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高一4月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高一4月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高一4月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高一4月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高一4月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2022-2023學年高一4月期中試題一、選擇題:第1~5小題,每小題1分,第6~25小題,每小題2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的是()A. B.C. D.〖答案〗C〖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當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當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緼B、YY和yy不含等位基因,只能產(chǎn)生一種配子,不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AB錯誤;C、Yy是雜合子,含有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分離,產(chǎn)生Y和y兩種配子,比例為1∶1,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C正確;D、圖示表示Y和y兩種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完成受精作用,不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D錯誤。故選C。2.一男孩色盲.其父母、外祖父母、祖母都正常,祖父是色盲,則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A.祖母 B.祖父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祥解〗色盲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特點是:(1)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xiàn)象;(2)患者中男多女少;(3)女患者的父親及兒子一定為患者,簡記為“女病,父子病”;(4)正常男性的母親及女兒一定表現(xiàn)正常,簡記為“男正,母女正”;(5)男患者的母親及女兒至少為攜帶者?!驹斘觥坑捎谄涓改浮⒆娓改负屯庾娓改敢曈X都正常,因此該男孩的色盲基因首先來自其母親,母親為攜帶者,而母親的色盲基因又來自她的母親,即該男孩的外祖母,ABC錯誤,D正確。故選D。3.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發(fā)生在()A.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 B.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C.減數(shù)分裂Ⅱ前期 D.受精作用過程中〖答案〗B〖祥解〗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驹斘觥客慈旧w的聯(lián)會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聯(lián)會后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可形成一個四分體,B正確,ACD錯誤。故選B。4.新冠病毒由R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其遺傳物質(zhì)是()A.蛋白質(zhì) B.核苷酸 C.DNA D.RNA〖答案〗D〖祥解〗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質(zhì)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zhì)構成,不能獨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進行生命活動。【詳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核酸有DNA和RNA兩種,DNA是細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病毒遺傳物質(zhì)的種類取決于病毒含有的核酸種類,新冠病毒由R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因此,其遺傳物質(zhì)是RNA,ABC錯誤,D正確。故選D。5.某DNA片段一條鏈上的堿基序列為5′-GAATTC-3′,則其互補鏈的堿基序列是()A.5′-CUUAAG-3′ B.3′-CTTAAG-5′C.5′-CTTGAA-3′ D.3′-CAATTG-5′〖答案〗B〖祥解〗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為:A-T,T-A,G-C,C-G。【詳析】某DNA片段一條鏈上的堿基序列為5′-GAATTC-3′,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則其互補鏈的堿基序列是3′-CTTAAG-5′,ACD錯誤;B正確。故選B6.讓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自交,從其所結種子中任意取一粒種子種下,將來發(fā)育為高莖豌豆的概率為()A.1 B. C. D.〖答案〗D〖祥解〗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遵循分離定律,雜合子自交子代發(fā)生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驹斘觥炕蛐蜑镈d的高莖豌豆自交產(chǎn)生的種子的基因型和比例為:DD、Dd、dd,從中任意取一粒種子種下,將來發(fā)育為高莖豌豆的概率為,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7.某植物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紅花對白花為顯性,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下列表現(xiàn)型的植株自交,子代中一定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是()A.紅花高莖 B.紅花矮莖 C.白花矮莖 D.白花高莖〖答案〗C〖祥解〗某植物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設基因為A、a),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設基因為B、b),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則紅花高莖基因型為A-B-,紅花矮莖基因型為aaB-,白花矮莖基因型為aabb,白花高莖基因型為A-bb?!驹斘觥繐?jù)分析可知,白花矮莖基因型為aabb,一定為純合子。只有純合子自交才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四種表現(xiàn)型中只有白花矮莖一定為純合子,自交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ABD錯誤,C正確。

故選C。8.一個基因型為AaBBDd(三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植株所形成的配子有()A.4種 B.8種 C.16種 D.32種〖答案〗A〖祥解〗自由組合定律可拆分為分離定律進行計算,三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可以將三對基因分開討論?!驹斘觥拷Y合分析可知,Aa可產(chǎn)生A、a兩種配子,BB只能產(chǎn)生B一種配子,Dd可產(chǎn)生D、d兩種配子,依據(jù)乘法原理,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所產(chǎn)生的的配子有2×1×2=4種。A符合題意。

故選A。9.關于豌豆自交和測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B.自交可用來判斷某顯性植株的基因型,測交不可以C.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驗證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D.自交和測交都需要去雄、套袋、人工傳粉〖答案〗C〖祥解〗測交的定義是孟德爾在驗證自己對性狀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是否正確時提出的,為了確定子一代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讓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就叫測交.在實踐中,測交往往用來鑒定某一顯性個體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類型及其比例【詳析】A、測交需要和隱性純合子相交,不能用來鑒別顯隱性狀,自交可用來判斷顯隱性,A錯誤;B、自交和測交均可以用來鑒別某顯性個體的基因型,B錯誤;C、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驗證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如自交結果為3∶1,測交結果1∶1,均可說明相關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分離定律,C正確;D、自交不需要去雄,D錯誤。故選C。10.如圖為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雜交實驗圖解,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甲”和“乙”的表型不同 B.圖中“丙”是“9:3:3:1”C.圖中F2黃色圓粒中純合子占1/9 D.圖中“甲”與綠色皺粒雜交出現(xiàn)兩種表型〖答案〗D〖祥解〗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雜交實驗中,親本是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YYRR和yyrr,它們產(chǎn)生的F1遺傳因子組成是YyRr,表現(xiàn)為黃色圓粒,F(xiàn)1(YyRr)在產(chǎn)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F1產(chǎn)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YR、Yr、yR、yr,數(shù)量比例是:1:1:1:1。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結合的方式有16種,遺傳因子的結合形式有9種: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性狀表現(xiàn)有4種: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比是9:3:3:1?!驹斘觥緼、據(jù)分析可知,親本是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YYRR和yyrr,它們產(chǎn)生的F1遺傳因子組成是YyRr,表現(xiàn)為黃色圓粒,因此甲是“黃色圓?!?。甲即F1(YyRr)自交時,F(xiàn)2的性狀表現(xiàn)有4種: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因此乙是“黃色皺?!