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1教師用書:第5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_第1頁
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1教師用書:第5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_第2頁
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1教師用書:第5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_第3頁
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1教師用書:第5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_第4頁
高中生物(蘇教版)必修1教師用書:第5章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觸\?第五章

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一節(jié)細胞增殖

彳果時教法分析明課標力條解讀觀“教法”熱子個

,區(qū),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1.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

?課標解讀:

1.了解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具有周期性。

2.掌握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各時期的特點和物質(zhì)變化。

3.了解無絲分裂的過程及其與有絲分裂的區(qū)別。

?教學地位

細胞增殖是必修1的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細胞周期的認識和圖像的識別。細胞增殖是

學習減數(shù)分裂和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也是學習DNA復制及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基礎。

近三年的高考中,對于有絲分裂的特點、實驗都考查過,特別是對有絲分裂的實驗和特點相

結(jié)合的考查較為突出,還將會從實驗背景入手結(jié)合遺傳變異等綜合考查分裂的過程及特點

等。

?教法指導

1.對于較抽象的有絲分裂過程,采取多媒體展示動畫直觀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讓

學生主動觀察歸納,難點的突破采取以分裂過程為主線,學生歸納的方式進行。

2.對于細胞分裂的過程可采取“角色扮演法”:由每位學生扮演一條姐妹染色單體,

并讓帶有相同字母卡片的學生手挽手站在一起,代表復制后的染色體。各位同學可以任意站

在一個模擬細胞的圓圈(可預先在地上用粉筆畫出)中,再形象地表現(xiàn)出有絲分裂的前期(“散

亂”)一中期(“排隊”于“赤道板”)一后期(手臂分開,著絲點分裂)一末期(“分家”)的染

色體變化行為。

敖冬方案設計教案設

設數(shù)案流程細解導學案

計區(qū)I

(教師用書獨具)

?新課導入建議

1.介紹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如鳥類的卵細胞最大,是肉眼可見的細胞(雞蛋的蛋黃就

是一個卵細胞);棉花纖維、麻纖維都是單個細胞;成熟西瓜瓢和番茄果實內(nèi)有亮晶晶小粒

果肉,用放大鏡可看到,它們是圓粒狀的細胞;神經(jīng)細胞的細胞體,直徑不過0.1nm,神經(jīng)

纖維可長到1m以上。再用PowerPoint展示不同類型細胞大小的比較,讓學生體驗細胞的

大小,由于細胞不能無限長大,多細胞生物體積的增加還有賴于細胞增殖,導入課題。

2.生物都要經(jīng)歷出生、生長、成熟、繁殖、衰老直至最后死亡的生命歷程,活細胞也

是這樣。就在你坐在課堂學習的時候,你身體內(nèi)就有許多細胞在分裂,有些細胞在生長,

有些細胞在變老,有些細胞剛剛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歷程。生長,增殖,衰老,凋亡……細胞

的生命歷程大多短暫,卻都對個體的生命有一份貢獻。屏幕分別播放象和鼠的生活畫面。

象與鼠的個體大小相差懸殊。討論:(1)細胞體積增大,可以使生物體生長嗎?為什么?(2)

請推測構(gòu)成象與鼠相應器官和組織的細胞大小差異如何?

3.人體大約有10M個細胞,但我們知道最終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發(fā)育來的。人的紅細胞

平均壽命只有120天,其他正常的細胞也都有一定的壽命。同學們從這些事實可以提出什么

問題嗎?(指出細胞可以通過增殖來增加細胞數(shù)量或進行繁殖。)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自主探究:①閱讀教材P80-83相關內(nèi)容填寫“【課前自主導學】的知識1?4及思

考交流”。臺步驟1:情景導課:選擇【新課導入建議】中的一種方式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導出

本課課題——細胞增殖。n步驟2:檢測自學效果:①PPT展示幾幅細胞分裂圖像,嘗試回

答分裂時期;②作答【正誤判斷】并進行校正。=步驟3:結(jié)合教材P80圖5-1完成【課堂

互動探究】探究1的“問題導思”并理解細胞周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點撥例1【審題導析】,

學生自主完成例1。

41.

