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61年,清政府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主管外交及通商、關稅等事務,后筑鐵路、開礦、制造槍炮軍火等事務也歸它管理。清政府的做法A.推動了中國外交的近代化 B.意在抵制列強的經濟侵略C.利于實現中外間平等交往 D.導致民間設廠高潮的出現2.元朝設立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qū)和宗教事務,尊奉喇嘛教首領為帝師;明朝制定了“多封眾建,尚用僧徒”的治藏宗教策略;清朝形成達賴喇嘛與駐藏大臣共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出元明清時期對西藏治理的特點是A.政教合一 B.因俗而治 C.嚴密控制 D.羈縻冊封3.1906年7月,中國福興汽水公司特別刊登聲明:“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常用本公司汽水樽裝水出賣,于本公司名聲甚為有礙,故此特行出示聲明。此后若再冒用本公司汽水樽者,本公司不能再為容忍,必須與彼等相見于法庭之上?!边@一現象從側面反映出A.西式飲食習俗被國人所接受B.民族企業(yè)面臨外國企業(yè)壓制C.政府立法鼓勵民間企業(yè)發(fā)展D.惡性競爭導致民族經濟破產4.下圖是美國總統胡佛與羅斯福面對經濟大危機采取的措施,這些措施帶來的負面影響分別是A.減少了政府收入激了對外出口B.加劇了經濟危機擴大了政府赤字C.增加了政府收入減少了對外出口D.提高社會購買力減少了政府赤字5.德國史學家蒙森在其著作《羅馬史》中對羅馬法起源進行了清晰的討論:對羅馬人來說,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們所理解的那樣,并非國王對于所有民社成員發(fā)布命令,而首先是構成國家的各權力代表以說明和反駁的方式所締結的契約。由此可知羅馬法有利于A.維護法律權威B.保障人民的權益C.保護私有財產D.限制權力的濫用6.右圖為秦朝的宮殿用磚拓片,其正面刻有“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睆闹心芊从车臍v史信息主要是()A.國家一統 B.疆土遼闊 C.喜慶豐收 D.威聲遠播7.1930年代,美國漫威和DC兩大漫畫公司成立。至40年代,兩大公司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著超級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國隊長等,他們匡扶正義、除暴安良,為人們帶來希望,深受美國及世界民眾喜愛。這一現象A.體現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流行 B.反映了世界動蕩不安的局面C.表明了美國超級大國的心態(tài) D.說明了現代電影技術的發(fā)展8.某小組為制作“過渡時期大事記”展板搜集了部分資料。其中適合列入展板的是A.和平解放西藏 B.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C.高舉三面紅旗 D.提出初級階段的理論9.“因信稱義”(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學的主要教義,也是他進行宗教改革的基石。這一神學觀點的最重要意義在于A.促進了“新教”的形成與傳播 B.否定了羅馬教廷的權威C.大大簡化了宗教儀式 D.否定了出售贖罪券的合法性10.13世界末到17世紀,被稱為西歐的”原初現代化”時期?,F代意識的興起是其中一個表規(guī),其歷程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他們并非環(huán)環(huán)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這四場運動的共同作用是A.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 B.培養(yǎng)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C.激發(fā)人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 D.推進人類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11.1916年2月,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中寫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立憲政治,果能施行無阻乎?以予觀之,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信?!边@表明陳獨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 B.批判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思想C.倡導文化平民化 D.認識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12.某學者認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境內企業(yè)出現過三種不同的經營路徑(如下表所示)。由此推知,這一時期中國A.傳統家庭生產經營模式解體加速B.經濟發(fā)展帶有明顯的半殖民地色彩C.民族企業(yè)照搬了外國的管理模式D.西方企業(yè)對華的資本輸出遭到抵制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譚嗣同,湖南瀏陽人,出身官宦之家,幼年喪母,個性剛強。譚嗣同師從歐陽中鵠和劉人熙,兩師都崇拜王船山(王夫之)。他亦受影響而潛心精研船山學。自1885年起,譚嗣同多次離家漫游,十年時間足跡遍及十余省。1893年,譚嗣同在上海結識英國人傅蘭雅,購買了大量外國歷史、地理、政治、自然科學譯著。1895年,譚嗣同在北京加入強學會,結識了梁啟超和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不久,他在天津認識了嚴復,還加入了民間秘密結社組織——在理教。1897年,譚嗣同寫完《仁學》。他在書中說道:“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臣也者,助辦民事者也。賦稅之取于民,所以為辦民事之資也。”“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彼€引用法國人的口號:“誓殺盡天下君主,使流血滿地球,以泄萬民之恨?!蔽煨缱兎ㄊ?,譚嗣同英勇就義,1899年該書由梁啟超代為出版?!獡踅ㄈA《譚嗣同傳》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譚嗣同思想的淵源。(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譚嗣同與孫中山思想的異同,指出他們所體現的時代精神。1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wěn)固基礎?!X穆《國史新論》材料二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禎皇帝自縊于北京禁苑煤山。l649年1月30日,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有學者把東西方這兩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視為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問題:(1)材料一中的“這兩種制度”為什么說它們“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wěn)固基礎?!?(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東西方這兩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視為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外交事務增多,建立專門的外交機構成為必然,而總理衙門的成立促進了我國外交的近代化,A項正確;總理衙門主管與外國相關事務,沒有經濟職能,排除B;總理衙門最終導致中國外交的半殖民地化,C項夸大了政府設立總理衙門的影響,排除;D項出現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排除。2、B【解析】

