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第12課《論語》十二章同步練習(培優(yōu)卷)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第12課《論語》十二章同步練習(培優(yōu)卷)
一、基礎知識
1.(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提升練習試題)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B.吾日三?。╯hěng)吾身。
C.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晝夜。
【答案】B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確。
B.?。╯hěng)——(xǐng)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重點詞注音。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詞要準確辨別讀音,并能結合語境使用恰當。此題關鍵是平時的積累,積累生字詞的讀音書寫。
2.(【五三】部編版五四制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1《論語》十二章)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C.子在川上曰(河流)
D.傳不習乎(傳授)
【答案】D
【知識點】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分析】“傳不習乎"中的“傳”是動詞活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故D項加點字解釋有誤。
ABC三項無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現(xiàn)象。
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提升練習試題)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人不堪其憂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學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答案】C
【知識點】通假字
【解析】【分析】ABD.沒有通假字;
C.有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故答案為:C
【點評】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類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時對通假字多歸納匯總,并熟悉常見通假字。
4.(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選出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
B.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
C.學而時習之_人不知而不慍
D.回也不改其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答案】A
【知識點】一詞多義
【解析】【分析】A.代詞,它;
B.前一個為是介詞“替”的意思,第二個為是動詞“當";
C.前一個而表示順承,第二個而表示轉折;
D.前一個樂是“樂趣”的意思,后一個樂是“.....為樂趣"的意思。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5.(2023七上·深圳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令尊、賢弟、高見、拙作都是敬辭。
B.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我們拍手叫道:“一群黃蝴蝶飛起來了!”句中的“一群黃蝴蝶"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當我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時,我自豪極了。句中加點詞“拼寫”是動詞。
D.《論語》,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答案】A
【知識點】動詞;先秦諸子百家;論語十二章;比喻;稱謂
【解析】【分析】A:錯誤。令尊——您的爸爸,敬辭
賢弟——親愛的兄弟,敬辭
高見——您的意見,敬辭
拙作——我的作品,謙辭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綜合性知識。1)文學文化常識之謙敬詞。謙詞,就是表示謙虛的詞,形容自己或者家人的,用一些謙虛卑微的詞來形容。常含有:家、舍、小、老、愚、拙、敝、鄙、寒、犬。敬詞,就是對別人的話,表示尊敬,用一些表示美好的詞來形容。常含有:令、拜、奉、惠、貴、高、大、俯、華、雅、玉、賢。2)修辭手法辨識。常考修辭手法是: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設問、借代、互文等。掌握修辭手法的定義即可。3)詞語詞性。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數(shù)量詞、助詞、數(shù)量詞、介詞等。注意掌握詞性的定義即可。4)文學文化常識。注意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較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故事、成語典故、科舉禮儀、年齡稱謂、名號、歷法、節(jié)氣、官職、音律等。
6.根據(jù)課內(nèi)文言積累,完成小題。
浩浩同學采用“整理歸納法"復習文言知識。下表中歸納有錯誤一項是()
選項類別例句呈現(xiàn)
A通假字①不:尊君在不。②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B古今異義①兒女:與兒女講論文義。②飯:飯疏食,飲水。③可以:可以為師矣。
C敬辭①尊君:尊君在不。②家君:君與家君期日中。③子:子曰/曾子曰。
D詞類活用①飯:飯疏食,飲水。②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③傳:傳不習乎。
A.AB.BC.CD.D
【答案】C
【知識點】語言得體
【解析】【分析】ABD.正確。
C.有誤,“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是謙辭。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通假字、一詞多義和古代文化常識。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根據(jù)平時積累,結合選項內(nèi)容,逐項研讀解答即可。
7.(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我們常聽到“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下面歷史人物和這句話有關的是()
A.孫臏B.諸葛亮C.趙普D.劉備
【答案】C
【知識點】詩句與人
【解析】【分析】A.孫斌:孫斌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論語“無關,故A錯誤。
B.諸葛亮: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論語“無關,故B錯誤。
C.趙普:趙普是北宋初期的大臣,曾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癬_________________,故C正確。
D.劉備:劉備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與題意不符,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8.(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稱(別稱)、姓名、他人的評價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為五斗米折腰
B.詩圣——杜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詩仙——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
【答案】C
【知識點】稱謂
【解析】【分析】A.有誤,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陶淵明。
B.有誤,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是王維。
C.正確。
D.有誤。六一居士是歐陽修。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
