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機化學》第二版全冊教材完整課件2024/8/25§1.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一、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有機——有生命的機體中得到的物質含有C和H——研究碳化物(或碳氰化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學有些還含氮、氧、磷、鹵素—沿用“有機”2024/8/25二、有機化學
何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地球上現(xiàn)在有103種元素為什么將碳化物單獨分開?1.有機物數目特別多,且增加很快1880年12,000種CA統(tǒng)計(大學化學,2001,3,1-6)
150,000500,00019611750,00065-70,年均新增26.2萬個1995-2000年均新增130萬個有機物總數2600萬(2000/10)2024/8/25
為什么如此眾多?
-C-C-共價連接
鏈、分支、環(huán)、雙、叁鍵…
每種不同的排列就是一種化合物(異構)。2.有機物有廣泛、巨大的用途:
藥物,香料,燃料,殺蟲劑,殺菌劑,洗滌劑……
合成,塑料,橡膠,纖維,粘合劑,料…
有機化學——生物學和醫(yī)學的基礎。2024/8/253.有機物與無機物性質上的差異:
有機物無機物①.易燃不燃②.易揮發(fā),大多數難熔化的固體常溫下多為氣體,液體m.p.>600℃
或低熔點固體(m.p.<400℃)③.大多不溶于水,較易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④.反應較慢,瞬間完成,產物單一副反應多,產率較低產率~100%因此研究方法不同2024/8/25§2.共價鍵C,第二周期,第四主族元素與其它的原子共享四對電子,達到外層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既難失去四個電子C+4也難得到四個電子C-4共價鍵2024/8/25
有機物與無機物的顯著差別是由其組成和結構決定的2024/8/25一、價鍵理論2024/8/25二、分子軌道原理從分子的整體出發(fā)研究分子中每個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形成化學鍵——電子在整個分子中的運動(離域鍵)分子軌道——由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線性組合而成。2024/8/25電子在分子軌道中的填充順序
能量最低原理遵循泡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規(guī)則最大重疊此外還遵循成鍵三原則:能量相近對稱性匹配2024/8/25三、表征共價鍵的參數1.鍵長
兩原子核與核間兩原子核之間電子云的吸引力的排斥力
達到平衡時的距離鍵長越短——核與核間電子云吸力越強電子云集中于兩核之間
軌道重疊大鍵牢固、穩(wěn)定反之:則鍵弱,不穩(wěn)定不同的共價鍵,鍵長不同2024/8/25表1.1一些常見的共價鍵的鍵長
鍵鍵長(pm)
鍵鍵長(pm)
鍵鍵長(pm)C-H109C-O143C=C134N-H103C-F141C=N130O-H97C-Cl176C=O122C-C154C-Br194C三C120C-N147C-I214C三N1162024/8/25同一類型的共價鍵鍵長在不同化合物中也有差別:2.鍵角——共價鍵之間的夾角反應分子中原子在空間排列的形象2024/8/253.鍵能——鍵的牢固程度共價雙原子分子:
2024/8/25不同化合物中同類鍵的第一離解能也可能不同:CH3—H434.7kJ/molC2H5—H409.6kJ/mol用于預估一個化學反應在能量上的可能性:例:H2+Cl2
2HCl鍵斷裂:H-H+434.7Cl-Cl+242.4鍵生成:2H-Cl-(2x430.5)
183.9kJ/mol(放熱)=>能量上可行從能量上推測:上述反應有分子的內在因素;但推斷一個反應能否進行,要看EA,而不是△H2024/8/254.鍵矩——衡量鍵的極性電子云對稱分布于兩核之間如:H-H,CH3-CH3,非極性,無鍵矩。電負性不同,有極性。多原子分子的偶極矩——各鍵的偶極矩的向量和2024/8/25
物性:
熔點、沸點、溶解度…分子極性對都有影響
化性:
化學反應性
鍵的可極化性——電子云受外來電場影響而變形的特性電子云的流動性對動態(tài)反應性能影響更大2024/8/25§3、有機化合物的分類2024/8/25上述分類不能反映各類化合物的性質特征反應性質主要由功能團決定
按功能團分類碳架分類的基礎上結合功能團分類(絕大多數教科書)2024/8/25§4、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必要性;掌握結構的特點;從結構上理解化合物的反應性就容易記??;掌握一般規(guī)律,也要記一些重要的特殊性質;獨立完成習題的重要性;實驗2024/8/25TheEndofChapter01ThanksforYourAttention2024/8/25第二章烷烴和環(huán)烷烴第一節(jié)烷烴一烷烴的結構二烷烴的命名四烷烴的化學性質五烷烴的鹵代反應歷程第二節(jié)環(huán)烷烴一環(huán)烷烴的分類二單環(huán)烷烴的命名三單環(huán)烷烴的結構四環(huán)烷烴的化學性質三烷烴的物理性質2024/8/25【學習要求】
1.了解C原子和H原子的類型以及烷基。
4.掌握烷烴和環(huán)烷烴的化學性質及影響因素。
5.掌握構象異構和順反異構產生的原因、特點、命名及書寫。
2.掌握普通命名法和系統(tǒng)命名法的基本原則,并能熟練命名烷烴和環(huán)烷烴。
3.了解同系物沸點、熔點變化規(guī)律。
2024/8/25第一節(jié)烷烴◆烴:由C、H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叫碳氫化合物,簡稱烴。根據碳架的形狀及碳原子間連接的方式分類如下:烴脂肪烴脂環(huán)烴芳香烴不飽和脂肪烴(烯烴、炔烴、二烯烴)飽和脂環(huán)烴(環(huán)烷烴)不飽和脂環(huán)烴(環(huán)烯烴、環(huán)炔烴)含苯芳烴(萘、蒽、菲)非苯芳烴飽和脂肪烴(烷烴)2024/8/25◆
烷烴定義:分子中只含C、H兩種元素;
烴分子中碳原子之間以單鍵連接,碳原子的其余化合價完全為氫原子所飽和。
通式:CnH2n+2
