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
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中和之美是處于優(yōu)美與壯美兩極之間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其意蘊剛柔兼?zhèn)?,情感力?/p>
適中,雜多或對立的審美因素和諧統(tǒng)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
中和之美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主體德性精神的強調,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
重視,都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對高尚人格的極力推崇,對藝術生命的高度重視,對藝道合
一的不渝追求,都表明了中和之美是一種重德尚情、崇藝重生、強調和諧的普遍的和諧
觀,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性質和素樸的辯證精神。作為一種思想原則、方法論原則和普遍
和諧的人文精神,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它仍可能在某
些方面提供極為寶貴的啟示。尤其在21世紀,人類面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心靈以
及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和諧原則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從當今世界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失衡來看,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對我們的啟示
是,重視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塑造,重視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現實人
生價值取向的目標。從當今世界人的內心生活的失衡來看,傳統(tǒng)的審美和諧觀也可以啟示
我們,在現實的入世精神與歡快、和諧、悅樂的心理狀態(tài)之間保持和諧統(tǒng)一,在審美世界
和功利世界之間保持協調統(tǒng)一。從當今世界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來看,人與萬物是同類、
同體,是平等的,更應該建立一種和諧關系。從當今世界東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來看,中
國古代審美和諧觀也有助于西方當代文化矯正自己邏格斯中心主義'注】的弊端,同時也有
助于中國人走出單純的西學東漸的心理慣性,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給以現代的解
讀,從而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們的民族智慧。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為古典主義的思想體系,作為美學觀畢竟有偏狹的
一面。它過于單調、平淡,過多地將人的情感束縛于理性之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
而不怒的情感節(jié)制,使得古典藝術缺乏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和最尖銳的對抗沖突。就此而
言,它實際上又是處在精神重壓之下的知識分子的一種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作為一種人
格理想、社會理想,它過于強調安命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易導致民族性格保守的
一面。因而它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代社會的價值。充滿矛盾、充滿沖突的新時代需要建立
新的審美觀。西方早在18世紀就已經拋棄了古典主義的以和諧美為特征的美學觀而接受了
以崇高為特征的美學觀。而我們卻步履維艱,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締造新的審美觀,而且
這種建構至今仍沒有完成。因此,必須否定古代和諧的狹隘性和強制性,必須對古代和諧
進行歷史的轉換,使古代和諧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代性。
(摘編自王祖龍《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蘊及其現代意義》)
材料二:
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代意義,就要根據現代社會的特點與趨勢,祛除其中所含
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把它的基點移置于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之上?!爸?/p>
和”的社會應該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只有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中和”才具有
現代意義。
由此出發(fā),中庸之德就應該表現為個體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孔子對君子德才的要求,
可以看作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中和之美應該有利于這種人格的實現。它首先要有利于
個體的獨立。它曾經的政治性,能從反面提醒人們警惕藝術的同化作用;而“和而不同”
的思想應該被引申,成為處理獨立個體與社會整體關系的基本原則。其次,它要有利于個
