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吉林一中2023—2024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試題高二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古文關鍵》(呂祖謙編著)是評點類古文選本的開山之作,由其開創(chuàng)的評點形式為后世讀者賞鑒詩文甚至小說、戲曲帶來一種全新閱讀體驗,在評點史上影響極大?!豆盼年P鍵》前附《要法》,實際上是《總論》的精簡整理本?!犊傉摗芬?qū)匐S筆記錄而帶有零散錯雜的特點,但能更為豐富完整地呈現(xiàn)呂祖謙的文章思想。呂祖謙有很強烈的典范意識,他告誡學生“文字須學上等者”。依此,他將文章分為三個層級,“文字有三等:上焉藏鋒不露,讀之自有滋味;中焉步驟馳騁,飛沙走石;下焉用意庸庸,專事造語?!贝蠹s以用意深微、不露痕跡為上,而以平淺粗礪、刻意語句為下?!豆盼年P鍵》所選僅八家,又自分層次,而具大家、名家之別?!兑ā烽_篇即強調(diào):“學文須熟看韓柳歐蘇?!边@本是呂本中的言論。呂祖謙在家學熏染下進一步以文選形式將之確立為唐宋兩朝文章典型,則凸顯并推擴了這一看法。在呂祖謙的文章學構(gòu)圖中,蘇文占據(jù)了核心位置。《總論》體現(xiàn)出呂祖謙強烈的文體結(jié)構(gòu)意識。他強調(diào)看文字需要“先見文字體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處”,即先對文章進行通篇結(jié)構(gòu)把握,明晰其體制特點,再細化為具體的主意、句法等方面。他提出“看文字各自有體,或清快,或壯健”,顯示出他論文首重文章體制風格的特點。整體把握文體之后,還需要從不同維度對文章進行細部解讀。呂祖謙提出了入手方法,第一個層次是把握文章大意,即所謂“大概主張”“主意”,可以通過觀察文章的首尾呼應筆法來感知。第二個層次為了解文章段落結(jié)構(gòu),即如何通過“鋪敘次第”來呈現(xiàn)“文勢規(guī)模”,“入頭處”即入題,是正面切入主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自然也是勾劃文章段落之際需要重視的一端。第三層次為“綱目關鍵”。呂祖謙認為,“大抵作文之法,一篇中有數(shù)行齊整處,須有數(shù)行不齊整處?;蚓徎蚣?,或顯或晦。緩急顯晦,相間用之,使人不知其為緩急顯晦。雖然,常使經(jīng)緯相通,有一脈過接乎其間,然后可。蓋有形者綱目,無形者血脈也?!笨芍涫降纳⑿信c排偶、長句與短句,這類章句形式的組織方法被視為“綱目”,而由形式產(chǎn)生的緩急顯晦類效果,則被稱作“血脈”。綱目關鍵通過“抑揚開合”來實現(xiàn),抑揚反覆、曲折斡旋等手法,可使章句形式巧妙有力。故綱目關鍵即章句組織方面的緊要之處與其間奧妙之法,或曰章法。第四層次為語句之法,尤其強調(diào)“警策”的功用?!熬摺奔次恼轮姓Z句精煉扼要,含義深刻,能夠驚動讀者,帶來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的部分。呂祖謙特別強調(diào)了形式結(jié)構(gòu)層面警策的意義,故語句勁健、轉(zhuǎn)換、收結(jié)、點題,都被納入警策作法當中。呂祖謙對于文章的認識與分析,是從兩個部分展開的?!按蟾胖鲝垺鳖愃朴凇爸行乃枷搿?,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與體悟?!拔膭菀?guī)?!彼摓槠?,“綱目關鍵”所論為章法,“警策句法”涉及句法,三者都是對文章形式的剖解。《要法》中或論其三,或述其四,都不脫離這樣的認知模式。雖然只是在授徒之際的寥寥數(shù)語,但已經(jīng)觸及文章學當中最重要的結(jié)構(gòu)范疇,內(nèi)容與形式并重,篇法、章法、句法一一論列,文章學的話語雛形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具體文章結(jié)構(gòu)上,呂祖謙已經(jīng)用意于破題、轉(zhuǎn)換、入題,這在此后的科舉文章中成為普遍范疇。呂祖謙還具有良好的辨證意識。他認識到文章經(jīng)典的垂范作用,但又能注意其缺失,從而在重視示范研磨的同時,回避其負面作用?!白R人文字長處,復識短處”,成為品鑒文章準則。他衡論各家文章之際,注重抉發(fā)得法淵源,提煉獨特成就,指出向上一路;同時揭示其弱點,示人軌轍。如論韓柳歐蘇,從評述模式來說,皆是先以一語概括其文章的最典型風格特征,然后追溯文章淵源,再探討正面價值與學習方法,再強調(diào)應該規(guī)避不足。需要注意的是,他在評述柳文與蘇文之際,認為兩人文章最突出之處皆在于“關鍵”。參看柳文當中的評語,如“回互轉(zhuǎn)換”“一段好如一段”“抑揚好,一節(jié)應一節(jié)”“極有反覆”;論述蘇文,如“文字不虛,亦自相應”“這一篇要看抑揚處”“此篇曲折最多”,可知所謂的“關鍵法”,主要指向于章節(jié)之間的呼應、轉(zhuǎn)折、遞進等關系,即上文所述“章法”。評述其他人文章,呂祖謙指出,“曾文:專學歐,比歐文露筋骨。子由文:太拘執(zhí)。李(廌)文:亦粗,太煩。秦(觀)文:知常而不知變。張(耒)文:知變而不知常。晁(補之)文:粗率?!逼湓u述模式仍是溯及源頭,突出風格,提示缺陷。呂祖謙的文章觀念帶有鮮明的實踐色彩?!兑ā穼⒖次淖址ㄅc作文法列為標題,恰好是對這一實踐品格的揭示。呂祖謙強調(diào)由閱讀經(jīng)典作品入手,在透徹把握諸家風格與優(yōu)長的基礎上,形成自身文章體認,并在這一理性思辨指引下,進行文章寫作實踐。他的文章選本,暗含了由閱讀通往寫作的指南路徑。在指導細看經(jīng)典文本時,他注意“文字各自有體”,以把握整體特征為上。處理具體文本時,則提示首尾、入頭、轉(zhuǎn)換、繳結(jié)。作文時多強調(diào)以意為主,主張題常則意新,意常則語新。(摘編自慈波《從古文到有用文字:〈古文關鍵〉之“關鍵”與經(jīng)典重塑》)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為評點類古文選本的開山之作,呂祖謙編著的《古文關鍵》為后世讀者賞鑒詩文甚至小說、戲曲帶來一種全新閱讀體驗。B.呂祖謙強調(diào)文章的典范意識,主張“文字須學上等者”,做到藏鋒不露,才能讀來自有滋味,蘇文正是他推舉的典范。C.呂祖謙從內(nèi)容與形式兩個部分對文章進行剖析,涉及主題思想,篇法、章法、句法等多個維度,已經(jīng)觸及文章學的核心。D.呂祖謙在《古文關鍵》中對韓柳歐蘇等各家作品的評述,并不一味肯定,在指出其優(yōu)點的同時,也提示不足,頗具辨證意識。