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_第1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_第2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_第3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_第4頁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重點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綜合)01-中醫(yī)內科學

1、感冒的基本病因一一風邪。2、“風者百病之始也”一一出自《素

問?骨空論》3、'感冒’一詞一一出自北宋《仁齋直指方》4、‘辛溫'

與‘辛涼’的立論一一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與風溫的鑒別特征一一前者少傳變、熱度低。后者傳變、熱

度高、汗后熱復。

6、感冒與咳嗽的病機鑒別---感冒:肺氣失宣、衛(wèi)表不和??人裕?/p>

肺氣上逆。

7、感冒與咳嗽的小病歷鑒別特征一一有表證則屬于感冒。8、,咳嗽'

一詞一一出自《內經》。9、“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二一一出自

《素問?咳論》。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內傷??”出自《景岳全

書》。(此立論首先提出者一一明?張介賓)

11、咳嗽---是中醫(yī)內科的單一病種,也包括西醫(yī)多種疾病的癥狀。

12、內傷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產物性病因)一一痰;火。(注

意與臟腑失調病因相區(qū)別。)

13、明確‘哮'與‘喘'的鑒別一一始于《醫(yī)學正傳》明?虞技。提

出“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钡蔫b別特點。14、“咳而上氣,喉中水雞

聲,射干麻黃湯主之”。一一出自《金匱要略》。一一是論述‘哮病’的內

容(干擾答案常見‘咳嗽‘、‘咳喘‘、'哮喘')15、'哮喘'一一始見于

《丹溪心法》。提出“哮喘專主于痰二16、哮病的病機特征一一宿痰伏

肺(夙根學說),外邪引動。

17、哮與喘的關系一一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與喘的鑒別:(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熱;喘分虛實。)

哮:病名;聲響;陣發(fā);呼吸有聲;Rf;突然、反復發(fā)作喘:

癥狀;氣息;持久;呼吸困難;Rtf;陳舊、持續(xù)發(fā)作(急、慢性、遷

延性)19、哮病的治療原則一一發(fā)時治標(祛痰理氣);緩時治本(扶正

祛邪)。20、哮病一一多責之于肺、脾、腎。喘病一一多責于肺、腎。21、

喘病的虛實鑒別:

實證:邪氣壅肺;痰濁阻滯。肺氣上逆。氣急聲高、有力、深長;呼

出為快;

虛證:肺腎不足;氣失攝納。肺氣上逆。氣怯聲低、無力、短促;深

吸為快;

22、喘病一一始見于《內經》?!胺胃邉t上氣肩息”一一《靈樞》。'上

氣'指喘證癥狀。23、“實喘者有邪,邪氣實也;虛喘者無邪,元氣虛也?!?/p>

——出自《景岳全書》。24、“在肺為實,在腎為虛?!币灰恢复C病機。

出自《臨證指南醫(yī)案》(清?葉天士)25、“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內傷者治

腎?!币灰淮C治療原則。出自《類證治裁》(清?林佩琴)26、'肺癰'

——始見于《金匱要略》。27、治療肺癰的代表方劑一一葦莖湯?《備急

千金要方》(唐?孫思邈)。提出‘活血消癰'之說。28、'肺痍'歸納于

傳染病范疇一一始見于《普濟本事方》(宋?許叔微)。提出‘肺蟲’說。

——“肺蟲居肺葉之內,蝕人肺體??二

29、肺疹的治療**(原則)一一滋陰降火。始于元?朱丹溪。

30、我國現(xiàn)存首部肺瘠專著一一《十藥神書》(葛可久)31、‘殺蟲'

與‘補虛’的治療肺痍原則一一始見于《醫(yī)學正傳》。

-1-

32、肺痍與虛勞的鑒別要點一一肺痍病位在肺,陰虛為主。虛勞病位

在五臟,陰陽俱虛,腎虛為要。33、'肺脹'一一始見于《靈樞?脹論》“肺

脹者,虛滿而喘咳?!?/p>

34、痰瘀互結,阻礙肺氣一一肺脹的病機,始見于《丹溪心法》。

35、肺脹一一本虛標實;多與肺、心、二十難》“重陰者癲”、“重陽

者狂二50、提出癲狂與‘痰'有密切關系的是《丹溪心法?癲狂》。

51、提出癲狂‘瘀血學說'一一“氣血凝滯腦氣”《醫(yī)林改錯》清?王

清任。52、'癲'與'狂'的區(qū)別:

癲:痰氣郁結,蒙蔽心竅。心脾氣血兩虛。

脾、腎有關。36、,心悸'一一始見于《傷寒雜病論》。37、心悸與

怔忡的鑒別:

驚悸:癥狀輕;有誘因;多實;自行緩解;病位淺;功能性。瀉實:

鎮(zhèn)驚安神。

怔忡:癥狀重;無誘因;多虛;持續(xù)發(fā)作;病位深;器質性。補虛:

扶正安神。38、“邪在心,則病心痛”一一見于《靈樞?五邪》一一指胸

痹。39、“真心痛,手足青至節(jié)??”一一見于《靈樞?厥病》。

40、提出胸痹分虛、實的分證治療一一《玉機微義?心痛》。41、'胸

痹'一詞——始見于《金匱要略》。提出‘本虛標實'學說。42、胸痹一

一病位在心,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

43、治療胸痹的原則——先標后本;先去邪后扶正。

44、不寐一一《內經》稱為‘不得臥'、'目不瞑45、'胃不和則

臥不安'一一出自《素問?逆調論》。

46、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機“一日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

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47、不寐的病機:

實證:心火旺盛。一一肝郁化火;痰熱擾心;心火旺盛。

虛癥:陰虛火旺或氣血不足。一一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

48、'癲狂'一一出自《內經》。病機十九條中有‘諸躁狂越,皆屬于火

49、區(qū)分‘癲'與‘狂’一一《難經?

狂:痰火上擾,心神不安。心腎失調。53、癇病始見于《內經》,別

稱‘胎病'、'癲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54、提出癇與‘痰'有密切關

系的是《丹溪心法?癇》。

55>癡呆的基本病機髓海不充。其病性為本虛標實。56、厥證

在《內經》《傷寒論》中分為:暴厥;寒厥。57、《諸病源候論》提出‘尸

厥’一詞,指出病機一一'陰陽離居,營衛(wèi)不通,真氣厥亂,客邪乘之

58、近代臨床對于厥證的治則一一辨虛、實為主,源于《景岳全書》。

59、胃痛始見于《內經》,強調了胃痛與‘肝'、‘脾’的有關。

60、將胃脫痛與心痛明確區(qū)分一一始見于《蘭室秘藏》。

61、胃痛與真心痛鑒別特點:

胃痛:胃腕脹痛;時間長;伴消化道癥狀;硝甘無效;心電圖正常。

心痛:胸部悶痛;時間短;伴胸悶放射痛;硝甘可緩解;心電圖異常。62、

‘痞滿'始見于《內經》,見通假'否塞《傷寒論》中指出“滿而不痛

者,此為痞二63、'嘔吐'病名始見于《內經》“諸嘔吐酸??皆屬于熱。”

