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1鋒美蘇爭跟蹤檢測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1鋒美蘇爭跟蹤檢測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1鋒美蘇爭跟蹤檢測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1鋒美蘇爭跟蹤檢測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9.1鋒美蘇爭跟蹤檢測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eq\x(訓練點1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1.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初期,美國先后推出了救濟希臘、土耳其安排(后稱“杜魯門主義”)和歐洲復興安排(即馬歇爾安排)。這兩個安排的相同之處是(B)A.具有軍事救濟的性質 B.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色調C.促進歐洲經濟的復原 D.緩和受援國社會沖突解析: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安排都是美國“冷戰(zhàn)”的組成部分,而“冷戰(zhàn)”的目的則是遏制共產主義,穩(wěn)定資本主義。2.馬歇爾安排表面上看是一個經濟救濟安排,最終目的則是(A)A.爭奪歐洲 B.構建北約C.統(tǒng)一歐洲 D.遏制法西斯解析:馬歇爾安排是美國救濟西歐經濟復原、旨在限制西歐、遏制蘇聯的安排,是美蘇冷戰(zhàn)的產物,目的在于爭奪歐洲,故A正確;北約是以美國為首的政治軍事集團,與經濟救濟無關,解除B;美國推行馬歇爾安排的目的是限制、爭奪歐洲,并非統(tǒng)一歐洲,解除C;二戰(zhàn)結束后,基本上消退法西斯勢力,解除D。3.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的外交官凱南形容:“美國是鯊魚,蘇聯是老虎,二者雖然都很猛烈,卻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環(huán)境里,短暫不會兵戎相見?!眲P南評述的是美蘇(B)A.都成為超級大國 B.進行冷戰(zhàn)對峙C.共同應付法西斯 D.軍事實力接近解析:材料反映了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和蘇聯雖然都很強大,但是短暫不會兵戎相見,因為“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環(huán)境里”,事實上反映的是美蘇冷戰(zhàn)的情形,故選B項。4.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1948年對外救濟法》,規(guī)定“馬歇爾安排”的金額應逐年審批,不確定4年的總金額,撥款53億美元作為頭15個月的援歐資金,但只是最大限額,并規(guī)定受援國須擔當某些詳細義務。據此可知,馬歇爾安排(B)A.依靠的是民間和私人資本 B.有利于加強美國限制西歐C.美國和西歐處于同等地位 D.國會負責該安排詳細實施解析:材料表明,馬歇爾安排的金額須要美國國會逐年審批,受援國必需擔當某些詳細義務,這些規(guī)定有利于加強美國限制西歐,故選B;馬歇爾安排采納國家撥款的形式,解除A;當時西歐普遍衰落,不行能與美國平起平坐,解除C;國會負責審批,不負責該安排詳細實施,解除D。5.在過去的50年里,歐洲始終存在兩個聯盟,一個側重經濟領域,一個側重政治軍事領域,它們共同維系著歐洲的穩(wěn)定、和平和發(fā)展?!皞戎卣诬娛骂I域”的是(C)A.馬歇爾安排 B.杜魯門主義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歐洲共同體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反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軍事政治集團,故C正確;馬歇爾安排是美國對歐洲實施的經濟救濟安排,不是軍事性,故可解除A;杜魯門主義主要針對的是蘇聯,故可解除B;歐洲共同體是歐洲在經濟領域里進行合作而建立的,不是“側重政治軍事領域”,故可解除D。eq\x(訓練點2冷戰(zhàn)局面下的國際關系)6.2018年4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表示,朝韓領導人跨越板門店軍事分界線握手會見是歷史性的時刻。我們期盼以此次板門店歷史性會見為契機,進一步開啟半島長治久安的新征程。造成戰(zhàn)后朝鮮半島分裂的主要緣由是(C)A.國內階級沖突的激化 B.朝鮮斗爭的爆發(fā)C.美蘇冷戰(zhàn) 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演化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二戰(zhàn)日本倒戈后,蘇美軍隊分別進駐朝鮮半島的北部和南部,隨著戰(zhàn)后美蘇同盟關系的裂開,美蘇冷戰(zhàn)的加劇,導致朝鮮半島的分裂,故C項正確;朝鮮半島分裂不是由于階級沖突造成的,故A項解除;B項發(fā)生在朝鮮半島分裂之后,解除;多極化趨勢出現于20世紀70年頭,解除D。7.“這是一項絕無僅有的驚奇工程,它預定長度達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區(qū)、花園、樹林、河流之間,行經之處,除了留下過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材料中“它”的建成(D)A.形成了朝鮮半島的敵對狀態(tài) B.導致了德國起先走向分裂C.標記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形成 D.加劇了美蘇的對峙與驚慌解析:依據所學學問,材料中的“絕無僅有的驚奇工程”是指柏林墻,修建于1961年。故與朝鮮半島無關,解除A。1949年德國分成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故先是德國分裂然后才修建了柏林墻,解除B。