同系列:具有同一個分子通式,在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幾個—CH2—的一系列化合物。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化合物彼此互為同系物。2024/8/25(一)烷烴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一.烷烴的結構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現(xiàn)象。同分異構構型構造異構構象(鍵的旋轉產生)立體異構碳架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互變異構順反異構(鍵的不能旋轉產生)旋光異構(手性產生)分子中原子和基團在空間的排布不同原子的連接方式和順序不同2024/8/25①
與一個碳相連:一級碳原子,或伯碳(primary),用10C表示,一級碳上的氫稱一級氫,用10H表示。②
與兩個碳相連:二級碳原子,或仲碳(secondary),用20C表示,二級碳上的氫稱二級氫或仲氫,用20H表示。
③
與三個碳相連:三級碳原子,或叔碳(tertiary),用30C表示,三級碳上的氫稱三級氫或叔氫,用30H表示。④與四個碳相連:四級碳原子,或季碳(quaternary),用40C表示(二)C原子和H原子的種類2024/8/25
碳原子的四種類型1
C(伯碳,一級碳)primarycarbon2
C(仲碳,二級碳)secondarycarbontertiarycarbon3
C
(叔碳,三級碳)4
C
(季碳,四級碳)quaternarycarbon1
H(伯氫)2
H(仲氫)3
H(叔氫)2024/8/25二種類型2
C二種類型1
C二種類型1
C
分析下列化合物所含碳原子種類2024/8/25
碳原子種類的擴展1
自由基(伯自由基)2
自由基(仲自由基)3
自由基(叔自由基)1
碳負離子(伯碳負離子)3
碳正離子(叔碳正離子)2024/8/25(三).構象(comformation)和構象異構體
C—C單鍵是可以旋轉的單鍵的旋轉使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產生不同的排列(構象)不同的構象之間為構象異構關系(一類立體異構現(xiàn)象)乙烷的兩種構象2024/8/25構象(conformation):
原因:由于σ鍵繞鍵軸“自由”轉動,非鍵合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產生不同的排列
由于單鍵旋轉所形成的異構體稱構象異構體
構象異構體的數量:無數
典型構象:根據能量的高低具有代表性的構象
A:構象異構體之間不可能完全分開
B:構象異構體之間的轉換不需斷鍵
構象異構體的特點:
2024/8/25
描述立體結構的幾種方式傘形式鋸架式Newman投影式注意Newman投影式的寫法2024/8/25鍵電子云排斥,vonderwaals排斥力,內能較高(最不穩(wěn)定)乙烷的構象交叉式構象扭曲式構象重疊式構象staggeredconformerskewedconformereclipsedconformer原子間距離最遠內能較低(最穩(wěn)定)優(yōu)勢構象(有無數個)
小于兩個H的vonderwaals半徑(1.2?)之和,有排斥力2024/8/25……
乙烷構象轉換與勢能關系圖旋轉中須克服能壘——扭轉張力電子云排斥
相鄰兩H間的vonderwaals排斥力一般情況下(T>-250oC):
單個乙烷分子:絕大部分時間在穩(wěn)定構象式上。一群乙烷分子:某一時刻,絕大多數分子在穩(wěn)定的構象式上。2024/8/25丁烷的構象對位交叉式(anti)(反交叉式)部分重疊式鄰位交叉式(gauche)全重疊式鄰位交叉式(gauche)甲基間距離最遠(最穩(wěn)定)較不穩(wěn)定較穩(wěn)定甲基間距離最近(最不穩(wěn)定)2024/8/25
丁烷構象轉換與勢能關系圖2024/8/25其它烷烴的構象規(guī)律:大基團總是占據對位交叉最穩(wěn)定最不穩(wěn)定2024/8/25立體異構體:
由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的排列(或連接)方式不同所產生的異構體(包括構型異構體和構象異構體)
立體異構體、構型異構體與構象異構體構型異構體
不可轉換理論上可分離構象異構體可通過單鍵旋轉轉換一般無法分離見分類2024/8/25二.烷烴的命名
取代基(烷基):烷烴去掉一個氫原子后留下的原子團烷烴烷基
普通命名法
用于簡單化合物的命名
IUPAC命名法(系統(tǒng)命名法)(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24/8/25
一些常見的烷基2024/8/252024/8/25(1)取代基中與主鏈直接相連的原子按原子序數由大到小排列,原子序數大的為優(yōu)先基團。
H<D<C<N<O<F<P<S<Cl<Br<I次序規(guī)則2024/8/25(2)若取代基中與主鏈直接相連的第一個原子相同,則把與第一個原子直接相連的其他原子進行比較,若仍相同,則繼續(xù)比較,直到有差別為止。較優(yōu)基團與主鏈直接相連的第一個原子與主鏈直接相連的其他原子2024/8/25(3)含有雙鍵和三鍵的基團,可以看作是用單鍵連有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原子或基團。較優(yōu)基團較優(yōu)基團2024/8/25比較下列基團的優(yōu)先順序2024/8/25(1)根據分子中碳原子的總數稱為#烷,碳原子數為1-10的用甲、乙、丙、丁、…………表示。10個以上的用中文數字表示。如:十二烷。(2)直鏈烷烴,名字前加“正”。鏈端第二個碳原子上有一個甲基而無其他支鏈的,名字前加“異”(CH3)2CH—
。鏈端第二個碳原子上有二個甲基而無其他支鏈的,名字前加“新”。(CH3)3CCH—●普通命名法2024/8/25例:中文名英文名甲烷乙烷丙烷methaneethane
碳原子數目+烷
碳原子數為1~10用天干(甲、乙、丙、……壬、癸)表示C1C2C3propane碳原子數為10以上時用中文數字表示。如:十二烷2024/8/25
異構詞頭用詞頭“正”、“異”和“新”等區(qū)分相應的英文詞頭為
n-
(normal)、iso和neo(注意不加“-”)中文名英文名正丁烷異丁烷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n-butaneisobutanen-pentaneisopentaneneopentaneC4C52024/8/25●系統(tǒng)命名法(IUPAC)
:(1)選主鏈,碳鏈最長,支鏈最多。(2)定基位,有多個排序時遵循“最低系列原則”(最先遇到位次較低的取代基為最低系列),有多個最低系列時,按“次序規(guī)則”使較優(yōu)基團位次較大。
(3)書寫時,標明取代基的位次,名稱,且按先簡后繁。如:2024/8/25
例最長鏈為主鏈取代基編號數最小取代基最多的鏈為主鏈小基團排在前面(英文以字母順序排列)2024/8/25
練習2024/8/252024/8/252,6-二甲基-3,6-二乙基-壬烷寫出3-甲基-8-乙基-6-氯十一烷的結構式2024/8/25
化合物性質的兩個方面物理性質物態(tài):氣體?液體?固體?
沸點(b.p.)
熔點(m.p.)
密度(比重)
溶解度:水中溶解度?有機溶劑中?
