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寧師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全唐詩》云:“浪沒貨魚市,帆高賣酒樓”、“揚州喧喧賣藥市,浮俗無由識仙子”、“錦江風散霏霏雨,花市香飄漠漠塵”。上述詩句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唐代A.坊市界限打破 B.草市普遍出現(xiàn) C.商稅收入增加 D.專業(yè)市場形成2.下列表格中的言論客觀反映了當時不同政治派別的思想傾向,其共同訴求是1865年李鴻章說:“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894年鄭觀應說:“西人以商為戰(zhàn),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903年章太炎說:“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913年梁啟超說:“共和政治,非國民繼續(xù)的覺悟努力,萬萬不會維持?!盇.推動中國近代化 B.實行民主政治C.實現(xiàn)中國工業(yè)化 D.啟蒙與救亡并重3.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出現(xiàn)三個享有世界聲譽的三大悲劇家,他們都善于從傳統(tǒng)的神話中尋取戲劇的題材,從觀眾所熟悉的故事中,體現(xiàn)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這些矛盾而導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據材料可推測這三大悲劇家的作品成功之處在于A.順應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需要B.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情感C.充分調動了人們的宗教情緒D.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4.1916年,“雙十節(jié)”慶?;顒右?guī)模盛大,打破了民國建立以來慶?;顒拥募o錄。正如某報道所稱:“共和重昭,陰霾肅清,人民皆以誠意祝禱……盛況,迥非往年所可比?!睋丝芍敃r中國A.新文化運動已席卷全國 B.國民民主參政意識增強C.臨時政府統(tǒng)治基礎穩(wěn)固 D.復辟帝制行為有違潮流5.19世紀末上海、漢口等地開始出現(xiàn)一些小規(guī)模的由同鄉(xiāng)或行會組織的抵制洋貨運動;進入二十世紀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條”“九一八事變”等引發(fā)了多起由學生帶頭倡導的遍及全國的抵制日貨運動。這反映出這一時期A.工商學界聯(lián)合斗爭局面形成B.民族資本家利用民眾熱情牟利C.民族復興思潮得到迅速發(fā)展D.經濟斗爭成為外交的主要內容6.西方學者弗里德曼認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擋的市場一體化,民族國家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全球化也會使某些國家遭到不公正對待并遠遠落在后面,從而在這些國家出現(xiàn)強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該學者A.指出了全球化帶來的利弊B.批評現(xiàn)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強調了全球化的消極作用D.提出了應對全球化的策略7.文藝復興運動“通過文學來表現(xiàn)人的價值和人性的真實社會性,并且強調個人奮斗和人的尊嚴”。據此可知,文藝復興A.強調個體的主觀感受 B.符合新興資產階級要求C.主張人放棄宗教信仰 D.提出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8.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對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現(xiàn)過兩種主要做法:一是近代史開始于1640年,現(xiàn)代史開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開始于1500年前后,現(xiàn)代史開始于1900年前后。影響上述兩種不同“歷史認識”的主要因素是A.資料來源 B.研究方法 C.史學觀念 D.作者立場9.有學者寫道:“為求侵華列強饒恕,不惜強迫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每人出銀一兩,換取她回鑾北京充當女皇的地位?!痹撗哉撝饕罁铝心囊粭l約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0.德國兩位經濟學家說:“在20世紀最后二三十年里,我們目睹了中國在趕超中給人印象最深的進步要歸功于中國人的機敏和勤勞,但也應歸功于中國再次向外部世界開放了它的經濟。中國經濟體制中的這些基本變化將使發(fā)展新的可依賴的制度變得必要?!边@里“基本變化”不包括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B.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C.現(xiàn)代化股份制企業(yè)制度的建立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11.湯因比曾這樣評價一件史事:“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辈⒄J為:“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這種勝利應該當作一種驚人的技藝”。湯因比所評價的是A.美國聯(lián)邦共和國的確立B.法國共和制度戰(zhàn)勝君主制度C.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D.近代德國憲法和議會裝飾下的皇帝專制12.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都應該是自由的,但當這一理念向實踐提出挑戰(zhàn)時,羅馬統(tǒng)治集團最終擇取的態(tài)度還是強調萬民法,回避自然法。這說明A.自然法與萬民法截然對立 B.萬民法對私權的調節(jié)尚缺乏變通C.自然法未能反映時代訴求 D.萬民法沒有承認奴隸的平等人權13.從1802年到1878年間.英國議會先后頒布了20多個工廠法,在這些法令中對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齡、每天的勞動時間、工作的環(huán)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規(guī)定。