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跟蹤檢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跟蹤檢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跟蹤檢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跟蹤檢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跟蹤檢測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10課鴉片斗爭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清政府官員曾要求外商具結(jié)承諾:“懔遵欽定新例,不敢夾帶鴉片。倘查出本船有一兩鴉片,愿將夾帶之犯,聽憑天朝官憲即行正法,船貨全行沒官;若查無夾帶鴉片,應求恩準照常進埔貿(mào)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边@表明當時(A)A.政府對于禁煙看法堅決B.禁煙政策得到各國政府公認C.鴉片貿(mào)易已實現(xiàn)合法化D.走私鴉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權解析:依據(jù)材料“倘查出本船有一兩鴉片……聽憑天朝……正法”可知,當時政府對于鴉片嚴格禁止,禁煙看法堅決,故A正確。材料體現(xiàn)了清政府對鴉片的看法,沒有涉及其他國家對禁煙政策是否認同,故B與材料不符。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對鴉片貿(mào)易嚴格禁止的看法,故C錯誤。“治外法權”又稱領事裁判權,主要涉及一個國家的司法主權。材料中假如夾帶鴉片要受到清朝法律制裁,說明此時列強尚未獲得領事裁判權,故D錯誤。2.近代某不同等條約中規(guī)定:“佛(法)蘭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協(xié)爭吵事務,均歸佛蘭西官辦理。遇有佛蘭西人與外國人有爭吵情事,中國官不必過問。”法國據(jù)此攫取的特權是(A)A.領事裁判權 B.開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國待遇 D.居住及租地權解析:題干也許意思是說,這個不同等條約里面規(guī)定,假如法國在五個通商口岸出現(xiàn)糾紛,應當交給法國官員辦理,法國人與外國人之間的爭吵,中國官員不必過問,這指的是領事裁判權,故選A;B、C、D均與題意不符,故解除。3.馬克思曾說:“事實上從這次海盜式的英中斗爭中取得實利的唯一強國是俄國,英國依據(jù)條約所得到的商業(yè)利益是很微小的?!瘪R克思所說的“斗爭”是(B)A.鴉片斗爭 B.其次次鴉片斗爭C.甲午中日斗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解析:題干中“事實上從這次海盜式的英中斗爭中取得實利的唯一強國是俄國”反映了俄國在斗爭中得到了巨大利益。結(jié)合所學可知,英法兩國發(fā)動了其次次鴉片斗爭,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而在斗爭中沙俄出兵后以“調(diào)停有功”自居,脅迫清政府簽訂《瑗琿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割讓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故B項正確。俄國沒有參加鴉片斗爭,故A項錯誤。甲午中日斗爭與八國聯(lián)軍侵華斗爭與材料“取得實利的唯一強國是俄國”不符,故C、D兩項錯誤。4.據(jù)《晚清史》記載,1843年以后,廣州對英國進出口貿(mào)易總值明顯下降,而上海則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過廣州。這一現(xiàn)象與下列哪一近代不同等條約干脆相關(A)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解析:鴉片斗爭之前中國對外貿(mào)易港口是廣州,鴉片斗爭之后由于《南京條約》簽訂,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導致上海貿(mào)易超過廣州,A項正確;B項是其次次鴉片斗爭簽訂條約;C項是甲午中日斗爭之后簽訂條約;D項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簽訂條約。5.中國近代的某條約規(guī)定“凡英商稟告華民者,必先赴管事官處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誰是誰非,勉力勸息,使不成訟。間有華民赴英官處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應聽訴,一例勸息,免致小事釀成大案”。這項規(guī)定(B)A.無視中國人的生命權B.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C.限制中國的經(jīng)濟命脈D.毀壞了中國的文明遺產(chǎn)解析:從材料“凡英商稟告華民者,必先赴管事官處投票”“間有華民赴英官處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應聽訴”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列強在中國取得“領事裁判權”;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清政府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承認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等治外法權,破壞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司法主權,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對生命權的無視,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diào)的是對中國司法主權的破壞,故C、D兩項解除。6.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鴉片斗爭再探討》中提道:“就一般而言,歷史事務隨著時間消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斗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提出了中國必需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xiàn)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斗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边@段材料揭示了(C)A.