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_第1頁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_第2頁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古華小學陳煉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輩們?yōu)槲覀兞粝聽N爛文化的同時,還為我們留下了另外一大筆精神財富,那就是民族精神,它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弊鳛橐幻逃ぷ髡?,向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這是我們的重要責任。課堂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民族精神,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一、把握教材內容,滲透民族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進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決于對教材德育因素的把握是否準確。語文教材編選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側重點,教師應該從教材特點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某一方面的品質教育。如《起死回生》、《田忌賽馬》、《完璧歸趙》等課文,就要學生感受人物品德,體會機智無畏的勇氣,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家是什么》、《杏兒熟了》和《哦,讓我永遠懺悔的狗》等課文,就要讓學生懂得珍惜親情和友情,懂得好東西要與人分享的道理;《獨果》、《開啟》等能讓學生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真誠相處,懂得要相互謙讓,要尊老愛幼等。針對一篇課文,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必須通過對教材深入挖掘,準確地把握德育內容。如學習《抗日女英雄趙一曼》這一課時,如果只讓學生了解到趙一曼在敵人面前堅強不屈,就還沒有準確把握課文的德育內容;如果能結合遺書啟發(fā)學生,讓他們能體會到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所有的孩子過上幸福生活,她舍棄了自己的孩子,投身于抗日斗爭中,她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這樣,課文的德育內容就把握得比較準確了。再有,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處于表面、簡單的水平,需要教師正確引導,使學生在學習中準確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學習《在金色的沙灘上》一課時,學生就提出“小姑娘替畫家看衣服,而且那貝殼是畫家故意掉了的,是誠心送給小姑娘的,小姑娘又是那么喜歡貝殼,為什么還要撿起來還給畫家呢?”這時就需要加以指導,引導學生體會小姑娘助人為樂、不求回報、誠實守信的品質,通過討論加深認識,受到教育。二、豐富教學內容,滲透民族精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利用各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帶入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多看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也可讓學生自己或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在同學中交流。在學習《粽子》一課時,我在課前收集了許多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如屈原的愛國故事、端午節(jié)的來歷、粽子的形狀、包法及相關的圖片,端午節(jié)的一些習俗,如賽龍舟、喝雄黃酒、做香包等,這一切,都為學生了解端午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在看的同時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學生看到“屈原投江自盡,老百姓劃著小船焦急尋找,將粽子投入江中”的畫面時,從中不僅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更佩服屈原“忠心愛國”的精神。三、訓練語言文字,滲透民族精神作者每寫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動機,或抒發(fā)某種情感,或說明某個道理,不過這些內容是蘊含在語言文字之中的。因此,我們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接受民族精神,必須在“有機滲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貫穿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中,要做到水乳交融?!睹诽m芳練功》中的主人公梅蘭芳就是一個弘揚“刻苦自勵、勤奮學習”的典型。語文課堂上,教師絕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最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梅蘭芳練功》一文的教學中,我以“梅蘭芳是蜚聲海內外的京劇藝術大師”為引子,為學生對梅蘭芳的敬佩之情奠定了基礎,接著通過想像說話使學生體會梅蘭芳在挫折面前不退縮的堅強決心,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讓學生從字里行間中深刻體會到成功的不易,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要有頑強的毅力,要敢于面對失敗和挫折,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接著,我讓學生從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鮮活的事例以及其他名人克服困難最終成功的故事進一步體會到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要勇敢面對挫折,要具有頑強的奮斗精神,從而激發(fā)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向梅蘭芳等學習的熱情。整堂課中,我將學生放在濃厚的育人環(huán)境下,通過學科教學的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使學生有了發(fā)自內心的體驗和感悟。四、結合課內與課外,滲透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學生的良好品德體現(xiàn)在生活實踐中,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所以,除了激發(fā)學生情感、動之以情以外,還應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對學生導之以行。如學習了《家是什么》、《新年的禮物》后,讓學生學著做一件關心、孝敬長輩的事,并在班級中交流;學習了《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就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可愛的地方和特色,談談將為自己的家鄉(xiāng)做些什么;學習了《啊,湯圓》和《粽子》后,讓學生了解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了解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習俗及有關的人物等。把課內所學的知識延伸到課外,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身體力行,合作探究,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