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中學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蘇教版_第1頁
啟東中學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蘇教版_第2頁
啟東中學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蘇教版_第3頁
啟東中學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蘇教版_第4頁
啟東中學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啟東中學2008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試題甲、必考題(142分)一、現代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巷柯靈1.巷,是城市建筑藝術中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一幅古雅沖淡的圖畫。2.這種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靜的深閨,輕易不肯拋頭露面。你要在這種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機會看見她,接觸到她優(yōu)嫻貞靜的風度。它不是鄉(xiāng)村的陋巷,湫隘破敗,泥濘坎坷,雜草亂生,兩旁還排列著錯落的糞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鱗次櫛比的人家,擁擠得喘不過氣;小販憧憧來往,黝黯的小門邊,不時走出一些趿著拖鞋的女子,頭發(fā)亂似臨風飛舞的秋蓬,眼睛里網滿紅絲,臉上殘留著不調和的隔夜脂粉,頹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滿目塵土,風起處刮著彌天的黃沙。3.這種小巷,隔絕了市廛的紅塵,卻又不是鄉(xiāng)村風味。它又深又長,一個人耐心靜靜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這么曲折,你望著前面,好像已經堵塞了,可是走了過去,一轉彎,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靜。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論什么時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寧靜的黃昏,可以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圍墻擋在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墻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簡直像古樸的屏風。墻里常是人家的竹園,修竹森森,天籟細細;春來時還常有幾枝嬌艷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從墻頭殷勤地搖曳紅袖,向行人招手。走過幾家墻門,都是緊緊地關著,不見一個人影,因為那都是人家的后門。偶然躺著一只狗,但是決不會對你狺狺地狂吠。4.小巷的動人處就是它無比的悠閑。無論誰,只要你到巷里去躑躅一會,你的心情就會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種和平的靜穆,而不是陰森和肅殺。它鬧中取靜,別有天地,仍是人間。它可能是一條現代的烏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樂帳,一部興衰史,可是重門疊戶,諱莫如深,夕陽影里,野草閑花,燕子低飛,尋覓舊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氣氛,凈化一切,籠罩一切,使人忘憂。5.你是否覺得勞生草草,身心兩乏?我勸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將息,會使你消除疲勞,緊張的心弦得到調整。你如果有時情緒煩躁,心境悒郁,我勸你到小巷里負手行吟一陣,你一定會豁然開朗,怡然自得,物我兩忘。你有愛人嗎?我建議不要帶了她去什么名園勝境,還是利用晨昏時節(jié),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們倆可以隨意談天,心貼得更近,在街上那種貪婪的睨視,惡意的斜覷,巷里是沒有的;偶然呀的一聲,墻門口顯現出一個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簡出的姑娘,看見你們,會嬌羞地返身回避了。6.巷,是人海洶洶中的一道避風塘,給人帶來安全感;是城市喧囂擾攘中的一帶洞天幽境,勝似皇家的閣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7.愛逐臭爭利,錙銖必較的,請到長街鬧市去;愛輕嘴薄舌,爭是論非的,請到茶館酒樓去;愛鑼鼓鉦鏜,管弦嗷嘈的,請到歌臺劇院去;愛寧靜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歡迎你!一九三零年秋1.三個詞概括這篇散文描寫的小巷特點,并說說小巷對人身心又有那些影響。(6分)答:。2.試以文章第二小節(jié)為例,分析其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及其表達效果。(4分)答:。3.文章結尾寫“長街鬧市、茶館酒樓、歌臺劇院”用意是什么?(4分)答:。4.探究“烏衣巷”這一文化符號所具有的意義以及課文中所體現出的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6分)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者補之。鐘用尚書蹇義、胡濙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鐘乘傳至府。初視事,群吏環(huán)立請判牒,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绷⒋窔等?,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鐘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清軍御史李立勾軍暴,同知張徽承風指,動以酷刑抑配平人。鐘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終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屬縣逋賦四年,凡七百六十余萬石。