二、閱讀理解
(2024七下·云南開學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十二章》(節(jié)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痹釉唬骸昂沃^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惫试唬骸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④,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孔子家語》)
【注釋】①商:“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為人謀而不忠乎忠:___②傳不習乎傳:___
③即與之化矣化:④丹之所藏者赤者:
10.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1.選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則,闡述了學習的哪三種態(tài)度?其中哪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話作答。
12.甲乙兩文共同談到了交友的話題,請結合兩文內(nèi)容,談談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獲。
【答案】9.竭盡自己的心力;老師傳授的知識;融合;……的地方
10.①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②商喜愛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1.闡述了“知之”“好之"樂之”三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的學習態(tài)度是以學習為快樂,強調(diào)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意近即可)
12.【示例1】“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意為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榜樣,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意指我們要和善人學習他們的有點,借鑒不善之人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甲文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意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啟示我們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示例2】我的收獲是交友要慎重,要善于像朋友學習他們的有點。例如“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我認為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和品德養(yǎng)成,與好的朋友交往不僅會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還會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德。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給人的啟示和道理;論語十二章;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3)本題考查語句理解。讀懂語句,理解語句翻譯,概括語句關于學習的三種態(tài)度,理解三種態(tài)度的輕重程度,根據(jù)題目要求答題即可、
(4)本題考查文言文閱讀拓展能力。解答時要求從文言文中選取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和啟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積極,語句通順、簡潔。
【附參考譯文】
【甲】
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做老師了?!?/p>
孔子說:“懂得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以學問和事業(yè)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見)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點?!?/p>
【乙】
孔子說:“我死之后,子夏會一天比一天進步,子貢會一天比一天退步。"曾子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孔子說:“子夏喜歡與比自己賢能的人相處,子貢喜歡不如自己的人。不了解他的兒子,就看看他的父親;不了解他本人的為人,就看看他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就看看他任命的大臣;不了解土地,就看看地上生長的草木。所以說:與善人相處,就像進入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聞不到香味,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與不善的人相處,就如同進入魚鋪子,時間長了聞不到臭味,這是同化了。裝朱砂的容器會變成紅色,裝漆的容器會變成黑色,因此君子要謹慎地選擇與自己相處的人。"
9.①翻譯為: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呢。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②翻譯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溫習了呢。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③翻譯為: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融合
④翻譯為:裝朱砂的容器會變成紅色。者,……的地方
故答案為:①竭盡自己的心力
②老師傳授的知識
③融合
④……的地方
10.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善、從、好、賢、說”。善,優(yōu)點。從,跟從,這里指學習。好,喜歡。賢,賢明。說,評論。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故答案為:①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②商喜愛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翻譯為:懂得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以學問和事業(yè)為快樂的人。寫了學習的三種態(tài)度:知之、好之、樂之,強調(diào)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闡述了“知之”“好之"樂之”三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的學習態(tài)度是以學習為快樂,強調(diào)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意近即可)
12.【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譯為: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見)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點。強調(diào)善于學習,學習他人優(yōu)點,看到自己和對方缺點相似的地方要及時改正,提升自己。
【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翻譯為:與善人相處,就像進入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聞不到香味,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與不善的人相處,就如同進入魚鋪子,時間長了聞不到臭味,這是同化了。寫人容易被周圍的環(huán)境同化,強調(diào)交朋友要慎重,要交德行好的人才行。
