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謝中書書經典賞析《答謝中書書》是作者陶弘景寄給謝徽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文章以感慨發(fā)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來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案叻迦朐?,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境界清新?!皟砂妒?,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這十句作者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組合,使讀者對山川景物產生完整、統(tǒng)一的印象。統(tǒng)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俺流[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構,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合有序。文本解析實戰(zhàn)演練一、句子默寫1、(2021河北中考)___________________,古來共談。(陶弘景《答謝中書書》)2、(2021廣西百色中考)寫山之高,水之凈,山水相襯之美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3、(2021遼寧盤錦中考)夕日欲頹,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4、(2019江蘇宿遷中考)兩岸石壁,______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5、(2019山東臨沂中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6、(2018浙江義烏中考)曉霧將歇,______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答案】1、山川之美2、高峰入云清流見底3、沉鱗競躍4、五色交輝5、曉霧將歇猿鳥亂鳴6、猿鳥亂鳴二、文言文閱讀(一)對比閱讀(2021·遼寧龍港·二模)閱讀下列選文,完成各題。(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歌,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永明十年,上表辭祿,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蹦酥猩搅^,自號華陽隱居。遍歷名山,尋訪仙藥。每經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已。時沈約為東陽郡守,高其志節(jié),累書要之,不至。性好著述,尚奇異,顧惜光景,老而彌篤。(節(jié)選自《梁書·陶弘景傳》)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詢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A.四時俱備時沈約為東陽郡守B.自康樂以來自號華陽隱居C.累書要之便要還家D.乃中山立館乃不知有漢2.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實是欲界之仙都。(2)性好著述,尚奇異,顧惜光景,老而彌篤。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4.(甲)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中可以印證的具體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結尾處“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一句有何言外之意?【答案】1.C2.(1)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2)陶弘景生性喜好寫作,崇信稀奇怪異的事,珍惜時光,到老更是如此。3.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4.每經潤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已5.既有對謝靈運的欽慕,又有對如此秀美山水世人卻無動于衷的惋惜,更流露出自己能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樂趣的驕傲,以及期待與謝公比肩的情感?!痉治觥?.考查一詞多義。A.季節(jié)/當時;B.從/自己;C.同“邀”,邀請/同“邀”,邀請;D.于是,就/竟然;故選C。2.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美。注意重點詞的解釋:(1)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2)好,喜好;著述,寫作;尚,崇尚;奇異,稀奇怪異的事;光景,時間。3.本題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句意:過去漢朝咸陽的三茅君修成仙,后來掌管這座山,所以稱它為茅山。故斷句: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4.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中,“每經澗谷,必坐臥其間,吟詠盤桓,不能已已”意思是:每經過兩山間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頌,不能自已。這句話具體體現(xiàn)證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據此分析得出答案。5.考查對文言文內容主旨的理解?!白钥禈芬詠?,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表達了作者要像謝靈運那樣,陶情怡樂于這美妙的山水之中,既有對謝靈運的欽慕,又有對世人面對秀美山水無動于衷的惋惜,抒發(fā)了作者歸隱林泉的終身志趣,有高雅情懷的自豪感和能與謝公比肩的得意之感?!緟⒖甲g文】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陶弘景《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縣人。永明十年,上書請求辭職,皇帝同意他的請求。自此以后,陶弘景住在句容縣內句曲山,他總是說:“這座山的下面是道教第八洞宮,名叫金壇華陽之天,方圓一百五十里。過去漢朝咸陽的三茅君修成仙,后來掌管這座山,所以稱它為茅山?!庇谑窃诎肷窖ㄒ蛔孔?,自稱華陽隱居。游歷許多名山,尋找訪求仙藥。每經過兩山間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頌,不能自已。當時沈約任東陽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氣節(jié),多次寫信邀請他,他都沒有去赴約。陶弘景生性喜好寫作,崇信稀奇怪異的事,珍惜時光,到老更是如此。