鐘請量折以鈔,為部議所格,然自是頗蠲減。又言:“近奉詔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準民田起科,無人種者除賦額。昆山諸縣民以死徙從軍除籍者……減稅。其他官田沒海者,賦額猶存,宜皆如詔書從事。臣所領七縣,(糧稅)輕重不均?!螂匪咎幹谩!钡巯笤S。當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余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xié)力成之。所積濟農倉粟歲數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纖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勘合簿,防出納奸委。置綱運簿,防運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鐘雖起刀筆,然重學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有鄒亮者,獻詩于鐘。鐘欲薦之,或為匿名書毀亮。鐘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绷⒆嘀偈诶?、刑二部司務,遷御史。鐘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正統(tǒng)六年,秩滿當遷,部民二萬余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為立祠。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鐘之后李從智、朱勝相繼知蘇州,咸奉敕從事,然敕書委寄不如鐘矣。(選自《明史》第一六一卷.況鐘傳)5.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奇:對……感到驚異B、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者補之舉:推薦C、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當:應當D、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計畫:計劃6.加線的詞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桑之未落,其葉沃若B、然敕書委寄不如鐘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C、鐘欲薦之,或為匿名書毀亮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D、臣所領七縣,(糧稅)輕重不均所積濟農倉粟歲數十萬石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況鐘初任蘇州知府,面對難治的局面,巧察實情,嚴懲奸吏,全府上下為之大震。B、況鐘在任蘇州知府期間重視教育,禮遇文儒,救助寒士,舉賢薦能。C、況鐘做蘇州知府時為民“興利除害”,上疏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為軍籍之事,為1240人免除了身負的軍役……D、況鐘任滿時,當地很多百姓跑到巡按御史張文昌那里,請求讓況鐘再任,去世時,官員百姓都為他哭泣,請求為他立祠。8.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9分)(1)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2)鐘雖起刀筆,然重學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3)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二)古代詩歌閱讀(8分)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1)這首詩描寫了失群的孤雁叫喚、追趕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憫,其志可嘉。試以第二、四聯中任意一聯為例,分析其表現手法與藝術效果。(4分)答:。(2)全詩通過孤雁這一形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答:。(三)名句名篇填空題(8分)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了卻君王天下事,??蓱z白發(fā)生。(辛棄疾《破陣子》)(2),任重而道遠。(《論語十則》)(3)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杜牧《阿房宮賦》)(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5)茍非吾之所有,。(蘇軾《赤壁賦》)(6),以手撫膺坐長嘆?!妒竦离y》(7)荷盡已無擎雨蓋,。(蘇軾《贈劉景文》)(8),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1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削弱(xuē)粳米(jīng)碑帖(tiè)簞食壺漿(shí)B.孱弱(chán)豢養(yǎng)(huàn)纖細(xiān)佶屈聱牙(jié)C.皈依(guī)犒勞(kào)編輯(jí)撲朔迷離(shuò)D.韶光(sháo)披靡(mǐ)嬗變(shàn)煊赫一時(xuǎn)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組是()(3分)A.國有銀行開始清理國有工商業(yè)不良債務,沖銷了大約200億元,但對國有企業(yè)的巨大的呆帳壞帳來說,實在是螳臂當車。B.明星出書,風潮漸漲。一旦明星已成氣候,他們的書不管內容怎樣,往往一出版就意味著暢銷。我們說,明星出書本無可厚非,但有的書錯別字連篇,令人不堪卒讀。C.他以瘋狂的熱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就成為本土上的頭面人物,一舉而實現了衣錦還鄉(xiāng)的世代農民的夢。D.漢室西遷長安,一把火,河洛即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真正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1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中國被擄往日本勞工聯誼會顧問王留柱介紹,河南被擄往日本的勞工有4100多人,現在仍在世的不足100多人。B.