步驟7:“實驗探究”內(nèi)容分析將準備的實驗材料及試劑按組分好,并給予實驗報告單,

每2人一組完成教材P82“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操作,并在報告單上繪制細胞分

裂期圖像,再借助投影儀展示進行等級評比。教師對例3的【審題導析】點撥后學生自主完

成。仁步驟6:剖析【課題互動探究】實驗探究例2,學生自主完成例3進行小組分工完成【當

堂雙基達標】2、4小題。仁步驟5:以含有4條染色體的體細胞分裂為例,引導學生嘗試說

出每個分裂時期的染色體、DNA數(shù)目變化情況,提示關鍵點的信息,繪出坐標曲線圖并進

行課件展示正確坐標曲線,自主完成教材P84第1?4題。仁步驟4:課件動畫展示細胞分裂

過程圖像,并觀察各時期的染色體行為特征,提問學生進行描述,參看教材PM圖5—2。

步驟8:誦讀【結(jié)論語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jié)本課時重要知識點并以網(wǎng)絡

圖形式呈現(xiàn),互評后參看【本課知識小結(jié)】的【網(wǎng)絡構(gòu)建】。課下完成【課后知能檢測】及

教材P845?9題和【當堂雙基達標】的第1、3、5小題。

課標解讀重點難點

1.了解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具有周期性。

2.掌握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各時期的特點和

1.細胞周期。(難點)

物質(zhì)變化。

2.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和物質(zhì)變化。(重點)

3.了解無絲分裂的過程及其與有絲分裂的區(qū)

別。

自主學

徐的自主導學理教材自變自測固“基礎”

習區(qū)I

細胞周期

1.細胞增殖

(1)方式:分裂。

(2)特點:具有周期性,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

(3)意義: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生殖和遺傳的基礎。

2.細胞周期

(1)起止點:從一次細胞分裂結(jié)束開始,到下一次細胞分裂結(jié)束為止。

(2)時期劃分: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在一個細胞周期內(nèi),分裂間期大約占90%?95%,

分裂期大約占5%?10%。

有絲分裂

1.發(fā)生范圍:真核細胞進行分裂的主要方式。

2.分裂間期:主要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3.分裂期(動物細胞)

圖示時期主要變化

①染色質(zhì)由絲狀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

②兩個中心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并發(fā)出

前期

星狀射線形成紡錘體

③核膜解體、核仁消失

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

中期

卷在赤道板上

①每條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單體從著絲

粒的連接處分開

后期

②兩組均等的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

移向細胞兩極

①染色體變?yōu)槿旧|(zhì)

②核膜、核仁重現(xiàn)

找末期

③在赤道板處細胞膜向內(nèi)凹陷,細胞質(zhì)一

(M)分為二

4.有絲分裂的特點和意義

⑴特點

①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分裂一次。

②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子代細胞具有與親代細胞相同數(shù)目和遜的染色體。

(2)意義:保證了子代與親代細胞間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

.........................

的比較

1.相同點:都要經(jīng)過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2.不同點

類型

高等動物細胞高等植物細胞

項目

紡錘體的形

由中心體發(fā)出的星狀射線形成由細胞兩極發(fā)出的紡錘絲構(gòu)成

成方式

在赤道板處形成細胞板,細胞

子細胞的形在赤道板處由細胞膜向內(nèi)凹

板由細胞中央向四周擴展,逐

成方式陷,將細胞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II思考交流II

在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中,你能看到赤道板嗎?為什么?

