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件3_第1頁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件3_第2頁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件3_第3頁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件3_第4頁
《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課件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一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第一節(jié)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一、滲透系統(tǒng)的組成分析及應用1.滲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的擴散,稱為滲透作用條件(1)半透膜(2)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方向:2)滲透作用的實質:單位時間由清水進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蔗糖溶液進入清水中的水分子,導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①漏斗內的液面不再上升時S1與S2的濃度是否相等?S1>S2②向燒杯內添加S2溶液,△h如何變化?變?、巯蚵┒穬忍砑覵1溶液,△h如何變化?變大③用吸管把漏斗內S1溶液吸去一部分,△h如何變化?變小漏斗中水分子的流動滲透壓的概念:溶質分子吸水的能力【典例訓練1】如圖所示的滲透裝置中,開始時的液面高度為a,停止上升時的高度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將玻璃管中高出燒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則a、b液面間的高度差與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數之間的關系是()B2.驗證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1)驗證滲透作用必須具有半透膜(單一變量設為是否具備“半透膜”):(2)驗證滲透作用必須具有濃度差(單一變量設為半透膜兩側是否具“濃度差”):3.探究物質能否通過半透膜(以碘和淀粉為例):燒杯內盛淀粉溶液

漏斗內盛碘液

結論

變藍

不變藍不變藍變藍變藍變藍不變藍不變藍碘能通過半透膜,而淀粉不能淀粉能通過半透膜,而碘不能淀粉和碘都能通過半透膜淀粉和碘都不能通過半透膜[2012·山東濰坊質檢]如圖實驗裝置,玻璃槽中是蒸餾水,半透膜允許單糖透過。倒置的長頸漏斗中先裝入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實驗現(xiàn)象是(

)A.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上升,加酶后又下降B.在玻璃槽中會測到蔗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開始時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在玻璃槽中會測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A二、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1)人成熟紅細胞中發(fā)生滲透作用的條件:①_______相當于半透膜;②_________________之間存在濃度差。(2)引起細胞失水與吸水的條件:外界溶液與細胞質之間存在濃度差。細胞膜細胞質與外界溶液細胞壁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細胞質大液泡大于失水小于吸水等于不吸水也不失水

問題:植物細胞哪些結構不屬于原生質層?細胞壁、細胞核、細胞液滲透作用模型

植物細胞與外界溶液形成的滲透系統(tǒng)原理水擴散的方向低濃度溶液高濃度溶液細胞液通過原生質層與外界溶液之間發(fā)生滲透作用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作用(3)物質跨膜運輸具選擇性的原因(1)直接原因:(2)根本原因:不同細胞的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與數量不同控制膜載體蛋白形成的基因(DNA分子)的特異性所決定1.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枯萎發(fā)黃,俗稱“燒苗”,其原因是(

)A.根系呼吸作用過強,影響根對水分的吸收B.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C.土壤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D.土壤溶液濃度等于細胞液濃度B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現(xiàn)象與原因①現(xiàn)象:_______與_________分離;②外因:_________濃度>_______濃度,導致細胞_____;③內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c撥】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剛分裂形成,無液泡,不能進行滲透作用,吸水方式為吸脹作用;與外界溶液接觸時,不會出現(xiàn)質壁分離現(xiàn)象。

細胞壁原生質層外界溶液細胞液失水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B1.制作臨時裝片:紫色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2.低倍鏡觀察:①有紫色液泡②原生質層緊貼細胞壁3.4.低倍鏡觀察:①中央液泡逐漸變?。ㄗ仙由睿谠|層與細胞壁逐漸分離5.6.低倍鏡觀察:①中央液泡逐漸脹大②原生質層逐漸貼近細胞壁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流程:0.3g/ml蔗糖溶液吸水紙吸引清水吸水紙吸引⑴質壁分離: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植物通過滲透作用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條件、外因:內因:原生質層收縮性大于細胞壁現(xiàn)象:液泡體積();液泡顏色()失水原因分析:變小變深外界溶液⑵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液泡體積();液泡顏色()。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會出現(xiàn)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條件、原因:吸水變淺變大1、提出問題:根據現(xiàn)象提出有價值的問題。2、作出假設:對問題進行假設。3、設計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制定方案。4、進行實驗:觀察想象,記錄結果。5、分析結果:結果與預期一致,可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交流、質疑、解釋。探究的一般過程:【經典】將不同植物的三個未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態(tài)不再變化后的細胞圖像如下。則有關各細胞液的濃度判斷正確的是(

)①實驗前B<A<C②實驗前B>A>C③實驗后B≥A=C④實驗后B<A<C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五、物質跨膜運輸的其他實例1.不同物質的跨膜運輸特點(1)水分子:______________(高→低);(2)離子和小分子:依據細胞生命活動需要進行_________。2.水稻和番茄吸收不同離子的特點(1)同種生物細胞對不同物質的吸收具有_______,與其含有離子載體的___________有關;(2)不同種生物細胞對同種物質吸收具有_______。順相對含量梯度選擇吸收選擇性種類和數量差異性

[2012·江蘇南通模擬]用完全相同的培養(yǎng)液,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培養(yǎng)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吸水速率幾乎相同的情況下,72小時后培養(yǎng)液中部分離子濃度發(fā)生了如下表的變化(表中數據為72小時后溶液中部分離子濃度占開始時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離子品種K+Mg2+Ca2+SiO3(2-)

水稻17.00105.00117.0019.50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