體的多重身份、多種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自覺統(tǒng)一于“我”。在中國古代,中和之美
隱含集權的動機;而在現代社會中,人的角色與才能被工業(yè)生產定制,消費與娛樂被商業(yè)
利益引導,個體不論受到多好的教育、有多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享受,他的自覺與自主卻沒
有被喚起。物質的高度發(fā)達并沒有帶來人們所期望的自由,相反,高速運轉的生產節(jié)奏、
利潤至上的消費誘惑,導致了人的碎片化和自我的迷失。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的中和
之美,則應該引起現代人對這種情況的警惕與反抗,引導人以明確的自覺,按照自我的理
性選擇與追求,把可能實現的才能品質、社會關系、情緒感情“和”入渾融的“我”之
中。這應該是審美與社會共同的發(fā)展趨勢。再次,從藝術形式上,中和之美對多媒體藝術
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中和之美是在詩樂舞一體的歷史背景中提出的,而多媒體又讓藝術在
更高的技術和審美層次上實現文、圖、樂、舞的完美結合;中和之美看重整體審美效果的
原則可以運用到多媒體藝術多種媒介、技術、形式的駕馭之中,使文、圖、樂、舞融合為
一個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藝術作品整體。當然,這種感染力的動機應該以一個豐富統(tǒng)一的主
體為中心,否則現代技術與經典原則的結合,會被一些權力集團用來實現他們的各種政治
經濟目的。
一旦從以上三個方面擺脫了外在的目的,轉而把人的獨立、人的個體性、人在現實與
感情、肉體與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審美本位。因為審美就
是人在與藝術形式的渾然一體中意識自我、完善自我、解放自我的過程。
(摘編自胡睿臻《中和之美:文化還原與現代轉化》)
【注】邏格斯中心主義:西方形而上學的一個別稱。“邏格斯”出自古希臘語,它有
內在規(guī)律與本質的意義,也有外在對規(guī)律與本質的言語表達的意義。
L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和之美呈現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秉持獨到的普遍的和諧觀,具有強烈的人文關
懷性質和素樸的辯證精神。
B.中和之美對于想擺脫生存困境、藝術困境和精神危機的今人來說,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
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
C.傳統(tǒng)中和之美的強制性和狹隘性,主要體現在過于強調用理性束縛情感,過于強調安命
樂天、隨順世態(tài)、守中居正。
D.中和之美在個體獨立、個體自覺與自主、多媒體藝術等方面回歸到審美本位,將會有利
于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能幫助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并從現代角度進行解讀,從
而使民族智慧更加國際化。
B.作為古典主義思想體系的中和之美并不具有直接適應現代社會的價值,因此我們所處的
新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審美觀。
C.現代社會中,中和之美祛除了其中所含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能使人們
更關注個體的需要和發(fā)展。
D.中和之美遵循整體審美效果的原則,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藝術的最佳感染力,從而來實
現人們各種政治經濟目的。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中和之美”的一項是()
A.園林藝術經常會使用到雕花鏤空的門或窗,讓窗門對面的風景若隱若現,頗有意趣。
B.戲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有情人雖然雙雙殉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雙宿雙飛。
C.《唐宮夜宴》融入國寶、國風和國潮等元素,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給國人帶來視覺盛宴。
D.羅丹雕塑《思想者》塑造了一個勞動者,他不但在思考,而且沉浸在極度的苦惱之中。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內容上的聯系。
5.怎樣實現傳統(tǒng)文化“中和之美”的現代轉化?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l.B2.B3.D
4.①話題一致。兩則材料都聚焦于中和之美,話題相同。材料一偏重論證中和之美的利弊及
對當今的現代意義,材料二偏重論證中和之美的價值和現代轉化問題,兩者可以互相佐證,
內容互補。②材料一是材料二的論證前提和基礎。材料二是材料一的縱向深入。
5.①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換,使之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代性。②要從個體
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代意義。③要擺脫外在的目的,讓中和之美回
歸審美本位。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中和之美……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是說
“和諧原則仍然是最佳的文化方式選擇和最優(yōu)化價值導向”,這里用較大范圍的“中和之
美”的概念替換了較小范圍的“和諧原則”的概念。
故選B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A.“使民族智慧更加國際化”錯,材料一第三段是說“使世界文化可以分享我們的民族智
彗,,
O
C.”能使人們更關注個體的需要和發(fā)展”錯,材料二第一段是說“把它的基點移置于個人
的生存與發(fā)展之上”。