【提示】不能,赤道板只是細胞內(nèi)的一個方位,該方位是因為類似于地球的赤道而得

名。

&無絲分裂

1.特點

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沒有染色體和紡錘體等結(jié)構(gòu)的出現(xiàn)。

2.過程

細胞核先延長,核從史都縊裂成兩個子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生都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正課到鼠

1.細胞周期各時期時間一樣長。(X)

【提示】分裂間期時間遠比分裂期長。

2.所有細胞都有細胞周期。(X)

【提示】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有細胞周期。

3.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為有絲分裂末期的一個特征。(X)

【提示】核仁解體,核膜消失,為有絲分裂前期的特征。

4.動物細胞的中心粒倍增發(fā)生在分裂期。(X)

【提示】動物細胞的中心粒倍增,發(fā)生在間期。

5.顯微鏡下觀察到進行有絲分裂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為活細胞。(X)

【提示】經(jīng)過處理,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應為死細胞。

6.無絲分裂是原核生物具有的細胞分裂方式。(X)

【提示】無絲分裂是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

程專互動探究合作探

破疑難師生互動挺“知肱”

究區(qū)I

YINANDA0XI1

導析一

細胞周期的解讀

【問題導思】

①何種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②細胞周期的各階段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③細胞周期各階段分別有什么特點?

1.前提條件

(1)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細胞分裂結(jié)束后不再進行分裂的細胞沒有細胞

周期。

(2)有細胞周期的常見細胞有:受精卵、干細胞、分生區(qū)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fā)層細

胞、癌細胞(不正常分裂)。

(3)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細胞和已分化的細胞沒有細胞周期。

2.表示方法

(1)常規(guī)表示方法:

方法一為扇形圖,一個完整細胞周期為:A-A,應為順時針。

方法二為直線圖,圖中a+b為一個細胞周期,c+d也為一個細胞周期。

方法三為曲線圖,a+b+c+d+e+f為一個細胞周期。

(2)柱形圖表示法:

柱形圖

說明:B的DNA含量在2c?4c之間,此時正處于DNA復制時期。

C的細胞中DNA已經(jīng)加倍,說明此時細胞正處于DNA復制完成期和分裂期。

3.細胞周期中幾種細胞結(jié)構(gòu)的變化

(1)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

染色質(zhì)

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

(間期、末期)解螺旋成為細絲狀染色體

(前期、中期、后期)

(2)紡錘體的變化:形成(前期)一解體消失(末期)。

(3)核膜、核仁的變化:解體消失(前期)一重建(末期)。

(4)染色體行為的變化:復制一散亂分布于細胞中央一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一著

絲粒一分為二一移向兩極。

(5)中心體的變化(動物和低等植物)

在間期復制,前期逐漸移向兩極。

(6)植物細胞在末期出現(xiàn)細胞板。

卜例(2013?合肥高一期末)下圖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按順時針方向),其

中說法正確的是()

0-333

甲乙丙丁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

C.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一倍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最好是選植物甲

【審題導析】解答本題應明確以下幾點:(1)細胞周期的概念;(2)間期染色體復制后,

數(shù)目不變;(3)實驗材料應選擇分裂期相對較長的植物。

【精講精析】A項錯誤,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間期比分裂期時間長

得多,如按順時針方向,細胞周期應表示為a—bfa;扇形區(qū)域表示分裂間期與分裂期的時

間比,不表示絕對時間,故B項正確;C項錯誤,間期DNA復制,染色體數(shù)目并不加倍,

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共用一個著絲粒;觀察有絲分裂最好選擇丁圖,因為丁分裂期相對較長,

便于觀察,故D項錯誤。

【答案】B

1:探;究2|有絲分裂的過程解析及有關DNA

含量與染色體數(shù)量變化的曲線解讀

【問題導思】

①染色體數(shù)目和細胞核DNA數(shù)目間存在什么關系?

②確定某一細胞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

③染色體和DNA分子數(shù)量的變化用坐標圖如何表示?

