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資源與國家安全》備好地理課_第1頁
《石油資源與國家安全》備好地理課_第2頁
《石油資源與國家安全》備好地理課_第3頁
《石油資源與國家安全》備好地理課_第4頁
《石油資源與國家安全》備好地理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

1973年10月,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宣布實行石油減產和石油禁運,造成全球油價上漲,原油價格從1973年10月的每桶不到3美元上漲到1974年3月的近12美元,引發(fā)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對當時依賴廉價石油作為能源的西方國家產生了巨大沖擊,并導致世界性的經濟衰退。

伊朗、伊拉克等國實行石油減產和禁運,為什么會對西方乃至全球的經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二戰(zhàn)后,石油成為西方乃至全球的主要能源,國民經濟高度依賴石油產品,但石油資源卻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數(shù)國家。石油輸出主要依賴中東地區(qū)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這些國家的石油供應關系到世界經濟的安危。

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當年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這些國家實行石油減產和禁運,馬上造成世界市場上石油短缺和油價上漲。大量石油進口國國家貿易赤字加大;工業(yè)、交通、農業(yè)能源不足;居民生活成本上升;企業(yè)利潤下降,被迫裁員或停工;導致經濟增長滯緩;失業(yè)率上升,從而引發(fā)社會恐慌。這就是經濟蕭條的現(xiàn)象。這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伊朗、伊拉克等國實行石油減產和禁運,為什么會對西方乃至全球的經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是賦存于地下巖石孔隙中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液態(tài)可燃礦產。石油不僅是寶貴的燃料資源,而且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當代社會和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石油1.世界石油分布特點分布極不平衡。各國石油探明儲量差異甚大,前10位的國家,合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85%以上,而中東占全世界的近一半。2.我國石油分布特點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渤海灣、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陸架等地。石油的形成

世界上已經發(fā)現(xiàn)的絕大多數(shù)油氣田都分布在沉積巖中。絕大部分地質學家推斷,石油和天然氣都來源于古老的生物有機體。石油和天然氣只有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才能形成,而從形成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移動,直至遇到不可滲透的巖石屏障才被有效地密封起來,形成油氣田。在油氣田里,天然氣一般在石油層上部,但在高壓作用下,天然氣也可能出現(xiàn)在石油層底部。

20世紀70年代,石油枯竭論十分流行。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全球新發(fā)現(xiàn)的石油資源量遠大于所消耗的石油量。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資源量,從1996年的1.1萬億桶增長到2017年的1.7萬億桶。世界石油開采量不斷增長,石油剩余儲量的可供開采年限呈上升趨勢,出現(xiàn)“越采越多”的情形。讀圖2-49,想一想,為什么世界石油會出現(xiàn)“越采越多”的情形?其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石油勘探的范圍擴大,深度加大,石油可采儲量增多。石油探明可采儲量不斷加,主要得益于科技的進步,包括石油理論研究、石油勘探技術、石油可采技術的進步,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鼓勵,資金的投入。石油生產過程分為勘探與開采兩個階段。油田位置、地質條件等因素決定了石油的開采方式。陸地及淺海石油采取鉆井開采的方式,海底油田則需要使用石油鉆井平臺進行開采。1.生產過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石油儲量與石油產量通常呈正比關系,但受資金、技術、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2.產量和儲量的關系石油鉆井平臺3.影響石油消耗量的因素:石油消耗量受經濟發(fā)展狀況、人口數(shù)量、石油儲量等多種因素影響。美國、日本和歐盟國家的石油消費量非常高。俄羅斯和中東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燃油價格較低,政府補貼較大。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產油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石油消費大國,其人均石油消耗量居世界前列。2017年,中國和印度的石油消耗量分別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4.石油消費現(xiàn)狀1.從2009年起,我國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有所不同。讀圖2-53,完成下列任務。(1)比較我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有哪些異同。(2)分析造成我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差異的原因。