D.“多媒體藝術的最佳感染力”錯,材料二第二段說的是“使文、圖、樂、舞融合為一個
具有最佳感染力的藝術作品整體”;且因果關系不成立,原文是說“這種感染力的動機應
該以一個豐富統(tǒng)一的主體為中心,否則現代技術與經典原則的結合,會被一些權力集團用
來實現他們的各種政治經濟目的”。
故選B。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信息的分析和運用的能力。
A.園林藝術使用雕花鏤空的門或窗,讓窗門對面的風景若隱若現,似見非見,展現出虛虛
實實的景致,這體現了含蓄的“中和之美”。
B.“有情人雖然雙雙殉情而死,但最后幻化成蝶,雙宿雙飛”,這是通過悲喜交加的手法
和大團圓的結局,來使人們的情感得以“中和”,求得欣慰,體現了“中和之美”。
C.《唐宮夜宴》是將“國寶、國風和國潮等元素”和現代信息技術融合起來,也體現了
“中和之美”。
D.《思想者》體現的是典型的西方審美觀,并沒有表現具有和諧審美觀的中和之美。
故選Do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比較材料,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
從兩則材料題目“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蘊及其現代意義”“中和之美:文化還原與現代轉
化”可知,兩則材料都聚焦于中和之美,話題相同。
從“中和之美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主體德性精神的強調,對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的
重視,都有獨到之處……中國古代審美和諧觀對我們的啟示是,重視人自身的人文教化和
塑造,重視高尚人格和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仍然是現實人生價值取向的目標……然而,
必須指出的是,中和之美作為古典主義的思想體系,作為美學觀畢竟有偏狹的一面……”
可知,材料一偏重論證中和之美的利弊及對當今的現代意義;
從“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代意義,就要根據現代社會的特點與趨勢,祛除其中所含
的政權中心主義和道德中心主義思想……中和之美應該有利于這種人格的實現。它首先要
有利于個體的獨立……其次,它要有利于個體的多重身份、多種才德、多元情感以高度的
自覺統(tǒng)一于‘我’”……再次,從藝術形式上,中和之美對多媒體藝術有積極的現實意
義……一旦從以上三個方面擺脫了外在的目的,轉而把人的獨立、人的個體性、人在現實
與感情、肉體與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審美本位……”可
知,材料二偏重論證中和之美的價值和現代轉化問題,兩者可以互相佐證。
結合兩則材料的論證重點,可知材料二是在材料一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分析,所以材料一
是材料二的論證前提和基礎。材料二是材料一的縱向深入。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從材料一“必須否定古代和諧的狹隘性和強制性,必須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換,使古
代和諧面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代性”可知,對古代和諧進行歷史的轉換,使之面
向21世紀的文化建設和人的現代性;
從材料二“'中和’的社會應該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條件,只有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
‘中和'才具有現代意義”可知,要從個體的需要與發(fā)展出發(fā),讓中和之美煥發(fā)積極的現
代意義;
從材料二“一旦從以上三個方面擺脫了外在的目的,轉而把人的獨立、人的個體性、人在
現實與感情、肉體與精神方面的完善和自由作為目的,中和之美就回到了審美本位”可
知,要擺脫外在的目的,讓中和之美回歸審美本位。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多年來,我每次坐火車路過天津,總要站在走道的
窗前仔細地往外望著,尋找我童年的蹤跡。
忽然發(fā)現在我身后站著一個軍人,正同我一起望著車窗外的一條長街。
“這條街的變化不大么?!蹦俏卉娙烁艺f,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們的部隊在這
兒住過一陣子。我頓時同他親熱起來,告訴他當年我就住在這附近。我問他還記得部隊開
拔的那一天正下雪嗎?①他大聲地嚷著:“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記憶里突然出現
了一個在風雪中佇立的身影……
②一個帶著硝煙烈火的黎明,巷戰(zhàn)中激烈的槍聲漸漸地稀疏了,解放軍終于把我們從
地窖里解放了出來。當我們從陰暗的地窖里爬出來的時候,迎來的是一個真正的黎明。
就在這天中午,解放軍來我們院里號房子。我們高高興興地把一間有土炕的房子讓給
了他們。從此便有一個班的戰(zhàn)士同我們生活在一起。他們住的那屋子總是擠滿了人,人們
什么都想打聽,老大娘還一個個地問人家老家有幾口人,雙親可結實,甚至問人家定親了
沒有。問得戰(zhàn)士們真不好意思。
那時我們的野戰(zhàn)軍剛剛進入大城市,戰(zhàn)士們領來糧食要自己燒飯,他們去借院里梨花
嫂家的鍋灶。就在這時,不知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制止了那
男人:“老鄉(xiāng),有話好好說,不許打人。”同院的鄰居說:“解放軍來了,不興打人,家
務事也不能打人?!崩婊ㄉ┠四ㄑ蹨I,默默地把刷鍋的炊帚遞給了那位戰(zhàn)士。
梨花嫂十幾歲就從鄉(xiāng)下嫁到這院子里來,現在也不過二十歲出頭。她長得眉清目秀,
每逢過端陽節(jié)的時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給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娛蚣就像是活的。
可是這樣一個好媳婦,卻常常受到不務正業(yè)的丈夫的打罵。人們常常可以透過她家的破窗
戶紙,聽到那男人正在罵著:“我是用錢把你買來的!”
