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課件_第1頁
故都的秋-教學課件_第2頁
故都的秋-教學課件_第3頁
故都的秋-教學課件_第4頁
故都的秋-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名家經(jīng)典,感受作者深沉的情感。2、通過這篇典型的散文,鞏固散文的相關知識點。3、通過分析寫作手法,學習高考散文閱讀的技巧。作者簡介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達夫,中國現(xiàn)代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學團體“創(chuàng)造社”的發(fā)起人之一。寫作背景這篇散文作于1934年8月17日,他到北京的第四天。郁達夫第一次到北京是在他1913年。年屆不惑的郁達夫在經(jīng)過21年的奔波后再次回到這物易人也非的故都,感慨萬千,就像是多年后邂逅一位一起長大的好友,眼睛里寫滿的除了親切與興奮,還有歲月的滄桑和生命的沉重。郁達夫和北京的感情深而且濃,就像故都的秋色一樣,《故都的秋》是他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后寫下的優(yōu)美散文。分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設疑討論:這兩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用什么手法來寫?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答疑: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手法:對比、襯托。作用:通過對比,以江南之秋襯托北國之秋,抒發(fā)對“故都之秋”的熱愛眷念之情!

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第一部分:總起①對北國之秋的感受:“清、靜、悲涼”和向往:“飽嘗”秋味②江南之秋: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設疑討論:文章的文眼在哪里?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分析第二部分(3-12自然段)設疑討論:主體部分,圍繞故都的秋,描寫了幾幅畫面?選取了那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特點?清晨靜觀圖在北來即使不出門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落蕊清掃圖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柔軟的觸覺。秋蟬殘鳴圖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有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嘶叫的秋蟬,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有養(yǎng)有家里的家蟲。秋雨閑話圖“唉,天可真涼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秋日勝果圖

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了顆兒,在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淡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這幾幅畫面,選取了哪些意象?分別從哪些角度?具有哪些特點?請具體分析。清晨靜觀圖(第3自然段)從視覺角度,選取秋空(碧綠)、秋花(藍、白)、秋草(疏疏落落、尖、細、長),構成了一幅冷色調的畫面。從聽覺角度(馴鴿的飛聲),以聲襯靜。給人以冷清、悲涼的感受。落蕊清掃圖(第4自然段)分別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角度,突出了“故都”秋“清”“靜”的特點,給人以落寞、悲涼的感覺。秋蟬殘鳴圖(第5自然段)秋蟬的鳴叫(聽覺)有什么特點?能引起人怎樣的感受?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征。秋雨閑話圖(第6--10自然段):先從視覺角度,寫北國的秋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下得靜、快、清爽,突出其“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倍旰蟆霸挍觥庇謴膹穆犛X角度,通過緩慢悠閑的聲調,讓人心生涼意,傳達出一種悠閑、寂寞、悲涼的心境。秋日勝果圖(第11自然段)從視覺的角度寫秋果(”淡綠微黃“,同樣給人清靜的感覺),點明它是北國之秋的奇景,是“秋的全盛時期”。如何理解下面這些句子?1、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聽得到……2、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3、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最尋常、最多見,正可以飽嘗秋味,緊扣“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痹O疑討論:這幾幅圖構成的故都的秋有怎樣的特點?清、靜、悲涼幾幅畫面,廣泛選材取景,又具有共同之處,這正突出了散文的什么特點?形散而神聚閱讀第12自然段,思考: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有人認為此段文字完全可以刪去,你的觀點呢?本段的中心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蹦隳芰信e出一些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詩句嗎?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秋月照層嶺,秋風掃高木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不可以刪去“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鼻安糠治淖质怯洈?、描寫,具有自然氣息;這段文字是議論,具有人文氣息。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議論:進一步印證“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边@一觀點。第二部分:分寫描寫:通過對秋空、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棗這些既尋常有典型的意象的描繪,突出了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分析第三部分(13、14自然段)文章的結尾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如何理解“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边@句話?如何理解“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這句話?北國之秋:白干、饃饃、大蟹、駱駝

味烈、味深、味濃、味久南國之秋:黃酒、稀飯、鱸魚、黃犬

味潤、味淺、味淡、味短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味。運用對比、排比、比喻,呼應開頭……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抒發(fā)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戀之情。第三部分:總括①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惆l(fā)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主

《故都的秋》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fā)了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表達了作者對故都、對祖國深沉而熾熱的愛??偨Y第一部分(1—2)總起:寫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表達深深摯的情感。第二部分(3—12)分寫:突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第三部分(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