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呂祖謙認為對章句組織的深入分析,如整散長短、內(nèi)在邏輯及由形式產(chǎn)生的緩急顯晦類效果等,是解讀文章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B.“文字不虛,亦自相應”“這一篇要看抑揚處”“此篇曲折最多”等,是呂祖謙對蘇軾處理文章章節(jié)之間關系的肯定評價。C.《古文關鍵》僅選八家,在點評上突出破題、轉(zhuǎn)換、入題,豐富完整地呈現(xiàn)呂祖謙的文章思想,深刻地影響了此后科舉文章。D.呂祖謙注重實踐,主張讀寫結(jié)合,以寫為歸旨,作文時多強調(diào)以意為主,主張題常則意新,意常則語新,以形成自身文章體認。3.下列選項,不符合原文“警策”表述的一項是()A.《六國論》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B.《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C.《蘭亭集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D.《石鐘山記》中“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4.從文體結(jié)構(gòu)角度,簡要概括呂祖謙閱讀文章的方法。5.請依據(jù)“關鍵法”內(nèi)涵,簡要分析《種樹郭橐駝傳》一文的章法特點。【答案】1.A2.D3.C4.①首先對文章進行通篇結(jié)構(gòu)把握,明晰其體制特點。②其次分別從大概主張(中心思想)、文勢規(guī)模(篇法)、綱目關鍵(章法)、警策句法(句法)四個方面細化分析。5.①郭橐駝身體殘疾、地位卑微,卻豁達豪爽、技藝精湛,先抑后揚,呈轉(zhuǎn)折關系。②由種樹之道“移之官理”,由淺入深,呈遞進關系。③將他植者與郭橐駝種樹方法進行比較,呈對比關系?!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古文關鍵》為后世讀者賞鑒詩文甚至小說、戲曲帶來一種全新閱讀體驗”錯誤,原文說“由其開創(chuàng)的評點形式為后世讀者賞鑒詩文甚至小說、戲曲帶來一種全新閱讀體驗”,不是《古文關鍵》這本書,而是該書開創(chuàng)的評點形式帶來一種全新閱讀體驗。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主張讀寫結(jié)合,以寫為歸旨,……以形成自身文章體認”錯誤,“形成自身文章體認”是“由閱讀經(jīng)典作品入手,在透徹把握諸家風格與優(yōu)長的基礎上”形成的,而非由寫作形成。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關于“警策”原文是這樣說的:“警策”即文章中語句精煉扼要,含義深刻,能夠驚動讀者,帶來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的部分。呂祖謙特別強調(diào)了形式結(jié)構(gòu)層面警策的意義,故語句勁健、轉(zhuǎn)換、收結(jié)、點題,都被納入警策作法當中。A.強調(diào)六國戰(zhàn)敗的原因,有“警策”作用;B.簡明扼要,總結(jié)哲思,有“警策”作用;C.該句在內(nèi)容與形式結(jié)構(gòu)方面都不具備關鍵警示作用?!熬摺本涫窃趦?nèi)容與形式結(jié)構(gòu)方面具備關鍵警示作用的句子。內(nèi)容方面指文章中語句精煉扼要,含義深刻,能夠驚動讀者,帶來強烈藝術(shù)感染力的句子;形式結(jié)構(gòu)層面警策句,是指勁健、轉(zhuǎn)換、收結(jié)、點題句。D.簡明扼要,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有“警策”作用。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凹聪葘ξ恼逻M行通篇結(jié)構(gòu)把握,明晰其體制特點”,首先對文章進行通篇結(jié)構(gòu)把握,明晰其體制特點?!霸偌毣癁榫唧w的主意、句法等方面?!w把握文體之后,還需要從不同維度對文章進行細部解讀?!谝粋€層次是把握文章大意,即所謂“大概主張”“主意”,……第二個層次為了解文章段落結(jié)構(gòu),……第三層次為“綱目關鍵”……第四層次為語句之法,……”,其次分別從大概主張(中心思想)、文勢規(guī)模(篇法)、綱目關鍵(章法)、警策句法(句法)四個方面加以分析闡述。【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原文對“關鍵法”是這樣介紹的:所謂的“關鍵法”,主要指向于章節(jié)之間的呼應、轉(zhuǎn)折、遞進等關系,即上文所述“章法”所謂的“關鍵法”,主要指向于章節(jié)之間的呼應、轉(zhuǎn)折、遞進等關系,即上文所述“章法”?!斗N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瘺,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他身體殘疾、地位卑微,卻“甚善,名我固當”“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他豁達豪爽、技藝精湛,文章介紹郭橐駝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呈轉(zhuǎn)折關系。其針對當時官吏繁政擾民的現(xiàn)象,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yǎng)樹”的法則,批評當時唐朝地方官吏擾民、傷民的行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由種樹之道“移之官理”,由淺入深,呈遞進關系。“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文章將他植者與郭橐駝種樹方法進行比較,前后呈對比關系。(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文本,完成各題。(甲)①三三如一般小孩,換幾回新衣,過幾回節(jié),看幾回獅子龍燈,就長大了。照規(guī)矩十五歲的三三,要招郎上門,也應當是時候了。但媽媽有了一點私心,不大相信媒人的話語,所以這碾坊還是只有母女二人。這個夏天,母女兩人一吃了晚飯,不到日黃昏,總常常過堡子里一個姓宋的熟人家去,陪一個行將遠嫁的姑娘談天,聽一個從小寨來的人唱歌。