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_第1頁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_第2頁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_第3頁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_第4頁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個經濟學家的育兒指南目錄TOC\h\hPART1新生命的降臨\h第一章醫(yī)院里的那三天\h你預料之中的那些事\h你想不到的那些事\h一個小提醒:讓我們回到產房\h第二章等等,你要我把TA帶回家?\h你沒辦法復制護士裹的襁褓\h哭鬧的嬰兒就像得了腸絞痛\h從現在起,記錄孩子的數據\h接觸細菌能提高免疫力嗎?\h第三章相信我,拿上那條降落傘一樣的大內褲\h在產房\h到恢復病房之后\h何時開始能恢復健身和性生活\h產后抑郁、產后焦慮,以及產后精神病\hPART2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h第四章母乳喂養(yǎng)是最好的喂養(yǎng)方式嗎?\h關于研究方法的討論\h回到母乳喂養(yǎng)\h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h第五章母乳喂養(yǎng)的操作手冊\h如何提高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率\h銜乳問題\h乳頭混淆\h奶量\h母乳喂養(yǎng)期間母親的飲食\h讓人尷尬的泵奶\h第六章孩子應該怎么睡,在哪睡?\h嬰兒猝死綜合征以及它的風險因子\h睡眠推薦一:仰躺著睡\h睡眠推薦二:讓孩子獨自睡在嬰兒床里\h睡眠推薦三:讓孩子睡在父母的臥室里\h睡眠推薦四:嬰兒床內不要放柔軟的東西\h如何做出選擇\h第七章按嚴格的日程養(yǎng)育\h第八章請一定要給孩子接種疫苗\h為什么有人要抵制疫苗?\h疫苗安全嗎?\h疫苗效用\h第九章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h從三個方面來考慮\h父母工作對孩子的影響\h產假的好處\h家庭預算\h做出選擇\h第十章應該讓誰來照顧孩子?\h日托\(zhòng)h保姆\h上日托還是請保姆?\h第十一章眾說紛紜的睡眠訓練\h睡眠訓練有用嗎?\h睡眠訓練的好處\h放任孩子哭泣有害嗎?\h用哪個方法?什么時候用呢?\h關于小睡的注意事項\h所以你該怎么做?\h第十二章母乳之后:開始輔食\h你給孩子喂什么重要嗎?\h過敏原\h其他被禁止的食物\h給孩子補充維生素\hPART3從嬰兒到幼兒\h第十三章什么時候會走路:寶寶身體發(fā)育的里程碑\h生病\h第十四章看益智節(jié)目能培養(yǎng)出愛因斯坦嗎?\h小小愛因斯坦\h孩子看電視的習慣\h讓我們以貝葉斯的方式去考慮問題\h第十五章貴人語遲是真的嗎?\h單詞的分布\h說話早晚有關系嗎?\h第十六章如廁訓練:獎勵貼紙還是彩虹豆?\h如廁訓練的方法\h問題和應對辦法\h第十七章孩子的管教問題\h第十八章最重要的:教育\h給孩子念書\h學會閱讀\h如何選擇學前班\hPART4家庭戰(zhàn)線\h第十九章家庭內部分工\h孩子會毀了婚姻嗎\h第二十章再多生幾個\h要幾個?\h出生的間隔\h出生間隔和嬰兒健康的關系\h出生間隔對孩子的影響\h第二十一章成長以及放手PART1

新生命的降臨無論生孩子的過程是否像你預想的那樣痛苦,或者用我同事的話來說“到最后才有點慌亂”,幾小時后你都會發(fā)現自己已經躺在病房里了。除了你的身體里少了個寶寶之外,病房跟產房其實沒什么分別。讓產婦立刻說出自己生之前和生之后的變化很難,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生完佩內洛普之后,我在醫(yī)院住了幾天。我穿著浴袍坐下,嘗試著抱起她,給她喂奶,等她做完各項檢查后回到我身邊,嘗試著自己慢慢下床走動。有關那時候的記憶直至今日仍然非常清晰:簡和大衛(wèi)帶了個紫色的毛絨玩具熊來看我,奧德買了個法棍,那幾天就像做夢一樣。在佩內洛普出生之后,杰西在一頁筆記上寫著“艾米麗總是盯著孩子看”。他并沒有夸張,即使閉上眼睛,我仿佛還能看到她。生完孩子后在醫(yī)院觀察的日子和出院之后的生活,都有點如夢似幻(可能是缺乏睡眠導致的):我?guī)缀醪唤哟L客(除了那些不請自來的并不受歡迎的親戚),足不出戶,也吃不下東西,睡眠嚴重不足。突然間家里就多了一個要求超級多的人,一個完整的人。這個人在將來的某一天會學開車,找工作,因為你沒讓她去午夜派對而向你發(fā)脾氣。當你看著自己的新生兒,思忖生命的意義時,一堆事情正等著你做決定。最好你能提前想好如何處理這些事情,因為目前這個階段的你大腦不太能有效地運轉。剛生完孩子的那幾天你可能比較困惑,而充斥在耳畔的來自你的醫(yī)生、家人、朋友以及網絡上的各種建議會讓你更加暈頭轉向。第一章著重討論孩子出生后在醫(yī)院里你會遇到的問題,或者是你可能會經歷的分娩狀況,或者是早期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癥狀。第二章討論如何應對新生兒回家后前幾周出現的狀況。你也許應該早點對有關育兒的重要問題,比如母乳喂養(yǎng)、疫苗接種、孩子睡在哪里等等做好決定,甚至生孩子之前就該想好,但考慮到這些問題影響更多的是往后的日子,所以我把它們留在第二部分再講。第一章醫(yī)院里的那三天如果你是自然分娩,你可能需要在醫(yī)院住兩晚;如果你是剖宮產或者出現了其他的分娩困難,你可能需要在醫(yī)院住3到4晚。歷史上女性曾經一度需要在醫(yī)院住滿一周甚至10天來恢復身體,但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現在的保險公司特別苛刻,我有個朋友建議我等到后半夜再生,這樣就可以在醫(yī)院多住一晚(盡管醫(yī)生確實可能很晚才來檢查你的開指情況,但朋友所說的這種自控力,我肯定是沒有的)。根據每個人的個性以及醫(yī)院條件的好壞,有人認為在醫(yī)院生孩子應該還不錯,但有人也許就會比較沮喪。住在醫(yī)院的一個好處就是一直會有人來照顧你,幫你解決有關孩子的問題。如果你想母乳喂養(yǎng),醫(yī)院會為你提供通乳師,還會有護士不斷來檢查,確保你沒有失血太多、孩子一切正常;不好的地方就是醫(yī)院畢竟不是家,你不可能想用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你會感到受拘束,而且醫(yī)院的食物通常會比較難吃。生佩內洛普的時候,我在芝加哥的一個大醫(yī)院按要求住了兩天。我們當時拍了一張很搞笑的照片,照片里杰西拿著一份《美國周刊》放在我旁邊,上面刊登著小甜甜布蘭妮的一篇題為“我的新生活”的文章,他覺得這是個絕妙的拍照道具。我就這樣帶著一張產后浮腫的臉開始了新生活。也差不多在這時候,你也許已經坐在床上端詳你的孩子或者在臉書上更新動態(tài)了。偶爾會有人推著巨大的儀器過來給新生兒做聽力測試,或者從孩子的腳上抽血去做化驗,又或者有時候他們會問你有沒有別的需要?!澳阋o孩子割包皮嗎?”該怎么回答?這對很多人來說不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它不是醫(yī)學或者法律上所必需的過程,相反,這個問題完全取決于你的想法。當下的你有很多做決定的方法,你可以聽朋友或者醫(yī)生的建議,你也可以上網搜索看哪些父母給孩子割了包皮還有為什么要割。不過割包皮這種事上網搜索可能沒什么用,因為大約一半的美國新生男嬰都割了,這就代表你會發(fā)現割或者不割包皮都大有人在(為什么是一半?不知道。有些人給孩子割包皮是出于宗教原因,有些是醫(yī)療上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爸爸割了包皮所以父母希望兒子和爸爸保持一致)。這本書將要以一種更系統(tǒng)的方式去幫你做選擇。首先你要獲取數據,這時的你要直面給孩子割包皮是不是有風險以及有哪些風險這個問題。割了的話有好處嗎?好處多嗎?有時候好處少到幾乎沒有考慮的必要。同樣,割包皮也會有風險,但這種風險比平日里你要承擔的其他風險小得多。之后你把收集到的證據和自己的喜好結合起來想一想,你的家人支持給孩子割包皮嗎?兒子有個跟爸爸一樣的陰莖對你來說很重要嗎?沒有數據會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但這些問題也需要解決。正是這些個人偏好讓你不能隨便相信網上那個女人說的,(因為)她和你不住在一起,老實說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對待你兒子的陰莖。對于那些你可以計劃一下再做定奪的問題,未雨綢繆還是很有幫助的。剛生完寶寶在醫(yī)院的那段時間你會比較累,不太適合拿主意。有準備總歸是好的,這樣你在適應新生活的同時能清楚地知道身邊發(fā)生了什么事。通常情況下如果進展順利,生完之后過幾天你就可以收拾行李,把孩子放到車載嬰兒座椅里面帶回家了。但同時這也是一些常見的新生兒癥狀悄悄潛入生活的時候,例如黃疸和體重下降,這些問題你都要應對。提前知道這些可能出現的狀況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更主動的決策者。