戰(zhàn)士們有時在院子里開會,那時開會前興拉歌子,院里的嬸子、大娘們也都愛出來聽
歌子。遇到這種時候,梨花嫂也總是遠遠地站在自己屋門口,扶著門框凝神地聽著。梨花
嫂就是靈,有時她在院里燒火做飯,一個人便輕輕地哼了起來,唱的正是從戰(zhàn)士那兒聽來
的。我可從沒聽到過梨花嫂唱歌,也從沒見過她這樣高興過。③灶里的火光映紅了她的
臉,我發(fā)現這時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戰(zhàn)士們講話了。有一次她搶著給戰(zhàn)士們洗軍衣;還有一次,正是
那個來借鍋灶的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病倒在炕上,她不聲不響地做了一碗雞蛋掛面送到戰(zhàn)士手
上。
每天晚上,在戰(zhàn)士們的屋里都坐滿了聽故事的人。我現在想來還挺奇怪,他們不過是
才入伍一兩年的農民,為什么講起紅軍長征呀,毛澤東、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
豪。人們都聽得心里熱乎乎的,眼睛里閃爍著光彩。有一次那位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講到,部
隊每解放一處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門外聽著。
戰(zhàn)士們常常去執(zhí)行緊急任務,有一天戰(zhàn)士們都低頭不語,那位年歲較大的戰(zhàn)士再也沒
有回來,問起來,才知道他觸雷犧牲了。我萬萬沒有想到,全院里最傷心的卻是梨花嫂。
她躲在屋里哭了一場。第二天,她還按照家鄉(xiāng)的風俗,疊了幾張紙錢,在月亮升起的時候
為死了的那位大哥燒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個真正的
好人,一個真正的親人。
快要過舊歷年了,院里的人們也都盤算著如何同戰(zhàn)士們一起過個“解放年”??墒?,
有一天夜里,當我正在濃睡的時候,隱隱約約地聽到戰(zhàn)士們低聲喚著:“大伯、大娘,借
您的面盆放在門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錢放在窗臺上了……”遠處傳來了車馬
聲,響起了軍號聲……當我清醒過來,立即披衣而起的時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經
找不見戰(zhàn)士的蹤影了。滿天雪花彌漫,今年的第一場大雪降臨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隊為了怕打擾老百姓而星夜
出發(fā)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處是軍馬和炮車,還有列隊而行的長長的隊伍,我跟隨
著隊伍朝前奔跑著。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長街盡頭的鐵路橋下,在那斜坡上站立著一個身
影,啊,那穿著褪了色的藍花棉襖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嗎?她滿身落滿了雪花,呆呆地望
著遠去的隊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驚動她。隊伍正在迎著風雪向南挺進著,向南,
向南。誰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風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離開了家鄉(xiāng)投奔了革命學校,在外邊我很快就聽到梨花嫂失蹤的消息。
夜深了,火車早已過了天津,正奔馳在遼闊的大平原上。我望著對面正平靜地發(fā)出鼾
聲的那位軍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問問他,當年他們在風雪中離開這座城市時,可曾看
到一個在風雪中追趕他們的年輕媳婦。
列車轟隆隆地朝南行進著……我緊閉了雙眼,好像在列車的后面正有一個年輕的媳婦
在追趕著列車。她在奔跑著,向南,向南,一直向南……當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時候,眼
前又飄起漫天風雪。那紛紛揚揚的雪片,忽而又變成一瓣瓣美麗的梨落。我只感到臉上有
點輕柔的濕潤,還聞到一種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樣潔白的等超呀!
1980年6月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以“每次”“總要”“仔細地”突出我對天津不同尋常的情愫,巧設懸念,
自然引出下文三十年前的天津往事。
B.從“默默地”遞炊帚、“遠遠地”聽歌子,到“敢”講話、“搶”洗軍衣,梨花嫂對解
放軍戰(zhàn)士的情感態(tài)度逐漸產生變化。
C.百姓擠滿戰(zhàn)士住的屋子,“什么都想打聽",老大娘甚至問起戰(zhàn)士們的家庭婚姻狀況,
主要是對解放軍的到來感到很新奇。
D.作者選取借鍋灶、拉歌子、講故事、還東西等尋?,嵤拢憩F了解放軍既有嚴明紀
律,又能和群眾打成一片的良好風貌。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軍人”大聲地嚷著”這一細節(jié),傳達出他回憶起天津往事時的激動心情;而
“雪”巧妙勾連起現實與回憶,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煙烈火”“激烈的槍聲”透露出勝利來之不易,“陰暗的地窖”“真正的
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簡義豐,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蘊豐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顯得越發(fā)美麗;也指她被戰(zhàn)
士們的熱情感染,開始對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復強調“第一次”“真正的”,是因為那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曾挺身制止了男