1870年《教育法)的頒布,宣告了英國大規(guī)模雇傭童工勞動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英國童工問題的解決A.反映了議會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賴于工業(yè)革命的深人發(fā)展C.是工人階級長期斗爭的結果D.反映了階級矛盾的日趨緩和14.在古代雅典人的意識中,自由這一術語越出了共同體這一主體范圍,將共同體中的個人也看作自由的主體。自由不僅指集體的自由,而且也指個人自由。這反映出古代雅典A.城邦政治以個人自由為前提 B.直接民主制度落到了實處C.城邦居民人人平等得以實現(xiàn) D.公民個人與城邦緊密相連15.下表為1921—1927年中共黨員發(fā)展情況表。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A.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B.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C.馬克思主義實現(xiàn)中國化 D.中共黨組織不斷完善16.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國對話并采取改善關系的措施后,毛澤東隨即公開表示:“如果尼克松訪華,他高興同他談,不論作為旅游者,還是作為總統(tǒng)都行?!边@表明當時A.美國放棄遏制共產主義B.美國與蘇聯(lián)的關系惡化C.中美之間分歧基本化解D.中美雙方都有合作需要17.1928年初,斯大林連發(fā)指令,要不遺余力的“打擊糧食商販和富農”,“逮捕投機商人和囤積糧食的富農”,用嚴酷的刑罰懲戒“蘇維埃政權的破壞者”,以震懾中農。促使斯大林發(fā)出這一指令的主要因素是A.農業(yè)集體化挫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B.蘇維埃政權面臨敵對分子的進攻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激化了社會矛盾D.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思想基礎仍然存在18.中世紀城市反對封建領主斗爭的主要目標是奪?。篈.立法權與司法權 B.言論自由和法律平等權C.司法權和行政權 D.貿易自由權和財產私有權19.1615年,法國人孟奇里梯安在《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中提出:“商業(yè),尤是對外貿易,是財富的源泉,國家應該保護關稅和商人利益,達到貨幣入超”。這一主張立即成為歐洲諸國政府的經濟理論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歐洲諸國A.建立壟斷性貿易公司 B.倡導自由貿易的原則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20.周代禮治的核心是確立血緣與等級之間的同一秩序,由這種同一的秩序來建立社會和國家的秩序。該秩序表明西周A.形成了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結合B.宗法制已成為政治制度的核心C.始建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制度D.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21.歷史學家蕭功秦在《危機中的變革》一書中指出:“中國近代歷史劇變的基本分界線,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戰(zhàn)爭。”下列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A.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B.近代民族工業(yè)開始產生C.開啟了制度變革的探索歷程 D.開始出現(xiàn)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22.有學者認為:“秦以后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泵鞒婆e制度成為中國文化“厄運”的原因是A.注重考查詩賦 B.打破門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自由發(fā)揮見解23.1928年6月,斯大林在會見瞿秋白、蘇兆征、李立三、向忠發(fā)、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時指出: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是"不斷革命",也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現(xiàn)在的形勢不是高潮,而是兩個革命高潮之間的低潮。斯大林的這一看法A.希望中國借鑒蘇維埃革命的經驗 B.肯定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創(chuàng)新勢C.正確認識了中國革命性質和形勢 D.表達了對中國革命的關注和支持24.1945年,毛澤東提出戰(zhàn)后新中國建設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路徑。這表明A.中華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戰(zhàn)的任務B.第二次國共合作已走向徹底破裂C.中國共產黨主導了戰(zhàn)后新政權的建設D.中共對新中國建設進行了多方位設計25.1948年9月美國一份備忘錄中寫到:“中國的共產主義對于我們的安全將無足輕重,只有當中國成為蘇聯(lián)附庸時,它才能對我們的安全構成潛在的嚴重威脅?!边@表明當時()A.三大戰(zhàn)役阻遏了美國干涉企圖 B.美國對華態(tài)度服從于全球霸權C.國家動蕩削弱了中國國際地位 D.美蘇對中國解放戰(zhàn)爭保持中立26.“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這段話最早有可能發(fā)表于A.《時務報》 B.《國聞報》C.《民報》 D.《新青年》27.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體系。”并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huán)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鄙鲜稣f法應出現(xiàn)于A.英國光榮革命成功時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C.兩極格局瓦解時 D.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時28.北宋畫師劉宗道“作《照盆孩兒》,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畫數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边@可以佐證,北宋時期A.