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財17春秋學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在線作業(yè)二_第1頁
東財17春秋學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在線作業(yè)二_第2頁
東財17春秋學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在線作業(yè)二_第3頁
東財17春秋學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在線作業(yè)二_第4頁
東財17春秋學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在線作業(yè)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下面哪項屬于法定福利()。

A.社會保障

B.養(yǎng)老金福利

C.醫(yī)療保險

D.公假

2.私營部門是由個人或私人資本投資組建的、以謀取()為目標的企業(yè)經(jīng)營性組織。

A.社會公共利益

B.私人最大利益

C.公眾形象

D.良好企業(yè)形象

3.美國行為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歸納出了“復雜人”假設。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4.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是()。

A.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組織管理體系

B.孤立的一種制度

C.一種方法

D.一種形式

5.()是員工的主管人員運用敘述性文字來描述被考評者的能力、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優(yōu)缺

點和發(fā)展的可能性等,并盡可能列舉出一些關鍵性的績效實例。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6.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激勵效果最好的是()。

A.研討學習

B.案例分析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7.工作經(jīng)驗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8.耐力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9.()是指運用科學的程序?qū)β毼贿M行比較,以確定相對于另一職位在工資或薪金等級中

的位置。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D.薪酬設計

10.通常信度系數(shù)達到()以上才能保障所使用方法的準確可信性。

A.0.5

B.0.6

C.0.8

D.1

11.()是對某一特定工作(或職務)所包含的任務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確定完成這一工作的

承擔者要成功完成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能力和責任的過程。

A.工作分析

B.工作評價

C.工作規(guī)劃

D.工作選擇

12.()是指公共部門根據(jù)發(fā)展目標及對公職人員未來培訓需求狀況的預測,而專門制定的

組織近期和未來培訓活動方案。

A.培訓規(guī)劃

B.組織分析

C.需求預測

D.需求分析

13.公共部門生產(chǎn)力表現(xiàn)為()。

A.政府的效率和效能

B.社會效益的提高

C.人的自我實現(xiàn)

D.企業(yè)效益的提高

14.()原理是指在人事管理活動及其資源配置上,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及管理的需要,將人力資

源的現(xiàn)實使用和不斷開發(fā)聯(lián)系在一起,兩者互接互補、相輔相成。

A.用養(yǎng)并重

B.能級匹配

C.適才適用

D.同素異構

15.()由于打亂了評價維度,因此,在績效考評時可減少考評者的主觀成分,提高考評的

準確度。

A.圖評價尺度法

B.關鍵事件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制定與實施獎金制度時需考慮的問題有()。

A.必須建立在公平且合理的工作評價基礎之上

B.獎勵的標準應合理適度

C.獎金分配應盡快兌現(xiàn)

D.獎勵的形式應與工作性質(zhì)和特點相適應

BCD

2.培訓需求分析的內(nèi)容包括()。

A.組織分析

B.任務分析

C.人員分析

D.計劃分析

BC

3.員工招聘的外部來源有()。

A.招聘廣告

B.職業(yè)介紹機構

C.校園招聘

D.臨時性雇員

BCD

4.公共部門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技術包括()。

A.集體預測法

B.管理人員轉(zhuǎn)換圖

C.人力接續(xù)計劃

D,轉(zhuǎn)換矩陣法

CD

5.從X理論得出的管理啟示有()。

A.必須對員工實行強制性的制度化管理

B.用權力和控制體系來引導員工行為

C.用金錢手段刺激員工志氣

D.采用“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

BCD

6.下列哪些是實施目標管理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A.目標應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

B.目標設定應以組織戰(zhàn)略為基礎

C.目標的設計和確立由領導自己決定

D.目標管理應與員工薪酬和獎勵相掛鉤

BD

7.培訓的特點()o

A.較強針對性

B.階段性

C.時間較長

D.時間較短

BD

8.在下列心理測試中,哪幾項屬于認知測試

A.成就測試

B.智力測試

C.能力傾向測試

D.工作態(tài)度測試

BC

9.下列哪幾項是我國公職人員的福利()。

A.生活困難補助

B.上下班交通費補貼

C.探親

D.員工住宅

BCD

10.職位評價的特點()。

A.職位評價的中心是客觀存在的“事”

B.職位評價的中心是人

C.職位評價是對性質(zhì)基本相同的工作崗位進行評價

D.職位評價是比較和衡量組織中各類工作崗位相對價值大小的過程

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事業(yè)心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2.下列哪一個不是公共部門()。

A.公立醫(yī)院

B.科研院所

C.政府機關

D.私立學校

3.()原理是指在人事管理活動及其資源配置上,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及管理的需要,將人力資

源的現(xiàn)實使用和不斷開發(fā)聯(lián)系在一起,兩者互接互補、相輔相成。

A,用養(yǎng)并重

B.能級匹配

C.適才適用

I).同素異構

4.員工士氣的精神激勵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5.美國行為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歸納出了“復雜人”假設。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6.確定的標桿職位總數(shù)一般控制在()左右。

A.5-10%

B.10-15%

C.15-20%

D.20-25%

7.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項是中國公務員

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

A.自我管理

B.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C.項目決策能力

D.戰(zhàn)略決策能力

8.中國自()實行科舉制度。

A.宋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9.人口普查應該屬于()。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10.人事管理權的中心是()。

A.公共組織人員的任用制度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11.()以離職培訓為主。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12.()具有較高公眾支持度和較高可控性,組織也有能力解決此類問題,因此,應成為組

織管理者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13.()是員工在工作崗位是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務所組成的活動。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責

D.職業(yè)