人打梨花嫂,給了她悲苦人生僅有的溫暖。
8.重要物象常能增強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請分析作品最后一段中“梨花”的作用。
9.作品反映了在時代變革與社會轉折時期,人們向往美好、追求進步的精神,請簡要分
析。
【答案】6.C7.D
8.①潔白、輕柔、淡雅、美麗的梨花,象征著溫婉美麗、淳樸善良、追求美好生活的梨花嫂,
讓人物塑造更加形象;②象征著軍民之間純潔美好的“魚水情”,讓主旨表達更加雋永;③
梨花即雪花,既點題,又前后照應,自然交織現實與回憶,讓文章結構更加謹嚴;④梨花與
雪花、梨花嫂和諧交融,讓作品意境更加富有詩意。
9.①解放軍戰(zhàn)士原本是農民,在加入革命隊伍后迅速成長進步,對于革命深入理解,倍感自
豪;②在戰(zhàn)士關愛百姓、平等相待的真摯言行和不畏犧牲、斗志昂揚的革命精神影響下,梨
花嫂思想進步,離家出走,勇敢追求新生活;③在戰(zhàn)士的影響下,“我”追求進步,離開家
鄉(xiāng),走上了革命道路。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主要是對解放軍的到來感到很新奇”錯,百姓關心戰(zhàn)士,詢問家庭婚姻,更多出于對戰(zhàn)
士的敬佩、關心、喜愛,是軍民魚水情的體現,而非主要出于“新奇”。
故選C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D.“是因為那位年齡較大的戰(zhàn)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給了她悲苦人生僅有的溫暖”
錯,同院的鄰居也幫助梨花嫂,并非僅有的溫暖。之所以視為“一個真正的好人,一個真正
的親人”,不僅因為戰(zhàn)士們護佑了她,更是告訴她另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勇敢解放自己,
擺脫舊生活。
故選D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首先要明晰“梨花”在作品中的意蘊,然后從人物形象、情感主旨、情節(jié)結構、文章意境等
方面分析作用。
作為自然事物的梨花,潔白、輕柔、淡雅、美麗,而梨花嫂體現出來的溫婉美麗、淳樸善良、
追求美好生活,剛好和梨花的特征、品質對應吻合,“梨花”也就有了內在的意蘊,即成了
梨花嫂的象征,使梨花嫂的人物形象更加豐富、深刻。
作品的深刻主題,是通過梨花嫂的故事表現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這種深刻的情誼
純潔美好,和“梨花”的潔白、輕柔、淡雅、美麗特征也是契合的,所以“梨花”也象征著
軍民之間深厚、純潔、美好的情誼,使主旨表達更加雋永。
結構上,最后一段中的“梨花”,其實是“雪花”,和標題“梨花,雪白的梨花”前后呼應,
首尾圓合,另外,與前文主體部分一起將“現實?回憶?想象”相互交織,讓文章結構顯得
妙巧妙而謹嚴。
措辭表達上,“梨花”與“雪花”“梨花嫂”相互交融,充滿詩意,讓作品意境更加具有詩
化色彩。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首先明確題干中的“時代變革與社會轉折時期”指向的是文章內容反映解放戰(zhàn)爭時期,而不
是文末注釋的改革開放初期。具體作答則需要繞作品反映出的“人們向往美好、追求進步”
精神,探究解放軍戰(zhàn)士、梨花嫂、“我”等人物身上體現出來的各種精神品質。
解放軍戰(zhàn)士“不過是才入伍一兩年的農民”,加入部隊參加革命的時間并不長,但是通過革
命戰(zhàn)爭的磨煉,迅速成長進步,對于革命“那么熟悉,那么自豪”。
梨花嫂,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村婦女,生活困苦,思想守舊,本來“是這樣一個好媳婦,
卻常常受到不務正業(yè)的丈夫的打罵”,在戰(zhàn)士關愛百姓、平等相待的真摯言行和不畏犧牲、
斗志昂揚的革命精神影響下,逐漸變得開朗,“一個人便輕輕地哼了起來”,“也從沒見過
她這樣高興過”,思想有了進步,勇敢追求新生活。
“我”,和廣大的群眾一樣,本來在戰(zhàn)爭的陰霾下,只能躲在“地窖”下,是“解放軍把我
們從地窖里解放了出來”,“跟隨著隊伍朝前奔跑著”“離開了家鄉(xiāng)投奔了革命學?!保?/p>
求進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穎異,十三歲能為文,十七時作《函關解》,已傳人
口。游學于陳,學官蘇轍愛之。因得從軾游,軾亦深知之,稱其文汪洋沖澹,有一倡三嘆
之聲。弱冠第進士,入為太學錄,范純仁以館閣薦,累罩起居舍人。初,來在潁,聞蘇軾
訃,為舉哀行服,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安置于黃。五年,得自便,居陳州。耒儀
觀甚偉,有雄才,筆力絕健,于騷詞尤長,時二蘇及黃庭堅,晁補之輩相繼沒,耒獨存,
士人就學者眾,分日載酒肴飲食之。誨人作文以理為主,嘗著論云:“自《六經》以下,
至于諸子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抵皆將以為寓理之具也。故學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
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夫決水于江、河、淮、海也,順道而行,滔滔汩汩,
日夜不止,沖砥柱,絕呂梁,放于江湖而納之海,其舒為淪漣,鼓為波濤,激之為風飆,
怒之為雷霆,蛟龍魚鱉,噴薄出沒,是水之奇變也。江、河、淮、海之水,理達之文也,
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溝瀆而求水之奇,此無見于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為奇反覆.咀嚼卒亦無
直,文之陋也?!睂W者以為至言。作詩晚歲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
(選自《宋史?張耒傳》,有刪改)
材料二:
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
交結豪杰。其學長于討論尋繹前世之跡,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