折光率
化學性質:有機化學反應(本課程的重點)2024/8/25
三烷烴的物理性質1物態(tài)
常溫、常壓(0.1MPa)
C5~C16:液態(tài)
C1~C4:氣態(tài)
>C17:固態(tài)2沸點(b.p)
◆隨分子質量的增加而增高,但高級烷烴沸點差較小,難以分離。在同分異構體中,分子中支鏈增多,分子間距增大,分子間作用力減少,沸點降低。分子間作用力↑b.p↑M↑支鏈少2024/8/253熔點(m.p)
隨分子質量的增加而增高,熔點高低與分子間作用力、分子在晶格中的排列有關。分子對稱性高,排列比較整齊,分子間作用力大,熔點高。偶數碳原子的烷烴比含奇數碳原子的烷烴熔點升高值大,兩者形成兩條熔點曲線。對同分異構體,分子的對稱性越高,分子排列越緊密有序,熔點越高。M↑,m.p↑
2024/8/25烷烴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
熔點:-129.72℃-159.9℃-17℃
沸點:36.1℃25℃9℃如:結論:高度對稱支鏈異構體m.p>直鏈異構體>不對稱的支鏈異構體
。
練習:
1.比較下列各組化合物的沸點高低。并說明理由。
(1)正丁烷和異丁烷;(2)正辛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3)庚烷、3-甲基己烷和3,3-二甲基戊烷。2024/8/25
2.比較下列各組化合物的熔點高低。并說明理由。
(1)正戊烷、異戊烷和新戊烷;
(2)正辛烷和2,2,3,3-四甲基丁烷;
4相對密度:
分子量↑,密度↑,但<1;支鏈↑,密度↓。
5溶解度:
易溶于非極性的有機溶劑,不溶于極性溶劑
2024/8/25CH電負性2.52.2
烷烴的結構
一般情況下烷烴化學性質不活潑、耐酸堿(常用作低極性溶劑,如正己烷、正戊烷、石油醚等)
烷烴可與鹵素發(fā)生自由基取代反應(烷烴的重要反應)sp3
雜化已飽和不能加成低極性共價鍵H不易被置換四烷烴的化學性質2024/8/25甲烷的鹵代反應
甲烷的氯代反應反應特點:(1)反應需光照或加熱。(2)光照時吸收一個光子可產生幾千個氯甲烷(反應有引發(fā)過程)。2024/8/25
甲烷與其它鹵素的反應反應速率:F2>Cl2>Br2>I2
(不反應)F2
:反應過分劇烈、較難控制Cl2
:正常(常溫下可發(fā)生反應)Br2
:稍慢(加熱下可發(fā)生反應)
I2
:不反應。即使反應,其逆反應易進行主要討論的內容2024/8/25
2氧化反應:烷烴在高溫和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熱。注:烷烴與空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會發(fā)生爆炸,這就是煤礦常見的瓦斯爆炸。2024/8/25有機反應的類型◆離子型反應由共價鍵異裂成離子而引起的反應?!糇杂苫磻勺杂苫鸬姆磻?/p>
五烷烴的鹵代反應歷程
★
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順序:叔自由基〉仲自由基〉伯自由基〉甲基自由基
異裂均裂
★
烷烴上H原子的活性順序:叔H〉仲H〉伯H〉甲基H
2024/8/25根據離解能解釋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及H的活性自由基的能量越高越不穩(wěn)定,C-H斷鍵所需能量越低,該H越活潑2024/8/252.鹵代反應機理:
實驗事實:
◆CH4、Cl2混合物在黑暗中長期保存,不反應。
◆CH4經光照后與Cl2混合,也不反應。
★Cl2經光照后,迅速在黑暗中與CH4混合,反應立即發(fā)生。
實驗事實告訴我們:烷烴的鹵代反應是從Cl2的光照開始的。
光提供的能量:330kJ/molCl-Cl斷鍵能量:242.4kJ/mol
C-H斷鍵能量:435kJ/mol2024/8/25
甲烷的氯代反應機理的表達自由基型鏈反應(chainreaction)自由基中間體2024/8/25
過渡態(tài)(TransitionState)理論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相互接近,總是先達到一勢能最高點(活化能,相應結構稱為過渡態(tài)),然后再轉變?yōu)楫a物。例:機理步驟(2)過渡態(tài)勢能增加勢能降低過渡態(tài):反應物轉變?yōu)楫a物的中間狀態(tài),(推測的)勢能最高處的原子排列,壽命=0,無法測得。中間體:反應中生成的壽命較短的分子、離子或自由基,中間體
一般很活潑,但可通過實驗方法觀察到。對比勢能最高2024/8/25
甲烷氯代的勢能變化圖過渡態(tài):
勢能最高處的原子排列,Ea:活化能
DH:
反應熱2024/8/25
機理的決速步驟(以氯代為例)DH(反應熱)+7.5kJ/mol吸熱-112.9kJ/mol放熱決速步驟2024/8/253.鹵代反應中X2的相對活性:
注:從反應熱來解釋,放出的熱越多越易進行從活化能來解釋,活化能越小越易進行2024/8/25第二節(jié)環(huán)烷烴(cycloalkane)
一環(huán)烷烴的分類及命名
螺環(huán)烴(兩個碳環(huán)共用1個C);稠環(huán)烴(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huán)共用兩個相鄰C)橋環(huán)烴(兩個或兩個以上碳環(huán)共用兩個以上C)環(huán)烷烴:分子中具有碳環(huán)結構的烷烴(一)環(huán)烷烴的分類◆根據碳環(huán)的數目分類單環(huán)烷烴多環(huán)烷烴小環(huán)(C3~C4);普通環(huán)(C5~C7);中環(huán)(C8~C11);大環(huán)(≥C12)。
2024/8/25螺環(huán)烴稠環(huán)烴橋環(huán)烴2024/8/25
(二)單環(huán)烷烴的構造異構和命名
命名以碳環(huán)為母體,環(huán)上側鏈為取代基,根據成環(huán)碳原子的數目稱“環(huán)#烷”?!粢粋€取代基時稱#基環(huán)#烷◆多個取代基時從較小的原子或基團開始,遵循最低系列原則編號。有多個最低系列時,使較優(yōu)基團位次較大。1,2-二甲基-1-乙基環(huán)丙烷正確1,2-二甲基-2-乙基環(huán)丙烷錯誤
◆不飽和鍵位次最小2024/8/25練習:1-甲基-3-已基-4氯環(huán)己烷1-甲基-2-乙基-5-異丙基環(huán)己烷反-1-甲基-3-乙基環(huán)己烷注:當環(huán)上有復雜的取代基時,碳環(huán)作為取代基4-甲基-1-環(huán)丙基己烷2024/8/25
三單環(huán)烷烴的結構角張力:實際鍵角偏離正常鍵角而使分子產生的張力
(一)單環(huán)烷烴的結構扭轉張力:相鄰C上的H原子間因距離太近而產生的斥力2024/8/25由此可見:(1)鍵的重疊程度小,穩(wěn)定性。(2)電子云分布在兩核連線的外側,增加了試劑進攻的可能性,故具有不飽和烯烴的性質。2024/8/25
(二)單環(huán)烷烴的立體異構◆順反異構由于兩個成環(huán)碳原子上所連接的不同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的排列(分布)不同而形成不同構型化合物的異構現(xiàn)象。順式反式