有一天,照例又進堡子里去,卻因談到繡花,要三三回碾坊來取樣子,三三就一個人趕忙跑回碾坊來??斓轿葸厱r,黃昏里望到溪邊有兩個人影子,有一個人到樹下,拿著一根竿子,好像要下鉤的神氣。三三心想,這一定是來偷魚的,照規(guī)矩喊著:“不許釣魚,這魚是有主人的!”②就聽到一個人說:“誰說溪里的魚也有主人?難道溪里活水也可養(yǎng)魚嗎?”另一人又說:“這是碾坊里小姑娘說著玩的?!毕日f話的一個人就笑了。旋即又聽到第二個人說:“三三,三三,你來,你魚都被人捉完了!”三三聽到人家取笑她,聲音好像是熟人,心里十分不平。走過去時,才知道那第二回說話的人是堡子里一個管事先生,另外是一個從不見面的年青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的原來只是一個拐杖,不是甚么釣竿。那管事先生認得三三,三三也認識他,所以當三三走近身時,就取笑說:“三三,怎么魚是你家養(yǎng)的?你家養(yǎng)了多少魚呀?”三三見是堡子里管事先生,甚么話也不說了,只低下頭笑。頭雖低低的,卻望到那個好像從城里來的人白褲白鞋,且聽到那個男子說:“這女孩倒很聰明,很美?!惫苁碌挠终f:“這是我堡子里美人?!眱扇诉@樣說著,那男子就笑了。到這時,她猜測男子是對她望著發(fā)笑!三三心想:“你笑我干嗎?”又想:“你城里人只怕狗,見了狗也害怕,還笑人,真虧你不羞?!彼孟襁@句話已說出了口,為那人聽到了,故打量趁此跑去。管事先生知道她要害羞跑了,便說:“三三,你別走,我們是來看你碾坊的。你娘呢?”“娘不在碾坊?!薄暗奖ぷ永锫犘≌顺枞チ?,是不是?”“是的。”“你怎么不歡喜聽那個?”“你怎么知道我不歡喜?”管事先生笑著說:“因為看你一個人回來,還以為你是聽厭了那歌,擔心這潭里魚被人偷盡,所以趕回來看看,好小氣!”三三同管事先生說著,慢慢地把頭抬起,望到那生人的臉目了,白白的臉好像在甚么地方看見過,就估計:莫非這人是唱戲的小生,忘了擦去臉上的粉,所以那么白?……那男子見三三已不再怕人,就問:“這是你的家里嗎?”三三說:“怎么不是我家里?”因為這答話很有趣味,那男子就說:“你住在這個山溝邊,不怕大水把你沖去嗎?”③三三抿著小小的美麗嘴唇,狠狠地望了這陌生男子一眼,心里想:“狗來了,你這人嚇倒落到水里,水就會沖去你。”想著當真沖去的情形,一定很是好笑,就不理會這兩個人,笑著跑去了。取了花樣子回向堡子走去的三三,在潭邊再上游一點,望到那兩個白色影子還在前面,故意跟到這兩個人身后,慢慢地走著。聽到兩個人說到城里甚么人甚么事情,又聽到說學務局要辦學校,因為這兩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覺得很有趣味。到后又聽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媽媽怎么好,更極高興。再到后,就聽到那城里男人說:“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們鄉(xiāng)下習慣,應當快放人了?!蹦枪苁碌南壬χf:“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①,可以去說親?!比nD了一下,把兩個指頭緊緊地塞了耳朵。但仍然聽到那兩人的笑聲。她想知道那個由城里來好像唱小生的人還說些甚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那小生說些甚么,可聽不明白,就只聽那個管事先生一人說話:“做了碾坊主人,別的不說,成天可有新鮮雞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話一說完,兩人又笑了。三三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邊的石頭上,臉上發(fā)著燒,十分生氣。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雞就是成天下二十個蛋,我也不會給你一個吃?!弊艘粫?,涼涼的風吹臉上,水聲淙淙使她記憶起先一時估計中那男子為狗嚇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樂了,就望到溪里水深處,自言自語說:“你怎么這樣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節(jié)選自沈從文《三三》,有刪改)[注]①紅葉,方言,指媒人。(乙)兩個水手還正在談話,潭中那只白鴨卻慢慢地向翠翠所在的碼頭邊游來,翠翠想:“再過來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靜靜地等著,但那鴨子將近岸邊三丈遠近時,卻有個人笑著,喊那船上水手。原來水中還有個人,那人已把鴨子捉到手,卻慢慢地踹水游近岸邊的。船上人聽到水面的喊聲,在隱約里也喊道:“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那水上人說:“這家伙狡猾得很,現(xiàn)在可歸我了?!笔帜_并用地拍著水傍了碼頭。濕淋淋地爬上岸時,翠翠身旁的黃狗,仿佛警告水中人似的,汪汪地叫了幾聲,那人才注意到翠翠。碼頭上已無別的人,那人問:“是誰人?”“我是翠翠!”“翠翠又是誰?”“是碧溪蛆撐渡船的孫女?!薄斑@里又沒有人過渡,你在這兒做什么?”“我等我爺爺。我等他來好回家去?!薄暗人麃硭刹粫?。你爺爺一定到城里軍營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他不會,他答應來找我,就一定會來的?!薄斑@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邊點了燈的樓上去,等爺爺來找你好不好?”翠翠誤會了那個人的好意,她以為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為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地說:“你個悖時砍腦殼的!”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年紀,便帶笑說:“怎么,你那么小小的還會罵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這兒,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④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關你的事。”那黃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來。