保珹正確;B、F1(YyRr)自交時,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因此丙是“9:3:3:1”,B正確;C、圖中F2黃色圓粒占9/16,黃色圓粒的純合子占1/16,所以F2黃色圓粒中純合子占1/16÷9/16=1/9,C正確;D、圖中“甲”為黃色圓?;蛐蜑閅yRr,與綠色皺粒yyrr雜交,甲產(chǎn)生的配子有4種:YR、Yr、yR、yr,數(shù)量比例是:1:1:1:1,綠色皺粒yyrr產(chǎn)生的配子只有yr一種,所以子代會出現(xiàn)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4種表型,D錯誤。故選D。11.已知某品種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為A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粒:黑粒=9:7。則F1黑粒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7/9 B.7/16 C.1/7 D.3/7〖答案〗D〖祥解〗已知某品種的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蛐蜑锳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煤诹?9∶7,這是“9∶3∶3∶1”的變式,據(jù)此答題?!驹斘觥恳阎称贩N的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蛐蜑锳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粒∶黑粒=9∶7,這是“9∶3∶3∶1”的變式,所以黃粒的基因型為A_B_,黑粒的基因型為A_bb、aaB_和aabb,黑粒純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種。因此F1黑粒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7,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有關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著絲粒分裂時伴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B.卵細胞形成過程發(fā)生了兩次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C.受精過程中精子全部進入卵細胞中,完成受精作用D.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半來自于卵細胞,一半來自于精子〖答案〗B〖祥解〗1、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在受精作用進行時,通常是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詳析】A、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者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A錯誤;B、初級卵母細胞形成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次級卵母細胞形成卵細胞和第二極體,這兩個過程都發(fā)生了細胞質(zhì)的不均等分裂,因此卵細胞形成過程發(fā)生了兩次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B正確;C、受精過程中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中,尾部留在外面,C錯誤;D、遺傳物質(zhì)是DNA,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來自于卵細胞,一半來自于精子,受精卵中的細胞質(zhì)遺傳物質(zhì)(DNA)幾乎來自卵細胞,D錯誤。故選B。13.有的染色體著絲粒位于中部,有的位于端部。下圖為某生物(2n=6)細胞減數(shù)分裂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細胞形成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工后期異常B.該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C.該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可能含等位基因D.該細胞完成分裂后會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答案〗A〖祥解〗減數(shù)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產(chǎn)生生殖細胞時,從原始生殖細胞發(fā)展到成熟生殖細胞的過程。這個過程中DNA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是本物種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一半?!驹斘觥緼、根據(jù)圖像特點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又因正常體細胞中有6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正常應該有3條染色體,所以形成該細胞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A正確;B、該細胞有8個染色單體,8個核DNA,B錯誤;C、該細胞中有一對同源染色體,C錯誤;D、該細胞進行的是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沒有細胞周期,D錯誤。故選A。14.下列關于細胞分裂中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①1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4條染色單體②四分體就是四條染色單體③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聯(lián)會④只有減I時期形成四分體⑤四分體時期可發(fā)生交叉互換現(xiàn)象,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⑥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都能形成四分體⑦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答案〗A〖祥解〗四分體的概念: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使得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四個染色單體,這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又叫一個四分體?!驹斘觥竣倜總€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含有2條染色單體,①正確;②四分體是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四條染色單體,②錯誤;③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后可形成四分體,③錯誤;④只有減Ⅰ時期發(fā)生聯(lián)會可形成四分體,④正確;⑤四分體時期可發(fā)生交叉互換現(xiàn)象,使細胞發(fā)生了基因重組,因而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⑤正確;⑥四分體是聯(lián)會后形成的,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⑥錯誤;⑦由于四分體是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四條染色單體,所以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⑦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的是①④⑤⑦,A正確,BCD錯誤。故選A。15.下圖為某生物一個細胞的分裂圖像,著絲點均在染色體端部,圖中1、2、3、4各表示一條染色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圖中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B.圖中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是體細胞的2倍C.染色體1與2在后續(xù)的分裂過程中會相互分離D.染色體1與3必定會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答案〗C〖祥解〗圖中存在同源染色體,且發(fā)生了聯(lián)會,故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聯(lián)會期;圖示細胞染色體數(shù)與體細胞同;到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1與2會分離;據(jù)自由組合定律,1既可以與3、也可以與4組合進入子代細胞?!驹斘觥緼、根據(jù)分析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A錯誤;B、圖中細胞的染色體和四分體的數(shù)目分別是8和4,B錯誤;C、染色體1和2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會相互分裂,C正確;D、染色體1和3是非同源染色體,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因此染色體1和3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而不是必定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D錯誤。故選C。16.在對某種人類的遺傳病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當父親患該病而母親正常時,其女兒必患病;當母親患該病而父親正常時,其子女中都可能患該病或不患該病。這種遺傳病最可能是()A.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答案〗C〖祥解〗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1)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绮⒅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绨谆。?、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 ⑸ぃ?、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唬?)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ㄈ缲埥芯C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驹斘觥緼BCD、當父親患該病而母親正常時,其女兒必患病,可知父親的致病基因一定傳給女兒,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同時當母親患該病而父親正常時,其子女中都可能患該病或不患該病,更加證明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母親是雜合子,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7.果蠅的紅眼、白眼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控制?,F(xiàn)有一對紅眼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了白眼果蠅。若子一代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子二代白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A.6/16 B.9/16 C.3/16 D.1/16〖答案〗C〖祥解〗用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所以親本雌蠅是雜合體,由此可推知子一代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和比例,然后統(tǒng)計子一代雌雄配子的比例和種類,即可得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和比例?!驹斘觥考僭O紅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為用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所以親代紅眼雌果蠅基因型是XBXb,雄果蠅是XBY,則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別是:XBXB:XBXb:XBY:XbY=1:1:1:1;雌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是:3/4XB、1/4Xb、雄果蠅產(chǎn)生的精子種類和比例是:1/4XB、1/4Xb、1/2Y。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3/16XBXB、3/16XBXb、6/16XBY、l/16XBXb、1/16XbXb、2/16XbY,所以理論上子二代果蠅中白眼的比例是3/16,C正確,ABD錯誤。