(節(jié)選自《梁書·陶弘景傳》)(2021·河南臥龍·二模)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文本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文本二: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獏蔷杜c朱元思書》文本三: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6.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1)四時俱備俱(_________)(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_________)7.把“文本一”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夕日欲頹,沉鱗競躍。8.賞析“文本三”中“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妙處。9.結合具體內容,任選角度分別賞析“文本一”和“文本三”寫景的特點。(各寫出一個角度即可)10.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文本一”和“文本二”是如何表達情感的?!敬鸢浮?.全,都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7.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8.這句話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大海波涌連天的氣勢,表現(xiàn)了作者的驚嘆和贊美,為全詩營造出壯闊的意境。9.示例:文本一主要通過觀察視角的變化來寫四時之景,“高峰”“清流”仰俯結合,“石壁”“青林”“翠竹”平視,呈現(xiàn)出絢麗多彩的氣象,表現(xiàn)出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或文本一主要通過多感官結合的手法來寫景物,“曉霧將歇”的視覺與“猿鳥亂鳴”的聽覺相結合,描寫出朝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活動,表現(xiàn)出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也可從動靜結合、色彩運用等角度來賞析)文本三主要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實寫詩人俯視大海的壯闊景象,虛寫大海吞吐日月、包容萬象之景,表達詩人寬廣的胸襟和統(tǒng)一全國、建功立業(yè)的遠大抱負。(如從動靜結合等角度,言之有理意思對即可)10.文本一主要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和與古今之音共賞美景的閑適自得之情。文本二主要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痉治觥?.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1)四時俱備:四季常存。俱:全、都。(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略之意。7.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整。欲:快要,將要;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8.本題考查賞析詩句。賞析詩句一般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品味富于表現(xiàn)力的關鍵詞;二、剖析詩詞的思想內容;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四、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五、揭示其蘊含的哲理。本題可從煉字角度賞析?!坝俊弊直憩F(xiàn)出大海的洶涌,寫出滄海驚心動魄的氣勢。這句話形象地展現(xiàn)了大海驚人的力量和宏偉氣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遼闊壯美的大海的驚奇和贊嘆,營造出遼闊、壯美的意境。9.本題考查分析寫景特點,解答此題要結合內容分析。文本一示例:1.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出景物的鮮明特征,充分表現(xiàn)山川自然的美好,寄托了作者強烈的熱愛之情。2.抓住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文本三示例:1.運用借景抒情的寫法:通過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抒發(fā)了詩人奮發(fā)進取,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2.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動靜結合,展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描寫草木是靜態(tài),洪波是動態(tài),動靜結合,展示了大海的大海驚人的力量和宏偉氣象。10.本題考查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理解情感。解答此題要結合內容分析。文本一中作者從人們對山水的態(tài)度入手:“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為議論;“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為描寫,描寫了山水、石壁、叢林、翠竹和早晨、黃昏的景象,表達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皩嵤怯缰啥?。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是抒情、議論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眷戀,對名利的淡泊,對自然山水的流連之情,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文本二中“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為描寫,描寫了那江流險峻的山勢和山中種種奇異的景物,“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為議論、抒情相結合,表達了作者作者對山水的熱愛,對爭名逐利官場的鄙視及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退隱之意?!咀g文】文本一: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文本二: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木,讓人心生寒意,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無數山峰。山間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長久不斷地鳴叫,猿不停地啼叫著??吹竭@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會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間也昏暗如黃昏;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露出陽光。