那男子把手中白鴨舉起,向黃狗嚇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黃狗為了自己被欺侮還想追過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給狗“那輕薄男子還不值得叫”,但男子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男的以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亂叫,放肆地笑著,不見了。(節(jié)選自沈從文《邊城》,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善于抓住特點塑造人物,寫城里男人,特別提到“白白的臉”,表現(xiàn)其秀氣;寫儺送,扣住其動作,“踹水”游近、“拍著水傍了碼頭”等,展現(xiàn)其生命活力。B.狗、雞、魚、白鴨等動物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如兩篇選文中的狗,分別是三三用來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幫手,也是翠翠親密的伙伴、盡職的保護者。C.兩文有好幾處寫到“笑”,這些有關“笑”的文字渲染了輕松、歡快的氛圍,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人情、人性的美好。D.兩文均采用第三人稱,敘述故事時更有自由性和靈活度,也便于呈現(xiàn)三三和翠翠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能使讀者更好地感受人物。7.對文中畫線問句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借助“穿新衣”“過節(jié)”“看獅子龍燈”這三個特定的生活場景,通過三次“幾回”的反復寫出時間流逝之快,交代了三三長大的事實。B.句子②連續(xù)兩個問句,寫出對方聽到三三說“不許釣魚,這魚是有主人的!”后的反應,包含了疑惑、驚訝、難以置信的情感,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說話者非當?shù)厝说纳矸?。C.句子③中的描寫非常細膩,“抿”這個動詞“狠狠地”這個神態(tài),體現(xiàn)了三三對陌生男子的好感和親近。D.句子④是翠翠在誤解儺送好意后針鋒相對的表達,個性化的語言寫出了她此時惱怒、賭氣的神態(tài),體現(xiàn)了其純真的性格特征。8.甲文三三跟在管事先生兩人身后聽閑話的過程中,心緒多有變化,請加以梳理。9.校文學社組織開展“鄉(xiāng)土作家”系列的現(xiàn)代作家作品研讀活動,你所在的學習小組打算圍繞“沈從文小說中的鄉(xiāng)土特色”這一話題參與讀書交流環(huán)節(jié),請結(jié)合以上兩則文本,擬寫發(fā)言要點?!敬鸢浮?.B7.C8.①先是因為沒有被對方察覺自己跟在后面聽到了談話而覺得有趣、得意;②接著又因聽到媽媽被夸獎而心生高興/驕傲愉悅;③在聽到管事先生說年青男人可以讓總長當媒人說親后,感到害羞;④又對兩人的談話內(nèi)容尤其是那個城里人還說些什么,懷有好奇;⑤最后因管事先生設想年青男人說親成功后的生活以及兩人的笑而羞惱/害羞、氣惱(生氣)。9.①人物上,主人公均來源鄉(xiāng)土社會。三三是碾坊的孤女、翠翠是渡船的孫女,兩人身上都體現(xiàn)了十幾歲少女的爛漫純粹,展現(xiàn)出自然、蓬勃的生命活力。②環(huán)境上,都反映了淳樸美好的鄉(xiāng)村社會。不管是三三母女去堡里即將嫁女的人家里聊天、聽小寨來人唱歌,還是邊城中端午賽龍舟、抓鴨子等細節(jié)都是對日常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呈現(xiàn)了當?shù)赜焉啤嘏娘L土人情。③情節(jié)上,選擇以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作為主要情節(jié),不追求離奇。兩文分別圍繞三三與城里男子、翠翠和儺送的首次會面展開,情節(jié)沖淡平和、具有生活化。④主題上,旨在展現(xiàn)山野鄉(xiāng)村、邊陲小城即鄉(xiāng)土社會中和諧友愛的人情之美、率真質(zhì)樸的人性之美和恬靜美好的風物之美。如《三三》中關于溪魚的對話、《邊城》二老的邀請等都體現(xiàn)了對主題的達成。⑤語言上,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色彩和口語氣息。如“紅葉”“悖時砍腦殼”等體現(xiàn)了語言的地方性特質(zhì);人物對話的語言直白口語,呈現(xiàn)出扎根生活、貼近生活的活潑自然?!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分別是三三用來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幫手”理解不恰當,三三只是想象,而未實際奚落、作弄,那么狗也就不能說是“用來奚落、作弄城里人的得力幫手”了。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體現(xiàn)了三三對陌生男子的好感和親近”理解不妥。體現(xiàn)的是三三作為自然健康的少女純真天然的特點。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心理變化的能力。由原文“聽到兩個人說到城里甚么人甚么事情,又聽到說學務局要辦學校,因為這兩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后面,所以自己覺得很有趣味”,可看出三三聽到兩人的說話,覺得很有趣,覺得沒有被對方覺察很得意;由原文“到后又聽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媽媽怎么好,更極高興”,可看出他們背后夸贊媽媽,三三更高興了;由原文“那管事的先生笑著說:‘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親?!nD了一下,把兩個指頭緊緊地塞了耳朵”,可看出說到給年青男人說親,三三“塞了耳朵”,感到害羞;由原文“她想知道那個由城里來好像唱小生的人還說些甚么,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可看出三三“跟上前去”,對他們下面的談話內(nèi)容感到好奇;由原文“就只聽那個管事先生一人說話:‘做了碾坊主人,別的不說,成天可有新鮮雞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話一說完,兩人又笑了”“臉上發(fā)著燒,十分生氣”“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雞就是成天下二十個蛋,我也不會給你一個吃”,可看出聽到兩人說笑三三和年輕男人成親后的生活,三三害羞、生氣?!?