故選C。18.下列關于遺傳學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A.沃森通過類比推理提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B.類比推理的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C.孟德爾的研究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中的演繹是指進行實驗以驗證假說D.薩頓測定了果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答案〗B〖祥解〗1、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驹斘觥緼、薩頓通過對蝗蟲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研究,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A錯誤;B、類比推理法所得出的結論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還需觀察和實驗的驗證,B正確;C、孟德爾的研究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其中的演繹是對測交內(nèi)容的推理過程,而進行測交實驗屬于驗證階段,不屬于演繹過程,C錯誤;D、摩爾根繪制出了果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D錯誤。故選B。19.下列有關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伴性遺傳病在遺傳上并不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B.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女性患者的病癥都相同C.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D.雞、鴨等大多數(shù)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答案〗C〖祥解〗1、決定性別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與性別決定有關;基因在染色體上,并隨著染色體傳遞,因此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

2、性別決定方式包括XY型和ZW型,動物大多數(shù)屬于XY型,鳥類屬于ZW型?!驹斘觥緼、伴性遺傳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遺傳時總和性別相關聯(lián),A錯誤;B、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有顯性純合子和雜合子之分,患病程度不同,與顯性基因的數(shù)目有關,B錯誤;C、紅綠色盲為伴X隱性遺傳病,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也只能傳給女兒,C正確;D、雞鴨等大多數(shù)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D錯誤。故選C。20.下列關于“肺炎鏈球菌活體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R型菌會使小鼠死亡 B.S型菌能合成莢膜C.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D.死亡小鼠體內(nèi)只有S型菌〖答案〗B〖祥解〗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小鼠正常;注射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注射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正常;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2、肺炎鏈球菌離體轉化實驗中,艾弗里將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破碎,將去除大部分糖類、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制成的細胞提取物,將其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結果出現(xiàn)了S型活細菌;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處理細胞提取物后再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出現(xiàn)了S型活細菌;用DNA酶處理細胞提取物后再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細胞提取物失去轉化活性?!驹斘觥緼、活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會使小鼠死亡,A錯誤;B、S型菌菌體有多糖莢膜,故能合成莢膜,B正確;C、活體轉化實驗中,證明了已經(jīng)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含有某種促使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的活性物質(zhì)——轉化因子,沒有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C錯誤;D、死亡小鼠體內(nèi)有S型菌和R型菌,D錯誤。故選B。21.生物學觀點是基于生物學事實和證據(jù)提出的。下表有關生物學觀點與對應實驗證據(jù)的選項,錯誤的是()選項生物學觀點實驗證據(jù)或依據(jù)A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B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通過對照實驗來研究肺炎鏈球菌的致病情況C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DDNA雙螺旋結構威爾金斯等拍攝的DNA衍射圖譜和查哥夫發(fā)現(xiàn)DNA中的嘌呤量等于嘧啶量A.A B.B C.C D.D〖答案〗C〖祥解〗1、赫爾希與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2、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驹斘觥緼、薩頓根據(jù)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A正確;B、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通過對照實驗(①將S型菌注入小鼠;②將R型菌注入小鼠;③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④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與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來研究肺炎鏈球菌的致病情況,發(fā)現(xiàn)①④組小鼠死亡,于是提出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B正確;C、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C錯誤;D、沃森和克里克根據(jù)富蘭克林與威爾金斯拍攝的DNA衍射圖譜以及查哥夫發(fā)現(xiàn)的DNA中嘌呤量等于嘧啶量,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D正確。故選C。22.為研究R型肺炎鏈球菌轉化為S型的轉化因子是DNA還是蛋白質(zhì),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圖所示的轉化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對自變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B.甲、乙兩組培養(yǎng)基中均只有S型菌落出現(xiàn)C.DNA酶處理結果顯示提取物仍有轉化活性D.該實驗結果表明DNA很可能是轉化因子〖答案〗D〖祥解〗由圖示可知,本實驗通過加蛋白酶和DNA酶除去相應的物質(zhì),排除DNA、蛋白質(zhì)的作用,對自變量的控制采用了減法原理,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驹斘觥緼、本實驗通過加蛋白酶和DNA酶除去相應的物質(zhì),排除DNA、蛋白質(zhì)的作用,為減法原理,A錯誤;B、甲組是S菌細胞提取物與R型菌混合,乙組是去除蛋白質(zhì)后再將S菌細胞提取物與R型菌混合,兩組均含有S型菌DNA和活的R型菌,均能發(fā)生轉化,但轉化率低,故甲、乙組培養(yǎng)基中既有S型菌落出現(xiàn),也有未轉化的R型菌落,B錯誤;CD、丙組實驗中加入DNA酶后,沒有S型菌落,說明DNA的結構被破壞了,提取物沒有了轉化活性,若是DNA結構完整,則有S型菌落,進一步對照說明S型菌的DNA使R型菌發(fā)生轉化,即DNA很可能是轉化因子,C錯誤;D正確。故選D。23.DNA的一條鏈中(A+T)/(G+C)=0.4,上述比值在其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分別是()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答案〗C〖祥解〗在雙鏈DNA分子中,A一定與T配對,C一定與G配對,這樣堿基一一對應的原則為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詳析】設DNA雙鏈中的一條鏈上堿基數(shù)為A1、T1、C1、G1,互補鏈上堿基數(shù)為A2、T2、C2、G2,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1=T2,T1=A2,C1=G2,G1=C2,因此A1+T1=A2+T2,G1+C1=G2+C2,由題可知(A1+T1)/(G1+C1)=0.4,則(A2+T2)/(G2+C2)=(A1+T1)/(G1+C1)=0.4,在整個DNA分子中,A+T=A1+T1+A2+T2=2(A1+T1),G+C=G1+C1=G2+C2=2(G1+C1),因此(A+T)/(G+C)=(A1+T1)/(G1+C1)=0.4,C正確。