鴉片斗爭后中國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B.鴉片斗爭的影響會隨著時間日減C.近代中國最重要的歷史使命是近代化D.鴉片斗爭后中國社會性質(zhì)發(fā)生改變解析:依據(jù)材料“鴉片斗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提出了中國必需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xiàn)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斗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可以得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使命是近代化,因此C項正確;鴉片斗爭后中國并未馬上走上近代化道路,近代化是從洋務運動起先的,所以A項錯誤;鴉片斗爭的影響會隨著時間日減與題意相反,所以B項錯誤;鴉片斗爭后中國社會性質(zhì)發(fā)生改變與材料內(nèi)容無關,因此D項錯誤。7.下表是其次次鴉片斗爭中主要戰(zhàn)役的中外兵力對比狀況(單位:人)。此表主要反映(A)戰(zhàn)役時間英法英法聯(lián)軍中國軍隊第一次廣州戰(zhàn)役1856.1043915000虎門之戰(zhàn)1856.1113801700第一次大沽戰(zhàn)1858.5660518117810000八里橋之戰(zhàn)1860.935001500500034000A.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B.英法綜合實力強大C.清軍堅韌反抗 D.清朝軍隊裝備陳舊解析:依據(jù)表格中中外兵力的對比可知,在鴉片斗爭中,清政府的兵力遠大于列強,但清政府依舊戰(zhàn)敗,反映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A項正確。不能通過兵力對比來推斷英法綜合實力強大,解除B項。表格數(shù)據(jù)無法體現(xiàn)清軍堅韌反抗、裝備陳舊,解除C、D兩項。8.有人指出“《天津條約》本已明確規(guī)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駐北京,并得到咸豐皇帝的親自批準,但皇帝本人壓根就沒準備仔細履行條約”,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駐京”作為“第一要事”。為此竟不惜以全免關稅和開放鴉片貿(mào)易為條件。據(jù)此推斷(A)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識B.清政府具有劇烈的民族觀念C.清政府放棄天朝上國思想D.清政府極力地維護國家主權解析:依據(jù)材料“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駐京’作為‘第一要事’。為此竟不惜以全免關稅和開放鴉片貿(mào)易為條件”可以看出,清政府仍舊抱有天朝上國的思想,事實上缺乏近代外交意識,故A項正確,C項錯誤;材料中未體現(xiàn)“民族觀念”與“維護國家主權”,故解除B、D兩項。9.費正清在《宏大的中國革命》中寫道:“大家都認為鴉片斗爭是一次典型的非正義斗爭,是鴉片染成的斗爭……其實,根本上是北京不情愿和英國訂立同等國家關系的問題?!弊髡哌@一觀點(C)A.錯誤,未相識中國制度的落后性B.正確,說明白斗爭實質(zhì)C.錯誤,立足于英國角度思索斗爭D.正確,闡述了斗爭緣由解析:費正清認為鴉片斗爭的爆發(fā)是因為清朝拒絕與英國建立同等的國家關系,這一相識雖然強調(diào)了當時英國的貿(mào)易訴求,但忽視了英國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的事實,即掩蓋了英國的侵略本質(zhì),并不是訂立同等的國家關系,故解除B、D,選C。材料沒有涉及中國制度問題,解除A。10.中國近代史上兩次鴉片斗爭本質(zhì)上的相像之處是(C)A.勒索賠款B.干脆威逼到清朝統(tǒng)治中心地區(qū)C.為了爭奪中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市場D.英國在海上擁有肯定優(yōu)勢解析: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其次次鴉片斗爭是英法不滿意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市場,故選C。11.世界各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陳旭麓先生說西歐是走出中世紀,而“中國是被轟出中世紀的”。把中國“轟”出中世紀的是(A)A.鴉片斗爭B.洋務運動C.啟蒙思想D.工業(yè)革命解析:“中世紀”一般指封建社會,“被轟出中世紀”指的是鴉片斗爭使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斗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選A。B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內(nèi)部進行的自救運動;C、D兩項都是伴隨著西方的侵略被動而來的,是在客觀上對中國的影響。12.“中英之間,為什么會爆發(fā)這場(1840年)斗爭?……關于是否對中國開戰(zhàn),看起來好像是與兩種植物有關的貿(mào)易引起的——英國人的鴉片和中國人的茶葉。”下列關于這場斗爭的探討結(jié)論,正確的是(A)A.正值貿(mào)易中中國在銀元方面是出超的B.鴉片和茶葉的沖突是斗爭發(fā)生的根源C.英國發(fā)動斗爭的決議主要取決于英王D.進行斗爭是維護正值貿(mào)易的必要手段解析:在英國人的鴉片和中國人的茶葉貿(mào)易中,中國人大量購買英國的鴉片,使白銀大量外流,故正值貿(mào)易中中國在銀元方面是出超的,A項正確;鴉片斗爭的根源并不是鴉片與茶葉的沖突,而是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須要打開中國的市場,故B項錯誤;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英王“統(tǒng)而不治”,有確定權的是議會,解除C項;維護正值貿(mào)易的手段可以有許多,并不肯定要發(fā)動斗爭,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0分,第14題32分,共52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林則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粵,次日即在公館門上公布《關防告示》(以下簡稱《告示》)?!