1955年華約的建立標記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形成,故解除C。柏林墻是美蘇冷戰(zhàn)的產物,加劇了美蘇的對峙與驚慌,故選D。8.朝鮮斗爭期間,蘇聯空軍先后出動了12個空軍師,干脆與美國空軍空戰(zhàn)1872次,共擊落1097架美國飛機;派出高射炮兵進入朝鮮作戰(zhàn),共擊落212架敵機。對此華盛頓與莫斯科達成默契,共同保守蘇聯空軍參戰(zhàn)的隱私。這種默契(C)A.體現蘇攻美守的態(tài)勢 B.說明美蘇冷戰(zhàn)的緩和C.旨在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 D.推動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解析:朝鮮斗爭期間,蘇聯派出空軍和高射炮兵參戰(zhàn)并擊落大量美國戰(zhàn)機,而蘇聯和美國達成默契共同保守蘇聯空軍參戰(zhàn)的隱私。一方面,朝鮮斗爭中蘇聯沒有明確宣布參戰(zhàn),而實際蘇聯是派軍參戰(zhàn)的,因此蘇聯與美國達成這種默契有利于維護蘇聯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蘇聯派空軍和高射炮兵參戰(zhàn)造成了美國戰(zhàn)機的大量損失,是美軍的恥辱,因此美國與蘇聯達成這種默契有利于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故這種默契旨在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故選C。材料沒有體現出蘇攻美守的態(tài)勢,而雙方戰(zhàn)場對抗明顯不能說明美蘇冷戰(zhàn)有緩和,也不行能推動朝鮮斗爭的和平解決,A、B、D三項錯誤。9.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同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在戴維營就德國、柏林、裁軍、美蘇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蘇聯此后大肆宣揚“戴維營精神”,鼓吹蘇美兩國領導人坐在一起,人類歷史就進入了新的轉折點。這說明(D)A.世界出現和平契機 B.蘇聯處于戰(zhàn)略優(yōu)勢C.蘇美打算再次合作,和平共處D.美蘇之間既有對抗也有合作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其次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蘇由于國家利益、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不同,漸漸走上對抗,處于“冷戰(zhàn)”狀態(tài)。但美蘇之間亦有緩和,材料所示正是緩和的表現,但對抗依舊存在。故選D項。10.德國的歷史學家曼弗雷德·馬伊說:“古巴危機是現代歷史中的一個轉折。兩個超級大國都相識到‘強權政治’已經進入了死胡同:沒有哪個國家敢于運用原子武器,假如它不想毀滅自己和整個人類的話?!边@說明美蘇“冷戰(zhàn)”(C)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B.威逼到世界和平,使人們生活在恐怖之中C.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D.美蘇起先形成對峙的局面解析:本題考查美蘇冷戰(zhàn)。材料“沒有哪個國家敢于運用原子武器”,說明在美蘇冷戰(zhàn)之下,由于核恐怖和核平衡,避開了核大國之間爆發(fā)干脆的沖突,避開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C項正確;材料是美蘇爭霸,使世界面臨斗爭的威逼,A項錯誤;B項“使人們生活在恐怖之中”,表述夸大事實,且材料未體現,解除;美蘇起先形成對峙的局面是在50年頭,D項錯誤。11.20世紀60年頭初,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針對某事務指出:“他們并不是想放射這些導彈,因為假如他們要進行一場核斗爭,他們在蘇聯有的是導彈?!庇纱丝芍撌聞?C)A.變更了美蘇間核力氣均衡 B.迫使美國最終放棄核競賽C.體現了美蘇對抗的克制性 D.說明蘇聯軍事起先占優(yōu)勢解析:材料中美國認為蘇聯不會放射導彈,說明美國在該事務上實行了克制看法,同時蘇聯事實上也沒有放射導彈,也體現了蘇聯的克制性,因而該事務體現了美蘇在對抗時都具有克制性,C項正確;依據材料中的時間和所述事務特征可知,肯尼迪評論的是古巴導彈事務,此事務最終以蘇聯撤走導彈結束,它既沒有變更美蘇間的核力氣對比,也沒有使美國放棄核競賽,同時還體現了蘇聯在軍事上仍居劣勢,A、B、D三項錯誤。12.二戰(zhàn)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美蘇兩國盡管在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綻開了激烈競爭,但并未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雙方總是在對抗中尋求妥協(xié)。這一局面的出現主要是因為(C)A.雅爾塔體制的規(guī)定所限 B.雙方不了解對方的實力C.雙方力氣對比相對均衡 D.出于對國際輿論的畏懼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在兩極對峙格局下,美蘇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不大,雙方沒有實力輕松戰(zhàn)勝對手,彼此不敢輕易動武,使得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沒有爆發(fā)新的世界大戰(zhàn)。因此C選項正確。其他選項不是出現這一局面最主要的緣由,均解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6分,第14題26分,共52分)eq\x(訓練點3拓展與綜合)13.冷戰(zhàn)不僅具有傳統(tǒng)的大國利益沖突的實在內容,具有明顯的地緣政治與戰(zhàn)略特點,更以其劇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調為主要特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眾、參兩院發(fā)表咨文,他把世界政治分為自由民主和極權主義兩個對立的營壘,不指名地將蘇聯稱為“極權政體”,并以救濟希臘和土耳其為名,宣布美國將支持和幫助世界上全部反抗“共產主義威逼”的力氣。