雕版印刷術尚未普及 B.畫家的商業(yè)意識濃厚C.文人畫開始一統(tǒng)天下 D.繪畫普遍受理學影響29.“該國際會議召開于20世紀50年代,圍繞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進行了會談和討論?!痹摻庹f詞描述的會議當指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汪辜會談 D.第26屆聯(lián)大30.1966年,美國建筑師羅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中說:“我主張雜亂而有活力勝過明顯的統(tǒng)一。我容許不根據前提的推理并贊成建筑的二元性。我認為用意簡明不如意義豐富……我愛兩者兼顧,不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是黑白都要,或是灰的。”據此推斷,這一流派是A.浪漫主義 B.現(xiàn)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現(xiàn)代主義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救濟政策體系——摘編自范勇《宋代社會救災制度及其對當代社會保障的啟示》材料二晚清以降,出現(xiàn)了嚴重威脅社會安全的流民問題。晚清政府實施了一些救助措施如蠲緩(免征或緩征賦稅)放賑等,但苦于國家財力支絀而貧苦無業(yè)之民卻愈養(yǎng)愈多,深感“養(yǎng)民無術”。一些有識之士借鑒西方國家的救濟經驗,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救濟的弊端在于“有養(yǎng)無教”,并認識到“重教”在社會救濟中的積極意義。當馮桂芬了解到荷蘭設有養(yǎng)貧、教貧二局,極力主張摒棄中國傳統(tǒng)的消極救濟方式,學習西方“養(yǎng)教并重”的積極救濟方式。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門針對從前輕教養(yǎng)的弊端,明確責成地方官紳體察情形,設立工藝所“興養(yǎng)立教”,將“教養(yǎng)并重”推向全國?!幾栽雷诟!督袊鐣葷睦砟铈幼兣c立法訴求》(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宋代救災政策的特點及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晚清救災思想的演變及其影響。32.“子”字中的歷史在春秋以前,“子”原為天子所屬的卿的尊稱,如微子、箕子之類。春秋初期只有少數諸侯所屬的卿稱“子”;到春秋中期以后,諸侯的卿就普遍稱“子”;到春秋、戰(zhàn)國之際,“子”便成為著名學者和老師的尊稱,如孔子、墨子之類。到戰(zhàn)國時代,“子”便成為一般學者的尊稱了。——摘自楊寬《戰(zhàn)國史》問題:(1)從春秋以前到戰(zhàn)國,“子”的含義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不得照抄原文)(2)從“子”的含義變化中可透視出哪些歷史信息?33.鐘南山是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鐘南山是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國家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疫情來勢洶洶,廣州好幾家專門接納“非典”病人的醫(yī)院已經不堪重負。這時,鐘南山帶著他的呼研所站了出來?!鞍阎夭∪硕妓偷轿疫@里來!”在他的指揮下,科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這一經驗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有指導意義,后來成為通用的救治方案,鐘南山也成為“抗擊非典的功臣”?!胺堑洹边^后,鐘南山依舊致力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領域。他主動承擔起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眾普及衛(wèi)生知識,推動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摘自2019.1.10.《軍報記者》材料二在疫情防控期間,老百姓非常熟悉一個人——鐘南山,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冠病毒確診人數最新數據,同時查看鐘南山最新言論,鐘南山對疫情防控貢獻非常大。目前,湖北人評價鐘南山的公開信引關注,肯定了他防控疫情、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的貢獻……這位湖北人說,鐘南山院士是來拯救我們的神,也是拯救萬千生命最關鍵的人之一。1月20日,鐘南山宣布病毒“人傳人”,在春節(jié)來臨之前,武漢官方下令封城,隨后各地防范疫情,實行嚴格的隔離管理措施,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最有效地預防疫情蔓延擴大……——摘自2020.3.12.桃之夭夭微博請回答:(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鐘南山抗疫背景。(2)根據材料,評析鐘南山對抗擊疫情的貢獻。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材料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魚市”、“藥市”、“花市”等出現(xiàn)在這些唐詩中,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唐代專業(yè)市場的形成,D選項符合題意;材料中無關“市”、“坊”即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區(qū)界限打破的信息,A選項錯誤;詩中沒有提供草市普遍存在的信息,B選項錯誤;描寫商業(yè)繁榮的唐詩不能佐證商稅收入增加,C選項不符合題意。2、A【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經濟近代化和社會思想近代化。李鴻章屬于洋務派,其主張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近代化,鄭觀應屬于早期維新派,其主張也有利于中國經濟近代化,章太炎屬于革命派,其主張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啟超屬于維新派,其主張有利于促進國民思想近代化,因此上述人物的共同訴求在于推動中國近代化,故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實行民主政治,只是章太炎和梁啟超的思想傾向,不是四人共同訴求;C選項錯誤,實行中國工業(yè)化也不是四人共同訴求;D選項錯誤,啟蒙也并非材料中四人思想的共同點。因此正確答案為A選項。3、B【解析】