故答案為:【示例1】“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意為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榜樣,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意指我們要和善人學習他們的有點,借鑒不善之人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甲文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意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啟示我們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示例2】我的收獲是交友要慎重,要善于像朋友學習他們的有點。例如“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我認為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和品德養(yǎng)成,與好的朋友交往不僅會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還會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德。
三、語言綜合運用
13.(【五三】部編版五四制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1《論語》十二章)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為國家共處的原則。請你參與“探究‘和'內(nèi)涵,傳承‘和’文化”綜合性學習,完成下列任務。
(1)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和,相應也。"由此推測,“和”字的本義是:
(2)下圖是有關修德養(yǎng)性的一副對聯(lián)。下聯(lián)是[]。
(3)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爭也;“不同”,志各異也。你所在班級正在籌備“‘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還是社會交往”辯論賽,請根據(jù)雙方觀點,為主持人寫一段總結發(fā)言。
正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昂汀笔瞧胶偷男膽B(tài),面對不同見解時能保持內(nèi)心平靜,不與人爭高低輸贏;“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辯證分析別人的觀點,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保持鮮明的個性?!昂投煌笔遣槐痪窒薜闹饔^能動性,體現(xiàn)著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
反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社會交往。“和”意味著自己能夠與別人和睦相處,即將他人與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給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別人陷于難堪的境地,不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同"就是求同存異,保持個性?!昂投煌本褪穷櫲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
總結發(f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和諧
(2)甲
(3)(示例)同學們,剛才雙方的辯論都十分精彩?!昂投煌?是面對不同見解時的一份平和與豁達,是與人意見相左時的理解與尊重。因此說,“和而不同”既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也適用于社會交往。
【知識點】其他常識;詩歌對聯(lián);詞語在語境下的含義;語言連貫;語言簡明
【解析】【分析】(1)“和,相應也",即“和”是互相應和、調(diào)和。故可判斷“和"的本義是“和諧"。
(2)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一般上聯(lián)在右邊,下聯(lián)在左邊;根據(jù)對聯(lián)仄起平收的特點,“悟”為仄聲,“今"為平聲。由此判定[甲]是下聯(lián)。
(3)擬寫總結發(fā)言,既要有稱呼,又要對雙方的觀點有一定了解,辯證地看待雙方的辯論,指出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注意語言要連貫、得體。
故答案為:(1)1、和諧(2)1、甲(3)1、(示例)同學們,剛才雙方的辯論都十分精彩?!昂投煌笔敲鎸Σ煌娊鈺r的一份平和與豁達,是與人意見相左時的理解與尊重。因此說,“和而不同"既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也適用于社會交往。
【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的積累,要結合活動主題和題干的提示語進行理解。
(2)本題考查學生對對聯(lián)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時要仔細閱讀對聯(lián),準確把握對聯(lián)文字所蘊含的道理,進行正確的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的表達,解答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要結合提供的材料內(nèi)容,進行正確的判斷,語言表達要準確,連貫得體。
14.(部編人教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11《論語》十二章)在學完課文《〈論語〉十二章》后,老師為了使同學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專門組織了一次以“交流學習體會”為主題的座談會。請你參與進來。
(1)作為主持人,你應該有一段精彩的開場白?,F(xiàn)在就請你展示出來吧!
(2)王翔同學想在座談會上用對聯(lián)的形式活躍氣氛,他給大家出了個對聯(lián),請你對出他的下聯(lián)。
上聯(lián):時習悅,內(nèi)省樂,擇善喜
下聯(lián):___
(3)班上的張長林同學非常聰明,但就是平時學習不認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談會上,請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所學過的《論語》中的語錄勸勉他勤奮學習。
【答案】(1)同學們,《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jīng)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閱讀《論語》,可以讓我們少一分稚嫩,多分堅強。今天我們舉辦“交流學習體會"的主題座談會,希望大家談談自己對《論語》的認識和閱讀體會,讓更多的人受益。請大家敞開心扉,交流起來吧。
(2)敏學好,擇賢善,交友信
(3)長林,你有聰明的頭腦,大家都羨慕你出眾的天賦,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你能把經(jīng)歷全部投入到學習中,你的成績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知識點】詩歌對聯(lián);語言連貫;語言簡明
【解析】【分析】(1)這道題要緊扣“交流學習體會"這一主題,可簡介《論語》的作用,闡述活動的意義來引入,并注意修辭的運用,以讓開場白富有文采。還要注意語言要有現(xiàn)場感,情感要摯等。
(2)上聯(lián):時習悅,內(nèi)省樂,擇善喜,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吾身"擇其善者而從之”三個句子的壓縮,所以選擇三個與之相關的句子壓縮即可對出下聯(lián),如:敏學好,交友信,擇賢善。
(3)首先要看清勸說對象,語境設置是要求你勸說張長林同學;其次針對:張長林同學非常聰明,但就是平時學習不認真,不肯下功夫;然后組織語言進行勸說。勸說時要注意有稱呼語,說話得體有禮貌。
故答案為:⑴同學們,《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jīng)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閱讀《論語》,可以讓我們少一分稚嫩,多分堅強。今天我們舉辦“交流學習體會"的主題座談會,希望大家談談自己對《論語》的認識和閱讀體會,讓更多的人受益。請大家敞開心扉,交流起來吧;
⑵敏學好,擇賢善,交友信;
⑶長林,你有聰明的頭腦,大家都羨慕你出眾的天賦,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你能把經(jīng)歷全部投入到學習中,你的成績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點評】⑴擬寫開場白的能力。開場白,是活動開始之前,主持人用來導入節(jié)目、渲染氣氛、調(diào)動觀眾情緒的話。擬寫時要注意措辭和氣氛的配合,注意要貼合主題;