64、'噎嗝'病名始見于《景岳全書》。65、噎嗝病機一一責于痰、氣、

瘀、虛,與肝、脾、腎關系密切。66、'呃逆'病名始見于《格致余論》

元?朱丹溪。''呃,病氣逆也,”67、呃逆,《內經》謂之'啰'(古音yue)

-2-

68、《金匱要略》將呃逆分為三種一一實證;寒證;虛熱證。69、'腹

痛'始見于《內經》。70、“痛隨利減,當通其經絡,則疼痛去也?!币灰?/p>

李東垣。提出三陰經辨證腹痛。71、'泄瀉’始見于《內經》。72、《難

經?第五十七難》提出五種泄瀉一一“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病源

候論》和《圣濟總錄》。

87、'茵陳術附湯'一一出自《醫(yī)學心悟》(程鐘齡)。88、《沈氏尊

生書》提出‘瘟黃'概念,"天行疫防,以至發(fā)黃者,俗稱之瘟黃,殺人

最急。"89、'積聚'始見于《內經》。

90、首先區(qū)別‘積'與'聚'的是《難經?第五十五難》“積者五臟所

生,聚有小腸泄,有大痛泄二73、《醫(yī)宗必讀》治泄九法一一淡滲;升

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

74、泄瀉病位在大腸,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

75、痢疾始見于《內經》?!峨y經》稱為‘大瘤泄《傷寒論》將痢疾

與泄瀉統(tǒng)稱為‘下利

76、痢疾病名始見于《肘后備急方》‘痢77、《丹溪心法》首先提

出痢疾具有傳染性、流行性。一一“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p>

提出‘通因通用‘原則。

78、痢疾三大特征一一腹痛泄瀉;里急后重;赤白膿血。

79、便秘始見于《傷寒論》。提出‘陽結'、'陰結'學說。80、《圣

濟總錄》首先提出'寒'‘熱''虛''實'辨證分類,沿用至今。

81、脅痛見于《內經》,《靈樞?五邪篇》“脅在肝,則兩脅中痛。”

82、脅痛的病機特點一一肝氣郁結,絡脈失養(yǎng)。

83、脅痛特點:肝郁氣滯一一脹痛。肝膽濕熱一一口苦惡心。肝血瘀

滯一一刺痛。肝陰不足一一隱痛。84、'黃疸'病名始見于《素問?平人

氣象論》。

85、治療黃疸的重要方劑'茵陳蒿湯'一一出自《金匱要略》。

總體治則:祛濕、利小便。86、記載‘急黃'、'陰黃'證的是《諸

者六腑所成?!币灰环e屬有形,聚屬無形。91、'鼓脹'病名始見于

《內經》。92、《金匱要略》指出有‘肝水‘、'脾水'、'腎水93、《醫(yī)

學入門》首先提出控制食鹽攝入一一“治脹必補中行濕,兼以消積,更斷

鹽醬?!?4、《醫(yī)門法律》指出“凡有^瘤、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

95、鼓脹的病位:早期在肝脾,后期及腎。

96、頭痛經脈分布:太陽(前);少陽(兩側);陽明;太陰(后);

少陰;厥陰(顛頂)。

97、關于‘頭痛’的特殊名稱:真頭痛(腦出血);暑溫頭痛(流行

性腦炎);春溫(乙型腦炎)。98、‘頭痛’病名始見于《內經》?!端貑??

風論》中謂之‘首風'、'腦風99、眩暈的五大病因一一風、火、痰、

瘀、虛。

100、眩暈始見于《內經》,謂之‘眩冒101、“無痰則不作?!币?/p>

一出自《丹溪心法》。102、“無虛不能作?!币灰怀鲎浴毒霸廊珪贰?03、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一一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104、“眩運者,

中風之漸也?!币灰怀鲎浴夺t(yī)學正傳》。

105、中風始見于《內經》,以別名而論。

106、提出“絡脈空虛”為本的始于張

-3-

仲景。122、“開鬼門,潔凈腑?!币灰恢杆[107、“外風”學說、“內

虛邪中”立論的治療原則。一一唐宋以前。123、《金匱要略》提出‘風

水''皮水’108、“內風”立論一一金元時期?!?‘石水''黃汗'

的水腫分類。109、四大流派一一張元素:病因為熱。124、“諸有水者,

腰以下腫,當利小劉河間:“心火暴盛二李東垣:“正氣便,腰以上腫,

當發(fā)汗乃愈?!币灰怀鲎蕴摗?。朱丹溪:“濕痰生熱二自《金匱要略》110、

中風病因一一風、火、痰、虛、125、《濟生方》(宋?嚴用和)提出‘陰氣

逆、血瘀。111.中風病機一一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112、

中風與其他疾病的鑒別:中風:(主證)口舌歪斜。氣血逆亂,

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诒伲海娌堪Y狀)口眼歪斜。風寒痹阻絡

脈。癇證:(發(fā)作性)口吐白沫。無后遺癥。肝風逆亂。痙

證:抽搐強直;重者昏迷。邪壅經絡;筋脈攣急。痿證:(發(fā)病緩

慢)無精神癥狀。筋脈失養(yǎng);弛緩不收。厥證:四肢厥冷;不省人

事。無后遺癥。氣機逆亂;陰陽氣血不能順接。113、'瘧疾'病名始

見于《素問?瘧論》。114、《神農本草經》記載:常山、蜀漆可治療瘧疾。

115、《肘后備急方》提出‘瘴氣'說,指出青蒿為治療瘧疾的主要藥物。

116、“一歲之間,夫幼相苦,若染時行,變成寒熱,名曰疫瘧。"一一出

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117、“使邪氣潰散,速離募原”一一達原飲,

出自《溫疫論》(吳有性)。118、瘧疾的病位一一半表半里,營衛(wèi)之間,

屬少陽經。119、'水腫’始見于《內經》,稱為‘水分類'風水,、'石

水‘、‘涌水120、《素問?水熱穴論》指出水腫與肺、腎的關系一一“故

其本在腎,其末在肺?!?21、“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一一出自《素問?