材料體現了元明清時期對西藏的治理都有利用當地宗教的特點,體現了“因俗而治”,B正確;A與材料無關;C不是材料主旨;羈縻冊封主要是清朝,D以偏概全?!军c睛】材料的關鍵信息是元明清時期的宗教策略,考查的是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和描述能力,體現了“因俗而治”。3、A【解析】

材料“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于本公司名聲甚為有礙”從側面說明當時汽水在社會上銷量較大,也從側面說明當時西式飲食習俗被國人所接受,故A正確;“外間有別家造水公司”并不能說明其就是外國企業(yè),故B錯誤;材料未體現政府立法鼓勵民間企業(yè)發(fā)展,故C排除;材料中的福興汽水公司并沒有破產,故D錯誤。4、B【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提高稅率、減少政府開支會增加政府收入,以工代賑,社會保險與刺激出口無關,故A選項錯誤;胡佛減少政府開支的措施加劇了經濟危機,羅斯福以工代賑,社會保險雖然緩解了經濟危機,但擴大了政府赤字,故B選項正確;減少政府開支會增加政府收入,但不屬于負面影響,故C選項錯誤;提高稅率、減少政府開支也不會提高社會購買力,以工代賑也不會減少政府赤字,故D選項錯誤。故選B。5、D【解析】

根據材料“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們所理解的那樣…而首先是構成國家的各權力代表以說明和反駁的方式所締結的契約”可知羅馬法以契約形式確保了各權力代表的相互制約關系,有利于形成權力約束,故D項符合題意。A項,題干未反映羅馬法對法律權威的維護作用,排除。材料未體現羅馬法保護人民權力及私有財產,故排除BC兩項。6、A【解析】經過戰(zhàn)國時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因此材料中的“海內皆臣”的意思是國家統一,建立了中央集權政治,故答案為A項。其他三項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項。7、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大蕭條和世界大戰(zhàn)使世界動蕩不安,漫畫公司創(chuàng)設的角色恰恰符合人們擺脫混亂和苦難的愿望,故選B?,F代主義采用主觀色彩極重的表現法,反對客觀的描寫法,強調主觀隨意的自由聯想,從超級英雄的特點看,其不屬于現代主義藝術的范疇,排除A;二戰(zhàn)后美國才確立其超級大國的地位,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材料說的是漫畫,而不是電影,故無法得出D項結論,排除。8、A【解析】

“過渡時期”就是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指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具有新舊社會交替時期的特征。和平解放西藏是1951年,符合過渡時期的內容,答案為A;B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不符合題意,排除;1958年產生了“三面紅旗”即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不符合“過渡時期”,C錯誤;1981年6月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最早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排除D。9、B【解析】

馬丁·路德提出人的靈魂只要依靠個人虔誠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購買贖罪券;每個教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而不是盲從教皇和教會的說教,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所以應選B。10、D【解析】

根據材料“他們并非環(huán)環(huán)緊扣,但精神實質卻機通相融”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均彰顯了人們在自然界與社會中的主體意識,共同推進人類在精神層面自主自覺自信的形成,故D項正確;建立人在信仰事務上的自主性指的是宗教改革,排除A項;培養(yǎng)新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指的是科學革命,排除B項;激發(fā)人類運用理性的勇氣和決心指的是啟蒙運動,排除C項。故選D。11、D【解析】

根據“此等政治根本解決問題,猶待吾人最后之覺信”可得知,陳獨秀強調要實現真正的民主,必須要先促進人們思想上的解放,思想的自覺,故D項正確;材料“共和國體,果能鞏固無虞乎”說明他并不認為辛亥革命是失敗的,而是已經建立了民主政體,只是在思考如何鞏固民主共和的問題,故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批判傳統思想,排除B項;材料與文化的民平化無關,排除C項。12、B【解析】

中國境內同時出現和存在西方企業(yè)管理層級結構、日本企業(yè)管理層結構都是受外來侵略影響,同時還存在中國企業(yè)的關系網絡,是中國社會傳統的表現,由此體現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的半殖民地色彩,故選B;表格內容和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無關,不能說明民族企業(yè)照搬外國管理模式,更無法體現對外國資本輸出的抵制,排除ACD。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淵源:王夫之的學說;康梁維新思想;西方啟蒙思想(或“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西方思想”“外國歷史、地理、政治、自然科學譯著”等);在理教的反清思想。(2)異同:(相同點)都反對君主專制(或都主張實行民主制)。(不同點)譚嗣同主張維新變法,君主立憲;孫中山主張以革命的方式建立共和制。時代精神:勇于探索,勇于犧牲;反對侵略,救亡圖存;反對專制,追求民主。【解析】

(1)淵源:根據材料中“潛心精研船山學”,“在北京加入強學會,結識了梁啟超和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購買了大量外國歷史、地理、政治、自然科學譯著”,“加入了民間秘密結社組織——在理教”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的思想主要受到了王夫之、康梁維新思想、西學和在理教的影響。(2)同:根據材料中“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與孫中山都反對君主專制。異:根據材料中“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英勇就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主張維新變法,實行君主立憲,孫中山主張以革命的方式建立共和制。精神:根據材料中譚嗣同的言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譚嗣同和孫中山二人體現的時代精神主要有,勇于探索,勇于犧牲,反對侵略,救亡圖存,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等。14、(1)材料一所說的是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婆e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政府,為歷朝沿用,有利于中央集權的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