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四校發(fā)展聯盟體2025屆高考仿真卷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圖為1972—1978年中美進出口總額示意圖。它表明A.中美貿易隨著兩國關系發(fā)展變化出現過波折B.中美關系正?;瘜е码p邊貿易始終保持增長C.文革結束以后中美貿易隨即進入了發(fā)展階段D.中國重返聯合國消除了中美貿易的持續(xù)波動2.以下兩幅圖片用于研究性學習,與之最契合的主題是A.清代建筑風格的全盤西化 B.八國聯軍的侵華罪行C.西歐歷史上的“中國熱”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3.有學者認為,電視臺“名家講座”雖然辦得好,但內容過于偏重帝王將相的活動和宮廷瑣事,離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倡導的“新史學”宗旨相去甚遠。這里所說的“新史學”宗旨是A.充當帝王的“政治教科書” B.讓國民從中受益C.復興傳統(tǒng)史學 D.宣傳歷史進化論4.表格內容為大國領導人對某一歷史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一反應,該事件是丘吉爾好了!我們總算贏了。斯大林真是好極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賴。羅斯福將盡全力把強加給國家頭上的恥辱還給對方。上帝保佑美利堅!A.九一八事變 B.原子彈轟炸廣島C.珍珠港事件 D.《三國同盟條約》簽訂5.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酒找政府’的消費心理使得西歐各國儲蓄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痹摤F象A.體現經濟危機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B.導致混合經濟的發(fā)展C.反映了“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D.推動了新經濟的出現6.以下言論對應的學派依次是①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③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④不期修古,不法??葾.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7.雅典的狄奧尼索斯大劇場可容納15000人左右,為了使貧窮的公民也能看戲,雅典政府還發(fā)放一種觀劇津貼。戲劇表演以競賽的形式上演,由公民進行評判。由此可知A.雅典公民的閑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B.城邦公共空間向所有雅典人開放C.公共活動鞏固了政治生活的民主性D.公共閑暇生活促進了民主的產生8.北宋時期,州、府級城市實行廂坊兩級管理體制,縣級城市一般只允許設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時,江南地區(qū)的一些市鎮(zhèn)開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設立廂級機構。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高度中央集權帶來的負面影響 B.經濟規(guī)模擴大和社區(qū)布局復雜C.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 D.市民階層興起影響行政區(qū)變更9.“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聲,以及“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之檄文,出現在A.《南京條約》簽訂后 B.《馬關條約》簽訂后C.臺兒莊戰(zhàn)役開始前 D.二戰(zhàn)末期日本投降前10.歷史上西方的許多思想家為人類豐富的人文精神寶庫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貢獻。在以下的啟蒙思想家的觀點中,由法國思想家盧梭提出的是A.我不能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B.地主是貪婪的野獸,永不知足的醉漢,他們留給農民的只是無法搶走的空氣C.社會秩序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神圣權利,這項權利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D.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于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11.漢初,人們追求不死成仙的熱度消退,與治病、養(yǎng)生、長壽、健體相關的醫(yī)學著作大量問世。漢武帝時再次掀起求仙熱潮,除了《淮南子》本身就是綜合以前各家理論的雜家,即使有部分養(yǎng)生醫(yī)學的理論,也是歸結到不死成仙上,醫(yī)學成就寥寥。這一現象說明A.漢代醫(yī)學成就集中于漢初 B.神仙信仰影響漢代醫(yī)學的興衰C.漢武帝假棄道家黃老學說 D.中國古代醫(yī)藥學注重理論總結12.謝維揚先生說:“宗法制度的本質可以說是一種私法制度,就是國家承認血緣團體的領袖對其成員有代替法律來實施的管理權和處置權。”材料直接說明宗法制度A.具有維護私家政權的性質 B.目的為鞏固周天子統(tǒng)治C.利于維護宗族內部的團結 D.解決了貴族之間的矛盾13.據歷史記載,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農”“工”“商”四民分業(yè)的規(guī)定,但中唐到宋代,職業(yè)的等級差別在縮小或消弭,四民之間的流動性日益增強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國家政策的調整 B.生產方式的革新 C.傳統(tǒng)文化的成熟 D.社會經濟的轉型14.至1969年初尼克松上任前,新中國與美國共舉行了134次大使級會談,但唯一的成果是1955年達成的關于遣返平民的協議,以至于有學者認為中美大使級會談是“聾子的對話”。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國對新中國的敵視B.“一邊倒”的外交政策C.外交談判策略不成熟D.朝鮮戰(zhàn)爭對雙方的影響15.如表為秦朝部分律法,這些選段內容的現象主要反映了秦朝律法部分選段《倉律》隸臣每月發(fā)糧二石,隸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隸臣勞作的,每月發(fā)糧一石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fā)糧一石。