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部優(yōu)課件_第1頁
《辛亥革命》部優(yōu)課件_第2頁
《辛亥革命》部優(yōu)課件_第3頁
《辛亥革命》部優(yōu)課件_第4頁
《辛亥革命》部優(yōu)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課辛亥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情況下為什么會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中國的資產階級是如何進行革命的?■革命帶來了哪些影響?■如何看待革命的局限性?辛亥革命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辛亥革命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示意圖《馬關條約》簽訂現(xiàn)場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尖銳《辛丑條約》簽訂現(xiàn)場八國聯(lián)軍監(jiān)督斬殺中國官員辛亥革命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1.清政府的自救:①

②辛亥革命清末新政(1901-1905)預備立憲(1906-1911)清末新政

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并沒有向資產階級開放政權,遠遠不能滿足資產階級的愿望。新政在實施過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群眾的稅捐負擔,百姓怨聲載道,不斷進行反抗。袁世凱北洋勢力的興起又激化了最高統(tǒng)治集團內部各派之間的爭斗。因此,新政的推行,未能收到預期效果,反而在無形中成了革命的催化劑,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吨袊贰穼е虑逋醭y(tǒng)治危機的加劇辛亥革命1.

2.3.

4.

改革官制編練新軍發(fā)展資本主義經(jīng)濟改革教育,廢科舉時間立憲請愿活動1907.9熊范輿憲政講習會向督察院遞交請愿書1908.3河南發(fā)起召開國會請愿簽名1908.6預備立憲公會、湖南憲政公會、湖北憲政籌備會、廣東自治會等上書請愿召開國會1908.8各省立憲代表齊聚北京向督察院遞交請愿書1908年8月清政府公布《欽定憲法大綱》,北京成立資政院,各省成立諮議局,定九年預備期。1909.10張謇《請速開國會建設責任內閣以圖補救書》,要求1910年召開國會1909.12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十六省諮議局在上海開會,商討組織國會請愿同志會1910.1各省諮議局代表齊聚北京,要求速開國會,清政府以國民知識程度不夠為由拒絕了代表的要求。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慶親王,宗室)內閣協(xié)理大臣那桐(滿)徐世昌(漢)民政部大臣善耆(肅親王,宗室)度支部大臣載澤(鎮(zhèn)國公,宗室)海軍部大臣載洵(郡王,宗室)農工商部大臣溥倫(貝勒,宗室)理藩部大臣壽耆(宗室)陸軍部大臣蔭昌(滿)法部司法大臣紹昌(宗室)外務部大臣梁敦彥(漢)學部學務大臣唐景崇(漢)郵傳部大臣盛宣懷(漢)責任內閣“皇族內閣”(1911)預備立憲辛亥革命

立憲派最后轉向革命,是清政府拒不改革、拒不妥協(xié)、拒不放棄利益的結果。

從1906年改官制起,到1911年皇族內閣出臺,政策體現(xiàn)了利益的高度集中和邊界的高度清晰。使士紳、甚至一部分漢族官員也意識到自己不在“利益范圍”內,自己不是清廷的“自己人”。強大的離心力不僅士紳走向革命,許多漢族官員在關鍵時刻也背叛了朝廷。-----《立憲派走向革命,清朝走向滅亡》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1.清政府的自救:①

②2.以孫中山為首革命黨的準備: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預備立憲18941901-1905興中會同盟會全國性的資產階級政黨1905清末新政1905-19111911武昌起義一系列武裝起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期準備辛亥革命1906-1911預備立憲孫中山創(chuàng)立同盟會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05年同盟會成立前,海內外設立革命團體66個,絕大部分成立于20世紀初年。按地區(qū)分,華中華東32個,華南7個,華北6個,海外21個(其中19個在日本)。辛亥革命

深受美國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啟迪。實地考察了歐美社會的利弊。

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把過時的滿清君主政體改變?yōu)椤爸腥A民國”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吨袊鴨栴}之真解決》孫中山創(chuàng)立同盟會辛亥革命闡釋“三民主義”辛亥革命內容同盟會綱領思想內涵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滿清統(tǒng)治民權主義創(chuàng)立民國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解決土地問題,改善民生進步性:局限性:反映中國人民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沒有明確的反帝要求;沒有規(guī)定民眾的基本權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未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核心資產階級革命派發(fā)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義辛亥革命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1.清政府的自救:①

②2.以孫中山為首革命黨的準備:

①組織——②思想——③軍事——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預備立憲興中會同盟會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武裝起義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1.1911年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武昌起義黎元洪湖北軍政府成立■主力:湖北新軍■結果: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武昌起義后全國形勢北京★武昌武昌起義后全國十幾個省宣布獨立辛亥革命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1.1911年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2.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資產階級共和制共和政體的兩個基本特征:①政府權力直接或間接由人民授予;②執(zhí)掌政府權力的官員有明確任期,且在任職期內應忠實履責,對人民負責。

武昌起義后六天,英法美德日的兵艦相繼駛入長江,停泊并威脅革命黨。因為帝國主義列強不愿意看到也不相信革命會取得勝利,他們更擔心的是打在清政府頭上的革命大棒還可能直接打到他們頭上。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辛亥革命二、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1.1911年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2.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資產階級共和制3.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君主專制結束4.1912年2月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5.1912年3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不分階級、民族、宗教,一律平等;國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tǒng)、國務院、法院行駛統(tǒng)治權。中華民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國務員須副署臨時大總統(tǒng)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辛亥革命《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核心:①主權在民②平等自由③政治分權(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意義:①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②反對君主專制進步意義很大③力圖維護民主共和,防范袁世凱獨裁思考: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辛亥革命武昌城頭槍聲一響,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極大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撼動了反動統(tǒng)治秩序的根基,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了道路。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由于沒有找到解決中國前途命運問題的正確道路和領導力量,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辛亥革命之后,在這場革命中接受洗禮的中國人民和中國先進分子繼續(xù)探尋救國救民道路?!?021年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思考1:中國社會是否變化了?思考2: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思考3:上述評價的視角?有新變化但沒有根本改變政體進步、思想解放從民族復興的視角評價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根本沒有打碎封建軍閥和官僚的國家機器。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jīng)濟基礎,更是原封未動。中國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任務并沒有完成。就這個意義說,辛亥革命是失敗了?!匚?/p>

他們在專制體制下作了幾千年的順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權,忽然要他們起來作國家的主人翁,好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要在大波濤中游泳,勢非淹死不可。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思考4:局限性的具體表現(xiàn)?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考: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

功績: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促使社會風俗發(fā)生新變化。

局限: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改變社會性質、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辛亥革命思考: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時間事件影響1911.10.10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fā)一個月內十幾省脫離清朝獨立清政府名存實亡1911.12.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