人們認為,團隊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不是個體貢獻的簡單相加,而是能使隊員行動一致、互相配合的團隊協(xié)作技能。C.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從而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D.聯合國設立“國際家庭日”是為了促使各國政府和民眾更加關注家庭問題,提高對家庭問題的警覺性,促進家庭的和睦與幸福。14.針對下面兩種情形,用一句話寫出你自己的看法,不超過40個字。(5分)(1)早晨,上班高峰,總會有幾個精神矍鑠但步履略顯蹣跚的老人晨練歸來,也吃力地擠上公共汽車。于是,第一個發(fā)現身邊站著老人的年輕人毫不猶豫地起身讓座,緊接著鄰近的幾個年輕人也都自覺地讓出座位,老人們滿意地道謝落座,車廂里一片暖意融融……(2)有時,并不是上班高峰,車上也不是很擁擠,只有一兩位白發(fā)老人上車,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輕人卻不知何時已閉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會發(fā)現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頭靠在車窗上,或低垂著頭,幾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尷尬而無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車內的站立者們只有無言地苦笑搖頭……答:4015.請你依照畫線處的句子,在橫線上仿寫兩句話,使得語義得到充分體現。(4分)在一個名叫地球的星體上,有一種名叫人的生物發(fā)明了房子。他們把大自然關在門外,卻對著窗戶和電視觀察世界;,;,;四、作文(70分)(做在作文紙上)16.以”我的舞臺”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寫成詩歌;③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乙、選考題(18分)以下兩類閱讀題,考生只能選定其中一類作答,不得選做另一類中的題目。一、論述類文本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題。文貴通達李文海眼下,杜撰幾個含糊不清的概念,拼湊一些半古半洋的語句,堆砌成一篇詰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文章,在某些人那里幾乎成了一種時尚。這可以說是當前文風不正的一個突出表現。這種壞風氣也蔓延到研究生教育中。有人說:有的博士論文常常連博士生導師都看不懂。這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現實生活的某種真實反映。其實,樸實無華,明白曉暢,乃是一篇好文章的頭一個,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關于這一點,老一輩的文學大家們曾經反復強調過。梁啟超要算是文章高手了。梁啟超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文體”。這種“新文體”不拘一格,俚語、韻語乃至外國語法均可入文,但前提是必須“平易暢達”、“條理明晰”。他說:“為什么要作文章?為的是作給人看。尤其是歷史的文章,為的是作給人看?!蔽恼聦懙米屓丝床欢?,讀來猶如霧里看花,這不但表明作者心目中沒有讀者,而且也失去了作文章的本意。梁啟超強調好文章首先要做到“詞達”。他說:“若為文章之美,不要多說,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過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刪的有多少,該刪的便刪去。我不主張文章作得古奧,總要詞達,所謂‘詞達而已矣’,達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說話不行而文章技術比說話強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無剩句,句無剩字。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边@一段話,把“簡、淺、顯”三個字都包括進去了?!罢聼o剩句,句無剩字”,就是“簡”;“不再求深”,就是“淺”;“詞達”,就是“顯”?!拔逅摹睍r期倡導“文學革命”的胡適,也稱贊梁啟超的文章“有很大魔力”,并且對產生這種魔力的原因作了很有意思的分析。他說:“這種魔力的原因約有幾種:(1)文體的解放,打破一切‘義法’‘家法’,打破一切‘古文’‘時文’‘散文’‘駢文’的界限;(2)條理的分明,梁啟超的長篇文章都長于條理,最容易看下去;(3)辭句的淺顯,既容易懂得,又容易模仿;(4)富于刺激性,‘筆鋒常帶情感’。”胡適對梁啟超文章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他自己對文章好壞的判斷標準。他在評價黃遵憲的詩時,跳出所論的具體范圍,談了自己對于“做詩”與“做文”的一般性看法。他指出:“這種詩的長處在于條理清楚,敘述分明。做詩與做文都應該從這一點下手:先做到一個‘通’字,然后可希望做到一個‘好’字。古來的大家,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古來絕沒有一首不通的好詩,也沒有一首看不懂的好詩。金和與黃遵憲的詩的好處就在他們都是先求‘通’,先求達意,先求懂得?!边B“通”都做不到,既不能“達意”,又不能讓人“懂得”,哪里談得上是好文章?對那些文理不通、邏輯混亂、晦澀難懂的文章,最深惡痛絕的大概要算是毛澤東同志了。1958年9月2日,毛澤東同志在一封信里嚴肅批評有些干部不大懂辯證邏輯,也不大懂形式邏輯,不大懂文法學,也不大懂修辭學,所以寫的文章和文件只是將一些觀點湊合起來,聚沙成堆,缺乏邏輯,準確性、鮮明性都有不足,文字又不通順,更無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之態(tài)。他呼吁全黨要認真提高寫作水平,改進文風。時間雖然過去了近半個世紀,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論述仍然有著重大的警示意義。(選自《人民日報》2007年11月9日第15版,有刪節(jié))17.選出對“通達”的內涵理解有誤的一項。()(3分)A.所謂“通達”指的就是寫文章要樸實無華,明白曉暢,這是一篇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B.所謂“通達”指的就是在“平易暢達”、“條理明晰”的前提下,不拘一格,俚語、韻語乃至外國語法均可入文。C.所謂“通達”指的就是要做到“簡、淺、顯”,即“章無剩句,句無剩字”,“不再求深”和“詞達”。D.