小城旦、隸妾或舂勞作的,每月發(fā)糧一石二斗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fā)糧一石。沒有母親的嬰兒每人發(fā)糧半石.《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評比耕牛,滿一年,在正月舉行大考核,成績優(yōu)秀的,賞賜。成績低劣的,申斥田嗇夫,罰飼牛者資勞兩個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圍減瘦了,每減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田律》有旱災、暴風雨、澇災、蝗蟲及其他蟲害等損傷了禾稼,要報告受災頃數A.農業(yè)上的精耕細作 B.法律體系十分完備C.經濟管理的軍事化 D.農戶制度規(guī)劃細致16.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詔曰:“民鑄銅為佛像、浮圖及人物之無用者禁之,銅鐵不得闌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舉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金屬貨幣的市場存量 B.限制民間資本市場的流通C.抑制社會奢靡風氣的蔓延 D.擴大本土宗教的社會影響17.下表為有關軍機處成立時間的記載,據此可知A.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沒有研究價值B.軍需房、軍機房均為軍機處的早期名稱,職能相同C.軍機處的保密性很強,無法通過文獻史料梳理考證其成立時間D.理順軍需房、軍機房與軍機處的關系,利于考訂軍機處成立時間18.“勞工神圣”是一戰(zhàn)后出現于中國社會響亮的口號。據統(tǒng)計,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關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文章達130余篇。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促進了中國勞工的覺醒B.十月革命改變中國勞工階層的社會地位C.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與方向D.知識分子關注革命思想和工人運動結合19.凡須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一致同意的每項命令、決議或表決(關于休會問題除外),須送交合眾國總統(tǒng),該項命令、決議或表決生效前,須由總統(tǒng)批準,如總統(tǒng)不批準,則按照關于議案所規(guī)定的規(guī)則和限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三分之二議員重新通過。對材料理解準確的是A.凡總統(tǒng)不批準的命令、決議或表決均不生效B.該規(guī)定充分體現了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C.該規(guī)定起到了杜絕美國總統(tǒng)濫用職權的作用D.體現了總統(tǒng)與國會之間存在一定的權力制約20.《甘薯疏》是一本介紹甘薯的益處和種法的書,對中國古代甘薯種植的推廣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這本書應該收錄在A.《汜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書》 D.《農政全書》21.漢十年“七月癸卯,太上皇.八月,令諸侯王皆立太上皇廟于國都?!眱赡旰螅叩凼攀?。即位后的惠帝下達詔書,“令郡、諸侯王立高廟”。這些做法意在A.打擊豪強地主 B.實行“推恩令” C.強化政權認同 D.推行“無為而治”22.巴黎公社曾發(fā)表公告,宣布“選民無財產限制”,選舉中央委員時實行“每二萬居民或余數超過一萬者,得推選委員一名”,使各區(qū)人口數與代表名額比例合理,并且還規(guī)定了從地方到中央參與管理的程序。巴黎公社此舉A.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優(yōu)越性 B.完善了資產階級的代議制C.運用了工農聯盟的革命策略 D.踐行了無產階級民主原則23.下面為反映美蘇“冷戰(zhàn)”的漫畫。該漫畫中地球上插的牌子寫的是“自由世界聯合體”,赫魯曉夫嘴下的缺口是“柏林”。該漫畫反映了A.美蘇試圖分裂德國B.歐洲處于對峙狀態(tài)C.蘇聯處于戰(zhàn)略攻勢D.美國借口組建北約24.國民黨軍統(tǒng)帥部在某次戰(zhàn)役結束后的檢討中承認,國軍遭受之失敗,影響全局,最為重大,尤其是華東地區(qū)。由于國軍在戰(zhàn)役中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zhàn)。此次戰(zhàn)役是A.遼沈戰(zhàn)役 B.渡江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淮海戰(zhàn)役25.“他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國的第一位君主”。“他”是A.乾隆皇帝 B.道光皇帝 C.光緒皇帝 D.宣統(tǒng)皇帝26.19世紀中期開始,求進步的中國人不斷向西方學習。20世紀初,梁啟超、張東蓀等一批知識分子卻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刺激 B.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C.新文化運動的洗禮 D.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27.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十的日記中寫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寬大,不欲遽彰天討。命大學士琦善往廣東查辦,乃逆夷性同犬羊,貪求無厭?!边@說明A.英吉利人自大驕橫 B.曾國藩尚存“天朝上國”思想C.英吉利人十分貪婪 D.曾國藩對英吉利十分了解28.西漢時期,五經具有不同版本,經文解釋更是五花八門,所謂“經有數家,家有數說”東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命群儒“講議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臨決”,最后整理成《白虎通義》一書,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布于世。據此可知,白虎觀會議A.消除了各家之間的分歧B.強化了思想大一統(tǒng)局面C.提高了儒家的社會地位D.規(guī)范了儒學的學術研究29.《劍橋歐洲經濟史》指出美國經濟政策在新政時期的變化比人們通常所認為的要小得多。