14.()是結合員工所從事工作的內(nèi)容,通過職位評價來尋求組織內(nèi)各種工作或職位的共同

付酬因素,進而確定組織內(nèi)各職位的工資水平及結構。

A.工作導向型薪酬結構

B.技能導向型薪酬結構

C.市場導向型薪酬結構

D.員工導向型薪酬結構

15.()是指構成員工職位的任務被完成的程度。

A.績效

B.努力

C.能力

D.角色理解力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下面哪幾項反映了福利的重要性()。

A.吸引優(yōu)秀員工

B.降低員工流動率

C.凝聚員工士氣

D.提高員工整體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

BCD

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作用包括()。

A.政治作用

B.行政作用

C.經(jīng)濟作用

D.滿足公共部門員工的個體價值需求

BCD

3.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幾項是處級干部

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工作拓展能力

B.相關領域國際慣例的水準認知

C.計劃能力

D.資源配置與監(jiān)管能力

BC

4.工作規(guī)范包括。。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BC

5.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兒項是科級干部

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組織能力

B.目標管理

C.協(xié)調(diào)能力

D.示范能力

CD

6.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環(huán)境的特征包括()。

A.復雜性

B.變動性

C.變異性

D.綜合性

BCD

7.職位評價的特點

A.職位評價的中心是客觀存在的“事”

B.職位評價的中心是人

C.職位評價是對性質(zhì)基本相同的工作崗位進行評價

D.職位評價是比較和衡量組織中各類工作崗位相對價值大小的過程

CD

8.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nèi)部環(huán)境包括()。

A.政治制度

B.行政體制

C.組織文化

D.教育環(huán)境

BC

9.職位歸類法主要程序包括()。

A.按職位內(nèi)容進行分類

B.確定等級數(shù)量和等級定義

C.評價

D.分等

BCD

10.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

A.獲取與開發(fā)公共部門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B.建立公共組織與其員工間良好的合作關系

C.以高效管理和優(yōu)質(zhì)服務滿足社會經(jīng)濟及社會成員發(fā)展的需要

D.滿足公共組織內(nèi)部員工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需求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中國曾于1985?1993年間在政府和事業(yè)

單位統(tǒng)一實行()。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級別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I).結構工資制

2.()是通過將組織內(nèi)所有職位按責任輕重、復雜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排列起來進行評

價的方法。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3.()具有較高公眾支持度,較低可控性。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4.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激勵效果最好的是

A.研討學習

B.案例分析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5.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反饋效果最好的是()。

A.案例分析

B.角色扮演

C.團隊訓練

D.管理游戲

6.()是將勞動技術和復雜程度等因素劃分為不同等級,并規(guī)定相應的工資標準,而后再

對員工的技術水平、熟練程度進行評定,以確定其工資水平的一種工資制度。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I).結構工資制

7.()是一個或多個任務落實到一特定員工身上出現(xiàn)的崗位,是任務和責任的集合。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8.人事管理權的中心是()。

A.公共組織人員的任用制度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9.下面哪項屬于保險福利()。

A.失業(yè)保障

B.年金計劃

C.遺屬撫恤金

D.交通費

10.()是指為促進公共部門組織目標實現(xiàn),根據(jù)組織實際工作情況和員工發(fā)展需要,運用

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員工的知識、技能、能力和態(tài)度等所實施的教育、

培養(yǎng)和訓練活動。

A.培訓

B.教育

C.開發(fā)

D.培養(yǎng)

11.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目的是()。

A.滿足人的自我發(fā)展需求

B.提高社會效益

C.政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D.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

12.()是指公共部門根據(jù)發(fā)展目標及對公職人員未來培訓需求狀況的預測,而專門制定的

組織近期和未來培訓活動方案。

A.培訓規(guī)劃

B.組織分析

C.需求預測

D.需求分析

13.()通過一張標示著某一職位各個考評維度評分等級的評價表,并附以描述關鍵事件的

說明,來與量表上的一定評分等級相對應,供考評者對被考評者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評分時參考。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14.“社會人”假設是()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的重要人性結論。

A.霍桑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15.Z理論是()提出的一種理論。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威廉?大內(nèi)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政治制度包括()。

A.政治體制

B.政治結構

C.政治權力集中或分散程度

D.政黨政治的狀況

BCD

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

A.選人

B.識人

C.育人

D.用人

E.留人

BCDE

3.培訓需求分析的內(nèi)容包括()。

A.組織分析

B.任務分析

C.人員分析

D.計劃分析

BC

4.職位評價的特點()。

A.職位評價的中心是客觀存在的“事”

B.職位評價的中心是人

C.職位評價是時性質(zhì)基本相同的工作崗位進行評價

D.職位評價是比較和衡量組織中各類工作崗位相對價值大小的過程

CD

5.公共部門員工培訓的教育機構()。

A.國家行政學院

B.地方行政學院

C.管理干部學院

D.科研院所

BCD

6.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包括()。

A.政治環(huán)境

B.經(jīng)濟環(huán)境

C.社會環(huán)境

D.文化環(huán)境

BCD

7.組織分析的分析方法有()。

A.根據(jù)組織長期和短期H標以及經(jīng)營計劃判定培訓需求

B.將組織效率和工作質(zhì)量與期望水平比較

C.制定人力接續(xù)計劃

D.評價培訓的組織環(huán)境

BCD

8.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技術中定量預測方法有哪幾種

A.自下而上法

B.集體預測法

C.比率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D

9.下面哪幾項是影響人力資源戰(zhàn)略的因素

A.政治因素

B.人口因素

C.文化因素

D.內(nèi)部管理因素

BCD

10.關于Y理論管理模式的論述正確的是()。

A.組織應創(chuàng)造使人能夠充分發(fā)揮才能的良好工作環(huán)境盡可能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統(tǒng)一起