至真要大論》

水''陽水’說。倡導‘溫脾暖腎'治法。126、《丹溪心法?水腫》“若

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薄叭舯樯砟[,不煩渴,大

便清,小便少,不赤澀,此屬陰水?!?27、水腫病機要點一一肺失通調;

脾失轉輸;腎失開合;三焦氣化不利。128、陰水、陽水辨證要點:陰

水:緩、虛、內傷。由下而上;按之如泥;兼:小便不利,大便清薄。脾、

腎。陽水:急、實、外邪。由上而下;皮膚光亮;兼:實熱證。

肺、脾。129、水腫與鼓脹鑒別要點:水腫:眼瞼、下肢先腫。無

腹脹及腹部血管異常。肺、脾、腎。鼓脹:腹部腫大,四肢不腫。

可有臍周靜脈怒張。肝、脾、腎。130、水腫三大治則:上

下分治:腰以上發(fā)汗。腰以下利小便。陰陽異治:陰水扶正、溫脾

腎。陽水發(fā)汗、利小便,攻逐水飲?;钛觯骸把焕麆t為水二

131、‘淋證'始見于《內經》。132、《金匱要略》稱之為‘淋秘',歸納

其病機為‘熱在下焦133、《中藏經》(華佗)八種分類:冷、熱、氣、

勞、膏、砂、虛、實。134、《外臺秘要》《千金要方》五種分類:石、氣、

膏、勞、熱。135、《濟生方》的五種分類:石、氣、血、膏、勞。136、

近代六種分類:熱、石、血、氣、

-4-

膏、勞。

137、淋證三大特征---尿頻;尿急;尿痛。

138、淋證、瘤閉、尿血的鑒別要點:癥狀;伴胃內容物;血色深

暗;或鮮;大便色黑;

153、血淋與尿血的鑒別要點:血淋:——淋漓澀痛。淋

證:小便總量正常。痛。癖閉:小便總量少或無。不痛。尿血:

小便帶血。不痛。139、'尿濁'(《大綱》新增內容,實屬無聊)

——本證為了應和西醫(yī)'乳糜尿'特點,其本質屬于膏淋一證。其辨證、

治法、方藥一概相同。140、'癖閉’始見于《內經》。141、'導尿術'

記載一一見于孫思邈《千金要方》。

142、郁證始見于《內經》,有五郁之說一一“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

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43、‘臟燥'與‘梅核氣‘兩病一一

始見于《金匱要略》。144、《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說:氣、血、痰、火、

濕、食。創(chuàng)立‘六郁湯''越鞠丸

145、郁證病位在肝,與心、脾、腎關系密切。

146、血證始見于《內經》?!C'病名始見于《醫(yī)學正傳》。

147、瀉心湯、柏葉湯、黃土湯一一出自《金匱要略》。

148、治療吐血三要法一一‘行血’'補肝''降氣’出自《先醒齋醫(yī)

學廣記》149、治血四法一一‘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出自《血證

論》150、《景岳全書》強調血證病機為‘火盛'和'氣虛

151、血證病機“惟火惟氣耳”的意義:火:實火一一迫血妄行。

虛火---灼傷脈絡。

氣:氣逆一一迫血妄行。氣虛一一氣不攝血;脾不統(tǒng)血。

152、咳血與吐血的鑒別要點:咳血:咽癢而咳;呼吸道疾病、

癥狀;伴氣管分泌物;血色鮮紅;血中有泡沫

吐血:惡心而吐;消化道疾病、

尿血:一一不痛。154、‘痰飲’病名始見于《金匱要略》,并分為廣

義與狹義兩類。

155、治療痰飲的基本原則一一“溫藥和之”出自《金匱要略》。

156、提出‘清者為飲,濁者為痰’的分類概念始于《仁齋直指方》。

157、提出“外飲治脾,內飲治腎”的概念是葉天士。

158、痰飲病位在三焦,責于肺、脾、腎三臟。

159、痰、懸、溢、支的辨別要點:痰一一胃腸。懸一一胸脅。

溢一一肢體。支一一胸肺。160、'消渴’病名始見于《素問?奇病論》。《金

匱要略》立有專篇。161、將消渴明確分類為三消的始于《證治準繩》。

——“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饑為中消;渴而便數(shù)有膏為下消。”

162、消渴責于肺、胃、腎三臟。163、消渴三多一少分類特征:多

飲為上消;多食為中消;尿多為下消;消瘦為后期。

164、汗證始見于《內經》?!I汗'病名始見于《金匱要略》。

165、區(qū)別自汗與盜汗始于《三因極一病證方論》166、“陽虛自汗,

治宜補氣以衛(wèi)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币灰怀鲎浴杜R證指南醫(yī)

案》

167、內傷發(fā)熱的記載始于《內經》,側重描述陰虛發(fā)熱。'內傷發(fā)熱'

病名始見于《癥因脈治》

168、小建中湯治療手足煩熱一一甘溫除熱法。出自《金匱要略》。

169、補中益氣湯治療氣虛發(fā)熱一一甘溫除熱法。(李東垣)。

170、將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一一治療五臟熱證《小兒藥證直訣》。

-5-

171、用右歸飲、理中湯、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治療陽虛發(fā)熱一一

《景岳全書》172、‘虛勞'病名始見于《金匱要略》。190、“肺熱葉焦”

---指痿證基本病

機,揭示肺陰虧耗導致本病。191、“治痿獨取陽明”一一痿證治療

基本原則,出自《素問?痿論》。173、《難經?十四難》提出‘五損'的概

念。174、《諸病源候論》提出‘五勞‘'六極''七傷’概念。175、《理

虛元鑒》(綺石)一一虛勞專著。176、“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

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

之道畢矣。”一一出自《理虛元鑒》。177、'痹證'病名始見于《內經》。

178、“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

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币灰唬ú∫虿C說)出自《素問?痹論》

179、五痹之說:骨、筋、脈、肌、皮。一一出自《內經》。

180、提出‘熱痹'學說的始于《圣濟總錄》。

181、痹證別名:'歷節(jié)'《金匱要略》;‘歷節(jié)風’《諸病源候論》;'白

虎病'《外臺秘要》;‘白虎歷節(jié)'《嚴氏濟生方》;‘痛風'《格致余論》;‘鶴

膝風'、'鼓槌風'《證治準繩》。

182、痹證病機要點一一風、寒、濕、熱、痰、瘀,滯留經脈。

183、痹證疼痛要點:行痹一一游走疼痛。痛痹一一得熱痛減。著痹

——重痛持續(xù)。風濕熱痹一一紅腫熱痛。184、'痙證'病名始見于《內

經》。185、“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暴強直,皆屬于風”一一出自《素

問?至真要大論》186、《臨證指南醫(yī)案》首先強調痙證與肝的關系密切。

187、吳鞠通將痙證分類為虛、實、寒、熱。188、'痿證'病名始見

于《內經》。189、五痿學說一一筋、脈、肉、皮、骨。(各對應五行所主)

192、《儒門事親》提出“痿病無寒”說。

193、朱丹溪提出‘瀉南補北'法一一治療痿證方法之一。194、《景

岳全書》提出‘精虛‘、'血虛’的痿證病因學說。

195、腰痛分類為外感、內傷。外感責之濕邪,多實證。內傷責之腎

精虧虛,多虛證。196、腰痛的疼痛特點:寒濕一一重痛。濕熱一一馳痛。

瘀血---刺痛。腎虛----隱痛。

197、腰痛辨別腎虛的要點:腎陰虛一一熱象。腎陽虛一一寒象。

198、腰痛基本病機:寒、濕、瘀一一阻滯經脈氣血。虛一一腰腑失

養(yǎng)。一、感冒:寒荊熱銀署新加,陰蕨氣參寒熱解

1.風寒感冒: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一荊防敗毒散

2.風熱感冒:辛涼解表、宣肺清熱一銀翹散

3.暑濕感冒:清暑祛濕解表一新加香蕾飲

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一參蘇飲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一加減藏蕤湯