陡媸尽肺暮喴赓W,令人深思,公布公館辦事“不準擅離左右”和“不得妄行傳稟”“不收地方供應”“不必預派服侍”等“八不”規(guī)定。英國鴉片巨販查頓聞訊提前避離廣州回國,與鴉片商販勾通的洋行商人惶惶擔心,包庇鴉片走私的受賄官員驚恐萬狀,鴉片吸食者則私探禁煙新例罪名輕重。林則徐第一時間發(fā)表《告示》,表明禁毒決心,用紀律管控公館人員,使那些幻想走歪門邪道的人無機可乘。由此可見林則徐嚴禁鴉片毒品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廉潔奉公品德,他不僅嚴格約束自己,而且做出詳細規(guī)定,管住身邊的人,也管好家人。這種廉潔自律品行,在當時是難能珍貴的,至今也還值得點贊?!幾躁愬P等主編《林則徐全集》(1)依據(jù)材料,指出林則徐《關防告示》產(chǎn)生了哪些效果。(8分)(2)依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學問,談談你對林則徐廣東禁煙的相識。(12分)答案:(1)效果:震懾了英國的鴉片販子;使走私鴉片的洋行商人感到擔心;使受賄官員驚恐萬分;使鴉片吸食者心有余悸。(2)相識:體現(xiàn)了林則徐廉潔奉公的品德和嚴于律己的品行;表明白中國人民禁毒的決心和信念;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入侵的決心;喚醒了人們的愛國意識;肯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解析:(1)緊扣材料信息“英國鴉片巨販查頓聞訊提前避離廣州回國,與鴉片商販勾通的洋行商人惶惶擔心,包庇鴉片走私的受賄官員驚恐萬狀,鴉片吸食者則私探禁煙新例罪名輕重”等分析、認知,不難把握到以下方面:震懾了英國的鴉片販子、使走私鴉片的洋行商人感到擔心、使受賄官員驚恐萬分、使鴉片吸食者心有余悸等,所組織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緊扣材料信息“表明禁毒決心,用紀律管控公館人員”“林則徐嚴禁鴉片毒品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廉潔奉公品德”等,結(jié)合所學學問,要留意從帶來的“主動意義”方面綻開分析和認知,留意把握到以下方面:體現(xiàn)出了林則徐的高尚品行、體現(xiàn)出了中國人民禁毒的決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入侵的決心、喚醒了人們的愛國意識以及肯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等,所組織的答案符合相關史實,言之有理即可。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近代對外通商口岸可分為“約開口岸”和“自開口岸”兩大類?!凹s開口岸”是中國政府依據(jù)與外國簽訂的條約被動開放的,共計74處;“自開口岸”是中國政府主動開放的,共計31處。材料二有人曾說“鴉片斗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說“殖民主義在世界范圍推動了現(xiàn)代化進程”,甚至還有人說“沒有西方的殖民侵略,東方將恒久沉淪”。這些人往往還以馬克思論述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和殖民主義具有“雙重使命”的提法,作為自己的理論依據(jù)。材料三這場斗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斗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材料四材料五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軍摧毀的工廠就超過兩千家,損失超過八億元。在華北,日本實行“軍事管理”方法,將中國民族企業(yè)整個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強行買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20萬股的股票,從而限制了這家產(chǎn)時最大的民族煙草公司。(1)依據(jù)材料一、二并結(jié)合所學學問,指出為什么西方國家要求開放通商口岸。西方國家在什么狀況下獲得了在中國開拓通商口岸的特權?(8分)(2)請結(jié)合當時中國政治、經(jīng)濟的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三中所說的“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斗爭是一塊界碑”。(8分)(3)依據(jù)材料四及所學學問,指出兩次鴉片斗爭開拓的通商口岸有何差異。(12分)(4)依據(jù)材料五,這一時期阻礙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1)緣由:西方國家為了向中國傾銷工業(yè)品及掠奪原料。狀況:英國通過鴉片斗爭逼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攫取這一特權;英法美俄等國通過其次次鴉片斗爭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同等條約,獲得在中國開放通商口岸的特權。(2)政治:鴉片斗爭后,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fā)展的道路被迫中斷;中國人民起先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爭。經(jīng)濟:中國漸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3)第一次鴉片斗爭開放五口通商,其次次鴉片斗爭開放十一處通商口岸;第一次鴉片斗爭開放口岸主要在長江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qū),其次次鴉片斗爭后簽訂的《天津條約》開放的口岸從北方(遼寧營口)到廣東(海南島的瓊州),整個沿海全面開放,使中國門戶洞開;漢口、九江等地口岸的開放,使資本主義侵略勢力沿長江深化內(nèi)地,便利了對華商品的輸入和原料的掠奪。(4)因素:帝國主義的侵略(日本的掠奪);斗爭的破壞;官僚資本主義的壓制。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可從傾銷商品及掠奪原料的角度思索作答;其次小問,可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內(nèi)容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