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人物方面:《三三》中的三三是一個天真無邪、好奇心強的鄉(xiāng)村少女,她的純真與懂事讓人印象深刻。而在《邊城》中,翠翠則是另一位鄉(xiāng)村少女的代表,她同樣有著純凈的心靈和堅強的性格。兩位主人公都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少女的爛漫純粹,展現(xiàn)出自然、蓬勃的生命活力,體現(xiàn)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厚情感。環(huán)境方面:兩部小說都精心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的淳樸美好的鄉(xiāng)村社會?!度泛汀哆叧恰分械泥l(xiāng)村寧靜而和諧,溪水潺潺,田園風光如畫,展現(xiàn)了遠離塵囂的美,山水相依。人物的日常生活也充滿了邊民的淳樸自然的感覺,家常聊天,端午龍舟賽等日常再現(xiàn),增強了小說的地域特色和當?shù)赜焉?、溫暖的風土人情,也凸顯了作者對鄉(xiāng)土的深厚情感。情節(jié)設置方面:《三三》和《邊城》都采用了較為簡單的敘事結(jié)構(gòu),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度分v述了三三與親管事先生、城里男子等人的交往故事,《邊城》則圍繞著翠翠與儺送的首次會面展開,通過這些日常生活場景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生活的純真與和諧,情節(jié)沖淡平和、具有生活化的特點。主題方面:兩部小說在主題上都表達了對鄉(xiāng)土生活的贊美與懷念,都傳遞出對人性的美,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追求。通過三三關于溪魚的對話,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體現(xiàn)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與追憶。通過翠翠與二老的對話,以及二老邀請翠翠到家等爺爺?shù)那楣?jié),表達了對鄉(xiāng)土的珍視與傳承。語言運用方面: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色彩和口語氣息?!度泛汀哆叧恰返恼Z言都清新自然,質(zhì)樸而富有詩意,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的韻味。如當?shù)氐姆窖浴凹t葉”,“悖時砍腦殼”等體現(xiàn)了語言的地域性特點?!叭?,三三,你來,你魚都被人捉完了!”“魚咬了我,也不關你的事”,對白口語化,呈現(xiàn)出扎根生活、貼近生活的活潑自然。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夫樂者,天地之體,萬物之性也。合其體,得其性,則和;離其體,失其性,則乖。昔者圣人之作樂也,將以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也。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陰陽八風之聲均黃鐘中和之律開群生萬物之情氣。故律呂協(xié)則陰陽和,音聲適而萬物類,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歡,九州一其節(jié)。天地合其德則萬物合其生,刑賞不用而民自安矣。乾坤易簡,故雅樂不煩;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不煩則陰陽自通,無味則百物自樂。日遷善成化而不自知,風俗移易而同于是樂,此自然之道,樂之所始也。先王之為樂也,將以定萬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刑、教一體,禮、樂外內(nèi)也。刑弛則教不獨行,禮廢則樂無所立。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謂之禮;人安其生,情意無哀,謂之樂。禮逾其制則尊卑乖,樂失其序則親疏亂。禮定其象,樂平其心;禮治其外,樂化其內(nèi),禮樂正而天下平。(取材于阮籍《樂論》)材料二:夫天地合德,萬物貴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fā)為五音。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無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于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后發(fā),則無系于聲音。夫五色有好丑,五聲有善惡,此物之自然也,皆無豫于內(nèi)。至夫哀樂自以事會,先遘于心,但因和聲,以自顯發(fā)。和聲之感人心,亦猶酒醴之發(fā)人情也。酒以甘苦為主,而醉者以喜怒為用。其見歡戚為聲發(fā)而謂聲有哀樂,猶見喜怒為酒使而謂酒有喜怒之理也。故音聲有自然之和,而無系于人情。心之與聲,明為二物,殊途異軌,不相經(jīng)緯,焉得染太和于歡戚,綴虛名于哀樂哉?古人知情之不可放,故抑其所遁【注】;知欲之不可絕,故因其所自。故為可奉之禮,制可導之樂。絲竹與俎豆【注】并存,進退相須,共為一體,從善日遷,然后化成。(取材于嵇康《聲無哀樂論》)【注】遁:放縱。俎豆:器皿并稱,用來泛指各種祭祀場所使用的禮器,并幾成祭祀禮儀行為的代名詞。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故A定天地B八方之音C以迎陰陽D八風之聲E均黃鐘F中和之律G開群H生萬物之情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性,文中指本性,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凡植木之性”的“性”意思相同。B.適,文中指適宜,與《石鐘山記》中“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的“適”意思不相同C.