⑵本題考查對對聯(lián)的能力。根據(jù)對聯(lián)對字數(shù)、結構及內(nèi)容的要求,然后根據(jù)上聯(lián)的內(nèi)容來對出下聯(lián);
⑶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能力。這里主要是為了達到勸說鼓勵的目的,基本要求是講明道理,消除顧慮,語氣委婉。
1/1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第12課《論語》十二章同步練習(培優(yōu)卷)
一、基礎知識
1.(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提升練習試題)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B.吾日三?。╯hěng)吾身。
C.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D.逝者如斯(sī)夫,不舍晝夜。
2.(【五三】部編版五四制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1《論語》十二章)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C.子在川上曰(河流)
D.傳不習乎(傳授)
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提升練習試題)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人不堪其憂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學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選出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
B.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
C.學而時習之_人不知而不慍
D.回也不改其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2023七上·深圳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令尊、賢弟、高見、拙作都是敬辭。
B.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我們拍手叫道:“一群黃蝴蝶飛起來了!"句中的“一群黃蝴蝶”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當我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時,我自豪極了。句中加點詞“拼寫"是動詞。
D.《論語》,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
6.根據(jù)課內(nèi)文言積累,完成小題。
浩浩同學采用“整理歸納法”復習文言知識。下表中歸納有錯誤一項是()
選項類別例句呈現(xiàn)
A通假字①不:尊君在不。②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③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B古今異義①兒女:與兒女講論文義。②飯:飯疏食,飲水。③可以:可以為師矣。
C敬辭①尊君:尊君在不。②家君:君與家君期日中。③子:子曰/曾子曰。
D詞類活用①飯:飯疏食,飲水。②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③傳:傳不習乎。
A.AB.BC.CD.D
7.(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我們常聽到“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下面歷史人物和這句話有關的是()
A.孫臏B.諸葛亮C.趙普D.劉備
8.(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論語》十二章同步拔高練習試題)下面文化名人的尊稱(別稱)、姓名、他人的評價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A.五柳先生——柳宗元——不為五斗米折腰
B.詩圣——杜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C.詩仙——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六一居士——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
二、閱讀理解
(2024七下·云南開學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十二章》(節(jié)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④,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p>
(《孔子家語》)
【注釋】①商:“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為人謀而不忠乎忠:___②傳不習乎傳:___
③即與之化矣化:④丹之所藏者赤者:
10.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1.選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則,闡述了學習的哪三種態(tài)度?其中哪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話作答。
12.甲乙兩文共同談到了交友的話題,請結合兩文內(nèi)容,談談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獲。
三、語言綜合運用
13.(【五三】部編版五四制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1《論語》十二章)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養(yǎng)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為國家共處的原則。請你參與“探究‘和'內(nèi)涵,傳承‘和’文化”綜合性學習,完成下列任務。
(1)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和,相應也。"由此推測,“和”字的本義是:
(2)下圖是有關修德養(yǎng)性的一副對聯(lián)。下聯(lián)是[]。
(3)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爭也;“不同”,志各異也。你所在班級正在籌備“‘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還是社會交往”辯論賽,請根據(jù)雙方觀點,為主持人寫一段總結發(fā)言。
正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修身養(yǎng)性。“和”是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不同見解時能保持內(nèi)心平靜,不與人爭高低輸贏;“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辯證分析別人的觀點,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保持鮮明的個性?!昂投煌笔遣槐痪窒薜闹饔^能動性,體現(xiàn)著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
反方觀點:“和而不同"適用于社會交往。“和”意味著自己能夠與別人和睦相處,即將他人與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給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別人陷于難堪的境地,不強制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不同"就是求同存異,保持個性?!昂投煌本褪穷櫲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
總結發(f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部編人教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11《論語》十二章)在學完課文《〈論語〉十二章》后,老師為了使同學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專門組織了一次以“交流學習體會"為主題的座談會。請你參與進來。
(1)作為主持人,你應該有一段精彩的開場白?,F(xiàn)在就請你展示出來吧!