許多改革都是以往不斷嘗試但幾近失敗的計劃的延續(xù),它們之所以能在新政時期得以完成是因為大蕭條所帶來的恐慌情緒超過了謹慎和保守的心理。材料主要強調A.新政遵循了美國傳統(tǒng)的經濟理念 B.新政的實施緣于社會的恐慌情緒C.危機催生了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 D.危機的嚴重性加速了歷史的進程30.莊子認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他還指出:“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道通為一?!毕铝许椫?,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莊子將“道”作為最高的原則②莊子表達了“齊物”的思想③莊子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④莊子追求天地萬物為一的精神境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萬歷元年(1573年),內閣首輔張居正推行考成法。規(guī)定各級部門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終注銷”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檢查,作為考核官員優(yōu)劣的標準。如有延誤者各級官吏都有責舉報。如此月考、歲考,使得“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再者,地方撫按負責二省之事而匯總于六部,六部據簿以檢查各地職守,六科據簿以檢查六部,內閣據簿以檢查六科,使事權最后集中于內閣。萬歷二年(1574年)十二月,張居正命造御屏一座,將府部以下知府以上所有官員姓名、籍貫及出身資格均列于上,以便神宗皇帝朝夕省覽。數年之后,科道官說:“自考成之法一立,數十年廢弛叢積之政漸次修舉°”同時,張居正發(fā)現,“近來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慣于降罰,遂不分緩急,一概嚴刑并追”?!獡讐垡椭骶帯吨袊ㄊ贰罚?)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張居正考成法提出的原因。(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張居正考成法實施后的影響。32.古往今來,社會經濟處于不斷的調整變化之中,并由此引發(fā)政治領域的相應調整及思想變化的發(fā)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多治絲麻葛捆布,此其分事也?!赌印罚?)材料一反映的中國傳統(tǒng)耕作方式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這種耕作方式的推廣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反映的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基本模式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點?(3)指出與這種生產模式相適應,長期在我國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材料三:我們發(fā)覺自己處在這樣一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這世界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種經濟統(tǒng)治——工業(yè)文明的統(tǒng)治的一部分;它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4)依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簡要說明19世紀晚期西方工業(yè)生產發(fā)生了哪些根本性變化?請分析這些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材料四:(5)依據材料四指出近代中國經濟結構有何特點?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五:(6)依據材料五提供的歷史信息,說明其理論宣傳的各自特點和實踐結果的不同。材料六: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就是快速發(fā)展?!覈洕鷱囊欢葹l于崩潰的邊緣發(fā)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fā)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7)依據材料六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我國經濟“瀕于崩潰”及新時期“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33.材料近代以來國際社會普遍使用公歷,而清朝仍以傳統(tǒng)的夏利(農歷)計歲。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正式通電各?。骸爸腥A民國改用陽歷?!?912年1月13日,孫中山命令內務部編纂了《中華民國元年新歷書》。這本歷書與舊歷書相比,特點有三:一是新舊歷并存;二是新歷下附星期,舊歷下附節(jié)氣;三是舊歷書上吉兇神宿一律刪除。民國初期的政府公文也是陰陽歷并用的。然而,陰陽歷并行形成了歷法問題上的“二元社會”格局:社會上層(機關、學校、團體及報館)主要用陽歷。下層民眾(商家、一般市民及廣大農民)主要用陰歷;陰歷在社會上占主流,陽歷僅為點綴。1923年《申報》發(fā)文評論道:“吾國自光復以來,首改正朔,無如社會習慣不易更變。名義上雖遵用陽歷,而種種事實,仍以陰歷行之?!薄幾宰笥窈印稄摹案恼贰钡健皬U舊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國初期推行新歷法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國初期新舊歷法并存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圖表信息的能力,從圖表走勢中能直接得出中美貿易總額在1972—1978年區(qū)間內出現了高低起伏波動,顯然這與兩國關系的發(fā)展緊密相關,A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項表述過于絕對,“始終”一詞表述錯誤;C項說法不符合史實,1972年中美關系正?;苿恿酥忻蕾Q易發(fā)展此時文革尚未結束;D項發(fā)生在1971年與題中時間特征不符。考點: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椭腥瞻罱徽;ぶ忻狸P系正常化2、D【解析】