你預料之中的那些事給新生兒洗澡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身體上覆蓋著一層物質。具體是什么我不想細說,大部分其實都是血,還有一些羊水,以及在子宮里保護孩子不受感染的胎脂,一種類似蠟一樣的東西。孩子出生后有人會建議你給他們清洗一下。我還記得一個護士在佩內洛普出生一天左右嘗試教我們怎么在浴盆里給孩子洗澡。我們當時很仔細地看了,但感覺換成自己肯定還是不會洗,還是等她長大了自己洗吧。就這樣撐了兩周,最終還是敗給了她小拳頭上臟兮兮的奶漬。我至今還記得那次洗澡,那個嚇傻了的小寶寶估計直到現在都還沒原諒我們。在過去,在孩子剛出生甚至還沒遞給媽媽的時候就給他洗澡,其實是很普遍的做法。后來不這樣做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嬰兒出生之后讓他迅速和母親肌膚接觸,讓母親和嬰兒單獨相處幾小時,變成了一種越來越普遍的做法。母嬰肌膚接觸的其中一個好處似乎是刺激母親乳汁分泌。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率也隨著推遲幾小時再給新生兒洗澡而增加。既然沒有一個迫切需要給孩子洗澡的原因,等一會兒再洗也沒有問題;另一個原因是擔心洗澡會影響嬰兒的體溫。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們還不能很好地調節(jié)自己的體溫。給孩子洗澡,尤其是把他從水里濕漉漉地抱出來的時候,可能會讓他著涼。沒有什么數據可以證明這個說法。那些關注了新生兒洗澡的研究也沒有發(fā)現洗澡對孩子體溫會有持續(xù)的影響。但有一些數據表明,用海綿給嬰兒洗澡會讓孩子的體溫在洗澡時以及洗完后的短期內發(fā)生變化,因為用海綿洗澡的時候,孩子濕漉漉地裸身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更長。體溫變化本身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有可能會被家長誤解成感染,從而導致其他不必要的醫(yī)學干預。因此用澡盆給孩子洗澡是醫(yī)院的通行做法。洗澡不是壞事,但除了一些可以基本排除的因素,我們也沒發(fā)現什么特別的原因需要給孩子洗澡。用布就可以擦掉孩子身上大部分的血跡,芬恩當時在醫(yī)院就沒洗澡,我們也按照之前他姐姐的“家庭傳統(tǒng)”等了兩周才給他在家洗了澡。沒發(fā)生什么糟糕的情況,但鑒于芬恩在洗澡時被嚇得不輕的樣子,杰西仍然覺得我們給他洗早了。割包皮男性割包皮是通過手術把陰莖前部的部分皮膚去除。割包皮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古埃及,直到如今在很多社會中這種做法還是很普遍,至于為什么需要割依然不是很清楚。目前流傳著很多說法,其中最有意思的據說是有個國家的領導人生下來沒有包皮,所以他就命令國內所有的男性也都割掉。不同地方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會給男孩割包皮。對男孩幾歲需要割包皮說法也不一,有些地方依據傳統(tǒng)把割包皮作為男孩青春期伊始的一種儀式,在美國,通常就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割包皮。猶太人在孩子8天大的時候會舉行割禮給孩子割包皮。除了割禮這樣的傳統(tǒng)做法,你的孩子可能在出生回家之前或之后的幾天內就得割了。原則上來說,一旦你確定孩子的陰莖功能正常(通常是看他們第一次小便的情況),就差不多可以割了。割包皮不是必需的手術,不是所有人都會這么做,歐洲人就不割包皮。盡管近幾年割包皮的比率逐年下降,美國還是有普遍給男孩割包皮的歷史。1979年美國大約65%的人割了,2010年的時候降到了58%。如果你信仰的宗教要求割包皮,你很有可能就要給自己的孩子割。但對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割不割是一直被爭論的關乎孩子健康的問題。有些人強烈反對,認為割掉身體上的任何部位都可能會有風險;也有人支持,說這樣對身體有好處。直到如今爭論依舊非常激烈,我們還是看看數據怎么說,也許能幫到我們。和很多其他手術類似,割包皮的主要潛在風險是感染。但其實嬰兒在醫(yī)院里割包皮被感染的風險很小,一個很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顯示,大約1.5%的嬰兒可能會因為割包皮發(fā)生輕微感染,幾乎沒有發(fā)生過嚴重感染的情況。這些數據來自一個囊括了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的研究,在美國的話即使是輕微的感染都不太可能發(fā)生。另一個風險被稱為“審美風險”:殘留在陰莖前部的皮膚很有可能以后需要進行更多的手術去除。盡管這個風險看上去比感染要大,但我們不太清楚這種狀況究竟有多普遍。比較少見的風險還有尿道口狹窄,也就是尿道管被壓迫導致排尿困難。因為這種情況在割了包皮的男孩當中更普遍,所以這多半跟割包皮有關,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尿道口狹窄是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的,有限的證據表明,孩子割完包皮以后半年內,在陰莖上涂抹凡士林可以預防尿道口狹窄。還有一些人(尤其是反對割包皮的人)認為割包皮會導致陰莖敏感度下降,但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個說法。有幾個關注了男人(這些人當中有的割了包皮有的沒有)陰莖敏感度的小型研究(研究者的做法是用某個物品觸碰男性的陰莖)顯示的結果也不完全一致,大概的結論就是:無論割包皮還是沒割,男人都不太喜歡別人觸碰他們的陰莖。以上是有關割包皮存在哪些風險的討論,割包皮似乎也有好處。第一個就是可以預防尿路感染,割了包皮的男孩子不太容易被感染。大約1%的沒割包皮的男孩會在兒童時期發(fā)生尿路感染,同比之下大約只有0.13%割了包皮的男孩會發(fā)生感染。因為這個差別非常顯著,所以大家覺得割包皮好像真的能起到保護作用。但我還是要提醒你,這種好處單從數字層面來講沒有太大意義,你得把100個男孩的包皮全割了才能預防一例尿路感染。沒割包皮的男孩也有可能會包皮過長,也就是陰莖前部的皮膚不能往后褪。這種情況就要進行相應的治療了,通常需要涂抹類固醇藥膏,或者等孩子年齡大些再去把包皮割了??傮w來說,只有1%~2%的男孩長大之后可能還會因為上述情況需要割包皮,所以這很少見,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最后兩個給孩子割包皮的好處是降低感染艾滋病或者其他性病以及患陰莖癌的危險。在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研究當中,很多數據表明割了包皮的非洲男性患艾滋病的風險小很多,但這個結論是基于艾滋病是通過異性性交傳染的前提而得出的。在美國,艾滋病的傳染途徑多發(fā)于同性性交或者使用注射器吸毒。我們還不清楚割包皮能不能在同性性交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降低艾滋病的傳染風險,但割包皮肯定不會防止那些使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患上艾滋病。陰莖癌就更少見了,大約每10萬人才會有一例。陰莖癌的比率在沒割包皮的男孩中相對高一些,尤其是那些在孩童時期就包皮過長的孩子。但即使再高的風險比率,最終也只會影響很少一部分人。美國兒醫(yī)協(xié)會聲稱割包皮利大于弊,但同時他們也指出割包皮的優(yōu)缺點都很有限。最終的決定通常是取決于父母的偏好,有些父母給孩子割包皮是出于文化原因,另外一些則是希望自己孩子的陰莖看上去特別一些,這些都是正當原因。如果你決定給孩子割包皮,那就要考慮如何緩解孩子的疼痛。人們通常覺得小孩子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如大人,所以很多時候割完包皮不給孩子使用任何止痛措施,頂多就喂點糖水。這是大錯特錯的,實際上嬰兒如果在割包皮時感覺很痛,在他們4至6個月左右打疫苗的時候,對疼痛的感受會更加糟糕??紤]到這些情況,現在醫(yī)生普遍建議給嬰兒割包皮的時候多少使用一些止痛措施。最有效的是一種叫陰莖神經阻滯的止痛藥(通常稱為DPNB),在手術開始前把止痛藥從孩子的陰莖底部注射進去,兒科醫(yī)生也許還會配合使用涂抹的麻醉藥膏來緩解疼痛。血液和聽力測試醫(yī)生和護士會趁你還未出院的時候給孩子再做兩個測試:血檢和聽力測試。新生兒血檢可以用來篩查很多病癥。篩查的病癥數目會不一樣,具體取決于你居住在美國的哪個州——加利福尼亞州比較多,有61種。篩查的情況大多和孩子的新陳代謝有關,醫(yī)院會測試孩子消化某種特定蛋白質的能力以及體內產生酶的能力。這種篩查方式和很多其他病癥的檢測方式類似,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苯丙酮尿癥。這是一種可遺傳的基因疾病,大約每10000個新生兒中會出現1例?;颊唧w內因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導致食物中的氨基酸無法轉化。