刑,文中指處罰,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的“刑”意思相同。D.當,文中指應該,與《登泰山記》中“崖限當?shù)勒摺钡摹爱敗币馑疾幌嗤?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阮籍認為,音樂的和諧協(xié)調(diào)取決于它是否合乎天地本體以及是否順應萬物本性。B.阮籍認為,雅樂不煩擾百姓,五音也無韻味,卻可以使萬物自得其樂。C.嵇康認為,聲音就像氣味一樣,其好與不好都不會受到渾濁混亂的干擾而發(fā)生轉(zhuǎn)變。D.在音樂的本質(zhì)方面,他們都認為音樂源于天地自然,具有自然屬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禮逾其制則尊卑乖,樂失其序則親疏亂。(2)至夫哀樂自以事會,先遘于心,但因和聲,以自顯發(fā)。14.關于音樂的教化作用,兩篇文章的見解有何異同?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敬鸢浮?0.CEG11.A12.B13.(1)禮逾越其應有的規(guī)制,尊卑就會錯位;樂失去其自身的秩序,親疏就會混亂。(2)至于哀樂本來是因為和某些事情相遇,而預先郁結(jié)在心中,只是經(jīng)由和諧的樂聲而自己顯現(xiàn)出來。14.(1)相同點:他們都認為禮樂應相互配合,方能發(fā)揮音樂的教化作用。(2)不同點:阮籍認為:音樂可以開啟百姓的情懷,平和人民的內(nèi)心世界,統(tǒng)一百姓的意志,使人們各安其位,各安其生,自然向善,改變風俗,從而實現(xiàn)教化目的。嵇康認為:音樂可以抑制人的情感放縱,引導人的欲望,從而使人民“從善日遷”,達到教化目的?!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所以確定天地八方之音,來應和陰陽八風之聲,協(xié)調(diào)黃鐘作為中和之律作用,開啟百姓及萬物的情懷?!岸ㄌ斓匕朔街簟笔莿淤e結(jié)構(gòu),其后C處斷開;“迎陰陽八風之聲”“均黃鐘中和之律”與“開群生萬物之情氣”結(jié)構(gòu)一致,中間EG處斷開。故選C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錯誤。本性;/方法。句意:音樂,是天地之本體,萬物之本性。/但凡種樹的方法。B.正確。適宜;/到、往。句意:聲音適宜則萬物各從其類。/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C.正確。句意:刑罰和教化一體。/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處罰他們。D.正確。應該;/阻擋。句意:聲音本來就是以好和不好為屬性。/像門檻一樣擋在路上的山崖。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雅樂不煩擾百姓,五音也無韻味”錯誤,由原文“乾坤易簡,故雅樂不煩;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不煩則陰陽自通,無味則百物自樂”可知,“煩”指復雜,“淡”指恬淡自然。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逾”,逾越;“乖”,違背,錯位;“序”,秩序。(2)“會”,相遇;“遘”,遇到,這里指郁結(jié);“因”,經(jīng)由。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1)相同點:由原文“故律呂協(xié)則陰陽和,音聲適而萬物類,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歡,九州一其節(jié)”“和聲之感人心,亦猶酒醴之發(fā)人情也”可知,阮籍認為音樂協(xié)調(diào)合適男女君臣才會各得其所,互不冒犯;嵇康則認為和諧的音樂能感動人心。故他們都認為禮樂應相互配合,方能發(fā)揮音樂的教化作用。(2)不同點:由原文“日遷善成化而不自知,風俗移易而同于是樂,此自然之道,樂之所始也……開群生萬物之情氣將以定萬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人安其生,情意無哀……”可知,阮籍認為:音樂可以開啟百姓的情懷,平和人民的內(nèi)心世界,統(tǒng)一百姓的意志,使人們各安其位,各安其生,自然向善,改變風俗,從而實現(xiàn)教化目的。由原文“故為可奉之禮,制可導之樂。絲竹與俎豆并存,進退相須,共為一體,從善日遷,然后化成”可知,嵇康說創(chuàng)制可以引導感情的音樂,人們一天天地改掉缺點,走向善良,然后教化就能成功。故嵇康認為:音樂可以抑制人的情感放縱,引導人的欲望,從而使人民“從善日遷”,達到教化目的。參考譯文:材料一:音樂,是天地之本體,萬物之本性。音樂合乎本體、順應本性,就和諧,背離本體、喪失本性,則不協(xié)調(diào)。從前圣人作樂,就是用來順應天地之本體,成就萬物之本性。所以確定天地八方之音,來應和陰陽八風之聲,協(xié)調(diào)黃鐘作為中和之律的作用,開啟百姓及萬物的情懷。因此,律呂協(xié)調(diào)則陰陽和諧,聲音適宜則萬物各從其類,男女不改變各自的位置,君臣互不冒犯,四海呈現(xiàn)出一派祥和的風貌,九州演奏的都是統(tǒng)一的節(jié)奏。天地契合于自身的道德,則萬物應運而生,不使用刑罰與獎賞,百姓卻會自然地過上安定的生活。乾坤的關系平易簡單,所以雅樂并不復雜;道德的本質(zhì)和順淡然,所以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級恬淡自然。雅樂的節(jié)奏不復雜,天地陰陽就會相合;音樂的音級恬淡自然,那么萬物就會自得其樂。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改惡從善,完成教化,其實風俗的改變與音樂的道理是相同的,這都是自然的道理,也是音樂的始源。先王制樂,是希望安定天下萬物的情態(tài),統(tǒng)一天下百姓的意志。刑罰和教化一體,樂和禮內(nèi)外互補。刑罰松弛則教化不能獨自發(fā)揮作用,禮教廢棄則樂就失去了根基。人有尊卑之分、上下之別,這就是禮的體現(xiàn);人們安于自身的生活,沒有過分哀傷的情感,這就是樂的功能。禮逾越其應有的規(guī)制,尊卑就會錯位;樂失去其自身的秩序,親疏就會混亂。禮規(guī)定人們的外在行為,樂平和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禮治外,樂化內(nèi),禮樂端直,因而天下太平。