順反異構產生的原因:σ鍵不能旋轉
順反異構體的特點:為不同物質,轉換需斷鍵2024/8/25
◆環(huán)己烷的構象異構環(huán)己烷中C-Cσ鍵在環(huán)不破裂的情況下,可發(fā)生協(xié)同扭轉,產生無數構象。典型構象:船式構象(能量最高)椅式構象(能量最低)優(yōu)勢構象環(huán)己烷的椅式構象環(huán)己烷的船式構象范德華張力:原子間由于距離太近(<范德華半徑之和)而產生的張力2024/8/25椅式船式Newman投影式從Newman投影式理解船式和椅式的穩(wěn)定性2024/8/25●
椅式構象中的直立鍵(a)和平伏鍵(e)注:◆直立鍵(a)與中心對稱軸平行,指向環(huán)上鍵角的方向?!羝椒I(e)與中心對稱軸成109.5。,且與直立鍵方向相反,左邊向左偏,右邊向右偏。2024/8/25●單取代環(huán)己烷的優(yōu)勢構象1-甲基環(huán)己烷1.甲基與C2-C3鍵處于鄰位交叉存在扭轉張力1.甲基與C2-C3鍵處于對位交叉2.甲基H與C3、C5直立H距離近存在范德華力穩(wěn)定性:e鍵>a鍵2.甲基H與C3、C5直立H距離遠不存在范德華力2024/8/25●多取代環(huán)己烷的優(yōu)勢構象1,2—二取代:
順反aeaeaaee優(yōu)勢構象注:環(huán)己烷中的順反,若相同基團都朝上或下,即順,若相同基團一個朝上,一個朝下,即反2024/8/25●多元取代環(huán)己烷優(yōu)勢構象的書寫規(guī)律
取代基盡可能在e鍵上
體積大的取代基盡可能在e鍵上例1寫出順-1-甲基-4-異丙基環(huán)己烷的優(yōu)勢構象。
同時要滿足順反異構和位置2024/8/25例2寫出反-1-甲基-2-乙基環(huán)己烷的優(yōu)勢構象。例3寫出下列化合物的優(yōu)勢構象。2024/8/25
四環(huán)烷烴的化學性質1.與烷烴類似的性質
(1)鹵代反應:
(2)氧化反應:
所有環(huán)烷烴2024/8/252.與烯烴類似的性質——小環(huán)烷烴的加成
(1)加H2:
(2)加X2:
2024/8/253.加HX:
2024/8/25
練習2如何鑒別丙烷和環(huán)丙烷12024/8/252024/8/25第三章烯烴和炔烴親電加成反應【教學要求】
①熟悉烯烴、炔烴和二烯烴的結構
②掌握烯烴、炔烴和二烯烴的命名
③了解炔烴的物理性質
④熟練掌握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
⑤理解親電加成、自由基加成反應歷程
⑥理解共軛體系及共軛效應
⑦了解重要烯烴的用途和石油化工2024/8/25第三章
烯烴和炔烴
親電加成反應
烯烴是含有碳碳雙鍵(C=C)即烯鍵的烴,碳碳雙鍵是烯烴的官能團,(單烯烴、二烯烴和多烯烴).單烯烴的通式為CnH2n它與環(huán)烷烴互為同分異構體.
炔烴是含有
–CC-叁鍵的不飽和脂肪烴,二烯烴是含有兩個C=C雙鍵的不飽烴與炔烴互為同分異構體,兩的者通式為CnH2n-22024/8/25§3-1烯烴和炔烴的分子結構一.烯烴的結構:1.乙烯的結構
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鍵角接近于120?
.碳碳雙鍵由π鍵與σ鍵組成
HHC=CHH
2024/8/25單雙鍵鍵長、鍵能比較表
碳—碳雙鍵碳--碳單鍵鍵長(nm)0.134
0.154鍵能(Kj/mol)610.0
345.6
2.碳原子的SP2雜化
C:1S22S22Px12Py12S22Px12Py1Pz3SP2
Pz
2024/8/25.a)SP2雜化軌道由1/3s軌道和2/3p軌道組成;
b)成鍵能力較sp3雜化軌道弱,但比未雜化軌道強
c)雜化軌道對稱軸在同一平面,夾角120°,未雜化
2p軌道垂直這一平面。2024/8/253、π鍵:
未雜化的p軌道沿對稱軸平行方向(“肩并肩”)重疊成形成π鍵,構成π鍵的電子叫做π電子。2024/8/254.鍵與
鍵的差異:
①存在的情況
鍵
②成鍵方式③電子云分布
鍵必須與
鍵共存僅存在于不飽和鍵如雙鍵等沿對稱軸平行方向“肩并肩”重疊
a.
電子云分布在
鍵所在平面的上下,呈塊狀分布a.可以單獨存在b.存在于任何共價鍵中沿軸向“頭碰頭”重疊
a.集中于兩原子核中間,呈圓柱形分布
鍵2024/8/25只有對稱面,對稱面上
的電子云密度最小
較小不能自由旋轉較大
b.
鍵有一個對稱軸,軸上電子云密度最大④鍵的性質a.鍵能:較大b.旋轉:可自由旋轉c.極化度:較小2024/8/25二.炔烴的結構1.乙炔的結構
乙炔是線形分子,叁鍵的鍵長為0.12nm,比C=C鍵的鍵長短。鍵能為835KJ/mol,比雙鍵鍵能610KJ/mol.大,比三倍單鍵的鍵能1036KJ/mol.小得多2.叁鍵及電子云形狀2024/8/25sp雜化sp雜化電子云形狀和成鍵情況2024/8/253、兩個相互垂直的π鍵圍繞兩個碳原子核心的圓柱狀的π電子云
2024/8/25§3-2烯烴和炔烴的同分異構
一、構造異構(碳架異構、位置異構和官能團異構)碳架異構:分子中原子連接次序不同.如a,b與c(a)(b)(c)位置異構:由于碳-碳雙鍵位置的不同而產生的異構如a與b官能團異構:烯與環(huán)烷烴,如
a、b、c與d(d)2024/8/25二、烯烴的順反異構:順反異構:分子中各原子或基團的連接方式和次序相同,但由于自由旋轉受阻而在空間排列方式不同產生的異構體2024/8/25§3-3烯烴和炔烴的命名一.系統(tǒng)命名法
(烯、炔的命名與烷烴相似,不同的是)1.選含有雙鍵的最長碳鏈為主鏈,并按主鏈的碳原子數稱為“某烯”或“某炔”2.編號從最靠近不飽和鍵一端開始,使雙鍵或叁鍵的位次最小.2024/8/253.書寫取代基與烷烴相同,不飽和鍵的位置標用
位號較小的一個標在主體名稱的前面,
如前二例
碳原子數超過十時,須在烯或炔字前加碳字叫“某碳烯”如CH3(CH2)8CH=CH-CH3
2-十二碳烯2024/8/25
4.分子中含有兩個或更多雙鍵或叁鍵時,合并用“二、三、四等”字表明,同時盡可能以最低的數字標出各自的位置
5-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3,6-庚三烯2024/8/255.同時含有叁鍵和雙鍵的化合物稱為烯炔。其命名
選取含雙鍵和叁鍵最長的碳鏈作為主鏈。位次的
編號通常使不飽和鍵位次最小.雙鍵與叁鍵位次相同時則給雙鍵以最低編號2024/8/25幾個重要的烯基烯基:烯烴分子去掉一個氫原子后剩下的一價基團
CH2=CH乙烯基
CH3CH=CH丙烯基(1-丙烯基)
CH2=CH-CH2
烯丙基(2-丙烯基)
CH2=C–CH3
異丙烯基
2024/8/25二、順反異構體的命名
順反標記法:兩個雙鍵碳原子上有相同原子或基團時,相同基在同一側冠以“順”字,在異側時冠以“反”字。如2024/8/25Z、E標記法:1.依次對雙鍵碳原子上所連接的原子或基團按“次序規(guī)則”排序。2.兩雙鍵碳原子上優(yōu)先的原子或基團在同側為Z型,在異側為E型。2024/8/25
2024/8/25二烯烴順反異構的命名.2024/8/25§3-4烯烴和炔烴的物理性質
烯烴的物理性質
狀態(tài):常溫下C2-C4氣體,C5-C18液體,C19以上為固體.