依據材料“從觀眾所熟悉的故事中,體現(xiàn)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這些矛盾而導致的不幸的遭遇”可知B正確。ACD均不合題干主旨。故ACD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古代雅典文化成就,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古代雅典早期民主制度,促進文化的繁榮;經濟社會繁榮,使得人們有可能致力于文化發(fā)展;本身是地中海文明屬沿海文明,是文化繁榮的地理因素。與周邊國家文明交流頻繁,也有與東方文化交流。4、D【解析】

由材料信息“1916年,‘雙十節(jié)’慶祝活動規(guī)模盛大”、“共和重昭,陰霾肅清”可知,各界民眾因為共和制度失而復得而倍感珍惜,這說明袁世凱復辟帝制行為不得人心,D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中的席卷全國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未涉及國民的民主參政意識,B選項排除;臨時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十分薄弱,C選項排除。故答案為D。5、C【解析】

從題干“由同鄉(xiāng)或行會組織的抵制洋貨運動”到“遍及全國的抵制日貨運動“可知,工商業(yè)者和學生都屬于普通社會階層,大多卷入到抵抗洋貨運動,成為民眾表達愛國熱情的重要形式,體現(xiàn)出民族復興思潮的興起與發(fā)展,正確選項為C;材料并未表現(xiàn)出工商學界聯(lián)合斗爭局面的形成,排除A;材料中的斗爭主體既有學生,也有本國工商業(yè)者,沒有信息說明民族資本家利用民眾熱情牟利,排除B;普通民眾的抵制洋貨運動并非政府的外交行為,排除D。【點睛】本題考查近代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一些小規(guī)模的由同鄉(xiāng)或行會組織的抵制洋貨運動”“多起由學生帶頭倡導的遍及全國的抵制日貨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調動與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體現(xiàn)了對歷史解釋素養(yǎng)的重視。6、A【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國家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也會使某些國家遭到不公正對待并遠遠落在后面”可知,該學著客觀地指出了全球化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項錯誤;C項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錯誤;該學者沒有提出應對全球化的策略,故D項錯誤。7、B【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來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有利于解放人的思想,這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B項正確;主要強調個體的主觀感受是普羅塔格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并且A項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內容,A項錯誤;文藝復興運動沒有主張人放棄宗教信仰,文藝復興不反對宗教信仰,C項錯誤;提出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是啟蒙運動的內容,D項錯誤。8、C【解析】試題分析:該題屬于史學研究方法型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題中的意思是對待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分期有兩種不同的認識,雖說只是時間不同,但第一種屬于階級斗爭的革命史觀,第二種屬于文明聯(lián)系的全球史觀,所以正確的因素是C項的史學觀念??键c:史學理論·史學研究·史學觀念9、D【解析】從題干中可知,賠款數額為4.5億兩白銀,可以判斷為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強迫清政府簽訂的《辛丑條約》,慈禧太后希望借此來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D正確。10、D【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逐漸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故D選項正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現(xiàn)代化股份制企業(yè)制度的建立都包含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故A、B、C選項錯誤。11、C【解析】