B.組織中管理是是操縱者

C.組織和管理者應激勵員工參與決策和自我管理

D.組織中管理者的角色是輔助者

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工作經(jīng)驗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2.()是通過將組織內(nèi)所有職位按責任輕重、復雜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排列起來進行評

價的方法。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3.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反饋效果最好的是()。

A.案例分析

B.角色扮演

C.團隊訓練

D.管理游戲

4.考試錄用制度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科舉制度。

A.中國

B.英國

C.法國

D.埃及

5.服務性政府建設問題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6.()是一個或多個任務落實到一特定員工身上出現(xiàn)的崗位,是任務和責任的集合。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7.()通過一張標示著某一職位各個考評維度評分等級的評價表,并附以描述關鍵事件的

說明,來與量表上的一定評分等級相對應,供考評者對被考評者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評分時參考。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8.()是將勞動技術和復雜程度等因素劃分為不同等級,并規(guī)定相應的工資標準,而后再

對員工的技術水平、熟練程度進行評定,以確定其工資水平的一種工資制度。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D.結構工資制

9.下面四種培訓方法中,哪種培訓方法費用較高()。

A.課堂講授

B.研討學習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10.下面哪項屬于法定福利()。

A.社會保障

B.養(yǎng)老金福利

C.醫(yī)療保險

D.公假

11.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中心是()。

A.人事權的劃分與配置

B.選官用人制度

C.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D.人事權力歸屬

12.()是為保證公共部門發(fā)展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而制定的有關組織人員數(shù)量、組成及員工選

錄、培訓等的?系列發(fā)展計劃和目標。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規(guī)劃

B.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戰(zhàn)略

C.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D.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制度

13.()具有較高公眾支持度,較低可控性。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14.確定權重的方法中,具有較高精度的是()。

A.專家直接觀察法

B.排序法

C.交替排序法

D.層次分析法

15.考評者不愿可沒有將被考評者工作業(yè)績的差異性表現(xiàn)出來,而是把被考評者成績集中在

同等水平的分數(shù)范圍內(nèi),導致考評結果出現(xiàn)平均化傾向。這是績效考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

誤。

A.從眾心理

B.集中趨勢

C.近因效應

I).暈輪效應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下面哪幾項是影響人力資源戰(zhàn)略的因素()。

A.政治因素

B.人口因素

C.文化因素

D.內(nèi)部管理因素

BCD

2.常用的效度有()。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BC

3.人事管理權主要包括()。

A.人事任用建議權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1).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BCD

4.公共部門員工培訓的主管機構的基本職能有().

A.制定培訓的法規(guī)

B.在公職人員培訓過程中進行宏觀協(xié)調(diào)和政策解釋

C.組織培訓者的培訓和培訓理論研究

D.按分類分級管理原則對培訓的教育機構進行指導和控制

BCD

5.工作規(guī)范包括()。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BC

6.關于Y理論管理模式的論述正確的是()。

A.組織應創(chuàng)造使人能夠充分發(fā)揮才能的良好工作環(huán)境盡可能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統(tǒng)一起

B.組織中管理是是操縱者

C.組織和管理者應激勵員工參與決策和自我管理

D.組織中管理者的角色是輔助者

CD

7.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作用包括()。

A.政治作用

B.行政作用

C.經(jīng)濟作用

D.滿足公共部門員工的個體價值需求

BCD

8.以參與者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根據(jù)側重點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A.行業(yè)分析法

B.利益相關者回應法

C.解釋性方法

D.適應法

BC

9.績效考評結果可以用于()。

A.級別的調(diào)整

B.薪酬的分配和調(diào)整

C.職務的變動

D.工作人員培訓與未來發(fā)展的績效改進

BCD

10.職位歸類法主要程序包括()。

A.按職位內(nèi)容進行分類

B.確定等級數(shù)量和等級定義

C.評價

D.分等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人口普查應該屬于().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2.()是對某一特定工作(或職務)所包含的任務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確定完成這一工作的

承擔者要成功完成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能力和責任的過程。

A.工作分析

B.工作評價

C.工作規(guī)劃

D.工作選擇

3.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激勵效果最好的是()。

A.研討學習

B.案例分析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4.()由美國學者史密斯(P.C.Smith)和肯德爾(L.KenDAll)于1963年提出。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5.()是指公共部門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以法律的精神和原則調(diào)整與公職人員的工作

關系,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人事管理權限,依法對公職人員進行管理,保護公職人員的合法權益,

并約束公職人員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正確履行人事管理職責。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化

B.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法治化

C.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規(guī)范化

D.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統(tǒng)一化

6.()是員工的主管人員運用敘述性文字來描述被考評者的能力、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優(yōu)缺

點和發(fā)展的可能性等,并盡可能列舉出一些關鍵性的績效實例。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7.()培訓方式通常采用工作實習和集中培訓等形式。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8.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A.人事權的劃分與配置

B.選官用人制度

C.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D.人事權力歸屬

9.()是將勞動技術和復雜程度等因素劃分為不同等級,并規(guī)定相應的工資標準,而后再

對員工的技術水平、熟練程度進行評定,以確定其工資水平的一種工資制度。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D.結構工資制

10.()是員工在工作崗位是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務所組成的活動。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責

D.職業(yè)

11.()是針對于其他員工的績效來評價和排列?個員工績效的評價方法。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12.Z理論是()提出的一種理論。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威廉?大內(nèi)

13.()通過一張標示著某一職位各個考評維度評分等級的評價表,并附以描述關鍵事件的

說明,來與量表上的一定評分等級相對應,供考評者對被考評者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評分時參考。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14.失業(yè)問題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15.()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方面。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環(huán)境

B.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C.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規(guī)劃

D.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戰(zhàn)略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計件工資由()幾個要素組成。

A.工作等級

B.工作定額

C.計件單價

D.工作時間

BC

2.培訓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BCD

3.在績效考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哪些錯誤()。

A.從眾心理

B.優(yōu)先效應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BCD

4.績效考評結果可以用于()。

A.級別的調(diào)整

B.薪酬的分配和調(diào)整

C.職務的變動

D.工作人員培訓與未來發(fā)展的績效改進

BCD

5.公職人員培訓可以采用()方法。

A.課堂講授法

B.研討法

C.案例分析法

D.管理游戲

BCD

6.公共部門員工培訓效果評估要從哪幾個層面進行().