(2)王翔同學想在座談會上用對聯(lián)的形式活躍氣氛,他給大家出了個對聯(lián),請你對出他的下聯(lián)。
上聯(lián):時習悅,內(nèi)省樂,擇善喜
下聯(lián):___
(3)班上的張長林同學非常聰明,但就是平時學習不認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談會上,請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所學過的《論語》中的語錄勸勉他勤奮學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常用易錯字字音
【解析】【分析】ACD.正確。
B.?。╯hěng)——(xǐng)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重點詞注音。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詞要準確辨別讀音,并能結合語境使用恰當。此題關鍵是平時的積累,積累生字詞的讀音書寫。
2.【答案】D
【知識點】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分析】“傳不習乎”中的“傳"是動詞活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故D項加點字解釋有誤。
ABC三項無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現(xiàn)象。
3.【答案】C
【知識點】通假字
【解析】【分析】ABD.沒有通假字;
C.有通假字,“有”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故答案為:C
【點評】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類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時對通假字多歸納匯總,并熟悉常見通假字。
4.【答案】A
【知識點】一詞多義
【解析】【分析】A.代詞,它;
B.前一個為是介詞“替"的意思,第二個為是動詞“當”;
C.前一個而表示順承,第二個而表示轉折;
D.前一個樂是“樂趣"的意思,后一個樂是“.....為樂趣”的意思。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要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語的不同用法。
5.【答案】A
【知識點】動詞;先秦諸子百家;論語十二章;比喻;稱謂
【解析】【分析】A:錯誤。令尊——您的爸爸,敬辭
賢弟——親愛的兄弟,敬辭
高見——您的意見,敬辭
拙作——我的作品,謙辭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綜合性知識。1)文學文化常識之謙敬詞。謙詞,就是表示謙虛的詞,形容自己或者家人的,用一些謙虛卑微的詞來形容。常含有:家、舍、小、老、愚、拙、敝、鄙、寒、犬。敬詞,就是對別人的話,表示尊敬,用一些表示美好的詞來形容。常含有:令、拜、奉、惠、貴、高、大、俯、華、雅、玉、賢。2)修辭手法辨識。??夹揶o手法是: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設問、借代、互文等。掌握修辭手法的定義即可。3)詞語詞性。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擬聲詞、數(shù)量詞、助詞、數(shù)量詞、介詞等。注意掌握詞性的定義即可。4)文學文化常識。注意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較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故事、成語典故、科舉禮儀、年齡稱謂、名號、歷法、節(jié)氣、官職、音律等。
6.【答案】C
【知識點】語言得體
【解析】【分析】ABD.正確。
C.有誤,“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是謙辭。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通假字、一詞多義和古代文化常識。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根據(jù)平時積累,結合選項內(nèi)容,逐項研讀解答即可。
7.【答案】C
【知識點】詩句與人
【解析】【分析】A.孫斌:孫斌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論語“無關,故A錯誤。
B.諸葛亮: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論語“無關,故B錯誤。
C.趙普:趙普是北宋初期的大臣,曾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癬_________________,故C正確。
D.劉備:劉備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與題意不符,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文化常識。文化常識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要求我們要養(yǎng)成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8.【答案】C
【知識點】稱謂
【解析】【分析】A.有誤,不為五斗米折腰是陶淵明。
B.有誤,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是王維。
C.正確。
D.有誤。六一居士是歐陽修。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nèi)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做出正確的評價。
【答案】9.竭盡自己的心力;老師傳授的知識;融合;……的地方
10.①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②商喜愛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1.闡述了“知之”“好之"樂之”三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的學習態(tài)度是以學習為快樂,強調(diào)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意近即可)
12.【示例1】“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意為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榜樣,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意指我們要和善人學習他們的有點,借鑒不善之人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甲文中“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意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啟示我們多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示例2】我的收獲是交友要慎重,要善于像朋友學習他們的有點。例如“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我認為環(huán)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和品德養(yǎng)成,與好的朋友交往不僅會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還會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品德。