6.“寒包火”(表寒里熱):解表清里一雙解湯

二、咳嗽:寒三熱菊燥桑杏,濕陳熱清肝火瀉,涼燥杏蘇肺陰沙

1.風寒咳嗽: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一三拗湯合止咳散

2.風熱咳嗽:疏風清熱、宣肺化痰一桑菊飲

3.風燥咳嗽:疏風清肺、潤燥止咳一桑杏湯

4.痰濕蘊肺: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一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痰熱郁肺:清熱肅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湯

-6-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順氣降火一加減瀉白散合黛蛤散

7.肺陰虛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一沙參麥冬湯

三、肺癰:肺癰初起銀翹散,癰葦潰梗復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一銀翹散2.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一千金葦莖

湯、如金解毒散

3.潰膿期:解毒排膿一加味桔梗湯4.恢復期:益氣養(yǎng)陰清熱一沙參清

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四、哮證:哮冷射干熱定喘,寒包青石風痰親,肺脾六君腎生地。1.

發(fā)作期

1)寒哮:溫肺散寒、化痰平喘一射干麻黃湯

2)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一定喘湯2.緩解期

1)肺虛證:補肺固衛(wèi)一玉屏風散2)睥虛證:健脾化痰一六君子湯

3)腎虛證:補腎攝鈉一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

五、喘證:喘寒麻黃里熱石,熱桑濁陳氣閉五,肺虛生脈腎虛匱,氣

陰兩竭生脈散。1.實喘

1)風寒襲肺:宣肺散寒一麻黃湯2)表寒里熱:宣肺泄熱一麻杏石

甘湯

3)痰熱郁肺:清泄痰熱一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化痰降氣一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肺氣郁痹:開郁降肺一五磨飲子2.虛喘

1)肺虛:補肺益氣養(yǎng)陰一補肺湯合玉屏風散或合生脈散2)腎虛:

補腎納氣

腎陽虛一金匱腎氣丸、參蛤散

腎陰虛一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

六、肺脹氣平濁蘇越,水泛真苓蒙滌痰。

1)肺腎氣虛:補肺納腎、降氣平喘一平喘固本湯、補肺湯

2)陽虛水泛:溫腎健脾、化飲利水一真武湯合五苓散

3)痰濁壅肺:滌痰瀉肺平喘一拿芮大棗瀉肺湯

4)痰熱郁肺:宣肺泄熱、降逆平喘一越婢加半夏湯

5)痰蒙神竅:滌痰、開竅、熄風一滌痰湯

七、肺痍陰月火合保真造

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一月華丸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一百合固

金丸合秦無鱉甲散

3)氣陰耗傷:益氣養(yǎng)陰一保真湯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一補天大

造丸八、痰飲:脾苓腸夏胸柴枳,脅棗絡香陰沙參,溢支寒飲小青龍,飲

退正虛腎氣丸1.痰飲

1)脾陽虛弱:溫脾化飲一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

2)飲留胃腸:攻下逐飲一甘遂半夏湯已椒節(jié)黃丸2.懸飲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一柴枳半夏湯2)飲停胸脅:逐水祛飲一十棗

湯控涎丹

3)絡氣不和:理氣和絡一香附旋覆花湯4)陰虛內熱:滋陰清熱一

沙參麥氣湯、瀉白散

3.溢飲解表化飲一小青龍湯

4.支飲溫肺化飲、下氣平喘一小青龍湯

5.飲退正虛:溫補脾腎、兼化水飲一金匱腎氣丸、苓桂術甘湯

九、自汗、盜汗:肺屏營枝陰虛六,心血歸脾邪熱龍。

1)肺衛(wèi)不固:益氣固表一玉屏風散2)營衛(wèi)不和:調和營衛(wèi)一桂枝

-7-

3)陰虛火旺:滋陰降火一當歸六黃湯4)邪熱郁蒸:清肝泄熱、化

濕和營一龍膽瀉肝湯

十、血證:鼻(玉龍歸山),齒(清水),1)心虛膽怯: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

安神一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一歸脾湯

咳(百瀉桑),吐(瀉龍歸),便(黃弟歸),尿(小白要歸),紫斑(十茜歸)1.鼻

出血

1)邪熱犯肺:清熱泄肺、涼血止血一桑菊飲

2)胃熱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一龍膽瀉肝湯

4)氣血虧虛:補氣攝血一歸脾湯2.咳血

1)燥熱傷肺:清熱潤肺、寧絡止血一桑杏湯

2)肝火犯肺:清肝瀉肺、涼血止血一瀉白散合黛蛤散

3)陰虛肺熱:滋陰潤肺、寧絡止血一百合固金丸3.吐血

1)胃熱壅盛:清胃瀉火、化瘀止血一瀉心湯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瀉肝清胃、涼血止血一龍膽瀉肝湯

3)氣虛血溢:益氣、健脾、攝血一歸脾湯4.便血

1)腸道濕熱:清化濕熱、涼血止血一地榆散

2)氣虛不攝:益氣攝血一歸脾湯3)脾胃虛寒:健脾溫中、養(yǎng)血止

血一黃土湯5.尿血

1)下焦熱盛: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一小薊飲子

2)腎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一知柏地黃丸

3)脾不統(tǒng)血:補脾攝血一歸脾湯4)腎氣不固:補益腎氣、固攝

止血一無比山藥丸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虛歸脾,陰天陽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黃連溫。

3)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一桂甘龍牡湯

4)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利水一苓桂術甘湯

5)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一天王補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氣通絡一桃仁紅花煎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濁括夏,寒枳滯柴氣生脈,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一血府逐瘀湯

2)痰濁壅塞:通陽瀉濁、豁痰開結一瓜萎迷白半夏湯

3)陰寒凝滯:辛溫通陽、開痹散寒一瓜簍癱白白酒湯

4)心腎陰虛:滋陰益腎、養(yǎng)心安神一左歸飲

5)氣陰兩虛: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一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營湯

6)陽氣虛哀:益氣溫陽、活血通絡一參附湯合右歸飲

十三、不寐:不寐郁龍?zhí)禑釡?,食保虛火黃阿湯,心腎不交六交泰,

心膽安神心脾歸。1.實證

1)肝郁化火:清肝瀉熱、佐以安神一龍膽瀉肝湯

2)痰熱內擾:化痰清熱、和中安神一黃連溫膽湯2.虛證

1)陰虛火旺:滋陰降火、養(yǎng)心安神一黃蓮阿膠湯、六味地黃丸

2)心脾兩虛:補益心脾、養(yǎng)心安神一歸脾湯

3)心膽氣虛: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一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十四、厥證,厥實氣五虛四物,血實通淤虛人參,痰厥導痰食保神。

