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0 鐵及其化合物(解析卷)_第1頁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0 鐵及其化合物(解析卷)_第2頁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0 鐵及其化合物(解析卷)_第3頁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0 鐵及其化合物(解析卷)_第4頁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20 鐵及其化合物(解析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0鐵及其化合物專題20鐵及其化合物1.【2023年6月浙江卷】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氯化鐵屬于弱電解質 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 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答案】A【解析】A.氯化鐵能完全電離出鐵離子和氯離子,屬于強電解質,A錯誤;B.氯化鐵溶液與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氯化亞鐵,可用來蝕刻銅板,B正確;C.氯氣具有強氧化性,氯氣與鐵單質加熱生成氯化鐵,C正確;D.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加熱呈紅褐色,鐵離子發(fā)生水解反應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D正確;故選:A。2.【2023年全國乙卷】一些化學試劑久置后易發(fā)生化學變化。下列化學方程式可正確解釋相應變化的是A硫酸亞鐵溶液出現棕黃色沉淀B硫化鈉溶液出現渾濁顏色變深C溴水顏色逐漸褪去D膽礬表面出現白色粉末【答案】D【解析】A.溶液呈棕黃色是因為有Fe3+,有渾濁是產生了Fe(OH)3,因為硫酸亞鐵久置后易被氧氣氧化,化學方程式為:12FeSO4+3O2+6H2O=4Fe2(SO4)3+4Fe(OH)3↓,A錯誤;B.硫化鈉在空氣中易被氧氣氧化為淡黃色固體硫單質,使顏色加深,化學方程式為:2Na2S+O2+2H2O=4NaOH+2S↓,B錯誤;C.溴水的主要成分是溴和水,它們會反應,但速度很慢,Br2+H2OHBrO+HBr,2HBrO=2HBr+O2,所以溴水放置太久會變質。但不是生成高溴酸,所以選項中的化學方程式錯誤,C錯誤;D.膽礬為CuSO4·5H2O,顏色為藍色,如果表面失去結晶水,則變?yōu)榘咨腃uSO4,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CuSO4+5H2O,方程式正確,D正確;故選D。3.【2023年全國新課標卷】化學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復中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竹簡的成分之一纖維素屬于天然高分子 B.龜甲的成分之一羥基磷灰石屬于無機物C.古陶瓷修復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為Ca(OH)2D.古壁畫顏料中所用的鐵紅,其成分為Fe2O3【答案】C【解析】A.纖維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6H10O5)n,其相對分子質量較高,是一種天然高分子,A正確;B.羥基磷灰石又稱又稱羥磷灰石、堿式磷酸鈣,其化學式為[Ca10(PO4)6(OH)2],屬于無機物,B正確;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為2CaSO4·H2O,Ca(OH)2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錯誤;D.Fe2O3為紅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俗稱鐵紅,D正確;故答案選C。4.【2023年廣東卷】勞動有利于“知行合一”。下列勞動項目與所述的化學知識沒有關聯的是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A幫廚活動:幫食堂師傅煎雞蛋準備午餐加熱使蛋白質變性B環(huán)保行動:宣傳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裝材料聚乳酸在自然界可生物降解C家務勞動:擦干已洗凈的鐵鍋,以防生銹鐵絲在中燃燒生成D學農活動:利用秸稈、廚余垃圾等生產沼氣沼氣中含有的可作燃料【答案】C【解析】A.雞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幫食堂師傅煎雞蛋準備午餐,加熱使蛋白質變性,有關聯,故A不符合題意;B.聚乳酸在自然界可生物降解,為了減小污染,宣傳使用聚乳酸制造的包裝材料,兩者有關聯,故B不符合題意;C.擦干已洗凈的鐵鍋,以防生銹,防止生成氧化鐵,鐵絲在中燃燒生成,兩者沒有關聯,故C符合題意;D.利用秸稈、廚余垃圾等生產沼氣,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用作燃料,兩者有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5.【2023年1月浙江卷】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實驗方案現象結論A往溶液中加入片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的氧化能力比弱B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體溶液先變成血紅色后無明顯變化與的反應不可逆C將食品脫氧劑樣品中的還原鐵粉溶于鹽酸,滴加溶液溶液呈淺綠色食品脫氧劑樣品中沒有價鐵D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溶液,持續(xù)煮沸溶液先變成紅褐色再析出沉淀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答案】D【解析】A.