因為蛋白質里含有大量的苯丙氨,所以患者必須保持低蛋白的飲食習慣。一旦蛋白質在體內(包括大腦)淤積,會導致嚴重的智力障礙甚至死亡。如果孩子被確診苯丙酮尿癥,就需要對他們的飲食進行調節(jié),避免產生嚴重后果。如果沒有在孩子出生后盡快確診,孩子隨時可能會因為進食(母乳和配方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導致腦損傷。不篩查就不知道,等知道的時候一切都晚了。類似這樣的測試在孩子出生之后尤其重要。這些測試只需在孩子的腳上采一點血樣,對他們絲毫沒有影響。如果你的孩子沒有任何需要擔憂的問題(目前為止很可能是這樣),你以后根本都不會再聽到這種病癥。醫(yī)院的人還會用一個巨大且復雜無比的機器給孩子做聽力測試,有時候他們會推著儀器進來,有時候會要求你去另外一個房間測試。聽力障礙在新生兒中相對普遍一些,每1000個嬰兒當中可能會有1至3個出現這種情況?,F在早期的聽力篩查越來越受重視,這樣就可以早點對孩子進行干預(比如使用助聽設備),從而改善他們的語言發(fā)育,減少后面需要的干預。你可以想象,給小孩做聽力測試不同于大人,他們不會在聽到“嗶——”的一聲的時候就舉手示意,孩子大多會處于睡著的狀態(tài)。做測試的時候,醫(yī)生會在孩子頭部以及耳廓那里使用感應器,感應器會監(jiān)測在一個聲音發(fā)出的時候孩子的中耳以及內耳區(qū)域是否有反應。這些測試的準確率還不錯(大約能有85%),但同時也會有假性的情況出現。有一些數據表明大約4%的孩子沒有通過測試,但其實當中只有0.1%~0.3%的孩子確實存在聽力障礙。如果沒有通過測試,孩子通常需要去一個正式的聽力中心接受治療,如果家長想盡早解決問題,這樣做是有好處的;但同時我們應該記住,很多沒有通過測試的孩子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通過,最好讓醫(yī)生再測一遍。母嬰共處一室生完孩子在醫(yī)院的這幾天你會經??吹胶⒆?,問題在于你是否愿意每時每刻都看到他。生孩子很累,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和剛出生的孩子一起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前醫(yī)院的護士有辦法讓母親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好讓母親能恢復一下體力,休息幾小時。但現在不像以前那樣了,過去的幾十年里,很多親子型的醫(yī)院陸續(xù)出現。我們當然希望所有的醫(yī)院都是親子型的,但親子型的醫(yī)院有更多細節(jié)需要遵守,尤其是一個被稱作“十個要點計劃”的守則,目的是用來提高母乳喂養(yǎng)的比率。這些要點包括:除非醫(yī)療需要,不得給孩子喂配方奶;不可以使用奶嘴;給所有的待產孕婦普及母乳的好處等。在這里我對母乳喂養(yǎng)先不做贅述,因為后面會講到,還有就是避免使用奶嘴這個十分有爭議的做法,我在后面也會細講。除了這些建議以及避免使用配方奶之外,另外一個親子型的醫(yī)院必須施行的規(guī)則就是母嬰共處一室。也就是除非有醫(yī)療上的原因導致嬰兒必須待在別的地方,母親和嬰兒必須24小時待在一起。對你來說這可能棒極了!誰不想和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當然很美好。當我生了芬恩之后,我們必須24小時都待在有一張巨大病床的病房里面。(婦嬰醫(yī)院想得太周到了?。┠莻€床大到我和杰西可以同時睡在上面,我們輪流休息,孩子睡中間?,F在想起來,我覺得這是芬恩生命最初的24小時絕佳的開場方式;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做法也有些讓人費解。在恢復病房里,你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會睡在你床旁邊的小搖籃里,這種安排讓人更加不舒服。嬰兒會發(fā)出各種奇怪的聲音,和他在一起母親根本沒辦法休息。在我生女兒之前,一個準媽媽告訴我說可以把孩子送到育嬰室去,哪怕讓孩子在那里待幾小時都好,這樣我就可以休息一會兒了。(我當時就這么做了,芝加哥的普倫蒂斯醫(yī)院那時還達不到親子型醫(yī)院的標準。)很多人不太贊同母嬰同處一室這個規(guī)定,我也覺得這些完全不考慮產婦自己的想法的規(guī)定挺讓人費解的。一方面有數據表明這種做法對一些媽媽會有好處,比如對那些孩子患有新生兒戒斷綜合征的媽媽,母嬰共處確實應該被提倡。如果從這本書的角度出發(fā),我對于評論這個做法本身不感興趣,但我比較關心數據怎么說。在非親子型醫(yī)院分娩的話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和孩子待在一起,或者開始的時候你就考慮好該選哪家醫(yī)院。媽媽們明顯需要權衡的一點就是共處一室意味著你沒辦法睡得很好,但對孩子可能是好的。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個權衡,和孩子待在一起是不是好到可以彌補你睡眠不足帶來的損失?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好處究竟能有多少,所以我們需要數據。母親和孩子待在一起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改善母乳喂養(yǎng)的情況,但其實沒有多少數據支持這個說法。當然了,二者的關聯性是肯定有的:那些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媽媽更可能去母乳喂養(yǎng),但把這理解成因果關系就有點勉強了,因為這些女性本身是很不一樣的。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些想要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更有可能把孩子留在自己的房間,這樣方便她們研究具體怎么操作,母乳喂養(yǎng)可能是母嬰待在一起的原因,而非結果。這方面已有的數據發(fā)現研究結果不太一致。瑞士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對比在親子型和普通(非親子型)醫(yī)院出生的孩子時,親子型醫(yī)院的媽媽更有可能母乳喂養(yǎng)。但我們很難知曉這是因為共處一室還是別的什么原因。這些親子型醫(yī)院有很多特質,研究也無法分清哪些人會選擇入住這類醫(yī)院,而這些人跟是否有母乳喂養(yǎng)的意愿是有關聯的。在研究此類問題的時候,得出結論的一個黃金法則就是隨機性實驗。具體來說就是:首先我們選取一些女性,隨機讓一半的女性和孩子共處一室,另外一半的女性和孩子分開,否則她們就沒有區(qū)別了。因為是隨機取樣,所以我們對兩組的對比結果很有信心。如果共處一室的那組母乳喂養(yǎng)比率更高,那我們就可以把原因歸結于母嬰待在一起,但如果兩組的母乳喂養(yǎng)比率沒什么差別,這就說明也許二者沒有任何因果關系。在共處一室的這個研究里,隨機取樣的有176名女性,樣本一般。研究沒發(fā)現母嬰待在一起對孩子6個月的時候是否被母乳喂養(yǎng)有影響,也沒發(fā)現母嬰共處一室對母乳喂養(yǎng)時長的中位數有任何影響。研究發(fā)現前4天母乳喂養(yǎng)的比率有所增加,但這很難解釋,因為研究者會在固定的時間段內鼓勵其中的一些媽媽進行母乳喂養(yǎng)。因此我不認為這個數據支持共處一室對母乳喂養(yǎng)有利的說法,我們最多可以說不能排除一些因素的干擾。但醫(yī)院認為媽媽沒有理由不去母乳喂養(yǎng),所以即使結果不確定,我們還是應該這么做。但這不完全對,也許有人有很正當的理由不去母乳喂養(yǎng)。生完孩子的女性通常會特別累,住院和在家相比可以得到更多專業(yè)的照料,把孩子送到育嬰室可以讓你充分利用醫(yī)院的便利設施來好好休息,得知數據不是完全站在共處一室這一邊,可以讓很多媽媽放寬心。另外也許共處一室還會有一些風險,很多母親在喂奶的過程中因為太累睡著了,你越累,越得不到休息,就會越容易睡著,從而傷到孩子。大體上來說不論是在家還是在醫(yī)院,母嬰睡在一起是有問題的(在睡眠方式這一章我會細講)。一個2014年的研究記載了18例在醫(yī)院因為母嬰同睡導致的嬰兒死亡和重傷事件。這個研究不足以對這種做法的整體風險程度蓋棺定論,但研究者的目的是收集一些資料和案例來表明這是有可能發(fā)生的。另外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在親子型醫(yī)院出生的14%的嬰兒會面臨因為母親在喂奶時睡著而從床上掉下去的危險,我提醒一下,這不代表14%的孩子真的從床上掉了下去,而是母乳喂養(yǎng)的這部分孩子有可能會掉下去。在我看來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擁有把孩子送去育嬰室?guī)仔r的選擇權和自由,而且你不該為此感到羞恥和難為情。如果母乳喂養(yǎng)對你來說很重要,沒有數據表明把孩子送走幾小時會打亂你的計劃。如果你發(fā)現你和孩子一起睡著了,一定要求助。你想不到的那些事嬰兒體重下降許多新手父母想不到醫(yī)生對新生兒體重的變化如此重視。