而馳騁o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
之衣冠,郊廟之碑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之者。嗟
乎!退之之于唐,蓋不試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而其學
又能獨出于道德滅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則愈之文章雖欲不如是,蓋不可得
也。
(選自《張耒集》,有刪改)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須加標點的標號寫在答題卡上。
此無見A于理B而欲以言語C句讀D為奇E反覆F咀嚼G卒亦H無有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種體裁,講究文采、韻律,其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
志”,側重于抒情。
B.古代任職授官很有講究,用詞不同,意義不同。擢,擢升的意思,表示的是升官,相同
意思的還有“右遷、進”等詞。
C.行服,是指穿孝服居喪。古代以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喪服和服喪的時間,比如小功服是
五個月的喪服。
D.鼎俎,鼎是古代烹煮東西用的器物,俎是可盛放祭品的一種器物。“鼎俎”一詞在文中
是指祭祀用的禮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耒才思敏捷,少年成名。游學于陳時得到學官蘇轍的厚愛,并因此結識蘇軾,蘇軾也
賞識他,稱贊其辭恣灑脫、淡雅情真。
B.張耒論述為文,取譬生動。他以水流河道通達大海比喻寫文章要有所側重,一氣貫通著
述成文,文章的起伏變化應順勢而為。
C.張耒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司馬遷和韓愈因觸犯君主而遭遇災禍,平生志向郁結于心,
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
D.張耒通過評價前人,表明寫文章的主張。通過對司馬遷、韓愈等人的評價,表達了自己
的文學觀點。語言整散結合,鋪陳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說理氣勢。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
(2)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
14.張耒對寫文章有什么主張?請簡要概括。
【答案】10.BEG11.A12.C
13.(1)如果知道(懂得)寫文章卻不致力于追求理,僅僅追求文章的精巧,這是前人所不
曾有過的。
(2)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結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常有感懷激憤卻不能宣泄的情
感。
14.①主張寫文章以明理為主,遵循文以載理、文以載道的原則。②反對過度追求文章的精
巧。③反對過度追求言語句讀的新奇。④追求簡樸平淡、疏蕩直白的風格。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為:這是對于理并沒有見解,而要把言語句讀作為奇突,(縱使你)反復推敲,終究也
不會有效果。
“于理”是“見”的后置狀語,二者不能斷開,故在狀語后B處斷開;
“以……為……”意為"把……當作……”,屬于固定結構,故在其后E處斷開;
“反覆咀嚼”是狀中結構,相對獨立,單獨成句,故在其后G處斷開。
故選BEGo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A.“側重于抒情”錯誤,“賦”側重于寫景敘事。
故選A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司馬遷和韓愈……平生志向郁結于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錯誤。由原文可
知,司馬遷文風特點是“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遭遇是“負氣敢言,以蹈于禍”“平
生之志有所郁于中”;韓愈文風特點是“如先王之衣冠,郊廟之鼎俎”,遭遇是“犯人
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選項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風特點混為一談。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務”,致力于,追求;“工”,精巧;“未嘗”,未曾,不曾。
(2)“惟”,只是;“余章末句”,字里行間,只言片語;“感激”,感懷激憤。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由原文“誨人作文以理為主”“自《六經》以下,至于諸子百氏騷人辯士論述,大抵皆將
以為寓理之具也”“學文之端,急于明理”可知,張耒主張寫文章以明理為主,遵循文以
載理、文以載道的原則。
由原文”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可知,張耒反對過度追求文章的精
巧。
由原文“此無見于理,而欲以言語句讀為奇,反覆咀嚼,卒亦無有,文之陋也”可知,張
耒反對過度追求言語句讀的新奇。
由原文“作詩晚歲益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效張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
馳騁”可知,張耒追求簡樸平淡、疏蕩直白的風格。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幼年時聰穎奇異,十三歲便能寫作文章,十七歲作《函
關賦》,己為眾人傳誦。張耒在陳州游學,學官蘇轍很喜歡他。因而能夠結識蘇軾并跟從蘇
軾游學,蘇軾也非常賞識張耒,稱其文章恣意灑脫、淡雅情真,有一唱三嘆之聲。張耒二
十歲考中進士,后入朝為太學錄,范純仁憑借館閣的身份推薦他,多次升遷后任起居舍
人。起初,張耒在潁州時,聽聞蘇軾的死訊,為他舉哀穿喪服,諫官以此上告,于是被貶