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溶液由淺綠色變?yōu)闊o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強,A錯誤;B.溶液變成血紅色的原因,,與和K+無關,B錯誤;C.鐵離子可能先與單質鐵生成亞鐵離子,則溶液呈綠色,C錯誤;D.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繼續(xù)加熱則膠體因聚沉變?yōu)槌恋?,D正確;故答案為:D。6.【2021年江蘇卷】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鐵粉能與O2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B.納米Fe3O4能與酸反應,可用作鐵磁性材料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答案】B【解析】A.因為鐵粉能與O2反應,所以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A正確;B.納米Fe3O4具有磁性,可用作鐵磁性材料,B錯誤;C.FeCl3與Cu反應生成FeCl2和CuCl2,主要利用其氧化性,C正確;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D正確;故選B。7.【2022年6月浙江卷】關于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與稀鹽酸反應生成、、B.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生成FeO、、C.溶于氫碘酸(HI),再加萃取,有機層呈紫紅色D.在空氣中,與高溫反應能生成【答案】B【解析】已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價為+3價,CH3O-帶一個單位負電荷,據此分析解題。A.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價為+3價,故其與稀鹽酸反應生成、、,反應原理為:FeO(OCH3)+3HCl=FeCl3+H2O+CH3OH,A不合題意;B.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價為+3價,C為-2,若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生成FeO、、則得失電子總數不相等,不符合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即不可能生成FeO、、,B符合題意;C.由分析可知,化合物中Fe的化合價為+3價,故其溶于氫碘酸(HI)生成的Fe3+能將I-氧化為I2,反應原理為:2FeO(OCH3)+6HI=2FeI2+I2+2H2O+2CH3OH,再加萃取,有機層呈紫紅色,C不合題意;D.化合物在空氣中高溫將生成Fe2O3、CO2和H2O,然后Fe2O3為堿性氧化物,SiO2為酸性氧化物,故化合物與高溫反應能生成,D不合題意;故答案為:B。8.【2022年湖南卷】為探究的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和溶液濃度均為)。實驗操作與現象①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黃色;煮沸,溶液變紅褐色。②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變紅褐色;再滴加溶液,產生藍色沉淀。③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變紅褐色;將上述混合液分成兩份,一份滴加溶液,無藍色沉淀生;另一份煮沸,產生紅褐色沉淀。依據上述實驗現象,結論不合理的是A.實驗①說明加熱促進水解反應B.實驗②說明既發(fā)生了水解反應,又發(fā)生了還原反應C.實驗③說明發(fā)生了水解反應,但沒有發(fā)生還原反應D.整個實驗說明對的水解反應無影響,但對還原反應有影響【答案】D【解析】鐵離子水解顯酸性,亞硫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同時鐵離子具有氧化性,亞硫酸根離子具有還原性,兩者還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在同一反應體系中,鐵離子的水解反應與還原反應共存并相互競爭,結合實驗分析如下:實驗①為對照實驗,說明鐵離子在水溶液中顯棕黃色,存在水解反應Fe3++3H2OFe(OH)3+3H+,煮沸,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得到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實驗②說明少量亞硫酸根離子加入鐵離子后,兩者發(fā)生水解反應得到紅褐色的氫氧化鐵膠體;根據鐵氰化鉀檢測結果可知,同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鐵離子被還原為亞鐵離子,而出現特征藍色沉淀;實驗③通過反滴操作,根據現象描述可知,溶液仍存在鐵離子的水解反應,但由于鐵離子少量,沒檢測出亞鐵離子的存在,說明鐵離子的水解反應速率快,鐵離子的還原反應未來得及發(fā)生。A.鐵離子的水解反應為吸熱反應,加熱煮沸可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較多的氫氧化鐵,從而使溶液顯紅褐色,故A正確;B.在5mLFeCl3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的Na2SO3溶液,根據現象和分析可知,Fe3+既發(fā)生了水解反應,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又被亞硫酸根離子還原,得到亞鐵離子,加入鐵氰化鉀溶液后,出現特征藍色沉淀,故B正確;C.