A.反應層面

B.學習層面

C.行為層面

D.結果層面

BCD

7.影響薪酬的組織外部因素包括()。

A.法規(guī)

B.勞動力市場

C.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狀況

D.行業(yè)行情

BCD

8.人事管理權主要包括()。

A.人事任用建議權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BCD

9.員工考試錄用的一般原則()。

A.公開原則

B.平等原則

C.競爭原則

D.擇優(yōu)原則

BCD

10.工作分析的方法包括()。

A.面談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工作日志法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由美國學者史密斯(P.C.Smith)

和肯德爾(L.KenDAll)于1963年提出。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I).配對比較法

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正式出臺,對公務員的錄用辦法做了明文法律性規(guī)

定。

A.1995

B.1998

C.2000

D.2005

3.()是將最先獲得的信息作為重要信息,而忽視以后得到的信息的價值。

A.從眾心理

B.優(yōu)先效應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4.工作經(jīng)驗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5.失業(yè)問題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6.下面哪項屬于法定福利()。

A.社會保障

B.養(yǎng)老金福利

C.醫(yī)療保險

D.公假

7.下面四種培訓方法中,哪種方法適應個體效果最差()。

A.課堂講授

B.研討學習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8.確定的標桿職位總數(shù)一般控制在()左右。

A.5-10%

B.10-15%

C.15-20%

D.20-25%

9.()是將被考評對象分類,每一類強制規(guī)定一個百分比,然后按員工的績效情況將員工

歸入某一適當類別中的評價方法。

A.直接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對比較法

D.強制分配法

10.()是在不同組織、不同時間從似相似活動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

A.工作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11.持續(xù)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動力、條件和手段是()。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B.人的自我發(fā)展的需求

C.政府效能的提高

D.社會進步的需要

12.()培訓方式通常采用工作實習和集中培訓等形式。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13.學歷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14.()是由一個或一組主要任務和責任相似的職位構成的事項。

A.工作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15.通常信度系數(shù)達到()以上才能保障所使用方法的準確可信性。

A.0.5

B.0.6

C.0.8

D.1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人力資源戰(zhàn)略制定的方法有()。

A.分析性方法

B.以參與者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

C.以組織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

D.以管理者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

BC

2.按測試材料,可以把心理測試分為()。

A.認知測試

B.人格測試

C.文字性測試

D.非文字性測試

D

3.公共部門員工培訓與開發(fā)的原則()。

A.計劃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按需施教原則

D.講求實效原則

BCD

4.下列哪些是薪酬調(diào)查的內(nèi)容()。

A.最高工資

B.最低工資

C.薪酬中工資所占比例

D.工資級距

BCD

5.績效考評的原則有()。

A.實事求事

B.民主公開

C.注重實績

D.立體考評

BCD

6.下列哪些是人力資源所具有的特征()。

A.生物性

B.主觀能動性

C.開發(fā)的持續(xù)性

D.可再生性

BCD

7.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幾項是處級干部

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工作拓展能力

B.相關領域國際慣例的水準認知

C.計劃能力

D.資源配置與監(jiān)管能力

BC

8.在績效考評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哪些錯誤()。

A.從眾心理

B.優(yōu)先效應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BCD

9.績效考評結果可以用于()。

A.級別的調(diào)整

B.薪酬的分配和調(diào)整

C.職務的變動

D.工作人員培訓與未來發(fā)展的績效改進

BCD

10.行政體制包括()。

A.行政權力的性質(zhì)

B.政府首腦的權力

C.行政組織與其他政權的關系

D.行政權力的劃分結構等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目的是()。

A.滿足人的自我發(fā)展需求

B.提高社會效益

C.政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D.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

2.()具有較高公眾支持度和較高可控性,組織也有能力解決此類問題,因此,應成為組

織管理者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3.地方各級機關公務員的錄用,由()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組織。

A.中央

B.省級

C.市級

D.縣級

4.()以離職培訓為主。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I).專門業(yè)務培訓

5.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項是中國公務員

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

A.自我管理

B.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C.項目決策能力

D.戰(zhàn)略決策能力

6.()通過一張標示著某一職位各個考評維度評分等級的評價表,并附以描述關鍵事件的

說明,來與量表上的一定評分等級相對應,供考評者對被考評者的實際表現(xiàn)進行評分時參考。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D.配對比較法

7.考試錄用制度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科舉制度。

A.中國

B.英國

C.法國

D.埃及

8.美國行為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歸納出了“復雜人”假設。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9.()是薪酬設計的基礎。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I).薪酬設計

10.持續(xù)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動力、條件和手段是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B.人的自我發(fā)展的需求

C.政府效能的提高

D.社會進步的需要

11.()是指一種甄選方法與用這種方法預測的工作表現(xiàn)間的相關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關聯(lián)度

I).預測度

12.事業(yè)心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13.()原理是指任何要素因在空間上的排列次序或結構形式的變化,而引起完全不同的組