從材料中的建筑樣式可以看出,這些建筑是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因此能夠反映出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故D正確。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理解與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梁啟超的新史學不是“內容過于偏重帝王將相的活動和宮廷瑣事”,結合時代背景可知“新史學”以國民群體為歷史重心,以全體國民為讀者對象,持歷史進化的觀點,綜合分析可知新史學的宗旨是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故選B??键c:史學理論與方法?歷史方法論?歷史文化常識4、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刺激了美國對日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強,故上述三國領導人有如上評述,故C符合題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美英忙于應對經濟危機,蘇聯忙于國內經濟建設,并不真正關心日本侵華行為,故A不符合題意;1945年美國用原子彈轟炸廣島,此時日本窮途末路,斯大林該評論的是美國行為,故B不符合題意;1940年9月,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確立了三國軸心同盟,此時蘇德互不侵犯,美國尚處于中立狀態(tài),反法西斯國際形勢堪憂,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C【解析】

結合材料“明日無酒找政府”“西歐各國儲蓄率明顯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和時間20世紀七八十年代可知反映的是西方“福利國家”制度使人們重視享樂,缺少奮斗的動力,故C正確;材料未體現經濟危機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故A錯誤;混合經濟是將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的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的經濟形態(tài),與材料不符,故B錯誤;新經濟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材料不符,故D錯誤。6、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儒家主張“正名”,各守其分,故①為儒家;道家主張柔弱無為,無為而達到無不為的境界,故②為道家;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故③為墨家;法家主張今必勝古,法令政策應因時而動,故④為法家;綜上,故選C。ABD均在排序上有問題,排除?!军c睛】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學生需要結合各流派的主要思想特征來和材料中的話語進行對應。7、C【解析】