實驗③中在5mL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濃度少量FeCl3溶液,根據現象和分析可知,仍發(fā)生鐵離子的水解反應,但未來得及發(fā)生鐵離子的還原反應,即水解反應比氧化還原反應速率快,故C正確;D.結合三組實驗,說明鐵離子與亞硫酸根離子混合時,鐵離子的水解反應占主導作用,比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快,因證據不足,不能說明亞硫酸離子對鐵離子的水解作用無影響,事實上,亞硫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可促進鐵離子的水解反應,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D。9.(2021·廣東真題)部分含鐵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可與反應生成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還原C.可將加入濃堿液中制得的膠體D.可存在的循環(huán)轉化關系【答案】C【解析】圖中所示鐵元素不同化合價的物質:a為Fe,b為FeCl2、FeSO4、Fe(NO3)2等Fe(II)的鹽類物質,c為Fe(OH)2,e為FeCl3、Fe2(SO4)3、Fe(NO3)3等Fe(III)的鹽類物質,d為Fe(OH)3。A.Fe與Fe(III)的鹽類物質可發(fā)生反應生成Fe(II)的鹽類物質,如Fe+2FeCl3=3FeCl2,故A不選;B.Fe(II)為鐵元素的中間價態(tài),既有還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還原,故B不選;C.Fe(III)的鹽類物質與濃堿液反應生成Fe(OH)3沉淀,制備Fe(OH)3膠體操作為: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故C選;D.轉化如,故D不選;綜上所述,答案為C。10.(2014·上海高考真題)用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銅,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鐵粉。對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A.若無固體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體存在,則溶液中一定有Fe2+C.若溶液中有Cu2+,則一定沒有固體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則一定有Cu析出【答案】B【解析】氧化性是Fe3+>Cu2+>Fe2+,還原性是Fe>Cu,則A、若無固體剩余,這說明鐵粉完全被氧化,但此時溶液中不一定還有Fe3+,A不正確;B、若有固體存在,則固體中一定有銅,可能還有鐵,因此溶液中一定有Fe2+,B正確;C、若溶液中有Cu2+,則也可能有部分銅已經被置換出來,因此不一定沒有固體析出,C不正確;D、若溶液中有Fe2+,但如果溶液鐵離子過量,則不一定有Cu析出,D不正確;答案選B。11.(2020·浙江高考真題)黃色固體X,可能含有漂白粉、FeSO4、Fe2SO43A.X中含KI,可能含有CuClB.X中含有漂白粉和FeSOC.X中含有CuCl2,Y中含有D.用H2SO【答案】C【解析】固體X為黃色,則含有Fe2(SO4)3,溶于水后,要使溶液Z為無色堿性,則一定含有漂白粉,且漂白粉過量,得到深棕色固體混合物Y,則固體Y是Fe(OH)3和Cu(OH)2的混合物,X中一定含有CuCl2,FeSO4和Fe2SO43中含有其中一種或兩種都含,據此解答。A.若X含有KI,則會與漂白粉反應生成I2,溶液不為無色,A不正確;B.由分析可知,不一定含有FeSO4,B不正確;C.由分析可知,X含有CuCl2,Y含有Fe(OH)3,C正確;D.酸化后,產生黃綠色氣體,為氯氣,則發(fā)生的發(fā)生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Cl-+ClO-+2H+=Cl2↑+H2O,此時的Cl-有可能來自于漂白粉氧化FeSO12.(2019江蘇)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A.Fe在稀硝酸中發(fā)生鈍化 B.MnO2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l2C.SO2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NH4)2SO3 D.室溫下Na與空氣中O2反應制取Na2O2【答案】C【解析】A.常溫下,Fe在與濃硝酸發(fā)生鈍化反應,錯誤;B.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取氯氣,錯誤;C.二氧化硫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硫酸銨,正確;D.常溫下,Na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a2O;加熱條件下,鈉與氧氣反應生成Na2O2,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應選C。13.(2019·海南高考真題)我國古代典籍中有“石膽……淺碧色,燒之變白色者真”的記載,其中石膽是指()A. B.C. D.【答案】A【解析】在選項給出的四種物質中只有、晶體有色,而和均為無色晶體,加熱分解生成CuSO4和H2O,CuSO4呈白色;而加熱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的Fe2O3呈紅棕色,所以符合題意的物質是,故合理選項是A。14.(2018海南卷)絮凝劑有助于去除工業(yè)和生活廢水中的懸浮物。下列物質可作為絮凝劑的是A.NaFe(SO4)2·6H2O B.CaSO4·2H2OC.Pb(CH3COO)2·3H2O D.KAl(SO4)2·12H2O【答案】AD【解析】由題意知,絮凝劑有助于去除工業(yè)和生活廢水中的懸浮物,因此,絮凝劑本身或與水生成的產物具有吸附性。