所謂“通達”指的就是先求‘通’,先求達意,先求懂得?!狈駝t,就既不能“達意”,又不能讓人“懂得”。18.為了使自己的觀點鮮明突出,作者采用了一些方法,以下對作者采用的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用論點作為文章的題目。B.在文章的“提出問題”部分,揭示論點的內涵。C.在論證過程中,緊緊扣住論點。D.用“篇末點題”的方式,再次強調論點。19.文章最后一段具有怎樣的論證作用?(6分)答:20.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作者選用的論據具有什么特點。(6分)答: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題。100多年前的某個10月24日,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fā)明了塑料袋,這種包裝物既輕便又結實,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從此以后,人們外出購物時頓感一身輕松,不需要攜帶任何東西,因為商店、菜場都備有免費的塑料袋??墒媸┠嶙鰤粢矝]有想到,到塑料袋百歲“誕辰”紀念日時,它竟然被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塑料袋“糟糕”,是因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產的,處理這些白色垃圾很多時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據科學家測試,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爛,并且嚴重污染土壤;而焚燒所產生的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同樣會造成對大氣環(huán)境的污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個形象的比喻,說如果把人們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蓋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幾件“白色外衣”。一時間,“遠離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事實上,要在短時間內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現實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依靠科技進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結合的辦法去解決。工業(yè)包裝膜、商品包裝袋(膜)用后較干凈,應作為主要回收利用對象,分類收集再生利用,這在國內外都已有許多成功經驗。而對于那些量大、分散、臟亂、難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經濟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裝袋,則應該使用可降解塑料生產。然而環(huán)保意識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樹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因為它的確有它的便利之處;另一方面,許多消費者認為,塑料袋是免費贈送的,不花錢的東西不用白不用。針對這種情況,1989年7月起,美國近半數的州實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的食品塑料包裝袋上市。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產這種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則實行《塑料袋課稅法》。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愛爾蘭為例,自從征收塑料袋稅之后,全國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與此同時,各國都加強了對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開發(fā)塑料回收利用技術的力度。舒施尼那項“最糟糕的發(fā)明”將以一種全新的形式繼續(xù)為人類造福。17.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A.用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處理白色污染,都不是萬全之策,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樣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俺簟保且驗樗敲赓M贈送的;“香”因為它的確有它的便利之處。C.有些國家利用法律來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積極的態(tài)度是依靠科技進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結合的辦法去解決。D.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fā)明了塑料袋,在當時無異于一場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評為“最糟糕的發(fā)明”,是因為人們意識到了它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18.根據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斷最合理的一項是()(3分)A.隨著科技的進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將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的塑料。B.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就會意識到塑料袋對環(huán)境的影響,自覺“遠離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的同時,加大開發(fā)塑料回收利用技術的力度,塑料袋將繼續(xù)為人類造福。D.