【知識點】歸納文言文內(nèi)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給人的啟示和道理;論語十二章;理解文章關鍵語句意思;文言文翻譯;常用文言實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3)本題考查語句理解。讀懂語句,理解語句翻譯,概括語句關于學習的三種態(tài)度,理解三種態(tài)度的輕重程度,根據(jù)題目要求答題即可、
(4)本題考查文言文閱讀拓展能力。解答時要求從文言文中選取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出自己的感悟和啟示,注意言之有理,立意積極,語句通順、簡潔。
【附參考譯文】
【甲】
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守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做老師了?!?/p>
孔子說:“懂得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以學問和事業(yè)為快樂的人。"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見)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點。”
【乙】
孔子說:“我死之后,子夏會一天比一天進步,子貢會一天比一天退步。"曾子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孔子說:“子夏喜歡與比自己賢能的人相處,子貢喜歡不如自己的人。不了解他的兒子,就看看他的父親;不了解他本人的為人,就看看他的朋友;不了解君主,就看看他任命的大臣;不了解土地,就看看地上生長的草木。所以說:與善人相處,就像進入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聞不到香味,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與不善的人相處,就如同進入魚鋪子,時間長了聞不到臭味,這是同化了。裝朱砂的容器會變成紅色,裝漆的容器會變成黑色,因此君子要謹慎地選擇與自己相處的人。"
9.①翻譯為:替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竭力呢。忠,竭盡自己的心力
②翻譯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溫習了呢。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③翻譯為: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化,融合
④翻譯為:裝朱砂的容器會變成紅色。者,……的地方
故答案為:①竭盡自己的心力
②老師傳授的知識
③融合
④……的地方
10.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善、從、好、賢、說”。善,優(yōu)點。從,跟從,這里指學習。好,喜歡。賢,賢明。說,評論。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yōu)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故答案為:①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習,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②商喜愛同比自己賢明的人在一起,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翻譯為:懂得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喜愛學問和事業(yè)的人比不上以學問和事業(yè)為快樂的人。寫了學習的三種態(tài)度:知之、好之、樂之,強調(diào)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闡述了“知之”“好之"樂之”三種學習態(tài)度:最重要的學習態(tài)度是以學習為快樂,強調(diào)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意近即可)
12.【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譯為: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見)他不好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點。強調(diào)善于學習,學習他人優(yōu)點,看到自己和對方缺點相似的地方要及時改正,提升自己。
【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翻譯為:與善人相處,就像進入有香草的屋子,時間長了聞不到香味,說明已與香氣融合一起了;與不善的人相處,就如同進入魚鋪子,時間長了聞不到臭味,這是同化了。寫人容易被周圍的環(huán)境同化,強調(diào)交朋友要慎重,要交德行好的人才行。
故答案為:【示例1】“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意為善人是不善人的學習榜樣,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鑒,意指我們要和善人學習他們的有點,借鑒不善之人的缺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咨詢報告
- 適配器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非快充客車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間隙可調(diào)式輥篩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棉布棉線花邊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火力發(fā)電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內(nèi)容深度規(guī)定》(報批稿)(含條文說明)
- 股份投資建房合同范本
- 2024年認證機構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中國一次性防護服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新設備專項辨識評估報告
- 產(chǎn)品試用免責聲明
- 2024年10月自考05760營養(yǎng)學一押題及答案
- 【美術】第一單元第1課《情感的抒發(fā)與理念的表達》課件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體育與健康(水平二)《花樣跳繩一級動作(18課時)》大單元教學計劃
- 2024年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癔癥護理查房
- 中國民航大學開題報告模板
-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培訓課件
- 鋼結構施工安全培訓
- 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解析
- 超市商品結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