A.鐵離子能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可吸附懸浮物,符合題意;B.硫酸鈣本身是微溶物,沒有吸附作用,不符合題意;C.醋酸鉛沒有吸附性,不符合題意;D.明礬可凈水,其原理是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可吸附懸浮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D。15.【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組混合物,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兩種試劑不能分離的是A.氧化鎂中混有氧化鋁B.氯化鋁溶液中混有氯化鐵C.氧化鐵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亞鐵溶液中混有氯化銅【答案】D【解析】A.MgO是堿性氧化物與NaOH不能反應,而Al2O3是兩性氧化物,可以與NaOH發(fā)生反應產生NaAlO2,過濾后洗滌,就得到純凈的MgO,錯誤;B.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氯化鐵變?yōu)镕e(OH)3沉淀,氯化鋁變?yōu)镹aAlO2,過濾,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酸,當沉淀達到最大值中,過濾,得到Al(OH)3,再分別向兩種物質的沉淀中加入適量的鹽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鋁溶液,除去了雜質,錯誤;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與NaOH發(fā)生反應,而氧化鐵與NaOH不能發(fā)生反應。加入過量的NaOH,然后過濾洗滌,就得到純凈的氧化鐵,錯誤;D.二者都可以與NaOH發(fā)生反應,當再向得到的沉淀中加入鹽酸時,二者都溶解,不能分離、提純二者,正確。16.【2015新課標Ⅰ卷理綜化學】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選項實驗現象結論A.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有氣體生成,溶液呈血紅色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3+B.將銅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變藍、有黑色固體出現金屬鐵比銅活潑C.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熔化后的液態(tài)鋁滴落下來金屬鋁的熔點較低D.將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產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變?yōu)闇\藍色沉淀Cu(OH)2的溶度積比Mg(OH)2的小【答案】D【解析】A、稀硝酸與過量的Fe分反應,則生成硝酸亞鐵和NO氣體、水,無鐵離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變紅色,現象錯誤;B、Cu與硫酸鐵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無黑色固體出現,現象錯誤;C、鋁在空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鋁的熔點較高,所以內部熔化的鋁不會滴落,現象錯誤;D、硫酸鎂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鎂足量是關鍵信息),再加入硫酸銅,則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沉淀的自發(fā)轉化應該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轉化,所以氫氧化銅的溶度積比氫氧化鎂的溶度積小,正確,答案選D。17.【2015北京理綜化學】在通風櫥中進行下列實驗:步驟現象Fe表面產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yōu)榧t棕色Fe表面產生少量紅棕色氣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觸后,其表面產生紅棕色氣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Ⅰ種氣體有無色變紅棕色的化學方程式為:2NO+O2=2NO2B.Ⅱ中的現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層,阻止Fe進一步反應C.對比Ⅰ、Ⅱ中現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D.針對Ⅲ中現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被氧化【答案】C