熔沸點:Mb.p,Mm.p它比相應的烷烴高幾度。
b.p順式>反式,m.p反式>順式b.p順式(3.5℃)>反式(0.9℃)
m.p反式(-105.5℃)>順式(-139.3℃)
2024/8/25溶解性:難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極性:比烷烴高,順式比反式高.密度:比水輕,比相應的烷烴略高折光率:較相應的烷高
2024/8/25炔烴的物理性質狀態(tài):常溫常壓下C2~C4無色氣體,C5~C17液體,C18
以上固體熔沸點:直鏈炔烴Mm.pb.p且比烷烯高,比對應的烯烴高10-20°C.密度:對應的烯烴稍大,比水小,相同碳數烷烯炔密度為:炔>烯>烷溶解性:在水里的溶解度也比烷和烯烴大些2024/8/25§3-5烯烴和炔烴的化學性質
一.加成反應:
π鍵斷開,雙鍵或叁鍵的兩個碳原子和其它原子或基團結合,形成兩個σ-反應鍵
1.催化加氫(表面催化)
Pt、Pd常溫下催化,Ni要在200—300℃溫度下進行加氫,2024/8/25Raney鎳是鋁鎳合金用堿處理,濾去堿后余
下的多孔鎳粉表面積大,催化活性高
2024/8/25其反應歷程如下:氫化熱與烯烴的穩(wěn)定性:
1mol不飽和烴催化加氫所放出的熱量稱為氫化熱。不飽和烴的氫化熱↑,說明該不飽和烴分子的內能↑,該不飽和烴的相對穩(wěn)定性↓。2024/8/25烯烴順反異構體的穩(wěn)定性是:反式>順式2024/8/25
炔烴與氫加成可生成烯,也可生成烷
烴。但很難停留到烯烴階段
林德拉(Lindlar)催化劑
(Pd—CaCO3/Pb(OAc)2或Pd-BaSO4/喹啉)作用下二取代乙炔得到順式烯烴
2024/8/25液氨鈉與二取代乙炔反應得反式產物烯炔與氫加成優(yōu)先發(fā)生在三鍵上
炔烴比烯烴易吸附在催化劑表面,催化氫化活性炔大于烯2024/8/252.
親電加成
由于π鍵電子受到親電試劑(缺電子試劑)的進攻而發(fā)生的加成反應(1)加鹵素烯烴易與氯、溴起加成反應生成二鹵代烷2024/8/25
烯烴室溫下與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生
成無色二溴代烷,可作為烯烴的定性檢驗
鹵素的反應活性次序:
F2>Cl2>Br2>I2氟反應太劇烈碘不反應,但ICl、BrCl可反應炔烴與鹵素的加成與烯相似2024/8/25溴水與乙炔的加成生成二溴乙烯可用于炔烴的檢驗(無色)乙炔與液溴反應則得無色四溴乙烷(紅棕色)2024/8/25烯烴和鹵素加成的反應速率比烯烴慢
與雙鍵相比,叁鍵碳為sp雜化,吸電子能力比較強,不易給出電子進行親電加成反應。再者,叁鍵的鍵長(0.12nm)比雙鍵(0.134nm)短,它的p電子云有較多的重疊,π鍵較難打開,反應較慢。如4,5-二溴-1-戊炔2024/8/25
HX的反應活性:
HI>HBr>HCl>HF
(HF加成無實用價值)(2)加鹵化氫
烯烴與鹵化氫加成生成一鹵代烷如乙烯的加成
CH2=CH2+HX→CH3CH2XHCl加成常在無水三氯化鋁催化和加熱下進行2024/8/25不對稱烯烴和鹵化氫的加成
主要產物附合馬爾科夫尼科夫規(guī)則
不對稱烯烴與鹵化氫等極性試劑加成,帶正電荷的部分總是加到含氫較多的雙鍵碳原子上,帶負電荷的部分總是加到含氫較少的雙鍵碳原子上。(順馬加成)主要產物馬氏規(guī)則:2024/8/25過氧化物效應:
有過氧化物(如H2O2,R-O-O-R等)存在時,不對稱烯烴與HBr的加成產物不符合馬氏規(guī)則的現(xiàn)象(反馬加成)
例如:注意:氯化氫、碘化氫沒有過氧化物效應1—溴丁烷2024/8/25炔與HX加成比烯難,但也遵循馬氏規(guī)則.過氧物作用下加溴化氫仍得反馬產物用催化劑汞鹽或銅鹽可控制生成鹵代烯烴2024/8/25(3)加硫酸
生成硫酸氫酯,又叫烷基硫酸
硫酸氫乙酯加熱分解、與水水解生成醇0-15℃硫酸氫乙酯
此反應被稱為烯烴的間接水合法,也可用以除去烷烴中少量烯烴2024/8/25不對稱烯烴與硫酸加成是順馬加成
烷烴與烯烴混合物
此反應可用來分離烯烴和烷烴氣體硫酸洗氣液體冷硫酸萃取2024/8/25(4)加次鹵酸
烯烴次鹵酸(鹵素和水)加成生成鹵代醇和二鹵代烷的混合物,次鹵酸(H-O-Cl)按HO-Cl+方式斷裂不對稱烯的加成仍按馬氏規(guī)則進行2024/8/25(5)加乙硼烷(硼氫化反應)分步加成得到一、二、三烷基硼烯烴可與乙硼烷加成,反應時乙硼烷離解成甲硼烷2
四氫呋喃乙基硼烷二乙基硼烷三乙基硼烷2024/8/25
不對稱烯烴與硼烷也是反馬加成,即硼原子