合結果,甚至是要素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的過程。

A.以人為本

B.能級匹配

C.適才適用

D.同素異構

14.()指員工作為組織的成員及其在組織中的職位而獲得的報酬。

A.福利

B.工資

C.獎金

D.津貼

15.()是將職位分成若干等級,而后在每一等級內(nèi)選出1至2個關鍵職位,并附上工作規(guī)

范。接著評價每一職位,逐一與各級的關鍵職位進行比較,相似的歸為同一等級,最后排出

各等級的高低的方法。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職務級別工資制由()幾部分組成。

A.職務工資

B.級別工資

C.基礎工資

D.工齡工資

BCD

2.工作分析的作用包括()。

A.為公共部門人員開發(fā)培訓提供依據(jù)

B.有利于公共部門人員的有效配置

C.是職務評價和績效設計的前提

D.是職務評價和績效設計的結果

BC

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技術中定量預測方法有哪幾種()。

A.自下而上法

B.集體預測法

C.比率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D

4.下面哪幾項是影響人力資源戰(zhàn)略的因素()。

A.政治因素

B.人口因素

C.文化因素

D.內(nèi)部管理因素

BCD

5.培訓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BCD

6.下列哪些屬于公職人員的權利()。

A.身份保障權

B.職務保障權

C.政治權利

D.經(jīng)濟權利

BCD

7.員工考試錄用的一般原則()。

A.公開原則

B.平等原則

C.競爭原則

D.擇優(yōu)原則

BCD

8.從X理論得出的管理啟示有()。

A.必須對員工實行強制性的制度化管理

B.用權力和控制體系來引導員工行為

C.用金錢手段刺激員工志氣

D.采用“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

BCD

9.下面哪幾項可以做為員工甄選的方法

A.職業(yè)興趣測試

B.運動能力測試

C.能力傾向測試

D.人格測試

BCD

10.影響薪酬的組織內(nèi)部因素包括()。

A.組織的經(jīng)濟實力

B.組織文化

C.當?shù)厣钪笖?shù)

D.管理決策層的態(tài)度

B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目的是()。

A.滿足人的自我發(fā)展需求

B.提高社會效益

C.政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D.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

2.創(chuàng)造性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3.人力資源的載體是()。

A.人

B.知識

C.能力

D.人口

4.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激勵效果最好的是().

A.研討學習

B.案例分析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5.組織架構屬于影響人力資源戰(zhàn)略的()。

A.市場競爭因素

B.人口因素

C.文化因素

D.內(nèi)部管理因素

6.工作分析的思想來源于

A.“科學管理”理論

B.X理論

C.Y理論

D.Z理論

7.馬斯洛指出,人的最高層次需求是()。

A.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社交需求

D.自我實現(xiàn)需求

8.()是指在按工作性質(zhì)、繁簡程度、資歷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職位分類基礎上,

給每一職等和職級配以不同的工資標準。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級別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1).結構工資制

9.()是員工在工作崗位是需要完成的?系列任務所組成的活動。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責

D.職業(yè)

10.()是根據(jù)事先列舉每一項特征的評價尺度(可以是5分制的,也可以是其他分制的)

來對被考評者進行等級評價的方法。

A.圖評價尺度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11.對于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A.工作內(nèi)容簡單

B.工作是人的作用是次要的

C.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系是統(tǒng)一于組織目標卜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D.對待員工強調(diào)命令和控制

12.公共部門以()為基礎。

A.公共權力

B.個人投資

C.公眾支持

D.企業(yè)利益

13.通常信度系數(shù)達到()以上才能保障所使用方法的準確可信性。

A.0.5

B.0.6

C.0.8

D.1

14.()是在不同組織、不同時間從似相似活動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

A.工作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15.“社會人”假設是()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的重要人性結論。

A.霍桑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職位評價的方法有().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BCD

2.培訓的特點()?

A.較強針對性

B.階段性

C.時間較長

D.時間較短

BD

3.以參與者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根據(jù)側重點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A.行業(yè)分析法

B.利益相關者回應法

C.解釋性方法

D.適應法

BC

4.下列哪幾項屬于工作說明書的內(nèi)容()。

A.能力和職位要求

B.工作概要

C.職位名稱

D.主要聯(lián)系

BCD

5.公共部門員工培訓與開發(fā)的原則()。

A.計劃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按需施教原則

D.講求實效原則

BCD

6.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

A.獲取與開發(fā)公共部門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B.建立公共組織與其員工間良好的合作關系

C.以高效管理和優(yōu)質(zhì)服務滿足社會經(jīng)濟及社會成員發(fā)展的需要

D.滿足公共組織內(nèi)部員工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需求

BCD

7.我國公務員工資包括()幾部分。

A.工資

B.津貼

C.獎金

D.補貼

BCD

8.下列哪些屬于員工的直接報酬()。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成就工資

D.津貼

BCD

9.常用的效度有()。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BC

10.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戰(zhàn)略本質(zhì)是要保持一種()狀態(tài)。

A.非組織化

B.非程序化

C.非常規(guī)化

D.不斷創(chuàng)新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I.()是員工的主管人員運用敘述性文字來

描述被考評者的能力、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優(yōu)缺點和發(fā)展的可能性等,并盡可能列舉出?些關

鍵性的績效實例。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2.()是指運用科學的程序?qū)β毼贿M行比較,以確定相對于另一職位在工資或薪金等級中

的位置。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D.薪酬設計

3.()由美國學者史密斯(P.C.Smith)和肯德爾(L.KenDAll)于1963年提出。

A.圖評價尺度法

B.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

C.混合標準尺度法

I).配對比較法

4.SMART原則中的T是指().