材料“順利地在舊瓶里裝了新酒,還不至于引起舊瓶的爆炸……這可以說是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反映了英國在君主制的“舊瓶”里裝進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新酒”,促進英國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故C正確;美國聯(lián)邦共和國的確立,并沒有君主制的“舊瓶”的歷史,故A錯誤;法國共和制度已經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舊瓶里裝新酒”的問題,故B錯誤;近代德國憲法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不符合“一種憲法方面的勝利”,故D錯誤。故選C。12、D【解析】

由材料“羅馬統(tǒng)治集團最終擇取的態(tài)度還是強調萬民法,回避自然法”可以得出,羅馬法在實踐中沒有做到自然法所說的人人平等,對奴隸的平等地位拒絕承認,故D正確;A說法本身不正確,排除;萬民法相對公民法而言更加的靈活,故B不正確;C說法本身不正確,排除。13、B【解析】

材料所述為英國雇傭童工的現(xiàn)象逐漸消失,依據題干時間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得益于工業(yè)革命的展開,對工人需求的變化,故B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沒有必然聯(lián)系,故A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工人階級斗爭無關,故C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不能導致階級矛盾的緩和,故D不正確。14、D【解析】

根據材料“將共同體中的個人也看作自由的主體”“不僅指集體的自由,而且也指個人自由”可知,自由是城邦集體自由和個人自由的合稱,反映出古代雅典公民個人與城邦緊密相連,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城邦自由和個人自由的結合,沒有強調城邦政治以個人自由為前提,A項錯誤;直接民主的落實應強調公民行使權力方面,材料沒有體現(xiàn)直接民主的落實,B項錯誤;城邦居民不是人人平等,廣大奴隸沒有平等權利,C項錯誤。15、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從中共一大到五大黨員人數增加看,正是由于此時國內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有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事業(yè),故A項正確;B項是1924年才建立,排除B項;此時馬克思主義還沒有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排除C項;D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16、D【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尼克松表示希望和中國改善關系后,毛澤東表示贊同,可見中美雙方都有合作需要,故答案為D選項。美國放棄遏制共產主義的說法與史實不符,A選項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國與蘇聯(lián)關系,B選項排除。中美之間分歧基本化解的說法不符合史實,C選項排除。17、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斯大林采用強制手段收購糧食,實際上體現(xiàn)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余糧收集制的影響,說明其思想基礎仍在,因此D選項正確;此時大規(guī)模農業(yè)集體化尚未實行,A選項錯誤;B選項不符合當時蘇聯(lián)史實,排除;C選項不符合新經濟政策的影響,排除。故選D。18、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城市都建于封建領地之上,城市初期的司法權和行政權一般都掌握在領主手中,故選C;中世紀城市沒有立法權,A錯誤;言論自由是具有資本主義性質權益,中世紀處于封建社會,B錯誤;封建社會財產私有權是固有的,不是爭奪的目標,D錯誤。19、A【解析】

孟奇里梯安主張保護和發(fā)展商業(yè),實現(xiàn)貨幣入超,即實行重商主義,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當時歐洲諸國通過建立壟斷性貿易公司對外進行貿易和掠奪,故選A,排除B;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排除C;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是在二戰(zhàn)以后,排除D。故選A。20、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禮制在血緣家族秩序和社會國家秩序中發(fā)揮的聯(lián)系紐帶作用,根據血緣家族秩序來建立社會和國家的秩序,說明西周時期已經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故答案為D項。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禮制的作用,排除B項;C項不符合史實,夏朝王位世襲制的確立,表明已經形成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政治制度,排除。【點睛】分封制是西周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分封制帶有“家天下”的色彩,“國”乃是“家”的大而化之。從政權角度說,周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是天下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關系;從宗族角度說,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長,與同姓諸侯是兄弟關系或父輩與子侄關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政治權力是根據宗族地位分配的;宗法制是維系分封制的血緣紐帶,也是鞏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保證了分封制的順利推行和穩(wěn)定實施。21、C【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救亡圖存運動由學習西方技術到制度,故C選項正確;中國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在《南京條約》就有,故A選項錯誤;近代民族工業(yè)開始產生在19世紀60-70年代,故B選項錯誤;19世紀40年代就已經開始出現(xiàn)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故D選項錯誤。22、C【解析】

八股取士是明清的選官制度,八股文格式嚴格、內容空虛,考生不能自由發(fā)揮見解,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文化的發(fā)展,扼殺了人才的培養(yǎng),故排除D,C符合題意;唐代科舉制注重考查詩賦,打破門第限制,故AB不符合題意。故選C。23、C【解析】