如果你平安地生下了孩子,接下來和醫(yī)生的大部分對話將會圍繞孩子的體重和喂養(yǎng)展開。你當然希望孩子茁壯成長,而體重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當你產后剛剛開始嘗試喂奶,關于孩子體重的討論會讓人非常抓狂。你感覺自己是個廢物,孩子還在你肚子里的時候成長得非常好,但現在生下來了,你簡直糟透了(你并不糟!這只是你的感覺罷了)。醫(yī)院會時刻監(jiān)測新生兒的體重,每隔12個小時他們就會來測一遍,然后會告訴你大致的變化。我生完女兒的第二天,他們凌晨2點來告訴我她體重下降了11%,我們必須立刻開始給她補充喂養(yǎng)。我當時孤立無援,困得睜不開眼睛,同時又感到莫名其妙,沒有任何頭緒。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就是不要讓丈夫回家休息,或者退一步來說,你最好知道讓丈夫回家會有風險。既然孩子的體重如此重要,那我們就要做好準備。首先我們要知道幾乎所有的嬰兒出生之后體重都會下降,那些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體重掉得更多。這個生理機制很好理解,在子宮里的時候胎兒通過臍帶吸收營養(yǎng)和卡路里,出生以后他們必須要弄清楚怎么吃。對你和孩子來說這個過程比較復雜,最初的幾天你的奶量還沒上來。通乳師也許對你那幾滴神奇的初乳還抱有幻想,但初乳的量畢竟很少,尤其是你生第一胎的時候。你需要謹慎對待嬰兒體重下降這個情況,但同時也不要對人體的這種設計機制過度擔心。監(jiān)測嬰兒體重的初衷是好的,體重下降本身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下降很多就說明喂養(yǎng)上可能出了問題,比如母乳喂養(yǎng)也許不是很成功,可能孩子沒有得到足夠多的流質,這會讓他們有脫水的危險。脫水的孩子喂養(yǎng)起來會更困難,長此以往會是個惡性循環(huán),理論上來講后果會很嚴重,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監(jiān)測孩子體重就是為了早點發(fā)現問題,這樣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而想要有效監(jiān)測新生兒體重需要清楚新生兒通常體重會下降多少。總體來說我們只想關注超過正常范圍的部分。生物學不會告訴你孩子體重下降10%就代表出問題了,如果大部分孩子的體重會下降10%,那么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了解新生兒體重下降的正常范圍需要數據支持,但直到今天這部分數據都很難找。2015年的時候,一些人用從醫(yī)院獲得的16萬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出生之后每小時體重下降的數據,在《兒科》期刊上發(fā)表了一個很棒的研究。你可以看一下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的數據(配方奶喂養(yǎng)的孩子請看下文),作者還區(qū)分了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孩子(見圖1-1、圖1-2)。橫坐標是嬰兒的年齡(單位是小時),縱坐標是體重下降的百分比。這些線代表的是變化。比如圖1-1最上面的那條線是指體重下降第50個百分位的孩子的體重隨著時間的變化。從這些圖中你可以得出平均的體重下降值以及范圍。比如自然分娩的孩子在出生后48小時的時候體重平均會下降7%,5%的孩子下降了10%甚至更多。至少對一部分孩子來說,體重下降會一直持續(xù)72小時。平均來說,剖宮產的孩子體重下降會更多一些。請注意剖宮產的孩子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能被觀察到的時間更長,因為這些剖宮產的孩子通常會在醫(yī)院待更久(媽媽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圖1–1自然分娩的新生兒體重下降參量表(按出生之后的時間劃分)圖1-2剖宮產分娩的新生兒體重下降參量表(按出生之后的時間劃分)這些圖有什么用處呢?這些數據主要是醫(yī)生(以及父母)用來評估孩子的體重下降與平均的情況相比是怎樣的,下降是不是在正常范圍之內。這些圖告訴我們一個剖宮產的孩子體重應該會下降得多一些,我們不需要對此進行干預或者治療。論文的作者做了一個網站,你可以輸入你孩子的出生時間、分娩方式、喂養(yǎng)方式、出生時的體重,以及目前的體重,這樣你就可以看到他在分布圖上具體是哪個位置。我生完女兒之后,醫(yī)院的標準是如果孩子體重下降超過了10%,就必須給她補充喂養(yǎng)。但你從圖上可以看出,這一標準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重是什么時候測的以及嬰兒的具體情況。體重在出生之后72小時下降10%是正常的,但如果在出生之后12小時的時候下降那就有點嚴重了。這些圖描述的都是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喝配方奶的孩子體重下降會少一些(不像母乳,配方奶什么時候想喝都有),對比來看,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平均在出生48小時的時候體重會下降7%,但喝配方奶的孩子只會下降3%。體重下降超過7%或者8%的非常少見。如果你發(fā)現你的孩子確實超過了正常范圍該怎么辦?通常醫(yī)院會建議你補充配方奶進行喂養(yǎng)或者用捐贈的母乳喂養(yǎng)。過去會讓孩子喝水或者糖水,但那樣不好。如果用上了配方奶,你也許會擔心母乳喂養(yǎng)是不是會變得更加艱難,我當時就非常擔心。這方面沒有什么數據支持,畢竟把補充營養(yǎng)所用的那一丁點配方奶的影響單獨分開來討論比較難。但已有的數據表明,根本沒有必要擔心為了補充營養(yǎng)而使用配方奶會對母乳喂養(yǎng)造成長遠的影響。醫(yī)院很少會建議在孩子出生48小時或者72小時之內使用配方奶,或者進行別的補充喂養(yǎng),可能在那之前你多留意孩子的體重變化會比較有用。如果嬰兒的體重很快開始下降,你應該考慮一下哪里出了問題。最后補充一點:孩子體重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脫水,但你可以自己直接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的情況。如果你的孩子排尿頻率正常,沒有出現口干舌燥的情況,那他很有可能沒什么大礙。相反如果你看到了一些信號,即使他體重還沒下降太多,及時進行補充喂養(yǎng)也會好些。對于嬰兒體重和喂養(yǎng)的過度關注已經足夠讓很多新手父母恐慌了(包括我自己),數據在正反兩方面都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安慰:幅度較大的體重下降可能完全正常,甚至在預期當中。所以別慌,如果你必須補充喂養(yǎng),也別慌,喂就是了。黃疸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當中的很多父母對于整個過程可能出現的各種“驚喜和意外”都做好了準備。畢竟你是剛剛當父母,甚至我這樣一個神經兮兮的人都知道事情也許不會像預期的那樣發(fā)展。比如我們當時就沒買任何可以讓孩子的肚臍暴露在外以便剪臍帶留下的傷口更快恢復的衣服,臨時心急火燎地跑去塔吉特(Target,美國僅次于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百貨集團)買東西簡直是家常便飯。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已經輕車熟路了。在生芬恩之前,我認為自己這一次準備好了:我買了合適的衣服,搖籃也買了,我甚至準備好了嬰兒體重圖表以防萬一。我肯定自己不會對可能采取的醫(yī)療措施或者其他問題毫無準備,很好笑對不對?我們到家兩天之后,芬恩的醫(yī)生打電話告訴我說他有黃疸。我趕忙給他穿上冬天的熊熊外套去醫(yī)院住了一晚上。這件事說明我并沒從自負中得到任何教訓,一直會有我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黃疸是一種肝臟無法分解從紅血球中分離出來的膽紅素的癥狀。不僅是小孩,我們每個人的肝臟都需要分解這些物質,所以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有可能得黃疸。嬰兒更容易得黃疸有很多原因。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紅血球的數量更多,因此肝臟分解膽紅素的負荷更重。此時肝臟還未完全成熟,無法把如此高負荷的膽紅素代謝到消化系統(tǒng)里。還有就是剛出生的那幾天,嬰兒普遍吃得不多,所以膽紅素就遺留在了消化系統(tǒng)里,又通過身體吸收回血液里去。如果膽紅素濃度過高,那神經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意思就是大腦會中毒),所以在極端情況下黃疸是個很兇險的病癥。