A.合理的時間約束

B.可衡量性

C,可接受性

D.與組織需要和員工前程的相關性

5.()是針對于其他員工的績效來評價和排列?個員工績效的評價方法。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6.()以離職培訓為主。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7.()是通過將組織內(nèi)所有職位按責任輕重、復雜程度等因素,由高到低排列起來進行評

價的方法。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8.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應該具有戰(zhàn)略決策能

力。

A.全體干部

B.科級干部

C.處級干部

D.局級干部

9.()是薪酬設計的基礎。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D.薪酬設計

10.()是不考慮時間范圍,而將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和自己記得最清楚的事情,看作是最為重

要的信息,從而拋棄以往儲存的信息的價值。

A.從眾心理

B.集中趨勢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11.()原理是指在人事管理活動及其資源配置上,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及管理的需要,將人力資

源的現(xiàn)實使用和不斷開發(fā)聯(lián)系在?起,兩者互接互補、相輔相成。

A,用養(yǎng)并重

B.能級匹配

C.適才適用

D.同素異構

12.()是指員工從組織獲得的金錢及各種形式的服務和福利。

A.薪酬

B.工資

C.獎金

D.津貼

13.下面哪個概念包含其他三個概念()。

A.人才

B.勞動力資源

C.人力資源

D.人口

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正式出臺,對公務員的錄用辦法做了明文法律性

規(guī)定。

A.1995

B.1998

C.2000

D.2005

15.失業(yè)問題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行政體制包括()。

A.行政權力的性質(zhì)

B.政府首腦的權力

C.行政組織與其他政權的關系

D.行政權力的劃分結構等

BCD

2.培訓需求分析的內(nèi)容包括()。

A.組織分析

B.任務分析

C.人員分析

D.計劃分析

BC

3.人事管理權主要包括()。

A.人事任用建議權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BCD

4.職務級別工資制由()幾部分組成。

A.職務工資

B.級別工資

C.基礎工資

D.工齡工資

BCD

5.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技術中定量預測方法有哪幾種()。

A.自下而上法

B.集體預測法

C.比率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D

6.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技術中定性預測方法有()。

A.自下而上法

B.集體預測法

C.比率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B

7.績效考評的原則有()。

A.實事求事

B.民主公開

C.注重實績

D.立體考評

BCD

8.公共部門員工培訓效果評估要從哪幾個層面進行()。

A.反應層面

B.學習層面

C.行為層面

D.結果層面

BCD

9.制定與實施獎金制度時需考慮的問題有()。

A.必須建立在公平且合理的工作評價基礎之上

B.獎勵的標準應合理適度

C.獎金分配應盡快兌現(xiàn)

D.獎勵的形式應與工作性質(zhì)和特點相適應

BCD

10.工作分析的作用包括()。

A.為公共部門人員開發(fā)培訓提供依據(jù)

B.有利于公共部門人員的有效配置

C.是職務評價和績效設計的前提

D.是職務評價和績效設計的結果

BC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公共部門生產(chǎn)力表現(xiàn)為()。

A.政府的效率和效能

B.社會效益的提高

C.人的自我實現(xiàn)

D.企業(yè)效益的提高

2.確定的標桿職位總數(shù)一般控制在()左右。

A.5-10%

B.10-15%

C.15-20%

D.20-25%

3.()是指在按工作性質(zhì)、繁簡程度、資歷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職位分類基礎上,

給每?職等和職級配以不同的工資標準。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級別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D.結構工資制

4.“社會人”假設是()通過霍桑實驗得出的重要人性結論。

A.霍桑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5.下列哪一個不是公共部門()。

A.公立醫(yī)院

B.科研院所

C.政府機關

D.私立學校

6.()指員工作為組織的成員及其在組織中的職位而獲得的報酬。

A.福利

B.工資

C.獎金

D.津貼

7.下列關于人事行政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人為本

B.對員工實行民主化管理

C.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是對立或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D.人事行政管理使用與開發(fā)并重

8.員工士氣的精神激勵屬于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9.耐力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10.“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說明人力資源戰(zhàn)略因素還包括()。

A.市場競爭因素

B.人口因素

C.文化因素

D.內(nèi)部管理因素

11.()是不考慮時間范圍,而將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和自己記得最清楚的事情,看作是最為重

要的信息,從而拋棄以往儲存的信息的價值。

A.從眾心理

B.集中趨勢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12.()是將被考評對象分類,每一類強制規(guī)定一個百分比,然后按員工的績效情況將員工

歸入某一適當類別中的評價方法。

A.直接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對比較法

I).強制分配法

13.()內(nèi)容側重于相關的政治理論、政策水平、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等。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14.人事管理權的中心是()。

A.公共組織人員的任用制度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15.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反饋效果最好的是()。

A.案例分析

B.角色扮演

C.團隊訓練

D.管理游戲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常用的效度有。。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BC

2.()原理是現(xiàn)代管理中的人本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和運用。

A.以人為本

B.能級匹配

C.適才適用

D.德才并舉

C

3.下列哪幾個是獎金所具有的特點()。

A.靈活性

B.不穩(wěn)定性

C.差別性

D.榮譽性

BCD

4.下列哪些屬于員工的直接報酬()。

A.基本工資

B.績效工資

C.成就工資

D.津貼

BCD

5.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包括()。

A.政治環(huán)境

B.經(jīng)濟環(huán)境

C.社會環(huán)境

D.文化環(huán)境

BCD

6.下列哪些屬于公職人員的權利()。

A.身份保障權

B.職務保障權

C.政治權利

D.經(jīng)濟權利

BCD

7.下列哪些是實施目標管理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A.目標應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

