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涼山2022年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真題敬畏一粒米林文欽①一粒米能有多重?我一直以為,它重如一座山。②小時候家里窮,母親在深秋的時候總是出去“撿地”,就是去大地里撿拾農(nóng)人秋收后遺落在地里的糧食。每次母親都要走上好幾十里的地,背回來半麻袋瘦瘦的稻稈兒,脫了皮,最后能收獲一海碗的大米。母親一點點地積攢著,然后用它們給我們當口糧,那是兒時我們所有的營養(yǎng)來源。粒米之恩,能與皓月爭輝!③米吃多了,就有了想法。詩人說“米是漫山遍野的精靈,是生長綠色的種子,是陸地結的珍珠”,我也有這個感覺。有時我看到掉在桌上的一粒米,會產(chǎn)生一番聯(lián)想:這粒米,不知道是哪粒種子被種在土里,經(jīng)過了多少風霜雨雪,又被哪個農(nóng)民精心養(yǎng)育,澆水、施肥、捉蟲、打藥,頂著酷暑烈日收割了來,再冒著酷暑高溫脫了粒。脫一遍還不算,再脫一層皮,再脫一層皮,成為白白亮亮的精米,大有緣法落到我的飯碗里,結果不等它入口,就被輕輕拋棄,假如這米有靈,不知道會不會傷心?④對米,汪曾祺先生有過經(jīng)典描述。其筆下有一個叫作八千歲的人物,開著一個米行,他店里一溜排開幾個大米園,從“頭糙”“二糙”“三糙”到“高尖”應有盡有。挑籮把擔賣力氣的吃頭糙米,一老碗紫紅的糙米飯,上面堆上崗尖崗尖的腌小魚和小青菜,大口大口吞食;住家鋪戶吃二糙三糙米,比頭糙精致,米色亮白一些;所謂高尖,精致透亮,只有高門大戶才吃,普通百姓不是吃不起,只是總覺得有些糟蹋。中國人自古惜福心理就十分強烈,字紙尚且不肯浪費,更何況養(yǎng)身的米?⑤此外還有糯米和晚稻香粳。糯米不用說,常用來蒸八寶飯、包粽子;香粳米煮出粥來米長半寸,顏色淺碧如碧螺春茶,香味濃厚?!段鲙洝防镉幸粋€章回專門說到崔鶯鶯吃的一頓便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碗蝦丸魚皮湯,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大碗熱騰騰碧瑩瑩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都t樓夢》中也提到了紅米、綠米。紅的,顏色嫩紅,味腴粒長,香氣撲鼻,叫作“御田胭脂米”;那綠米,就是芳官吃過的“綠畦香稻粳米”。⑥關于米,還有不少傳奇典故。據(jù)說遠古時期,上帝雖說把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命令他們流汗才有飯吃,但到底對自己的造物心懷恩慈,命令地下的麥子長得如同一棵樹一般,分出七股八杈,每一個枝頭都有一個麥穗,于是天下萬民不缺糧食。有一日上帝到人間巡行,發(fā)現(xiàn)麥子爛倒在泥里,上帝一怒之下改了規(guī)矩,下令麥株從今以后只結一穗,且不時有風雹雷災、水患火欺,以此懲罰不知惜福的凡間生靈。⑦真正有品德、有修養(yǎng)的人不肯怠慢了世間萬物,尤其是珍珠一樣的米。在弘一大師的眼里,世間竟沒有不好的東西,白菜好,咸苦的蔬菜好,倘跋山涉水之際能有一碗白米飯,更是好上加好。⑧我在閩東太姥山的摩宵庵吃過一次素齋。那些不起眼的素菜素飯,盛在清素的餐盤里,竟是那樣溫潤有致,不由心生一絲感恩,細細把一碗米飯裝進胃里,生怕丟棄一粒米。⑨對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選自《意林》,有刪改)14、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第②段畫線句子的含義。(4分)粒米之恩,能與皓月爭輝!15、從引用的角度品味文中第③段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3分)詩人說“米是漫山遍野的精靈,是生長綠色的種子,是陸地結的珍珠”,我也有這個感覺。16、作者為什么認為“一粒米”重如一座山,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6分)17、作者對生命的敬畏源自一粒粒米,生活中有什么是你敬畏的,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2分)【答案】14、粒米之恩既指“粒米”是身體的營養(yǎng)來源之恩,又指母親的辛苦養(yǎng)育之恩(2分)。這樣的恩情在作者心中無比偉大,堪比皓月之輝,突出了作者對米的感激、敬重之情和對母愛的深切感受和贊美(2分)。15、引用詩句,既用詩意的語言凝練地贊美了米的來之不易、珍貴(1分),又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對米的敬畏之情和高度贊譽(1分),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蘊(1分)。16、作者母親撿米養(yǎng)育子女(米是兒時的我們所有的營養(yǎng)來源),“一粒米”包含了深深母愛和養(yǎng)育之恩;種子經(jīng)過農(nóng)民精心培育、收割、脫粒、脫殼才能成為米,“一粒米”來之不易是農(nóng)民的血汗,是時間的結晶;汪曾祺描述不同人吃不同的米,“一粒米”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惜福、珍惜糧食的傳統(tǒng)美德;《紅樓夢》《西廂記》中關于米的故事,“一粒米”有了文化底蘊和濃濃的詩意;西方關于不珍惜糧食受到上帝懲罰的傳奇典故,告訴我們要懂得惜福,存感恩之心;弘一大師眼里沒有不好的東西,跋山涉水之際能有一碗米飯便覺得是好上加好,不息慢“一粒米”是有品德、有修養(yǎng)的人的體現(xiàn);一次我吃素齋的經(jīng)過,表明對“一粒米”的珍惜是對世間萬物都應有的敬畏之心。(原因1分,結合文章內(nèi)容1分;答對任意3點給滿分,意思相近即可)17、能結合生活體驗,談到具體敬畏之物,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022年四川涼山)中國刺繡,針尖上的千年國粹①小小的一根針,傳承著歷史,聯(lián)結著古今。刺繡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工藝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聞名遐邇的古代絲綢之路上,刺繡和蠶絲不僅是珍貴的貨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了瓷器之外中華文明的又一張名片。