1.細胞分裂各時期的特點

(1)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

染色體有兩種形態(tài),如圖中的A和B。B是復制后的一條染色體,它由一個著絲粒連

接著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當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后,原來的一條染色體就成為兩條染色體。

因為這兩條染色體是由同一條染色體復制而來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二者是完全相同的。

(2)確定某一圖像分裂時期的依據(jù)

①間期:染色質(zhì)狀態(tài),核仁、核膜存在。

②前期:染色體散亂排列。

③中期: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⑤末期:形成兩個子細胞,核仁、核膜重現(xiàn)。

2.有絲分裂過程細胞中DNA含量、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的變化(生物體細胞中DNA

含量為2C,染色體數(shù)為2M

(l)DNA含量、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含量變化

項目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NA含量2C-4C4C4C4C4C-2c

染色單體數(shù)0-4N4N4N4200

染色體數(shù)2N2N2N2N-4N4N-2N

(2)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作出DNA含量、染色體數(shù)目、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曲

DNAg

含4ch

量2C

°間前中后末時期0間前中后末時期

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條D2

N

染A

體P

前中

后末

期期

說明:

①a-b,1-m的變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復制。

②f-g,n-。的變化原因都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子染色體。

③c-d,n-。的曲線變化很相似但所處時期不同。

④c-d,h-i的變化原因都是一個親代細胞分裂成兩個子代細胞。

⑤染色單體的數(shù)量起點為0,終點也為0。

名師點撥

1.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圖像外圍的方框是細胞壁。

2.新的細胞壁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新細胞壁的形成是分裂完成的標志。

3.赤道板不同于細胞板,赤道板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顯微鏡下是無法觀察到的。而細

胞板則是由高爾基體形成的,在末期會形成細胞壁。

(2013?揚州高一期末)下圖中的甲、乙、丙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的三個階段,

a是染色體數(shù),b是染色單體數(shù),c是DNA分子數(shù),a、b、c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的是()

甲乙丙

A.甲、乙B.甲、丙

C.乙、丙D.甲、乙、丙

【審題導析】本題主要考查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及DNA三者的數(shù)量關

系O

(1)染色單體(b)存在,表明染色體已復制。

(2)染色單體(b)不存在,細胞可能處于分裂末期或間期。

【精講精析】按照有絲分裂中各成分的數(shù)量變化關系,可以推知圖甲為前、中期細胞,

圖丙為末期細胞或剛進入間期的細胞。圖乙從a(染色體)、c(DNA)的數(shù)量關系看,應為后期,

但此時b(染色單體)數(shù)應為零,而此圖中b并不為零,故不是有絲分裂過程的某個階段。

【答案】B

*'",探究"----'

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1.實驗原理

(1)各個細胞的分裂獨立進行,在同一組織中可看到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

分生組織中不同分裂時期細胞所占比例與該期占細胞周期的比例成正比。

(2)活生物

用如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鹽酸土作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

組織(3三制)

死細胞(單細胞)

⑶無色染色體質(zhì)量濃臂縹鬻成膽紫紫色的染色體,便于觀察。

(4)高倍鏡下能看清楚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可根據(jù)細胞中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及特點來

確定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

2.實驗流程

洋蔥根尖培養(yǎng):實驗前3?4d,待根長到5cm

裝片

「取材:取根尖2?3mm

〃解離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的

HC1和體積分數(shù)為95%

的酒精混合液(1:1)

解離,目的:使組織中的細胞

分離開

時間:3~5min

、程度:根尖酥軟

j漂洗液:清水

漂洗(目的: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

|時間:10min

〃染液:0.01g/mL的龍膽紫

溶液或0.02g/mL的

染色<醋酸洋紅液

目的:使染色體(質(zhì))著色

、時間:3~5min

〃用鏡子將根尖弄碎,蓋上蓋

玻片,在蓋玻片上覆上一張

制片《濾紙,再加蓋一塊載玻片,用

拇指輕壓呈云霧狀

、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

洋整根尖

IS%檢》95%酒精1:1

龍膽溶液

回5r

〃a.低倍鏡觀察:找到分生區(qū)細胞,其特點是

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分裂細胞

b.高倍鏡觀察:在低倍鏡觀察的基礎上換

I高倍鏡,直到看清細胞的物像為止

觀察]c.仔細觀察:先找中期,再找其余各期,

注意染色體的特點

d.移動觀察:慢慢移動裝片,完整地觀察

、各個時期

繪圖

3.實驗注意事項

(1)解離完一定要漂洗,目的是洗去多余的鹽酸,防止解離過度和影響染色。

(2)將染色質(zhì)和染色體染色,時間不要太長,3~5min。

(3)加蓋玻片時,注意防止產(chǎn)生氣泡。

(4)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要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