這便是人所熟知的“杜魯門主義”的問世。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焖{《試論冷戰(zhàn)的爆發(fā)與兩極格局的形成》材料二:美國應盡力幫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tài),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堅固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困、凄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覀冃湃稳魏握\意幫助復興工作的,必會得到美國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撓他國復興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們的救濟?!绹鴩鴦涨漶R歇爾在哈佛高校的演說(1)依據材料一及所學學問談談你對“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的理解。(8分)(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學問分析美國實施馬歇爾安排的干脆目的和實質目的。(8分)(3)依據材料一、二分析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安排的不同。(10分)答案:(1)第一,這表明美國戰(zhàn)后對外政策實現了從孤立主義向全球擴張主義的轉變;其次,這成為美國對蘇聯進行冷戰(zhàn)的重要標記,并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色調;第三,這表明美國越來越以兩極思維來看待整個世界。(2)干脆目的是幫助歐洲經濟實現復原與發(fā)展。實質目的是企圖通過經濟救濟,扶植西歐國家、拉攏東歐國家,進而限制整個歐洲,遏制共產主義。(3)杜魯門主義用語強硬,但它只是一項政策聲明;馬歇爾安排是以經濟方式對杜魯門主義進行的實踐,在強化冷戰(zhàn)和兩極格局形成中起到關鍵作用。解析:(1)依據“他把世界政治分為自由民主和極權主義兩個對立的營壘,不指名地將蘇聯稱為‘極權政體’,……宣布美國將支持和幫助世界上全部反抗‘共產主義威逼’的力氣”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杜魯門主義的提出,表明美國起先走上全球擴張和對抗遏制蘇聯的道路,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愈獨創(chuàng)顯,不再堅持之前的孤立主義政策,而是越來越以兩極思維來看待整個世界。(2)依據“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使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美國實行馬歇爾安排的干脆目的在于幫助歐洲經濟復原與發(fā)展。但其實質目的在于通過經濟救濟扶植西歐,進而限制歐洲,以達到對抗蘇聯和遏制共產主義的目的。(3)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杜魯門主義更多地體現了美國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立場看法和聲明,而馬歇爾安排則是實行經濟救濟的實踐,事實上是杜魯門主義在經濟領域內的體現和實踐,在強化冷戰(zhàn)和兩極格局形成中起到了關鍵作用。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61年1月5日,美國宣布同古巴斷絕外交關系,對古巴進行制裁,試圖扼殺年輕的古巴共和國,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轉向蘇聯尋求救濟。1962年7月,蘇聯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將幾十枚導彈和幾十架飛機拆開裝到集裝箱里運往古巴。同時,每一枚導彈都攜帶一個威力比在廣島的原子彈大20或30倍的核彈頭。10月14日,兩架美國U-2飛機在古巴上空,發(fā)覺了蘇聯導彈的部署狀況。10月22日,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的監(jiān)督下撤走已經部署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對蘇發(fā)出斗爭威逼。同時,載有核彈頭的美國轟炸機進入古巴四周的上空。核斗爭的陰影覆蓋加勒比海上空,整個世界危在旦夕。10月28日,莫斯科電臺廣播了赫魯曉夫的聲明:“為了盡快地消退這一危及和平事業(yè)的沖突,為了給渴望和平的各國人民以保證,蘇聯政府……下達吩咐拆除進攻性的武器,并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彪S著這一句話的播出,這場嚴峻的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了。信中沒有再提撤出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為對等條件。11月20日,肯尼迪同時宣布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與此同時,蘇聯政府吩咐蘇聯武裝力氣解除最高戰(zhàn)備狀態(tài)。至此加勒比海又安靜了下來?!幾浴犊夏岬蠈Q赫魯曉夫——古巴導彈危機始末》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史的相關內容,圍圍著冷戰(zhàn)時期美蘇關系提出一個觀點,并加以論述。(要求寫出觀點,觀點合理、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26分)答案:示例:觀點:冷戰(zhàn)——對抗與緩和并存。論述:古巴導彈危機的發(fā)生說明,美蘇因國家利益(或意識形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