1928年6月是國民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兩個革命高潮之間的低潮”都是斯大林對當時中國革命的正確認識,故C符合題意;材料主要反映了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認識,沒有體現(xiàn)他希望中國借鑒蘇維埃革命的經驗,排除A;題意沒有涉及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排除B;D項沒有體現(xiàn)題意主旨,排除。故選C。24、D【解析】

依據材料“建設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路徑”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新中國建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的進行設計,D正確;材料不涉及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A項錯誤;國共第二次合作沒有破裂,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B項錯誤;C項中的主導不符合史實,排除。25、B【解析】

依據材料中“只有當中國成為蘇聯(lián)附庸時,它才能對我們的安全構成潛在的嚴重威脅”信息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美蘇兩極格局逐漸形成,美國對華態(tài)度服從于全球霸權,因此B選項正確;此時三大戰(zhàn)役剛剛開始,尚未完成,不能體現(xiàn)三大戰(zhàn)役的影響,A選項錯誤;C選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美蘇均插手了中國解放戰(zhàn)爭,D選項錯誤。故選B。26、C【解析】

題干中的言論是關于三民主義的,最早在《民報》發(fā)表,選項C正確;《時務報》《國聞報》均屬于維新派報刊,而三民主義是革命派主張,因此三民主義不可能刊登在這兩份報刊上,選項A、B排除;選項D與題干中“最早”不符,排除。27、C【解析】

題干認為西方世界的優(yōu)越性在于其民主制度,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已經結束,經濟流通、技術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等成為世界性問題,說明這一時期冷戰(zhàn)結束,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政治日趨民主化,而且環(huán)境問題、科技問題等成為突出問題,C正確;光榮革命成功時,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建立,因此還不存在意識形態(tài)問題,排除A;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完成時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不存在世界性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排除B;世貿組織成立時間是1995年,此時冷戰(zhàn)尚未結束,排除D。28、B【解析】

根據“每作一扇,必畫數百本,然后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可以看出畫家已經有了商業(yè)的意識,進行批量生產,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29、B【解析】

根據材料“圍繞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進行了會談和討論”可知是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標志著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會議,故答案為B;萬隆會議主要是亞非國家發(fā)展問題,排除A;1993年的汪辜會談是針對大陸與的海峽兩岸的事件,時間不符,排除;D是1971年,不符合題干的時間,排除。30、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提及建筑師文丘里強調對藝術的追求雜亂勝過統(tǒng)一,主張兩者兼顧,這符合現(xiàn)代主義的風格,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現(xiàn)實塑造形象,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與材料信息不符;B選項錯誤,現(xiàn)實主義注重細節(jié)的真實性、形象的典型性和具體描寫方式的客觀性,與材料信息不符;C選項錯誤,印象主義的基本特點是以光和色彩作為認識世界的中心,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體系完備;救災和防災相結合;賑災政策多元化;政府救災為主;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相結合。成因:戰(zhàn)亂較多,災荒頻繁;統(tǒng)治者注重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控制;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理學的影響。(2)演變:由“有養(yǎng)無教”到“養(yǎng)教并重”(或答:由消極救濟到積極救濟)。影響:推動中國救濟體系近代化;客觀刺激民間救濟興起;對后世社會治理提供有益參考;利于引導國人學習西方?!窘馕觥?/p>

(1)特點:根據材料一中“宋代救濟政策體系”,有“災前”、“災時”、“災后”三部分,可知其體系完備;由“興修水利”,“完善糧食倉儲”,“荒年募兵”,“利用價格和稅收杠桿”,“多方籌集賑災經費”,“收養(yǎng)貧困人口,醫(yī)治貧困病患,埋葬貧困死者”等信息,可知宋代救災具有以政府為主,將防災和救災相結合,結合行政與經濟手段,推行多元化政策等特點。成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復雜,戰(zhàn)亂較多,災荒頻繁,統(tǒng)治者為維護其統(tǒng)治,比較注重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控制,還有宋代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理學影響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促成了宋代救災的時代特點。(2)演變:根據材料二中“一些有識之士借鑒西方國家的救濟經驗,意識到中國傳統(tǒng)救濟的弊端在于“有養(yǎng)無教”,并認識到“重教”在社會救濟中的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