(5)在觀察裝片時,裝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

(6)觀察時應先找到呈正方形的分生區(qū)細胞,在一個視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絲分裂

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細胞圖像,因此,觀察時要注意邊觀察邊移動裝片,觀察有絲分裂各個時

期。換高倍鏡前,要先把低倍鏡下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

(7)在顯微鏡的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多數(shù)處于細胞有絲分裂間期,因為在一個細胞

周期中,間期的時間占整個細胞周期的90%?95%,所占時間長短與細胞數(shù)目成正比。

(8)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時,所看到的細胞是死細胞,因為在用解離

液解離時已將細胞殺死,由于分生區(qū)的細胞分裂時期不同,在同一時間把細胞固定后,就可

以在同一個裝片上觀察到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的圖像。

》例(2012.江蘇高考)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

誤的是()

A.解離和壓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散

B.先用低倍鏡找到分生區(qū)細胞,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C.顯微鏡下絕大多數(shù)細胞中能觀察到染色體

D.探究有絲分裂日周期性可為實驗取材時機提供依據(jù)

【審題導析】解答本題應明確:(1)“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

原理和步驟;(2)在一個細胞周期中,間期時間比分裂期長。

【精講精析】解離是用藥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壓片使細胞分散開,A正確;

低倍鏡視野寬,便于找到分生區(qū),而高倍鏡更容易看清染色體,B正確;由于細胞分裂間期

時間長,觀察到的細胞大多為間期,這時觀察到的是細長絲狀的染色質(zhì),C錯誤;觀察細胞

的有絲分裂,主要是觀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時間短,只有了解有絲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在

分裂期觀察,D正確。

【答案】C本課知識小結(jié)

網(wǎng)絡構(gòu)建

細胞分裂方式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細胞周期分裂間期分裂期中期前期后期末期

有絲分裂實例動物細胞的

有絲分裂植物細胞的

有絲分裂

結(jié)論語句

1.細胞表面積與體積比及核質(zhì)比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2.只有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3.有絲分裂各分裂時期的主要特點:

(1)間期: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

(3)中期:染色體的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4)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并平均移向兩極。

(5)末期:紡錘體消失,染色體變成染色質(zhì),核膜、核仁重新出現(xiàn)。

4.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紡錘體的形成及細胞的分裂方式不同。

省申雙基達標交流學

隨堂練生生互動達"雙標”

習區(qū)?

1.(2013?南京高一期末)如圖為連續(xù)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b

A.a和b為一個細胞周期

B.c段結(jié)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遺傳物質(zhì)平分一般發(fā)生在d段

D.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

【解析】從時間上看,間期明顯長于分裂期,所以可以判斷a、c代表分裂間期,b、

d代表分裂期,由于分裂間期為分裂期提供了物質(zhì)準備,所以必須分裂間期a、c在前,分

裂期b、d在后。

【答案】D

2.下列物質(zhì)變化示意圖中,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時期

DNA染色體DNA染色單體

CD

【解析】A圖可以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B圖可以表示有絲

分裂過程中核DNA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C圖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DNA:染色體=2:1的時

期,如前期、中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可能出現(xiàn)DNA:染色單體=2:1的時期,所以

選D。

【答案】D

3.(2012?山東高考)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

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吐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nèi)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

【解析】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液對根尖細胞進行解

離,解離時,鹽酸與酒精混合液使植物細胞死亡,細胞的代謝停止,細胞板的擴展停止,故

選項A、C錯誤。在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常用甲基綠派洛寧染液使DNA、

RNA著色為綠色、紅色;在觀察細胞分裂實臉時,常用堿性染料醋酸洋紅或龍膽紫對染色

質(zhì)、染色體進行染色,故選項B錯誤。有絲分裂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的存在狀