有些國家利用法律來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許多成功經驗,這一做法在世界各國將會普遍推行。19.塑料袋被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文中指出的其原因有哪些?(6分)20.結合文本并聯系現實,請你提出我們在對待對待這項“最糟糕的發(fā)明”的時,可以采取哪些積極的態(tài)度?(6分)丙、加試題(40分)注意事項:由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一、文言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疲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保ā墩撜Z·學而》)[注]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1.給下面的句子添加標點符號(6分)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2.請就孔子“貧而樂,富而好禮”的主張,談談你的理解,不超過100字。(4分)答:二、名著名篇閱讀(15分)3.有人說“繁漪給人的初次印象是個“壞女人”,但她卻能“壞”得讓人感嘆讓人惋惜。請分別舉例說明。(5分)答:4.請說說魯迅的《藥》表達了怎樣的主題?(5分)答:5.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詩情畫意的鄉(xiāng)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xiāng)土小說。B.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現無疑是他的優(yōu)柔寡斷。面對著父親被毒殺,母親被占有,王權被竊取,國家被覬覦的家仇國恨,哈姆雷特有強烈的復仇愿望。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對殺死仇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舉動卻表現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疑慮情結,使復仇計劃一次次功虧一簣。C.薛寶釵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她一有機會就要勸賈寶玉學些應酬世務,講些仕途經濟,使寶玉越發(fā)反感,由于她在賈母、王夫人等身上下功夫,最后達到了和寶玉結婚的目的,但她卻沒有得到愛情的幸福,做了封建主義的犧牲品。D.巴金通過覺新寫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蕩,寫出了包含在舊家庭內部的新力量的成長,也通過覺新對來覺慧的“作揖主義”和別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E.象征主義的手法是《老人與海》的最大特色。桑提亞哥打魚的生涯實際上就是人生的象征,老人與鯊魚的搏斗是強者與強者之爭,其實就是封建主義世界人與人的關系的寫實。三、文本材料要點歸納與分析題(15分)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歸納要點,分析問題。程序認為,對于長期受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收難困擾的我國來說,農業(yè)內涵拓展提供了巨大而難得的機遇。即以生物能源而言,它的最大意義不在于能夠替代多少商品石化能源,而是它將永遠、徹底地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實現我國食物安全保障,不僅要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產量,還要能使農民像他們的美國同行那樣,不但沒有增產后賣難之虞,還能有多途徑增值,從而長期保持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程序還呼吁,我們再不要用傳統(tǒng)眼光看待正在迅速變化和內涵拓展中的現代農業(yè)。很多人對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農業(yè)勞動力的狀況有很大的誤解,所謂“農業(yè)勞力只占總數的2%”,實際上,2%只是指在田間和畜舍等生產一線的勞力。據此,有些經濟學家一廂情愿地把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特別是農業(yè)勞力嚴重過剩的“唯一”希望,寄托在農民大部分進城上。實際情況是,美國從農業(yè)產前、產中到貯存、加工再到儲運、銷售的勞力,要占全國勞力數的約18%。在上世紀90年代IT產業(yè)出現之前,以使用勞力而言,農業(yè)一直是美國第一大產業(yè)。換言之,擴大農業(yè)內涵本身能使相當數量的多余農業(yè)勞力就地就業(yè),再加上農村工業(yè)化的大發(fā)展,我國農村勞力嚴重過剩和增收乏力的難題才有望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因此,我們一定不能錯過這一難得的機遇。(1)在這兩段文字中,程序主要表達了什么觀點?(不超過60字)(7分)答:(2)讀了上述文字后,說說你認為我們應當如何對待農業(yè)?(8分)答:江蘇省啟東中學2008屆高三階段考試語文答案卷甲、必考題(142分)1.。2.。3.。4.。5.()6.()7.()8.(1)(2)(3)9.(1)(2)。10.(1)(2)(3)(4)(5)(6)(7)(8)11.()12.()13.()14.4115.,;,;16.作文(做在作文紙上)乙、選考題(18分)一、論述類文本17.()18.()19.答:20.答:二、實用類文本17.()18.()19.答:20.答:丙、加試題(40分)注意事項:由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答:3.答:4.5.()6.(1)答:(2)答:江蘇省啟東中學2008屆高三階段考試試卷語文參考答案甲、必考題1、(1)深長;曲折;寂寂。(3分)(2)消除疲勞;調整緊張的、煩躁的、悒郁的心情;放縱閑適的心情和愛人隨意談天。(3分)2、(第二小節(jié))運用對比手法,寫北地胡同陰沉晦暗,上海里弄擁擠低俗

,鄉(xiāng)村陋巷骯臟破敗,來襯托江南小巷恬淡雅致、整潔明麗。(若分析擬人的修辭效果給2分)3、長街鬧市、茶館酒樓、歌臺劇院分別適合喜愛逐臭爭利、爭論是非、聽鑼鼓鉦鏜者這三種人的地方,具有喧囂鬧雜的特點,以此反襯小巷的安靜,小巷是適合喜愛寧靜淡泊、沉思者的佳處,從側面來表現了小巷的魅力。4、(1)昔盛今衰。(2)喜愛寧靜,淡泊名利。