【解析】I是鐵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NO,NO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紅棕色的NO2氣體,正確;II的現象是因為鐵發(fā)生了鈍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層,阻止Fe進一步反應,正確;實驗II反應停止是因為發(fā)生了鈍化,不能用來比較稀硝酸和濃硝酸的氧化性強弱,物質氧化性強弱只能通過比較物質得電子能力大小來分析,錯誤;III中Fe、Cu都能與硝酸反應,二者接觸,符合原電池構成條件,要想驗證鐵是否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可以連接電流計,正確。18.【2015上?;瘜W】檢驗用硫酸亞鐵制得的硫酸鐵中是否含有硫酸亞鐵,可選用的試劑是()A.NaOH B.KMnO4 C.KSCN D.苯酚【答案】B【解析】A.若加入NaOH,硫酸亞鐵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產生的白色Fe(OH)2會被硫酸鐵發(fā)生反應產生的紅褐色的Fe(OH)3遮擋,不容易觀察到,因此不能鑒定,錯誤。B.KMnO4有氧化性,硫酸亞鐵有還原性,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KMnO4的紫色褪去,而硫酸鐵不能與KMnO4發(fā)生反應,因此可以作為鑒定試劑,正確。C.KSCN與硫酸鐵會發(fā)生反應,使溶液變紅色,而硫酸亞鐵不能反應,因此無論硫酸亞鐵是否存在,溶液都變紅色,因此無法鑒定,錯誤。D.苯酚與硫酸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使溶液變?yōu)樽仙?,而與硫酸亞鐵不能發(fā)生反應,無論硫酸亞鐵是否存在,溶液都變紫色,所以不能作為鑒定試劑,錯誤。19.(2012·江蘇高考真題)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應用不相對應的是A.明礬能水解生成Al(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B.FeCl3溶液能與Cu反應,可用于蝕刻印刷電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紙漿D.Zn具有還原性和導電性,可用作鋅錳干電池的負極材料【答案】C【解析】A.明礬在水溶液中能電離出Al3+,水解生成Al(OH)3膠體,Al(OH)3膠體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凈水,正確;B.Fe3+具有氧化性,可與Cu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用于蝕刻印刷電路,正確;C.SO2用于漂白紙漿是由于具有漂白性,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與氧化性、還原性無關,錯誤;D.Zn為活潑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易失去電子,可作原電池的負極,正確。故選C。20、【2012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單質或化合物性質的描述正確的是()A.NaHSO4水溶液顯中性B.SiO2與酸、堿均不反應C.NO2溶于水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D.Fe在足量Cl2中燃燒生成FeCl2和FeCl3【答案】C【解析】NaHSO4=Na++H++S;溶液顯酸性;A錯誤;SiO2+4HF=SiF4↑+2H2O、SiO2+2NaOH=Na2SiO3+H2O;B錯誤;3NO2+H2O=2HNO3+NO;有化合價變化;為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Fe在Cl2中燃燒只得到FeCl3;D錯誤。21.【2015廣東理綜化學】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A分別加熱Na2CO3和NaHCO3固體試管內壁都有水珠兩種物質均受熱分解B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產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變成藍色氧化性:Cl2>I2D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變成血紅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答案】BC【解析】Na2CO3加熱時產生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凝結形成,不是分解生成的,A錯;苯酚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說明產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B對;淀粉溶液變成藍色則生成了I2,說明氯水把I—氧化成了I2,故氧化性:Cl2>I2,C對;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說明H2O2把Fe2+氧化為Fe3+,體現了Fe2+的還原性,沒有體現氧化性,D錯。22.【2015天津理綜化學】下列關于物質或離子檢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有Fe3+,無Fe2+B.氣體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變藍,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C.灼燒白色粉末,火焰成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無K+D.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證明原氣體是CO2【答案】B【解析】Fe3+遇KSCN會使溶液呈現紅色,Fe2+遇KSCN不反應無現象,如果該溶液既含Fe3+,又含Fe2+,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紅色,則證明存在Fe3+但并不能證明無Fe2+,項錯誤;氣體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變藍,則發(fā)生反應: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為藍色,故可證明原氣體中含有水蒸氣,正確;灼燒白色粉末,火焰成黃色,證明原粉末中有Na+,Na+顏色反應為黃色,但并不能證明無K+,因為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