材料二:天地合乎它的道德,萬物就崇尚生長;寒來暑往,五行就形成了。所以外現(xiàn)為五色,發(fā)出為五聲。聲音的產(chǎn)生,那就好像是存在于天地之間的氣味,它好和不好,即使遭遇到渾濁混亂,它的本體也還保持原有的樣子,不會有什么變化。怎么會因為別人的愛憎、哀喜而改變性質(zhì)呢?聲音本來就是以好和不好為屬性,跟哀樂沒有關系;哀樂本來就是感情受到激發(fā)以后而產(chǎn)生,與聲音無關。色彩有美丑,聲音有好壞,這就是事物本身的屬性,都與內(nèi)心的感情沒有關聯(lián)。至于哀樂本來是因為和某些事情相遇,而預先郁結(jié)在心中,只是經(jīng)由和諧的樂聲而自己顯現(xiàn)出來。和諧的樂聲感動人心,也如同美酒激發(fā)感情一樣。酒以甘苦為屬性,而醉酒的人以喜怒作為外在表現(xiàn)。人們見到悲歡之情被音樂激發(fā)出來,就說音樂有哀樂,這就好像看見喜怒之情被酒激發(fā),就說酒中有喜有怒一樣。所以聲音有天然的和諧,卻和人的感情無關。內(nèi)心情感和音樂明顯是兩回事,是兩條不同的道路和軌跡,是不相交織的,怎么能把太和之樂和人的悲歡之情混淆在一起,給音樂強加以哀樂的虛名呢?人們所講的改變風俗這種情況,一定緊承在社會衰敗之后。古人知道情感不可放縱,所以抑制它泛濫;知道欲望不能斷絕,便有意引導它走上應有的軌道。所以制定了可以奉行的禮節(jié),創(chuàng)制了可以引導感情的音樂。音樂和禮儀并存,一舉一動互相配合,融為一體,人們一天天地改掉缺點,走向善良,然后教化就成功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韋侍御量移【注】金州司馬白居易春歡雨露同沾澤,冬嘆風霜獨滿衣。留滯多時如我少,遷移好處似君稀。臥龍云到須先起,蟄燕雷驚尚未飛。莫恨東西溝水別,滄溟長短擬同歸。【注】量移:這里指升遷。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首聯(lián)可知:以前,詩人與友人都沐浴皇恩,志得意滿;如今,詩人仕途失意,大異于前。B.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交代了詩人多年未得升遷的現(xiàn)狀;并且與標題中“量移金州司馬”相呼應。C.詩人在頸聯(lián)中以“臥龍”和“蟄燕”分別喻以前的自己和現(xiàn)在的自己,凸顯今昔境況之別。D.詩人將自己和友人的境況對比,表達了對友人的羨慕之情和對自身遭遇的苦悶、無奈之情。16.白詩尾聯(lián)和鮑照《擬行路難(其四)》開頭兩句“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都寫了“水”,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①白詩尾聯(lián)以“東西溝水”暫時分別,但最終聚于大海,喻詩人與友人韋侍御雖然暫時離別,但終究會相聚,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勸慰之情,體現(xiàn)了詩人面對離別的豁達心境。②鮑詩開頭兩句使用比興手法,以被倒在平地上的水受地勢影響而向各個方向流淌的現(xiàn)象,喻世上的人們因門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不合理的門閥制度的不滿之情和對自身命運的憂愁、無奈之情?!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以‘臥龍’和‘蟄燕’分別喻以前的自己和現(xiàn)在的自己”錯誤。頸聯(lián)出句以“臥龍”喻友人,寫友人得以升遷;頸聯(lián)對句以“蟄燕”喻詩人自己,寫詩人自己仍然留滯。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理解白詩尾聯(lián)的含意,關鍵是明確“東西溝水”這一喻體對應的本體。由“別”和題目“送韋侍御量移金州司馬”可知,“東西溝水”喻指詩人和友人韋侍御,韋侍御要升遷去金州任職,而詩人卻還是要留在這里,因此兩人像溝水一樣,一個向東,一個向西。但是卻豁達地說“滄溟長短擬同歸”,“滄溟”指大海,無論水流長短,終歸要匯到一處,歸向大海。詩人在勸慰朋友,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但終會相聚,表達了詩人面對人生浮沉及分別的豁達心境。鮑詩開頭兩句使用了比興手法,考生要結(jié)合這首詩的主旨來理解這兩句的含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門閥制度的不滿之情和面對艱難人生路的愁悶心情。明白了詩歌的主旨,再來思考水“東西南北流”的原因。水“東西南北流”是地勢造成的。水因地勢不同而流向各方,這正喻指人們因門第不同而有不同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不合理的門閥制度的不滿之情和對自身命運的憂愁、無奈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石鐘山記》中記載,李渤親訪遺蹤,自認為已知曉石鐘山得名由來,但蘇軾卻發(fā)出質(zhì)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何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2)陸機在《為顧彥先贈婦》詩中云“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陸游在《臨安春雨初霽》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的詩人們看到草木凋零,就會想到容顏易老,感嘆歲月無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石之鏗然有聲者②.所在皆是也③.素衣莫起風塵嘆④.猶及清明可到家⑤.惟草木之零落兮⑥.恐美人之遲暮(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鏗”“猶”“惟”“暮”等。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1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青藏高原不僅是雪山王國,①,在地域遼闊的青藏高原,白色的雪山總是與藍色的湖泊相伴。這里孕育著中國最為密集的湖泊群。在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在西藏的許多地方都有帶“錯”字的湖,如納木錯、色林錯、班公錯等等。②,與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聚合分不開。伴隨著印度板塊的一路“北漂”,遠古時期的特提斯海被一步步壓縮,最后在青藏高原的隆升過程中慢慢消失,留下一個個相對低洼的大小盆地,蓄水后便有了“一錯再錯”的湖泊群。在青藏高原,③。在藏語中,“雍”是綠松石的意思,“雍錯”即為碧玉似的湖。普莫雍錯就是躺在寧金崗桑和庫拉崗日兩大高峰的懷抱中仿佛一顆綠松石鑲嵌在山南地區(qū)的一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0個字。(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刪減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答案】(1)①更是湖泊世界

