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4205-2024 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_第1頁
(高清版)GB∕T 44205-2024 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_第2頁
(高清版)GB∕T 44205-2024 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_第3頁
(高清版)GB∕T 44205-2024 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_第4頁
(高清版)GB∕T 44205-2024 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7.195;19.020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制備2024-07-24發(fā)布2024-11-01實施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1 13術(shù)語和定義 1 14.1取樣計劃 24.3包裝與保存 2 2 25.2包埋模具 25.3樣品前處理 25.4樣品放置 35.5樣品包埋 3 37拋光 3附錄A(資料性)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取樣信息記錄表樣式 4 5ⅢGB/T4420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jié)構(gòu)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龔鈺軒、龔德才、鐵付德、王志民、喬成全、周光昭、成維智、鐘博超、用工具從文物本體或附屬于文物本體的殘件(片)上獲取樣品的操作。用附著于合適襯底(如紙或布)上無取向分布的硬質(zhì)顆粒打磨樣品表面的操作。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以下簡稱“樣品”)制備應根據(jù)取樣目的制定取樣計劃,取樣計劃的相關(guān)12樣量(如樣品形狀和質(zhì)量)、取樣方法、樣品包裝和保存方法等;d)確定樣品制備后剩余樣品的處置方式(如歸還原文物負責單位、自己留存等)。1)取樣前應先拍攝文物本體和取樣位置的照片;1)宜用手術(shù)刀等干凈無污染的工具沿文物本體或殘件(片)的漆膜斷面邊緣取樣;1)取樣后應拍攝文物樣品的照片;d)記錄與存檔:取樣操作應保存文字、圖像記錄,取樣完成后應記錄取樣信息,填寫《古代漆膜顯微觀察樣品取樣信息記錄表》(樣式見附錄A),并妥善存檔。b)潮濕樣品:避免因漆膜失水造成起翹、開裂,取樣后樣品做保濕處理(如采用保鮮膜包裹或浸泡于蒸餾水中)。a)樣品修正:形狀不規(guī)則的樣品宜用工具(如手術(shù)刀)修正樣品形狀,使樣品便于在模具內(nèi)放置3b)宜將樣品固定(如用膠將樣品底部固定于穩(wěn)定底座),防止倒入包埋液時樣品發(fā)生移動。1)雙組分環(huán)氧樹脂包埋:使用包埋材料與固化劑充分攪拌配制成包埋液;d)應根據(jù)包埋材料選擇合適的固化方法,如環(huán)氧樹脂宜靜置等待固化,光固化樹脂應配合相應的包埋塊研磨過程宜避免樣品接觸水,防止樣品因干濕變化發(fā)生開裂。研磨按照順序分為粗磨和細1)根據(jù)樣品包埋的位置確定打磨面,打磨面宜與漆膜膜面方向垂直;2)用目數(shù)較低的砂紙(目數(shù)宜選擇200目~1000目)打磨掉打磨面多余的包埋材料,露出需要1)粗磨后的包埋塊在不同粒度的砂紙(目數(shù)宜選擇3000目~12000目)上由粗到細依次磨制;3)細磨后的樣品肉眼觀察無劃痕。4(資料性)樣品名稱樣品編號樣品來源文物級別年代取樣位置取樣方法樣品描述(宜包含樣品外觀、尺寸、質(zhì)量、數(shù)量等)樣品照片(宜配置色標卡和標尺)取樣者簽字取樣時間取樣單位5GB/T44205—2024[2]BSEN16085:2012Conservationofculturalproperty—Methodologyforsamplingfromma-terialsofculturalproperty—Generalrules[3]張金萍.出土漆器顯微試片的制作方法[J].東南文化,1999(6):122-124.[5]WOLBERSRC,BUCKSL,OLLEYP.Cross-sectionmicroscopyanalysisandfluorescenstaining[M]//STON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