文本三: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一叢一叢的,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2021·云南元陽·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仆①去月謝病②,還覓薜蘿③。梅溪④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幽岫⑤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⑥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蔷杜c顧章書》)(注釋)①仆:對自己的謙稱。②謝?。和胁∞o官。③薜(bì)蘿:這里代指隱居的地方。④梅溪:山名。⑤岫(xiù):山洞。⑥英英:同“嚶嚶”,象聲詞。這里用來形容蟲、鳥等動物的鳴聲。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五色交輝交:________(2)四時俱備四時:________(3)夕日欲頹頹:________(4)豈徒語哉徒:________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2)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13.甲文寫得極其優(yōu)美,其中既有“高峰人云,清流見底”的________之美,又有“五色交輝”“________”的色彩配合之美,還有“曉霧將歇”“夕日欲頹”的________之美,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融入綺麗的風光之中,形成了極美的意境。(第二空填原文句子)14.甲、乙兩文的作者有哪些共同的情趣?請簡要概括?!敬鸢浮?1.交相,互相四季墜落只,僅僅12.(1)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2)(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13.山水相映青林翠竹晨昏變化14.欣賞山水美景的閑適自得;沉醉山水的愉悅;酷愛山林,歸隱林泉的志趣等?!痉治觥?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1)句意為:色彩斑斕,交相輝映。交:交相,互相。(2)句意為:四季常存。四時:四季。(3)句意為: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頹:墜落。(4)句意為:哪里只是虛言。徒:只,僅僅。1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1)重點字詞:未復,再也沒有;與,參與,這里指欣賞。句意為: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2)重點字詞:素,向來;葺,修筑;宇,房屋。句意為:(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1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案叻迦朐?,清流見底”的意思是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這里既寫了山又寫了水。故第一空應填“山水相映”。“五色交輝”是指色彩斑斕,交相輝映,由“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可知,第二空應填“青林翠竹”?!皶造F將歇”“夕日欲頹”是指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夕陽快要落山,寫了從早晨到傍晚的不同美景,故第三空應填“晨昏變化”。14.本題考查文言比較閱讀。由甲文“實是欲界之仙都”與乙文“仁智之樂,豈徒語哉”可知,兩文的作者有欣賞山水美景的閑適自得和沉醉山水的愉悅。由甲文“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乙文“既素重幽居”“山谷所資,于斯已辦”可知,兩文的作者都有酷愛山林,歸隱林泉的志趣?!緟⒖甲g文】【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乙】我上個月托病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眾多峭壁與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山洞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這些鳴聲相互混雜,聲調綿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子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哪里只是虛言?。?021·河南驛城·一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二)軾①頓首再拜。聞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識處往往見所作詩文,雖不多,亦足以仿佛其為人矣。木有癭②,石有暈③,犀④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謫居無事,默自觀省,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無乃聞其聲不考其情,取其華而遺其實乎?抑將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見不能盡。(蘇軾《答李端叔書》)(注)①軾:蘇軾。②癭(yǐng):樹木上生長的瘤狀物。③暈(yùn):環(huán)形花紋或波紋。④犀:犀角。15.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1)夕日欲頹頹:__________(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__________16.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曉霧將歇,猿鳥亂鳴。17.下列對語段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山川之美”的“川”是會意字,這里取其造字本義“山谷間由山澗、溪流匯成的湍急小河”。B.語段(一)結尾提及謝靈運并非閑筆,而是借與謝公比肩,表達自己的審美情趣。C.語段(一)描寫的晨、昏之景與《醉翁亭記》中描寫的山間朝、暮之景完全不同。D.語段(二)“聞足下名久矣”中的“足下”是謙辭,這里是對晚輩李端叔的愛稱。18.語段(一)(二)題材相同,其中也都有“值得與言”之人。但兩個語段語言風格有很大差別,試比較兩個語段句式和用詞的不同之處?!敬鸢浮?5.墜落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16.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意思對即可。)17.B18.語段(一):多用四字句構成對偶,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兼用散句,整齊中有變化;為了形式上的整齊,選詞用字頗多斟酌。語段(二):多用散句,兼用整齊句式,節(jié)奏舒緩;用詞不事雕琢,自然成文,涉筆成趣。(意思對即可。)【分析】15.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本題要理解整句話大意,結合文言詞語積累,推出詞義。