②青藏高原湖泊的形成

③還用“雍錯”來指湖泊。(2)普莫雍錯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大型淡水湖,它躺在寧金崗桑和庫拉崗日兩大高峰的懷抱中,仿佛一顆綠松石鑲嵌在山南地區(qū)?!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①處,和前面“不僅是”相搭配的連詞是“更是”,根據(jù)后文“這里孕育著中國最為密集的湖泊群”分析可知,可填“更是湖泊世界”。第②處,前面說青藏高原“孕育著中國最為密集的湖泊群”,緊接著強調(diào)各種湖,可知橫線處的主語應為“青藏高原湖泊”;再根據(jù)后文“與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聚合分不開”可知,可填“青藏高原湖泊的形成”。第③處,根據(jù)后文“在藏語中,‘雍’是綠松石的意思,因此,‘雍錯’即為碧玉似的湖”可知,“雍錯”是指湖泊;再結(jié)合前文“在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可知,此處可填“還用‘雍錯’來指湖泊”。【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變換句式的能力。本句話的主語為“普莫雍錯”,賓語中心語為“一個大型淡水湖”,據(jù)此可組成短句“普莫雍錯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大型淡水湖”;然后將修飾成分“躺在寧金崗桑和庫拉崗日兩大高峰的懷抱中”“仿佛一顆綠松石鑲嵌在山南地區(qū)的”組成兩個短句,可用“它”做主語,即“它躺在寧金崗桑和庫拉崗日兩大高峰的懷抱中,仿佛一顆綠松石鑲嵌在山南地區(qū)”。注意在變換的時候可以改變語序,但不得改變原意。故可改為:普莫雍錯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個大型淡水湖,它躺在寧金崗桑和庫拉崗日兩大高峰的懷抱中,仿佛一顆綠松石鑲嵌在山南地區(qū)。(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小一方腐乳,濃縮著多重蛻變。黃豆被倒進盛滿水的大缸內(nèi),浸泡兩天,吸足了水,成了一個個鼓鼓的小胖子。接著把黃豆磨成豆?jié){,再用布袋瀝出豆渣,再把去渣后的豆?jié){放進大鐵鍋里煮熟。然后起鍋,將滿鍋“瓊漿玉液”舀進“花缸”。經(jīng)鹽鹵點化,豆?jié){似變戲法一樣凝固起來,形成豆腐。輕輕地舀出豆腐,放進??颉1荒?蛩苄蔚亩垢蔀楦榈碾r形,這是“白坯”。給“白坯”刷一遍曲霉后,封在籠格內(nèi),讓它們靜心“修煉”。在適宜的條件下,曲霉慢慢進入豆腐,慢慢發(fā)力,改變豆腐的性狀并生出味道。豆腐會滲出一點水分,接著長出細細的絨毛,這就是毛霉。幾天之后,絨毛密密地蓋滿籠格。豆腐終于完成前期發(fā)酵的“功課”,出房,見陽光。那時叫它什么都不對——豆腐已霉,腐乳將成未成。接下去,把整排籠格搬到一個大缸旁,把霉豆腐取出并盤進大缸內(nèi),一層層,一圈圈,擠壓也不怕。將備好的鹽分層撒勻,以抑制毛霉生長;再把上百斤左右的黃酒倒進鹽缸內(nèi),豆腐淹至“沒頂”,讓它們脫盡俗氣,在酒中洗浴。這個密封腌制的過程一般要持續(xù)一兩個月。腐乳在鹽缸內(nèi)服服帖帖,四方的豆腐塊已軟化,內(nèi)里也已脫胎換骨,成為貨真價實的美味。在這段充裕的時間里,腐乳似在鹽缸里舉行隆重的“畢業(yè)儀式”,又像聚在一起舉辦“高峰論壇”。霉菌做完交班前的謝幕致辭,鹽繼而成為主角,掌控場面;黃酒進場調(diào)味,是重要參與者;腐乳即將煉成,少不了一場“畢業(yè)感言”,它們會訴說蛻變的過程,訴說師傅們的勤勞,也會驕傲地描述自己的滋味。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0.下列句子中的“一般”與文中加點的“一般”,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平時他說出啥意見一般都得到湯阿英的尊重,這點小事更不在話下了。B.她以為要救中國,一定先有學問,還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C.不管大家怎樣勸他,他都像秋風過耳一般,根本不聽。D.雖然他的學習成績一般,但他一直非常努力。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語言生動形象,饒有趣味,請簡要分析?!敬鸢浮?9.“上百斤左右”改為“上百斤”或“百斤左右”;“豆腐”前加“將”;“脫盡俗氣”與“在酒中洗浴”互換位置。20.A21.①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霉菌、鹽、黃酒和腐乳等物以人的情態(tài)、動作、心理,生動形象,感染力強。②詞語貼切新穎,將“謝幕致辭”“掌控場面”“畢業(yè)感言”等本用于典禮等場合的詞語用于腐乳發(fā)酵場景,富有生活情趣與文學韻味?!窘馕觥俊?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橫線部分有三處語?。阂皇浅煞仲樣?,“上百斤”是約數(shù),與“左右”保留一個,可將“上百斤左右”改為“上百斤”或“百斤左右”;二是結(jié)構(gòu)混亂,“豆腐”不能做主語,“豆腐”前加“將”;三是不合邏輯,邏輯上應為“在酒中洗浴”后“脫盡俗氣”,故“脫盡俗氣”與“在酒中洗浴”應互換位置。故畫橫線的部分可修改為:將備好的鹽分層撒勻,以抑制毛霉生長;再把上百斤的黃酒倒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