(1)相同點是都以礦物能源為主,原油與煤炭、天然氣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能源能源,消費都呈多元化。不同點是我國煤炭比重最大,約占2/3,煤炭的優(yōu)勢地位明顯;水電比重比世界大,核能所占比重小,我國的石油天然氣所占的比重比世界?。辉谑澜缒茉聪M結構中石油天然氣所占的比重較大,煤、油、氣三架齊驅。1.從2009年起,我國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世界有所不同。讀圖2-53,完成下列任務。(1)比較我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有哪些異同。(2)分析造成我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差異的原因。

(2)這與我國能源儲藏結構有關,我國水能蘊藏量居世界第1位,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2位,且煤炭開采利用的技術成熟,配套產業(yè)齊全,利用歷史悠久,有工業(yè)生產慣性的影響。我國石油儲量相對少,石油工業(yè)起步晚,政策上石油能源化不被鼓勵,石油常作為化工原料。1.我國石油資源儲量豐富,但人均石油儲量較低。2.2016年,我國石油儲采比只有17.5年,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我國現(xiàn)有油田大都已過高峰生產階段,繼續(xù)增產的壓力較大。4.在油氣資源豐富的海域,我國面臨著與鄰國的國際糾紛,嚴重制約了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fā)。5.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石油的消費量迅速攀升。6.從1993年我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石油供需矛盾逐漸突出,石油進口量逐年攀升,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我國石油供需矛盾突出針對我國石油長期穩(wěn)定供應所采取的措施1.開拓國際石油運輸通道(1)主要石油進口國家: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非洲、俄羅斯、拉丁美洲等地區(qū)和國家。(2)我國石油進口現(xiàn)狀:過度依賴海路進口石油(3)針對石油進口現(xiàn)狀采取的措施:陸上油氣管道的建設針對我國石油長期穩(wěn)定供應所采取的措施2.提高石油戰(zhàn)略儲備針對我國石油長期穩(wěn)定供應所采取的措施3.加大國內石油開發(fā)力度,推動石油企業(yè)“走出去”4.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大力開發(fā)新能源

針對我國石油長期穩(wěn)定供應所采取的措施

現(xiàn)代經濟和國防建設均高度依賴石油產品,但石油資源卻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這就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石油貿易和運輸。據(jù)此完成下列任務。(1)從全球來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分別有哪些?(2)石油生產地與消費地的不一致,會給世界地緣政治安全帶來哪些問題與挑戰(zhàn)?(1)從全球來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分別有哪些?(2)石油生產地與消費地的不一致,會給世界地緣政治安全帶來哪些問題與挑戰(zhàn)?(1)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國: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加拿大、阿聯(lián)酋、科威特、伊朗、尼日利亞、安哥拉、挪威。世界十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美國、日本、印度、德國、法國、韓國、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1)從全球來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和石油進口國分別有哪些?(2)石油生產地與消費地的不一致,會給世界地緣政治安全帶來哪些問題與挑戰(zhàn)?(2)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政治經濟發(fā)展“晴雨表”,石油生產地和消費地的不一致導致了多數(shù)石油消費國對進口石油的嚴重依賴,同時也導致了世界范圍內對石油的爭奪,一是對世界石油生產地資源的爭奪,二是對國家間埋藏著豐富油氣資源的海岸線、大陸架的爭奪,三是對石油運輸要道的爭奪,進而帶來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的矛盾和爭端。

瓜達爾港為深水良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鄰近霍爾木茲海峽,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門戶,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在建設的中巴經濟走廊,連接新疆喀什與瓜達爾港,有利于加強中巴兩國的互聯(lián)互通,促進兩國共同發(fā)展。(1)我國投資建設瓜達爾港,對保障我國石油安全有哪些作用?(2)分析我國開發(fā)瓜達爾港、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的戰(zhàn)略意義。(2)提高中國能源和貿易的運輸線路安全性;縮短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