為房州別駕,安置在黃州。五年,得以自由行動,住在陳州。張耒儀表俊偉,有出眾的才
能,筆力剛健,尤其擅長詩詞。當時蘇轍、蘇軾、黃庭堅、晁補之等人相繼去世,只有張
耒還活著,因此,向他求學的士人很多,分日準備酒菜來請他吃喝。張耒教人寫文章強調
以理為主,曾著文說:“從《六經》以下,到諸子百家及詩人辯士的論述來看,大概都遵
循著文以載理、文以載道的原則。因此學作文章的要點(端由),要緊的是明了事理。如果
知道(懂得)寫文章卻不致力于追求理,僅僅追求文章的精巧,這是前人所不曾有過的。
水從長江、黃河、淮河、太湖流下來,順道而行,浩浩蕩蕩,日夜不停,沖蕩砥柱,越過
高山,到達江湖,歸于大海,水流舒緩為漣漪,鼓動為波濤,激蕩為風飆,發(fā)怒為雷霆,
蛟龍魚鱉,翻騰出沒,這是水的神奇變化。江、河、淮、海的水,是道理通達的文章,不
求奇而奇就達到了。激蕩溝渠來謀求水之奇突,這是對于理并沒有見解,而要把言語句讀
作為奇突,(縱使你)反復推敲,終究也不會有效果,這也是作文的一大陋習?!睂W者認為
這是至理名言。張耒晚年作詩更是追求平淡,喜歡仿效白居易詩體,而在樂府方面主要仿
效張籍。
材料二:
自從夏商周三代以來,我最喜歡讀司馬遷、韓愈的文章。司馬遷雄奇豪邁、慷慨激
昂,從他年輕時,就周游天下,交結豪杰。他的學識在探討議論尋找梳理前代蹤跡上最有
優(yōu)勢,他憑借著一股不平之氣,敢于仗義執(zhí)言,以至于招致禍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蕩
明白,簡潔樸素而肆意馳騁。只是他的平生志向郁結于心,因此他文章的字里行間,常有
感懷激憤卻不能宣泄的情感。韓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廟堂的祭祀禮器,達到豪放飄
逸、超群高卓的境地,無法收攬,于是他極盡言語的巧妙,有不足也有過頭。唉,韓愈在
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權臣,面對大義便忘了自己的患難,
剛正堅毅而又忠誠務實,因而他的學問能夠在道德破壞之后獨樹一幟,繼承孔孟的遺風而
自立其說,故而韓愈的文章即使想要不成為這樣的風格,大概也不能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牧牛圖
田錫
干戈擾擾遍中州,挽粟車行似水流。
何日承平如畫里,短蓑長笛一川秋。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牧牛圖》是一首題畫詩。畫里送軍糧的牛車,就像流水一樣,寫出牛車之多,突出戰(zhàn)
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
B.《牧牛圖》中詩人所描繪的“承平”社會場景指的是,一幅在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
的美好畫面。
C.《病?!肥拙鋵懪橹魅烁锴М€,收獲千箱,兩個“千”顯出牛的辛勞,突出牛的功
績,雖無病字,卻有病因。
D.李綱對杜甫極為推崇,”但得眾生皆得飽”,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
俱歡顏”的情感很相似。
16.兩首詩均以牛入詩,主要手法與主旨卻不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案】15.A
16.①《牧牛圖》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現實的戰(zhàn)亂“干戈擾擾遍中州”,與畫里的和平
“短蓑長笛一川秋”,形成強烈對比,表達了對戰(zhàn)亂的厭惡,對和平的向往。
②《病?!分饕\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看似句句寫牛,實則句句寫人,詩人以牛
自況(或運用托物言志、象征),抒發(fā)了憂國憂民、甘于奉獻的情懷。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
A.“畫里送軍糧的牛車”錯。田詩前兩句寫社會現狀,現實中送軍糧的牛車如流水一般
多;后兩句寫畫中場景,畫中的牧童在秋天的原野上吹笛放牧。
故選A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的能力。
田詩:主要運用對比手法,現實中的“似水流”凸顯牛車之多,暗示戰(zhàn)亂不休;畫中的
“短蓑長笛一川秋”反映天下承平,二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負
擔,表達了對戰(zhàn)亂現實的厭惡和對和平的向往之情。
李詩:主要運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第一、二句提問:勤懇為大眾耕作的牛,為什
么在“力盡筋?!敝?,卻沒有人理解和同情它呢?第三、四句作答,作者直抒胸臆:只
要“眾生皆得飽”,即使“贏病臥殘陽”也在所不辭。作者贊頌了牛不辭羸病、任勞任
怨、志在眾生、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詩人以牛自況,借詠牛來抒發(fā)詩人心憂
黎庶、普濟眾生、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歸有光《項脊軒志》中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月影圖:農歷十五的夜晚,明月照在半墻之
上,“,",可愛極了。
(2)陶淵明以“雞犬相聞”描寫桃花源農村的情景,與《歸園田居》(其一)中
“,”兩句所寫的情景非常相似。
(3)小剛這次考試的成績不理想,心情很低落。李老師鼓勵他,要相信自己,將來會好
的,古詩玄:",o,,
【答案】(1)桂影斑駁風移影動(2)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3)會當
凌絕頂一覽眾山?。ㄩ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
萬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如今的中國人難以想象: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只身參會的劉長春饑腸轆轆,空有一
腔壯志的他,因饑餓導致體力不支中途鏤羽!
