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同步測試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同步測試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同步測試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同步測試新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和民族交融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同步測試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班級:姓名:成果:單選題1.江南地區(qū)在《史記》中曾被描述為“地域寬闊而人煙稀有”,但在《宋書》中記載江南旺盛昌盛,這種改變可能發(fā)生在()A.春秋時期 B.戰(zhàn)國時期 C.兩漢時期 D.東晉南朝時期2.“三川北擄亂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詩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晉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遷江南的情景。從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遷的主要緣由是()A.北方自然條件惡劣 B.南方經濟發(fā)達C.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 D.北方戰(zhàn)亂,南方相對安定3.東晉南朝時期,人中眾多,商業(yè)最為活躍的城市是()A.洛陽 B.建康 C.長安 D.成都4.《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的南方“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yè),谷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矣”。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緣由有()①北人南遷,給南方輸送了大量勞動力②北人南遷,給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閱歷③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④南方原本社會經濟發(fā)達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江南地區(qū)在《史記》中曾被描述為“地城寬闊而人煙稀有”,但在漢以后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開發(fā)。下列不屬于這一時期江南開發(fā)因素的是()A.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B.北方人口的南遷C.社會秩序的相對穩(wěn)定 D.經濟重心的南移6.如下圖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淌示意圖。它反映了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的緣由是()A.江南地區(qū)社會相對穩(wěn)定B.江南自然條件優(yōu)越C.北人南遷,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D.南方統(tǒng)治者重視農業(yè)生產7.發(fā)生于4世紀后期,為江南經濟發(fā)展供應了有利條件的以少勝多的聞名戰(zhàn)例是()A.巨鹿之戰(zhàn) B.官渡之戰(zhàn) C.赤壁之戰(zhàn) D.淝水之戰(zhàn)8.電視劇《闖關東》講解并描述的是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一戶山東人家為生活所迫而離鄉(xiāng)背井到東北“闖關東”的故事。而在中國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則大量向南遷移,它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A.加劇南方的混亂局面B.使北方趨于安靜C.促進南方經濟發(fā)展D.使北方人口急劇削減9.東漢末年,關中地區(qū)人口從240萬削減到50萬,揚州從320萬增加到433萬,荊州(今湖北境內)從359萬增加到620萬.導致這一時期南北人口改變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區(qū)開發(fā) B.北方戰(zhàn)亂頻繁 C.經濟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強10.我國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現出“北面南米”的格局,但在唐宋時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還有各類北方面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緣由是()A.北方人口南遷的影響 B.面食的養(yǎng)分價值高C.南方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南方人口增多11.南朝時它是南方當時經濟最活躍的一個都市,它的改變可以說是江南地區(qū)的一個縮影,“它”指()A.成都 B.建康 C.洛陽 D.廣州12.下表中戶數改變最能說明這一時期()A.經濟重心南移趨勢 B.政府統(tǒng)治比較開明C.城市經濟趨于活躍 D.民族融合漸漸加強13.兩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水稻由原來的直播變成育秧移栽,普遍實行麥稻兼作,還發(fā)展種桑養(yǎng)蠶、培植果樹、種植藥材等。這表明()A.南方賦輕役稀,社會相對安定 B.南方農業(yè)發(fā)達,經濟重心南移C.江南開發(fā)加速,農業(yè)多種經營 D.南方商業(yè)活躍,城市經濟旺盛14.史載,北朝時北方出現了長轅犁、鐵齒耙、兩腳耬耱等新式農具,形成了“耕—耙—耱”旱作技術體系。這說明當時北方()A.耕作技術水平較高 B.農作物品種多樣化C.紡織技藝日趨成熟 D.制瓷工藝水平超群15.南朝時,晉安(今福州)郡守王秀之說,晉安郡“沃壤也”。這與東漢時到處是叢林深竹、布滿蝮蛇猛獸的狀況已不行相提并論。這表明福建()A.是當時全國經濟中心 B.在南朝時期得到發(fā)展C.手工業(yè)水平顯著提升 D.海上的交通特別發(fā)達16.今江蘇省,在西晉初年約有7萬戶,到南朝劉宋后期約有18萬戶,其增加的比例是157%。這一時期該省人口增加的主要緣由是()A.北方人口的南遷 B.人口誕生率的增長C.人均壽命的提高 D.社會救濟體系完善17.中華民族的“中國夢”離不開每個中國人的“人生出彩”。下列表述中屬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中國夢”的是()A.殲滅項羽殘余勢力 B.希望皇權至高無上C.解除朝中大將兵權 D.追求國家的統(tǒng)一18.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碧岬搅擞兰挝迥辏?11年),中原人民紛紛南遷江南的狀況,從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遷主要是因為()A.北方自然條件惡劣 B.北方戰(zhàn)亂頻繁C.北方統(tǒng)治者殘暴 D.南方經濟發(fā)達19.在漢朝,南京只不過是一個地處偏遠的小縣城,而在東晉南朝時,卻發(fā)展成一個擁有1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這種改變表明()A.古代經濟重心在南方 B.南京是東晉南朝的政治中心C.孝文帝改革成效顯著 D.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20.我國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現出“北麥南稻”的格局,但魏晉南北朝時,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還有各類北方面食。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緣由是()A.民族融合的影響 B.面食養(yǎng)分價值高C.南方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南方人口增多二、材料分析題2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王朝更替頻繁,掀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遷徙的浪潮。與此同時,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請結合所學學問,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關問題。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江南)地域寬闊而人煙稀有;稻米和魚是主要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澤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須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特別富有的——《史記》對江南地區(qū)的描述材料二江南之國為盛矣。……地曠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豐收),則數郡忘饑?!z棉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端螘凡牧先龞|漢末年,由于北方戰(zhàn)亂不斷,人民紛紛南遷,據記載,關中的人民移居到荊州的有10萬多家……307年到5世紀中期,北方人民為躲避戰(zhàn)亂,接連南下到巴蜀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就有70多萬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時則有稻、麥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種雜谷,這些作物很多來自北方,在種植上可與水稻交相進行,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畝產量……——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1)比較材料一、二說明江南地區(qū)從西漢到南朝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2)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學問,分析南方經濟發(fā)展的緣由是什么?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怎樣的深遠影響?(3)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參考答案1-5.DDBCD6-10.CDCBA11-15.BACAB16-20.ADBDA21.(1)①吳;②東晉。南京。(2)政權分立(3)北方人南遷,帶去了豐富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