B.目標設定應以組織戰(zhàn)略為基礎

C.目標的設計和確立由領導自己決定

D.目標管理應與員工薪酬和獎勵相掛鉤

BD

8.以參與者為焦點的概念性方法根據(jù)側重點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A.行業(yè)分析法

B.利益相關者回應法

C.解釋性方法

D.適應法

BC

9.職務級別工資制由()幾部分組成。

A.職務工資

B.級別工資

C.基礎工資

D.工齡工資

BCD

10.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幾項是科級干部

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組織能力

B.目標管理

C.協(xié)調(diào)能力

D.示范能力

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I.()年黨的十三大決定建立國家公務員制

度。

A.1978

B.1987

C.1995

D.2005

2.下面四種培訓方法中,哪種方法適應個體效果最差()。

A.課堂講授

B.研討學習

C.角色扮演

1).團隊訓練

3.()是根據(jù)事先列舉每一項特征的評價尺度(可以是5分制的,也可以是其他分制的)來

對被考評者進行等級評價的方法。

A.圖評價尺度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4.()是指根據(jù)公共組織在一定時期內(nèi)的戰(zhàn)略目標來確定組織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并確保

組織在恰當?shù)臅r間里在恰當?shù)墓ぷ鲘徫簧嫌星‘敂?shù)量的合格人員的過程。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規(guī)劃

B.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戰(zhàn)略

C.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D.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制度

5.在下面幾種培訓方法中,反饋效果最好的是()。

A.案例分析

B.角色扮演

C.團隊訓練

I).管理游戲

6.()具有較高公眾支持度和較高可控性,組織也有能力解決此類問題,因此,應成為組

織管理者首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A.怒虎類問題

B.坐鴨類問題

C.黑馬類問題

D.睡狗類問題

7.()是員工的主管人員運用敘述性文字來描述被考評者的能力、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優(yōu)缺

點和發(fā)展的可能性等,并盡可能列舉出一些關鍵性的績效實例。

A.描述法

B.關鍵事件法

C.排序法

D.配對比較法

8.在典型的()中,主試者提出一系列直率(通常是不禮貌)的問題,置被試者于防御境

地,使之感到不舒服。

A.情境面試

B.系列式面試

C.小組面試

D.壓力面試

9.()是指公共部門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以法律的精神和原則調(diào)整與公職人員的工作

關系,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人事管理權限,依法對公職人員進行管理,保護公職人員的合法權益,

并約束公職人員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正確履行人事管理職責.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化

B.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法治化

C.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規(guī)范化

D.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統(tǒng)一化

10.()是指在按工作性質(zhì)、繁簡程度、資歷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職位分類基礎上,

給每一職等和職級配以不同的工資標準。

A.技術等級工資制

B.職務級別工資制

C.職等工資制

D.結構工資制

11.()是在不同組織、不同時間從似相似活動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

A.工作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12.一般認為,效度系數(shù)在()以上即是好的效度.

A.0.5

B.0.6

C.0.8

1).1

13.持續(xù)提高公共生產(chǎn)力的動力、條件和手段是

A.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B.人的自我發(fā)展的需求

C.政府效能的提高

D.社會進步的需要

14.學歷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15.()是在通盤考慮的基礎匕根據(jù)一定評價標準,將被考評對象按先后順序排列出來。

A.直接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對比較法

D.強制分配法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下列哪幾項是我國公職人員的福利().

A.生活困難補助

B.上下班交通費補貼

C.探親

D.員工住宅

BCD

2.下列哪些是績效面談中應注意的問題()。

A.對事不對人

B.評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

C.集中對未來績效的改善

D.保持友好認真的態(tài)度

BCD

3.下面哪幾項是工作分析的要件()。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責

D.職業(yè)

BCD

4.工作規(guī)范包括()。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BC

5.人力資源是一定時間和范圍內(nèi)具有現(xiàn)實和潛在勞動能力的人所具有的()的總和。

A.體力

B.智力

C.知識

D.技能

BCD

6.工作分析的方法包括()。

A.面談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I).工作日志法

BCD

7.薪酬管理應遵循哪些原則()。

A.公平性

B.合法性

C.激勵性

D.成本補償

BCD

8.人事管理權主要包括()。

A.人事任用建議權

B.考查權和決定權

C.人事晉升使用的考核權

D.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BCD

9.職位評價的方法有()。

A.職位排序法

B.職位歸類法

C.計點法

D.因素比較法

BCD

10.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外部環(huán)境包括()。

A.政治環(huán)境

B.經(jīng)濟環(huán)境

C.社會環(huán)境

D.文化環(huán)境

BCD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指用現(xiàn)有公職人員工作表現(xiàn)的數(shù)據(jù)與

現(xiàn)在所使用的甄選方法相對比,確定二者間的相關程度。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2.公共部門是以()維持運行的組織體系。

A.社會捐助

B.公共財政撥款

C.私人投資

D.銀行貸款

3.創(chuàng)造性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4.()指員工作為組織的成員及其在組織中的職位而獲得的報酬。

A.福利

B.工資

C.獎金

D.津貼

5.()是將最先獲得的信息作為重要信息,而忽視以后得到的信息的價值。

A.從眾心理

B.優(yōu)先效應

C.近因效應

D.暈輪效應

6.人口普查應該屬于()。

A.初任培訓

B.晉職培訓

C.在職培訓

D.專門業(yè)務培訓

7.()是指公共部門根據(jù)發(fā)展目標及對公職人員未來培訓需求狀況的預測,而專門制定的

組織近期和未來培訓活動方案。

A.培訓規(guī)劃

B.組織分析

C.需求預測

D.需求分析

8.()是指管理者確保員工的工作活動以及工作產(chǎn)出能夠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的過程。