嚴重的黃疸如果不治療的話會演變成核黃疸,造成永久腦損傷。確實很可怕,所以我們要嚴肅對待黃疸。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即使不治療,黃疸都不會演變成核黃疸。黃疸太普遍了,尤其是在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當中更為普遍:大約50%的新生兒多少都會有黃疸。需要注意的是從黃疸到腦損傷不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當膽紅素濃度處于較低或者中等水平,它無法跨越血液到達大腦,因此根本沒有破壞力。用相對風險值來說,美國每年大約只有兩到四例核黃疸,但每周就有成千上萬的嬰兒因為黃疸需要治療。治療黃疸的手段也比較激進,醫(yī)生會對很多哪怕會自行恢復的新生兒進行積極治療,以避免任何一例腦損傷的出現。所以如果激進治療是通行的靠譜做法,你不用太擔心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黃疸的主要癥狀就是嬰兒的皮膚會發(fā)黃(取決于孩子本身的膚色,有時也許看起來更像橙色)。孩子皮膚發(fā)黃也不意味著需要治療,顏色本身不能成為診斷的標準。我女兒出生4天后檢查的時候,我們的兒科醫(yī)生李醫(yī)生說:“有人會說她看上去皮膚有點黃,但你們別擔心?!睂芏嗪⒆觼碚f,隨著他們慢慢開始吃東西,慢慢長大,黃疸會自行消失。黃疸是否到了需要治療的程度取決于檢查的結果。許多醫(yī)院會先用一種特別的燈去照一下,透過皮膚來估測體內膽紅素的水平,之后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血檢確認膽紅素的濃度。他們也許會跳過燈照這一步直接要求血檢,這個檢查不需要很多血,通常就在嬰兒的腳上扎一針取點血樣。檢查結果是以數字的形式呈現(比如11.4或者16.1),數字越大表示情況越不好。與嬰兒體重下降類似,如何解讀這些數字取決于嬰兒的年齡。出生后的幾天,膽紅素的水平通常都會提高,所以醫(yī)生會依據孩子的年齡來對比你的孩子和正常范圍的數字。醫(yī)生需要做的一個關鍵決定是膽紅素的水平是否高到需要燈照治療——也就是藍光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需要把嬰兒脫光(只留一塊尿布),遮上眼睛,放到一個發(fā)著藍光的盒子里。這個光會把膽紅素分解成其他物質通過尿液排出。根據嚴重程度以及孩子對光照治療的反應,他們待在盒子里的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中間你可以把孩子抱出來喂奶)。醫(yī)生通過每天一次(或許更頻繁)的血檢來更新情況。一般來說,高濃度的膽紅素是有害的,但是有多高就需要治療了呢?答案依據孩子的年齡和其他的一些情況有所不同。具體來說,醫(yī)生會首先看一下孩子是低風險(妊娠周期超過38周或者不足38周但健康)、中等風險(妊娠周期36至38周且健康,或者超過38周且伴隨其他癥狀)還是高風險(妊娠周期36至38周且伴隨其他癥狀)。一旦他們確認了風險程度,醫(yī)生會用類似之前的那種圖表來決定孩子是否需要燈照治療。如果膽紅素超過了標準線,那就要開始燈照。圖1-3適用于低風險的嬰兒。比方說一個出生72小時的孩子如果膽紅素超過了17毫克/分升,那就需要治療了。對于高風險的孩子來說,標準線會設置得低一些,醫(yī)生也會采用更激進的治療方法。和專門有個網站檢查嬰兒體重下降類似,也有個網站會告訴你根據膽紅素的水平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治療黃疸,這是給醫(yī)生用的,但你如果好奇也可以看一看。值得一提的是圖1-3低風險新生兒膽紅素水平和燈照治療標準(按孩子年齡劃分)這種指標是隨著時間在變化的,截止到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有人建議應該把指標修改得稍微寬松一些,黃疸的治療也應該更溫和一些。如果你正面臨這個情況,你可以問一問醫(yī)生他們在用哪個指標。非常嚴重或者未被治療的黃疸很少會需要除燈照之外的其他治療手段。最后一步就是換血,把嬰兒自身的血換掉。這個過程可以救命,但只要監(jiān)測及時得當,很少會嚴重到這一步。有些孩子會更容易得黃疸,比如純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亞裔嬰兒或者和母親血型不同的嬰兒。血液失調會讓新生兒黃疸惡化,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跟分娩過程中出現胎兒挫傷一樣,嬰兒體重過度下降也是一個危險因子?;叵肫饋矸叶鞯慕洑v不應該那么讓我們驚訝,畢竟他出生的時候受到擠壓還比較嚴重,出來的時候渾身又扁又紫。一個小提醒:讓我們回到產房當孩子出生之后,通常在你離開產房之前會有幾項干預措施要做。這包括延遲剪臍帶,注射維生素K來提高血凝,給孩子的眼睛上藥,預防嬰兒感染母體的性病病毒。這些干預在我上一本書的最后一章談到了一些,但因為這些也出現在分娩之后,所以這里我簡單回顧一下。先別急著剪臍帶孩子還在母親肚子里的時候是通過臍帶跟母體連接的。分娩結束后,臍帶需要剪掉,但關于什么時候剪臍帶有爭論,是按通行做法那樣立刻就剪掉,還是等幾分鐘讓嬰兒從臍帶里再吸收一些血液之后再剪呢?后者被稱作“延遲剪臍帶”,這么做的理由是認為孩子重新吸收胎盤中的血液是有好處的。對于早產兒,有很多數據表明應該別急著剪臍帶,隨機實驗表明這樣做的其中一些好處包括提高孩子的血容量、減少貧血以及換血的可能。對于足月的孩子,盡管結果不是完全一致,數據也是大部分支持延遲剪臍帶的。延遲剪臍帶尤其能降低孩子貧血的風險,增加鐵元素,但也會增加黃疸的風險??偨Y一下,數據的建議是: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別急著剪臍帶。注射維生素K幾十年來,通過在嬰兒出生之后的幾小時內給他注射維生素K來防止出血異常是醫(yī)院的通行做法。有1.5%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周里因為維生素K偏低導致出血,另外,維生素K過低跟比較少見的嚴重出血異常也有關聯。維生素K補充劑可以預防出血。20世紀90年代,曾經出現過關于注射維生素K可能導致兒童患癌的短期爭議。這種說法來源于一個很小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很有問題,之后的追蹤研究也否認了二者的關聯。因此注射維生素K沒有任何已知的危險,但是好處卻有很多(我的醫(yī)學編輯亞當拜托我一定要提醒各位家長給孩子注射維生素K)。用在眼睛上的抗生素如果母親有未治療的性病,尤其是淋病,并且孩子是自然分娩的,很有可能嬰兒會因為感染而失明。因此醫(yī)院必須給新生兒使用抗生素眼膏,這樣可以預防大約85%~90%的嬰兒感染,而且這種做法沒有任何已知的壞處。這種做法的原因其實很少見,因為所有的孕婦都會先檢測性病,如果有的話會接受相應的治療。如果你知道自己肯定沒問題,其實沒有必要給孩子使用抗生素,而且在很多州你可以選擇不用。本章要點◆早期給新生兒洗澡沒什么必要,但也不至于有害。用浴盆洗比用海綿洗更好?!艚o孩子割包皮有一些好處,但同時也有小風險。最終的決定通常是看個人偏好?!裟笅牍蔡幰皇覍δ溉槲桂B(yǎng)沒有什么令人信服的作用(無論作用是好是壞)。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決定和孩子一直待在一起,千萬別和孩子一起睡著?!魬摃r刻監(jiān)測嬰兒體重下降的情況,并和預期進行對比,你可以去這個網站查詢:?!酎S疸是通過血檢來監(jiān)測的,如果結果超過了正常范圍應該治療,你可以去這個網站查詢:。◆普遍建議是別急著給孩子剪臍帶,尤其是早產兒;維生素K補充劑是很好的,應該用;用在眼睛上的抗生素對多數孩子來說沒什么必要,但在某些州這是必須的步驟,這么做沒有什么已知的壞處。PreerG,PisegnaJM,CookJT,HenriAM,PhilippBL.Delayingthebathandin-hospitalbreastfeedingrates.BreastfeedMed2013;8(6):485–90.NakoY,HarigayaA,TomomasaT,etal.Effectsofbathingimmediatelyafterbirthonearlyneonataladaptationandmorbidity:Aprospectiverandomizedcomparativestudy.PediatrInt2000;42(5):517–22.LoringC,GregoryK,GarganB,etal.Tubbathingimprovesthermoregulationofthelatepreterminfant.JObstetGynecolNeonatalNurs2012;41(2):171–79.WeissHA,LarkeN,HalperinD,SchenkerI.Complicationsofcircumcisioninmaleneonates,infantsandchildren:Asystematicreview.BMCUrol2010;10:2.WeissHAetal.Complicationsofcircumcisioninmaleneonates,infantsandchildren