故選C。24.在一個雙鏈DNA分子中,堿基總數(shù)為m,腺嘌呤堿基總數(shù)為n,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胸腺嘧啶總數(shù)為nB.G的數(shù)量為m-nC.脫氧核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mD.一條鏈中A+T的數(shù)量為n〖答案〗B〖祥解〗1、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雙鏈DNA分子中,A=T、G=C,由此可知,雙鏈DNA分子中,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占總堿基數(shù)的一半。2、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一分子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驹斘觥緼、雙鏈DNA分子中腺嘌呤的數(shù)量和胸腺嘧啶的數(shù)量相等,都是n,A正確;B、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G=m/2,故G=(m/2)-n,B錯誤;C、DNA分子由脫氧核苷酸脫水聚合組成,每個脫氧核苷酸中都有一個脫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堿基,因此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數(shù)=堿基總數(shù)=m,C正確;D、A=T=n,因此雙鏈DNA分子中A+T=2n,一條鏈中的A+T的數(shù)量為2n/2=n,D正確。故選B。25.下列關于圖示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5表示一個脫氧核苷酸B.6中含有堿基G和CC.7表示磷酸二酯鍵D1表示磷酸分子〖答案〗C〖祥解〗1、DNA的雙螺旋結構:

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nèi)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如圖為雙鏈DNA分子的平面結構圖,圖中1~8分別表示:磷酸分子、脫氧核糖、鳥嘌呤或胞嘧啶、胞嘧啶或鳥嘌呤、一個脫氧核苷酸、G-C堿基對、氫鍵、一條脫氧核苷酸鏈?!驹斘觥緼、由分析可知,5表示一個脫氧核苷酸,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6中含有堿基G和C,故B正確;

C、由分析可知,7表示氫鍵,故C錯誤;

D、由分析可知,1表示磷酸分子,故D正確。

故選C。二、多項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26.A/a、B/b、D/d為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某對親本的雜交組合為AaBbDd×AaBbDD。下列有關F1的敘述,錯誤的是()A.F1共有9種基因型B.F1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7/8C.該對雜交組合的配子間隨機結合的方式共有16種D.F1中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16〖答案〗ACD〖祥解〗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斘觥緼、由親本基因型可知,子一代共有3×3×2=18種基因型,A錯誤;B、由親本基因型可知,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2)×(1/2)=1/8,故雜合子的比例為1-1/8=7/8,B正確;C、由親本的基因型可知,親本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分別為8種和4種,因此親代配子間的結合方式共有32種,C錯誤;D、由親本的基因型可知,子代中基因型為AaBbDd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1/2)×(1/2)=1/8,D錯誤。故選ACD。27.如圖表示某種動物體內(nèi)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請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動物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為40條B.精子和卵細胞的識別與融合發(fā)生在HI段C.CH段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D.BC段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答案〗ABC〖祥解〗題圖分析:圖示為某動物細胞生活周期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圖,其中A-C段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情況;C-H段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情況;H-I表示受精作用;I-M段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驹斘觥緼、結合圖示可以看出,該動物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有40條,A正確;B、精子和卵細胞的識別與融合發(fā)生在HI段,即通過受精作用染色體數(shù)目恢復到本物種染色體數(shù)目,B正確;C、CH段為減數(shù)分裂Ⅱ,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C正確;D、BC段減數(shù)分裂Ⅰ末期,細胞一分為二,染色體的著絲粒不分裂,D錯誤。故選ABC。28.在人類性染色體上,除了非同源區(qū)域外,還含有2個同源區(qū)域(PAR)。X與Y染色體的PAR可發(fā)生配對和交換。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男性Y染色體PAR中的基因不可能遺傳給女兒C.X與Y染色體PAR交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D.PAR有助于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性染色體正常分離〖答案〗ACD〖祥解〗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性患者的女兒和母親一定患病?!驹斘觥緼、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患者中女性的基因型是XAXA、XAXa,出現(xiàn)的概率大于男性XAY,A正確;B、X與Y染色體的PAR可發(fā)生配對和交換,男性Y染色體PAR中的基因若交換到X染色體上,可能遺傳給女兒,B錯誤;C、X與Y染色體PAR交換屬于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即四分體時期,C正確;D、PAR是同源區(qū)段,可發(fā)生配對,配對有助于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性染色體正常分離,D正確。故選ACD。29.下圖表示一個單基因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有關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下列關于該疾病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Ⅲ-11的基因型為bb或XbYC.Ⅲ-9的致病基因必定來自Ⅰ-1D.Ⅲ-10和Ⅱ-4基因型一定相同〖答案〗ABD〖祥解〗Ⅱ-5、Ⅱ-6正常,但Ⅲ-11患病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根據(jù)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因此該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詳析】A、根據(jù)Ⅱ-5、Ⅱ-6正常,但Ⅲ-11患病可知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又根據(jù)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可知Ⅲ-11的致病基因只能來自Ⅱ-5,所以可判斷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錯誤;B、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因此,Ⅲ-11的基因型為XbY,B錯誤;C、根據(jù)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可知,Ⅲ-9的致病基因必定來自Ⅱ-4,Ⅱ-4只能來自Ⅰ-1,C正確;D、Ⅲ-9為患者,則Ⅱ-4必然是XBXb,Ⅱ-5、Ⅱ-6正常,但Ⅲ-11患病,Ⅱ-6不攜帶致病基因,因此Ⅲ-10的基因型為1/2XBXB、1/2XBXb,D錯誤。故選ABD。30.用卡片構建DNA平面結構模型,所提供的卡片類型和數(shù)量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卡片類型脫氧核糖磷酸堿基ATGC卡片數(shù)量15203752A.表中最多可構建5種脫氧核苷酸,5個脫氧核苷酸對B.DNA中并不是每個脫氧核糖均與2分子磷酸相連C.表中最多可構建45種不同堿基序列的DNAD.構建DNA平面結構模型,需要依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答案〗AC〖祥解〗分析表格:雙鏈DNA分子中,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C-G,且配對的堿基數(shù)目彼此相等,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對A-T堿基對,2對C-G堿基對,即共形成5個脫氧核苷酸對?!驹斘觥緼、表格中只有4種堿基,最多構建4種脫氧核苷酸,A錯誤;B、DNA中并不是每個脫氧核糖均與2分子磷酸相連,位于DNA一條鏈5'短的脫氧核糖只和一個磷酸分子相連,B正確;C、據(jù)表可知,最多可構建5個脫氧核苷酸對,其中A-T堿基對3個,G-C堿基對2個,因此不是每一個位點都有4種可能,因此最多構建的不同堿基序列的DNA分子數(shù)小于45,C錯誤;D、構建DNA平面結構模型,需要依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正確。故選AC。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31.人類對遺傳物質(zhì)的探索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卮鹣铝袉栴}:(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得出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____________,能將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鏈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該實驗與赫爾希和蔡斯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設計思路相似,都是____________。(2)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完成了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下圖是實驗的部分步驟:寫出上述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第一步:用____________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如何實現(xiàn)對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的標記?