1.氣厥

-8-

1)實證:順氣開郁一五磨飲子2)虛證:補氣回陽一四味回陽飲大

補元煎、六君子湯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滯柴,瘀失2.血厥

1)實證:活血順氣一通瘀煎2)虛證:補養(yǎng)氣血一獨參湯3.食

厥和中消導一神術散合保和丸

4.痰厥:行氣豁痰一導痰湯十五、郁證:郁肝柴火丹逍遙,氣滯

痰郁半夏厚,心神失養(yǎng)甘麥湯,心脾歸陰火地黃1.實證

1)肝氣郁結:疏肝解郁、理氣暢中一柴胡疏肝散

2)氣郁化火:清肝瀉火、疏肝解郁和胃一丹桅逍遙散

3)痰氣郁結:行氣開郁、化痰散結一半夏厚樸湯2.虛證

1)心神惑亂:養(yǎng)心安神、甘潤緩急一甘麥大棗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一歸脾湯

3)陰虛火旺:滋陰清熱、補益肝腎一滋水清肝飲

十六、癲狂,癲狂結痰脾養(yǎng)心,火鐵陰二淤夢狂1.癲證

1)痰氣郁結:理氣解郁、化痰開竅一順氣導痰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yǎng)心、益氣安神一養(yǎng)心湯2.狂證

1)痰火上擾:鎮(zhèn)心滌痰、瀉肝清火一生鐵落飲

2)火盛傷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一二陰煎

十七、癇證:風定痰滌淤通竅,心脾六歸腎左天。

1)風痰閉阻:滌痰熄風、開竅定癇一定癇丸

2)痰火內盛:清汗瀉火、化痰開竅一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心腎虧虛:補益心腎、健脾化痰一

虛寒黃建中,濕熱清中陰虛貫。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一良附丸

2)飲食停滯: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一保和丸

3)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一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熱:疏肝理氣、泄熱和胃一丹桅逍遙散

5)胃陰虧虛:滋養(yǎng)胃陰、和中止痛一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6)瘀血停滯:活血化瘀、和胃理氣一失笑散合丹參飲

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一黃黃建中湯

十九、噎膈,痰啟津沙淤通優(yōu),氣虛陽微補運脾。

1)痰氣交阻:開郁、化痰、潤燥一啟膈散

2)津虧熱結:滋養(yǎng)津液、瀉熱散結一沙參麥冬湯

3)瘀血內阻:破結行瘀、滋陰養(yǎng)血一通幽湯

4)氣虛陽微:溫補脾腎、益氣回陽一補氣運脾湯或右歸丸

二十、嘔吐.嘔邪蕾香食保和,痰夏肝氣四七煎,脾香陽理胃陰麥。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濁一蕾香正氣散

2)飲食停滯: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一保和丸

3)痰飲內阻:溫化痰飲、和胃降逆一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嘔一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

5)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降逆一理中丸

6)胃陰不足: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一麥門冬湯

二十一、呃逆,呃寒丁火竹氣五,陽理陰虧益胃湯。

1)胃中寒冷: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一

-9-

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熱和胃、降逆止呃一竹葉石膏湯

3)氣機郁滯:順氣解郁、降逆止呃一五磨飲子

4)脾胃陽虛:溫補脾胃、和中降逆一理中湯

5)胃陰不足:益氣養(yǎng)陰、和胃止呃一益胃湯

二十二、泄瀉:泄寒濕蕾濕熱葛,食保郁痛脾參四。

1)感受寒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一蕾香正氣散

2)濕熱內盛:清熱利濕一葛根黃苓黃連湯

3)食滯胃腸:消食導滯一保和丸4)肝氣乘脾:抑肝扶脾一痛瀉要

方5)脾胃虛弱:益氣健脾化濕一參苓白術散

6)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一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痢濕芍藥疫毒白,寒濕正氣噤口開,息連陰駐虛寒真。

1)濕熱?。呵鍩峤舛?、清腸化濕、調氣行血一芍藥湯

2)疫毒?。呵鍩釠鲅舛疽话最^翁湯3)寒濕?。簻刂谢瘽瘛⒄{和

氣血一胃苓湯

4)虛寒痢:溫補脾腎、收澀固脫一桃花湯或合真人養(yǎng)臟湯

5)陰虛?。簺鲅剃幥迥c一駐車丸6)休息?。簻刂星迥c、佐以調

氣化滯一連理湯

二十四、腹痛.腹痛寒良濕熱承,臟寒小建食導滯,滯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內阻:溫里散寒、理氣止痛一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通腑泄熱一大承氣湯3)中虛臟寒:溫中補虛、緩急

止痛一小建中湯

4)飲食積滯:消食導滯一枳實導滯丸5)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活

血化瘀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湯

二十五、便秘.熱秘調承氣六磨,氣黃

血潤冷溫脾,陰虛增液陽虛濟。1)熱秘:瀉熱導滯、潤腸通便一麻

子仁丸

2)氣秘:順氣導滯通便一六磨湯3)虛秘:

氣虛:益氣潤腸一黃黃湯血虛:養(yǎng)血潤燥一潤腸丸4)冷秘:

溫里散寒、通便止痛一大黃附子湯

二十六、脅痛:脅痛郁柴淤復元,濕龍肝陰虧一貫。

1)肝氣郁結:疏肝理氣一柴胡疏肝散2)肝膽濕熱:清熱利濕一龍膽

瀉肝湯3)肝陰不足:養(yǎng)陰柔肝一一貫煎4)瘀血停著:活血化瘀、通

絡止痛一血府逐瘀湯

二十七、黃疸:黃疸濕表麻甘露,熱菌濕五膽柴胡,寒濕術附脾建中,

熱盛黃解陷犀角。濕四脾柴淤逍遙。1)熱重于濕:清熱利濕、佐以通腑

一茵陳蒿湯

2)濕重于熱:利濕化濁、佐以清熱一茵陳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陰黃:健脾和胄、溫化寒濕一茵陳術附湯

4)急黃:清熱解毒、涼營開竅一犀角散加減

二十八、積聚,積聚肝遙食六磨,氣柴虛珍淤血膈。

1)肝氣郁滯:疏肝解郁、行氣消聚一逍遙散

2)食滯痰阻:導滯通便、理氣化痰一六磨湯

3)氣滯血阻:理氣活血、通絡消積一金鈴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內結:祛瘀軟堅、兼調脾胃一膈下逐瘀湯

5)正虛瘀結:補益氣血、化瘀消積一八珍湯、化積丸

二十九、鼓脹,氣柴濕實熱中消,脾苓陰貫淤結調。

1)氣滯濕阻:疏理肝氣、除濕散滿一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

2)寒濕困脾:溫中健脾、行氣利水一

-10-

實脾飲

3)濕熱蘊結:清熱利濕、攻下逐水一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氣利水一調營飲

5)脾腎陽虛:溫補脾腎、化氣行水一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腎陰虛:滋養(yǎng)肝腎、涼血化瘀一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