(意對即可,每點2分,語言因素2分)5、C(判罪,按其罪判相當的刑)6、D(A第二人稱代詞;形容詞詞尾“……的樣子”B連詞,表轉折;助詞,表狀態(tài)C代詞,有人;或者,也許D用在動詞之前,構成名詞性詞組)7、C(“為1240人免除了身負的軍役”的說法不當,“役止終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意思是說這1240人服軍役到只到自身,不再讓他們的子女因他而服軍役)8、(1)過了三天,況鐘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作,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死?!保?)況鐘雖然出身于刀筆吏,卻重視學校教育,禮敬文人儒士,貧寒之家的讀書人多有受到他幫助的。(3)況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后任蘇州知府的都不能象他一樣。9、(1)(4分)頷聯用反襯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單影只,"萬重云"形容道路遼遠,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突出了孤雁的執(zhí)著與勇敢。(也可以說,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動蕩不安的年月里,詩人流落他鄉(xiāng),親朋離散,天各一方。這孤零零的雁兒,就是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慮、迷茫的心情。)尾聯用對比(反襯)手法,以野鴉的平庸鳴噪突出了孤雁的高遠追求。(也可以說,使用了陪襯的寫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勞累;而野鴉們卻全然不顧,它們紛紛然鳴噪不停、自得其樂。表現了杜甫對親朋知己的思念,對一些俗客庸夫的厭惡。)(2)(4分)詩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達了對漂泊生涯的蒼涼感慨;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有不墜青云之志的高遠追求。(答出兩點即可)10、略11、C(簞食壺漿sì,佶屈聱牙jí,煊赫一時xuān)12、B(A,螳臂當車:比喻不自量力,終將失敗。C,“他”沒有離開本土家鄉(xiāng)用“衣錦還鄉(xiāng)”不恰當,可換成“光宗耀祖”。D,“萬劫不復”表示永遠不能恢復,夸張過度。其中,“赤地千里”表示因旱災或蟲災寸草不生,不指火災。)13、A(“不足”與“多”自相矛盾)14、(4分)示例1——人們的行為可以傳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示例2——愛是可以傳遞的,而冷漠和自私也可以像瘟疫一樣蔓延。示例3——人世間真正缺少的不是愛和善良,缺乏的是愛和善良的傳遞。示例4——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喚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熱情,也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淵。(有關鍵詞“傳遞”,語句通順,照顧正反的5分;未寫出“傳遞”,但寫到“愛”或“自私”的2-3分;只談“讓座”的0-1分)15、她們彼此用墻進行隔離,卻通過電話進行聯系;他們在門上裝上門鏡,卻像個監(jiān)守自盜的家賊向外監(jiān)視。(注意句子兩部分表述的行為是矛盾而有聯系的,此外,房子是仿寫時考慮的范圍)16、略乙、選考題(18分)議論類17、B(這是梁啟超創(chuàng)造的“新文體”的特點,不是“通達”的內涵)18、D(篇末沒有再次點題)19、最后一段是從反面進一步論證論點,與前面的梁啟超、胡適的正面例子構成正反論證,使對論點的闡述更加透徹。20、(1)論據很典型,所選的都是我國近現代一流的寫作大家;(2)論據很真實,直接引用了幾位名人的原話;(3)論據很有說服力,所選的人為人們所熟知,其觀點通俗易懂,容易為大家所接受。(每點2分)實用類17、B(“臭”是因為它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18、C(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絕對;B與文中的“繼續(xù)為人類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國將會普遍推行”太武斷。)19、1.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產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難以處理。2.處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溫焚燒污染大氣環(huán)境。3.奧地利人馬克斯·舒施尼發(fā)明的塑料袋,雖輕便結實,但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20、1.控制使用量,加大開發(fā)塑料回收利用技術的力度。2.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還原處理的食品塑料包裝袋上市,控制生產這種塑料袋的原料。3.加強宣傳,樹立環(huán)保意識,盡量少使用塑料袋。4.依靠科技進步,加強對可降解塑料袋包裝材料的研制。丙、加試題(40分)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這樣,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3、她的“壞”表現在對丈夫的不貞,與繼子的亂倫,等方面;她的感嘆讓人惋惜之處在于敢于表現了她對腐朽苦悶現實的強烈不滿,和要沖出這束縛她的封建的網的痛苦掙扎和憤怒吶喊。4、通過描述華老栓用被統(tǒng)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為兒子治病的故事,有力地揭示了舊民主革命與民眾的嚴重隔膜,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tǒng)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贊揚了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氣節(jié),痛惜著民眾的落后和無知。5、D、E(D巴金是通過覺慧表達了這一切的。E是資本主義)6、(1)農業(yè)內涵拓展能夠解決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收難的困難,從而長期保持糧食生產的積極性;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