態(tài)不同,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故選項D正確。

【答案】D

4.圖示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細胞內(nèi)DNA分子數(shù)量的變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一

D

胞N

質(zhì)A

D分

N

A子

)數(shù)

A.a?c時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B.b?c時期進行DNA分子的復制

C.b?e表示一個細胞周期

D.c~d表示分裂期

【解析】b?c時期DNA分子數(shù)量從2c增加到4C,進行了DNA分子的復制,B正

確;a?c時期為間期,染色體數(shù)目不加倍,A錯誤;a?f表示一個細胞周期,C項錯誤;c~

d表示分裂期的某一時期,D項錯誤。

【答案】B

5.下圖為具有6條染色體的某生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過程的幾個階段,據(jù)圖分析回答

下列問題。

甲乙丙丁

(1)根據(jù)丙圖的特有變化特征,可以判斷該圖示表示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的有絲分

裂?.

判斷的依據(jù)是

(2)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是圖。

(3)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相等的細胞是圖中的..

⑷上述細胞有絲分裂的先后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

(5)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該圖中缺少了細胞周期的期,該期細胞內(nèi)的主

要變化特點是

【解析】把握各時期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首先根據(jù)圖中染色體的變化特征確定各個

時期及其變化順序是:乙(前期)一甲(中期)一丁(后期)一丙(末期),然后依圖作答。

【答案】(1)植物細胞出現(xiàn)細胞板(2)甲

(3)甲、乙

(4)乙一甲f丙

(5)間完成染色體的復制,包括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1?后知能檢測課下測自我評估提"考肱”

一、選擇題

1.(20125累河高一檢測)若圖1、圖2、圖3是某同學做有絲分裂實驗時,在光學顯微鏡

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圖1圖2圖3

A.圖1是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在低倍鏡下所觀察到的圖像

B.圖1轉(zhuǎn)為圖2的操作步驟是移裝片一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一調(diào)視野亮度一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

C.圖3是根尖經(jīng)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圖像

D.圖3視野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分裂期

【解析】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圖1中細胞為長方形,A項錯誤;B項操作步歌

有誤,應該是移裝片一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至高倍物鏡一觀察并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焦。因細胞分裂間期

遠遠大于分裂期,因此,圖3視野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間期。

【答案】C

2.(2012.上海高考)由細胞形態(tài)判斷,下列細胞中最可能連續(xù)分裂的是()

ABCD

【解析】A為精子,C為肌細胞,D為神經(jīng)細胞,皆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備分裂

能力。

【答案】B

3.科學家用含32P的磷酸鹽作標記,浸泡蠶豆幼苗,追蹤蠶豆根尖細胞分裂情況,得

到根尖細胞連續(xù)分裂的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A?F為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BCDEF

0219.321.338.640.6

時間(h)

A.DE階段發(fā)生遺傳物質(zhì)的平均分配

B.BC階段結(jié)束時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階段完成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

D.一個細胞周期可表示為CD+DE

【解析】本題直觀地描述了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與分裂期所占時間及遺傳物質(zhì)復制與

平均分配的相關概念。根據(jù)細胞周期的^念,分裂間期長于分裂期,所以BC段、DE段是

分裂間期,AB段、CD段、EF段是分裂期。DNA含量增加與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應該在分

裂間期完成,遺傳物質(zhì)的平均分配在分裂期完成。CD+DE雖然在時間上等同于一個細胞周

期(19.3h),但生物學意義上的細胞周期一定要從一次細胞分裂結(jié)束開始,所以D選項錯誤。

【答案】B

4.(2011?上海高考)如圖為同一植物細胞處在有絲分裂兩個不同時期的模式圖,下列表

述錯誤的是()

A.a結(jié)構(gòu)主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

B.b表示細胞膜,c表示細胞核

C.d結(jié)構(gòu)的形成需要高爾基體的參與

D.e的蛋白質(zhì)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解析】由圖可知a為植物細胞的最外層結(jié)構(gòu),故為主要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的細胞