.VanHoweRS.Incidenceofmeatalstenosisfollowingneonatalcircumcisioninaprimarycaresetting.ClinPediatr(Phila)2006;45(1):49–54.BazmamounH,GhorbanpourM,Mousavi-BaharSH.Lubricationofcircumcisionsiteforpreventionofmeatalstenosisinchildrenyoungerthan2yearsold.UrolJ2008;5(4):233–36.BossioJA,PukallCF,SteeleS.Areviewofthecurrentstateofthemalecircumcisionliterature.JSexMed2014;11(12):2847–64.Singh-GrewalD,MacdessiJ,CraigJ.Circumcisionforthepreventionofurinarytractinfectioninboys:Asystematicreviewofrandomisedtrialsandobservationalstudies.ArchDisChild2005;90(8):853–58.SorokanST,FinlayJC,JefferiesAL.Newbornmalecircumcision.PaediatrChildHealth2015;20(6):311–20.BossioJAetal.Areviewofthecurrentstateofthemalecircumcisionliterature.DalingJR,MadeleineMM,JohnsonLG,etal.Penilecancer:Importanceofcircumcision,humanpapillomavirusandsmokingininsituandinvasivedisease.IntJCancer2005;116(4):606–16.TaddioA,KatzJ,IlersichAL,KorenG.Effectofneonatalcircumcisiononpainresponseduringsubsequentroutinevaccination.Lancet1997;349(9052):599–603.Brady-FryerB,WiebeN,LanderJA.Painreliefforneonatalcircumcision.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04;(4):CD004217.Wroblewska-SeniukKE,DabrowskiP,SzyfterW,MazelaJ.Universalnewbornhearingscreening:Methodsandresults,obstacles,andbenefits.PediatrRes2017;81(3):415–22.MertenS,DratvaJ,Ackermann-LiebrichU.Dobaby-friendlyhospitalsinfluencebreastfeedingdurationonanationallevel?Pediatrics2005;116(5):e702–8.JaafarSH,HoJJ,LeeKS.Rooming-infornewmotherandinfantversusseparatecareforincreasingthedurationofbreastfeeding.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6;(8):CD006641.LipkeB,GilbertG,ShimerH,etal.Newbornsafetybundletopreventfallsandpromotesafesleep.MCNAmJMaternChildNurs2018;43(1):32–37.ThachBT.Deathsandneardeathsofhealthynewborninfantswhilebedsharingonmaternitywards.JPerinatol2014;34(4):275–79.LipkeBetal.Newbornsafetybundletopreventfalls.FlahermanVJ,SchaeferEW,KuzniewiczMW,LiSX,WalshEM,PaulIM.Earlyweightlossnomogramsforexclusivelybreastfednewborns.Pediatrics2015;135(1):e16–23.SmithHA,BeckerGE.Earlyadditionalfoodandfluidsforhealthybreastfedfull-terminfants.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6;(8):CD006462.CommitteeonHyperbilirubinemia.Managementofhyperbilirubinemiainthenewborninfant35ormoreweeksofgestation.Pediatrics2004;114(1):297–316.ChapmanJ,MarfurtS,ReidJ.Effectivenessofdelayedcordclampinginreducingpostdeliverycomplicationsinpreterminfants:Asystematicreview.JPerinatNeonatalNurs2016;30(4):372–78.McDonaldSJ,MiddletonP,DowswellT,MorrisPS.Effectoftimingofumbilicalcordclampingofterminfantsonmaternalandneonataloutcomes.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3;(7):CD004074.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CommitteeonFetusandNewborn.ControversiesconcerningvitaminKandthenewborn.Pediatrics2003;112(1Pt1):191–92.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CommitteeonFetusandNewborn.ControversiesconcerningvitaminK.第二章等等,你要我把TA帶回家?我對佩內洛普回家之后起初的那幾個星期記憶尤為清晰。其中一個場景是她大約3周大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再也沒法好好休息了(其實不完全對),于是坐在地下室的沙發(fā)上號啕大哭。我還會想起剛到家的時候,佩內洛普在路上睡著了。我拎著車載座椅從后門進去,進門之后我把座椅放下,記得當時自己在琢磨:我該怎么辦?把她抱出來會弄醒她的。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對當下發(fā)生了什么事的不確定性(好消息是這種不確定性在你以后生二胎的時候會相對減輕),這些小顧慮能徹底把你擊垮。你累壞了,但你還得面對從未遇到過的挑戰(zhàn),所以當情況變得有點抓狂的時候,讓自己稍微犯個懶吧,別管那么多了。比如我們出院的時候醫(yī)生囑咐我們給佩內洛普戴上手套,這樣她就不會抓傷自己。當我母親來看我們的時候,她說戴手套的話孩子永遠都不知道怎么用手?,F在回憶起來,我無法相信給孩子戴手套這件事能讓當時的我如此激動又煩躁。當我回頭看自己當時的筆記,我發(fā)現一篇題為“因為手套造成的新生兒損傷:極其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報告和文獻回顧”的論文。很明顯這是唯一一篇我能找到的因為戴手套讓孩子受傷的論文,文章說手套會傷著孩子,而不是保護孩子不受傷。文章報道了自20世紀60年代起發(fā)生的20起因手套導致嬰兒受傷的事件,我覺得這可以充分說明這種傷害極其少見。我找不到任何數據表明孩子會因為戴手套而學不會用手。盡管它可能會阻礙孩子的正常發(fā)育或者讓孩子受傷,最終我們還是給她戴了手套。我媽來看我的時候還堅稱我不該過度地上下樓梯走動(跟醫(yī)生的建議完全相反),我真的不愿意再相信她了。這本書(我覺得所有的書)不可能去回應所有可能出現的讓人憂心的狀況,有些問題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比如有沒有辦法把白色連體衣上孩子的大便污漬去除?這種需要去問老人的問題我不會在這回答。這一章里面,我會討論一些孩子到家之后即刻會出現的憂慮:關于接觸細菌、維生素D滴液、嬰兒腸絞痛,以及收集孩子數據的價值(抑或沒有價值)。這些問題可能看上去無足輕重,但對于新手父母來說也許意義非凡。拿“囚徒困境”——也就是襁褓舉個例子。你沒辦法復制護士裹的襁褓當護士把你的孩子抱走之后,十有八九她們會把孩子用毯子包得像墨西哥卷餅一樣給你送回來。醫(yī)院護士給包的襁褓簡直就是為孩子專屬定制的緊身衣,沒有一個孩子能成功逃脫。她們也許在你出院的時候會送幾條醫(yī)院的毯子給你。在你走之前,護士會教你怎么裹襁褓,看上去非常簡單!