②我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舉世聞名。據(jù)《尚書》記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guī)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西周的染織刺繡已有專門的分工,文獻記載了素衣朱繡、流暢的刺繡線條等情況。③戰(zhàn)國是我國刺繡史上第一個極盛時期,刺繡的工藝已達到很高水平,是絲綢之路上對外運輸?shù)闹匾唐分?。④漢代,刺繡開始展露藝術之美。因為經(jīng)濟繁榮,百業(yè)興盛,絲織造業(yè)尤為發(fā)達,手工刺繡制作也邁向專業(yè)化,技藝突飛猛進。漢代王充所著的《論衡》中記有“齊郡世刺繡,恒女無不能”,足以說明當時刺繡技藝和生產(chǎn)的普及。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刺繡殘片,它們雖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但出土時仍然精美絕倫,配色、針工都運用得恰到好處。⑤到了唐朝,刺繡藝術的發(fā)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各種針法基本均已出現(xiàn)。此時的刺繡一般用作服飾用品的裝飾,做工精巧,色彩華美,在唐代的文獻和詩文中都有所反映。如李白詩“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等,都是對刺繡的詠頌。⑥宋代是手工刺繡發(fā)達臻至高峰的時期,特別是在開創(chuàng)純審美的畫繡方面,更堪稱絕后。宋代改良了工具和材料,使用精制鋼針和發(fā)細絲線,針法極細密,色彩運用淡雅、素凈。南宋時,針法已達十五六種之多。⑦中國刺繡有鎖繡、彩繡、平繡、雕繡、包梗繡、貼布繡、絢帶繡、魚骨繡、挑花繡、釘線繡等很多種繡法。光是看到這些繡法,我們就知道一個刺繡圖案的完成有多難了?、嘀袊拇汤C技藝精湛、鬼斧神工,不僅有針法之分,也有地域之別。我國各地均有刺繡的痕跡,不僅有湘繡、蘇繡、粵繡、蜀繡、京繡、秦繡、魯繡、晉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少數(shù)民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可謂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名繡”,即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⑨700多年前,馬可·波羅來到杭州,琳瑯滿目的中國工藝品使他目眩神迷。中國刺繡也隨商船漂洋過海,風靡了西方上流社會,成了享譽世界的中式奢侈品!至此,中國刺繡的傳統(tǒng)手藝在全世界得以融合與發(fā)展。然而,中國刺繡這一心手合一的傳世絕技,其高超技藝、時間厚度、文化深度、人情溫度,都使之成為他國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⑩雅艷相宜,典雅奢華。如今,刺繡這項精美絕倫的工藝還被呈現(xiàn)在各大秀場之中,成為時尚界的寵兒,更是國際舞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中國刺繡已經(jīng)不再是記憶中那樣簡單,更是一種藝術和時尚。?中國刺繡憑借它獨有的魅力,穿越沙漠、遠渡重洋,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選自《科學大眾·小諾貝爾訂閱》,有刪改)18、本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中國刺繡?(4分)19、文章第②-⑥段采用了哪種說明順序?有什么好處?(4分)20、第④段畫線句主要采用了哪種說明方法?請說說其作用。(4分)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刺繡殘片,它們雖在地下埋藏了幾千年,但出土時仍然精美絕倫,配色、針工都運用得恰到好處。21、結合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3分)據(jù)《尚書》記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guī)定“衣畫而裳繡”。【答案】18、本文從刺繡的歷史與發(fā)展、刺繡的繡法、刺繡的種類、刺繡走向世界(刺繡與世界的融合)四方面介紹了中國刺繡。(一點1分,意思相近即可)19、時間順序(1分),條理清晰、具體詳實地(1分)說明了中國刺繡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舉世聞名的特點(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貧血對消化內(nèi)科的影響
- 保護區(qū)宣傳教育課件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魯教版
- 人工智能助力金融審計2025年技術應用深度報告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幻燈片
- 輕松銷售健康險
- 俄語中國歷史講解課件
- 幼兒園中班健康繪本
- 2025至2030基站發(fā)電機市場前景分析及行業(yè)前景與趨勢報告
- 二零二五年茶餐廳品牌管理權與股份合作合同
- 中國工業(yè)機器人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趨勢預測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2025-2030版)
- 【信得科技】2025豬細菌病防控手冊
- 罐體制作合同協(xié)議
- 特崗試題 及答案山西
- 游戲客服新人培訓
- 電動車維修與保養(yǎng)考核試卷
- “住改商”登記利害關系業(yè)主同意證明(參考樣本)
- 隧道突泥涌水應急培訓
- 2025-2030中國氣象服務行業(yè)市場前景趨勢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心理咨詢師職業(yè)倫理心得體會
- 《人工智能通識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