依據材料“雅典政府還發(fā)放一種觀劇津貼”“公民進行評判”并結合雅典的民主政治可知,雅典的措施可以使得每一個公民都與機會享受民主權力,體現了雅典公共活動對政治生活的鞏固。C正確;觀劇不能反映雅典公民閑暇生活的豐富多彩,A排除;結合所學可知,只對公民開放,B排除;材料不能證明雅典民主產生在這一時期,D排除。故選C。8、B【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宋代江南經濟發(fā)展及其影響的理解和認識。依據材料可知南宋時江南地區(qū)的地方行政機構出現較大變動,這主要是由于當時江南經濟得到較快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擴大帶動了地方行政機構的復雜性,故B項說法正確;材料中體現不了高度的中央集權,故A項不合題意,排除;材料中的“私自設立”一處可以看出不是官方所為,故C項的原因不合題意,排除;市民階層的興起不僅僅是在江南地區(qū),而題中強調的是江南地區(qū)的變動,故D項不合題意,排除。9、B【解析】

根據“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可知,這與《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給日本有關,軍民開展了反割臺斗爭,故B項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臺兒莊戰(zhàn)役與無關。二戰(zhàn)末期日本投降前的情況與材料中的主旨無關。故排除ACD三項。10、C【解析】試題分析:A項是蘇格拉底的觀點;B項是18世紀末期俄國著名文學家拉吉舍夫是在他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提出的;C項是體現的盧梭的社會契約論;D項孟德斯鳩的觀點。故選C??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啟蒙運動?盧梭的思想11、B【解析】

材料表明熱消退則醫(yī)學成就高,而神仙熱則醫(yī)學成就低,可見神仙信仰影響漢代醫(yī)學的興衰,故選B;材料沒有比較漢代醫(yī)學的信息,無法判定漢代醫(yī)學成就集中于漢初,排除A;材料表明漢武帝受到黃老學說的影響,C錯誤;材料表明中國古代醫(yī)學注重養(yǎng)生,故D錯誤。12、A【解析】

依據材料“宗法制度的本質可以說是一種私法制度”并結合宗法制內容可知,宗法制具有維護私家政權的性質。A正確;鞏固周天子統(tǒng)治的是分封制度,B排除;利于維護宗族內部的團結強調的是宗法制的結果,不符合‘直接’說明的題意,C排除;宗法制度不可能完全解決貴族之間的矛盾,D排除。故選A。13、A【解析】

由于重農抑商政策和抑制土地兼并政策的松動,商人社會地位有一定提高,工商業(yè)者也可購買土地,從而四民之間的流動性日益增強,故答案為A項;當時的生產方式沒有出現革新,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中的現象沒有關系,排除;社會經濟沒有轉型,仍然是自然經濟為主,排除D項。14、A【解析】

根據“新中國與美國共舉行了134次大使級會談,但唯一的成果是1955年達成的關于遣返平民的協議”,說明新中國與美國的大使級會談成效不大,結合所學,當時世界正處于兩極格局下,美國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政策,A正確;材料無法體現“一邊倒”,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朝鮮戰(zhàn)爭的時間是1950-1953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15、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秦朝時期通過法律形式將糧食配給、耕作績效考核及災情上報制度化,體現了秦朝農業(yè)經濟管理的軍事化色彩,故C項正確;題干未強調農業(yè)生產的精耕細作特征,排除A項;單從題干中的法律不能看出秦朝法律完備,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農戶制度規(guī)劃問題,排除D項。故選C。16、A【解析】材料主要講述宋朝禁止鑄造佛像、浮圖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會奢靡風氣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項錯誤;“銅鐵不得闌出蕃界及化外”,并沒有限制民間資本市場的流通,故B項錯誤;“銅鐵不得闌出蕃界及化外”,保障金屬貨幣的市場存量,故A項正確,滅佛有利于擴大本土宗教的社會影響,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項錯誤。17、D【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軍機處成立的時間和職能變化的理解和認識。表格中列舉了四個與軍機處成立時間相關的記載,結合所學我們發(fā)現:軍機處的名稱前后有所變化,其職能范圍也與所變化,這一點必須要清楚,故D項說法正確;雖然表中的記載來源不是一手史料,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軍需房和軍機房的職能顯然不同,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C項的說法太過絕對,排除。18、D【解析】