加到含氫較多的碳原子上原因:電負性B=2.0,H=2.12024/8/25
一、二、三烷基硼與H2O2/NaOH溶液作用,立
即氧化水解為醇
此兩步反應合稱為烯烴的硼氫化—氧化反應,是由烯制醇的另一方法
2024/8/253.與水加成
烯烴和炔烴一般不與水直接加成,烯烴在酸作
用下可進行順馬加成工業(yè)上乙烯水化硅藻土280~300℃,7MPa2024/8/25炔烴在硫酸汞的稀硫酸溶液中與水加成也按馬氏規(guī)則進行生成烯醇,但不穩(wěn)定,互變成醛或酮除乙炔水化生成醛外,其它炔烴水化產物均為酮,如乙炔水化2024/8/254.親核加成親核反應:由親核試劑(有未共用電子對)先進攻叁鍵碳原子而引起的反應.親核試劑:反應中能提供未共用電子對的物質
烯烴不發(fā)生親核加成,炔烴一定條件下可進行如與醇反應甲基乙烯基醚2024/8/25與羧酸反應生成乙酸乙烯酯與氫氰酸反應生成丙烯腈乙酸乙烯酯2024/8/25二、氧化反應1.高錳酸鉀氧化
鄰二醇棕褐色沉淀例如:乙烯氧化烯烴與中性或堿性高錳酸鉀在低溫下反應乙二醇常用來鑒定不飽和脂肪烴2024/8/25
烯烴與酸性KMnO4氧化碳鏈斷裂生成二氧化碳、
羧酸、酮等,同時紫紅色消褪
紫紅色2024/8/25又如應用:a.鑒別烯烴.b.制備一定結構的有機酸和酮,
c.推測原烯烴的結構。酮
炔烴與高錳酸鉀反應叁鍵斷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被氧化成羧酸2024/8/25例如
反應后高錳酸鉀的紫色褪去,同時生成褐色的二氧化錳沉淀,可用來鑒別不飽和烴,推測原炔烴的結構2024/8/252.臭氧氧化反應
烯烴與臭氧迅速而定量地作用,生成臭氧化物的反應叫臭氧化反應
臭氧化物水解成醛、酮
2024/8/25三種丁烯臭氧化還原水解如下①O3
①O3
②H2O/Zn
②H2O/Zn
甲醛甲醛乙醛乙醛丙醛丙酮2024/8/25可通過產物來推測原烯烴的結構
還原水解產物與烯烴結構的關系烯烴結構臭氧化還原水解產物
CH2=HCHO(甲醛)
R2C=R2C=O(酮)
RCH=RCHO(醛)2024/8/25炔烴的臭氧化生成兩個羧酸2024/8/25*三)環(huán)氧化。2024/8/25三.聚合反應
烯烴在少量引發(fā)劑或催化劑作用下,互相加成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TiCl4-Al(C2H5)3
稱為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單體聚合物或高聚物加聚反應:由許多單個分子互相加成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稱為加聚反應2024/8/25
炔烴在不同的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低聚反
應,生成二聚、三聚、四聚體等2024/8/25四.烯烴的α-H鹵代反應
(1)α-H:α-碳上的氫原子(又稱為烯丙氫)
HCH3-C-CH=CH2
H
(2)反應活性:
α-H>3°H>2°H>1°H>乙烯H
(3)氯或溴高溫下(400~500℃)鹵代反應α-H
α-H
α-碳2024/8/25例如丙烯與氯氣其它有α-H的烯烴高溫2024/8/25五.炔氫(叁鍵碳原子上氫)的反應乙炔與熔融金屬鈉或液氨中與氨基鈉反應生成乙炔鈉110℃液氨2024/8/25高溫時能生成乙炔二鈉190-220℃炔化鈉與鹵代烴作用可合成炔烴同系物增長碳鏈
液氨液氨2024/8/25(2)與硝酸銀和氯化亞銅的氨溶液作用可用此反應鑒定乙炔或1-炔烴
干燥的銀或亞銅的炔化物受熱或震動時易發(fā)生爆炸,應加稀硝酸或鹽酸分解
2024/8/25§3-6二烯烴1.累積(聚集)二烯烴例如:丙二烯2.孤立(隔離)二烯烴例如:1,4-戊二烯3.共軛二烯烴例如:1,3-丁二烯2024/8/25一.二烯烴的結構1.累積二烯的結構:(丙二烯
CH2=C=CH2
為例)
丙二烯分子中1,3兩碳原子上的兩個碳氫鍵所在平面相互垂直2024/8/252.共軛二烯烴的結構:
1,3-丁二烯碳原子都以sp2雜化軌道相互重疊或與氫原子的1s軌道重疊形成三個C-Cσ鍵和六個C-Hσ鍵。且它們處于同一個平面,夾角都接近120°,每個碳原子上未雜化的p軌道與這平面垂直。四個p軌道沿對稱軸平行方向互相重疊,形成π鍵.
2024/8/25結果:
①不僅C1與C2之間、C3與C4之間形成π鍵,而且
C2與C3之間也具有部分雙鍵的性質,構成了一個離
域的π鍵。②形成四碳原子,四個電子的共軛體系,鍵長平均化.