請簡要說明步驟:_____________。第二步:上述標記的噬菌體與沒有標記過的大腸桿菌混合。第三步:保溫一定時間后,攪拌、離心。離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問題討論:如果用3H和32P標記的一個噬菌體,讓其侵染細菌(無放射性),子代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中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檢測到32P,子代噬菌體DNA分子中可以檢測到的放射性元素有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遺傳學家無法推測出其RNA分子中四種堿基的比例關系,原因是____________?!即鸢浮剑?)①.轉化因子②.設法把DNA與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分開研究(2)①.35S②.先將大腸桿菌置于含35S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再用噬菌體侵染已標記的大腸桿菌③.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④.不能⑤.3H、32P(3)RNA是單鏈,無堿基之間的配對〖祥解〗1、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nèi)含有“轉化因子”,促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即DNA是遺傳物質(zhì)。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拘?詳析】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得出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等人做了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該實驗最為關鍵的設計思路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分開進行研究?!拘?詳析】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主要步驟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用標記的T2噬菌體分別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保溫→離心分離→放射性檢測。在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時,先將大腸桿菌置于含35S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再用噬菌體侵染已標記的大腸桿菌。其中離心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噬菌體顆粒,沉淀物是質(zhì)量較重的細菌。若用3H和32P標記的一個噬菌體,讓其侵染細菌(無放射性),由于蛋白質(zhì)含有的元素有C、H、O、N、S,子代噬菌體蛋白質(zhì)外殼中不能檢測到32P,而DNA含有的元素有C、H、O、N、P,在子代噬菌體DNA分子中可以檢測到的放射性元素有3H、32P?!拘?詳析】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RNA是單鏈,無堿基之間的配對,無法推測出其RNA分子中四種堿基的比例關系。32.如圖為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一種病為伴性遺傳病。回答下列問題:(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7的致病基因來自______,Ⅲ12為純合子的概率是______。(3)若Ⅲ13和Ⅲ10結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生育的孩子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即鸢浮剑?)常染色體顯性遺傳(2)①.I1②.0(3)①.7/24②.5/8〖祥解〗判斷遺傳病方式的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遺傳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遺傳看男病,男病母正非伴性”?!拘?詳析】根據(jù)Ⅱ3和Ⅱ4都患甲病,子代有正常的女兒,可判斷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拘?詳析】根據(jù)題意可知,其中一種病為伴性遺傳病,又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因此乙病為伴性遺傳,Ⅰ1和Ⅰ2不患乙病,Ⅱ7患乙病,可知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Ⅱ7的致病基因來自其母親I1。Ⅱ7的致病基因一定會隨X染色體傳給其女兒,因此Ⅲ12一定為雜合子,即為純合子的概率是0?!拘?詳析】設甲病致病基因為A,乙病致病基因為b,則Ⅲ13基因型為aaXbY,Ⅱ7患乙病,基因型為XbY,Ⅱ5不患甲病,基因型為aa,則Ⅰ1、Ⅰ2基因型分別為aaXBXb、AaXBY,Ⅱ4的基因型為1/2AaXBXb、1/2AaXBXB,Ⅱ3基因型為AaXBY,所以Ⅲ10為2/3Aa、1/3AA,3/4XBXB、1/4XBXb,則Ⅲ10與Ⅲ13個體婚配,子代不患甲病的概率為2/3×1/2=1/3,患甲病的概率為2/3;患乙病的概率為1/2×1/4=1/8,不患乙病的概率為7/8,故不患病的概率是1/3×7/8=7/24。故生育的孩子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1/3×1/8+2/3×7/8=5/8。33.下面圖A~圖C是某高等動物體內(nèi)細胞分裂的示意圖,曲線圖表示該動物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變化?;卮鹣铝袉栴}:(1)圖B細胞內(nèi)有______條染色體。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圖是______。(2)經(jīng)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具有與親代細胞相同數(shù)目、相同形態(tài)的染色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曲線圖中,a~b段DNA含量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在A、B、C三圖中,與b~c段相對應的細胞是圖______。(4)圖C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_期,有______個染色單體,圖C細胞分裂后產(chǎn)生的子細胞叫____________?!即鸢浮剑?)①.4②.A(2)染色體完成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3)①.DNA的復制②.A和B(4)①.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或減數(shù)分裂Ⅱ后②.0③.精細胞或(第二)極體〖祥解〗題圖分析:A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成對地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C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曲線圖:曲線圖分別表示該動物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DNA的含量變化及一個細胞中染色體組的變化,其中ab段是DNA復制形成的;bc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拘?詳析】圖B細胞內(nèi)有4條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成對排在細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C中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A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排在細胞中央赤道板的部位,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可見圖中細胞表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圖是A。【小問2詳析】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完成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因此經(jīng)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具有與親代細胞相同數(shù)目、相同形態(tài)的染色體,可見有絲分裂過程保證了親、子代細胞間遺傳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拘?詳析】在曲線圖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因而細胞中DNA含量加倍;b~c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對應于A和B細胞?!拘?詳析】圖C細胞著絲粒分裂,因而細胞中染色單體的數(shù)目為0,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zhì)均等分開,因此稱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其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為精細胞或第二極體。34.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產(chǎn)生的一種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學物質(zhì)。研究表明,控制產(chǎn)生豌豆素的基因A對a為顯性,但在另一對等位基因B/b中,顯性基因B存在時,會抑制豌豆素的產(chǎn)生。研究人員對純種野生型豌豆進行誘變處理,培育出兩個不能產(chǎn)生豌豆素的純種(品系甲、品系乙),多次重復實驗均獲得相同實驗結果。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實驗一,推知控制豌豆素是否產(chǎn)生的兩對基因的遺傳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品系甲與品系乙雜交產(chǎn)生的無豌豆素F1的基因型為____。(2)某同學想要進一步驗證上述推測的科學性,請利用上述實驗中的材料,幫助該同學設計實驗予以驗證(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①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②預測實驗結果:若_______,則驗證上述推測科學準確。〖答案〗(1)①.遵循②.F2中有豌豆素:無豌豆素=3:13,是9:3:3:1的變式③.AaBb(2)①.選用實驗一的F1(AaBb)與品系乙(aabb)雜交,統(tǒng)計子代性狀及比例②.有豌豆素:無豌豆素=1:3〖祥解〗根據(jù)實驗一的F2中有豌豆素:無豌豆素=3:13,是9:3:3:1的變式,說明F1的基因型是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小問1詳析】由實驗一的F2中有豌豆素:無豌豆素=3:13,是9:3:3:1的變式,說明F1的基因型是AaBb,其能產(chǎn)生4種配子,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拘?詳析】分析題干可知,野生型豌豆(有豌豆素)的基因型為A_bb,無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有A_B_、aabb、aaB_。根據(jù)實驗一品系甲和品系乙都是無豌豆素的純種推知,二者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由實驗二可知,品系甲(AABB或aabb或aaBB)×野生型純種(只能是AAbb),F(xiàn)1均為無豌豆素且后代有豌豆素:無豌豆素=1:3,可判斷品系甲的基因型為AABB,由實驗一F1自交后代中有豌豆素:無豌豆素=3:13可知,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所以品系乙的基因型為aabb。驗證控制該性狀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可利用測交實驗:

①實驗思路:選用實驗一的F1(AaBb)與品系乙(aabb)雜交,統(tǒng)計子代性狀及比例;

②預測實驗結果:若其子代中有豌豆素(Aabb):無豌豆素(AaBb+aabb+aaBb)=1:3,則驗證上述推測科學準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普高聯(lián)誼校2022-2023學年高一4月期中試題一、選擇題:第1~5小題,每小題1分,第6~25小題,每小題2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的是()A. B.C. D.〖答案〗C〖祥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當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當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斘觥緼B、YY和yy不含等位基因,只能產(chǎn)生一種配子,不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zhì),AB錯誤;C、Yy是雜合子,含有等位基因,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分離,產(chǎn)生Y和y兩種配子,比例為1∶1,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C正確;D、圖示表示Y和y兩種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完成受精作用,不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D錯誤。故選C。2.一男孩色盲.其父母、外祖父母、祖母都正常,祖父是色盲,則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A.祖母 B.祖父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祥解〗色盲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特點是:(1)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xiàn)象;(2)患者中男多女少;(3)女患者的父親及兒子一定為患者,簡記為“女病,父子病”;(4)正常男性的母親及女兒一定表現(xiàn)正常,簡記為“男正,母女正”;(5)男患者的母親及女兒至少為攜帶者?!驹斘觥坑捎谄涓改浮⒆娓改负屯庾娓改敢曈X都正常,因此該男孩的色盲基因首先來自其母親,母親為攜帶者,而母親的色盲基因又來自她的母親,即該男孩的外祖母,ABC錯誤,D正確。故選D。3.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發(fā)生在()A.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 B.減數(shù)分裂Ⅰ前期C.減數(shù)分裂Ⅱ前期 D.受精作用過程中〖答案〗B〖祥解〗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詳析】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聯(lián)會后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可形成一個四分體,B正確,ACD錯誤。故選B。4.新冠病毒由R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其遺傳物質(zhì)是()A.蛋白質(zhì) B.核苷酸 C.DNA D.RNA〖答案〗D〖祥解〗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質(zhì)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zhì)構成,不能獨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進行生命活動?!驹斘觥亢怂崾且磺猩锏倪z傳物質(zhì),核酸有DNA和RNA兩種,DNA是細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或RNA,病毒遺傳物質(zhì)的種類取決于病毒含有的核酸種類,新冠病毒由R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因此,其遺傳物質(zhì)是RNA,ABC錯誤,D正確。故選D。5.某DNA片段一條鏈上的堿基序列為5′-GAATTC-3′,則其互補鏈的堿基序列是()A.5′-CUUAAG-3′ B.3′-CTTAAG-5′C.5′-CTTGAA-3′ D.3′-CAATTG-5′〖答案〗B〖祥解〗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為:A-T,T-A,G-C,C-G?!驹斘觥磕矰NA片段一條鏈上的堿基序列為5′-GAATTC-3′,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則其互補鏈的堿基序列是3′-CTTAAG-5′,ACD錯誤;B正確。故選B6.讓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自交,從其所結種子中任意取一粒種子種下,將來發(fā)育為高莖豌豆的概率為()A.1 B. C. D.〖答案〗D〖祥解〗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狀遵循分離定律,雜合子自交子代發(fā)生性狀分離,分離比為3:1。【詳析】基因型為Dd的高莖豌豆自交產(chǎn)生的種子的基因型和比例為:DD、Dd、dd,從中任意取一粒種子種下,將來發(fā)育為高莖豌豆的概率為,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7.某植物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紅花對白花為顯性,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下列表現(xiàn)型的植株自交,子代中一定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是()A.紅花高莖 B.紅花矮莖 C.白花矮莖 D.白花高莖〖答案〗C〖祥解〗某植物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設基因為A、a),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設基因為B、b),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獨立遺傳,則紅花高莖基因型為A-B-,紅花矮莖基因型為aaB-,白花矮莖基因型為aabb,白花高莖基因型為A-bb?!驹斘觥繐?jù)分析可知,白花矮莖基因型為aabb,一定為純合子。只有純合子自交才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四種表現(xiàn)型中只有白花矮莖一定為純合子,自交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ABD錯誤,C正確。

故選C。8.一個基因型為AaBBDd(三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植株所形成的配子有()A.4種 B.8種 C.16種 D.32種〖答案〗A〖祥解〗自由組合定律可拆分為分離定律進行計算,三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可以將三對基因分開討論?!驹斘觥拷Y合分析可知,Aa可產(chǎn)生A、a兩種配子,BB只能產(chǎn)生B一種配子,Dd可產(chǎn)生D、d兩種配子,依據(jù)乘法原理,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所產(chǎn)生的的配子有2×1×2=4種。A符合題意。

故選A。9.關于豌豆自交和測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B.自交可用來判斷某顯性植株的基因型,測交不可以C.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驗證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D.自交和測交都需要去雄、套袋、人工傳粉〖答案〗C〖祥解〗測交的定義是孟德爾在驗證自己對性狀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是否正確時提出的,為了確定子一代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讓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就叫測交.在實踐中,測交往往用來鑒定某一顯性個體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類型及其比例【詳析】A、測交需要和隱性純合子相交,不能用來鑒別顯隱性狀,自交可用來判斷顯隱性,A錯誤;B、自交和測交均可以用來鑒別某顯性個體的基因型,B錯誤;C、自交和測交都能用來驗證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如自交結果為3∶1,測交結果1∶1,均可說明相關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分離定律,C正確;D、自交不需要去雄,D錯誤。故選C。10.如圖為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雜交實驗圖解,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甲”和“乙”的表型不同 B.圖中“丙”是“9:3:3:1”C.圖中F2黃色圓粒中純合子占1/9 D.圖中“甲”與綠色皺粒雜交出現(xiàn)兩種表型〖答案〗D〖祥解〗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雜交實驗中,親本是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YYRR和yyrr,它們產(chǎn)生的F1遺傳因子組成是YyRr,表現(xiàn)為黃色圓粒,F(xiàn)1(YyRr)在產(chǎn)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F1產(chǎn)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YR、Yr、yR、yr,數(shù)量比例是:1:1:1:1。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結合的方式有16種,遺傳因子的結合形式有9種: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性狀表現(xiàn)有4種: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比是9:3:3:1?!驹斘觥緼、據(jù)分析可知,親本是純種黃色圓粒和純種綠色皺粒豌豆,遺傳因子組成分別是YYRR和yyrr,它們產(chǎn)生的F1遺傳因子組成是YyRr,表現(xiàn)為黃色圓粒,因此甲是“黃色圓?!