材料“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關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中國工人運動的文章達130余篇”表明知識分子關注革命思想和工人運動結合,故D項正確;中國勞工的覺醒、中國勞工階層的社會地位改變和民主、革命在新文化運動的作用,在材料未體現,排除ABC三項。19、D【解析】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材料反映了總統(tǒng)和國會之間的相互制約,故選D項;A項表述不符合美國三權分立的內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總統(tǒng)和國會之間的制衡,“充分體現”表述過于絕對,故排除B項;“杜絕”的表述過于絕對,也不符合史實,故排除C項。20、D【解析】

據所學可知,甘薯是新航路開辟后由美洲流傳至中國的高產農作物,所以論述甘薯的書籍應該收錄在明代以后的農書中,《農政全書》出現于明代,故選D;《汜勝之書》出現于漢代,《齊民要術》出現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農書》出現于元代,排除ABC。故選D。21、C【解析】

西漢前期,中央政府先后下令,讓全國各地的諸侯王都在其封地內為太上皇和高祖皇帝立廟,其目的在于強化對中央政權的認同,C項正確;在諸侯王的封地內為皇帝們立廟,與打擊豪強地主無關,A項錯誤;實行“推恩令”是在漢武帝時期,B項錯誤;為皇帝們立廟與推行“無為而治”不符,D項錯誤。22、D【解析】

從“選民無財產限制”和“使各區(qū)人口數與代表名額比例合理,并且還規(guī)定了從地方到中央參與管理的程序”等信息可知,巴黎公社此舉踐行了無產階級民主原則,故答案為D項;巴黎公社不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權,排除A項;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政權,排除B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工農聯盟,排除C項。23、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由世界聯合體”指的是資本主義陣營,赫魯曉夫嘴下的缺口是“柏林”寓意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歐洲的擴張,由此可知,歐洲處于對峙狀態(tài),故選B。德國分裂是美蘇冷戰(zhàn)的結果,而不是美蘇的戰(zhàn)略意圖,排除A;赫魯曉夫執(zhí)政時期蘇聯處于守勢,排除C;北約在斯大林執(zhí)政時期就已建立,排除D?!军c睛】解答漫畫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或漫畫里的文字信息,而不僅僅是對漫畫本身的解讀。24、D【解析】

根據題干中“華東地區(qū)”“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zhàn)”可知,這次戰(zhàn)役是戰(zhàn)略決戰(zhàn),根據地點可以判斷這是淮海戰(zhàn)役,選項D正確;選項A、C均不是華東地區(qū);渡江戰(zhàn)役不屬于戰(zhàn)略決戰(zhàn),排除B。25、B【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了,這位皇帝跨越了中國古代與近代這一時期,結合所學可知,道光皇帝在位的時間是1820-1850年,包含了1840年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正好處在這一時期,故B項正確;排除ACD項。26、A【解析】

據材料“19世紀中期開始,求進步的中國人不斷向西方學習。20世紀初,梁啟超、張東蓀等一批知識分子卻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并結合所學可知,自19世紀中期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機不斷地向西方學習,但一戰(zhàn)結束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使中國人認識到西方列強的本質,A正確;B與材料無關;新文化運動時期國人提倡西方民主科學,而不是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C與材料不符,C錯誤;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材料“明確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極度失望”不符,D錯誤。27、B【解析】