三十、頭痛:頭痛寒川熱號芷,濕羌肝天腎補元,痰濁半夏瘀通竅,

氣虛補氣血虛四。

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一川號茶調散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一號

芷石膏湯3)風濕頭痛:祛風勝濕一羌活勝濕湯4)肝陽頭痛:平肝潛陽

一天麻鉤藤飲5)腎虛頭痛:養(yǎng)陰補腎一大補元煎6)氣血虛頭痛:氣血

雙補一八珍湯7)痰濁頭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一半夏白術天麻湯

8)瘀血頭痛:活血化瘀一通竅活血湯mH^一、眩暈:??郝樘潥w濁

夏,腎精左右淤通竅。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一天麻鉤藤飲

2)氣血虧虛:補養(yǎng)氣血、健運脾胃一歸脾湯

3)腎精不足:

陰虛:補腎滋陰一左歸丸陽虛:補腎助陽一右歸丸

4)痰濁中阻:燥濕祛痰、健脾和胃一半夏天麻白術湯

三十二、中風:中風絡虛白丸子,風痰天麻肝陰鎮(zhèn),痰熱桃仁痰火林,

痰濁滌痰脫參附。風痰解語氣虛補,肝腎左歸地黃飲。

中經絡:風痰入絡:真方白丸子風陽上擾;天麻鉤藤湯陰虛動風:

鎮(zhèn)肝熄風湯

中臟腑:閉證:痰熱腑實:桃仁承氣湯

痰熱瘀閉:羚羊鉤藤湯合安宮牛黃丸痰濁瘀閉: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脫證:參附湯合生脈散

恢復期:風痰瘀阻:解語丹氣虛絡瘀:補陽還五湯

三十三、痙證,痙羌邪熱甚羚羊,陰四火營陽虛痰,剛葛柔括萎桂枝。

1)邪壅經絡:祛風散寒、和營燥濕一羌活勝濕湯

2)熱甚發(fā)痙:泄熱存津、養(yǎng)陰增液一增液承氣湯

3)陰血虧虛:滋陰養(yǎng)血、緩急止痙一四物湯合大定風珠

4)剛痙:解肌發(fā)汗、益陰養(yǎng)津一葛根湯

5)柔痙:疏風解表、和營養(yǎng)津一瓜簍桂枝湯

三十四、瘧疾,正柴溫虎勞何人,寒姜冷金熱清瘴。

1)正瘧:祛邪截瘧、和解表里一柴胡截瘧飲

2)溫瘧:清熱解表、和解祛邪一白虎加桂枝湯

3)寒瘧:和解表里,溫陽達邪一柴胡桂枝干姜湯

4)勞瘧:益氣養(yǎng)血,扶正祛邪一何人飲

三十五、水腫:水腫風水越婢術,水浸胃皮濕滯疏,毒麻脾實腎真桃

1)風水泛濫:疏風清熱、宣肺行水一越婢加術湯

2)濕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濕消腫一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

飲3)水濕浸漬:健脾化濕、通陽利水一五皮飲合胃苓湯

4)濕熱壅盛:分利濕熱一疏鑿飲子5)脾陽虛衰:溫運脾陽、以利

水濕一實脾飲

6)腎氣衰微:溫腎助陽、化氣行水一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

三十六、淋證.淋熱八石葦勞比,沉?薊柏膏清淋。

1)熱淋:清熱利濕通淋一八正散2)血淋:

實證:清熱通淋、涼血止血一小薊飲子

虛證:滋陰清熱、補虛止血一知

-11-

柏地黃丸

3)石淋:清熱利濕、通淋排石一石韋散

4)氣淋:

實證:利氣宣導一沉香散虛證:補中益氣一補中益氣湯5)勞淋:

健脾益腎一無比山藥丸6)膏淋:

實證:清熱利濕、分清泄?jié)嵋怀淌喜萁夥智屣?/p>

虛證:補虛固澀一膏淋湯

三十七、癮閉:癮濕正肺熱清肺,滯沉阻擋脾中腎。

1)膀胱濕熱:清熱利濕、通利小便一八正散

2)肺熱壅盛:清肺熱、利水道一清肺飲

3)肝郁氣滯:疏調氣機、通利小便一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結、通利水道一代抵擋丸

5)中氣不足:升清降濁、化氣利尿一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

6)腎陽衰憊:溫補腎陽、化氣利尿一濟生腎氣丸三十八、腰痛::

寒姜濕熱四,淤身腎虛左右歸

1)寒濕腰痛:散寒行濕、溫經通絡一甘姜苓術湯

2)濕熱腰痛:清熱利濕、舒筋活絡一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一身痛逐瘀湯4)腎虛腰痛:

偏陽虛:溫補腎陽一右歸丸偏陰虛:滋補腎陰一左歸丸三十九、

消渴:上消渴中玉術,下消六味腎氣丸

1)上消(肺熱津傷):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一消渴方

2)中消(胃熱熾盛):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一玉女煎3)下消:

腎陰虧虛:滋陰固腎一六味地黃

陰陽兩虛:溫陽滋腎固攝一金匱腎氣丸

四十、痹證:行防寒烏著飲湯,熱虎痰合虛榮筋,陽虛真武陰虛六

1)行痹:祛風通絡、散寒除濕一防風湯

2)痛痹:溫經散寒、祛風除濕一烏頭湯

3)著痹:除濕通絡、祛風散寒一慧飲仁湯

4)風濕熱痹:清熱通絡、祛風除濕一白虎桂枝湯

四十一、痿證,痿肺清燥濕二妙,脾參腎虎淤圣俞

1)肺熱津傷:清熱潤燥、養(yǎng)肺生津一清燥救肺湯

2)濕熱浸淫:清熱利濕、通利筋脈一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虧虛:補脾益氣、健運升清一參苓白術散

4)肝腎虧損: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一虎潛丸

四十二、內傷發(fā)熱:氣郁丹桅淤血府,血歸陰清氣補中,陽虛金匱痰

連中1)肝郁發(fā)熱:疏肝解郁、清肝瀉熱一丹桅逍遙散

2)瘀血發(fā)熱:活血化瘀一血府逐瘀湯3)血虛發(fā)熱:益氣養(yǎng)血一歸脾

湯4)陰虛發(fā)熱:滋陰清熱一清骨散5)氣虛發(fā)熱:益氣健脾、甘溫除熱

一補中益氣湯

四十三、虛勞,氣,肺福四元,血,心血,陰虛,沙天胃肝歸,陽,

保父歸。1.氣虛

1)肺氣虛一補肺湯

2)脾氣虛一加味四君子湯3)腎氣虛一大補元煎2.血虛

1)心血虛一養(yǎng)心湯2)肝血虛一四物湯3.陰虛

1)肺陰虛一沙參麥門冬湯

-12-

2)心陰虛一天王補心丹3)脾胃陰虛一益胃湯4)肝陰虛一補肝湯5)