①大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頹:墜落;②大意: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在這里是欣賞。16.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時,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抓住句中關鍵詞進行翻譯,還要注意有無特殊句式。本題中重點詞有:歇:消散;亂:此起彼伏。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分析。A.“川”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正像河流形,選項中“會意字”表述錯誤;C.語段(一)中晨昏之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醉翁亭記》中晨昏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都有早上霧氣消散之景,選項中“完全不同”表述錯誤;D.“足下”是敬稱,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選項表述錯誤;故選B。18.本題考查語言風格的對比分析。題干中提示“比較兩個語段句式和用詞”,語段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均使用四字短語,構成對偶,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為散句,全篇整句為主,散句為輔,整散結合,使文章富于變化;同時“高峰、清流、欲頹、竟躍”等詞可以看出作者在選詞用字上頗多斟酌。語段(二)“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為整句,其他均為散句,全文散句為主,節(jié)奏舒緩;用詞不事雕琢,自然成文,涉筆成趣?!咀g文】(一)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二)我向您致敬。聽到您的名字已很久了,又在熟識的朋友那里常常見到您所寫的詩文,雖然不多,也足可以大體知道您的為人了。樹木長有贅瘤,石頭上有暈圈,犀角中間相通,用這些特征來使人覺得它美而喜歡它,其實這都是這些東西有病之處、欠缺之處啊。我謫居到這里后無事可做,常默默地自我察看反省,回顧三十年以來的所作所為,大多都是這種有病之處。您所看到的都是過去的我而不是今天的我啊??峙轮宦牭侥欠N虛名而不考察真情,只注意那種現(xiàn)象而忽視了實質吧?或者是將要采取其中某一點吧?這件事不是見面無法詳談。(2021·河南唐河·一模)閱讀下面兩個選文,完成下列小題。(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二)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龍?zhí)?;泉之奇,莫奇于湯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湯泉,乳水源、白云溪東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山空中,水實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無泉也。山極高則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歸,皆在腰膂①間。每見天都諸峰,云生如帶,不能至其冢②。久之,滃然③四合,云氣蔽翳其下,而峰頂故在云外也。鋪海之云,彌望如海,忽焉迸散,如鳧驚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曠然,云無所附麗故也。(節(jié)選自錢謙益《游黃山記》)(注)①膂:脊梁骨。②冢:山頂。③滃然:水勢盛大的樣子。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五色交輝輝:輝映。 B.曉霧將歇歇:休息。C.猿鳥亂鳴亂:此起彼伏。 D.沉鱗競躍競:爭著。20.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青林翠竹,四時俱備。21.(一)文段中,在俯仰之間寫“山川之美”的句子是“______”;(二)文段中,揭示“云生如帶,不能至其?!钡脑虻木渥邮恰癬_____”。22.同樣是描繪“山川之美”,(一)(二)兩個文段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案】19.B20.青蔥的樹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2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山極高則雷雨在下22.(一)文段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感和期望與古今林景高士相比肩的自得之情;(二)文段表達了作者對黃山奇異美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版本控制客戶端軟件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2025年度農村宅基地房買賣合同(鄉(xiāng)村旅游民宿租賃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公司試用期勞動合同匯編
- 2025年度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起訴狀:關于租賃期限延長
- 2025年度勞動合同補充協(xié)議書制作標準
- 中國牽牛(馬)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芝麻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調研及投資趨勢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度私人車位租賃及車位租賃市場推廣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養(yǎng)老護理保姆勞動合同
- 2025年上海鏈家租賃市場租賃保證金監(jiān)管服務合同
- ××管業(yè)分銷市場操作方案
- 《ISO 41001-2018 設施管理- 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專業(yè)解讀與應用指導材料之15:“7支持-7.6 組織知識”(雷澤佳編制-2024)
- 2024年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人員-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人員(主體結構工程)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向量共線定理》同步課件
- 小學數學學習經驗交流課件
- 2024年第二批政府專職消防員招錄報名表
- 注塑模具基礎知識
- 2024年單招考試題
- 三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可打印】
- 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教學研究論文
- 片狀鋅粉行業(yè)分析!中國片狀鋅粉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2024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