2024/8/25鍵長情況:電子的離域:
象1,3–丁二烯分子,四個π電子不是分別局限(即定域)在兩個雙鍵碳原子之間,而是擴展到四個碳原子之間的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子的離域或鍵的離域。2024/8/25離域π鍵:
電子離域形成的鍵叫離域π鍵或大π鍵共軛體系(共軛分子):
具有離域π鍵或大π鍵的分子稱為共軛分子(共軛體系)用分子軌道理論解釋
1,3-丁二烯分子中大鍵
在基態(tài)時四個p電子處在ψ1和ψ2中,而ψ3,ψ4則全空著,說明在ψ1軌道中π電子云的分布對所有的碳碳鍵都加強2024/8/25
從ψ1、ψ2電子云分布看,所有的鍵都具有π
鍵的性質,但C2-C3鍵所具有的π鍵性質小些2024/8/25二.共軛效應
共軛效應:
在共軛體系中,任何一個原子受到外界的影響,由于π電子的離域,均會影響到分子的其余部分,這種電子通過共軛體系傳遞的現(xiàn)象稱為共軛效應
1.π-π共軛效應
π-π共軛效應:在π-π共軛體系中由π電子的離域所產生的共軛效應
π-π共軛體系:P軌道互相重疊形成的共軛體系2024/8/25結構特征:
不飽和鍵、單鍵、不飽和鍵交替連接,不飽和鍵可以是雙鍵或三鍵;原子可以是碳原子,還可以是氧、氮等其它原子如:2024/8/25共軛分子的特點:(1)鍵長的平均化,C—C單鍵縮短,雙鍵增長.(2)體系能量降低分子穩(wěn)定,氫化熱較低.2024/8/25同是加2mol的H2,但放出的氫化熱卻不同,這只能歸于反應物的位能不同。
離域能(共軛能):共軛分子中,由于π電子的離域
(共軛效應)引起的,體系位能與其它異構體的差值稱為離域能(共軛能)2024/8/25(3)正、負電荷交替?zhèn)鬟f,不因碳鏈的增長而減弱:(4)π電子云易極化,折光率相較孤立二烯烴高π電子離域的表示方法:2024/8/252.p-π共軛效應(2)p-π共軛體系:
與雙鍵碳原子直接相連的原子上有p
軌道,這個p
軌道與π-鍵的p-軌道平行且從側面重疊構成的體系(1)p-π共軛效應:
P電子在p-π共軛體系中傳遞,分子中各部分電子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2024/8/25例如:2024/8/25烯丙基正離子烯丙基正離子烯丙基自由基缺電子共軛體系多電子共軛體系獨電子共軛體系2024/8/253.超共軛效應
(1)超共軛效應:
當C-H鍵和碳-碳雙鍵或有P軌道的原子直接相連時,-C-H鍵的鍵合電子產生的離域作用(2)超共軛效應類型:σ-π和σ-p超共軛體.如碳正離子、碳自由基等是σ-p
超軛體系,丙烯等是σ-π超共軛體2024/8/25σ-π超共軛效應2024/8/25(3)參與超共軛的C―Hσ鍵越多,超共軛效應越強2024/8/25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性可由超共軛效應各種共軛效應對分子影響的相對強度:
π-π共軛>p-π共軛>σ-π超共軛>σ-p超共軛2024/8/25三.共軛二烯烴的化學特性1.1,4–加成反應
共軛二烯烴與X2、HX等加成,比單烯烴容易但通常有兩種去向例如:加溴化氫+2024/8/25主要產物與各因素的關系2024/8/25
低溫有利于1,2–加成,高溫有利于1,4–加成.非極性溶
劑有利于1,2-加成,極性溶劑有利于1,4–加成.環(huán)己烷/-15℃氯仿/-15℃62%63%2024/8/252.雙烯合成反應(Diels–Alder反應)
共軛二烯及其衍生物與含碳碳雙鍵或三鍵的化合物進行1,4–加成,生成環(huán)狀化合物的反應亦稱鈥爾斯-阿爾德(Diels–Alder)反應
雙烯體
親雙烯體2024/8/25親雙烯體連有吸電子基團
―CHO、―COR―CN、―NO2等時,將有利于反應的進行2024/8/252024/8/25§3-7親電加成反應歷程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可用下列通式表示:一.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歷程1、鹵素的加成2024/8/25說明:受到極性條件的影響說明:該反應是分兩步進行的,且是Br+首先進攻2024/8/25第一步
第二步
因反應的關鍵步驟是帶正電的溴進攻帶負電碳-碳雙鍵引起的,而稱為親電加成反應
2024/8/25鹵化氫與加鹵素反應歷程相似的是:
兩步進行的離子型親電加成反應
不同的是:(1)第一步進攻的是H+;(2)不生成鎓離子,而是生成碳正離子中間體;(3)第二步X-的進攻也不一定是反式加成。2024/8/25二.對馬氏規(guī)則的解釋1.用誘導效應誘導效應:
由于成鍵原子電負性不同所引起的,電子云沿鍵軸按一定方向偏移或者說是鍵的極性通過鍵鏈依次誘導傳遞的效應叫誘導效應(用I表示),其方向以C-H鍵為標準.分為正誘導效應和負誘導效應2024/8/25.正誘導效應:
比氫電負性小的原子或基團使碳原子電子云密度增大這個基團叫供電子基,這種誘導效應叫正誘導效應,用+I表示.負誘導效應:
比氫電負性大的原子或基團使碳原子的電子云密度降低這個基團叫吸電子基,這種誘導效應叫負誘導效應,用-I表示.
2024/8/25吸電子誘導效應(-I)供電子誘導效應(+I)(CH3)3C—
>(CH3)2CH—
>CH3CH2—
>CH3—2024/8/25各雜化軌道的電負性大小:
σ電子和π電子云的偏轉方向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sp2sp2sp3表示σ電子偏移方向表示π電子偏移方向δ+δ-122024/8/25
甲基的σ-π超共軛效應與其誘導效應一致使
C1電子云密度增大δ+δ-321因此丙烯與HCl加成時,H+加到含氫多的碳原子上2024/8/252.用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性來解釋
(a)從電負性看(1)碳正離子的結構2024/8/25(b)從σ-P共軛效應看烷基碳正離子的穩(wěn)定性次序為:2024/8/25丙烯加HX:
(Ⅰ)比(Ⅱ)更穩(wěn)定,生成時活化能低,反應容易進行
三、共軛二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歷程2024/8/25共軛二烯烴的極化
在溴正離子的進攻下,π鍵電子云發(fā)生極化
溴分子中帶正電部分加到C1上,且C2上電荷的分散2024/8/25碳正離子①更穩(wěn)定2024/8/25反應進行程中位能變化
速率控制(動力學控制):利用反應快速的特點來控制產物組成比例的反應平衡控制(熱力學控制):利用達到平衡控制產物組成比例,使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物質成為主要產物的反應。
2024/8/251,2-加成和1,4-加成反應進行程中位能變化1,2-加成產物1,4-加成產物1,2-加成1,4-加成1,2-加成進程1,4-加成進程δ+δ++Br
-2024/8/25§3-8自由基型加成反應歷程(1)過氧化物效應:由于過氧化物的存在而引起烯烴加成取向改變的現(xiàn)象,稱為過氧化物效應,
又稱卡拉施(Kharasch)效應(2)自由基加成機理
2024/8/25.自由基的穩(wěn)定性2024/8/25為什么過氧化物效應只局限于HBr?