疊一下,再疊一下,掖進去,再疊一下,再掖進去,然后再掖,然后就弄好啦!當你自己在家嘗試的時候,你發(fā)現幾乎沒辦法復制那個襁褓。你能把孩子裹起來,但是3分鐘后,他的胳膊就伸出來了,然后其他就全散開了。你在想究竟是先疊然后再掖,還是先疊然后掖然后再疊,還是先掖再疊然后再掖,等等,是不是中間還有個什么步驟來著?還是我記錯了?我建議你從我們這些前人曾經犯過的錯誤當中學習一下。如果你想用襁褓,你就不能用普通的毯子,醫(yī)院的護士可以用普通款的,但你不行。幸運的是商家已經替你解決了問題。市面上有很多種毯子能成功地把你的孩子裹起來,而且還不會散開。關鍵在于這些毯子可以不用疊就能把孩子裹起來,比如它們通常使用了很多的布料又或者是有可以系緊的地方,我們當時用的叫作“神奇毛毯”。當然,你也許會問為什么要使用襁褓,是有什么特別的原因還是只是覺得孩子被裹起來顯得更可愛一些?裹襁褓據說可以改善孩子睡眠,減少哭泣。如果是真的,那這些完全是使用襁褓的好理由,因為孩子大多都會哭鬧,不肯好好睡覺。好消息是這一說法不難求證,因為睡眠是個短期結果。研究者可以觀察使用和沒使用襁褓的同一個孩子,這可以避免因不同家長育兒方式的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舉個例子:一個研究追蹤了26個月齡不足3個月的嬰兒,研究者把孩子們帶到睡眠實驗室,然后觀察他們在使用和沒用襁褓的時候有什么區(qū)別。他們用了一種可以監(jiān)測嬰兒活動的特殊襁褓,但其實就是個帶拉鏈的袋子,因為研究者也不會裹襁褓。除了感應器之外,他們還用攝像機記錄了嬰兒在睡眠中具體的表現。這個研究強有力地證明了使用襁褓帶來的好處。使用襁褓的孩子整體的睡眠時間更長,快速動眼期也更久。這個研究也揭示了背后的原理:襁褓能促進睡眠是因為它可以減少覺醒的發(fā)生。使用了襁褓的孩子跟沒使用襁褓的孩子同樣更容易有第一階段的覺醒反應(以孩子打哈欠作為參照指征),但是與沒使用襁褓的孩子相比,使用了襁褓的孩子不太容易由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的驚跳或者第三階段的徹底清醒。襁褓中的某樣東西阻止了第二和第三階段的發(fā)生。這些效果非常顯著,研究發(fā)現如果孩子沒使用襁褓,一個哈欠50%的情況下會轉變成覺醒反應,而如果他們使用了襁褓,這個概率會減少到20%。之后的觀察數據以及統(tǒng)計研究進一步佐證了此類實驗結果。襁褓也許還可以安撫孩子的哭泣,尤其是那些早產兒或者神經系統(tǒng)有問題的嬰兒。一些關注嬰兒腦損傷或者新生兒分離綜合征的小研究里發(fā)現,持續(xù)使用襁褓可以減少孩子哭泣的情況。襁褓對那些愛哭的健康嬰兒是否會有同樣的效果還不清楚,但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使用襁褓也存在一些擔憂和顧慮。在那些崇尚一直把孩子裹在襁褓里的文化環(huán)境中(比如把孩子系在搖籃板上),嬰兒很可能會有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的危險,如果不治療,髖關節(jié)的骨頭會變得松松垮垮并導致長期的疼痛和行動困難。盡管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可以通過矯正來治療,但這可不是小毛病。如果孩子大腿根部沒辦法彎曲,患病的危險就會增加,所以確保孩子在襁褓中還能活動雙腿非常重要,大多數標準化的襁褓產品都有這樣的設計。有時候你也會聽到襁褓和嬰兒猝死綜合征有關的討論。數據上來看這好像不是真的,只要你讓孩子以仰面朝上的姿勢入睡(無論如何你都該這么做)。那些使用襁褓并且趴著睡的嬰兒和只是趴著睡的嬰兒相比有更高的猝死風險,這里重要的是你不能讓孩子趴著睡,跟用不用襁褓無關。最后,有人會擔心使用襁褓會不會捂著孩子。假如你使用的襁褓材質很厚,房間溫度很高,襁褓又一直裹到孩子的頭那里,尤其是他們病了的時候,理論上來講這是有可能的。但在正常的環(huán)境下這種風險不是很高。但最終你還是需要撤掉襁褓,一旦孩子會翻身了,你就絕對不能再使用襁褓了,因為你肯定不希望孩子裹著襁褓趴著睡。即使你的孩子還不會翻身,但隨著他們長大,力氣越來越大,他們也會開始掙脫襁褓的束縛,即使這些襁褓的制造商都號稱孩子絕對沒法逃出去,早上起來你還是會發(fā)現他們從襁褓里“溜了出來”。說到這,你也許不得不丟掉襁褓了。孩子可能因為用習慣了所以剛開始會哭鬧幾天。我兒子當時是因為家里突然停電必須停用襁褓,那時他只是稍微哭鬧了一小會兒,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堅決反對一直使用襁褓??摁[的嬰兒就像得了腸絞痛大多數家長,尤其是養(yǎng)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都覺得孩子太愛哭了,我就是這么想的。開始的那幾個月,佩內洛普在每天下午5點到8點之間會變得特別敏感,那段時間簡直沒辦法哄她。我會抱著她樓上樓下地走,又蹦又跳,有時候我也無奈地跟著哭。有一次在酒店我也是這么做的,樓上樓下來回走,懷里的佩內洛普大聲號哭,我真希望當時沒人住在那里。這段經歷讓人筋疲力盡(長時間的蹦跳導致我都長出了肌肉)、極度沮喪。為什么我哄不好?周圍的人還在我耳邊喋喋不休:“你給她喂奶?。 保ㄒ坏┪覈L試喂奶她就哭得更兇了。)“你跳得快一點!”“你跳得慢一點!”“你跳的幅度再大些!”“你不能跳啊!”“你要邊跳邊搖!”……我母親和我婆婆說我和杰西當年也是這樣。我婆婆喬伊斯說她當年生完杰西出院時,護士說了句“祝你好運嘍”。所以這是遺傳或者隔代復仇嗎?我生佩內洛普的時候31歲,在那之前我的生活中還沒有出現過通過努力依然無法攻克的難題。我想到了一般均衡理論,可是我真的確實沒辦法通過努力去打敗一個哭泣的嬰兒。當下可能會有辦法能讓情況變好一些,但是孩子都會哭,有些還很愛哭,你仍是束手無策。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你的孩子也沒問題。如何知道自己不是唯一的倒霉蛋呢?數據會告訴你。愛哭的孩子通常會被描述成“腸絞痛嬰兒”。嬰兒腸絞痛不是類似鏈球菌咽喉炎的生物學診斷,這是我們用來形容不知道什么原因哭泣不止的嬰兒的通用標簽。普遍認為的腸絞痛嬰兒有3個特征:連續(xù)3周、每周3天以上、每天哭3個小時以上,而且是沒來由地哭。根據這個定義,腸絞痛嬰兒應該很少見。一個收錄了3300個孩子的研究里,研究者們發(fā)現孩子1個月左右的時候,2.2%的孩子符合腸絞痛的3個特征,3個月的時候也差不多。如果你把定義放寬些,比率就會上升。比如你如果只關注每天哭3個小時以上,且1周哭3天以上,超過1周的孩子(好比規(guī)則是3-3-1),每個月差不多有9%的孩子符合這個特征。如果你按家長的描述來統(tǒng)計愛哭的孩子,那大約是20%。這也許不是一個很好的判斷方式,但你起碼能了解到一些父母遇到過的孩子哭鬧的各種經歷。腸絞痛式的哭,不論是否符合定義,對于新手家長來說都是令人壓抑和崩潰的。一部分原因在于這種哭根本沒法停止,它不像是因為餓了哭或者尿布濕了哭,或者因為累了哭。腸絞痛式的哭,嬰兒的背部通常會弓起來,腿部蜷縮彎曲,好像他們的身體正遭受極大的痛苦。如果你的孩子很愛哭,無論是不是真的因為腸絞痛,最重要的是要照顧好你自己。孩子哭鬧是跟產后抑郁和焦慮相關的。父母都需要休息,那就努力找一個休息的辦法,即使這意味著你把孩子丟在搖籃里自己哭幾分鐘,你趁機去洗個澡。他們沒事的,真的,他們沒事。放心地去洗個澡,如果你真的沒法離開他們,打電話給你的好朋友,讓他們來幫你抱一下孩子,或者給那些孩子大一些的媽媽朋友們打電話,她們會幫你的。同時你要明白腸絞痛是有自限性的,它通常在孩子3個月左右的時候慢慢消失。腸絞痛不會一下子就好,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有些做法也許會改善腸絞痛,但鑒于腸絞痛的原因十分不清晰,解決方案也不太好找。很多理論都是從孩子的消化角度出發(fā),比如腸道菌群還未發(fā)育好或者是消化不了乳汁中的蛋白質。雖然這是目前主導的理論,但畢竟都只是理論而已。很多建議是跟這些理論相關的,網上一個比較普遍的做法是使用二甲基硅油,一種促進氣體排放的藥[嘉寶(Gerber)這個牌子賣這種滴液],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東西管用。相關實驗很有限,兩個研究對比了使用該藥物的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表明它對孩子的哭泣沒有任何作用,同樣可以說市面上售賣的其他草本治療藥物比如小黑水都沒什么用。有兩種治療方案對腸絞痛有一些可證的效果。其中一個就是使用益生菌,一系列的研究證明使用益生菌可以減少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的哭泣。這個治療方案也不難,給孩子口服幾滴益生菌即可,Gerber以及其他品牌也生產類似的非處方藥,沒有什么已知的副作用,所以值得你去試一試。另一個已證明可行的治療方案就是調整孩子的飲食,或者換一換配方奶的牌子,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的話,那母親就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盡管防止腸絞痛的配方奶通常會貴一些,但換配方奶還是比較容易操作的,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從豆制配方奶換成水解配方奶(大多數配方奶的牌子,雅培或者美贊臣都有這種版本)。