腎陰虛一左歸丸4.陽虛

1)心陽虛一拯陽理勞湯2)脾陽虛一附子理中丸3)腎陽虛一

右歸丸病名的出處:《金匱》癰悸喘痹汗痰虛痞。

《脈因證治》,內傷發(fā)熱?!夺t(yī)學正傳》郁血?!毒霸廊珪?,呃逆,

《濟生方》,痢疾。

《中醫(yī)內科學》課程考試??贾R點第一篇肺系病證

感冒的基本病機:六淫入侵,衛(wèi)表不和,肺氣失宣

咳嗽病位:主臟在肺,與肝脾有關,久則及腎

咳嗽痰濕蘊肺證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一二陳湯、三子養(yǎng)

親湯肝火犯肺證清肺平肝、順氣降火一瀉白散合黛蛤散

哮證和喘證的鑒別要點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關系到脾腎肝心病機:痰阻氣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為主(伏痰)哮病的治療原則:未發(fā)以扶正氣為

主,既發(fā)以攻邪氣為急(朱丹溪)即發(fā)時治標,平時治本

冷哮熱哮寒包熱哮風痰哮虛哮證的治法和主方

喘證病位:在肺和腎涉及肝脾

喘證辨證要點:首辨虛實,實喘在肺,虛喘責之肺腎

上實下虛喘證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證表寒肺熱痰濁阻肺腎虛不納證

的治法和主方

肺癰的基本病機:邪熱蘊肺,熱雍血瘀成癰,血敗肉腐為膿肺癰四

期的治療原則和主方

肺帽的臨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熱盜汗身體消瘦

肺熔病理性質:主要在陰虛并可導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

肺痍治療原則:補虛培元抗痍殺蟲肺跨肺陰虧耗證氣陰耗傷證的治

法和主方

《十藥神書》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治療肺跨的專著

肺脹病位:首先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濁水

飲血瘀肺脹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證

心悸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肺腎密切相關

心悸基本病機:虛證:氣血陰陽虧耗心失所養(yǎng)實證:痰飲氣火擾亂心

氣心主不安

驚悸和怔忡的鑒別

心悸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病機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三臟基本病機:心脈痹阻(陽微陰弦)

病理性質:本虛標實(本虛:氣虛陰傷陽衰及肺脾肝腎虧虛心脈失養(yǎng)標實:

瘀血寒凝痰濁氣滯痹阻胸陽阻滯心脈)

胸痹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病機主治和主方

不寐的基本病機:陽盛陰衰,陰陽失交治療原則:補虛瀉實,調整陰

陽,安神定志

不寐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治法和主方

癡呆和癲證的鑒別癲狂的基本病機

癇證的臨床表現(xiàn)基本病機

癡呆的基本病機:髓海不足,神機失用病理性質:本虛標實(本虛一

―標實)

第三篇脾胃系病證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機: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

胃痛的辨證要點: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治療原則:理氣和胃止痛

-13-

胃痛寒邪客胃證肝氣犯胃證胃陰不足證的病機治法和主方

肝失疏泄犯胃乘脾可導致胃痛嘔吐泄瀉,其病機治法和主方有何異同

嘔吐病位病因病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治療原則:和胃降逆止嘔嘔吐

治療的證型治法和主方

口壹膈的病理性質:本虛標實(本虛一一標實一一)辨證論治證型主

方呃逆的基本病機: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

呃逆治療原則:理氣和胃,降逆止呃泄瀉病位:在腸(脾失健運是

關鍵),與肝腎密切相關

泄瀉基本病機其病理因素離不開濕泄瀉治療原則:健脾化濕暴瀉:

濕盛為主重用化濕;久瀉:脾虛為主當以健脾

泄瀉濕熱傷中證肝氣乘脾證脾胃虛弱證腎陽虛衰證的病機治法和主

方痢疾的臨床特征: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粘凍

痢疾的基本病機:邪蘊腸腑,氣血雍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

辨證要點:辨虛實;辨氣血

濕熱痢疫毒痢陰虛痢休息痢的治法和主方

劉和間提出:調氣則后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

便秘病位:在大腸,與肺脾胃肝腎有關

便秘腸胃積熱證陰寒積滯證陽虛寒凝證的治法和主方第四篇肝膽系

病證

脅痛的病位:在肝膽,與脾胃及腎有關基本病機:肝氣郁滯,絡脈失

和脅痛的病理性質:有虛有實,實多虛少(實證一一虛證一一)

脅痛辨證要點:辨在氣在血,辨屬虛屬實治療原則:疏肝和絡止痛

脅痛肝氣郁結證肝絡失養(yǎng)證的治法和主方

黃疸的臨床特征病位:脾胃肝膽基本病機:濕邪困遏,脾胃運化失健,

膽疏泄失常,膽汁泛溢肌膚病理性質:陽黃:濕熱陰黃:寒濕辨證以

陰陽為綱

陽黃熱重于濕濕重于熱疫毒熾盛證的主方陰黃寒濕阻遏證的主方陽

黃陰黃急黃的鑒別

積聚的病位:肝脾基本病機:氣機阻滯,瘀血內結

積證的治療原則:初期消散中期消補兼施后期養(yǎng)正除積鼓脹與水腫

的鑒別

鼓脹的病位:在肝脾,久則及腎基本病機:肝脾腎受損,氣滯血瘀水

停腹中

鼓脹證治的證型和主方

關于逐水法應用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頭痛引經藥的應用太陽頭痛:

羌活蔓荊子川茸陽明頭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陽頭痛:柴胡黃苓川其厥陰頭

痛:吳茱萸藁本

頭痛辨證要點:辨外感與內傷;辨頭痛的部位:(一一)

頭痛風寒證風熱證風濕證肝陽證瘀血證痰濁證的主方

眩暈病理性質:虛實夾雜,以虛者居多眩暈痰濁中阻證的病機治法和

主方《素問》病機十九條:“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

諸氣膻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督瘦,皆屬于火。諸痛

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愫,

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脹

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

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諸病肘腫,痛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反戾,水液

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

皆屬于熱?!薄兜は姆ā窂娬{“無痰則不作?!薄毒霸廊珪窂娬{“無

虛不能作?!敝酗L的病位及基本病機

-14-

中臟腑中經絡的鑒別

補陽還五湯牽正散的適應癥

中風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唐宋以后,特別是金元時期,突

出以“內風”立論

瘦病的病位:在肝脾,與心有關基本病機:氣滯痰凝血瘀雍結頸前

瘦病的病理演變:初期氣郁痰阻為主;治法和主方

梅核氣臟躁的臨床表現(xiàn)

血證的治療原則:治火治氣治血血證的主要證侯:熱盛迫血證陰虛

火旺證氣虛不攝證血證各證型的主方《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提出治吐血

,,三要法”(行血補肝降氣)