四年后的柏林奧運會,悲楚再現:中國運動員“顆粒無收”!更為悲楚的是,途經新
加坡時,還被當地報刊用一幅“鴨蛋漫畫”恣意羞辱!
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
世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靠粉,刷新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這只是一個開始,一代代后輩接力奔跑在“劉長春們”遙望的前路上:我們“跑”出
了金牌榜第一位,―“跑”.出了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跑”.出了舉世矚目的體育大
國……我們還“跑”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跑”出了世上最完整的工業(yè)體系,“跑”
出了最繁華的都市、最美麗的鄉(xiāng)村、最龐大的陸路交通網、塌密集的港口機場群……
永不止息的“奔跑”,改寫了一部不忍卒讀的苦難史,也鑄就了一部輝煌壯麗的奮斗
史一一每行每頁,都浸透著拼搏的血汗;每字每句,都迸發(fā)著理想的光焰。
18.下列句子中的雙引號與文中第二段畫橫線句子中的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B.海倫學會了用手指“說話”。
C.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D.“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19.文中第三段畫橫線的句子是個病句,下列選項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世
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命粉,提升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B.之所以“難以想象”,是因為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
驚世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崩粉,改變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印象。
C.之所以“難以想象”,是因為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
驚世一槍,使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前粉,刷新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認知。
D.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早已把貧弱甩在身后一一又是一屆奧運會,許海峰的驚世
一槍,使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靠粉,改變了世界對中國體育的認知。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18.B19.C
20.①運用幾個"'跑'出了”的句式,語義上層層遞進,從金牌榜第一位到北京奧運會的
隆重舉辦,到發(fā)展成體育大國,再到取得其他偉大成就,突出了中國人通過接續(xù)奮斗在體育
運動和其他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②句式整齊,增強了語勢,表達了對中國人奮斗不息精
神的贊美。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例句: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A.引號表示突出強調。
B.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C.引號表示直接引用。
D.引號表示特定稱謂。
故選Bo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語病的能力。
原句語病有三:
一是關聯詞殘缺,"之所以‘難以想象',是我們……”殘缺,缺失與“之所以”相對應
的“是因為",可在“是”后加“因為”;
二是結構混亂,“許海峰的驚世一槍,那顆恥辱的‘鴨蛋‘頓成命粉"中途易轍,可在
“那顆”前加“使”。
三是搭配不當,”刷新了……印象”動賓不搭配,“改變了……印象”或“刷新了……認
知”。
只有C項修改正確。
故選Co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能力。
畫線句運用排比修辭,由六個“‘跑’出了……”的句式構成。
從語義看,“‘跑'出了金牌榜第一位"“'跑'出了精彩絕倫的北京奧運會"“‘跑'
出了舉世矚目的體育大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原紅的臨床護理
- 高碘性甲狀腺腫的臨床護理
- 孕期胸悶的健康宣教
- JJF(陜) 072-2021 空氣熱老化試驗箱溫度參數校準規(guī)范
- 【培訓課件】超市賣場部門理貨員培訓教案
- 實現倉庫運輸工作時間安排的工作計劃
- 監(jiān)控安防設備運輸合同三篇
- 培養(yǎng)學生責任心的實踐活動計劃
- 多工位精密級進沖模相關行業(yè)投資規(guī)劃報告
- 數字貨幣對財務管理的影響計劃
- 10kV架空線路專項施工方案
- 西門子燃機介紹課件學習課件
- (必會)高級美發(fā)師近年考試真題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個人工作總結政治思想方面
- 產品問題履歷表
- 碼頭施工合同范本
- 第5課 推動高質量發(fā)展【2023年秋版】
- 2023年版《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解讀課件
- 勞動合同違約金收取情況表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機考2套真題題庫及答案10
- DL5009.2-2013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 第2部分:電力線路-www.biao-zhun.c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