換配方奶有用的數據大多來自一些由奶粉公司資助的研究,如果你愿意,也許這個方法值得試一試。如果你在母乳喂養(yǎng),改變孩子的飲食就有點困難了,因為這意味著要改變你的飲食。有一些數據支持母親應該選擇“低過敏原”膳食的做法。隨機實驗表明母親開始“低過敏原”的膳食之后,嬰兒哭鬧的情況相應減少。低過敏原膳食的標準要求是禁食所有的奶、小麥、雞蛋、堅果,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飲食變化。偏巧我們還不知道是這幾樣食材當中的哪一樣或哪幾樣導致了變化,總體來說與此相關的數據也很有限(這肯定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如果這種膳食有效,通常我們可以很快看到效果,在母親開始改變膳食的幾天內就能看到變化,所以這也許值得你去嘗試一下。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這種做法對媽媽們來說不太友好,說不定還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因為不是人人適用,所以要謹慎推薦給旁人。但媽媽們這個時段也不適合開始探索新的食譜,所以如果你沒得選,還是可以試一試的。不管你做什么,孩子也許還是會沒來由地哭鬧。當下你可能沒法勸服自己,但最終這個情況會消失。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你也會忘記這段惱人的經歷(這也是為什么人們還會想再次懷孕生孩子)。孩子大一些之后你就能明白或者猜到他們哭鬧的原因,首先你要明白緩解自身的壓力和緩解孩子的哭鬧一樣重要。從現在起,記錄孩子的數據當我們抱著佩內洛普出院的時候,醫(yī)生和護士建議我們記錄她排大小便這些事項。如果嬰兒不排尿,她很有可能是脫水了,因此需要密切觀察她的排泄情況。這是個好建議,而且也不難做到。醫(yī)生沒有建議我們做一個表格去記錄數據,但杰西堅持要這么做。杰西的想法是記錄佩內洛普喂養(yǎng)和排泄的所有細節(jié)。下面是她出生后第四天我們的記錄:你會注意到,有幾條關于母乳喂養(yǎng)時間的精準以及粗略的記錄,粗略的是我記的。杰西在這里還做了個小注解:爸爸為孩子喂奶和排便設立了一個非常詳細的數據記錄系統(tǒng),媽媽不如爸爸在記錄時間上那樣精確到分鐘,媽媽喜歡四舍五入。我們這對經濟學家夫妻真是精細到了極致。在孩子兩周大到醫(yī)院檢查時,我們給兒科醫(yī)生看了我們做的數據記錄,她告訴我們不用這么麻煩。當然,那時我們和其他家長相比算是比較業(yè)余的選手,我的朋友希拉里和約翰夫婦設計了一個完整的帶圖表的統(tǒng)計模型來觀察孩子母乳喂養(yǎng)和睡眠時長的關系。對于那些喜愛數據的人來說,能看到白紙黑字的數字是一件非常有誘惑力的事情。你可以找到規(guī)律:有一天孩子睡了7個小時,為什么?是不是因為之前給他喂了23分鐘的奶?下次要不要再嘗試喂23分鐘?收集數據還有一些比較牽強的理由。由于很容易忘記孩子上次是什么時間吃的奶,所以記錄孩子吃奶的時間會有幫助。有一些很好的手機應用可以讓你記錄上次吃奶的時候是哪邊的乳房。我知道你也許會想:我怎么可能會忘記這個?相信我,你記不住的。我當時就在T恤衫上別了個曲別針來提醒我下次吃奶是哪個乳房,我不建議你學我,我不小心戳到自己好多次。在孩子的體重上升緩慢的時候,記錄他們吃奶的頻率和奶量是有用的(更極端的例子是每次喂奶前后都要給孩子稱體重)。但大多數的孩子沒有這個記錄的必要。當孩子慢慢長大,記錄他們吃奶的時間也有助于幫孩子建立一個規(guī)范的日程安排,但是在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周,設立一個喂奶的日程有點不切實際。如果你想用數據做一些好看的圖表,那就去做吧,但要明白這只是你掌控一切的幻覺。接觸細菌能提高免疫力嗎?廣義上有一種理論叫作“衛(wèi)生假說”,我轉述一下大意就是隨著時間推移,過敏以及其他病癥的出現是因為兒童時期沒有能足夠地接觸細菌,孩子小時候多接觸細菌可以幫助提高他們的免疫力系統(tǒng)合理分辨病毒,并且不對已知的病毒過度反應的能力。對此我們沒有結論性的數據來證明這種說法的真?zhèn)?,但有一些針對特定細胞的實驗室研究,和各種病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發(fā)生的概率對比研究支持這種說法。這說明隨著孩子長大,比如幼兒時期之后,沒有必要仍舊像以前一樣把所有的東西都用消毒紙巾擦干凈,也沒必要去餐館的時候帶自己的墊子。你的孩子不太可能會在機場的時候用舌頭舔地板,我的孩子有時候會這么干,但是讓孩子接觸一點細菌也許并無壞處。為此,許多醫(yī)生在嬰兒期之后就會合理放寬孩子對細菌的接觸。但幾乎所有的醫(yī)生都建議你在孩子出生之后的頭幾個月一定要避免接觸任何病菌。一個原因就是孩子越小就越容易被嚴重的疾病感染;另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尤其是出生不足28天的話,對疾病的治療手段會更加激進。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6個月的孩子發(fā)燒了,但看上去沒什么大問題,即使孩子體溫很高,醫(yī)生檢查之后說是病毒感染,他們還是會讓你回家給孩子喂泰諾(退燒藥)、喝水。實際上,除非你極度擔心,很多時候醫(yī)生會說根本不用帶孩子來醫(yī)院。對比來看,如果你兩周大的孩子發(fā)燒了,哪怕體溫不高,你都得帶他們去醫(yī)院。醫(yī)生會給孩子做很多檢查,很可能包括腰椎穿刺、服用抗生素或者住院。面對特別小的嬰兒時,醫(yī)生難以區(qū)分高風險或者低風險的發(fā)熱。孩子在這個時期比較容易感染細菌炎癥,包括非常危險的腦膜炎。大約3%~20%不足一個月大的嬰兒來看醫(yī)生是因為細菌感染,大部分時候是尿道感染,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盡快治療。高風險和難以確診這兩個因素讓激進療法顯得合情合理,但大部分發(fā)燒的孩子其實都沒什么大礙。28天到兩三個月大的嬰兒發(fā)燒的話,如何治療就不好說了。有些醫(yī)生也許還是會按照常規(guī)做腰椎穿刺,盡管相關數據較少,但這么做其實沒有好處。這個月齡或者更小的孩子的治療過程步驟很多也很不一樣。兩個關鍵點就是孩子看上去是不是病了(這聽起來很荒謬,他們當然病了,因為他們發(fā)燒了呀!但假如你是兒科醫(yī)生,你就會明白這個意思),以及是否明顯接觸到了病毒。如果你帶著自己出生45天、發(fā)著低燒但看上去狀態(tài)還好的孩子,旁邊站著在幼兒園已經被傳染感冒的2歲大的哥哥或者姐姐去看醫(yī)生,他們的治療方式肯定會不同于你單獨帶了一個無精打采的生了病的孩子。這跟孩子接觸細菌有什么聯系呢?孩子出生之后接觸細菌,或者更具體來說接觸到生病的孩子,一個很大的弊端是可能會觸發(fā)一系列的治療手段。如果你的孩子確實病了,這些治療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因為被另一個身上有細菌的2歲孩子用手碰了一下而傳染了,很多的治療手段其實都沒什么必要。因此最好是盡一切可能讓孩子遠離身上有細菌的大孩子。當孩子長到3個多月,尤其是他們接種了最初的一系列的疫苗之后,治療發(fā)熱基本上就和給大孩子治療的方法一樣,喂一些泰諾,多喝水,等待退燒。這時候的細菌接觸帶來的弊端最多是讓孩子身體上有些不舒服,而不是大范圍大幅度的激進式的身體檢查和治療。本章要點◆有數據表明使用襁褓可以減少孩子的哭泣,改善孩子的睡眠。襁褓中的孩子能活動腿和屁股很重要?!艉⒆涌薜锰嗟默F象被稱為“嬰兒腸絞痛”。腸絞痛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說它會自行消失。數據表明換配方奶或者改變母親的膳食,或者給孩子服用益生菌會有一些幫助?!羰占⒆拥臄祿苡幸馑迹〉皇潜仨毜?,也不一定有用?!粼缙诰妥尯⒆咏佑|細菌會增加他們生病的風險,醫(yī)生治療一個發(fā)燒的嬰兒所采用的手段會比較激進,通常都要做腰椎穿刺。避免孩子接觸細菌也許是好主意,哪怕只是為了避免這些治療。SunKK,ChoiKY,ChowYY.Injurybymittensinneonates:Areportofanunusualpresentationofthiseasilyoverlookedproblemandliteraturereview.PediatrEmergCare2007;23(10):731–34.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的最佳選擇并非團體最佳選擇?!g者注GerardCM,HarrisKA,ThachBT.Spontaneousarousalsinsupineinfantswhileswaddledandunswaddledduringrapideyemovementandquietsleep.Pediatrics2002;110(6):e70.VanSleuwenBE,EngelbertsAC,Boere-BoonekampMM,KuisW,SchulpenTW,L’hoirMP.S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