薄<准碏1(YyRr)自交時,F(xiàn)2的性狀表現(xiàn)有4種: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因此乙是“黃色皺粒”,A正確;B、F1(YyRr)自交時,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因此丙是“9:3:3:1”,B正確;C、圖中F2黃色圓粒占9/16,黃色圓粒的純合子占1/16,所以F2黃色圓粒中純合子占1/16÷9/16=1/9,C正確;D、圖中“甲”為黃色圓?;蛐蜑閅yRr,與綠色皺粒yyrr雜交,甲產(chǎn)生的配子有4種:YR、Yr、yR、yr,數(shù)量比例是:1:1:1:1,綠色皺粒yyrr產(chǎn)生的配子只有yr一種,所以子代會出現(xiàn)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4種表型,D錯誤。故選D。11.已知某品種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為A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粒:黑粒=9:7。則F1黑粒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7/9 B.7/16 C.1/7 D.3/7〖答案〗D〖祥解〗已知某品種的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蛐蜑锳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煤诹?9∶7,這是“9∶3∶3∶1”的變式,據(jù)此答題。【詳析】已知某品種的油菜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蛐蜑锳aBb的黃粒油菜自交,F(xiàn)1中黃?!煤诹?9∶7,這是“9∶3∶3∶1”的變式,所以黃粒的基因型為A_B_,黑粒的基因型為A_bb、aaB_和aabb,黑粒純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種。因此F1黑粒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7,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有關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著絲粒分裂時伴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B.卵細胞形成過程發(fā)生了兩次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C.受精過程中精子全部進入卵細胞中,完成受精作用D.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半來自于卵細胞,一半來自于精子〖答案〗B〖祥解〗1、減數(shù)分裂過程:(1)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zhì)分裂。(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受精作用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在受精作用進行時,通常是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詳析】A、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或者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A錯誤;B、初級卵母細胞形成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次級卵母細胞形成卵細胞和第二極體,這兩個過程都發(fā)生了細胞質(zhì)的不均等分裂,因此卵細胞形成過程發(fā)生了兩次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B正確;C、受精過程中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中,尾部留在外面,C錯誤;D、遺傳物質(zhì)是DNA,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來自于卵細胞,一半來自于精子,受精卵中的細胞質(zhì)遺傳物質(zhì)(DNA)幾乎來自卵細胞,D錯誤。故選B。13.有的染色體著絲粒位于中部,有的位于端部。下圖為某生物(2n=6)細胞減數(shù)分裂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細胞形成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工后期異常B.該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C.該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但可能含等位基因D.該細胞完成分裂后會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答案〗A〖祥解〗減數(shù)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產(chǎn)生生殖細胞時,從原始生殖細胞發(fā)展到成熟生殖細胞的過程。這個過程中DNA復制一次,細胞分裂兩次,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是本物種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一半?!驹斘觥緼、根據(jù)圖像特點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又因正常體細胞中有6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正常應該有3條染色體,所以形成該細胞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A正確;B、該細胞有8個染色單體,8個核DNA,B錯誤;C、該細胞中有一對同源染色體,C錯誤;D、該細胞進行的是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沒有細胞周期,D錯誤。故選A。14.下列關于細胞分裂中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①1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4條染色單體②四分體就是四條染色單體③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聯(lián)會④只有減I時期形成四分體⑤四分體時期可發(fā)生交叉互換現(xiàn)象,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⑥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都能形成四分體⑦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答案〗A〖祥解〗四分體的概念: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由于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使得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含有四個染色單體,這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又叫一個四分體?!驹斘觥竣倜總€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上含有2條染色單體,①正確;②四分體是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四條染色單體,②錯誤;③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后可形成四分體,③錯誤;④只有減Ⅰ時期發(fā)生聯(lián)會可形成四分體,④正確;⑤四分體時期可發(fā)生交叉互換現(xiàn)象,使細胞發(fā)生了基因重組,因而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⑤正確;⑥四分體是聯(lián)會后形成的,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⑥錯誤;⑦由于四分體是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四條染色單體,所以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⑦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的是①④⑤⑦,A正確,BCD錯誤。故選A。15.下圖為某生物一個細胞的分裂圖像,著絲點均在染色體端部,圖中1、2、3、4各表示一條染色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圖中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B.圖中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是體細胞的2倍C.染色體1與2在后續(xù)的分裂過程中會相互分離D.染色體1與3必定會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答案〗C〖祥解〗圖中存在同源染色體,且發(fā)生了聯(lián)會,故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聯(lián)會期;圖示細胞染色體數(shù)與體細胞同;到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1與2會分離;據(jù)自由組合定律,1既可以與3、也可以與4組合進入子代細胞?!驹斘觥緼、根據(jù)分析可知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A錯誤;B、圖中細胞的染色體和四分體的數(shù)目分別是8和4,B錯誤;C、染色體1和2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會相互分裂,C正確;D、染色體1和3是非同源染色體,由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因此染色體1和3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而不是必定出現(xiàn)在同一子細胞中,D錯誤。故選C。16.在對某種人類的遺傳病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當父親患該病而母親正常時,其女兒必患??;當母親患該病而父親正常時,其子女中都可能患該病或不患該病。這種遺傳病最可能是()A.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答案〗C〖祥解〗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海?)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绮⒅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绨谆。閄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 ⑸ぃ閄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缈咕S生素D佝僂?。唬?)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病(如貓叫綜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驹斘觥緼BCD、當父親患該病而母親正常時,其女兒必患病,可知父親的致病基因一定傳給女兒,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同時當母親患該病而父親正常時,其子女中都可能患該病或不患該病,更加證明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母親是雜合子,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7.