字要寫得緊湊些。

“宿、危、辰”三個字讓學生說說應注意的問題。

2、填寫詩句

()()高百尺,

手可()()()O

()()高聲語,

()()天上人。

3、背誦古詩(自己先練習,而后匯報。)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詩,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3夜宿山寺(李白)

難字:宿危摘辰敢

4梅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拿出幾枝盛開的臘梅,讓學生進行觀察,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觀賞后的

感受。

2、出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宋朝大詩人王安石寫的贊美梅花的詩一一《梅

花》。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回憶學習的步驟,進行自學。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梅墻數(shù)寒獨遙暗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墻:第五筆是“豎”

遙:熟字“搖”去掉提手旁,換上走之底,就是“遙遠”的“遙”。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字意

數(shù):幾

凌:冒著,頂著。

寒:嚴寒,(交待出這是冬季)。

遙:遠。

為:因為。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墻角數(shù)枝梅:墻角邊有幾枝梅花。

凌寒獨自開: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遙知不是雪:遠遠看過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開的梅花。

為有暗香來:因為有淡淡的清香隨風飄過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

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

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進行練習,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學生進行朗讀,而后評議。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三)練習鞏固

1、看拼音填空

ling()寒yao()遠

()巧()動

2、給下面的字加偏旁組字組詞

每()()

()()

3、背誦古詩

(四)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附:板書設計:

4梅花(王安石)

難字:墻遙寒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

己堅強的品格。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給學生再現(xiàn)的空間,用畫筆親手畫一枝梅花,感受梅花

的美,從而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己堅強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讓學生寫一寫生字:教師讀生字,三個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

上寫,寫完后,大家評議三個同學書寫情況,同桌之間對照課本進行相互評議。

2、背誦古詩:全體同學一起背誦,指名背誦。

二、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

1、詩人通過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1)讓學生默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在書中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2)自己組織語言練習說一說。

(3)結合自己的體會說一說。

(學生可以結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時候,勇敢地綻開笑臉,斗

雪傲霜。從“凌寒獨自開”這句看出來;詩人還贊揚了梅花的美麗,像雪一樣潔

白,從“遙知不是雪”這句看出來;另外,詩中還對梅花的品格進行了高度贊揚,

寫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從“為有暗香來”這句看出來。)

2、教師小結:梅花潔白美麗,芳香獨特,而且不爭春斗艷,在寒冷的冬季,不

畏嚴寒,競相開放,默默地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獨特之處。作者運用恰當?shù)墓P墨

描繪了百花凋零,唯梅獨放的美妙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贊賞之情。

三、欣賞古詩

1、這首詩寫得這么美,你喜歡哪句?談談自己的想法。

(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選代表參加集體交流)

2、師生共同欣賞,參加交流活動。

3、師生共同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四、實踐嘗試

1、給學生再現(xiàn)的空間,用畫筆親手畫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學生在音樂

聲中做畫)

2、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把梅花圖貼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五、總結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書中的第三題。

2、自己寫一首描寫梅花的詩,配好插圖。(選做)

5江雪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5、繼續(xù)練習把詩句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電腦畫面,初步感受畫面的意境。(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感受)

揭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江雪》

二、學習

1、教師伴著音樂范讀古詩,請學生進行評價。

2、學生自學

用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3、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讓學生出示生字卡片:絕徑蹤孤舟翁釣

(2)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舟:第一筆是撇,第三筆是橫折鉤。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筆是橫折鉤。

孤: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右邊是“瓜”不是“爪”。

徑:注意與“經”字的區(qū)分。

釣:注意與“鉤”字的區(qū)分。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學生結合課外資料介紹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稱他為“柳河東”,

他是中唐時期進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O

(5)理解字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

列出來)

絕:盡。

徑:小路。

蹤:腳印,蹤跡。

孤:孤獨,孤單。

舟:小船。

翁:指老頭。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頭戴斗笠。

(6)結合注釋和投影中的解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

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千山鳥飛絕,千山萬嶺鳥兒已經飛絕,

萬徑人蹤滅。條條小路不見一個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葉小舟,上面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人。

獨釣寒江雪。迎著風雪,在獨自垂釣。

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

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7)讓學生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

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4、指導朗讀

(1)結合電腦欣賞當時的意境,聽配樂朗讀。(聽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