從材料“圣恩寬大,不欲遽彰天討。命大學士琦善往廣東查辦,乃逆夷性同犬羊,貪求無厭”,曾國藩對清朝和英國人的稱謂來看,尚且存在著“天朝上國”思想。B正確;材料所述是曾國藩記敘的,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AC排除;依據所學可知,當時曾國藩尚未真正了解英國,D排除。故選B。28、B【解析】

從材料“西漢時期,五經具有不同版本”“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布于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白虎觀會議統(tǒng)一今文經義,強化了思想大一統(tǒng)局面,故B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錯在“消除”;從西漢武帝時期,儒學就占據統(tǒng)治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強化思想控制,故D項錯誤。【點睛】“西漢時期,五經具有不同版本”“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布于世”是解題的關鍵。29、D【解析】

材料“它們之所以能在新政時期得以完成是因為大蕭條所帶來的恐慌情緒超過了謹慎和保守的心理”表明危機的嚴重性加速了歷史的進程,故D正確;新政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不是遵循傳統(tǒng)自由主義經濟模式,A錯誤;新政實施是源于自由放任的失敗,B錯誤;材料并不是說明經濟危機催生了激進的經濟改革方案,C錯誤。故選:D。30、D【解析】

依據材料“道通為一”可以得出莊子將“道”作為最高的原則,故①正確;依據材料“凡物無成與毀”可以得出莊子表達了“齊物”的思想,故②正確;依據材料“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可以得出莊子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故③正確;材料體現了莊子的齊物論,體現了他追求天地萬物為一的精神境界,故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排除ABC。故選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①明代吏治腐敗,法令不行,制度或者流于形式化,或者成為官員們爭權手段;②明朝吏制混亂,內閣首輔張居正看到了原有制度的弊端;或認識到不僅要對各級官吏進行定期考察,并且對其所辦各事均規(guī)定期限辦妥;③明朝皇帝支持張居正的改革。(2)①有利于整頓吏治,增強實干作風;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振興朝政。③但滋生了嚴苛行為,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官僚政治的弊端。【解析】

(1)原因:依據材料中“各級部門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終注銷’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檢查,作為考核官員優(yōu)劣的標準”,“如有延誤者各級官吏都有責舉報”,“張居正命造御屏一座,將府部以下知府以上所有官員姓名、籍貫及出身資格均列于上,以便神宗皇帝朝夕省覽”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皇帝支持、改革必要性和張居正的政治見識等方面,分析張居正考成法提出的原因。(2)影響:依據材料中“月考、歲考,使得‘紀綱法度莫不修明’”,“數年之后,科道官說:‘自考成之法一立,數十年廢弛叢積之政漸次修舉’”,“近來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慣于降罰,遂不分緩急,一概嚴刑并追”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吏治改善、行政效率提高和作用有限、滋生嚴苛等方面,辯證分析張居正考成法實施后的影響。32、(1)時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作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2)模式:小農經濟(或自然經濟)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單位;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經營規(guī)模小;十分脆弱。(任答四點)(3)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主流思想:儒家思想(4)變化:①電力成為新能源,汽車、石油、電力等新興工業(yè)出現;(或重工業(yè)取代輕工業(yè)成為主要工業(yè)部門)②生產規(guī)模不斷擴大、壟斷組織應運而生。影響:①電氣時代的到來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②世界各地經濟聯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場進一步發(fā)展;③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5)特點:自然經濟逐漸解體,近代工業(yè)出現,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原因:工業(yè)文明的沖擊(6)康有為把西學中的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披著儒教外衣宣傳維新思想;孫中山則以啟蒙思想為武器,系統(tǒng)地闡明了三民主義綱領。陳獨秀等反擊尊孔復古逆流,宣傳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維新變法運動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促進了人民的覺醒,但最終失??;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沒有實現。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7)“瀕于崩潰”的主要原因: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決策;“文革”動亂的破壞。“快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