A.績效考評

B.績效管理

C.工作分析

I).目標管理

9.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A.人事權的劃分與配置

B.選官用人制度

C.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D.人事權力歸屬

10.()是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起來的旨在保障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時,

或在工作中斷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種保險制度。

A.社會保障

B.社會保險

C.社會救濟

D.社會福利

11.下列哪個不是人力資源的特征()。

A.社會性

B.時效性

C.不可耗損性

D.資本增值性

12.()年國家原勞動人事部頒布第一個關于干部錄用的綜合性文件——《吸收錄用干部問

題的若干規(guī)定》,開始推行公開招收、自愿報名、經(jīng)考試擇優(yōu)錄用的干部錄用辦法。

A.1982

B.1987

C.1995

D.2005

13.下面四種培訓方法中,哪種培訓方法費用較高()。

A.課堂講授

B.研討學習

C.角色扮演

D.團隊訓練

14.下列關于人事行政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人為本

B.對員工實行民主化管理

C.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是對立或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D.人事行政管理使用與開發(fā)并重

15.公共權力具有明顯的()。

A.強制性

B.自主性

C.約束性

1).協(xié)調(diào)性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關鍵績效指標要具有()特征。

A.客觀性

B.主觀性

C.相互兼容

D.可量化

CD

2.常用的效度有()。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BC

3.在下列心理測試中,哪幾項屬于認知測試()。

A.成就測試

B.智力測試

C.能力傾向測試

1).工作態(tài)度測試

BC

4.人力資源是一定時間和范圍內(nèi)具有現(xiàn)實和潛在勞動能力的人所具有的()的總和。

A.體力

B.智力

C.知識

D.技能

BCD

5.下面哪幾項是績效考評涉及的內(nèi)容()。

A.員工的工作態(tài)度

B.工作質(zhì)量

C.職業(yè)道德

D.廉潔自律能力

BCD

6.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技術中定性預測方法有()。

A.自下而上法

B.集體預測法

C.比率分析法

D.回歸分析法

B

7.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兒項是科級干部

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組織能力

B.目標管理

C.協(xié)調(diào)能力

D.示范能力

CD

8.國家規(guī)范公職人員行為的基本原則包括

A.依法原則

B.效能原則

C.準確原則

D.一致原則

BC

9.下列哪幾項屬于公職人員的義務()。

A.忠于政府

B.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

C.保持“政治中立”的義務

D.保守國家秘密和公務秘密的義務

BCD

10.根據(jù)國內(nèi)學者對中國公務員隊伍素質(zhì)標準體系結構模型的分析,下列哪幾項是全體干部

都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A.政治修養(yǎng)

B.思想品質(zhì)

C.敬業(yè)精神

1).應變能力

BC

一、單選題(共15道試題,共60分。)V1.下列關于人事行政管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以人為本

B.對員工實行民主化管理

C.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是對立或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D.人事行政管理使用與開發(fā)并重

2.在典型的()中,主試者提出一系列直率(通常是不禮貌)的問題,置被試者于防御境

地,使之感到不舒服。

A.情境面試

B.系列式面試

C.小組面試

D.壓力面試

3.()是由一個或一組主要任務和責任相似的職位構成的事項。

A.工作

B.任務

C.職位

D.職業(yè)

4.()是薪酬設計的基礎。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D.薪酬設計

5.()是員工在工作崗位是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務所組成的活動。

A.工作元素

B.任務

C.職責

D.職業(yè)

6.SMART原則中的R是指()。

A.具體目標

B.可衡量性

C,可接受性

D.與組織需要和員工前程的相關性

7.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A.人事權的劃分與配置

B.選官用人制度

C.人事晉升使用的任命權

D.人事權力歸屬

8.美國行為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歸納出了“復雜人”假設。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明塞爾

9.私營部門是山個人或私人資本投資組建的、以謀取()為目標的企業(yè)經(jīng)營性組織。

A.社會公共利益

B.私人最大利益

C.公眾形象

D.良好企業(yè)形象

10.()是用人單位在對求職者做出錄用決定前,由幾位主試者對求職者所進行的面試。

A.情境面試

B.系列式面試

C.小組面試

D.壓力面試

11.()指用現(xiàn)有公職人員工作表現(xiàn)的數(shù)據(jù)與現(xiàn)在所使用的甄選方法相對比,確定二者間的

相關程度。

A.預測效度

B.關聯(lián)效度

C.內(nèi)容效度

D.形式效度

12.耐力屬于()。

A.工作承擔者的身體要求

B.工作承擔者所需的一般要求

C.工作承擔者的心理要求

D.工作性質(zhì)

13.()是在通盤考慮的基礎上,根據(jù)一定評價標準,將被考評對象按先后順序排列出來。

A.直接排序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對比較法

D.強制分配法

14.()是指運用科學的程序?qū)β毼贿M行比較,以確定相對于另一職位在工資或薪金等級中

的位置。

A.工作分析

B.職位評價

C.績效管理

D.薪酬設計

15.Z理論是()提出的一種理論。

A.E?沙因

B.梅奧

C.舒爾茨

D.威廉?大內(nèi)

二、多選題(共10道試題,共40分。)V1.社會保險的特點有()。

A.強制性

B.保障性

C.普遍性

D.互助共濟性

BCD

2.下列哪些是人力資源所具有的特征()。

A.生物性

B.主觀能動性

C.開發(fā)的持續(xù)性

D.可再生性

BCD

3.職位歸類法主要程序包括()。

A.按職位內(nèi)容進行分類

B.確定等級數(shù)量和等級定義

C.評價

D.分等

BCD

4.按面試問題的結構化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