鏈增長步驟的反應熱(kj/mol)由此可見,只有加HBr的反應,兩步都是放熱的
2024/8/25§3-9重要的烯烴和炔烴1.乙烯用途:制備聚乙烯,植物的激素,水果的催熟劑工業(yè)上用來制備環(huán)氧乙烷和乙醛2024/8/25實驗室制法醇脫水170℃鹵代烷脫鹵化氫2024/8/252、丙烯
無色氣體,主要來源于石油裂解氣。工業(yè)上主要用來生產丙烯醛、丙酮和丙烯腈等3、乙炔制法①碳化鈣(或電石法)2024/8/25②甲烷法
2024/8/25§3-10石油一、石油的成因、組成及分類1.石油的形成2.石油的化學組成隨產地、井位、油層不同而異主要元素:C和H,C約占83-87%,H約占11-14%,其它元素含量在1%以3.分類按化學組成可分為:石蠟基石油、瀝青基石油、混合基石油
2024/8/25二、石油的煉制1.石油的一次加工——常減壓蒸餾2.石油的二次加工——裂化、裂解和重整三、石油化工
基本有機化工原料:
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一炔:乙炔一萘:萘2024/8/25作業(yè):P86一.2、3(4.5.6.9.10)5.6.7.二.8、9、10、三.11(1.4.).12.13.14.17.四.18.19.20.22.23.24.五.25.26.27.28.29.2024/8/252024/8/25第五章 芳香烴親電取代反應[教學要求]①掌握苯及其衍生物的結構異構和命名②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質③熟練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學性質④掌握苯環(huán)上的親電取代反應機理和定位規(guī)律⑤理解休克爾規(guī)則⑥熟悉稠環(huán)芳香烴結構和性質⑦了解芳烴的來源及重要單環(huán)芳烴的應用2024/8/25第五章芳香烴親電取代反應芳香烴(芳烴)主要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環(huán)結構的烴.按其結構可分類為:
芳香烴單環(huán)芳烴多環(huán)芳烴多苯脂肪烴非苯芳烴聯(lián)苯和聯(lián)多苯稠環(huán)芳烴2024/8/25§5-1單環(huán)芳烴一、苯的結構1.苯的凱庫勒(Kekule)式(1)苯的特性:高度的不飽和性:
分子式C6H6,其C/H與乙炔類似為1∶1芳香性:難進行加成和氧化,易進行取代反應且碳環(huán)異常穩(wěn)定的化學特性,稱為芳香性2024/8/25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種:六個氫原子是等同的.
(2)凱庫勒(Kekule)式簡寫為:2024/8/25(3)苯的結構現(xiàn)代物理方法證明:
苯分子是一個平面正六邊形,鍵角都是120o,碳碳鍵的鍵長都是0.1397nm,比單鍵短比雙鍵過長.碳氫鍵的鍵長都是0.108nm.2024/8/252.苯分子結構的近代觀點
(1)雜化軌道理論:
六個碳原子都以sp2雜化軌道互相沿對稱軸的方向重疊形成六個C-Cσ鍵,組成一個正六邊形。每個碳原子各以一個sp2雜化軌道分別與氫原子1s軌道沿對稱軸方向重疊形成六個C-Hσ鍵。所有碳原子和氫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每個碳原子還有一個垂直于σ
鍵平面的p軌道,每個p軌道上有一個p電子,六個p軌道組成了大π鍵。2024/8/25.共軛效應的結果:①鍵長完全平均化六個C—C鍵等長(0.140nm),比正常C—C單鍵(0.154nm)短,比正常C=C雙鍵(0.134nm)長②體系能量降低
其氫化熱(208.5kj·mol-1)比環(huán)己烯氫化熱的三倍2024/8/25(2)分子軌道理論
分子軌道理論認為:苯分子在形成σ鍵后,每個碳原子都還有一個未參加雜化的p軌道,它們可經形組合成六個分子軌道,即ψ1、ψ2、ψ3、ψ4、ψ5、ψ6。它們除都有一個共同的界面——碳原子所在平面外,低得多(3×119.3-208.5=149.4kj·mol-1)這149.4kj·mol-1即為苯的共軛能2024/8/25ψ1沒有界面,能量最低;ψ2、ψ3各有一個界面,它們是簡并的,能量相等,但能量比ψ1高。ψ1、ψ2、ψ3都是成鍵軌道。其余的都是反鍵軌道。2024/8/25..2024/8/25.ψ1使六個碳原子之間的電子密度都加大ψ2使C(2)-C(3),C(5)-C(6)的電子密度加大,而在
C(1)-C(2),C(1)-C(6),C(3)-C(4),C(4)-C(5)是削弱的ψ3使C(1)-C(2),C(1)-C(6)和C(3)-C(4),C(4)-C(5)
之間的電子云密度加大,而在C(2)-C(3),C(5)-苯分子的大π鍵可以看作是三個成鍵軌道ψ1ψ2ψ3疊加的結果:2024/8/25C(6)之間是削弱的即ψ2削弱之處,正好是ψ3加強之處而ψ3削弱之處,正是ψ2加強之處ψ1ψ2ψ3疊加之后,六個碳原子中每相鄰兩個碳原子之間的電子云密度都相等了,所以,苯的C-C鍵長完平均化了2024/8/25(3)苯的共振式-共振論簡介
1.基本要點如下:
①當一個分子(離子或自由基)按照價鍵理論可以寫出現(xiàn)兩個以上的經典結構式時,這些結構式疊加構成一個共振雜化體,它更接近反映分子的真實結構。這些可能的經典結構式稱為極限式,任何一個極限式都不足以反映該分子的真實結構。極限構造式的疊加叫共振.
2024/8/25.②共振結構式對分子的貢獻大小與它們的穩(wěn)定性大小成正比。2024/8/25二、單環(huán)芳烴的構造異構和命名
單環(huán)芳烴通式為CnH2n-61.一烴基苯(只有一種,沒有異構體
)①簡單烴基苯命名是以苯環(huán)作為母體,稱為某烴基苯(“基”字可略去)甲(基)苯異丙(基)苯乙烯基苯2024/8/25②如烴基較復雜或有不飽和鍵時,以把鏈
烴當作母體,苯環(huán)當作取代基。如
⒉
二烴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售園林鋪面合同范本
- 保潔物料供貨合同范本
- 企業(yè)策劃宣傳合同范本
- 農機割臺租售合同范本
- 出口螺桿驗貨合同范本
- 公司分期手機合同范本
- 企業(yè)職員培養(yǎng)合同范本
- 企業(yè)終止租賃合同范本
- 化糞池安裝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南山區(qū)蓓蕾幼教集團招聘考試真題
- GB/T 22919.2-2008水產配合飼料第2部分:軍曹魚配合飼料
- 數字化轉型中數據底座湖倉一體化
- 典范英語8-1-刺猬女孩艾蜜
- 《教育管理學》課件
- 水平井套內不動管柱滑套多段壓裂工藝技術全解課件
- 凈水設備技術參數要求
- 腦血管造影護理課件
- 稱呼禮儀精品課件
- 課題申報講座課件
- 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基礎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件:第四章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顯著特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