壁;細胞膜與細胞壁在生活狀態(tài)下是緊貼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細胞板逐

漸形成細胞壁,此過程與高爾基體密切相關。

【答案】B

5.下列關于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相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分裂間期,DNA復制,含量加倍

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體周圍發(fā)出的星狀射線形成紡錘體

C.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單體

D.在分裂后期,每一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不含染色單體

【解析】動、植物細胞在分裂間期DNA都要加倍;中期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著絲粒都分裂,故A、C、D三項屬兩者的相同點。動物細胞有中心體,并由它形成紡

錘體。低等植物細胞有中心體,但高等植物細胞無中心體,而是由細胞兩極發(fā)出的紡錘絲形

成紡錘體。

【答案】B

6.細胞周期的最初階段有一種起調(diào)節(jié)作用的“START”基因選擇性表達,請在圖中指出

“START”基因起作用的時期(

A.ab

C.deD.gh

【解析】細胞周期中的ab段與ef段進行DNA復制,在這兩個時期之前還有為復制

做準備的時期,即下一個周期的de段,是細胞周期的最初階段,是“START”基因起作用的

階段。

【答案】C

7.(2013?黃山高一檢測)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過程的敘述中,正

確的一組是()

①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使組織細胞彼此分散開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鹽酸,避免與堿性染料發(fā)生中和

③用龍膽紫溶液是為了將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染成紫色

④壓片可將根尖細胞壓成單層,使之不相重疊

⑤當看到一個中期細胞時,要注意觀察它如何進入后期、末期,以理解從中期至末期發(fā)

生的變化

A.①②B.③④⑤

C.①⑤D.②③④

【解析】解離的目的是使細胞彼此分離,細胞未分散開,只是為細胞分散開奠定了基

礎,故①有誤。裝片上的細胞都是死細胞(因為在解離時,細胞已被殺死),不管其處于哪個

時期,都不會再繼續(xù)變化,所以觀察一個中期細胞只能觀察分裂中期的特點,故⑤有誤。壓

片時,只有將細胞壓成單層,才能看清細胞中的染色體、紡錘體等結(jié)構(gòu),從而準確確定細胞

所處的時期。

【答案】D

如圖為細胞分裂的某一時期,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中的中心體⑨,與紡錘體的形成有關

B.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粒②相連

C.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D.在后期,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解析】后期時,細胞中的著絲粒分裂,每條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的子染色體(即無染

色單體)由紡錘絲牽引移向細胞的兩極。

【答案】D

9.如圖是一組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中心體

.儡-核仁

徽-染色質(zhì)

abcde

A.b圖細胞將出現(xiàn)細胞板,并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B.c圖細胞核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數(shù)相等

C.d圖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和赤道板最為清晰

D.上述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a-c-dfe->b

【解析】圖中的a、b、c、d、e分別表示有絲分裂的間期、末期、前期、中期和后期,

動物細胞無細胞壁,末期不會出現(xiàn)細胞板;c圖中DNA分子數(shù)與染色體分子數(shù)之比為2:1;

d圖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清晰,但赤道板不是結(jié)構(gòu)而是位置,所以不存在。

【答案】D

10.(2013?伊犁高一聯(lián)考)下圖為某學生進行某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下列相關表述錯誤

的是()

洋蔥根尖

力3

清水解離質(zhì)府

液(H的1L龍

ab膽紫cf

A.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B.該同學的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解離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

C.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蓋玻片滑動

D.換成高倍顯微鏡觀察時首先應找出分裂中期的細胞

【解析】題圖為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操作圖,其中解離后就染色是錯誤

的;f步躲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壓使細胞分散時,避免壓破蓋玻

片。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11.(2013?揚州高一期末)如圖甲為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DNA含量變化曲線圖,圖乙

為有絲分裂各時期圖像(順序已打亂),請回答:

Oabedefghijklmn細胞周期

圖甲

ABCDEF

圖乙

(1)圖甲中可表示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的是段,分別指出圖乙中1?5的名稱:

[1]?[2]-[3],[4],[5]。

(2)圖乙中細胞分裂的正確排序是。

其中染色單體形成于圖________,消失于圖________。

(3)若甲、乙兩圖表示同一種生物的細胞分裂,則甲圖中的2N=

(4)圖乙中染色體數(shù)與其他各圖不同的是圖,引起不同的原因是

,此時有染色體條,DNA分子個,染色單

體條。

【解析】圖甲為曲線圖,g-n是一個細胞周期。圖乙為各時期的圖像,細胞分裂的

順序是C-E-DfA/B-F,其中1是細胞板,2是核仁,3是紡錘絲(體),4是染色體,5

是細胞壁,A為分裂后期圖像,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染

色體數(shù)目加倍為12條,B為分裂末期圖像。

【答案】(l)g-n細胞板核仁紡錘絲(體)染色體細胞壁

(2)CfE~D-A—BfFCA(3)6

(4)A、B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變成兩條子染色體12120

12.[創(chuàng)新探究]如圖為觀察植物細胞(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

(染色體數(shù)為16條)實驗的觀察圖,請據(jù)圖中的編號及所指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計數(shù)染色體數(shù)目最好的時期是[].

(2)姐妹染色單體形成是在圖中[]o

(3)在植物細胞分裂的[]需高爾基體參加。

(4)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操作過程:取材一解

離一*-'―"。

(5)欲觀察細胞內(nèi)部的細微結(jié)構(gòu),需轉(zhuǎn)動顯微鏡的換高倍鏡觀察,物像不清楚

時調(diào)節(jié)。與低倍鏡比較,高倍鏡的視野,細胞體積而數(shù)目

________O

(6)若圖中④(時期)的細胞位于視野右下方,應將裝片向移動。

(7)細胞分裂是的基礎,圖中細胞分裂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解析】本題是考查有絲分裂知識的綜合題目,涉及細胞周期各時期的特點、細胞周

期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制作臨時裝片和顯微鏡的使用等知識。(1)有絲分裂中期,染色

體的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的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最為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

目的最好時期。所以,計數(shù)染色體數(shù)目的最好時期是中期。(2)姐妹染色單體的形成是通過

DNA的復制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實現(xiàn)的。在分裂間期的S期,細胞內(nèi)完成染色體上DNA分子

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復制的結(jié)果是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完全一樣的姐妹染色單

體。(3)植物細胞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植物細胞在細胞分裂的末期,在赤道板

的位置出現(xiàn)細胞板,細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這個過程需要高爾基

體的參與。(4)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操作過程:取材一解離一漂洗一染

色一制片。(5)在低倍鏡下看清物像后,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換高倍鏡。此時物像如果不清楚,只能

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不能調(diào)節(jié)粗準焦螺旋。高倍鏡下的視野比低倍鏡下的要小,而細胞體積大,

細胞數(shù)目少。(6)光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成倒像,所以欲將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動到視野

中央,就應該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圖中細胞④的特點是細胞核的核膜解體,核仁逐漸消失,

染色體出現(xiàn),這是前期的特點。(7)細胞分裂是一切細胞生物生長、發(fā)育、繁殖的基礎。有

絲分裂的主要特征是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以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答案】(1)@中期⑵①分裂間期⑶②末期(4)漂洗染色制片⑸

轉(zhuǎn)換器細準焦螺旋小大少(6)前期右下方(7)細胞生物生長、發(fā)育、繁殖親

代細胞的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以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

第二節(jié)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彳果咐教法分析明課標分條解讀觀"數(shù)法,,普號?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1.說明細胞的分化。

2.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3.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課標解讀:

1.了解細胞分化的過程。

2.掌握細胞分化的原因。

3.掌握細胞的全能性。

4.了解細胞全能性的運用。

5.說明細胞衰老的特征。

6.了解細胞哀老的原因。

7.說明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的區(qū)別。

?教學地位

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是細胞生命歷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本節(jié)內(nèi)容

既是對細胞結(jié)構(gòu)、功能、分裂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又為學習遺傳、變異打下基礎,且本節(jié)

知識與當今許多生命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