《景岳全書》將引起出血的病機概括日久引起血瘀,并可出現(xiàn)化火傷

陰等病機轉化,由實證轉化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治療原則:理氣化痰消

瘦散結

瘦病氣郁痰阻證心肝陰虛證的治法和主方

第五篇腎系病證

水腫病位:在肺脾腎,關鍵在腎基本病機: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

闔,三焦氣化不利

水腫辨證首辨陰陽治療原則:發(fā)汗利小便瀉下逐水(治水三法)水

腫證治的證型和主方《內經》分為''風水”“石水”“涌水”淋證的病位

基本病機:濕熱蘊結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

淋證治療原則:實則清利虛則補益熱淋石淋血淋氣淋膏淋勞淋的治

法和主方

如何理解淋證治法,古有忌汗忌補之說

癖閉的病位基本病機:膀胱氣化功能失調

噓閉膀胱濕熱證濁瘀阻塞證脾氣不升證腎陽衰憊證的治法和主方

陽痿的病位:肝腎心脾基本病機:虛證一一實證一一治療原則

遺精的病位基本病機治療原則:實則清泄虛則補澀

遺精常用治法:上則一一中則一一下則一一

遺精證治的證型和主方第六篇氣血津液病證

《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說(越鞠丸)

郁證痰氣郁結證和心神失養(yǎng)證的病機

為“火盛”和“氣虛”兩個方面《血證論》提出止血、消瘀、寧血、

補血的治血四法

《金匱》四飲的診斷依據

痰飲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腎,其中脾運失司首當其沖

痰飲的基本病機: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調,脾失轉輸,腎失蒸化,

陽虛水液不運,水飲停積為患治療原則:溫陽化飲(“用溫藥和之”)寒

飲伏肺證的的治法和主方

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基本病機:陰虛燥熱

消渴的本證(三多一少)與并發(fā)癥(肺跨、白內障、雀目、耳聾、瘡

疳癰疽、中風偏癱、水腫)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

消渴證治的證型和主方

自汗盜汗的辨證要點:辨陰陽虛實虛證:自汗氣虛不固;盜汗陰虛內

熱實證:肝火、濕熱等邪熱郁蒸內傷發(fā)熱與外感發(fā)熱的鑒別

氣虛發(fā)熱證陽虛發(fā)熱證的治法和主方厥證的病位基本病機:氣機逆

亂、升降乖戾,陰陽不相順接

厥證、中風、癇證、眩暈的鑒別虛勞辨證要點以氣血陰陽為綱,五

臟虛候為目

肥胖的基本病機:陽氣虛衰痰濕偏盛治療原則:補虛泄實

腦癌、肺癌、大腸癌、腎膀胱癌的病理性質:本虛一一標實一一第

七篇肢體經絡病證

痹證的基本病機: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滯留肌體、筋脈、關節(jié)、肌肉,

經脈痹阻

-15-

《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

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行痹痛痹著痹熱痹的鑒別痰一一瘀一

痹證的治療原則:初痹祛邪通絡(祛風、散寒、勝濕、清熱、祛痰、

化瘀);引流口應在膿瘍下方。首先將水銀用于外科。

8、葛洪的貢獻:《肘后備急方》;海藻治療甲狀腺疾?。ㄊ荩┮灰坏?/p>

劑??袢∪哪X組織外敷傷口治療狂犬病一一免疫方法。

9、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介紹40久痹補肝腎、益氣血

風寒濕痹證(行痹痛痹著痹)、風濕熱痹、痰瘀痹阻證、肝腎兩虛證

的治法和主方

如何理解“治痿獨取陽明”?

痿證的基本病機:實證一一虛證一一痿證脾胃虛弱證肝腎虧虛證的

治法和主方

寒濕腰痛證的病機、治法和主方第八篇??济~解釋

夙根上實下虛真心痛薄厥梅核氣臟躁羊癲風濡瀉饗瀉澹瀉鷲瀉滯下

大癖瀉腸辟逆流挽舟休息痢噤口痢脾約蠱脹開鬼門潔凈府去荒陳—提壺揭

蓋腎著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綜合)輔導-02-中醫(yī)外科學

一、中醫(yī)外科學起源與沿革1、'瘍醫(yī)'一詞始見于《周禮?天官》。2、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術一一《五十二病方》。其中記載了多種外科療法。3、

《內經》記載了外科疾病30種。4、“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一一出自《素

問?生氣通天論》。介紹了截趾術治療脫疽。5、《傷寒雜病論》中介紹的

外科內容一一腸癰;寒疝;蛔厥,重要方劑一一大黃牡丹湯;蕙飲附子敗

醬散;烏梅丸。6、華佗一一麻沸湯;剔骨術;稱為‘外科鼻祖,

7、現(xiàn)存第一部外科專著一一《劉涓子鬼遺方》晉?龔慶宣。收載處方

140篇。提出局部'波動感'辨別膿瘍,指出

余種皮膚病。疥瘡病原體為蟲。10、“人先有瘡而乘馬乃得病?!?

一指炭疽的感染途徑,出自《諸病源候論》。

11、唐?孫思邈《千金方》:手法整復下頜關節(jié);蔥管導尿術;12、

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提出“五善七惡”學說。提出‘扶正祛邪''內

消托里'外科治療法則。使用神化物治療痔瘡。13、《外科精要》一一陳

自明?!锻饪凭l(fā)揮》一一朱丹溪。《外科精義》一一齊德之。

14、首先將26部脈象引入外科臨床,建立外科的整體觀念。一一《外

科精義》。15、《世醫(yī)得效方》一一創(chuàng)傷外科專著。創(chuàng)立脊柱懸吊復位法。

16、中醫(yī)外科發(fā)展的最佳時期一一明清。

17>外科三大流派:正宗派---陳實功《外科正宗》;全生派----王

維德《外科全生集》;心得派一一高秉鈞《瘍科心得集》。18、“以消為貴,

以托為畏”一一出自《外科理例》汪機。創(chuàng)立玉真散治療破傷風。

19、第一部梅毒專著一一《霉瘡秘錄》陳司成。指出梅毒由性途徑傳

播,具有遺傳性。

20、被后世評為“例證最詳,論治最精”的外科專著一一《外科正宗》。

21、“??外科尤以調理脾胃為要。”一一出自《外科正宗》。22、“陰虛陽

實”論、“陽和通月奏,溫補氣血”治則一一出自《外科全生集》。23、陽和

湯;陽和解凝膏;犀黃丸;

-16-

小金丹一一出自《外科全生集》。24、“外瘍實從內出”、“??與內證異

流而同源者也”一一出自《瘍科心得集》。

25、在外科中應用溫病理論,提出三焦辨證用于外科臨床一一《瘍科

心得集》。

二、外科基礎理論

1、按照《大綱》要求的病種內容,熟悉外科疾病的命名方法。2、

名詞:'瘍'一一廣義指外科疾病。狹義指外科疾病'化膿性'過程。3、

名詞:'瘡'瘍一一廣義通'瘍狹義指化膿性疾病?![’瘍一一未化

膿階段。'潰'瘍一一已化膿階段。4、疽一一指西醫(yī)的癰。

5、結核一一與西醫(yī)結核病定義無關,但包含西醫(yī)結核病中出現(xiàn)的某

些結核形態(tài)。如淋巴結核病的淋巴腫大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