果蠅的紅眼、白眼是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控制。現(xiàn)有一對紅眼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了白眼果蠅。若子一代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子二代白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A.6/16 B.9/16 C.3/16 D.1/16〖答案〗C〖祥解〗用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所以親本雌蠅是雜合體,由此可推知子一代雌雄個體的基因型和比例,然后統(tǒng)計子一代雌雄配子的比例和種類,即可得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和比例?!驹斘觥考僭O紅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為用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xiàn)白眼果蠅,所以親代紅眼雌果蠅基因型是XBXb,雄果蠅是XBY,則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別是:XBXB:XBXb:XBY:XbY=1:1:1:1;雌果蠅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是:3/4XB、1/4Xb、雄果蠅產(chǎn)生的精子種類和比例是:1/4XB、1/4Xb、1/2Y。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3/16XBXB、3/16XBXb、6/16XBY、l/16XBXb、1/16XbXb、2/16XbY,所以理論上子二代果蠅中白眼的比例是3/16,C正確,ABD錯誤。

故選C。18.下列關于遺傳學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A.沃森通過類比推理提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B.類比推理的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C.孟德爾的研究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中的演繹是指進行實驗以驗證假說D.薩頓測定了果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答案〗B〖祥解〗1、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測交實驗)→得出結論;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驹斘觥緼、薩頓通過對蝗蟲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研究,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A錯誤;B、類比推理法所得出的結論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還需觀察和實驗的驗證,B正確;C、孟德爾的研究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其中的演繹是對測交內(nèi)容的推理過程,而進行測交實驗屬于驗證階段,不屬于演繹過程,C錯誤;D、摩爾根繪制出了果蠅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D錯誤。故選B。19.下列有關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伴性遺傳病在遺傳上并不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B.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女性患者的病癥都相同C.男性色盲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D.雞、鴨等大多數(shù)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答案〗C〖祥解〗1、決定性別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與性別決定有關;基因在染色體上,并隨著染色體傳遞,因此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

2、性別決定方式包括XY型和ZW型,動物大多數(shù)屬于XY型,鳥類屬于ZW型。【詳析】A、伴性遺傳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遺傳時總和性別相關聯(lián),A錯誤;B、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有顯性純合子和雜合子之分,患病程度不同,與顯性基因的數(shù)目有關,B錯誤;C、紅綠色盲為伴X隱性遺傳病,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從母親那里傳來,也只能傳給女兒,C正確;D、雞鴨等大多數(shù)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是ZW型,D錯誤。故選C。20.下列關于“肺炎鏈球菌活體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R型菌會使小鼠死亡 B.S型菌能合成莢膜C.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D.死亡小鼠體內(nèi)只有S型菌〖答案〗B〖祥解〗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小鼠正常;注射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注射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正常;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2、肺炎鏈球菌離體轉化實驗中,艾弗里將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破碎,將去除大部分糖類、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制成的細胞提取物,將其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結果出現(xiàn)了S型活細菌;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處理細胞提取物后再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出現(xiàn)了S型活細菌;用DNA酶處理細胞提取物后再加入有R型活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細胞提取物失去轉化活性?!驹斘觥緼、活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會使小鼠死亡,A錯誤;B、S型菌菌體有多糖莢膜,故能合成莢膜,B正確;C、活體轉化實驗中,證明了已經(jīng)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含有某種促使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的活性物質(zhì)——轉化因子,沒有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C錯誤;D、死亡小鼠體內(nèi)有S型菌和R型菌,D錯誤。故選B。21.生物學觀點是基于生物學事實和證據(jù)提出的。下表有關生物學觀點與對應實驗證據(jù)的選項,錯誤的是()選項生物學觀點實驗證據(jù)或依據(jù)A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B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通過對照實驗來研究肺炎鏈球菌的致病情況C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DDNA雙螺旋結構威爾金斯等拍攝的DNA衍射圖譜和查哥夫發(fā)現(xiàn)DNA中的嘌呤量等于嘧啶量A.A B.B C.C D.D〖答案〗C〖祥解〗1、赫爾希與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2、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驹斘觥緼、薩頓根據(jù)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A正確;B、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通過對照實驗(①將S型菌注入小鼠;②將R型菌注入小鼠;③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④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與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來研究肺炎鏈球菌的致病情況,發(fā)現(xiàn)①④組小鼠死亡,于是提出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存在“轉化因子”,B正確;C、赫爾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C錯誤;D、沃森和克里克根據(jù)富蘭克林與威爾金斯拍攝的DNA衍射圖譜以及查哥夫發(fā)現(xiàn)的DNA中嘌呤量等于嘧啶量,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D正確。故選C。22.為研究R型肺炎鏈球菌轉化為S型的轉化因子是DNA還是蛋白質(zhì),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圖所示的轉化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對自變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B.甲、乙兩組培養(yǎng)基中均只有S型菌落出現(xiàn)C.DNA酶處理結果顯示提取物仍有轉化活性D.該實驗結果表明DNA很可能是轉化因子〖答案〗D〖祥解〗由圖示可知,本實驗通過加蛋白酶和DNA酶除去相應的物質(zhì),排除DNA、蛋白質(zhì)的作用,對自變量的控制采用了減法原理,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驹斘觥緼、本實驗通過加蛋白酶和DNA酶除去相應的物質(zhì),排除DNA、蛋白質(zhì)的作用,為減法原理,A錯誤;B、甲組是S菌細胞提取物與R型菌混合,乙組是去除蛋白質(zhì)后再將S菌細胞提取物與R型菌混合,兩組均含有S型菌DNA和活的R型菌,均能發(fā)生轉化,但轉化率低,故甲、乙組培養(yǎng)基中既有S型菌落出現(xiàn),也有未轉化的R型菌落,B錯誤;CD、丙組實驗中加入DNA酶后,沒有S型菌落,說明DNA的結構被破壞了,提取物沒有了轉化活性,若是DNA結構完整,則有S型菌落,進一步對照說明S型菌的DNA使R型菌發(fā)生轉化,即DNA很可能是轉化因子,C錯誤;D正確。故選D。23.DNA的一條鏈中(A+T)/(G+C)=0.4,上述比值在其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分別是()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答案〗C〖祥解〗在雙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